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岩石学复习知识点总结最全

合集下载

(完整版),岩石力学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版),岩石力学总结,推荐文档
单轴抗拉强度:岩石在单轴拉伸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 拉应力
抗剪切强度:岩石在剪切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应力 三轴抗压强度:岩石在三向压缩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
大压应力 端部效应其消除方法:润滑试件端部(如垫云母片;涂黄油在端部)加长试件 岩石的变形: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态(形状、体积)变化。 岩石变形过程中表现出弹性、塑性、粘性、脆性和延性等性质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及处理理论和技术 铁路隧道设计和施工技术 水库诱发地 震的预报问题 地震预报中的岩石力学问题 岩体力学的研究对象: 岩石 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聚集而 形成的自然物体
岩体力学的发展历程:
20 世纪以前萌芽阶段 宋应星《天工开物》 古德恩维地表移动范围
20 世纪初到 20 世纪 50 年代第二阶段 松散介质学派 卡曼型三轴试验机 三下
②塑性滞回环:则每次加、卸载曲线都形成一个塑性滞回环。这些塑性滞回环
随着加、卸载的次数增加而愈来愈狭窄,并且彼此愈来愈近,岩石愈来愈接近
弹性变形,一直到某次循环没有塑性变形为止,如图中的 HH‘环。
③临界应力:当循环应力峰值小于某一数值时,循环次数即使很多,也不会导
致试件破坏;而超过这一数值岩石将在某次循环中发生破坏(疲劳破坏),这一
6
RMR Ri i 1
岩石分类评价 1. 岩石普氏系数(f=σc/10)分类法
2. 岩石质量指标 RQD
3. RMR(Rock Mass Rating)值分类法 六个参数 完整岩石强度 岩芯质量指标 节理间距
节理条件 地下水条件 节理走向或倾向
4. 巴顿岩体质量分类(Q 分类)
5.岩体基本质量分级--计算 BQ 第三章
数值称为临界应力。此时,给定的应力称为疲劳强度。

岩石力学复习小抄笔记 WPS文字 文档

岩石力学复习小抄笔记 WPS文字 文档

1、岩石的视密度:单位体积岩石(包括空隙)的质量。

2、扩容现象:岩石破坏前,因微裂隙产生及内部小块体相对滑移,导致体积扩大的现象。

3、岩体切割度Xe:岩体被裂隙割裂分离的程度:4、弹性后效:停止加、卸载,应变需经一段时间达到应有值的现象。

5、粘弹性:岩石在发生的弹性变形具有滞后性,变形可缓慢恢复。

6、软岩(地质定义):单轴抗压强度小于25MPa的松散、破碎、软弱及风化膨胀类岩石。

1.砂土液化: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载或其它物理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地基失效的作用或现象。

2.混合溶蚀效应:不同成分或不同温度的水混合后,其溶蚀能力有所增强的效应。

3.卓越周期: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经过各种不同性质的界面时,由于多次反射、折射,将出现不同周期的地震波,而土体对于不同的地震波有选择放大的作用,某种岩土体总是对某种周期的波选择放大得突出、明显,这种被选择放大的波的周期即称为该岩土体的卓越周期。

各向异性:岩石的全部或部分物理、力学性质随方向不同而表现出差异的性质。

2、软化系数:饱水岩样抗压强度与自然风干岩样抗压强度的比值。

3、初始碎胀系数:破碎后样自然堆积体积与原体积之比。

4、岩体裂隙度K:取样线上单位长度上的节理数。

5、本构方程:描述岩石应力与应变及其与应力速率、应变速率之间关系的方程(物理方程)。

6、平面应力问题:某一方向应力为0。

(受力体在几何上为等厚薄板,如薄板梁、砂轮等)1.平面应变问题:受力体呈等截面柱体,受力后仅两个方向有应变,此类问题在弹性力学中称为平面应变问题。

2.给定载荷:巷道围岩相对孤立,支架仅承受孤立围岩的载荷。

3.长时强度:作用时间为无限大时的强度(最低值)。

4.扩容现象:岩石破坏前,因微裂隙产生及内部小块体相对滑移,导致体积扩大的现象5.支承压力:回采空间周围煤岩体内应力增高区的切向应力。

1.平面应力问题:受力体呈等厚薄板状,所受应力为平面应力,在弹性力学中称为平面应力问题。

岩石学最全知识点 完整版

岩石学最全知识点  完整版

岩石学总结知识点岩石学期末复习资料一、1、岩石是天然产出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包括火山玻璃、生物遗骸、胶体)组成的固态集合体。

2、岩浆是在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富含挥发物质的熔融体。

3、沉积岩是地表及地表不太身的地方形成的地质体。

它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

4、层理是沉积物沉积时在层内形成的成层构造,它由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及层的厚度.形状等沿垂向的变化而显示出来。

5、由地球内力作用促使岩石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二、填空(共20分)1、组成沉积岩的沉积物有母岩的风化产物、生物物质、火山物质及宇宙物质。

2、岩石的种类很多,按其成因可分为三大类(1)岩浆岩,(2)沉积岩,(3)变质岩3、按造岩矿物在岩浆岩中的含量和分类中作用分为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

