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试题

合集下载

2011年高考全国1卷语文试题答案)

2011年高考全国1卷语文试题答案)

2011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语文试题答案详解2011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语文试题答案详解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行伍(háng)名宿(sù)恶贯满盈(yíng)厉兵秣马(mù)B倾轧(zhá)不啻(chì)补苴罅漏(xià)荆钗布裙(chāi)C.巨擘(bî)河蚌(bàng)得不偿失(cháng)莘莘学子(shēn)D.解剖(pāo)羁绊(jī)火中取栗(lì)感慨系之(xì)【答案】C【解析】A秣(mî)、B倾轧(yà)、D解剖(pōu)【考点】语音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地毯生活。

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C.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D.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没关打气,还可附庸风雅。

”【答案】B【解析】A、始作俑者:贬义词。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

开始制作俑的人。

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B、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

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

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C、声情并茂: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申为美好。

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使用对象错误。

D、附庸风雅:贬义词。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真题数学试卷(文科)(大纲版)(含答案解析版)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真题数学试卷(文科)(大纲版)(含答案解析版)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大纲版)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5分)设集合U={1,2,3,4},M={1,2,3},N={2,3,4},则∁U(M∩N)=()A.{1,2}B.{2,3}C.{2,4}D.{1,4}2.(5分)函数y=(x≥0)的反函数为()A.y=(x∈R)B.y=(x≥0)C.y=4x2(x∈R)D.y=4x2(x≥0)3.(5分)设向量、满足||=||=1,•=﹣,|+2|=()A..B.C.、D..4.(5分)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z=2x+3y的最小值为()A.17B.14C.5D.35.(5分)下面四个条件中,使a>b成立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是()A.a>b+1B.a>b﹣1C.a2>b2D.a3>b36.(5分)设S n为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若a1=1,公差d=2,S k+2﹣S k=24,则k=()A.8B.7C.6D.57.(5分)设函数f(x)=cosωx(ω>0),将y=f(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图象与原图象重合,则ω的最小值等于()A.B.3C.6D.98.(5分)已知直二面角α﹣l﹣β,点A∈α,AC⊥l,C为垂足,点B∈β,BD⊥l,D为垂足,若AB=2,AC=BD=1,则CD=()A.2B.C.D.19.(5分)4位同学每人从甲、乙、丙3门课程中选修1门,则恰有2人选修课程甲的不同选法共有()A.12种B.24种C.30种D.36种10.(5分)设f(x)是周期为2的奇函数,当0≤x≤1时,f(x)=2x(1﹣x),则=()A.﹣B.﹣C.D.11.(5分)设两圆C1、C2都和两坐标轴相切,且都过点(4,1),则两圆心的距离|C1C2|=()A.4B.C.8D.12.(5分)已知平面α截一球面得圆M,过圆心M且与α成60°二面角的平面β截该球面得圆N,若该球的半径为4,圆M的面积为4π,则圆N的面积为()A.7πB.9πC.11πD.13π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3.(5分)(1﹣x)10的二项展开式中,x的系数与x9的系数之差为:.14.(5分)已知a∈(π,),tanα=2,则cosα=.15.(5分)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C1D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E 与BC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16.(5分)已知F1、F2分别为双曲线C:的左、右焦点,点A∈C,点M的坐标为(2,0),AM为∠F1AF2的平分线,则|AF2|=.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0分)17.(10分)设等比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已知a2=6,6a1+a3=30,求a n和S n.18.(12分)△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sinA+csinC﹣asinC=bsinB,(Ⅰ)求B;(Ⅱ)若A=75°,b=2,求a,c.19.(12分)根据以往统计资料,某地车主购买甲种保险的概率为0.5,购买乙种保险但不购买甲种保险的概率为0.3,设各车主购买保险相互独立.(Ⅰ)求该地1位车主至少购买甲、乙两种保险中的1种的概率;(Ⅱ)求该地的3位车主中恰有1位车主甲、乙两种保险都不购买的概率.20.(12分)如图,四棱锥S﹣ABCD中,AB∥CD,BC⊥CD,侧面SAB为等边三角形,AB=BC=2,CD=SD=1.(Ⅰ)证明:SD⊥平面SAB;(Ⅱ)求AB与平面SBC所成的角的大小.21.(12分)已知函数f(x)=x3+3ax2+(3﹣6a)x+12a﹣4(a∈R)(Ⅰ)证明:曲线y=f(x)在x=0处的切线过点(2,2);(Ⅱ)若f(x)在x=x0处取得极小值,x0∈(1,3),求a的取值范围.22.(12分)已知O为坐标原点,F为椭圆C:在y轴正半轴上的焦点,过F且斜率为﹣的直线l与C交于A、B两点,点P满足.(Ⅰ)证明:点P在C上;(Ⅱ)设点P关于点O的对称点为Q,证明:A、P、B、Q四点在同一圆上.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大纲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5分)设集合U={1,2,3,4},M={1,2,3},N={2,3,4},则∁U(M∩N)=()A.{1,2}B.{2,3}C.{2,4}D.{1,4}【考点】1H: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专题】11:计算题.【分析】先根据交集的定义求出M∩N,再依据补集的定义求出∁U(M∩N).【解答】解:∵M={1,2,3},N={2,3,4},∴M∩N={2,3},则∁U(M∩N)={1,4},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两个集合的交集、补集的定义,以及求两个集合的交集、补集的方法.2.(5分)函数y=(x≥0)的反函数为()A.y=(x∈R)B.y=(x≥0)C.y=4x2(x∈R)D.y=4x2(x≥0)【考点】4R:反函数.【专题】11:计算题.【分析】由原函数的解析式解出自变量x的解析式,再把x 和y交换位置,注明反函数的定义域(即原函数的值域).【解答】解:∵y=(x≥0),∴x=,y≥0,故反函数为y=(x≥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函数与反函数的定义,求反函数的方法和步骤,注意反函数的定义域是原函数的值域.3.(5分)设向量、满足||=||=1,•=﹣,|+2|=()A..B.C.、D..【考点】91:向量的概念与向量的模;9O: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其运算.【专题】11:计算题.【分析】由|+2|==,代入已知可求【解答】解:∵||=||=1,•=﹣,|+2|===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的数量积性质的基本应用,属于基础试题4.(5分)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z=2x+3y的最小值为()A.17B.14C.5D.3【考点】7C:简单线性规划.【专题】31:数形结合.【分析】我们先画出满足约束条件的平面区域,然后求出平面区域内各个顶点的坐标,再将各个顶点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比较后即可得到目标函数的最值.【解答】解:约束条件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x=1,y=1时,目标函数z=2x+3y有最小值为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线性规划,其中画出满足约束条件的平面区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5分)下面四个条件中,使a>b成立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是()A.a>b+1B.a>b﹣1C.a2>b2D.a3>b3【考点】29: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专题】5L:简易逻辑.