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10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10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这10篇《颐和园》教学设计是来自于作者的颐和园教学设计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颐和园》教案篇一教材分析:全文交代颐和园的地理位置和建造年代,用随步移景的方法,介绍颐和园中的长廊,佛香阁,万寿山,昆明湖等自然和人文景观。

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学生对风景描写的理解领悟。

教学重点:读懂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

学情分析:学生大多喜欢美丽的风景,乐于学习本课。

教法:讲授法。

时间:一课时教程:一、初读感受美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的审美培养二、细读课文1、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颐和园的美景。

(1)谈一谈自己较喜欢的景点是哪里?(2)朗读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2、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学习作者的描写和表达的方法。

(1)弄清课文的介绍顺序(2)欣赏课文的优美的语言(3)朗读的指导A、指名读、比赛读、范读、评价读、形象读。

B、说一说颐和园的美。

学生当游客,自己当导游,说说颐和园的美景。

三、小结;你喜欢本文的那段描写?四、积累迁移(1)本文优美的语句比较多,可以让学生做自选词句的练习。

(2)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抄写。

五、板书设计地理位置——北京西部颐和园年代、面积自然人文景观颐和园美景倾倒中外游客《颐和园》教案篇二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语文第六册(语文A版教材)第三单元较后一课。

在现行同期语文教材中,它同时被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和苏版语文教材编为五年级选读文。

所以我觉得本文与三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理解水准均存在较大距离,教学中将会有较大难度。

于是,我把本课教学分为三个课时:一课时要求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并学完一自然段;第二课时,重点探究长廊的“三绝”;第三课时,重点探究长廊的画。

2023年《颐和园》教案15篇

2023年《颐和园》教案15篇

2023年《颐和园》教案15篇《颐和园》教案1【学习目标】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积累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有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准确描写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有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准确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收集颐和园相关资料。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词听写“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等词,读词语纠正错误。

二、从游览顺序入手,了解__结构和课文内容。

(一)从词入手,了解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点和游览顺序。

1.思考:为什么要按“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这样的顺序写?文中又是哪些句子说明了作者游览的顺序?2.学生自读课文,勾画文中表示游览顺序的句子。

(二)从句子入手,掌握__的结构,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学生自读中3—9段段首表示游览顺序的句子,从中感受移步换景的游览观察顺序。

2.给表示游览顺序的这几句话加上__的首尾段,学生自读感受课文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并根据段落提纲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师生共同根据板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提出进一步的学习要求:这就是__的段落提纲,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课文。

现在,我们就移步换景,依次游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去领略颐和园这个皇家园林的独特之美。

三、抓住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欣赏颐和园美景的不同特点,体会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皇家园林的同时,学习作者简洁准确的表达方式。

(一)“游赏”长廊。

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出示课文三、四段文字,试着从不同观察角度去欣赏长廊,发现长廊的特点并试着用自己的朗读把感受表达出来。

2.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老师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填词练习,边读边想象,理解“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一幅五彩的画……”这个句子,体会长廊所包含的中华文明,感受作者抓住特点简洁表达的写法。

颐和园课文教案优秀3篇

颐和园课文教案优秀3篇

颐和园课文教案优秀3篇《颐和园》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和掌握生字新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的语言;2、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3、初步掌握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方法:阅读、直观课件欣赏、想象、感悟教学准备:课件、有关颐和园的资料、学生课前的预习及查找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揭题导入。

1、幻灯片出示文中三幅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的景物?2、揭题:(板书:18颐和园)指导书写“颐”左边有一个小口。

3、导入:颐和园建在哪里?看图画上各画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二、初读课文,播放课件,感受景物美。

1、生自读课文,思考:颐和园写了哪些景点?你最喜欢哪里,想想理由。

2、(幻灯片出示)认读生字新词,了解大意。

重点指导:耸、堤、柱、栽、筑、狮等字的读音,分清平舌音与翘舌音,注意“堤”不能读成tí;“廊、栽”等字要注意指导笔顺。

3、交流自读情况;①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怎么知道的?首尾两段都直接写到颐和园的美,这种写法叫什么?(首尾呼应)有感情地齐读首尾两段。