4、粒屑的颗粒类型包括:内碎屑、鲕粒、骨粒、团粒、团块。

5、侵入岩的产状包括:岩床、岩盆、岩盖、岩脉、岩株、岩基。

6、磨园度可分为四级:棱角状、次棱角状、次圆状和圆状。

7、基性岩类的代表性侵入岩是辉长岩、浅成岩类是辉绿岩;喷出岩是玄武岩。

8、火山碎屑物按内部组分结构可分为岩屑、晶屑与玻屑三种。

9、变质作用的外部因素包括:1、温度;2、压力;3、具化学活动性流体;4、时间。

10、变质作用的方式包括:重结晶作用,变质结晶作用,交代作用,变质分异作用,变形作用和碎裂作用三、判断对错(共20分,将错的部分打×)1、陆源碎屑岩的分类及粒度为:砾岩:碎屑直径>2mm;粉砂岩:碎屑直径0.0063-0.004mm;砂岩:碎屑直径2-0.0063mm;泥质岩:碎屑直径<0.004mm。

2、内源沉积岩按成分可分为八类:1、铝质岩类;2、铁质类岩,3、镁质岩类,4、磷质岩类,5、蒸发岩类,6、可燃有机岩类,7、石英岩类,8、碳酸盐岩类。

岩石学复习资料

岩石学复习资料

岩⽯学复习资料第1讲绪论1. 岩⽯:天然产出的,由⼀种或多种矿物或⽕⼭玻璃、⽣物遗骸、胶体组成的固态集合体。

3.三⼤岩类:岩浆岩(⽕成岩):它是由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中形成的⾼温熔融的岩浆,在侵⼊地下或喷出地表冷凝⽽成的岩⽯。

4.沉积岩:它是由地壳风化产物、⽣物有关物质、⽕⼭碎屑物等,在外营⼒作⽤下搬运、沉积、固结⽽成的岩⽯。

变质岩:由岩浆岩、沉积岩经变质作⽤转化⽽成的岩⽯。

岩浆岩和变质岩⼜可统称为结晶岩。

6. 岩浆岩及其研究意义:(1)岩⽯类型及其鉴别特征(2)岩⽯系列与组合(3)岩⽯成因(4)岩浆作⽤与构造环境(5)⽕成岩岩⽯探针与当代地球科学前缘7.岩浆:岩浆是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含有挥发份的熔融体(熔体)。

岩浆的成份: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以氧化物形式表⽰SiO2, Al2O3, FeO, Fe2O3, MgO, CaO, Na2O, K2O, H2O。

SiO2 = 40%~75%。

挥发份(<6%)H2O, CO2, CO, N2, SO2, SO3, H2S, HCl, H2F。

成矿⾦属元素。

岩浆的温度:a.观察现代熔岩流的温度:通常:700℃~1200℃。

基性熔岩:1025℃~1225℃。

酸性熔岩:735℃~890℃。

挥发份可以使起熔温度和液相线温度明显下降。

8.影响粘度的因素:a.氧化物:SiO2,Al2O3,Cr2O3的存在使粘度增加,尤其 SiO2。

基性岩粘度⼩,以溢流为主;酸性岩粘度⼤,多以爆发形式为主。

b.挥发份:其存在将显著降低岩浆粘度。

挥发份增加,粘度降低。

c.温度:温度升⾼,粘度降低。

d.压⼒:对于不含⽔的⼲岩浆,压⼒升⾼,粘度增加;对于富⽔岩浆:I. 压⼒增加,挥发份溶解度增加,粘度降低; II. 压⼒达到⼀定值,挥发份饱和,粘度随压⼒升⾼⽽增加9.岩浆作⽤: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其挥发份和地质应⼒的作⽤下,沿构造脆弱带上升到地壳上部或地表,岩浆上升运移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不断地改变⾃⼰的成分,最后凝固成岩浆岩的过程称为岩浆作⽤。

岩石学知识点总结

岩石学知识点总结

岩石学知识点总结一、岩石的分类岩石按照其成因和组成特征可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1.火成岩火成岩是地壳深部岩浆冷却结晶形成的岩石,根据其成因和结晶环境可以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发岩。

深成岩的结晶环境在地壳深部,例如花岗岩、辉石岩等;浅成岩的结晶环境在地壳浅部,例如安山岩、玄武岩等;喷发岩是火山活动喷发出来的岩浆凝固的产物,例如玄武岩、安山岩等。

2.沉积岩沉积岩是由岩屑、碎屑、沉积物和有机体在地表贮存形成,经过压实、胶结等过程形成的岩石。

根据其沉积环境的不同,可以分为陆相沉积岩和海相沉积岩。

陆相沉积岩是在陆地上形成的沉积岩,例如砂岩、页岩等;海相沉积岩是在海洋中形成的沉积岩,例如石灰岩、泥岩等。

3.变质岩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原有的岩石发生了化学、结构和矿物组成的变化形成的岩石。

根据其形成的方式可以分为构造变质岩、接触变质岩和动力变质岩。

构造变质岩是在板块构造作用下形成的变质岩,例如片麻岩、辉岩等;接触变质岩是在火成岩与周围岩石接触作用下形成的变质岩,例如片麻岩、云母片岩等;动力变质岩是在构造变形过程中形成的变质岩,例如绿片岩、云母片岩等。

