城市园林绿地的规划主要流派及其特点

合集下载

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课件 (一)

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课件 (一)

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课件 (一)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园林绿地向着多样化、智能化、生态化、文化化的方向发展,对于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如空间利用、环境治理、景观设计等方面。

下面我们从不同类型的园林绿地出发,来探讨它们的规划设计要点。

1.公园绿地公园绿地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休闲、娱乐、健身的重要场所。

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应该注重以下几点:(1)空间布局:公园绿地应该结合周边城市环境,进行空间分布合理,布局紧凑的设计。

(2)景观设计:公园绿地的景观设计应该具有承载城市文化历史的功能,可以融入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打造出让人愉悦、感受浓厚文化氛围的环境。

(3)设施配备:公园绿地的设施应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包括行道树、广场、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以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

2.景观林地景观林地是指公园、广场、校园、企业园区等的景观绿地。

景观林地的规划设计应该注重以下几点:(1)环境治理:景观林地内的植被和地面都需要合理管理和维护,确保无毒无害。

(2)合理景观设计:景观林地需要合理设计,要和周围环境相协调,体现自然而美的内涵。

(3)增加生态环境功能:景观林地可以加强生态功能,比如鼓励采用特色植被,提高林带密度等等,增加景观林地的生态好处。

3.街头公园街头公园是城市中分布在街道两侧的都市绿地,具有绿化、通风、美化街道等作用。

街头公园的规划设计应该注重以下几点:(1)立体复合空间设计:街头公园需要在小型化的环境下进行立体复合空间设计,让人们在繁忙的大街上享受到“绿色”的品质。

(2)多功能化:街头公园除了可以提供行人通行、绿化美化等方面的功能外,还可以增加街头的休闲气氛,吸引人们在路边歇脚。

(3)地面布置:街头公园的地面花布置应该具有花色和造型的特色,可以采用不同的植物组合,让人们感受不同的季节和自然气息。

总之,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需要结合不同的环境,做到多向多层次的考虑,既要发挥功能价值,也要营造美好环境,让市民在其中得到身心上的愉悦和放松。

5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

5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

5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园林绿地是现代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和环境条件,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可以分为以下五个主要类别。

第一类是休闲娱乐类园林绿地。

这类绿地主要满足人们休闲娱乐、健身锻炼和社交交流的需求。

它们通常位于城市中心或居民区附近,规划设计上注重营造舒适宜人的环境,添加各种景观元素和功能设施,如草坪、花坛、人造湖泊、健身器材、游乐设施等。

同时,这类园林绿地的交通便利性也十分重要,可以考虑规划自行车道、步行街等,方便市民前往。

第二类是文化教育类园林绿地。

这类绿地主要以文化、艺术和教育为主题,旨在传承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

它们通常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或风景名胜区附近,规划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风景的要求,同时融入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展览、VR体验等,提升游客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这类园林绿地还可以设立文化教育设施,如博物馆、图书馆、艺术表演场所等,为公众提供学习和欣赏艺术的机会。

第三类是生态保护类园林绿地。

这类绿地主要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生物多样性为目标,通常位于城市的生态节点和生态廊道上。

规划设计上要注重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包括水体的保护、植被的保护、野生动物的保护等。

此外,可以通过规划生态教育中心、生态观察点等设施,向公众普及生态知识,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这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要兼顾生态功能和可持续性发展,保证其持久性和稳定性。

第四类是历史遗迹类园林绿地。

这类绿地主要是将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景观结合起来,创造具有故事性和诗意的空间。

这类绿地通常位于历史名城和古迹保护区附近,规划设计上要注重保护和修复历史遗迹,同时添加适当的景观元素,如庭院、廊架、水景等,以营造与历史氛围相协调的空间。

这类园林绿地还可以举办历史文化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吸引游客深入了解历史文化。

第五类是产业创新类园林绿地。

这类绿地主要以产业和创新为导向,促进人才聚集和经济发展。

浅析中、日、英、法、美等城市园林绿地设计的特点

浅析中、日、英、法、美等城市园林绿地设计的特点

浅析中、日、英、法、美等城市园林绿地设计的特点林羽茜(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摘要:每个地域独特的历史与文化、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不同的美学观等因素都会深刻影响园林建造的风格,这就使得世界园林呈现出万千景象。

东方园林特点基本是写意的、直观的,重自然、重情感、重想象、重联想,重“言有尽而意无穷”、“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韵味;而西方园林基本上则是写实的、理性的、客观的,重图形、重人工、重秩序、重规律,以一种天生的对理性思考的崇尚而把园林也纳入到严谨、认真、仔细的科学范畴。

然而比较并不是研究的终极目的,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浩瀚宇宙。

本文旨在介绍中、日、英、美、法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的园林特点,在此可以大略理出东西方古典园林风格的异同,使我们有机会去挖掘更多、更精髓的东西。

关键字:风景园林;地域;Abstract:Each regional unique history and culture,special geographic environment and different aesthetic factors deeply affects the styl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this makes the world garden present a spectacular sight.Oriental garden characteristic basic is enjoyable and intuitive,heavy nature,emotion, imagination,lenovo,"words have meaning and endless","but intend in this"lasting appeal.While the western landscape basically is realistic,rational,objective,heavy graphics,artificial,order,rule,with a natural advocate of rational thinking and the landscape into a strict,serious and careful scientific category. Comparison is not the ultimate purpose,however,the human in one thousand to create extensive and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the vast universe.This article is to introduce China,Japan,Britain,the United States and France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of several representative countries,in this can roughly 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lassical garden style,gives us the opportunity to dig more and more essence of things.Key words:Landscape Architecture;Region;园林艺术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美学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