②交流自己喜欢的景点,说明理由。

(教师相机出示相关的图片、课件,带领学生去领略美景,并选择一两个自然段读,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赞美之情。

)③学生欣赏完课件后谈谈感受。

(板书:美、大)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路,领悟结构美。

1、自读第2——5自然段,交流课后讨论题: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①请同学们用“——”画出表现游览顺序的语句。

②讨论交流,指句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

(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2、学生动手画画旅游示意图,说说为什么这么画。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5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5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颐和园》教学设计(通用15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通用15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通用15篇)《颐和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

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

2、品析景物特点,感受语言美教学重难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

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从中得到陶冶;在欣赏、品读养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导语: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

它就是颐和园。

一起看大屏幕。

视频中的景色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齐读课题,注意“颐”字的写法。

二、检查预习情况出示“我会读”指名领读。

去拼音再读。

“我会填”指名回答。

图片出示理解“横槛”“画舫”。

三、初读课文1、出示自学提示:(1)自读课文,看作者写了颐和园哪些地方的景色?(2)从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

用“~~”画出。

2、学生按要求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3、完成问题(1)。

提问:作者写了颐和园哪些地方的景色?学生回答,师相机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4、完成自学提示(2)提问:哪些句子能够体会作者的游览的顺序?指名回答,师相机出示句子。

从句子中找出写游览过程的动词,指名上台画一画。

学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5、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具体些颐和园的景色的?给课文分段,明确(总分总)的结构。

三、精读课文,品析景物特点,感受语言美。

1、出示自学指导:(1)、请大家读一读长廊这一部分,找出作者描写的景物。

(2)、说说长廊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学生读书。

(大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3、说说作者描写的景物。

4、这些景物作者是按什么什么顺序观察的。

5、指名说说长廊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6、学习3~~5自然段自学指导1、自读3~5自然段,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什么景物。

2、选择你最喜欢的景物,有感情地多读几遍,想想景物有什么特点。

学生读书。

3、汇报: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什么景物。

第三自然段佛香阁排云殿第四自然段昆明湖第五自然段十七孔桥4、我们先来到万寿山上的佛香阁,谁喜欢“佛香阁”,读读句子出示句子。

XX年语文公开课《颐和园》教案设计

XX年语文公开课《颐和园》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学会欣赏古典园林之美,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把握,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课文主旨。

3. 欣赏颐和园的美景,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对古典园林之美的理解和感悟。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颐和园的美。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颐和园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颐和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古典园林之美。

(2)简介颐和园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2)布置思考题,让学生结合课文,自主探究生字词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探讨成果。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知识和难点问题。

(2)分析颐和园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5. 欣赏与实践:(1)让学生欣赏颐和园的美景,感受古典园林的魅力。

(2)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古典园林的特点。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8. 教学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颐和园教案15篇

颐和园教案15篇

颐和园教案15篇颐和园教案1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颐和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颐和园教案1人教版第七册第二单元第十课《颐和园》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长廊石桥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自1985年以来,笔者对《颐和园》三次执教公开课。

回想起来,历历在目,感受颇深。

现将三次教学策略试作阐述与说明,以求与大家共享。

一游《颐和园》,“纸上得来终觉浅”。

1985年,东市区举行第一届小学语文优质课比赛。

我执教《颐和园》,获得了一等奖。

教学过程如下:一、谈话引趣,导入新课。

二、初识课文,理清顺序。

1.范读课文。

2.理清游览的顺序并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

3.分清段落。

提问:“描写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 用归并法分好段落。

三、逐段讲读课文,研读词句。

学习第二段,研读重点词句,了解景物特点。

重点学习三处景点: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的特点。

重点讲解“耸立”、“金碧辉煌”、“葱郁”、“远眺”、“隐隐约约”等词,比较“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涌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昆明湖水碧绿清澈,水面十分平静”等句,结合填空练习,从而使学生充分了景物的特点。

做到了讲、读、练结合。

四、熟读课文,总结全文。

1.教师指导学生充满激情地朗读。

2.思考:颐和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教师在总结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填空练习:本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等美丽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之情。