二、岩石的成因岩石的成因是指岩石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在地质过程中,岩石的形成有多种成因,主要包括火成作用、沉积作用和变质作用。

1.火成作用火成岩是地壳深部岩浆冷却结晶形成的岩石,是由火成岩浆冷却、结晶和凝固形成的。

火山喷发活动是火成岩形成的主要过程,火山口的火山岩、玄武岩、流纹岩等都是火山喷发的产物。

2.沉积作用沉积岩是由陆地上或海洋中的岩屑、碎屑、沉积物和有机体在地表贮存形成。

沉积作用是陆地和海洋中岩屑和沉积物经过沉积、压实、胶结等过程形成沉积岩的过程。

3.变质作用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原有的岩石发生了化学、结构和矿物组成的变化形成的岩石。

变质作用是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化学和结构的变化形成的,通常发生在板块构造作用和构造变形过程中。

三、岩石的变质岩石变质是指岩石在高温、高压、化学等条件作用下,发生了矿物成分、结构和组成的变化。

岩石力学知识点总结

岩石力学知识点总结

岩石力学知识点总结一、岩石的力学性质岩石的力学性质是指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的响应和变形规律,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弹性模量等。

这些性质对于工程设计和地质灾害的防治非常重要。

岩石的力学性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岩石的成分、结构、孔隙度、水分含量等。

1. 抗压强度抗压强度是指岩石在受到垂直方向外力作用下的抵抗能力。

岩石的抗压强度可以通过实验或者间接方法来进行测定,通常以MPa为单位。

抗压强度受到岩石成分和密度的影响,通常晶体颗粒越大、结晶度越高的岩石其抗压强度越高。

2. 抗拉强度抗拉强度是指岩石在受到拉伸力作用下的抵抗能力。

通常岩石的抗拉强度远远低于其抗压强度,因为岩石在自然界中很少受到拉力的作用。

抗拉强度常常通过实验来进行测定,其数值对于岩石的岩石工程设计和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3. 抗剪强度抗剪强度是指岩石在受到切割或者剪切力作用下的抵抗能力。

岩石的抗剪强度与其结构和组成有关,一般来说,岩石中存在着一定的位移面和剪切面,这些面的摩擦和滑移对于岩石的抗剪强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 弹性模量弹性模量是指岩石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弹性变形能力。

弹性模量也叫做“模量”,其数值越高,说明岩石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变形越小。

弹性模量对于岩石的岩石工程设计和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岩石的变形和破坏规律岩石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和破坏,其变形和破坏规律对于地质工程的设计和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岩石的变形和破坏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岩石的力学性质、结构、孔隙度、水分含量等。

1. 岩石的变形规律岩石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其变形规律通常表现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破坏。

弹性变形是指岩石在受到外力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变形,塑性变形是指岩石在受到外力作用后不能够恢复原状的变形,破坏是指岩石在受到外力作用后达到极限状态,无法继续承受力的作用。

2. 岩石的破坏规律岩石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会发生破坏,其破坏规律通常表现为压缩破坏、拉伸破坏和剪切破坏。

岩石类知识点总结大全

岩石类知识点总结大全

岩石类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岩石的基本分类1. 岩石的定义岩石是由矿物质、玻璃或有机物质等在地质作用下固结而成的坚硬的块状或片状的地壳构造体,是地球的主要构成要素。

岩石通常是由一个或多个矿物质组成的固体结构。

2. 常见的岩石分类岩石可以根据其成因、特征和成分等不同来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以下几种:(1) 按成因分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2) 按特征分类:板岩、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3) 按成分分类:酸性岩石、中性岩石、碱性岩石3. 岩石的特点不同种类的岩石有不同的特点,例如:颗粒大小、质地、颜色、密度等方面的特征。

这些特点常常反映了岩石的形成条件和历史。

二、常见岩石的特点、成分及用途1. 火成岩火成岩是在地球表面以上或以下由岩浆凝固形成的岩石。

它包括玄武岩、花岗岩、安山岩等。

火成岩中主要包含石英、长石等矿物。

火成岩可以用于建筑、雕刻、装饰等方面。

2. 沉积岩沉积岩是由岩屑、有机物或化学沉淀物在地表被堆积、压实后形成的岩石。

常见的沉积岩有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沉积岩多用于建筑、路面、雕塑等领域。

3. 变质岩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由火成岩、沉积岩等岩石改造而成的岩石。

变质岩包括片岩、页岩、大理岩等。

变质岩的特点是由于高温高压的作用,岩石中的矿物质晶粒比较细致紧密,岩石结构比较坚硬,因此广泛应用于石材、建筑装饰等领域。

三、岩石的形成1. 火成岩的形成火成岩是由岩浆在地下或地表冷却凝结形成的,主要有玄武岩、安山岩、花岗岩等。

火成岩的形成需要高温和高压等条件。

2. 沉积岩的形成沉积岩是从陆地或海洋中由碎屑经过堆积和压实形成的,主要有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沉积岩常常是在地壳运动或其他作用下,经历了长时间的沉积和压实形成的。

3. 变质岩的形成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由其他类型的岩石改造而成的,主要有片岩、大理岩、云母片岩等。

变质岩的形成需要在深部地壳里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岩石的晶粒会被重新排列并形成新的矿物晶体。