简述城市道路绿化的方式以及特点

简述城市道路绿化的方式以及特点

简述城市道路绿化的方式以及特点城市道路绿化是指在城市道路两侧、中央分隔带等空地上进行植被绿化,通过种植树木、花草等植物,改善城市环境,提供人们的休闲空间,增强城市景观的美观性和舒适度。

城市道路绿化的方式多种多样,下面将分析几种常见的方式及其特点。

1. 植树造林:这是最常见的城市道路绿化方式之一。

通过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可以有效地减少道路噪音,提供阴凉遮阳,改善空气质量,并且树木的繁茂还可以提供美观的景观效果。

树种的选择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既要考虑树种的抗污染、耐盐碱能力,又要考虑其美观性和生态效益。

2. 花坛与草坪:在城市道路的中央分隔带、路口、人行道等空地上设置花坛和草坪,可以为城市增添色彩、活力和生气。

花坛中常种植各种花卉,如郁金香、玫瑰、菊花等,其鲜艳的颜色和芬芳的香味可以给人们带来愉悦的感觉。

而草坪则可以为城市增加绿色空间,提供休憩的地方,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享受户外活动。

3. 垂直绿化:垂直绿化是指在城市高楼大厦的外墙或阳台上进行绿化。

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建筑垂直空间,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垂直绿化可以通过设置花箱、藤蔓植物等方式实现,不仅可以美化建筑外观,还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城市空气。

4. 架空绿化:架空绿化是指在城市高架桥、天桥等空中通道上进行绿化。

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的立体空间,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

在架空绿化中,常使用的植物有攀爬植物、蔓生植物等,它们可以在空中通道上生长蔓延,形成一道绿色的风景线,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减少空气污染和道路噪音。

5. 滨水绿化:滨水绿化是指在城市河岸、湖边等水域周围进行绿化。

这种方式可以改善城市水域的环境质量,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增加城市的景观效果。

滨水绿化常使用的植物有水生植物、湿地植物等,它们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可以在水域周围生长茂盛,形成一片绿色的植被带,为城市增添自然的美景。

城市绿地的分类及特征

城市绿地的分类及特征

城市绿地的分类及特征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较好的区域。

城市绿地按国家建设部2002年9月1日颁布实施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在与城市用地分类相对应的基础上,按城市绿地的主要功能,可分为以下五大类型。

一、公园绿地公园绿地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城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

它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化系统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为了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公园绿地提出不同的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要求,根据公园绿地主要功能和内容的不同,公园绿地又可分为以下五种。

1、综合公园。

是指在市、区范围内的供城市居民进行良好的游览休息、文化娱乐的综合性功能的较大型绿地。

市级公园面积一般10~lOOhm2,或更大者,居民乘车30min可达。

区级公园面积lOhm2左右,步行15 min可达(即服务半径为2~3km),可供居民半天到一天的活动。

一般综合性公园的内容、设施较为完备,规模较大,质量较好。

园内一般有较明确的功能分区,如文化娱乐区、体育活动区、安静休息区、儿童游戏区、动植物展览区、园务管理区等。

综合性公园也可突出某一方面,以满足使用功能及不同特色的要求。

2、社区公园。

是指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包括为居住区配套建设的居住区公园和为居住小区配套建设的小区游园,不包括居住组团绿地。

居住区公园服务半径为0.5~1. Okm,小区游园服务半径为0.3~0. Skm。

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居住区公园”归属“公共绿地”,而“小区游园”归属“居住用地”。

为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延续性,在城市用地统计时,从本标准的“公园绿地”中扣除“小区游园”项之后,可替代原“公共绿地”参与城市用地平衡;在进行城市绿地统计时,“小区游园”已计人“公园绿地”,故可不在计人“附属绿地”中重复统计。

园林绿地构造规律总结汇报

园林绿地构造规律总结汇报

园林绿地构造规律总结汇报园林绿地构造规律总结摘要:园林绿地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对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园林绿地的构造是园林设计中的核心要素之一,它既与自然环境的特点密切相关,又要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本文通过对园林绿地构造规律的总结和分析,为园林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功能布局的规律:1. 各种功能区域的合理布局:园林绿地应该根据人们的需求,合理设置休闲区、运动区、游乐区等各种功能区域,使人们能够得到满足。

2. 主次分明的布局:园林绿地应该根据功能的重要性合理布局,使得主要功能区域得到突出,次要功能区域得到合理的利用。

二、景观构造的规律:1. 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结合:园林绿地的景观构造应该充分结合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使两者相互补充,增强景观的艺术感和自然感。

2. 公共景观与私人景观的统一:园林绿地中的公共景观和私人景观应该相互统一,形成一个整体,既满足公共需求,又尊重个人隐私。

三、植被配置的规律:1. 多样性与协调性的统一:园林绿地中的植被应该既注重搭配各种植物的多样性,又要保持整体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2. 适应性与可持续性的考虑:园林绿地的植被应该根据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选择适应性强、易于维护的植物,以确保绿化效果的持久和可持续。