【分析】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得到a>b+1⇒a>b;反之,通过举反例判断出a>b 推不出a>b+1;利用条件的定义判断出选项.【解答】解:a>b+1⇒a>b;反之,例如a=2,b=1满足a>b,但a=b+1即a>b推不出a>b+1,故a>b+1是a>b成立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不等式的性质、考查通过举反例说明某命题不成立是常用方法.6.(5分)设S n为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若a1=1,公差d=2,S k+2﹣S k=24,则k=()A.8B.7C.6D.5【考点】85: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专题】11:计算题.,S k,将S k+2﹣S k=24转化为关于k 【分析】先由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求得S k+2的方程求解.【解答】解:根据题意:S k+2=(k+2)2,S k=k2∴S k﹣S k=24转化为:+2(k+2)2﹣k2=24∴k=5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其应用,同时还考查了方程思想,属中档题.7.(5分)设函数f(x)=cosωx(ω>0),将y=f(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图象与原图象重合,则ω的最小值等于()A.B.3C.6D.9【考点】HK:由y=Asin(ωx+φ)的部分图象确定其解析式.【专题】56: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函数图象平移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图象与原图象重合,说明函数平移整数个周期,容易得到结果.【解答】解:f(x)的周期T=,函数图象平移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图象与原图象重合,说明函数平移整数个周期,所以,k∈Z.令k=1,可得ω=6.故选:C.【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的平移,三角函数的周期定义的理解,考查技术能力,常考题型.8.(5分)已知直二面角α﹣l﹣β,点A∈α,AC⊥l,C为垂足,点B∈β,BD⊥l,D为垂足,若AB=2,AC=BD=1,则CD=()A.2B.C.D.1【考点】MK: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专题】11:计算题.【分析】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可得AC⊥CB,△ACB为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可得BC的值;进而在Rt△BCD中,由勾股定理可得CD的值,即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直二面角α﹣l﹣β,点A∈α,AC⊥l,可得AC⊥面β,则AC⊥CB,△ACB为Rt△,且AB=2,AC=1,由勾股定理可得,BC=;在Rt△BCD中,BC=,BD=1,由勾股定理可得,CD=;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两点间距离的计算,计算时,一般要把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进而构造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求解.9.(5分)4位同学每人从甲、乙、丙3门课程中选修1门,则恰有2人选修课程甲的不同选法共有()A.12种B.24种C.30种D.36种【考点】D3:计数原理的应用.【专题】11:计算题.【分析】本题是一个分步计数问题,恰有2人选修课程甲,共有C42种结果,余下的两个人各有两种选法,共有2×2种结果,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得到结果.【解答】解: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分步计数问题,∵恰有2人选修课程甲,共有C42=6种结果,∴余下的两个人各有两种选法,共有2×2=4种结果,根据分步计数原理知共有6×4=24种结果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分步计数问题,解题时注意本题需要分步来解,观察做完这件事一共有几步,每一步包括几种方法,这样看清楚把结果数相乘得到结果.10.(5分)设f(x)是周期为2的奇函数,当0≤x≤1时,f(x)=2x(1﹣x),则=()A.﹣B.﹣C.D.【考点】3I:奇函数、偶函数;3Q:函数的周期性.【专题】11:计算题.【分析】由题意得=f(﹣)=﹣f(),代入已知条件进行运算.【解答】解:∵f(x)是周期为2的奇函数,当0≤x≤1时,f(x)=2x(1﹣x),∴=f(﹣)=﹣f()=﹣2×(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周期性和奇偶性的应用,以及求函数的值.11.(5分)设两圆C1、C2都和两坐标轴相切,且都过点(4,1),则两圆心的距离|C1C2|=()A.4B.C.8D.【考点】J1:圆的标准方程.【专题】5B:直线与圆.【分析】圆在第一象限内,设圆心的坐标为(a,a),(b,b),利用条件可得a 和b分别为x2﹣10x+17=0 的两个实数根,再利用韦达定理求得两圆心的距离|C1C2|=•的值.【解答】解:∵两圆C1、C2都和两坐标轴相切,且都过点(4,1),故圆在第一象限内,设两个圆的圆心的坐标分别为(a,a),(b,b),由于两圆都过点(4,1),则有=|a|,|=|b|,故a和b分别为(x﹣4)2+(x﹣1)2=x2的两个实数根,即a和b分别为x2﹣10x+17=0 的两个实数根,∴a+b=10,ab=17,∴(a﹣b)2=(a+b)2﹣4ab=32,∴两圆心的距离|C1C2|=•=8,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直线和圆相切的性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韦达定理的应用,属于基础题.12.(5分)已知平面α截一球面得圆M,过圆心M且与α成60°二面角的平面β截该球面得圆N,若该球的半径为4,圆M的面积为4π,则圆N的面积为()A.7πB.9πC.11πD.13π【考点】MJ: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分析】先求出圆M的半径,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求出OM的长,找出二面角的平面角,从而求出ON的长,最后利用垂径定理即可求出圆N的半径,从而求出面积.【解答】解:∵圆M的面积为4π∴圆M的半径为2根据勾股定理可知OM=∵过圆心M且与α成60°二面角的平面β截该球面得圆N∴∠OMN=30°,在直角三角形OMN中,ON=∴圆N的半径为则圆的面积为13π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面角的平面角,以及解三角形知识,同时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3.(5分)(1﹣x)10的二项展开式中,x的系数与x9的系数之差为:0.【考点】DA:二项式定理.【专题】11:计算题.【分析】利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出展开式的通项,令x的指数分别取1;9求出展开式的x的系数与x9的系数;求出两个系数的差.=(﹣1)r C10r x r【解答】解:展开式的通项为T r+1所以展开式的x的系数﹣10x9的系数﹣10x的系数与x9的系数之差为(﹣10)﹣(﹣10)=0故答案为:0【点评】本题考查利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解决二项展开式的特定项问题.14.(5分)已知a∈(π,),tanα=2,则cosα=﹣.【考点】GG: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专题】11:计算题.【分析】先利用α的范围确定cosα的范围,进而利用同脚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得cosα的值.【解答】解:∵a∈(π,),∴cosα<0∴cosα=﹣=﹣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那个角的范围确定三角函数符号.15.(5分)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C1D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E 与BC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考点】LM: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31:数形结合;35:转化思想.【分析】根据题意知AD∥BC,∴∠DAE就是异面直线AE与BC所成角,解三角形即可求得结果.【解答】解:连接DE,设AD=2易知AD∥BC,∴∠DAE就是异面直线AE与BC所成角,在△RtADE中,由于DE=,AD=2,可得AE=3∴cos∠DAE==,故答案为:.【点评】此题是个基础题.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问题,求解方法一般是平移法,转化为平面角问题来解决,体现了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思想.16.(5分)已知F1、F2分别为双曲线C:的左、右焦点,点A∈C,点M的坐标为(2,0),AM为∠F1AF2的平分线,则|AF2|=6.【考点】KC:双曲线的性质.【专题】16:压轴题.【分析】利用双曲线的方程求出双曲线的参数值;利用内角平分线定理得到两条焦半径的关系,再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得到两条焦半径的另一条关系,联立求出焦半径.