《岩石学》复习要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word资料8页

《岩石学》复习要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word资料8页
2顶蚀作用:热的岩浆上升,引起顶部围岩被挖蚀、炸裂,在顶部围岩炸裂块体下沉的同时,岩浆侵入到裂隙中,如此反复,岩浆体可实现向上迁移,侵位。侵位的岩体与围岩层里面的产状相切,形成不整合侵入体。由于需要大量的岩浆来充填下沉岩块间的空隙,因而岩浆不可能产生较大的上升距离。
3岩墙扩展作用:演讲在压力的驱使下注入围岩裂隙,并通过挤压围岩使其扩展成狭窄的岩浆通道(岩墙),并沿该通道上升。主要发生在张性断裂带,如洋壳中的辉绿岩墙群和玄武岩。
岩浆的分凝:熔融的岩浆液滴从源区岩石的粒间分离集中的作用。其控制因素为:熔体分数(部分熔融程度)、源区岩石的渗透性、熔体的密度与残留固体的密度差产生的浮力、残留固相与熔体的流变性质、源区岩石的范围。
岩浆上升侵位的机制:
1底辟作用:底辟上升和底辟侵位是连续的过程,岩浆加热顶部围岩使其粘度降低,自身则因浮力上升,迫使围岩向下流动,并占据其腾出的空间,底辟侵位的主要驱动力是岩浆的浮力和热驱动力。底辟侵位一般可分为早期穹窿阶段、中期底辟上升阶段和晚期侧向挤压3个阶段。常见于较大规模的岩体侵位,形成的岩体产状及内部组构与围岩的生理产状一致,往往为整合侵入体。
第二章岩浆与岩浆作用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或火山涌出而形成的火成岩。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原生岩浆:由地幔或地壳岩石经过熔融或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的成分未发生变异的岩浆,它不强调源区的岩石是否已经遭受过熔融作用或成分的变异,而强调的是形成的岩浆一定未发生过成分的变化。

岩石力学复习知识要点提纲7页word

岩石力学复习知识要点提纲7页word

《岩石力学》课程知识要点一、基本概念 1.岩石力学 2.应力3.正应力/normal stress component :应力在其作用截面的法线方向的分量。

4.剪应力/shear stress component :应力在其作用截面的切线方向的分量。

5.体力:分布在物体体积内的力。

面力:分布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6.弹性力学的基本假定7.内力:物体本身不同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力。

8.正面:外法线沿着坐标轴的正方向的截面。

正面上的应力分量与坐标轴方向一致为正,反之为负。

9.负面:外法线是沿着坐标轴的负方向的截面。

负面上的应力分量与坐标轴方向相反为正,反之为负。

10.应力变换公式11.主平面:单元体剪应力等于零的截面。

12.主应力:主平面上的正应力。

13.三维主应力方程与应力不变量:σ1,σ2,σ3最大主应力、中间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14.主应力之间相互正交条件:1212120x x y y z z λλλλλλ++=15.静水应力分量与主偏应力分量 1112233,,,3m m m m I S S S σσσσσσσ==-=-=-16.静力平衡方程17.平面问题的主应力及其方向计算 18应变、位移关系方程 19.体积应变xx yy zz εεε∆=++20.变形协调方程/strain compatibility equations :(P28) 22222yy xy xxyx x yεγε∂∂∂+=∂∂∂∂ 21.虎克定律22.岩土力学关于位移、应力、应变正负的规定(i)沿坐标轴正向作用的力和位移分量为正;(ii)收缩正应变为正;(iii)压缩正应力为正;(iV)若截面内法线相对于坐标的原点向内指,则截面上剪应力方向相对于坐标原点向内为正,反之亦然。

23.强度(峰值强度) 24.残余强度 25.应变软化 26.塑性变形 27.屈服28.岩石单轴压缩与三轴压缩典型特性岩石单轴压缩特性:从变形的四个阶段理解: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峰值强度以后)应变软化、残余变形。

岩石学史上最全知识点

岩石学史上最全知识点

岩石学史上最全知识点岩石学总结知识点一,名词解释:1. 岩浆岩:岩浆在内力地质作用的影响下,由深处侵入地壳表层或喷出地表,并经过冷凝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2. 岩浆岩的产状:侵入岩的产状主要是指侵入体产出的形态、大小、与围岩的关系以及侵入时的构造环境等等。

3. 斑状结构:岩石中所有矿物颗粒可分为大小截然不同的两群,大的称为斑晶,小的称为基质,其中没有中等大小的颗粒。

4. 条带状构造:石的颜色、成分或结构不同的平行条带交替而出现的构造。

5. 变质岩的结构:由岩石组分的形状、大小和相互关系等反映的岩石构成方式,它着重于矿物个体的性质和特征。

6. 花岗结构:在花岗岩类岩石中,暗色铁镁矿物和斜长石相对为自形,碱性长石大多为半自形,而石英为它形晶充填于不规则结晶间隙中,这种大部分矿物的半自形粒状结构称为花岗结构。

7. 岩浆的结晶作用:岩浆中各种离子和络阴离子团围绕一些结晶中心,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列,并按照一定的结晶顺序结晶出各种晶体矿物的作用。

