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常识之上古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常识26— 上古音简说
中文系
要求:
了解上古声、韵、调基本情况 掌握诗经押韵情况 掌握上古音声母的分化
复习旧课
指出下列概念的含义及所属字母
唐守温和尚结合梵文拼音原理,制定30字母。
全清 次清 全浊 次浊 阴声歆、阳声韵、入声韵
叶音说
一、汉语语音的发展历史
(一)古音学(上古音) 古音学研究的是上古音。“古音学”的 “古”是相对于中古(唐代)而言,研究 上古(周秦两汉)的语音系统。
从形声字的声符与被谐之字的语音 关繫也可看出阴阳对转的痕迹,例 如:从军得声之字有挥、辉,这是 文与微对转。仍从乃声,这是之、 蒸对转,播从番声,这是歌、元对 转。
因此,主要元音相同的阴、阳、入三种 韵部的字可以互相对转,
寺(之)-特(职)-等(蒸)
从寺(之)得声的字,有特、等字, 则为之、职、蒸对转之例。这就是戴震 所说的相配互转亦即阴、阳、入对转。
“反切之理,上字定其声理,不论其为何韵, 下字定其韵律,不论其为何声。质言之,即上 字只取发声,去其收韵,下字只取收韵,去其 发声。”(见《黄侃论学杂著》,上海古籍出 版社,1980)
反切原则
反切是用两个汉字给另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 被注音的字称被切字。反切的基本原则是:上 字定声,下字定韵(含调)。
4、声训
用同音字或音近字解释字义,叫声训。如 “雅,夏也。”“邦,封也”。“法,逼 也。”这些声训,许多情况下声母音应该是 相同的。可以据此考求上古音声母。
(二)上古声母考查中几个比较可靠的结论
上古音到底有多少个声母,是哪些声母,目前学 术界还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意见,但有几个结论 是可靠的,学术界公认的,必须掌握。
➢ 丙类无阴声韵,入声韵收唇塞音韵尾-p, 阳声韵收唇鼻音韵尾-m。(10-11)
(四)阴声、阳声、入声之间的对转和旁转。
1、阴阳对转 阴声韵和阳声韵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
对转而相通。也就是说,在主要元音相同的 情况下,收鼻音韵尾的韵与收元音韵尾或无 韵尾的韵可以互相对转而通押。
条件:主要元音必须相同。
《诗·邶风·谷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礼记.·檀弓》引“凡民有丧,扶服救之。” 《孔子家语》引用时,写成“扶伏救之。”
3、古读
汉代注音方法多用直音法,如果要注明一个 汉字的古代读音,术语就是“古读”。如 “古读猪如都”。可判定“猪、都”古代同 音,即声母zh、d同一。又如“古读廛如 坛”。(除-涂)
这一理论戴震首倡,称相互配转,孔广森加以 完善,称为阴阳对转。
2、阴入对转
阴声韵还可以同收塞音韵尾的入声韵对转 而相通。条件仍然是主要元音要相同。从语音 发展的道理去看,就是:本来没有塞音韵的音, 在语音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带上了塞音韵尾; 或者说原来有塞音韵的音,在语音发展的过程 中,逐渐失落了塞音韵尾。
发音情况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
(二)读若法 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为难字注音的方法。 意思是“读的像……音”。术语有:读若、
读如、读为、读似、读近。音如、音若、音 相近、读曰等。比如: 珣,读若宣。(说文·玉部) 觭,读为奇伟之奇。(郑玄注《周礼·太 卜》) 嬗,音如蝉。(《汉书》服虔注) 珛,读若畜牧之畜。(说文·王部)
现代学者以元代《中原音韵》为主要研究对 象研究近古(元明清)的语音系统。这门学问 称北音学。
《中原音韵》音系是现代的北京语音系统 (国语、普通话)的直接来源。
传统音韵学没有“北音学”,由于古人崇古, 元明清的学者当时的语音不屑一顾,不研究当 代音。
二、 反切
一、反切产生前的注音方法 (一)譬况法 譬况法是用打比方,作比较,以及描写说明
这三十部是通过对《诗经》、《楚 辞》、先秦散文中的韵语以及谐声系 统归纳得出的,以归纳《诗经》的用 韵为例,先要寻出《诗经》押韵的体 例,简称为韵例。
但由于对《诗经》的韵例看法分 歧以及由中古音上推上古音的细 密程度不同,所以不同的古音学 家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章炳麟 所说“前修未密,后出转精” (国故论衡)。
每个方面都各有不同的情况。
A、韵脚在句中的位置
句中韵 句尾韵(常见)
wk.baidu.com
B、一章中所用的韵数
一韵到底 换韵
C、韵脚间 的距离
句句押韵 隔句押韵 首句入韵 (偶句押韵 ) 首句不入韵
交韵 其他情况 抱韵
……
对于《诗经》的韵例,必须从以上三个方面去 分析,三个方面缺一不可。比如:
《关睢》(教材P911)
P1064:暂定上古声母为三十二个.
