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和有关焦点的显现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年论文
题目焦点以及焦点的有关显现手段课程名称
学生姓名
学号
系、专业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有关焦点及其显现手段的分析
邵阳学院中文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2级谢凯琴
【摘要】本文主要是介绍焦点的研究现状以及在此基础上语用含义中有关焦点概念、性质、分类及其显现手段。
【关键词】焦点;句尾焦点;对比焦点;焦点关键。
一、焦点的综述以及研究现状
“焦点是音系学、句法学、语义学、话语分析等语言学各个学科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也是形式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等语言学各个学派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语言学中得到如此广泛注意的课题不多。”(徐烈炯,2001)最初,焦点是功能学派关注的对象,Halliday(1967)最先用“focus”来指称句子中韵律凸显的部分,到后来,布拉格学派某些学者将话题焦点结构作为句子结构的结构划分模式。直到现在,焦点问题始终是功能派学者感兴趣的课题。而事实上,焦点的语用特征也决定了它必将入功能派学者的领域。除此之外,生成语法学家对焦点的问题也很感兴趣。生成语法学家关心的是“各种不同语言中信息结构(焦点结构)按与焦点标记之间的互相作用和映射问题”
“焦点”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与法学界的概念。焦点研究已成为国内语法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许多学者结合汉语事实展开了细致的研究工作结合汉语事实,用不同的语言观、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焦点现象,产生了大量的文献和丰富的结论。但是由于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论背景与思考模式,以及他们对汉语事实的理解上的不同,使得他们对焦点现象产生了不同的诠释,焦点问题研究中尚存较大分歧。国内学者对焦点问题也有较多研究,相关的研究情况莫红霞、张学成(2001)和玄月(2002)已经做了综述。但总的来看,国内在焦点问题上关注的较多的还是焦点本身的一些性质问题,如焦点到底是什么、焦点有哪几种类型、表现形式如何等等。用焦点理论来解释实际问题的还不是很多。我们所看到的材料中,用焦点理论来分析解释语言现象的论文有张伯江、方梅(1996:73-136),徐杰(2001),储泽祥(2001),董秀芳(2003),袁毓林
(2002,2003),Pan(2003)等。 Pan认为“不”是焦点敏感算子,分析解释了类似“我不吃了木瓜”和“他不跑得快”等句子不合格的原因。袁毓林从焦点和韵律的角度分析了“我要买他两斤羊肉涮火锅”中无指代词“他”的句法语义功能;袁毓林还从焦点理论考察句尾“的”的句法语义功能;张伯江、方梅从焦点的角度解释汉语中动词宾语和动量成分、趋向成分的语序问题等。
二、焦点的概念
焦点,在物理学上指平行光线经透镜折射或曲面镜反射后的会聚点,在数学上指二次曲线的焦点,在社会上比喻问题的关键所在或争论的集中点。现在焦点多引申为人们对重大事件、国家政策、新闻事件以及人物等的关注集中点。而语用概念上的焦点,是说话者在语句中特别强调的关键信息,语言学中借用这个概念来指与语言交际过程中语句所表达的相关内容。通过说话人的处理和表达,在具体语境中,会有说话人想要强调的部分,即希望听话人注意的重点,也就是句子的焦点。不同的语言研究者由于对焦点的理解不尽相同,因而对焦点的定义也就有出入。一种观点认为焦点是说话人最想要让听话人注意的部分,例如徐杰和李英哲(1993)、刘丹青和徐烈炯(1998)、温锁林(1998)、潘建华(2000)、张豫峰(2002);另一种观点认为焦点是听话人接受的信息中的重点信息,如张黎(1987)、方经民(1994)刘鑫民(1995)、陈昌来(2000)。黄瓒辉在文章中提到,Halliday指出焦点反映新信息; Rochment也认为“句子当中与给定话语语境中新信息相当的那一部分”就是句子的焦点。从信息结构角度来看,句子所传递的信息可以分为新信息和旧信息,旧信息是已知信息,新信息就是未知信息。从认知的角度看,我们认为新信息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具有更大的交际信息,所以更容易成为句子的焦点。句子的焦点是在运用语言工具的言语活动中产生的,体现于言语中,所以焦点在本质上是一个话语功能的概念,隶属于语用的范畴。
如:1、小李来了。
2、来的人是小李。
3、小李是大学生。
句子中1中“小李”是旧信息,而“来了”既是新信息,也是句子的焦点;而句子2中“来的人”变为旧信息,“小李”则成了新信息,和句子的焦点;例3中,“小李”又变为旧信息,“大学生”是新信息,也是句子的焦点。从例句来看,拥有足够的旧信息是获得新信息的基础,同时,旧信息和新信息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语境的改变而改变,同样,焦点也是如此,大多数情况下,它是句子的新信息,但也有可能不是,随着语境和新旧信息的变化也在发生着变化。如:4 、问:谁是厂长?
答:他是厂长。
在此例句的问句中,“谁”是新信息,“厂长”是旧信息,但是后者才是话语的焦点,同样在答句中,“他”是新信息,“厂长”是旧信息,后者是话语的焦点。
三、焦点的性质
焦点的性质,具体来说,是指焦点本身,以及焦点结构对语言事实的解释到底是语义的还是语用的。焦点是跟信息的包装和传递有关的一个概念,而信息的传递与语境是密切相关的。交际双方的共知语境决定了信息传递中信息的包装形式。正因为如此,焦点和前提的确定是和语境相关的(contextually ralated),也就是语用的。那么,焦点结构对于语义解释的作用到底是语义的还是语用的呢?Partee(1999)提到,虽然一般认为焦点能够影响语义解释的语用方面,但到底焦点结构是有着直接的语义解释,还是只有语用影响,这是一个存在着许多疑惑的问题,形式语义学对焦点问题的处理有两个极端,或者完全把焦点放在句法语义性质来考察,或者完全去掉焦点的语法性质,把它看作纯语用的东西。布格拉学派则采用将语义和语用统一在一起的观点,认为存在一个语义-语用界面。他们提出主位-述位结构总是被认为是语言学意义的一个方面,不管它是否影响真值条件。Partee则认为焦点的语义语用性质在某些情况下是在难以判断。
四、焦点的分类
我国学者对焦点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自然焦点和对比焦点,提出这一分类的有张黎(1987)、方经民(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