8. 气化水热液变质作用:具有化学活动性的气态或液态溶液,对岩石进行交代而使岩石发生变质的一种作用,这些溶液既可来自岩浆体的挥发份,也可来自地壳内与岩浆体无关的区域性分布的热水。

9. 暗色矿物:带有深暗不同的各种颜色,在成分上富含Fe、Mg的硅酸盐矿物。

10. 岩浆:在地下深处形成的,含有挥发物质的、高温、高压、炽热而粘稠的硅酸盐熔融体。

11. 变质作用:由于地球内力作用而引起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从而使地壳中原有岩石的化学组分、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等方面在原岩基本保持固态的情况下所发生的转化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12. 变晶结构:是指原岩在变质作用过程中,以固态方式使原来的物质发生重结晶和变质结晶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结构类型。

二,填空题:1.按岩浆岩生成环境不同,可分为侵入岩2.按照矿物的颜色,可分为和喷出岩两类。

浅色矿物和暗色矿物;而色率是指:岩石中暗色矿物所占百分含量,是岩浆岩分类和鉴定的重要标志之一。

岩石学知识点总结

岩石学知识点总结

岩石学知识点总结1. 岩石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岩石学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地球上各种岩石的形成、组成、结构和性质等方面的科学。

岩石是地壳中最基本的构造体,通过对岩石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演化历史、地壳变动和地球资源等问题。

1.1 岩石分类根据岩石形成过程和组成物质的不同,可以将岩石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火成岩:由于火山喷发或者深部侵入体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岩石,如花岗岩、玄武岩等。

•沉积岩:由于风化、冲刷和沉积作用而形成的沉积物堆积而成的岩石,如砂岩、页岩等。

•变质岩:由于高温、高压或者化学反应作用而改变原有岩石性质而形成的新岩石,如片麻岩、云母片麻岩等。

1.2 岩石的组成和结构岩石主要由矿物质和岩石碎屑组成,其中矿物质是构成岩石的基本成分。

根据不同的矿物质组合,可以将岩石进一步分类为单一矿物质岩、复合矿物质岩和玻璃质岩。

•单一矿物质岩:由单一种类的矿物质组成,如方解石、萤石等。

•复合矿物质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种类的矿物质组成,如花岗岩、大理岩等。

•玻璃质岩:由玻璃体或者胶体颗粒组成,如黑曜岩、玻化木等。

在结构上,岩石可以分为块理结构、层理结构和节理结构等。

块理是指由于冷却凝固过程中形成的断裂面;层理是指沉积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平行于地层面的裂隙;节理是指在地壳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规则性的断裂面。

2. 岩浆与火成岩火成岩是由于岩浆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岩石。

岩浆是地壳中高温、高压下部分熔融的岩石物质,主要由矿物质和气体组成。

2.1 岩浆的形成和分类岩浆形成有两个主要来源:地幔上升和地壳部分熔融。

根据岩浆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可以将其分为酸性岩浆、中性岩浆和碱性岩浆。

•酸性岩浆:富含二氧化硅(SiO2)和铝(Al)的岩浆,具有高粘度和黏度,如花岗岩。

•中性岩浆:介于酸性岩浆和碱性岩浆之间的岩浆,如安山玻璃质。

•碱性岩浆:富含碱金属元素(钠、钾)的岩浆,具有低粘度和流动性,如玄武安山玻璃质。

岩石学最全知识点

岩石学最全知识点

岩石学最全知识点岩石学总结知识点一、名词解释1.岩浆2.岩浆作用3.岩浆岩的结构4.原生岩浆5.辉长结构6.粗玄结构7.拉斑玄武结构8.粗面结构9.反应边结构10.里特曼指数11.安山岩12.粗玄岩13.熔蚀结构14.包橄结构15.文象结构16.环带结构17.镁铁矿物18.蛇绿岩19.细晶岩20.斑状结构21.似斑状结构22.斑岩23.玢岩24.超镁铁岩25.超基性岩26.喷出岩31.熔结凝灰岩32.火山角砾结构33.凝灰结构34.集块结构35.火山碎屑岩36.细晶结构37.二长结构38.辉绿结构39.堆晶结构40.硅铝矿物二、填空第一节岩浆岩习题1.按主要造岩矿物颗粒的大小划分岩石结构,粗粒结构、中粒结构、细粒结构的矿物粒径(以mm 为单位)范围依次分别是__ _____、____和_____。

2.条纹结构是______和_______有规律地交生;文象结构是____有规律地镶嵌在______ 中。

3.安山岩的基质结构常见的有两种:(1)斜长石微晶呈平行定向或半定向排列,其间隙中充填的是辉石和磁铁矿等粒状矿物,称为__________;(2)斜长石微晶呈杂乱-半平行排列,微晶之间充填较多的玻璃质或隐晶质,称为________。

4.火成岩不整合侵入体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5.火成岩的化学成分分类,按SiO2 含量划分为四大类: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的SiO2 含量(单位为wB/%)分别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与侵入岩的橄榄岩、辉长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化学成分相当的对应的火山岩岩石名称分别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常见的刚性火山碎屑物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火山岩岩石系列的划分,首先根据w(SiO2)-w(K2O+Na2O)图划分为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系列。

岩石学知识点总结

岩石学知识点总结

岩石学知识点总结岩石学知识要点总结一、名词解释1.岩浆:是上地幔或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成分以硅酸盐为主,含有挥发分,也可以含有少量固体物质,是高温粘稠的熔融体。