3.学习第一段,讲解第一句的作用?(总起)4.总结写作特点。

课后,评委老师的评价是:钻研教材深刻,课文讲解透彻,知识训练扎实等。

之所以这样教,是因为当时的特别强调:要在语文课上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要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的训练课,语文课要重视朗读训练等等。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11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11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11篇)颐和园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学会其中的7个;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栏杆、昆明湖、神清气爽、佛香阁、金壁辉煌、宫殿、朱红、痕迹、堤岸、雕刻、隐隐约约、玩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4、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导入1、颐和园在什么地方?(在北京西郊。

)预习了课文,记住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学生自由发言,能说几个就说几个,互相补充。

)2、用生字生词卡检查生字读音:指导读准:平舌音(栽zāi葱cōng)翘舌音(朱zhū)前鼻音(殿diàn)后鼻音(廊láng爽shuǎng葱cōng)。

3、开火车朗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读后适当评议,重点纠正读错字和读破句的地方。

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弄清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和颐和园主要景点的方位;再看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分段的根据是什么?2、学生自学。

3、师生交流。

4、讨论分段,并指导概括段意,明确:按“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把全文分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对颐和园总的印象。

第二段(第2至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

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和开头一段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三、学习词语1、指导分段朗读。

2、提出词语,讨论词义:⑴讲解词义:琉璃瓦、横槛、宫殿、画舫。

⑴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清爽:清洁,凉爽。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清楚。

举目远眺:抬头向远处看。

葱绿:(草木)青翠。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形态各异:形状各不相同。

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

《颐和园》公开课教案

《颐和园》公开课教案

《颐和园》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学会欣赏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提高审美能力。

(3)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颐和园的保护状况和旅游信息。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颐和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

(2)运用比较法,分析颐和园与其他园林的异同。

(3)利用网络资源,调查颐和园的保护状况和旅游信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3)提高学生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欣赏方法。

(3)颐和园的保护状况和旅游信息。

2. 教学难点:(1)颐和园建筑特点的深入理解。

(2)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审美能力的培养。

(3)颐和园保护状况和旅游信息的调查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颐和园的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文献等。

(2)设计教学问题和讨论话题。

(3)安排实地考察或远程视频教学。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了解颐和园的概况。

(2)准备查阅资料,了解颐和园的保护状况和旅游信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颐和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其美景。

(2)简要介绍颐和园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颐和园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学生分享查阅的资料,了解颐和园的保护状况和旅游信息。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颐和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案例分析:(1)比较颐和园与其他园林的异同,分析其独特之处。

(2)分析颐和园的保护措施和旅游开发经验。

5.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思考颐和园的保护意义,增强文物保护意识。

(2)讨论颐和园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颐和园》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颐和园》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颐和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颐和园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颐和园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保护文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如何培养学生保护文物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颐和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颐和园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熟练掌握。

(3)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 讨论与思考:(1)分组讨论:课文中所描述的颐和园有什么特点?(2)全班交流:学生分享各自讨论的成果。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颐和园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关于颐和园的手工作品。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颐和园的短文。

2. 拓展作业:(1)调查身边的朋友,了解他们对于我国其他名胜古迹的了解。

(2)参观当地的文化遗产,提高保护文物的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学习成果。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4. 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和收获,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颐和园的美丽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

《颐和园》教学设计(精选15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精选15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颐和园》教学设计(精选15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颐和园》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颐和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颐和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4.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观,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

2.学习本课按照浏览的顺序记叙,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提出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标出生字在文中的位置,理解词语意思并想办法记住生字。

(3)在文中标出作者描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

(2)学生汇报怎样记住生字的字音和字形的。

(3)汇报作者所描写的颐和园的景点。

(4)汇报自己通过努力弄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3.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颐和园》。

(1)把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每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再读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2)认真读读每个自然段,想想作者抓住了每个景点的什么特点,向大家介绍。

(3)将自学过程中还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

4.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1)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2)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每一处景点的什么特点?三、学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

