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第二版)》第1章
基础工程(第二版)2-1
(a)墙下条形基础;(b)柱下独立基础 图2-1 无筋扩展基础分类(d为柱中纵向钢筋直径)
在桥梁基础中,通常采用如图2-2所示的刚性扩大基础。
图2-2 桥梁工程中常用的刚性扩大基础
二、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
当刚性基础的尺寸不能同时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基础埋深的 要求时,则需则需采用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钢筋混凝土扩展 基础具有较好的抗剪能力和抗弯能力,通常也称之为柔性基础 或有限刚度基础。
如果新建的建筑物与已有的相邻建筑物距离过近, 为保证原有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新建建筑物的基 础埋深不宜深于相邻原有建筑物的基础埋臵深度。 如果新建的建筑物荷载很大,而基础埋深又深于相 邻原有建筑物的基础埋深,解决的办法是: 设计时考虑与原有建筑物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其 数值与荷载大小及土质条件有关,一般取相邻两基础底 面高差的1~2倍。如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则必须采取其 它可靠的加固和支护措施。
(1) 建筑物的用途和荷载性质
基础埋深的选择取决于: 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 、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类型和构造条件等。
• 如果有地下室,则基础埋臵深度受地下室空间高度的控 制,一般埋深较深;如有地下设施,基础埋臵深度还决定于 设施的空间要求。 • 对于高层建筑,为了满足稳定性要求,减少建筑物整 体倾斜,防止倾覆和滑移,在地震区,基础埋深不宜小于 建筑物高度1/15。 • 对于受有上拔力的结构(如输电塔)基础,也要求有 较大的埋深以满足抗拔要求。 • 当管道与基础相交时,基础埋深应低于管道,并在基 础上面预留足够间隙的孔洞,以防止基础沉降压坏管道。 • 与基础刚度也有关,如用砖石等脆性材料砌筑的刚性 基础,为了防止基础本身材料的破坏,基础的构造高度往 往很大,因此刚性基础埋深要大于钢筋混凝土柔性基础。 • 对于桥墩基础,其基础顶面应位于河流最低水位以下 ,其埋臵深度还应考虑河床的冲刷深度。
基础工程第二版0
常山纠偏实例
5
6
0
-90
7
-70
8 D
-75 9#
10800
最-53大倾斜率为-1395.53‰
4
3
48900
-214
2
10# -169
A 1
北
1
16
2019/11/30
8
2. 基础工程的重要性
基础工程造价在整个工程造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对常 规钢筋砼结构和一般地质条件而言,采用条基或筏基的多层 建筑,其基础工程的费用约占建筑总费用的20%,有的甚至 高达30%。施工工期约占建筑总工期的20%~25%,一般的桩 基与之相近。对于高层建筑,其地基基础工程造价、设计要 求和施工难度会进一步提高。 社会发展对基础工程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建筑业的 发展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应充分利用各种不良地基、少占 耕地、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2019/11/30
5
比萨斜塔是比萨大教堂的钟楼, 8层圆柱形建筑,白色大理石砌成,塔 高54.5米。1370年完工时塔顶中心点已偏离垂直中心线2.1米,1990年1月 起斜塔全部关闭,塔身重心线已偏离10%。
经过11年的纠倾工作,2019年12月15日向游人重新开放,比萨斜塔被 扳“201正9/1”1/300 .44米,目前还倾斜4.5米,基本恢复到18世纪末的水平。 6
基础工程设计原理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袁聚云
2019/11/30
10
0. 绪论
1. 地基基础的定义 地基: 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层。 • 天然地基:
当选定合适的基础形式后,若地基不加处理 就可以满足设计要求的,称为天然地基。 • 人工地基:
当地基强度不足或压缩性很大而不能满足设 计要求时,则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经过人工 处理后的地基则称为人工地基。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第二版)》第2章
24
土的物理特征
无粘性土的密实度 密实度 如何衡量?