四、材料选择的规律:1. 环保与美观的结合:园林绿地中的材料选择应该符合环保要求,同时保持美观和舒适,给人以愉悦感。

2. 原材料与加工材料的合理搭配:园林绿地中的材料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搭配,既要考虑材料的耐久性和可维护性,又要考虑材料的成本和工艺要求。

五、空间形态的规律:1. 有机与有序的统一:园林绿地的空间形态应该既符合自然的有机形态,又要有一定的秩序感和结构感。

2. 舒适与安全的平衡:园林绿地的空间形态应该同时考虑人们的舒适需求和安全要求,使人们能够在其中放松身心,同时保证安全。

六、人文环境的规律:1. 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的统一:园林绿地的人文环境应该既能体现地方的历史传统,又能表现现代创新精神,使人们对园林绿地产生情感共鸣。

城市绿地的类型与特点

城市绿地的类型与特点

城市绿地的类型与特点第一节城市绿地的类型(1)公共绿地公共绿地是指由市政建设投资修建,经过艺术布局,具有一定的设施和内容,以供群众游览、休息,开展文娱、体育、科学技术活动及美化城市为主要功能的园林绿地,包括:公园、古典园林、带状绿地(沿河、湖、海、路、城垣修建的,具有一定宽度并有休息游览设施的绿地)、小游园(在城市广场、路侧、交叉口、道路转角、公共建筑及居住区附近专门划出的小型绿地)。

(2)专用绿地1)居住区绿地包括居住小区内的宅房绿地、道路绿地和小游园等。

其主要功能是保护居住区环境,为居民提供短时间休息和开展文体活动的场2)公共建筑及机关、学校用地内的绿地主要包括学校、医院和各单位内的绿地,其功能是为公共建筑及机关、学校服务的。

3)工业企业、仓库用地内的绿地主要功能是减轻有害气体、尘埃、噪声的危害,并起到防火、防空及隔离车间的作用。

(3)生产绿地生产绿地是指专为城市绿化而设的生产科研基地,包括苗圃、花圃、药圃、园林部门所属的果园及各种林地。

(4)防护绿地防护绿地是指专为改善城市自然条件和卫生条件而建设的防护林。

(5)风景游览绿地风景游览绿地是指位于市郊,具有大面积的自然风景或存在名胜古迹,经园林部门开发、整修,设有为游人提供休息、食宿的服务设施,可供人们进行一日以上游览、休息的大型绿地,或可供人们休养、狩猎、野营的园林绿地。

(6)街道绿地街道绿地是指附属于城市道路的绿地,包括道路两旁、分车带、立交口、中心岛等的绿化种植地段,其主要功能包括遮荫、防尘、降低噪声、美化街景等。

第二节城市绿地的特点(1)植物种类多植物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绿地的植物种类少则10余种,多则上百种,这些植物构成了城市绿地的植物群落。

(2)所处环境差异大城市绿地种类多,有些位于城市建筑的周边,有些位于喧闹城市的公路两侧。

有些绿地的环境条件较好,土壤、水分、坡度、坡向、光照等条件都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而有些绿地的环境条件则较差,这部分绿地如果在养护管理方面跟不上,很容易造成植物生长不良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园林景观设计——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园林景观设计——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摘要:本文对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并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进行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方法,以期为建设和谐生态环境尽一份努力。

关键词:城市绿地景观;理论;方法1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的理论1.1 生态原理绿地景观是存在于人类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绿地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中包括了纯粹的人工生态系统、半人工半自然生态系统以及自然生态系统。

从宏观上来看绿地景观,研究的是基质、廊道以及缀块之间的结构、组合与格局的规律,并将这种规律进行空间上的组合,而这种空间和组合上的改变,不但要服务于人类,同时也要考虑到一些其它因素,还要服务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

从中观上来看则是要建立起一个人与自然万物相和谐的生态系统。

至于微观上,则是要打造出以人为中心的绿地环境,让建筑与各种绿地景观处于和谐、自然的状态。

1.2 形态原理以绿地为主建立起的生态系统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古代就有“地有佳气,随土而生。

山有吉气,因方而上,气之聚者,以土沃为佳”的说法和“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

绿地景观的具体表现就是各种各样的绿地形态,这些绿地形态是所有组成绿地景观的空间、比例、秩序、地质、色彩等元素的总称,而组成绿地景观的个体则是各种各样的街头绿地、专用绿地、公园、道路绿化、风景绿地等。

1.3 文态原理文态代表的是一个地域的内涵与总体特征,其中所包含的是该地域的人物风貌和物质形态,同时也是发展历史的根源。

而城市中的文态性绿地景观就是以建筑布局为导向,以该城市的人文风格为基调,并综合地展现地展现出秩序之美的以后总城市绿地景观。

它主要是由建筑、绿色植被、山体河流、街道等物质及人类的活动所组成的。

这里不但有形的物质参与其中,同时通过这些物质寄托了某种或多种感情,能够勾起人们的回忆与联想或起到教育、纪念的意义。

1.4 心态原理绿地是组成人类生活环境的基础,其关心的主要是对人的服务,而绿地景观所重视的更多的是人类的身心健康与生态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首先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关心如何将绿地环境设计成人类相互理解的空间;其次是采取人性化的设计,探索如何在不同的环境、层次、地域、人群中来设计空间环境的特征;最后则是如何在不以人类为主的情况下,进行一种尊重自然的绿地设计与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研究城市是人类生活和工作的聚集地,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绿化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