1.读了课文,你觉得颐和园给你留下的总的印象是怎样的?课文哪个部分很明确地为我们指出来了?2.指导朗读,注意突出大和美。

四、总结。

五、要认的字,练习要写巩固的字。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3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3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3篇)篇一:《颐和园》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7个生字。

了解按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体会顿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

背诵第7自然段。

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以及其地位,产生热爱首都之情。

教学重点1、体会连段成篇的方法。

2、了解颐和园景物特点及其地位,产生热爱首都之情。

课时安排:2 课时第1 课时教学目标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7个生字。

了解按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体会同为游记但《记》与《颐和园》的写作顺序不同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出示学生在颐和园中照的照片,说一说你们去过颐和园中的哪些景点。

新授(一)学习生字1.默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本课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两个同学互相读这些生字,要求读准字音2.生字从课文中走了出来,出示会认的生字,你们认识吗?找同学读全班齐读回忆课文中所组的词语全班齐读词语3.出示会写的生字分成小组利用部首查字法,把这些生字注上拼音小组内读这些生字,把字音读正确读课文中的词语4.记住生字字形自己看生字,找到易写错的地方同学互相交流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说一说怎样写才能漂亮自己练写生字全班进行交流5.这些生字你们都认识了,能把课文读得更加熟练吗?自己练习朗读课文请同学读课文全班齐读课文6.课文中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你还不理解,画下来查阅汉语词典,掌握词语的意思请同学交流这些词语的意思,说一说他们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1.自己小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什么?把每一个自然段的内容进行批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订正再读全文,思考《记》与《颐和园》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小组内交流,请同学发言。

2.你们在读书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认为能够解决的同学之间相互解决最后提出解决不了的三、巩固朗读课文作业1.读课文2.写生字词语作业收集有关的资料课后小结:帮助学生比较了《记》与《颐和园》的写法的不同,并且进行了分段,还给学生补充了一篇按照游览顺序记叙《颐和园》的例文,学生更是对写作的顺序一目了然。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4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4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4篇颐和园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

能力目标:了解作者游览顺序,学习过渡句。

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有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准确描写的写作方法。

情感目标: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培养学生审美爱美地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2、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难点:体会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激趣引入。

1、导语:孩子们,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来到了被誉为“人间天堂”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在初读课文以后,你认为作者游完颐和园的总的感受是什么?请说一说。

(这可真是一座美丽的大公园。

)我想大家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走进颐和园吧!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细细品读课文,再来欣赏一下这个大花园的美丽风光吧!2、“各位游客,昨天我们已经了解了游览颐和园的路线,大家还记得吗?”谁来带我们重游一次。

指名生答,师相击点击导游示意图,然后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作者的游览顺序是: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第2自然第一句话)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的脚下。

(第3自然第一句话)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第4自然第一句话)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第5自然第一句话)3、师接着引导:“现在我们就到这些景点去细细玩赏,相信大家一定会不虚此行!”(二)导读“长廊”,感悟学法。

1、导语:“游客们,现在我们走进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了(课件出示长廊图),请大家仔细欣赏,看看长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出示学习要求: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划一划:用横线划出描写长廊的句子,好好体会体会。

公开课教案《颐和园》_教案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颐和园》_教案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颐和园》技能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边读边想象,了解颐和园景色特点。

3、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在深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我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及才能。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感受颐和园大而美的特点。

2、学习本课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本课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形式:自主探究式学习(选择议题―――研读讨论―――汇报结果―――学习迁移)创新蓝图:1、借助小组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彼此之间优势互补,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

2、创设情境训练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组织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目标设计意图课后准备1、准备《颐和园》图片、文字、资料、录像带、投影片。

2、布置学生熟读课文。

1、收集有关《颐和园》的图片、文字资料。

2、熟读课文初步了解颐和园的有关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做好知识储备。

导入新课整体感知1、教师配合录像带范读课文。

2、提问引导学生说说颐和园给自己留下的整体印象。

3、组织学生能够理清游览顺序。

1、欣赏全文2、说说自己的感受。

3、小组合作,理清作者游览顺序。

感知课文内容整体感知理清顺序学习第2至第5自然段1、出示2-5自然段学习提纲:(1)有感情朗读(2)研讨各景点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句子能体会出来(3)质疑问难,组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小组讨论学习,教师巡回指导,参与探究。