单位体积中固体颗粒含量的多少 1) 按天然孔隙比 e 确定
优点:简单方便 缺点:不能反映级配的影响
只能用于同一种土 对 策
2) 按相对密实度Dr确定
emin = 0.35 emin = 0.20
2.1 设计基本要求
2.1 设计基本要求
粘性土的可塑性及其指标
可塑性
当土在一定条件下,因受外力作用被塑造或搓揉成任意形状而不产生 裂缝,且当外力移去后,仍能保持既得形状的性能,称为土的可塑性。
塑性指数
I p wL wp
塑性指数表示粘性土呈可塑状态时含水量的变化范围。
工程应用
----塑性指数与粘性土中土粒的组成、粘粒的含量及矿物 成分有关。土粒越细,含量越高,则其比表面积就越大,此时 粘性土中结合水含量就越高,塑性指数就会随之增大。从矿物 成分看,粘土中蒙脱石含量越多,塑性指数会急剧增大。
运积土
有搬运
重力: 坡积土 土粒粗细不同,性质不均匀
洪积土 有分选性,近粗远细
流水:
冲积土 浑圆度分选性明显,土层交迭 湖泊沼泽沉积土 含有机物淤泥,土性差
海相沉积物 颗粒细,表层松软,土性差
冰川: 冰积土 土粒粗细变化较大,性质不均匀
风力:风积土 颗粒均匀,层厚而不具层理
12
2.1 设计基本要求
强度问题 变形问题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假定
碎散体
非线性 弹塑性
① 连续介质 (宏观平均)
② 线弹性体 (应力较小时)
Δσ
线弹性体
成层土
③ 均匀一致各向同性体
各向异性 (土层性质变化不大时)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第二版)》第3章
3.2 换填法
垫层材料的压力扩散角
回填土
d
b
zz
3.1 概述
σcd=γmd
矩形基础
z
(l
lb( pk cd ) 2z tan )(b 2z tan )
3.2 换填法
试算法确定垫层厚度
(1)初定z为1~2m; (2)计算垫层底面处的σcz和σz; (3)按式 σcz +σz ≤ faz 验算;
若不满足要求则重新取值, 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高压缩且欠固结; 以粉土或粉细砂为主的,则容易产生液化。
3.1 概述
3)粉细砂、粉土和粉质土:易震陷、液化 4)砂土、砂砾石等:透水性大、抗渗、防止管
涌和流土 5)其他类土:
湿陷性黄土:湿陷性 膨胀土:胀缩性 红粘土:特殊结构性 岩溶、土洞:塌陷
3.1 概述
5. 地基处理方法的分类
作用机理
按时效可分为临时处理和永久处理;
(3)基坑开挖时应避免坑底土层受扰动。
(4)作好基坑的排水工作,必要时应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 施。采用振实时,应保证水源补给与 排水畅通,水面宜 保持与砂面齐平。
3.2 换填法
地基变形验算
采用换填法对地基进行处理后,由于垫层下软弱 土层的变形,建筑物地基往往仍将产生一定的沉降量 及差异沉降量。因此,在垫层的厚度和宽度确定后, 对于重要的建筑物或垫层下存在软弱下卧层的建筑物, 还应进行地基的变形计算。
基础工程(第二版)2-3地基承载力确定与验算--68页
得,或者由抗剪强度指标 c 、 的设计值 cd、 d直接代入极
限荷载公式求得。
0S R
2021/3/1
cd
ck
c
;
d
k
15
六、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1) 地基承载力的定义
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土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荷 载,通常把地基土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称 为极限荷载或极限承载力(kPa)。
2021/3/1
16
(a) 按现场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地基的载荷试验是在现场试坑中设计基底标高处的
天然土层上设置载荷板,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的承压板面 积不应小于0.25m2,对于软土不应小于0.5m2;试验基坑 宽度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三倍,并应保持试验 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根据平板载荷试验所得到 的p-s曲线,可分三种情况确定地基承载力:
受水平力较大的建筑物(如挡土墙),除验算沉降外, 还需进行沿地基与基础接触面的滑动、沿地基内部滑动和 沿基础边缘倾覆等方面的验算。
地基基础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荷载,按 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取各自最不利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 应组合进行设计,最不利组合和对应的抗力限值如下:
(1) 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 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采用正常使 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抗震设防时,应计入 地震效应组合。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 桩承载力特征值。
(4) 在确定基础或桩台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 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 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和相应的基底反力,应按承 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 项系数。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按正常使用极 限状态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液化土层的判别及处理措施浅析