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景观的重要元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研究是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以绿地系统规划和设计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综合性研究课题,是现代城市规划和设计的重要方面。

一、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和特点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城市内所有绿地空间、景观元素及其相互联系及功能的总和。

城市绿地系统覆盖了城市内所有公园、广场、绿化带等绿地空间。

城市绿地系统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多样性:城市绿地系统包括不同类型、功能、规模、特点的绿地空间。

例如,公园、广场、大草坪、湖泊、河流等。

2.连续性:城市绿地系统应当具有良好的连续性,能够相互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绿色带状系统,使城市内部各个绿地相互衔接,构成绿色的肺部。

3.建设性:城市绿地系统不应只是自然出现的,而应通过规划和设计来建设和完善。

4.服务性:城市绿地系统不仅是城市的一种景观,更是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态服务的重要载体。

例如,提供更好的空气质量、水资源和自然环境等服务。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的意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的意义和作用非常重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展现:1.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品质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气候、景观和空气质量。

2.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可以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营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和品牌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可以提高城市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塑造城市的形象和品牌,为城市之间的竞争提供有力保障。

4.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可以为城市带来经济效益,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吸引人才和投资提供有力保障。

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的方法和技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以保证规划和设计的质量和效果。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特点及设计案例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特点及设计案例
13
安全视距:指行车司机发觉对方来车、立即刹车恰好能停车的视距。安全视 距计算公式为

D=a+tu+b
公式中
D----最小视距,m a----汽车停车后与危险带之间的安全距离,一般采用4m t----驾驶员发现必须刹车的时间,一般采用1.5s u----规定行车速度,m/s b----刹车间距,m
14
18
导向岛:路口上分隔进出行车方向,一般常用于立交桥周围。安全岛在宽敞的街道中 供行人避车的地方。 立体交通绿岛:立交桥下的绿化用地。
19
交通岛绿地规划设计
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置宜增强导向作 用,在行车视距范围内应采用通透式 配置。
中心岛绿地应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 视线通透,布置成装饰绿地。
立体交叉绿岛应种植草坪等地被植物 。草坪上可点缀树丛、孤植树和花灌 木,以形成疏朗开阔的绿化效果。桥 下宜种植耐荫地被植物。墙面宜进行 垂直绿化。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特点及 设计案例
1
目录
城市道路绿地的原则及功能 城市道路绿地样式及绿化特点 城市道路绿地设计案例
2
城市道路绿地的原则及功能
3
道路绿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道路绿化设计应统筹考虑道路的功能性质、人行与车辆交通 的安全要求、景观的艺术性、道路环境条件与植物生长的要 求、绿化与道路工程设施的相互影响、绿化建设的经济性等 因素,并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6
道路绿化的功能
生态保护功能 遮荫、净化空气、降低噪声、调节改善 道路环境小气候、保护路面、稳固路基
交通辅助功能 防眩作用、美化环境,减轻视觉疲劳 、 标识作用、交通组织
景观组织功能 道路绿化植物和道路构成景观、衬托城 市建筑、对周围环境进行空间分割和景 观组织、遮蔽及临 时装饰美化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布局形式,特点及绿地布局的基本要求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布局形式,特点及绿地布局的基本要求

城市中由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园林绿地组成的生态系统,用以改善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境域。

发展简史古代的园林主要属于皇室、贵族、僧侣、富豪所有,供少数人游乐、狩猎之用。

规模较大的园林大多分布于城市外缘,数量少,分布不匀,对城市环境影响不大。

产业革命后,工业国家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环境日益恶化。

在这种状况下,英国王室首先开放了一些皇家园林供公众享用。

1858年,美国纽约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公园之一——中央公园。

一些著名的社会改革者和热心公益的活动家、科学家和工程师纷纷从事改善城市环境的活动。

他们都把发展城市园林绿地作为改造城市物质环境的手段,主张增大绿地面积,形成体系,使城市具有田园般的优美环境。

1892年,美国风景建筑师F.L.奥姆斯特德编制了波士顿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方案,把公园、滨河绿地、林荫道连结起来。

1898年,英国霍华德,E.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

在霍华德思想的影响下,以后又出现了有关新城和绿带的理论(见新城建设运动、绿带、楔形绿地)。

科学家们也开展了植物对环境保护作用的研究,使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理论有了科学基础。

作用从生态学、环境心理学和环境美学等方面看,绿地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

净化空气,提高环境质量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提高空气的含氧量。

植物的根部吸收水分,通过叶片蒸发到空气中,可以提高空气的湿度。

某些植物能够吸收工厂排放的有害气体,从而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含量。

某些植物能够分泌杀菌物质,有助于降低空气的含菌量。

植物枝叶可以滞留、过滤空气中的尘粒,起着净化空气的作用。

植物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热和通过浓荫的覆盖降低地面的热辐射,造成局部地区的温度较低,而周围地区温度较高,这样便会因温差而形成空气对流,可以改善小气候。

林带还有降低噪声的作用。

美化环境,满足精神需要以各类建筑物为主体的城市空间环境,使人感到单调和枯燥。

植物以其纷繁的品种、色彩、线条、造型,丰富城市的景观,有利于缓解人们心理上的压力。

国外城市绿地规划的主要流派及其特征

国外城市绿地规划的主要流派及其特征

国外城市绿地规划的主要流派及其特征长期的发展和建设中,各国的城市园林绿化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一、英式园林以中英式风景园林为主要特色。