是上地幔或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成分以硅酸盐为主,含有挥发分,也可以含有少量固体物质,是高温粘稠的熔融体。

2.岩浆作用:是岩浆的形成、演化及侵入、喷出和冷凝结晶最终形成火成岩的复杂过程。

3.岩浆岩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晶体形态、自形程度和矿物之间(包括玻璃)的相互关系。

4.原生岩浆:由地幔或地壳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的成分未遭受变异的岩浆。

5.辉长结构:是辉长岩的典型结构,表现为基性斜长石和辉石的自形程度相近,均呈现半自形-它形粒状。

6.粗玄结构:又称间粒结构。

在不规则排列的长条状斜长石微晶间隙中,充填若干个粒状辉石和磁铁矿物的细小颗粒。

7.拉斑玄武结构:填隙物有辉石、磁铁矿物及玻璃质8.粗面布局:喷出岩的基质中钾长石微晶呈平行排列。

9.反应边结构:早生成的矿物或捕虏晶,与熔浆发生反应,当这种反应不彻底时,在早生成的矿物外围,形成另一种成分完全不同的新矿物,完全或局部包围着早结晶的矿物。

反应边结构:早生成的矿物或捕虏晶,与熔1浆发生反应,当这种反应不彻底时,在早生成的矿物外围,形成另一种成分完全不同的新矿物,完全或局部包围着早结晶的矿物。

10.XXX指数:δ=(K2O+Na2O)2/(SiO2-43)(wt%)δ<3.3者称为钙碱性岩,δ=3.3-9者为碱性岩,δ>9者为过碱性岩。

11.安山岩:是中酸性火山岩中分布较广泛的一种熔岩,常常形成典型的火山锥或呈岩流、岩穹、岩钟产出。

12.粗玄岩:结晶程度较好,为全晶质,基质具粗玄结构,具喷出产状。

13.熔蚀结构:在地下深处生成的斑晶上升到地表或浅处时,由于物化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压力降低使一些固相的熔点降低,岩浆在地表氧化,温度一度升高等,会造成早已结晶的斑晶熔蚀,形成斑晶的熔蚀结构14.包橄结构:橄榄辉石岩中,常见到大的辉石晶体内,包含有许多被溶蚀的浑圆状的小橄榄石颗粒15.文象布局:石英呈肯定的外形(如尖棱形,象形文字形等)有规律地镶嵌在钾长石中,这些石英在正交偏光下同时消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绪论一、岩石及其地质分布1. 概念岩石(rock):天然形成的、由矿物或类似矿物的物质(如有机质、玻璃、非晶质等)组成的固体集合体。

☆岩石的基本特点:1) 岩石多由不同矿物组成,单矿物的岩石相对较少;2) 岩石可由玻璃质(如黑曜岩)、有机质(如沥青)、胶体物质等组成;3) 岩石一般指天然产出的固体物质,人工合成的矿物集合体称为工业岩石。

2、分类: 岩石可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① 火成岩:由地幔或地壳的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在地面以下或喷出地表后冷却、凝结的产物。

占地壳体积的66%。

侵入岩:岩浆侵入到地表以下凝固成岩;喷出岩:岩浆喷出到地表形成。

② 沉积岩:地表岩石经风化等作用形成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固结等作用形成的岩石。

约占地表面积的70%、地壳体积的8%。

以下两种作用综合产物的沉积→ 混积岩:☆化学及生物风化→ 化学溶液及胶体的沉淀→ 化学沉积(岩);☆剥蚀及机械破碎→ 碎屑物质(岩石碎屑、矿物碎屑或生物碎屑)→ 碎屑岩;③ 变质岩:已有岩石(火成岩及沉积岩)在温度、压力、应力变化及化学流体等内动力作用下,成分、结构、构造等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所形成的岩石。

占地壳体积的20%。

◇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固体状态下,一般未经过熔融过程。

◇变质岩形成的温、压条件介于地表的沉积作用及岩石的熔融作用之间。

3、三大类岩石之间的关系互相过渡:火山碎屑岩与沉积岩;混合岩与火成岩;沉积岩与低级变质岩。

火成岩经风化沉积或变质作用,可形成沉积岩或变质岩;互相转换:沉积岩经变质改造或进一步的重熔作用,可形成变质岩或火成岩;变质岩经风化沉积或重熔作用,可形成沉积岩或火成岩。

3楼第二篇火成岩(Igneous rocks)二、岩浆及岩浆作用一、岩浆1、岩浆的定义:形成于上地幔或地壳深部的高温、粘稠熔融体,以硅酸盐成分为主,含有挥发分及少量固体。

有以下两层含义:1)岩浆产生的部位、性状和成分;2)岩浆的基本特点:具一定的化学组成、高温、具有流动性。

2、影响岩浆粘度的因素(包括→成分、粘度、挥发分、温度、压力)2.1 岩浆的成分△SiO2、Al2O3、Cr2O3含量高,岩浆粘度增加;△Ca、Mg、Fe、K、Na、OH-含量高,粘度低。