液化土层的判别及处理措施浅析摘要:在地震作用下,饱和状态的砂土或粉土中的空隙水压力上升,土中的有效应力减小,土的抗剪强度降低,达到一定程度时,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空隙水压力迅速释放,导致土中有效应力完全消失,土体丧失承载能力,土变成了可流动的水土混合物,此即为地基土体液化。
唐山地震、汶川地震和日本阪神地震震害表明,因地基砂土液化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非常严重。
具体表现为地面喷砂冒水、建筑物基础沉降量大和倾斜严重的现象,甚至失稳、倒塌,从而造成了很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因此,如何避开液化危险地段修建房屋,如何处理存在液化土层的不利地段地基,如何采取减轻液化影响的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的措施,是地基基础设计在液化场地中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震液化;液化判别;抗液化措施一、前言近年来,全世界范围内地震频繁,唐山地震、日本阪神地震、汶川地震、福岛地震、墨西哥近海沿岸8.2级地震等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破坏非常严重。
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体量的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层出不穷,建筑结构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怎样才能设计出安全且经济合理的方案,这就为基础位于液化土层上的地基基础设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也是每一位设计者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根据以往地震现场资料,判定现场某一地点的砂土已经发生液化的主要依据是:(1)地面喷水冒砂,同时上部建筑物发生巨大的沉陷或明显的倾斜,某些埋藏于土中的构筑物上浮,地面有明显变形。
(2)海边、河边等稍微倾斜的部位发生大规模的滑移,这种滑移具有“流动”的特征,滑动距离由数米至数十米;或者在上述地段虽无流动性质的滑坡,但有明显的侧向移动的迹象,并在岸坡后面产生沿岸大裂缝或大量纵横交错的裂缝。
(3)震后通过取土样发现,原来有明显层理的土,震后层理紊乱,同一地点相邻位置的触探曲线不相重合,差异变得非常显著。
二、液化判别人们在工程建设时考虑全部消除或部分消除场地液化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这就需要在工程建设前期对饱和砂土和粉土进行液化判别,进而指导设计、施工。
地基基础设计实例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一、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教学楼采用毛石条形基础,教学楼建筑平面如图4-1所示,试设计该基础。
(二)设计资料⑴工程地质条件如图4-2所示。
杂填土 3KN/m 16=γ粉质粘土 3KN/m 18=γ3.0=b η a MP 10=s E6.1=d η 2KN/m 196=k f淤泥质土a 2MP =s E2KN/m 88=k f⑵室外设计地面-0.6m ,室外设计地面标高同天然地面标高。
图4-1平面图图4-2工程地质剖面图⑶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分别为外纵墙∑F1558.57,山墙∑F2168.61,内横墙∑F3162.68,内纵墙∑F41533.15。
⑷基础采用两种方案:(1) 采用M5水泥砂浆砌毛石;(2) 采用水泥砂浆M5, 砌10砖基础。
标准冻深为1.20m。
(三)设计内容⑴荷载计算(包括选计算单元、确定其宽度)。
⑵确定基础埋置深度。
⑶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⑷确定基础的宽度和剖面尺寸。
⑸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
(四)设计要求⑴计算书要求书写工整、数字准确、图文并茂。
(2)绘制施工图(两种方案的基础平面图和基础剖面图)(3)制图要求所有图线、图例尺寸和标注方法均应符合新的制图标准,图纸上所有汉字和数字均应书写端正、排列整齐、笔画清晰,中文书写为仿宋字。
二、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荷载计算 1.选定计算单元 对有门窗洞口的墙体,取洞口间墙体为计算单元;对无 门窗洞口的墙体,则可取1m 为计算单元(在计算书上应表示出来)。
2.荷载计算 计算每个计算单元上的竖向力值(已知竖向力值除以计算单元宽度)。
(二)确定基础埋置深度d50007-2002规定或经验确定0+(100~200)。
式中 ——设计冻深, Z 0·ψ·ψ·ψ; Z 0——标准冻深;ψ——土的类别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规范中表5.1.7-1; ψ ——土的冻胀性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规范中表5.1.7-2;ψ ——环境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规范中表5.1.7-3;(三)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5.0()3(m d b ak a -+-+=d b f f γηγη式中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已知)();ηb 、ηb ——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已知); 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3);γm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3); b ——基础底面宽度(m ),当小于3m 按3m 取值,大于6m 按6m 取值;d ——基础埋置深度(m )。