【解答】解:不妨设A在双曲线的右支上∵AM为∠F1AF2的平分线∴=又∵|AF1|﹣|AF2|=2a=6解得|AF2|=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内角平分线定理;考查双曲线的定义:解有关焦半径问题常用双曲线的定义.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0分)17.(10分)设等比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已知a2=6,6a1+a3=30,求a n和S n.【考点】88: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89: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专题】54: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设出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然后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化简已知得两等式,得到关于首项与公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得到首项和公比的值,根据首项和公比写出相应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的公式即可.【解答】解:设{a n}的公比为q,由题意得:,解得:或,当a1=3,q=2时:a n=3×2n﹣1,S n=3×(2n﹣1);当a1=2,q=3时:a n=2×3n﹣1,S n=3n﹣1.【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的公式化简求值,是一道基础题.18.(12分)△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sinA+csinC﹣asinC=bsinB,(Ⅰ)求B;(Ⅱ)若A=75°,b=2,求a,c.【考点】HU:解三角形.【专题】11:计算题.【分析】(Ⅰ)利用正弦定理把题设等式中的角的正弦转换成边的关系,代入余弦定理中求得cosB的值,进而求得B.(Ⅱ)利用两角和公式先求得sinA的值,进而利用正弦定理分别求得a和c.【解答】解:(Ⅰ)由正弦定理得a2+c2﹣ac=b2,由余弦定理可得b2=a2+c2﹣2accosB,故cosB=,B=45°(Ⅱ)sinA=sin(30°+45°)=sin30°cos45°+cos30°sin45°=故a=b×==1+∴c=b×=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三角形问题.考查了对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灵活运用.19.(12分)根据以往统计资料,某地车主购买甲种保险的概率为0.5,购买乙种保险但不购买甲种保险的概率为0.3,设各车主购买保险相互独立.(Ⅰ)求该地1位车主至少购买甲、乙两种保险中的1种的概率;(Ⅱ)求该地的3位车主中恰有1位车主甲、乙两种保险都不购买的概率.【考点】C5: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CN:二项分布与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专题】5I:概率与统计.【分析】(I)设该车主购买乙种保险的概率为P,由相互独立事件概率公式可得P(1﹣0.5)=0.3,解可得p,先求出该车主甲、乙两种保险都不购买的概率,由对立事件的概率性质计算可得答案.(II)该地的3位车主中恰有1位车主甲、乙两种保险都不购买,是一个n次独立重复试验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根据上一问的结果得到该地的一位车主甲、乙两种保险都不购买的概率,代入公式得到结果.【解答】解:(I)设该车主购买乙种保险的概率为p,根据题意可得p×(1﹣0.5)=0.3,解可得p=0.6,该车主甲、乙两种保险都不购买的概率为(1﹣0.5)(1﹣0.6)=0.2,由对立事件的概率该车主至少购买甲、乙两种保险中的1种的概率1﹣0.2=0.8(II)每位车主甲、乙两种保险都不购买的概率为0.2,则该地的3位车主中恰有1位车主甲、乙两种保险都不购买的概率P=C31×0.2×0.82=0.384.【点评】本题考查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加法公式,考查n次独立重复试验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考查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是一个综合题目.20.(12分)如图,四棱锥S﹣ABCD中,AB∥CD,BC⊥CD,侧面SAB为等边三角形,AB=BC=2,CD=SD=1.(Ⅰ)证明:SD⊥平面SAB;(Ⅱ)求AB与平面SBC所成的角的大小.【考点】LW:直线与平面垂直;MI: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专题】11:计算题;14:证明题.【分析】(1)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证明SD垂直于面SAB中两条相交的直线SA,SB;在证明SD与SA,SB的过程中运用勾股定理即可(Ⅱ)求AB与平面SBC所成的角的大小即利用平面SBC的法向量,当为锐角时,所求的角即为它的余角;当为钝角时,所求的角为【解答】(Ⅰ)证明: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BC⊥CD,AB=BC=2,CD=1∴AD==∵侧面SAB为等边三角形,AB=2∴SA=2∵SD=1∴AD2=SA2+SD2∴SD⊥SA同理:SD⊥SB∵SA∩SB=S,SA,SB⊂面SAB∴SD⊥平面SAB(Ⅱ)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坐标系则A(2,﹣1,0),B(2,1,0),C(0,1,0),作出S在底面上的投影M,则由四棱锥S﹣ABCD中,AB∥CD,BC⊥CD,侧面SAB 为等边三角形知,M点一定在x轴上,又AB=BC=2,CD=SD=1.可解得MD=,从而解得SM=,故可得S(,0,)则设平面SBC的一个法向量为则,即取x=0,y=,z=1即平面SBC的一个法向量为=(0,,1)又=(0,2,0)cos<,>===∴<,>=arccos即AB与平面SBC所成的角的大小为arcsin【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以及空间向量的基本知识,属于中档题.21.(12分)已知函数f(x)=x3+3ax2+(3﹣6a)x+12a﹣4(a∈R)(Ⅰ)证明:曲线y=f(x)在x=0处的切线过点(2,2);(Ⅱ)若f(x)在x=x0处取得极小值,x0∈(1,3),求a的取值范围.【考点】6E: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6H: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分析】(Ⅰ)求出函数f(x)在x=0处的导数和f(0)的值,结合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方程,可求切线方程;(Ⅱ)f(x)在x=x0处取得最小值必是函数的极小值,可以先通过讨论导数的零点存在性,得出函数有极小值的a的大致取值范围,然后通过极小值对应的x0∈(1,3),解关于a的不等式,从而得出取值范围【解答】解:(Ⅰ)f′(x)=3x2+6ax+3﹣6a由f(0)=12a﹣4,f′(0)=3﹣6a,可得曲线y=f(x)在x=0处的切线方程为y=(3﹣6a)x+12a﹣4,当x=2时,y=2(3﹣6a)+12a﹣4=2,可得点(2,2)在切线上∴曲线y=f(x)在x=0的切线过点(2,2)(Ⅱ)由f′(x)=0得x2+2ax+1﹣2a=0 (1)方程(1)的根的判别式①当时,函数f(x)没有极小值②当或时,由f′(x)=0得故x0=x2,由题设可知(i)当时,不等式没有实数解;(ii)当时,不等式化为a+1<<a+3,解得综合①②,得a的取值范围是【点评】将字母a看成常数,讨论关于x的三次多项式函数的极值点,是解决本题的难点,本题中处理关于a的无理不等式,计算也比较繁,因此本题对能力的要求比较高.22.(12分)已知O为坐标原点,F为椭圆C:在y轴正半轴上的焦点,过F且斜率为﹣的直线l与C交于A、B两点,点P满足.(Ⅰ)证明:点P在C上;(Ⅱ)设点P关于点O的对称点为Q,证明:A、P、B、Q四点在同一圆上.【考点】9S: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KH: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专题】15:综合题;16:压轴题;35:转化思想.【分析】(1)要证明点P在C上,即证明P点的坐标满足椭圆C的方程,根据已知中过F且斜率为﹣的直线l与C交于A、B两点,点P满足,我们求出点P的坐标,代入验证即可.(2)若A、P、B、Q四点在同一圆上,则我们可以先求出任意三点确定的圆的方程,然后将第四点坐标代入验证即可.【解答】证明:(Ⅰ)设A(x1,y1),B(x2,y2)椭圆C:①,则直线AB的方程为:y=﹣x+1 ②联立方程可得4x2﹣2x﹣1=0,则x1+x2=,x1×x2=﹣则y1+y2=﹣(x1+x2)+2=1设P(p1,p2),则有:=(x1,y1),=(x2,y2),=(p1,p2);∴+=(x1+x2,y1+y2)=(,1);=(p1,p2)=﹣(+)=(﹣,﹣1)∴p的坐标为(﹣,﹣1)代入①方程成立,所以点P在C上.(Ⅱ)设点P关于点O的对称点为Q,证明:A、P、B、Q四点在同一圆上.设线段AB的中点坐标为(,),即(,),则过线段AB的中点且垂直于AB的直线方程为:y﹣=(x﹣),即y=x+;③∵P关于点O的对称点为Q,故0(0.0)为线段PQ的中点,则过线段PQ的中点且垂直于PQ的直线方程为:y=﹣x④;③④联立方程组,解之得:x=﹣,y=③④的交点就是圆心O1(﹣,),r2=|O1P|2=(﹣﹣(﹣))2+(﹣1﹣)2=故过P Q两点圆的方程为:(x+)2+(y﹣)2=…⑤,把y=﹣x+1 …②代入⑤,有x1+x2=,y1+y2=1∴A,B也是在圆⑤上的.∴A、P、B、Q四点在同一圆上.【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其中判断点与曲线关系时,所使用的坐标代入验证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