18世纪以前,英国深受罗马规则式园林的影响。

公元五世纪之前,作为罗马帝国属地的英国在其早期的园林景观受到了罗马殖民方式的深刻影响。

十二世纪时英国以修道院寺园为代表,到十三世纪时演变为装饰性的庭园,而后进一步出现了贵族的私家园林。

英国的园林可以说是由乡村向城市发展,如伦敦的皇家御苑以及各地贵族的庭园。

文艺复兴的早期,英国仍以模仿意大利作风为主,注重严谨的轴线对称和雕像喷泉的华丽,园林中以大型建筑为主体,建筑物的前方地势低缓而视野开阔。

中轴线两侧绿树、花坛、花钵对称布置而不损视线,道路直线交叉,区划出整形的花坛、草坪,在交叉广场中心布置雕像、喷泉,树木修剪成几何型等。

当时遭到培根的反对,他指出,英国造园应有防风的树和芳香多彩的花卉装饰,呈现阳光和阴影对比才有好的效果。

18世纪后,英国园林在风景热的影响下,出现了自然的风景园林。

当时著名造园家威廉·康伯(Wiuian chamber)吸取了中国风景式造园艺术手法,在英国皇家植物园中造了中国式的叩园。

风景式园林一时流传全国。

园林中的轴线一时降为次要地位,普遍地把直线规则式的道路、列树、绿篱等改为自然式。

在弯曲的小河上建造拱桥,配以枯木,或从旁建一宝塔,使之呈现优雅的自然景色。

主要建筑物近旁的绿地布置采用规则式,花坛色彩常年保持鲜艳夺目,成片的草坪绿茵如毡,可作为娱乐场。

建筑的远处绿地采用自然式布置,逐渐与大自然调和,以利远眺自然风光。

这一园林特色在欧洲影响极大,从而开创了欧洲自然式风景园林,把东方风景式园林艺术向前推进了一步。

被英国本土自然淳朴的风格所淡化,如伦敦著名的六大皇家公园之一----摄政园(Regents Park,图),在其规划建设的早期即为意大利式园林特色,到十八世纪初,伦敦摄政园奠定了现代公园的雏形。

风景园林设计的各种流派风格特点

风景园林设计的各种流派风格特点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流派1、后现代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文化思潮。

设计特点:人性化、自由化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主义内部的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的纯理性及功能主义、尤其是国际风格的形式主义的反叛,后现代主义风格在设计中仍秉承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人在技术中的主导地位,突出人机工程在设计中的应用,注重设计的人性化、自由化。

体现个性和文化内涵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设计思潮,反对现代主义的苍白平庸及千篇一律,并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作为哲学基础,推崇舒畅、自然、高雅的生活情趣,强调人性经验在设计中的主导作用,突出设计的文化内涵。

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后现代主义主张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强调设计的历史文脉,在世纪末怀旧思潮的影响下,后现代主义追求传统的典雅与现代的新颖相融合,创造出集传统与现代,融古典与时尚于一体的大众设计。

矛盾性、复杂性和多元化后现代主义以复杂性和矛盾性去洗刷现代主义的简洁性、单一性。

采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等设计手段,以模棱两可的紧张感取代陈直不误的清晰感,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杂乱取代明确统一,在艺术风格上,主张多元化的统一。

2、解构主义: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建筑设计界解构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去看一个文本中的二元对立(比如说,男性与女性、同性恋与异性恋),并且呈现出这两个对立的面向事实上是流动与不可能完全分离的,而非两个严格划分开来的类别。

解构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

3、高技派: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的、建筑造型、风格上注意表现“高度工业技术”的设计倾向。

高技派理论上极力宣扬机器美学和新技术的美感,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提倡采用最新的材料——高强钢、硬铝、塑料和各种化学制品来制造体量轻、用料少,能够快速与灵活装配的建筑;强调系统设计(Systematic Planning)和参数设计(Parametric Planning);主张采用与表现预制装配化标准构件;认为功能可变,结构不变。

yA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原理资料

yA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原理资料

3、主从与重点 (1)主与从 园林布局中的主要部分或主体与从属体, 一般都是由功能使用要求决定的,从平面 布局上看,主要部分常成为全园的主要布 局中心,次要部分成次要的布局中心,次 要布局中心既有相对独立性,又要从属主 要布局中心,要能互相联系,互相呼应。
主从关系的处理方法:
A、组织轴线:主体位于主要轴线上;安排位置:主 体位于中心位置或最突出的位置;从而分清主次。 B、运用对比手法,互相衬托,突出主体。
3、建筑:园林内个体建筑为对称或不对称 均衡的布局,其建筑群和大规模建筑组群, 多采取不对称均衡的布局。全园不以对称 轴线控制,而以主要导游线构成的连续构 图控制全园。
4、道路广场:园林中的空旷地和广场的轮廓 为自然形的封闭性的空旷草地和广场,以 不对称的建筑群、土山、自然式的树丛和 林带包围。道路平面和剖面为自然起伏曲 折的平面线和竖曲线组成。
3、建筑布局:园林不仅个体建筑采用中轴 对称均衡的设计,以至建筑群和大规模建 筑组群的布局,也采取中轴对称均衡的手 法,以主要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形式的主 轴和副轴控制全园。
4、道路广场:园林中的空旷地和广场外 形轮廓均为几何形。封闭性的草坪、广场 空间,以对称建筑群或规则式林带、树墙 包围。道路均为直线、折线或几何曲线组 成,构成方格形或环状放射形,中轴对称 的几何布局。
自然式园林在中国的历史悠长,绝大多 数古典园林都是自然式园林。体现在游人 如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足不出户而游遍名 山名水。
三、混合式园林
园林中,如果规则式与自然式都包含一 定比例的园林,可称为混合式园林。在园 林规则中,原有地形平坦的可规划成规则 式,原有地形起伏不平,丘陵、水面多的 可规划自然式,树木少的可搞规则式,大 面积园林,以自然式为宜,小面积以规则 式较经济。四周环境为规则式宜规划规则 式,四周环境为自然式则宜规划成自然式。