结构抗倾覆验算及稳定系数计算
结构抗倾覆验算及稳定系数计算【摘要】结构的整体倾覆验算直接关系到结构的整体安全,是结构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整体指标,本文就结构抗倾覆验算、抗倾覆稳定系数以及工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阐述。
【关键词】整体倾覆验算;抗倾覆稳定系数一、当高层、超高层建筑高宽比较大,水平风、地震作用较大,地基刚度较弱时,结构整体倾覆验算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结构安全度的控制。
2009年6月27日发生在上海闵行区的13层在建楼房整体倒塌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事故案例。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以下简称《高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以下简称《抗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以下简称《地基规范》),《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以下简称《箱基规范》)均对抗倾覆验算有规定。
对单幢建筑物,在均匀地基的条件下,基础底面的压力和基础的整体倾斜主要取决于作用的准永久组合下产生的偏心距大小。
对基底平面为矩形的筏基,在偏心荷载作用下,结构抗倾覆稳定系数KF可用下式表示:其中:MR—抗倾覆力矩值,MR = GB/2;MOV—倾覆力矩值,MOV = V0(2H2/3+H1)=Ge;图2基地反力计算示意图中,B—基础底面宽度,e—偏心距,a—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的距离。
偏心距e、a、基础底面宽度B、结构抗倾覆稳定系数KF推导关系如下:a+e=B/2 (1)3a+c=B (2)有(1)式、(2)式可推出:从式中可以看出,偏心距e直接影响着抗倾覆稳定系数KF, KF随着e/B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容易引起较大的倾斜。
典型工程的实测证实了在地基条件相同时,e/B越大,则倾斜越大。
高层建筑由于楼身质心高,荷载重,当筏形基础开始产生倾斜后,建筑物总重对基础底面形心将产生新的倾覆力矩增量,而倾覆力矩的增量又产生新的倾斜增量,倾斜可能随时间而增长,直至地基变形稳定为止。
214页地基基础设计手算实例手册
214页地基基础设计手算实例手册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地基基础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性。
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要考虑地基的承载能力、地基的变形、地基与结构连接等因素,以确保建筑的安全可靠。
本手册将详细介绍地基基础设计的手算实例,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地基基础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第一章:地基基础设计概述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地基承载能力、地基土压力分布、地基沉降、地基基础与建筑物的连接等方面。
地基承载能力是指地基土体承受建筑物荷载的能力,主要根据地基土体的抗剪强度和变形特性来确定。
地基土压力分布是指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地基土体的应力分布情况,通常由地基基础形式来确定。
地基沉降是指地基土体由于建筑物荷载作用而产生的变形,通过地基基础的形式和尺寸来控制。
地基基础与建筑物的连接是指地基基础与建筑物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浇筑接口的设计、支撑方式等。
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手算实例来确定地基基础的尺寸和形式。
本章将以具体的实例为例,介绍地基基础设计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通过以上手算实例,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地基基础设计的计算方法和步骤,掌握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点,从而提高地基基础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以确保地基基础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是要充分了解建筑物的荷载特性和地下水位等因素,选定适合的地基基础形式和尺寸。
其次是要合理选择地基土体的基本参数,包括抗剪强度、变形模量等参数,以准确计算地基基础的承载能力和变形。