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和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磅秤/磅礴仿佛/佛手瓜刨除/刨根问底B. 钥匙/汤匙漩涡/涡轮机调节/调虎离山C. 驻扎/扎实亲事/亲家母伎俩/仨瓜俩枣D. 果脯/胸脯胳臂/长臂猿倔强/强颜欢笑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签署发贴子雍容华贵万事俱备,只欠东风B. 端详螺丝钉额手称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C. 惊诧震慑力眼花瞭乱一言既出,驷马难追D. 延袭扫描仪不屈不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

专家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A. 提出产生适合B. 提出引发合适C. 提醒产生合适D. 提醒引发适合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B. 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C. 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D.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 《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部落被称为“君子之国”。

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卷全国卷(含答案)

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卷全国卷(含答案)

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卷全国卷
(含答案)
适用地区: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河北、广西
本答案并非官方公布,内容仅供参考
全国卷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4:DABD
5-7:ACB
8-10:CDB
11:(1) 熊鼎到任,上奏罢免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部贪官污吏得以肃清。

(2)皇帝派遣使者慰问,送貂皮衣服帽子,又派遣中使赵成召回熊鼎。

12:(1) 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

(2)作者意在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13.(1)道者寡助亲戚畔之天下顺之。

(2)谁家新燕啄春泥。

浅草才能没马蹄
(3)三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4)干戈寥落四周星身世浮沉雨打萍。

2011全国(新课标)数学高考试题及答案

2011全国(新课标)数学高考试题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全国卷新课标)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复数2+i12i的共轭复数是()A.-3i5B.3i5C.-i D.i2.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单调递增的函数是()A.y=x3B.y=|x|+1C.y=-x2+1 D.y=2-|x|3.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是6,那么输出的p是()A.120B.720C.1 440D.5 0404.有3个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每位同学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的概率为()A.13B.12C.23D.345.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y=2x上,则cos2θ=()A.-45B.-35C.35D.456.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下图所示,则相应的侧视图可以为()(正视图)(俯视图)7.设直线l 过双曲线C 的一个焦点,且与C 的一条对称轴垂直,l 与C 交于A ,B 两点,|AB |为C 的实轴长的2倍,则C 的离心率为( )A .2B .3C . 2D . 38.51()(2)ax x xx+-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2,则该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A .-40B .-20C .20D .409.由曲线y x =,直线y =x -2及y 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A .103B . 4C .163D . 610.已知a 与b 均为单位向量,其夹角为θ,有下列四个命题:p 1:|a +b |>1⇔θ∈[0,23π)p 2:|a +b |>1⇔θ∈(23π,π] p 3:|a -b |>1⇔θ∈[0,3π)p 4:|a -b |>1⇔θ∈(3π,π]其中的真命题是( ) A .p 1,p 4 B .p 1,p 3 C .p 2,p 3 D .p 2,p 411.设函数f (x )=sin(ωx +φ)+cos(ωx +φ)(ω>0,|φ|<2π)的最小正周期为π,且f (-x )=f (x ),则( )A .f (x )在(0,2π)单调递减B .f (x )在(4π,34π)单调递减C .f (x )在(0,2π)单调递增D .f (x )在(4π,34π)单调递增12.函数11y x=-的图像与函数y =2sin πx (-2≤x ≤4)的图像所有交点的横坐标之和等于( )A .2B .4C .6D .8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32969x y x y ≤+≤⎧⎨≤-≤⎩则z =x +2y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椭圆C 的中心为原点,焦点F 1,F 2在x 轴上,离心率为22.过F 1的直线l 交C 于A ,B 两点,且△ABF 2的周长为16,那么C 的方程为__________.15.已知矩形ABCD 的顶点都在半径为4的球O 的球面上,且AB =6,BC =23,则棱锥O -ABCD 的体积为__________.16.在△ABC 中,B =60°,AC =3,则AB +2BC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等比数列{a n }的各项均为正数,且2a 1+3a 2=1,23239a a a =.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设b n =log 3a 1+log 3a 2+…+log 3a n ,求数列1{}nb 的前n 项和.18.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DAB =60°,AB =2AD ,PD ⊥底面ABCD .(1)证明:PA ⊥BD ;(2)设PD =AD ,求二面角A -PB -C 的余弦值.19.某种产品的质量以其质量指标值衡量,质量指标值越大表明质量越好,且质量指标值大于或等于102的产品为优质品.现用两种新配方(分别称为A 配方和B 配方)做试验,各生产了100件这种产品,并测量了每件产品的质量指标值,得到下面试验结果:A 配方的频数分布表指标值分组 [90,94) [94,98) [98,102) [102,106) [106,110] 频数 8 20 42 22 8B 配方的频数分布表指标值分组 [90,94) [94,98) [98,102) [102,106) [106,110] 频数 4 12 42 32 10 (1)分别估计用A 配方,B 配方生产的产品的优质品率;(2)(理)已知用B 配方生产的一件产品的利润y (单位:元)与其质量指标值t 的关系式为2,942,941024,102t y t t -<⎧⎪=≤≤⎨⎪≥⎩从用B 配方生产的产品中任取一件,其利润记为X (单位:元),求X 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以试验结果中质量指标值落入各组的频率作为一件产品的质量指标值落入相应组的概率)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A (0,-1),B 点在直线y =-3上,M 点满足M B ∥O A ,MA AB MB BA ⋅=⋅,M 点的轨迹为曲线C .