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城市绿化和景观的布局和风格

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城市绿化和景观的布局和风格

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城市绿化和景观的布局和风格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在城市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可以有效地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形象,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增加人们的生活幸福感。

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城市绿化和景观的布局和风格被认为是关键要素之一。

本文将就城市绿化和景观的布局和风格展开论述。

1. 城市绿化的布局和风格城市绿化是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通过合理的绿化布局,可以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系统,并给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休闲空间。

在城市绿化的布局中,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绿化的密度和覆盖面积。

城市绿化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功能布局,根据不同的区域和功能要求,合理确定绿化的密度和覆盖面积。

例如,在居住区周边可以增加广场和公园,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在商业区可以设置绿化带,增加人们的购物体验。

其次,绿化的种植和植物选择。

城市绿化应该以本地植物为主,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条件。

同时,考虑到绿化的美观度和季节变化,可以选择具有四季景色的植物进行种植,以保证城市的绿化效果。

最后,绿化的连续性和连接性。

城市绿化需要在布局上保持连续性和连接性,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网络。

通过合理的绿化连接设计,可以增加绿化的利用率,提高人们的绿化融入感,使城市的绿化更加具有连贯性和美观性。

2. 城市景观的布局和风格城市景观作为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营造城市的形象和氛围至关重要。

在城市景观的布局和风格上,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景观的主题和设计理念。

城市景观需要根据城市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制定相应的主题和设计理念。

例如,在古城区可以采用传统的建筑元素和文化符号,以强调城市的历史底蕴;在现代区域可以采用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突出城市的时尚和活力。

其次,景观的分布和布局。

城市景观的布局需要根据城市的整体规划和空间布局进行合理安排。

例如,在城市的主要交通节点和公共空间,可以设置具有标志性的景观节点,提升城市的认知度和吸引力;在城市的绿化带和河道旁,可以设置自然景观和水景,增加城市的生态氛围和美感。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名词解释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城市绿化:城市中栽种植物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休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城市绿化用地。

城市绿地系统: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

绿地率:在城市一定区域范围内,各类园林绿地总面积站该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

三维绿量:绿地中植物生长的茎、叶所占据的空间体积的量(单位m3)。

三维绿量是应用遥感和计算机技术测定和统计的立体绿量。

绿化覆盖率:在城市一定区域范围内覆盖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

公园服务半径:公园为市民服务的距离,即公园入口到居民住地的距离。

城市蓝线: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水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盒控制的地域界线。

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应当确定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需要保护和控制的主要地表水体,划定城市蓝线,并确定城市蓝线保护和控制的要求。

建筑红线: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又称建筑控制线。

建筑密度:一定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

道路绿地:道路绿地是指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的可进行的用地。

道路绿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

行道树绿带:行道树绿带是指布设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带。

道路绿地率:是指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总宽度的百分比。

装饰绿地:是指以装点、美化街景为主,不允许行人进入的绿地。

分车绿带:是指车行道之间可以种植的分隔带,其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

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城市绿地:城市中专门用以改善城市生态、保护座城市韦尔温.田园城市模式具有相当程度的理想色彩,但对其后一个世纪的城市发展和绿地规划有着深刻的启迪作用⑵1986年,Forman和Gordon在《景观生态学》艺术中提出“斑块——廊道——基底”的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为城市绿地的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⑶1876年第一个绿地系统总体规划——波士顿绿地系统总体规划出台20世纪20年代制定的《东京公园计划书》将公园绿地按照功能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功能的绿地制定了面积规模标准、服务半径标准和配置标准,提出了比较完整、系统的功能绿地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园林绿地的规划主要流派及其特点长期的发展和建设中,各国的城市园林绿化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下面从八种比较典型的园林流派来说明。

一、中式园林1、中国古典园林我国的造园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堪称“世界园林之母”。

据史载,殷商时代帝王造园已很兴盛。

园址都选在城郊,目的只为帝王游猎。

开始以自然山林为主体,而至殷纣王时(公元前10世纪后),纣王已建成规模宏大的沙丘苑,以宫殿建筑为主,开农田为人工池。

西周前期,周文王造灵台,方35千米,全为人工景观,有灵台、灵沼、灵囿(动物园)、壁雍(建筑物,贵族子弟的“大学”)。

西周至战国,各诸侯国也都建有苑、圃、园、囿等,养动植物,并建有台、宫。

战国末,泰国建上林苑,秦始皇于其中建阿房宫,开创我国造园以建筑物为主体的新风格。

上林苑,至西汉经汉武帝重建后,一直为我国古代苑囿模本,建筑物、动植物、山水及饲养动物、种植果木奇花的专业馆(观)都已具备今之植物园、动物园形式。

西汉起,已于宫殿区内仿造自然山水景,如凿太液池,池中建有传说中的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开“一池(水)三山”之先河,并以石雕动物、人物形象作配景,将神话中的天河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也仿造于园中。