还需要注意地基基础的施工过程和质量控制,确保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第二篇示例:地基基础设计是土木工程中重要的一环,其质量直接关系着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在地基基础设计中,手算实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手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地基基础设计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214页地基基础设计手算实例手册》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籍,本文将就该手册内容进行介绍和分析。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第二版)》第1章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主要内容
(8)地下水 增加了地下水勘察的要求;删除了工程降水一节;提出了 抗浮设防水位的问题。 (9 )侧胀试验 扁铲侧胀试验(DM T )(Dilatomeler lesD)20世纪 70年代在意大利开始研究应用,美国ASTM和欧洲规范都 已经先后列入。侧胀试验可用于判别土类、确定粘性土的 状态、测定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和基床系数等,在我国已 有产品,并已经过工程试用。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历史沿革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建设部1998 年发文修订这本规范。 1999 年完成调研、专题研究报告初稿和修订初稿; 2000年完成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和送审稿; 2001年一季度开审查会,二季度完成报批稿,完成规 范的修订工作。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的性质和作用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历史沿革
70年代前期和中期蕴育着一批岩土工程规范的诞生和修改。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J21-77)就是其中一本重要 规范,标志着我国开始有了岩土工程勘察的全国标准。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J21-77)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历史沿革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J21-77) 时代局限性 技术路线盲目排外:既企图消除前苏联技术的影响
勘察主要任务是摸清主要受力层范围内的问题, 承载力、变形。
2
第一章 建筑工程地基勘察要求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历史沿革
20世纪50年代,我国工程程建设主要按前苏联规范的规定 进行勘察设计,在引用前苏联规范的过程中我国的工程师 积累了许多工程经验。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历史沿革
60年代是我国岩土工程标准化的初创时期。虽然限于当时条件,内 容比较朴实、简要,但毕竟是我国自己编制的最初的岩土工程标准 ,标志着我国岩土工程技术在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中从无到有,并开 始走向成熟,也反映了当时我国岩土工程技术队伍的水平。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第二版)》第6章
6.1 箱形及筏形基础设计的基本要求 6.2 梁板式筏形基础 6.3 平板式筏形基础 6.4 箱形基础 6.5 工程实例及实例分析 6.6 筏形及箱形基础的常见设计问题
说明
2.筏形基础具有整体性好、承载力高、结构布置灵活 等优点,广泛用作为高层建筑及超高层建筑基础。筏形基 础分为梁板式和平板式两大类。
采用箱基及
体性好,平面刚度较大
3
筏基的多层 框筒或筒中筒结 且无大洞口,地下室的 地下一层结
地下室
构
外墙能承受上部结构通 构顶部
过地下一层顶板传来的
水平力或地震作用时
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
第一节筏形及箱形基础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构造要求
1.(《地基规范》第 8.4.2 条、《箱筏规范》第 5.1.1、5.1.2 条) 筏形基础的平面尺寸,应根据地基土的承载力、上部结构的布置及荷载 分布等因素确定。
其控制的重点各不相同。
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
第一节筏形及箱形基础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构造要求
1)对高层建筑由于其楼身质心高、荷载重,当整体式基础(筏形 或箱形)开始产生倾斜后,建筑物总重对基础底面形心将产生新的倾覆 力矩增量,而倾覆力矩的增量又产生新的倾斜增量,倾斜可能伴随时间 而增长,直至地基变形稳定为止。为限制基础在永久荷载下的倾斜而提 出基础偏心距的限值要求,采用的是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当高层建 筑采用非整体式基础时,建议也应考虑本条要求——编者注)。
第六章 筏形和箱形基础
第一节筏形及箱形基础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计算要求
1.(《地基规范》第 8.4.10 条、《箱筏规范》第 5.3.9 条、《混凝土高规》第 12.2.3 条)当地基土比较 均匀、上部结构刚度较好、梁板式筏基梁的高跨比(梁 高取值应包括底板厚度在内)或平板式筏基板的厚跨比 不小于 1/6,且相邻柱荷载及柱间距的变化不超过 20% 时,筏形基础可仅考虑局部弯曲作用。