(1)求C 的方程;(2)P 为C 上的动点,l 为C 在P 点处的切线,求O 点到l 距离的最小值.21.已知函数ln ()1a x bf x x x=++,曲线y =f (x )在点(1,f (1))处的切线方程为x +2y -3=0.(1)求a ,b 的值;(2)如果当x >0,且x ≠1时,ln ()1x k f x x x>+-,求k 的取值范围.请考生在第22、23、24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做答时请写清题号.22.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D ,E 分别为△ABC 的边AB ,AC 上的点,且不与△ABC 的顶点重合.已知AE的长为m ,AC 的长为n ,AD ,AB 的长是关于x 的方程x 2-14x +mn =0的两个根.(1)证明:C ,B ,D ,E 四点共圆; (2)若∠A =90°,且m =4,n =6,求C ,B ,D ,E 所在圆的半径. 23.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2cos 22sin x ay a=⎧⎨=+⎩ (α为参数)M 是C 1上的动点,P 点满足2OP OM =,P 点的轨迹为曲线C 2. (1)求C 2的方程;(2)在以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射线3πθ=与C 1的异于极点的交点为A ,与C 2的异于极点的交点为B ,求|AB |.24.选修4—5:不等式选讲设函数f (x )=|x -a |+3x ,其中a >0.(1)当a =1时,求不等式f (x )≥3x +2的解集;(2)若不等式f (x )≤0的解集为{x |x ≤-1},求a 的值.参考答案1.C 2.B 3.B 4.A 5. B 6.D 7.B 8.D 9.C 10.A 11.A 12.D13.答案:-614.答案:221168xy+=15.答案:8316.答案:2717.解:(1)设数列{a n }的公比为q .由23269a a a =得22349a a =,所以219q =.由条件可知q >0,故13q =.由2a 1+3a 2=1得2a 1+3a 1q =1,所以113a =.故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13n na =.(2)31323(1)log log log (12)2n n n n b a a a n +=+++=-+++=-故12112()(1)1nb n n nn =-=--++,121111111122(1)()()22311n n b b b n n n ⎡⎤+++=--+-++-=-⎢⎥++⎣⎦. 所以数列1n b ⎧⎫⎨⎬⎩⎭的前n 项和为21nn -+.18.解:(1)因为∠DAB =60°,AB =2AD ,由余弦定理得3BD AD =.从而BD 2+AD 2=AB 2,故BD ⊥AD . 又PD ⊥底面ABCD ,可得BD ⊥PD . 所以BD ⊥平面PAD .故PA ⊥BD .(2)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AD 的长为单位长,射线DA 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则A (1,0,0),B (0,3,0),C (-1,3,0),P (0,0,1).AB=(-1,3,0),PB =(0,3,-1),BC =(-1,0,0).设平面PAB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00n A B n P B ⎧⋅=⎪⎨⋅=⎪⎩即3030x y y z ⎧-+=⎪⎨-=⎪⎩因此可取n =(3,1,3).设平面PBC 的法向量为m ,则0m P B m B C ⎧⋅=⎪⎨⋅=⎪⎩可取m =(0,-1,-3),427cos ,727m n -==-.故二面角A -PB -C 的余弦值为277-.19.解:(1)由试验结果知,用A 配方生产的产品中优质品的频率为2280.3100+=,所以用A 配方生产的产品的优质品率的估计值为0.3.由试验结果知,用B 配方生产的产品中优质品的频率为32100.42100+=,所以用B 配方生产的产品的优质品率的估计值为0.42.(2)用B 配方生产的100件产品中,其质量指标值落入区间[90,94),[94,102),[102,110]的频率分别为0.04,0.54,0.42,因此P (X =-2)=0.04,P (X =2)=0.54,P (X =4)=0.42,即X 的分布列为X -2 2 4 P 0.04 0.54 0.42X 的数学期望E (X )=-2×0.04+2×0.54+4×0.42=2.68.20.解:(1)设M (x ,y ),由已知得B (x ,-3),A (0,-1).所以M A =(-x ,-1-y ),M B =(0,-3-y ),AB=(x ,-2).再由题意可知()0M A M B AB +=,即(-x ,-4-2y )·(x 1,-2)=0.所以曲线C 的方程为y =14x 2-2.(2)设P (x 0,y 0)为曲线C :2124y x =-上一点,因为12y x '=,所以l 的斜率为012x .因此直线l 的方程为0001()2y y x x x -=-,即2000220x x y y x -+-=.则O 点到l 的距离2002024y x d x -=+又200124y x =-,所以2020220014142(4)2244x d x x x +==++≥++,当x 0=0时取等号,所以O 点到l 距离的最小值为2.21.解:(1)221(ln )()(1)x a x b x f x x x+-'=-+. 由于直线x +2y -3=0的斜率为-12,且过点(1,1),故(1)11(1)2f f =⎧⎪⎨'=-⎪⎩即1122b a b =⎧⎪⎨-=-⎪⎩解得11a b =⎧⎨=⎩ (2)(理)由(1)知ln 1()1x f x x x=++, 所以22ln 1(1)(1)()()2ln 11x k k x f x x x x x x ⎡⎤---+=+⎢⎥--⎣⎦. 考虑函数2(1)(1)()2ln k x h x x x--=+(x >0),则22(1)(1)2()k x xh x x-++'=(ⅰ)设k ≤0.由222(1)(1)()k x x h x x+--'=知,当x ≠1时,h ′(x )<0.而h (1)=0,故当x ∈(0,1)时,h (x )>0,可得21()01h x x⋅>-;当x ∈(1,+∞)时,h (x )<0,可得21()01h x x>-.从而当x >0,且x ≠1时,ln ()()01x k f x x x-+>-,即ln ()1x k f x x x>+-.(ⅱ)设0<k <1.由于当x ∈(1,11k-)时,(k -1)(x 2+1)+2x >0,故h ′(x )>0.而h (1)=0,故当x ∈(1,11k-)时,h (x )>0,可得21()01h x x<-,与题设矛盾.(ⅲ)设k ≥1.此时h ′(x )>0,而h (1)=0,故当x ∈(1,+∞)时,h (x )>0,可得21()01h x x<-.与题设矛盾.综合得,k 的取值范围为(-∞,0].22.解:(1)连结DE ,根据题意在△ADE 和△ACB 中,AD ·AB =mn =AE ·AC , 即A D A E A CA B=.又∠DAE =∠CAB ,从而△ADE ∽△ACB . 因此∠ADE =∠ACB .所以C ,B ,D ,E 四点共圆.(2)m =4,n =6时,方程x 2-14x +mn =0的两根为x 1=2,x 2=12. 故AD =2,AB =12.取CE 的中点G ,DB 的中点F ,分别过G ,F 作AC ,AB 的垂线,两垂线相交于H 点,连接DH .因为C ,B ,D ,E 四点共圆,所以C ,B ,D ,E 四点所在圆的圆心为H ,半径为DH .由于∠A =90°,故GH ∥AB ,HF ∥AC .从而HF =AG =5,DF =12(12-2)=5.故C ,B ,D ,E 四点所在圆的半径为52. 23.解:(1)设P (x ,y ),则由条件知M (2x ,2y ).由于M 点在C 1上,所以2cos ,222sin ,2xa y a ⎧=⎪⎪⎨⎪=+⎪⎩即4cos ,44sin ,x a y a =⎧⎨=+⎩从而C 2的参数方程为4cos ,44sin ,x a y a =⎧⎨=+⎩(α为参数)(2)曲线C 1的极坐标方程为ρ=4sin θ,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为ρ=8sin θ.射线3πθ=与C 1的交点A 的极径为14sin 3πρ=,射线3πθ=与C 2的交点B 的极径为28sin3πρ=.所以|AB |=|ρ2-ρ1|=23.24.解:(1)当a =1时,f (x )≥3x +2可化为|x -1|≥2. 由此可得x ≥3或x ≤-1.故不等式f (x )≥3x +2的解集为{x |x ≥3或x ≤-1}. (2)由f (x )≤0得|x -a |+3x ≤0.此不等式化为不等式组30x a x a x ≥⎧⎨-+≤⎩或30x ax a x ≤⎧⎨-+≤⎩即4x a a x ≥⎧⎪⎨≤⎪⎩或2x a a x ≤⎧⎪⎨≤-⎪⎩ 因为a >0,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ax x ≤-.由题设可得12a -=-,故a =2.。