2.2 温度:温度增高,粘度显著减小,流动性增加。

例如→相同成分相同密度的酸性岩浆,有些喷出地表形成流纹岩,有些形成呈花岗岩侵入体,原因之一是前者温度高,因而导致粘度降低,流动性增大。

2.3 压力:压力对粘度的影响较小;例如→压力从1巴增高至30仟巴,粘度仅增大1/10。

2.4 挥发分:一般挥发分含量增加,岩浆粘度降低。

主要为H2O,溶于硅酸盐熔体时,羟基代替硅氧四面体中的共用氧,使阳离子与共用氧断开,出现了更多的[SiO4]4-单体,从而减弱了硅氧四面体之间的聚合程度,岩浆的粘度也随之下降。

3、岩浆的温度起源较浅的低温酸性岩浆往往形成中深成花岗岩体,而来源较深的高温(过热)酸性岩浆则可喷出地表形成熔岩。

目前技术条件下直接测定的现代火山岩浆的温度如:基性玄武岩岩浆:1100-1250 ℃安山质岩浆:900-1100 ℃流纹质岩浆:700-900 ℃1)从基性岩岩浆到酸性岩浆,温度降低;2)不同岩浆源区,要求的部分熔融温度有很大的差异;3)岩浆的温度对岩浆的活动性有很大的影响。

4、岩浆中的挥发分⑴挥发分:CO2, CH4, NH3, H2, HCl, HF, H2S, SO2, P2O5 和H2O等。

其中H2O最丰富占99%⑵挥发分对岩浆作用的影响:①岩浆的喷出方式;挥发分聚集时,在近地表处会强烈膨胀,使岩浆爆裂成火山灰,导致火山强烈爆发。

②岩浆结晶的温度;挥发分含量高结晶温度下降,挥发分迅速从岩浆中逸出后,岩浆会快速结晶,其中的晶体数量也随之加多。

⑶了解挥发分的类型及含量的途径:1)从现代火山喷发的气体中取得;2)通过岩石中的流体包裹体获得。

补充→矿物分离结晶的顺序-鲍文(Bowen,1928)反应系列5、岩浆演化的方式(岩浆分异、同化、混合作用)5.1分异作用:原来成分均匀的岩浆,在没有外来物质加入的情况下,依靠本身的演化,最终产生不同组分的火成岩的作用。

• △未发生相分离:扩散作用、熔离作用;• △结晶相和流体相分离:分离结晶作用、气体搬运作用。

5.2同化混染作用:岩浆熔化或溶解围岩及捕虏体,或与其发生反应,而使岩浆的成分发生变化的过程。

当熔化或溶解较彻底时为同化作用;不彻底时可有未熔物质的残留称混染作用5.3岩浆混合作用:两种不同成分的岩浆以不同的比例混合,产生一系列过渡类型岩浆。

三、火成岩的产状、结构和构造一、火成岩的野外特征1.侵入岩的野外产状(注意看构造识产状,看颜色识岩性)◇整合侵入体: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面基本上平行于围岩的层理或片理;包括岩盆、岩盖〔又称岩盘〕、岩床〔又称岩席〕、岩鞍。

◇不整合侵入体:侵入体切割围岩片理、层理,接触面产状与围岩片理和层理产状不一致;包括岩墙、岩脉、岩株、岩基。

二、火成岩的结构结构的概念: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晶体的形态、自形程度和矿中物之间(包括玻璃)的相互关系。

结构分类的依据:结晶程度、矿物的自形程度、矿物颗粒的大小、矿物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矿物的排列方式。

2.1 依据矿物颗粒的绝对大小1)显晶质结构:肉眼能够分辨矿物颗粒粗粒结构:d > 5mm中粒结构:d = 2~5mm细粒结构:d = 0.2(0.1)~ 2mm微粒结构: d = 0.02(0.01)~ 0.2 (0.1) mm※ d=1~3cm的矿物称为巨晶: d > 3cm的矿物称为伟晶2)隐晶质结构:肉眼不能够分辨矿物颗粒(d <0.02mm)2.2 依据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

♀等粒结构:岩石中同种主要矿物颗粒大小大致相等。

♀不等粒结构:岩石中同种主要矿物颗粒大小不等。

♀似斑状结构:岩石由两群大小不同的矿粒组成,基质为显晶质,与斑晶为同一世代的产物。

(与不等粒结构相区别:斑晶与基质间没有中等大小的颗粒)♀斑状结构:岩石中矿物颗粒分为大小截然不同的两群,大颗粒呈斑点状镶嵌在细小的隐晶质或玻璃质的基质中。

(补充→斑晶:大颗粒基质:细小的隐晶质及玻璃质)等粒结构→←似斑状结构斑状结构→ ←不等粒结构斑晶的变化:斑状结构是浅成岩和喷出岩的重要结构类型,斑晶一般在深处(岩浆房)或上升过程中晶出的,在地表条件下不稳定。

☆熔蚀结构:因压力降低使斑晶矿物的熔点降低,或因岩浆在地表氧化,温度升高等,造成早已结晶的斑晶熔蚀。

☆暗化边结构:含挥发分的斑晶(角闪石、黑云母等),因低压、高温氧化、脱水等原因,在斑晶的边部出现不透明的边缘(一般由磁铁矿及高温无水的透长石、白榴石、橄榄石、辉石等集合体组成)。