地基基础设计实例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一、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教学楼采用毛石条形基础,教学楼建筑平面如图4-1所示,试设计该基础。
(二)设计资料⑴工程地质条件如图4-2所示。
杂填土 3KN/m 16=γ粉质粘土 3KN/m 18=γ3.0=b η a MP 10=s E6.1=d η 2KN/m 196=k f淤泥质土a 2MP =s E2KN/m 88=k f⑵室外设计地面-0.6m ,室外设计地面标高同天然地面标高。
图4-1平面图图4-2工程地质剖面图⑶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分别为外纵墙∑F1558.57,山墙∑F2168.61,内横墙∑F3162.68,内纵墙∑F41533.15。
⑷基础采用两种方案:(1) 采用M5水泥砂浆砌毛石;(2) 采用水泥砂浆M5, 砌10砖基础。
标准冻深为1.20m。
(三)设计内容⑴荷载计算(包括选计算单元、确定其宽度)。
⑵确定基础埋置深度。
⑶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⑷确定基础的宽度和剖面尺寸。
⑸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
(四)设计要求⑴计算书要求书写工整、数字准确、图文并茂。
(2)绘制施工图(两种方案的基础平面图和基础剖面图)(3)制图要求所有图线、图例尺寸和标注方法均应符合新的制图标准,图纸上所有汉字和数字均应书写端正、排列整齐、笔画清晰,中文书写为仿宋字。
二、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荷载计算 1.选定计算单元 对有门窗洞口的墙体,取洞口间墙体为计算单元;对无 门窗洞口的墙体,则可取1m 为计算单元(在计算书上应表示出来)。
2.荷载计算 计算每个计算单元上的竖向力值(已知竖向力值除以计算单元宽度)。
(二)确定基础埋置深度d50007-2002规定或经验确定0+(100~200)。
式中 ——设计冻深, Z 0·ψ·ψ·ψ; Z 0——标准冻深;ψ——土的类别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规范中表5.1.7-1; ψ ——土的冻胀性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规范中表5.1.7-2;ψ ——环境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规范中表5.1.7-3;(三)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5.0()3(m d b ak a -+-+=d b f f γηγη式中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已知)();ηb 、ηb ——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已知); 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3);γm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3); b ——基础底面宽度(m ),当小于3m 按3m 取值,大于6m 按6m 取值;d ——基础埋置深度(m )。
3地基和基础设计
★地面倾斜
g q g (1 0 .5 ta n)5
gc
1 147
18
地基与基础
3 地基和基础设计
★基底倾斜
bc
1
147
bq e-2tan
bγ e-2.7tan
★偏心荷载
若基础承受铅直向偏心荷载时,计算极限荷载 时应以有效宽度B′、L′来代替实际宽度B、L。
BB2eB ★非均质地基
LL2eL
●地下水在基底上且埋深 d 1 小于D f 时,
0
d1Df d1
Df
Df
10
地基与基础
3 地基和基础设计
习题3-1:
有两基础埋置在砂土中,A基础埋深2m, 基础宽度6m,B基础埋深4m。试问B基础基础 宽度为多少时,二基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相等?
N cN qN
11
地基与基础
3 地基和基础设计
3.2.4 各级建筑物确定地基承载力的规定
24
地基与基础
3 地基和基础设计
3.3 地基和基础类型及其选择
3.3.1 几类地基的特性简介 (1)一般粘性土地基
●土质均匀良好,地基承载力大于150kPa,可为 天然地基
●注意软弱夹层和下卧砂性土层
(2)软土地基
●软土基本性质 ●变形是首要问题,强度、稳定性亦考虑 ●一般需人工处理,为人工地基
(3-5)
zdz0zs zwze
式中,d f r 为基础底面下允许残留冻土层的最大厚度; z s ,土的类别对冻深的影响系数;
zw ,土的冻胀性对冻深的影响系数;
z e ,环境(村、镇、旷野,城市近郊,城市市 区)对冻深的影响系数;
36
地基与基础
3 地基和基础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历史沿革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建设部1998 年发文修订这本规范。 1999 年完成调研、专题研究报告初稿和修订初稿; 2000年完成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和送审稿; 2001年一季度开审查会,二季度完成报批稿,完成规 范的修订工作。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的性质和作用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历史沿革