2011年高考(山东卷)试题及答案

2011年高考(山东卷)试题及答案

2011年高考(山东卷)试题及答案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第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磅秤/磅礴仿佛/佛手瓜刨除/刨根问底B. 钥匙/汤匙漩涡/涡轮机调节/调虎离山C. 驻扎/扎实亲事/亲家母伎俩/仨瓜俩枣D. 果脯/胸脯胳臂/长臂猿倔强/强颜欢笑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签署发贴子雍容华贵万事俱备,只欠东风B. 端详螺丝钉额手称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C. 惊诧震慑力眼花瞭乱一言既出,驷马难追D. 延袭扫描仪不屈不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

专家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A.提出产生适合B.提出引发合适C.提醒产生合适D.提醒引发适合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B.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C.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D.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部落被称为君子之国。

C.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271.6万人。

D.随着大运会的日益临近,深圳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迎接大运会已成为展现志愿者风采的广阔舞台。

2011年高考全国卷(有答案)

2011年高考全国卷(有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B -1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Cu -64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00 mol NaCl 中含有 6.02×1023个 NaCl 分子B .1.00 mol NaCl 中,所有Na +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 8×6.02×1023C .欲配制 1.00 L 1.00 mol·L -1的 NaCl 溶液,可将58.5 g NaCl 溶于1.00 L 水中 D .电解58.5 g 熔融的 NaCl ,能产生22.4 L 氯气(标准状况)、23.0 g 金属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的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及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对概念的理解及推理、计算能力.NaCl 是离子化合物,故A 错误;Na +最外层有8个电子,所以1.00 mol Na +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故B 正确;欲配制1.00 L NaCl 溶液,所需水的体积应小于1.00 L ,故C 错误;电解58.5 g 的熔融的NaCl ,根据电解方程式:2NaCl(熔融)=====电解2Na +Cl 2↑,得出生成标准状况下11.2 L 氯气,故D 错误.答案:B8.分子式为C 5H 11Cl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 .6种 B .7种 C .8种 D .9种解析: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戊烷的一氯取代物有8种,方式如下:答案:C9.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①CH 3CH===CH 2+Br 2――→CCl 4CH 3CHBrCH 2Br②CH 3CH 2OH ――→浓H 2SO 4△CH 2===CH 2+H 2O ③CH 3COOH +CH 3CH 2OH ――→浓H 2SO 4△ CH 3COOCH 2CH 3+H 2O④C 6H 6+HNO 3――→浓H 2SO 4△C 6H 5NO 2+H 2O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解析:本题考查有机反应类型,意在考查考生对有机化学反应的理解与区别能力.①是加成反应,②是消去反应,③、④都是取代反应. 答案:B10.将浓度为 0.1 mol·L -1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 .c (H +) B .K a (HF)C.c (F -)c (H +)D.c (H +)c (HF )解析:本题考查电离平衡,意在考查考生对电离平衡常数、电离的影响因素的掌握情况.在0.1 mol·L -1 HF 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F -,加水稀释,平衡向右移动,但c (H +)减小;选项B, 电离平衡常数与浓度无关,其数值在稀释过程中不变;选项C ,加水后,平衡右移,n (F -)、n (H +)都增大,但由于水电离产生的n (H +)也增大,故C 项比值减小;选项D ,变形后得K a (HF )c (F -),稀释过程中c (F -)逐渐减小,故其比值始终保持增大.答案:D11.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 +Ni 2O 3+3H 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 2O 3、负极为FeB .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Fe +2OH --2e -===Fe(OH)2 C .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 降低D .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 --2e -===Ni 2O 3+H 2O解析:本题考查充电电池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充电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及书写电极反应的能力.在铁镍蓄电池中,Fe 是负极,Ni 2O 3是正极,由于生成Fe(OH)2,则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故A 正确;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 +2OH --2e -===Fe(OH)2,故B 正确;电池充电时,阴极反应式为:Fe(OH)2+2e -===Fe +2OH -,阴极附近溶液pH 升高,故C 错误;由充电时的总反应式减去阴极反应式,可得到阳极反应式,D 正确.答案:C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 +2H +===Fe 2++H 2S ↑ B .NH 4HCO 3溶于过量的NaOH 溶液中:HCO -3+OH -===CO 2-3+H 2OC .少量SO 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 6H 5O -+SO 2+H 2O===C 6H 5OH +HSO -3D 解析: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意在考查考生准确判断离子方程式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化学式的拆分是否准确等能力.选项A ,不符合事实,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 2+、H 2S 氧化,故A 错误;选项B ,忽略了NH +4+OH -===NH 3↑+H 2O ,故B 错误;选项C ,SO 2少量,不会生成HSO -3,应生成SO 2-3,故C 错误.答案:D.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 3+2CH 3COOH===Ca 2++2CH 3COO -+CO 2↑+H 2O13.短周期元素W 、X 、Y 和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 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 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元素W 、X 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B .元素X 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1∶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C .元素Y 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D .元素Z 可与元素X 形成共价化合物XZ 2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物质结构的推理能力、元素周期律的应用能力.首先根据题意,推断出W 是Li ,X 是C ,Y 是Al ,Z 是S.A 项,LiCl 中的Li 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A 错误;B 项,碳元素和氢元素可形成C 2H 2、C 6H 6、C 8H 8等多种化合物;C 项,Al 为两性金属,与强酸、强碱都能反应放出氢气;D 项,碳元素和硫元素能形成CS 2.答案:AⅡ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2011年高考题、参考答案(全国卷)

2011年高考题、参考答案(全国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逾.越(yú)鸟瞰.(kàn)一丘之貉.(luî)栩栩..如生(xǔ)B.溃.败(kuì)凹.陷(wā)贻.笑大方(yí)兢兢..业业(jīng)C.咀.嚼(zǔ)桧.柏(guì)罄.竹难书(qìng)饕餮.大餐(tiã)D.觊.觎(jì)攻讦.(jiã)光阴荏苒.(rǎn)心怀叵.测(pǒ)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B.吴羽先生知道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他趋之若鹜....。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B、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C、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2011年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以下为2011年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第一部分:选择题1. 已知函数 f(x) = 2x^2 + 3x - 2,那么 f(-1) 的值为多少?A. -2B. 0C. 2D. 4答案:A2. 已知等差数列 {an} 的公差 d = 4,a1 = 3,a3 = 9,那么 a10 的值为多少?A. 20B. 21C. 22D. 23答案:D3. 若sinθ = 3/5,那么cosθ 的值为多少?A. -4/5C. 3/4D. 4/5答案:A4. 已知ΔABC 中,∠B = 90°,AB = 3,BC = 4,那么 AC 的值为多少?A. 5B. 7C. 9D. 12答案:A5. 设函数 f(x) = x^3 - 2x^2 + 5x - 6,那么 f '(x) 的导数为多少?A. 3x^2 - 4x + 5B. 3x^2 - 4x - 5C. x^3 - x^2 + 5D. x^3 - x^2 - 5答案:A第二部分:填空题1. 随机抽取一个数,该数为整数的概率是 _______。

2. 在仅含正整数的数列 {an} 中,已知 a1 = 1,a2 = 2,a(n+1) = an + a(n-1),则 a5 的值为 _______。

答案:73. 下列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_______。

A. 0.3^0.4B. 0.4^0.3C. 0.2^0.5D. 0.5^0.2答案:C第三部分:解答题1. 解方程 2^x - 4 * 2^(x-1) + 8 * 2^(x-2) = 0。

解答:设 t = 2^x,则原方程可化简为 t - 4t + 8t = 0,即 5t = 0。

因此,t = 0。

代回原方程中,得 2^x = 0。

由指数函数图像可知,2^x 恒大于 0,所以无实数解。

2. 计算以下定积分:∫(0, π/2) sin(x) dx。

解答:∫(0, π/2) sin(x) dx = [-cos(x)](0, π/2)= -cos(π/2) + cos(0)= -0 + 1= 13. 已知等差数列 {an} 的首项 a1 = 2,公差 d = 3,若 a5 和 a9 分别为首次出现的素数,求 a5 的值。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和详细解析)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和详细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

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2011年高考试题全国理综新课标卷(试卷+答案+解析)

2011年高考试题全国理综新课标卷(试卷+答案+解析)

绝密 启用前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 卷)(课标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 引起的。

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15.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

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 A .一直增大 B .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C .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 D .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16.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

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 B .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C .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 .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17.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 ,额定功率为22W ;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

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

若用U 和I 分别表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则 A .110,0.2U V I A ==B .110,0.05U V I A ==C .,0.2U I A ==D .,U I ==18.电磁轨道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待发射弹体可在两平行轨道之间自由移动,并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

电流I 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导电弹体后从另一条轨道流回。

轨道电流可形成在弹体处垂直于轨道面得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I 成正比。

通电的弹体在轨道上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高速射出。

2011年高考全国卷ii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1年高考全国卷ii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1年高考全国卷ii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011年高考全国卷II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章文章内容:(此处省略具体文章内容,因为篇幅有限)1. 文章中“时间的重量”这一概念是如何体现的?(3分)答案:文章通过描述作者对时间的深刻感悟,以及时间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体现了时间的重量。

具体体现在作者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以及时间对个人成长和生活经历的影响。

2.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几种与时间相关的事物?(3分)答案:作者提到了钟表、日历、季节变换等与时间相关的事物,用以说明时间的流逝和变化。