魏晋南北朝,为我国造园广泛发展的第一个兴盛时期。

随着山水画、田园诗的兴起与发展,造园也由西汉模仿大自然山水造园发展到写意山水园;由帝王造园,扩展到贵族官僚、庄主及文人造园。

汉末至魏,曹操父子所造洛阳西游园、邮下西园(铜雀园),已基本从仿造大自然景观,发展到胜过大自然的人文景观。

西园,由于曹五、王粱等人的诗歌的广泛传播,更具有一番诗情画意。

晋时身为小官而以诗画著名的王蓖之的会稽兰亭,是以诗文描绘而名传千古的一座文人园。

晋末至南朝刘宋时谢灵运的会稽山庄,则是一座著名的自然山水园,寄情山水啸傲烟云,具有文人的闲情逸趣。

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出现了南北两个造园中心。

南以南京为主,北以洛阳为主,造园非常兴盛。

洛阳王公贵族,“争修园宅,互相竞夸,崇门丰室,洞户连房,飞馆生风,重楼起雾,高台芳树,家家而筑;花林曲池,园园而有,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

洛阳以帝王所建的华林园、石崇(季伦)的金谷园最负盛名。

华林园中的景阳山,及一个小吏张伦于宅中仿造的景阳山,其中洞堑、其上林木、山亭、沟涧,都与真山无异。

南京从东晋至陈时一直修建华林园,规模远远超过洛阳的华林园,其中景阳假山有石室、溪谷、峭峡险壁,山上还设有景阳台。

隋唐,为我国造园的第二个兴盛时期。

帝王苑囿,已发展到成熟的写意山水园,如隋炀帝的洛阳西苑,以水景为主,分为十六院(即十六个景区),并以人工制作的绢帛花作为园景,供隋肠帝冬季观赏,开创了以工艺品装点园景之先例,并将园景建造从石雕造型工艺扩大到花卉制作工艺。

隋畅帝在洛阳,还开创了城市行道树的建设,对后代城市绿化影响很大。

西苑以及唐王朝长安的英蓉园、曲江池、乐游园等,标志着我国帝王所造写意山水园的成熟与发展。

而写意山水园最为典型的是唐朝众多文人所造的庭园、庄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王维的辋川山庄,李德裕的平泉山庄,以及洛阳城中裴度的绿野堂,白居易的园池(白乐天园)等。

唐代更为突出的是假山艺术得到了很大发展,园中假山已成为不可少的一个要素,孔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思想,已成为造园家造园立意所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南方的太湖石及花木以白居易为代表已向北方移植,作为北国江南景观的材料。

宋代,是我国造园的第三个兴盛时期。

宋除洛阳外,以开封为造园中心,宋徽宗亲自主持设计、建造的艮岳,是我国古代帝王苑囿发展到写意山水园的高峰。

良岳,在城市边平地上仿照杭州凤凰山而创建成。

明、清时代的离宫、圆明园、颐和园和江南众多的私家园林均为世界园林的典范、我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

园中以人工自然山水、植物造景为主题,创造自然生境,但又不是单纯的模仿,而使全园富有诗情画意,是大自然的再现。

在布局上使园中有园,水中有水,岛中有岛;还采用了含蓄、曲折,因地制宜,巧于因借的组景手法。

经过数千年的创造和发展,形成了东方园林特有的风格。

它不仅影响着东方世界,也刺激了西方各国。

当时的日本、朝鲜等东方各国都仿造中国式的风景园林。

到18世纪英国造国家威廉•康伯把中国风景式园林介绍到英国,并在皇家植物园中建了叩园,使西方世界规则式的园林受到强烈的冲击,中国风景式园林在西方各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因此中国被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

2、中国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由于历代战争和社会动乱,使我国许多著名的古典园林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城市园林绿化更是落后。

清代末年仅在上海、天津、大连、哈尔滨等大城市的租界地中建有少数为殖民主义者使用的面积很小的“公(花)园”,至于居住区、街道、工厂等处的绿化仍是无人间津。

辛亥革命后,政府宣布开放一部分皇室宫苑。

杭州、成都、南京、天津等市开始建立个别公园向公众开放。

个别城市植有小部分行道树。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作极为重视,提出了“普遍绿化,重点美化”的方针。

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经全国人民10余年的努力,全国城市园林绿地面积发展到26080公顷,公园548个,动物园37个。

北京、上海等地不仅改建扩建了原有公园,而且新建许多公园和绿地。

北京、南京、苏州等市的著名古典园林也相继得到了修缮、扩建;黄山、泰山、庐山等著名风景疗养区的交通、食宿等游览设施进行了修整和增设,并为人民群众游览休息服务。

十年动乱期间,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受到了严重摧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把园林绿化提高到两个文明建设的高度,在全国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重申“普遍绿化”和“重点美化”相结合的方针。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得到迅速发展。