1、古无轻唇音
古音学家把唇音分为重唇和轻唇两种。所谓重唇, 即今之“双唇音”,如普通话的b,p,m;所谓轻唇, 即今之唇齿音,如普通话的f,以及一部分-w,-v.
所謂“古無輕唇音”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 “非敷奉微”這組音在上古是不存在的。 這組音在上古讀作“幫滂並明”。輕唇音 是在唐末宋初時期從“幫滂並明”四母中 分化出來的。這項結論是清人錢大昕得出 的。
几个基本术语
清代音韵学家把上古韵部按其韵尾的不同,分为三个大 类: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
阴声韵:音韵学术语,一般多用于上古音研究中。凡是 韵母不带鼻音或塞音韵尾的,都叫阴声韵。换句语说, 凡韵尾是元音或者没有韵尾的韵母,就是阴声韵。
阳声韵:音韵学术语,多用于上古音研究中。凡是韵母 带鼻音韵尾的叫阳声韵。
(一)考求上古声母的依据。
考求上古声母,大约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依据:
1、形声系统
以“工”为声符的字,有:贡、缸、江、杠、 功……
2、异文
后人引用前人的文章语句,某些字与原书中 的字可能不一样,用了另外的字来代替,这 种情况叫做“异文”。异文当然是字形不同, 而读音相同。由于语音的发展变化,异文也 有可以到后来读音相同。
第一章: 1、句尾韵; 2、一韵到底。[候部0] 3、偶句押韵且首句入韵。
静女其娈,
贻我彤管。
第二章: 1、句尾韵
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
2、换韵 3、句句押韵
洵美且异。
第三章: 1、句尾韵
匪女之为美,
2、换韵
美人之贻。
3、交韵
2、归纳韵部
韵部就是指押韵的归类,互相押韵的字 原则上就属同一个韵部。
条件:主要元音必须相同。
《诗·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入 二之日栗烈,--入 无衣无褐,--入 何以卒岁。--阴
形声字:
肃(觉部uk )—萧(幽部u ) 叔(觉部uk )—椒(幽部u) 溥(鱼部a) —缚、搏、博 (铎部ak)
3、阳入对转
阳声韵也可以同入声韵对转而相通,条 件有两个: 一是主要元音相同; 二是辅音韵尾必须是同一发音部位。也 就是说,只有[k]同[ŋ]对转,[p]与[m] 对转,[t]与[n]对转。
什么时候分化出轻唇音的呢?钱大昕说:“六 朝以后,转重唇为轻唇。”分化可能在唐末宋 初。
钱大昕为了证明“古无轻唇音”,举了大量的 “异文”和“古读”材料,如“阿房宫 (pang)”,古读负如背,读附如部,读逢如 蓬,读文如门,读微如没。
参考资料:
①《实用汉语音韵学》第235页至266页。沈祥 源、杨子仪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②《实用音韵学》第296页至329页 殷焕先, 董绍克编,齐鲁书社1990年
③《反切概说》第211页至268页 林序达。四 川人民出版社。1982
三 上古音(古音学)
一、《诗经》用韵——上古音韵部
(一)《诗经》的韵
《诗经》的用韵代表着先秦语音的韵母体系, 由于时代的发展,到汉魏六朝时,人们读 《诗》就感觉到很多地方不与当时的用韵一 致了,如何看待这种不一致,有人认为是 《诗经》的作者临时改变了读音,以求叶音 协韵。这就是所谓的“叶韵说”。
到南宋·朱熹为《诗》作《集传》就全面采 用叶音说。
“古音十大家” (+钱大昕)
阴声韵 之ə
无韵尾
幽u 宵ô
侯o
鱼a
支e
韵尾 i
歌 ai 脂 ei
微 əi
入声韵 职 ək
韵尾 -k
觉 uk 药 ôk
屋 ok
铎 ak
锡 ek
韵尾 -t
月 at 质 et 物 ət
韵尾 -p
缉 əp 叶 ap
阳声韵 蒸 əŋ
韵尾 -ŋ
冬 uŋ
韵尾 -n
韵尾 -m
东 oŋ 阳 aŋ 耕 eŋ 元 an 真 en 文 ən 侵 əm 谈 am
然后,再用系联法扩大队伍,把属这个韵部的 其它字系联起来。从《伐檀》第二章的韵例, 可判定“福、侧、直、意、特、食”这六个字 也是同一韵部字。