2、引导学生欣赏以下重点句反复品读,体会景物特点同时解疑答惑。

1、选择议题2、研读讨论,质疑问难3、按游览顺序汇报结果抓住特点感受体验通过探究性阅读,初步体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感受探究性学习的乐趣。

1、这条长廊有700多米,分成273间。

2、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3、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4、桥栏杆上有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小狮子,姿态不一,也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教案

《颐和园》教案

《颐和园》教案《颐和园》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作者整理的《颐和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颐和园》教案1颐和园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按照课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3.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2、4自然段。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陶冶爱美情趣,受到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2.练习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颐和园的;课文的.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哪些自然段联系比较紧密。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准备图、投影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颐和园吧,你们一定会很喜欢这个又大又美丽的公园。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像展开的一幅画卷,把园内的湖光山色,亭台阁榭、长廊石桥等景物生动地描绘出来。

我们随着笔者一同前往中外闻名的颐和园,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园内的美景?(教师板书课题。

)二、认真读文,理清脉络(一)学生出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不懂的词语;标出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二)请6名同学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思考:作者游览的顺序是什么?(三)说一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这实际上也是作者游览的顺序。

第2自然段讲长廊的景色。

第3自然段讲在万寿山脚下看到的景色。

第4自然段讲登上万寿山看到的景色。

第5自然段讲在昆明湖畔看到的景色。

第1自然段讲对颐和园总的印象。

第6自然段和第1自然段相呼应,表达了作者赞美之情。

(四)试着给课文分段,讨论。

讨论结果:3、4自然段都是写在万寿山看到的景色,可以合并为一段。

(五).总结全文共分5段。

本文是按游览的顺序写出颐和园的美丽。

三、朗读课文,划句欣赏同学们,颐和园的风景美吗?你怎么知道的?(一)以开火车的形式,每人读一段课文。

XX年语文公开课《颐和园》教案设计

XX年语文公开课《颐和园》教案设计

2024年语文公开课《颐和园》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

2. 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描述颐和园的景色和建筑。

1.2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提高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培养对自然美和建筑美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颐和园》是一篇描写中国著名旅游景点颐和园的文章,介绍了颐和园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

2.2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掌握颐和园的基本信息,如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等。

2. 学生能够理解颐和园的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

2.3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描述颐和园的景色和建筑。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颐和园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颐和园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颐和园的基本信息,如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等。

3.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颐和园的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4 汇报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代表进行汇报展示,向全班同学介绍颐和园的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

3.5 课堂小结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总结颐和园的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

第四章:作业设计4.1 作业内容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关于颐和园的资料卡,包括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等信息。

2. 学生选择颐和园的一处景色或建筑,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描述,锻炼写作能力。

4.2 作业要求1. 资料卡要求内容准确、条理清晰。

2. 描述文字要求语言优美、表达准确。

第五章: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颐和园教案(优秀7篇)

颐和园教案(优秀7篇)

颐和园教案(优秀7篇)《颐和园》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熟悉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模糊约、堤岸、雕刻、狮子、姿势不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漂亮的景色和课文美丽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爱好。

4、学习按巡游挨次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1、让同学感受颐和园的漂亮景色,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和才能,激发民族骄傲感。

2、学习本课根据巡游的挨次记叙,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按巡游挨次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课前预备:1、颐和园风光图或录象片。

2、同学课前查阅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课时支配: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老师激情引入,导入新课:她,构思奇妙,建筑精致,全国各地出名的园林都能在此看到影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她,被誉为“世界几大文明的有力象征”,是中国的“世界遗产”之一,园内的长廊还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之中。

她,就是北京的颐和园。

今日,我们一起来细细游赏这个漂亮的大公园。

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读“颐”字。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先请你们自己跟随课文去巡游颐和园。