☆细晶结构由细粒它形的长石和石英组成的细粒它形粒状结构。

在手标本上,断口常呈细砂糖状。

2.3矿物的自形程度自形程度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晶形完好程度。

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结构:①自形粒状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按自己的结晶习性,发育成被规则的晶面所包围的自形晶。

说明岩浆中矿物结晶中心少,结晶时间长,有足够的空间,或者矿物结晶能力强。

②半自形粒状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按结晶习性发育一部分规则的晶面,而其它的晶面发育不好,而呈不规则的形态。

③它形粒状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多呈不规则的形态(它形晶),找不到完整规则的晶面。

结晶中心较多,矿物颗粒几乎同时结晶,没有足够的结晶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形成的。

2.4岩石中矿物颗粒间的相互关系矿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矿物与玻璃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常见结构有:条纹结构、文象结构、蠕虫结构、反应边结构、环带结构、包含结构、填隙 (间) 结构等。

☆条纹结构即钾长石和钠长石有规律地交生。

正条纹结构指主晶为钾长石;反条纹结构指主晶为钠长石。

☆文象结构石英呈一定的外形(如象形文字)有规律地镶嵌在钾长石中,这些石英在正交偏光下同时消光。

肉眼可见的叫文象结构,镜下才能见到的叫显微文象结构。

成因:文象结构是长石和石英在共结点同时结晶形成的。

☆蠕虫结构许多细小的形似蠕虫状或指状的石英穿插生长在长石中,其中石英的消光位一致。

成因:固溶体分离和交代(交代是指斜长石交代钾长石,使多余的SiO2析出,生成蠕虫状石英,被包裹于斜长石中)。

☆反应边结构早生成的矿物或捕掳晶,与岩浆发生反应,当反应不彻底时,在早生成矿物的边缘形成一种新矿物,完全或部分包围早结晶的矿物。

常见的类型有橄榄石的辉石反应边,辉石的角闪石、黑云母反应边。

☆环带结构固溶体矿物从中心向边缘具不同的组成而成环带,镜下显示不同的消光位。

斜长石中常见。

☆包含结构(又称嵌晶结构)在较大的矿物颗粒中包含较小的另一种矿物颗粒。

被包裹的矿物结晶较早,而包裹它的矿物结晶较晚,可作为分析岩浆中矿物结晶顺序的证据。

☆填隙(间) 结构辉石等暗色矿物以及隐晶质、玻璃质充填于微晶斜长石粒间空隙形成的结构。

见于浅成相或喷出相火山岩基质。

玻基斑状结构:基质全为火山玻璃;玻璃质结构→斑晶少于5%间粒结构:充填物均为粒状矿物;间隐结构:充填物为隐晶质、玻璃质;间粒间隐结构:二者的过渡类型☆辉长结构:基性斜长石和辉石的自形程度相近,均呈半自形-它形粒状。

辉长岩典型结构。

☆辉绿结构:自形晶斜长石之间形成近三角形空隙,其中充填单个的它形辉石颗粒。

浅成基性侵入岩(辉绿岩)中的典型结构。

☆二长结构:斜长石和碱性长石含量相近,斜长石自形程度好,为自形—半自形,它形钾长石充填在斜长石间隙中。

☆安山结构(玻晶或玻基交织结构):岩石的基质中斜长石微晶呈杂乱-半定向排列,微晶之间有较多的玻璃质或隐晶质充填。

☆花岗结构(半自形粒状结构)暗色矿物自形程度较高,长石次之,石英呈它形充填在不规则的空隙中。

2.5岩石中矿物的排列方式(主要有3种)☆交织结构喷出岩基质中的斜长石微晶呈交织状或半平行排列。

☆玻晶交织结构:基质中玻璃质含量明显;在安山岩中常见,又称安山结构。

☆粗面结构:喷出岩的基质中钾长石微晶呈平行排列。

三、火成岩构造构造的定义: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或矿物集合与其它组成部分间的排列、充填方式等。

☆常见的火成岩构:造块状构造,层状构造或带状构造,斑杂构造,面理构造、线理构造,球状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流动构造,柱状节理构造,枕状构造。

四、火成岩的化学成分4.1 SiO2SiO2含量高:酸性程度高、酸度大、或者基性程度低;SiO2含量低:酸度小、基性程度高。

火成岩酸性程度和基性程度的划分 (Bi指黑云母) :超基性岩:SiO2 < 45%,主矿为橄榄石和辉石,主岩为苦橄岩/ 橄榄岩,色率>90基性岩:SiO2 45~53%,主矿为辉石与基性斜长石,主岩为玄武岩/ 辉长岩,色率40~90中性岩:SiO253~66%,主矿为角闪石与中性斜长石,主岩为安山岩/ 闪长岩,色率15~40酸性岩:SiO2 > 66%,主矿为钾长石、酸性斜长石、石英,主岩为流纹岩/ 花岗岩,色率< 15&(主矿指主要矿物,主岩指主要岩类,中性岩含暗色矿物少,酸性岩含暗色矿物多为Bi)4.2 Na2O + K2O1) 里特曼(组合)指数(δ)δ= (K2O+Na2O)2/(SiO2 – 43)(wt%),钙碱性岩(δ< 3.3)碱性岩(δ= 3.3~9);过碱性岩(δ>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