北京的双秀园和雕塑公园、陶然亭公园、松柏园等,上海的大观园、森林公园等,南京的药物园、森林动物园等,桂林的盆景园,无锡的杜鹃园,杭州的太子湾公园,洛阳的牡丹园,沈阳的鱼跃荷香和芳秀园等,合肥的环城公园等,都是全国城市园林的优秀作品。

全国植物国有110个,同时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的植物园也有了扩大与发展。

至今,全国公园达4000多个,面积有7.32万公顷。

全国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6.52米’。

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22.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27.44%。

全国绿化覆盖面积915764公顷。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养护管理逐步达到了机械化、科学化、规范化,涌现了一批现代优秀园林。

目前我国已建立全国风景名胜区三级管理体系,计512处,总面积9.6万千米’。

有78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完成了总体规划编制,并经国务院批准。

此外,我国还积极开展世界遗产项目的申报和保护工作,至2001年底,我国已有黄山、泰山、万里长城、九寨沟等28处风景名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日式园林日本园林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较大,其园林艺术风格取自中国唐代,创造了具有日本的人与自然相结合的园林特色。

在公元十二世纪时,日本就已有了园林艺术方面的著作,提出了园林规划与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对园地利用和划分有独到见解,如在宫苑用地中建议的比例为:建筑占40%、开敞空占30%,绿地占30%。

镰仓时代(13世纪)已开始形成独立的回游式园林风格。

其主要特色是把园外风景作为眺望对象,纳入设计要求。

园中水体面积较大,配以各种优美的树木,景随路转,富有曲折多变的效果。

室盯时代(14世纪),园林的组石技巧得到高度发展,桥梁、筑山、平庭、道路都得到了充分应用。

在主要位置上,特别是水边,用殿阁来统一格调。

以自然石为主,配置常绿树,枯淡结合。

桃山时代(16世纪)兴起了茶庭的构造特色,在园林材料上力求天然美,努力保持原始形态和质感,园中植物材料丰富,用常绿树表现自然的粗犷气氛,具有自然幽寂之感。

后来还产生了夜庭及石灯笼的配景。

江户时代(17世纪)由于交通发达,皇子外出巡视机会增多,刺激了日本大型园林的发展,在大面积的园林中,可以极力模仿园内外的风景名胜,创造了缩影式的园林艺术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民族形式。

一般在园林中心设立水池,水中立有小岛,再用小桥把岛陆相连。

池的背后建有假山和瀑布,理水弯曲成河,并还点缀石灯笼和洗手钵等。

古建筑在主要地位错落组合。

明治时代(19世纪)后,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日本出现了很多大面积的国家公园。

在庭园中重视草坪、花坛和羊肠小道的应用。

例如,东京日比谷公园,就利用了规则式的特色;明治神宫的内苑,则是日本式,而外苑又为西方规则式。

日本造园家认为,具有日本特色的园林形式与内容已被注意,一个适合日本国情的,人与自然高度结合的园林特色正在逐步形成。

日本园林不以鲜艳亮丽为特色,而是着力体现一种沉思、独处和宁静的自然之美。

地形、水体、石头和植物是日式造园中的四大园林要素。

地形是园林构图的主要部分,不仅利用自然地形,也创造人工地形。

水体包括池、溪、水道、跌水等,在水体景观的应用中又常运用根据人的主观想象力形成的带有象征意义的成分,如日本园林中常用的“枯山水”,植物配置中宁用单色调、而不喜欢绚丽多姿,有时采用各种不同色度的或单色的苔藓、蕨类植物,在其旁植一小片草地。

日本园林还多以各种乔木树冠、灌木枝条和叶色浓淡相宜配置,荷花则是水景中少不了的点缀植物。

日本自二战结束开始,在城市周围营造人工植物群落式防护林,提倡与自然共存,并制定有关保护环境的法律。

日本当时的一项社会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市民将城市绿化与环境视作与物价、住宅同等重要。

三、法式园林以露台式园林为主要特色。

早在14世纪时,法国的园林还只限于实用果园。

17世纪时,著名造园家勒诺特将意大利规则式园林风格应用到法国。

他既考虑到全园覆盖,又注意配合相称,有利于平眺,创造了具有法国特色的露坛式园林。

如凡尔赛宫苑就是典型代表,在总体布局上以建筑为主体,放在整个园林的后侧,前面是笔直明显的轴线道路,与其他道路呈垂直或放射状相交。

在交叉点上设立不同的纪念像、喷泉、花钵等,创造数个景观,借以夸张轴线,强调全园的广阔,道路两边低矮模纹花坛,高大的行列树对称布置。

主要建筑和景物临水而设,充分利用河湖水面创造各种生动的倒影。

各式各样的大小喷泉或喷泉群的设立都引人人胜。

法国这种露坛式园林风格一直影响着欧洲各国。

后来因为极端地崇拜模仿几何图案,进行强制修剪造型,造成了庸俗化,逐渐受到冷淡。

18世纪以后,造园家安特纳(Marry Antonet)又将中英式自然园林风格引入法国,建造了特啦农(Trianon)苑,受到了多数人的欢迎。

19世纪,巴黎市区新造的大型公园中多具有中英式风格。

但在这些中英式的园林中,依然保留了过去西欧园林的一切内容。

法式园林深受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化和造园艺术的影响,法国贵族吉拉丹(Rene de Girardin, 1735-1808)认为凡不能入画的园林都无价值,他所居住的别墅即是请画家起稿而建,充满了自然和浪漫的气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