70年代前期和中期蕴育着一批岩土工程规范的诞生和修改。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J21-77)就是其中一本重要 规范,标志着我国开始有了岩土工程勘察的全国标准。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J21-77)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历史沿革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J21-77) 时代局限性 技术路线盲目排外:既企图消除前苏联技术的影响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主要内容
(6)核电岩土工程勘察 核电厂的岩土工程包括地震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
环境地质等方面,在不同的勘察阶段有不同的要求。核电厂的 勘察阶段分为: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 工图设计和工程建造5个阶段。
核电是各类工业建筑中安全性要求最高、技术条件最为复 杂的工业设施。规范在总结已有核电厂勘察经验的基础上,遵 照核电厂安全法规和导则的有关规定,参考国外核电厂前期.。 工作的经验制定,适用于各种核反应堆型的陆上商用核电厂的 岩土工程勘察。
2019年度注册结构师继续教育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 (第一章)
第一章 建筑工程地基勘察要求
1)地基勘察相关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JGJ 7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2)结构工程师与勘察相关的工作 场地勘察资料是建筑物基础设计的依据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主要内容
(8)地下水 增加了地下水勘察的要求;删除了工程降水一节;提出了 抗浮设防水位的问题。 (9 )侧胀试验 扁铲侧胀试验(DM T )(Dilatomeler lesD)20世纪 70年代在意大利开始研究应用,美国ASTM和欧洲规范都 已经先后列入。侧胀试验可用于判别土类、确定粘性土的 状态、测定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和基床系数等,在我国已 有产品,并已经过工程试用。
又排斥西方国家的技术 对于当时国外的发展情况不甚了解,又很少研究,因此有 些列入规范的内容不一定非常成熟和恰当,规范的总体思 路仍然处于前苏联标准的影响之下。 但无论如何,其终究是立足于我国自己的经验,是总结了 建国后20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而编成的,其历史地位和价 值是应当充分肯定的。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历史沿革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主要内容
其他若干条文的修改 (1 )关于岩土工程勘察分级
曾考虑过是否删除,因为在后面的条文中对应的应用比较少, 但最后还是在简化修改后保留了这一内容。因为分级处理的方法 是一种很好的思路,在国际标准和欧洲规范中都有类似的规定; 在勘察收费标准中,也规定了按不同的等级收费。
勘察主要任务是摸清主要受力层范围内的问题, 承载力、变形。
2
第一章 建筑工程地基勘察要求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历史沿革
20世纪50年代,我国工程程建设主要按前苏联规范的规定 进行勘察设计,在引用前苏联规范的过程中我国的工程师 积累了许多工程经验。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历史沿革
60年代是我国岩土工程标准化的初创时期。虽然限于当时条件,内 容比较朴实、简要,但毕竟是我国自己编制的最初的岩土工程标准 ,标志着我国岩土工程技术在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中从无到有,并开 始走向成熟,也反映了当时我国岩土工程技术队伍的水平。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主要内容
开展了9个方面的专题研究,根据专题报告对原规范条文进 行了评述,针对有关技术的发展提出条文修订意见,根据 这些报告对规范进行了修改。
(1 )岩石分类 这次修订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 规范》和《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关于岩石的分类标准原则 统一起来。 按岩石坚硬程度分为5类; 按岩体完整程度分为5类; 综合“坚硬程度”和“完整程度”进行岩体基本质量等级 分类;但保留了地质学分类和风化程度分类,并仍然作为 岩土定名的依据。在岩石描述指标中增加了岩石质量指标 RQD;对于极软岩,考虑到饱和以后可能会崩解,规定可 以采用天然湿度的抗压强度。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主要内容
(5)废弃物处理工程的勘察 固体废弃物处理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为:地质灾害的勘察、
预防和治理,似土废弃物和非土废弃物性能的试验研究,稳定和 变形分析,渗漏和污染物运移的预测,粘土和筑坝材料的调查。
修订后这一节包括一一般规定、工业废渣堆场和垃 圾填理场3个部分。对于工业废料,如尾矿、赤泥、灰渣等,性 质不同,又分属不同的行业,技术要求有较大差别,故国标宜粗 不宜细,将细节规定留给行业标准。垃圾填理场除满足一般规定 外还包括了收集资料、勘探测试、评价和勘察报告等4个方面的 特殊规定。