3. 文章最后一段中“时间的重量”与“生命的重量”有何联系?(3分)答案:文章最后一段中提到,时间的重量与生命的重量紧密相连。

时间不仅是生命流逝的计量,也是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体现。

通过珍惜时间,人们可以更好地实现生命的价值。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文言文材料:(此处省略具体文言文材料,因为篇幅有限)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答案:(此处给出具体选项和解释)5.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人物品质的一组是:(3分)答案:(此处给出具体选项和分析)6.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答案:(此处给出具体翻译)7. 根据文言文材料,分析文中人物的主要特点。

(3分)答案:(此处给出具体分析)(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诗歌材料:(此处省略具体诗歌材料,因为篇幅有限)8. 诗歌中“XX”一词的含义是什么?(5分)答案:(此处给出具体解释)9. 诗歌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6分)答案:(此处给出具体分析)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0.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答案:(此处给出具体填空内容)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文学类文本材料:(此处省略具体文学类文本材料,因为篇幅有限)11. 文本中“XX”一词在文中有何作用?(5分)答案:(此处给出具体分析)12. 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

2011年高考(全国卷)理综(含答案)

2011年高考(全国卷)理综(含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2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4页,第II卷5至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吧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编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21小题,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l Cl2 N14 016 Na23 M9 24 A1 27S 32 C1 35 5 Cr52 Fe 56 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A.进行ATP的合成 B.进行mRNA的合成C.存在血红蛋白 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2.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

若在该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港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A.甲<乙,被动运输 B.甲>乙,被动运输C. 甲>乙,主动运输D.甲=乙,主动运输3.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

乙组来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A.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B.叶片光台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C.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D 维管柬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4.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 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全国卷)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全国卷)
现实生活的素材更多,从假冒伪劣到品牌效应,从坑蒙拐骗偷到诚信社会,从史玉柱到3Q之争,都可以作为素材;反面的事例可以选择“我爸是李刚”“药家鑫案件”“苏丹红”“瘦肉精”“三鹿奶粉事件”“醉驾”等等。选择这些鲜活素材,在于行文之中的哲理思索,正面的例子要阐释迷失的经历之后的“回到原点”,反面的素材阐释没有“回到原点”的危害。
四、文体选择:
写作要求里的“生活体验与认识”告诉考生,可以写成记叙文或者散文、议论文。
根据立意的要求,估计记叙文比例会比往年有增加,亲情、友情将是考生选择最多的题材。考生之中也有单亲家庭的,如果考生来自一个离异家庭,写作一段父母和合的故事,将是佳作。特别是写考生自己游走在父母之间,积极撮合,将是最大的亮点。记叙文要求考生注重细节描写和心理刻画,这是成功的要素。
(二)19.(1)夸张手法。突出了梁宗岱善于跑路,有强健的体格。
(2)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梁宗岱擅长且喜欢辩论,辩论的技巧出众,辩论时激情洋溢的性格特点。
20.为人富有激情,尤其在辩论时更能显示雄辩的才华。随性洒脱,朗读起来气势磅礴,任由性情勃发。治学严谨,才华横溢。一个字一个字计较,力求和原作一致,翻译作品达到接近原著。
最佳的立意在于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时效性,以及选取的一个角度:一个家庭的矛盾冲突、一段友情的回归、一段成长道路的自我反思。这些都是考生最熟悉的生活,可以信手拈来。
三、构思:
本题构思的难度在于作文提示语与文题的距离,提示语只简单地提示原点,而文题却多了“回到”,因此,构思全文的关键在于“为什么要回到原点”。也就是说,不论是记叙文还是散文、议论文,都要有这样一个过程:美好的原点——破坏、矛盾冲突——回到原点。例如:纯净的环境——发展破坏——治理、恢复环境;幸福家庭——矛盾冲突——回归幸福;纯洁的友情——伤害——恢复友情。

2011年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最小的正整数?A. 0B. 1C. 2D. -1答案:B2. 如果函数f(x) = x^2 + 2x + 1在区间[-3, 1]上是减函数,那么f(x)在该区间的最大值出现在x等于:A. -3B. 1C. -2D. 0答案:A3. 不等式|x - 1| + |x - 3| < 2的解集是:A. (1, 3)B. (-∞, 2)C. [1, 3]D. (2, +∞)答案:C4. 已知三角形ABC中,∠BAC = 90°,AB = 3cm,AC = 4cm,那么BC 的长是:A. 5cmB. 6cmC. 7cmD. 8cm答案:A5. 以下哪个复数的模长为√2?A. 1 + iB. 1 - iC. -1 + iD. -1 - i答案:A6. 已知数列{an}是等差数列,且a1 = 2,a4 = 10,那么这个数列的公差d是:A. 2B. 3C. 4D. 5答案:B7. 以下哪个函数是奇函数?A. y = x^2B. y = |x|C. y = sin(x)D. y = cos(x)答案:C8.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该几何体是:A. 圆柱B. 圆锥C. 立方体D. 球体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9. 极限lim (x→0) [sin(x)/x] 的值是 _________。

答案:110. 已知某工厂生产的产品合格率为95%,那么生产100个产品中,不合格产品的数量的期望值是 _________。

答案:511. 设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λ的泊松分布,那么P(X=2) =_________。

答案:λ^2e^(-λ) / 2!12. 一个物体从高度为h的地方自由下落,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其下落的距离s与时间t的关系为 s = _________。

答案:1/2gt^213. 一个圆的直径为10cm,那么它的半径r为 _________。

2011年高考数学文科试卷(全国1卷)(内含答案)(新课标卷卷)

2011年高考数学文科试卷(全国1卷)(内含答案)(新课标卷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一、选择题(1)设集合U={}1,2,3,4,{}1,2,3,M ={}2,3,4,N =则U =(M N )(A){}12, (B ){}23, (C ){}2,4 (D ){}1,4【答案】D【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集合交并补运算.【解析】{2,3},(){1,4}U M N M N =∴=(2)函数0)y x =≥的反函数为(A )2()4x y x R =∈ (B )2(0)4x y x =≥ (C)24y x =()x R ∈ (D)24(0)y x x =≥【答案】B【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反函数的求法。

【解析】由原函数反解得24y x =,又原函数的值域为0y ≥,所以函数0)y x =≥的反函数为2(0)4x y x =≥。

(3)设向量,a b 满足||||1a b ==,12a b ⋅=-,则2a b += (A ) (B ) (C) (D ) 【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长度的计算方法。

【解析】2221|2|||44||14()432a b a a b b +=+⋅+=+⨯-+=,所以23a b += (4)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63-21x y x y x +≤⎧⎪-≤⎨⎪≥⎩,则=23z x y +的最小值为(A )17 (B )14 (C )5 (D )3【答案】C【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线性规划.【解析】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从图中不难观察当直线=23z x y +过直线x=1与x-3y=-2的交点(1,1)时取得最小值,所以最小值为5.(5)下面四个条件中,使a b >成立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是(A )1a b +> (B )1a b -> (C )22a b > (D )33a b >【答案】A【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充要条件及不等式的性质。

【解析】即寻找命题,使P a b ⇒>,且a b >推不出,逐项验证知可选A 。

2011年高考真题--1卷,2卷,新课标--英语--含解析

2011年高考真题--1卷,2卷,新课标--英语--含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英语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 5分,满分7. 5分) 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 £19. 15.B. £9. 15.C. £9. 18.答案是B.1. What does the man like about the play?A. The story.B. The ending.C. The actor.2. Which place are the speakers trying to find?A. hotel.B. bank.C. restaurant.3. At what time will the two speakers meet?A. 5:20.B. 5:l0.C. 4:40.4. What will the man do?A. Change the plan.B. Wait for a phone call.C. Sort things out. 5.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A. See a film with the man.B. Offer the mall some help.C. Listen to some great music.第二节(共1 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高考试题教材人物1、(2011·四川文综·12)下列水利工程中,把中原腹地与中国最南方连接起来的是()AB C D【解析】A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注意题干中的中国最南方区域限定词,抛开历史知识,就看中国大概轮廓图,经分析 A项涉及到今天的广西地区。