由“侧”字“福、直、意、特、食”五个字系 联进来了。
(三)上古三十韵部
最先对上古韵部进行归纳的是明末清初的顾炎 武,他通过对《诗经》的用韵的考查,得出上古 韵十部,其后有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广森、 江有诰、王念孙、章炳麟、黄侃等九人不断得出 新的结论,最后集大成者为王力。他最初分上古 韵为二十九部,后来从侵部分出冬部,成三十部:
(三)直音法
用同音字给另一个汉字注音,这种方法比读若、 譬况法准确,是一大进步,但缺点是难避生僻 字,如:瑊,音鍼。玏,音勒。(颜师古注 《汉书》)“瑊”人们不认识,但“鍼”字人 们依然不认识。
二、反切注音法
颜之推《颜氏家训》:“孙叔然创《尔雅音 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又说“至于魏世, 此事大行。”
入声韵:音韵学术语。多用于上古音的学习与研究中, 凡是韵母带塞音韵尾的叫入声韵。广东广州话急[kap]、 雪[syt]等。上古塞音韵尾就是指-p、-t、-k。
上古音三十部分甲、乙、丙三类。
➢ 甲类的共同特点是阴声韵是由单元音构成, 入声韵收舌根塞韵尾-K,阳声韵收舌根鼻韵 尾-ng。(1-6)
➢ 乙类的阴声韵是由两个元音构成, 入声韵收舌头塞音韵尾-t,阳声韵收 舌头鼻音韵尾-n。(7-9)
按照《诗经》用韵的实际情况概括出 《诗经》时代的韵部来,叫做“古韵”,也 就是上古时代的韵部。 古韵是怎样归纳概括的呢?熟悉《诗经》韵例 后,用系联法归纳。
古音学家先把一篇一篇的韵脚字排列出来,先 找出局部的、单篇的韵部。比如:《关睢》第 三章的韵例,可以划定“得、服、侧”三个字 是同一个韵部的。
今天读音不押韵,只能说明语音随着历史 的发展而产生了变化,而不是古人在那时就 改读了这个字的读音。
明代陈第“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 音有转移 ,亦势所必至。”
(二)通过《诗经》押韵考求古音
1、韵例 韵例是押韵的格式。《诗经》的韵例必须从三个
方面进行考求: 韵脚的位置; 一章中所用韵数; 韵脚间的距离。
《静女》第三章(P913):
自牧归荑,
洵美且异。
一、三句脂部
匪女之为美, 二、四句之、职部
美人之贻。
➢ 抱韵:四句两韵,第一句与第四句押韵,第二 句与第三句押韵。如:
《周颂·思文》:
思文后稷, 克配彼天。 立我丞民, 莫非尔极。
二、三句真部 一、四句职部
分析《静女》各章的韵例
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夲: 土刀 切。tǔ +dāo→t+āo→tāo
被切字 切上字 切下字
醢:呼改切。hū+gǎi→h+ǎi→hǎi 晻:乌感切。φū +gǎn→φ+ǎn→ǎn 眷:居倦切。ju+juàn→j+uàn→juàn 悲, 府眉切 fǔ+méi→ f+éi→ bēi 见,古甸切 gǔ+diàn→ g+iàn→ jiàn
懂得了阴、阳、入对转、(旁转、 通转)之理为我们阅读古书时辨明 通假,解释特殊的押韵现象、方音 现象以及探明语源很有用。对上古 音三十部的划分,要有所变通,而 不能拘泥于三十部的划分。
二、上古音的声母
上古声母的考求是从清代古音学家钱大 昕开始的,后经过近代国学大师章炳麟、 黄侃、曾运乾等人的考订,王力集大成 地解决了上古声纽的问题,
第一、三章 韵例
A、句尾韵; B、一韵到底; C、偶句押韵且首句入韵。
第二四五 章韵例
A、句中韵; B、一韵到底; C、隔句押韵且首句不入韵
句中韵一般脚落在句末前一个字上,而句末这个 字多是虚字,所以叫“虚字脚”。句中虚字相 同,每一个字又押韵,就构成了双字韵脚,这 双字韵脚又称“富韵”。
➢ 交韵:奇句和奇句押韵,偶句和偶句押韵。
以《诗经》、《楚辞》等韵文为主要材料, 研究上古韵部系统;
以形声字为主要依据研究上古声母系统。
(二)今音学(中古音)
今音学研究的是中古音,“今音”指中古音, “今”指中古时期,即南北朝至唐宋时期。
今音学是以《切韵》一系的韵书和等韵图为主 要材料,研究中古时期的语音系统。
(三)北音学(近古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