当桩端持力层为基岩时,规定了对岩样试验的要求,饱和 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和软化试验;对软岩和极软岩,因风干和浸水 都可使岩样破坏,无法试验,因此应封样保持天然湿度,做天 然湿度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无法取样时可做原位试验。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主要内容
(3)地下洞室的勘察和评价 地下洞室一节主要修改的内容为: 改变岩体洞室和土体洞室分开写的体例;删除94规范附录 中的洞室围岩质量分级,采用国标《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和《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的围岩分 类;删除94规范附录中的围岩压力计算公式;将工程物探 列入地下洞室的勘探;将基床系数、热物理指标的试验列 入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主要内容
(2)高层建筑和桩基 由于高层建筑在工程规模、建筑布局、结构类型和功能要求
方面出现的一些新的发展而对勘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吸 收近年来取得的新经验;需要与正在进行修订的其他几本国家 标准相互协调有关高层建筑的规定。
修改重点内容:列出了详细勘察的主要工作,高层建筑详细勘 察的勘探点布置要求,详细勘察勘探孔深度的确定原则,取土 试样和原位测试数量要求等4条作为强制性条文;详细勘察勘探 孔深度的确定,强调依据而不是规定具体的数值;地基承载力 的确定更强调地区经验。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主要内容
(7 )基坑工程 94规范编制时,我国高层建筑项口不多,深基坑工程的实
践经验其少,大多参照国外资料撰写。现在国内的情况已有很 大变化,有关的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相继颁布。作为国家标准 ,必须尽快反映这些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
几个大城市的基坑工程都是按照地方标准实施的,而各地 的具体规定又很不统一。作为国家标准,很难面面俱到地照顾 到各地的千差万别,其规定应当是共性的原则,不能过于具休 ,否则会造成矛盾,或者给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贯彻造成困 难,或者使国家标准自身被置于不顾,失去其权威性。因此在 修订时充分吸收了实践经验,在内容上以勘察为主特别是岩 土参数的测试、周边环境的调查、水文地质条件的查明和对于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的规定。对地下水的治理和专门水文地质勘 察是这节中唯一的强制性条文。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主要内容
(3)砂土密实度按标准贯入锤击数划分时,锤击数是否需进行 修正
按不同设计阶段,向勘察单位提出选址勘察、初勘、详勘 的技术要求,明确设计所需地质资料、钻探点和钻探深度, 重要建筑物的复杂地基,必要时提补充勘察要求。
勘察方案具体由注册岩土工程师根据场地条件布设并实施 ,设计或委托方提供的布孔图作为参考,不能“照打不误” 结构设计应使用经过施工图审查合格的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主要内容
(2)碎石土的密实度分类 94规范只有野外鉴别划分碎石土的密实度的定性标准
,不易掌握。修订时列入了用重型动力触探和超重型动力 触探的锤击数划分密实度的标准。重型动力触探划分碎石 土密实度的标准根据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的成果,超重 型动力触探划分碎石土密实度的标准根据中国西南勘察研 究院的成果。采用重型触探和超重型触探划分碎石土的密 实度时,其锤击数都应当进行杆长修正。
94规范采用穷举法划分勘察等级,但不实用; 新规范采用与欧洲规范相类似的方法,定义如下: 甲级:在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中有一 项或多项为一级; 乙级:除勘察等级为甲级和丙级以外的勘察项目; 丙级: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 。
建筑在岩基上的一级工程,当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 度等级均为三级时,岩土工程的勘察等级可定为乙级。
按标准化的体系,这本规范属于国家标准,又被称为是岩土工 程勘察的母规范,这是从两个方面说明该规范的属性。国家标 准是针对其与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关系而言的,母规范是针 对其与其他勘察规范的关系而言的。 由于岩土土程具有极强的地区性和经验性,国家标准的内容 只能是原则性的,应当在全国都能适用,使行业标准和地方标 准能充分发挥其行业特色和地方特点。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比较 早地注意了这个问题。例如,对于已有行业标准的公路、铁路 和港口等工程,在“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中就不再规定 对这些工程的勘察要求;对于特殊性岩土,凡是区域性明显, 已有地方标准或其他标准的一般就不作重复规定。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修订原则与主要修订内容
规范修订的原则为: 基本保持原规范的适用范围和总格局,作局部调整; 加强和补充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新经验; 与已有的和正在修订的有关规范协调; 按新的规范编写规定修改体例,改正和删除不适当和不正 确的条款; 将有些细节条款留给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