相关史实则为秦始皇为统一岭南而修建的灵渠。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2、(2011·四川文综·37)(32分)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其所长。

有谠(正直)言直谏,可以施于致教者,当拭目以师友待之。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

为官择人,唯才是与。

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

——唐太宗(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哪些用人思想?(4分)【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唐太宗用人思想的理解。

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扬长避短;虚怀纳谏;知人善任;任人唯贤加以概括。

答案:扬长避短;虚怀纳谏;知人善任;任人唯贤。

(4分)3、(2011·天津文综·13)(16分)秦始皇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左图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版(拓本),文字如下:二十六年,皇帝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口口,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1)指出图片中文字的字体,并根据图片写出材料中空缺的文字。

(2分)(2)秦始皇在这一诏书中颁布了什么经济措施?有何意义?(2分)材料二 1673——1681年,年轻的康熙帝指挥了一场平叛战争。

他后来多次谈起战争前后自己的变化,说:“前者凡事视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3)依据材料二,说明“平叛战争”所指事件及对康熙帝的影响。

(4分)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2分)材料三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

秦始皇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

——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四朕自临御以来,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暇逸。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

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

所以无论钜细,朕必躬自断制。

——《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八年(4)依据材料三、四,概括秦始皇和康熙帝处理政务的共同点。

(4分)【解析】本题考查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秦始皇和康熙帝两个人物,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迁移能力。

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字体是小篆,空格中是皇帝二字。

第(2)问秦始皇采取了统一度量衡的做法,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第(3)问,事件指平定三番之乱,这使康熙养成了谨慎的执政风格,三番之乱的平定维护了国家统一;第(4)问,依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两位帝王专权与勤政的执政风格。

【答案】(1)小篆;皇帝。

(2)统一度量衡。

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3)平定三藩之乱。

形成了谨慎的执政风格。

维护了国家统一(4)专权;勤政。

4、(2011·福建文综·4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拿破仑是《拿破仑法典》的热忱宣传者;这部法典是一只船,它把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输送出去。

远达伊利里亚(亚得里亚海东海岸地区)和波兰……拿破仑并没有预见到:扫除旧制度的垃圾只会促使潜伏着的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

——C.W .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材料二《拿破仑法典》在有些国家里被接受为母法,并通过其子法现今正在那里发生效力。

(1)材料一中“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主要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主义和种子勃然萌发”的原因。

(8分)(2)如何理解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综述之。

(7分)【解析】第(1)题,第一小问,“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可从法法律、民主、平等、自由等角度分析概括。

第二小问,“民族主义和种子勃然萌发”的原因实际考查拿破仑战争消极影响,如侵略性质。

第(2)题,主要考查《拿破仑法典》的影响,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分析论证。

如政治下巩固成果,经济上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文化上,继承罗马法,成为民法蓝本等等。

【答案】(1)依法行政;倡导人民主权和自由平等。

拿破仑后期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质,激发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民族意识。

(2)《拿破仑法典》继承发扬了罗马法;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废除了封建特权,为发展资本主义奠定了法律基础;成为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制定民法的蓝本5、(2011·江苏单科·24)(10分)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

……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二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

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毛泽东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者。

因为当时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根本前提的这一基本观点。

——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材料三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分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

……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

……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

——《邓小平文选》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建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

(3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2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是如何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道路的?(3分)(4)综合上述材料,请就经典理论与科学实践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2分)答案要点:(10分)(1)基本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工业的发展。

(2)实践: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

(3)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认识:经典理论指导实践;科学实践完善与发展理论。

非教材人物1.(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48)材料一一九○六年秋天,我到日本去留学……我以为保存国粹的目的,不但要光复旧物;光复之功告成以后,当将满清的政制仪丈一一推翻而复于古。

不仅复于明,且将复于汉唐;不仅复于汉唐,且将复于三代。

总而言之,一切文物制度,凡非汉族的都是要不得的,凡是汉族的都是好的,非与政权同时恢复不可;而同是汉族的之中,则愈古愈好。

——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的变迁》材料二我将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保全中华民国,惟有将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弃如土苴”。

如其要保全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惟有请爱新觉罗·溥仪复辟或请袁世凯……称帝。

——钱玄同:《姚叔节之孔经谈》(1919年2月12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8分)(2)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在清末民初颇具代表性,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

(7分)解析:本题考查人物的观点评价。

意在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和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第(1)问态度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不难看出:革命前全盘肯定、革命后全盘否定。

评价时注意对每种态度既要看到其积极之处,又要看到其局限。

第(2)问要从辛亥革命后社会的变化、民族危机、及思想解放运动等方面去分析。

答案:(1)辛亥革命前,为推翻清王朝需要借用传统文化资源,全面肯定传统文化,对辛亥革命起了积极作用,但忽略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后来全面否定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新文化运动,但矫枉过正。

(8分)(2)辛亥革命胜利,但很不彻底;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新文化运动兴起。

(7分)2.(2011·海南单科·32)(8分)材料马丁·路德·金生平活动大事年表1929年,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

1954年,就任南部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牧师。

1955年,为反对黑人必须给白人让座的规定,领导蒙哥马利市黑人抵制乘坐公共汽车长达一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该市在交通工具上的种族隔离非法。

1957年,当选为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主席,成为南方反对种族歧视运动的领导人。

1960年,在多地领导以“入坐”等方式反对餐馆、图书馆、电影院实行种族隔离的抗议活动,被捕入狱。

1963年,在种族歧视最严重的伯明翰进行抗议活动。

1963年,领导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万人参加的“为工作和自由向华盛顿进军”的大游行。

不久,国会通过有利于黑人的民权法案,其中包括“保证一切人平等地进入公共设施”等内容。

1965年,在赛尔马领导争取黑人公平选举权的和平游行。

1966年,领导反对芝加哥学校种族隔离的活动。

1968年,遇刺身亡。

——摘编自C.S.金《自由之梦》(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变化。

(3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马丁·路德·金在黑人民权运动中的作用。

(5分)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的“抵制乘坐公共汽车”““入坐”等方式反对”“为工作和自由”“争取黑人公平选举权”“反对芝加哥学校种族隔离”等有效信息进行归纳变化,注意斗争领域、规模、形式、地点等多方面归纳变化。

第(2)题,本问可以从黑人运动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和特点中归纳作用。

参考答案:(1)规模扩大,由地方发展到全国,由争取社会权到扩大到争取政治权利。

(3分)(2)组织者和领导者;提出明确的目标;采取了非暴力直接行动的斗争方式,比较可行,能够为各阶层广泛接受;运动取得一定成果。

(5分)往年高考真题:1、(08宁夏文综)(15分)材料一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

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

日月之形如丸。

何以知之?以月盈亏可验也。

┅┅如一弹丸,以粉涂其半,侧视之,则粉处如钩;对视之,则正圆,此有以知其如丸也。

--摘自沈括《梦溪笔谈》。

材料二中国传统的历法是阴阳合历,节气与月份的关系并不固定,而节气对农业生产等活动有着很大影响。

因此,为使节气与月份建立起相对固定的关系,沈括大胆提出了一种纯阳历的历日制度,即十二节气历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