(老师要求同学们带着问题去欣赏美景,既巡游了美景,又自己解决了问题。

)1、请生自己提出自学的要求,师归纳总结:(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标诞生字在文中的位置,理解词语意思并想方法记住生字。

(3)在文中标出描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色。

(4)有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多读几遍课文,联系上下文,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它弄懂。

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学状况。

3、指名小组合作学习。

(1)议议是按什么挨次介绍颐和园的?(2)仔细读每个自然段,想想抓住了每个景点的什么特点来向大家介绍?(3)议议自学中不理解的地方。

4、小组汇报学习状况。

师:说说按什么挨次介绍颐和园的?(生说,师板书:长廊--万寿山脚下--佛香阁前--昆明湖)你怎么知道的?师小结:文中四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都写出要巡游的地方,因此这篇课文是根据的巡游挨次来介绍颐和园的。

《颐和园》公开课教案

《颐和园》公开课教案

《颐和园》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激发学生对颐和园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颐和园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

讲述颐和园的历史演变和重要事件。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颐和园的图片和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1.4 教学活动展示颐和园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颐和园的建筑特点和历史价值。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颐和园的了解和感受。

第二章:颐和园的建筑特点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颐和园的主要建筑和园林景观。

分析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使用多媒体展示颐和园的建筑图片和设计图。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4 教学活动展示颐和园的建筑图片和设计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引导学生思考颐和园的建筑风格与特点,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对颐和园建筑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颐和园的历史演变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历史演变和重要事件。

培养学生的historical thinking 能力。

3.2 教学内容讲述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分析颐和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和影响。

3.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颐和园的历史图片和相关资料。

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的historical thinking 能力。

3.4 教学活动展示颐和园的历史图片和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其历史背景。

引导学生分析颐和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和影响。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颐和园历史演变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颐和园的文化价值帮助学生了解颐和园的文化价值和影响。

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4.2 教学内容讲述颐和园在中国文化和历史中的地位和价值。

分析颐和园对后世的影响和意义。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5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5篇

《颐和园》教学设计优秀5篇颐和园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及新词,积累词语。

2.了解按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3.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产生热爱首都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感受颐和园的宏伟美丽。

教学准备:1.CAI课件、展板。

2.搜集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颐和园全景图)同学们,在我们首都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你们知道是哪里吗?教师板书课题并强调“颐”的笔顺。

二.交流资料,了解颐和园概况。

通过查阅资料,你对颐和园都有了哪些了解?指名说。

三.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提出不懂的问题。

2.前后桌四人一组互相交流不懂的问题。

3.通过交流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如果有,板书问题。

四.自由结组,合作交流:1.浏览课文,用“○”画出课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物。

学生板书:仁寿殿佛香阁大戏楼长廊十七孔桥铜牛课件出示颐和园的地图,闪烁这六个景物,使学生了解其位置。

2.自由结组:通过读课文、查阅资料,你对哪个景物最感兴趣,根据兴趣重新结组。

要求“快、静”。

然后快速选出你最信任的组长。

3.合作交流:由组长组织活动。

在组内交流查阅的资料,结合课文及资料,准备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你们喜欢的景物。

4.小组汇报,全班交流:(1)请各组进行汇报,同时,课件出示颐和园景物的相应图片,并配以古筝音乐。

(2)小组汇报的同时,其它组认真听,听后谈谈感受,也可向这组进行提问。

(3)教师进行适时评价、点拨。

五.学习第七自然段:1.自由读第七自然段,用“——”画出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景物?学生板书:谐趣园“买卖街”廓如亭知春亭课件闪烁这四个景物在地图中的位置。

2.课件显示这四个景物的图片,教师加以声情并茂的介绍。

3.欣赏后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六.课外延伸,补充资料(师生共同交流)。

1.通过查资料,你还知道颐和园的哪些景物?2.老师也查到了一些资料,你们想看看吗?(课件出示颐和园的一些景物图片,并加以简单介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颐和园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目标
(1)了解颐和园的美景,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会13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生词“大殿、长廊、绿漆、栏杆、昆明湖、神清气爽、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朱红、痕迹、堤岸、雕刻、玩赏”等。

(3)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5)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陶冶爱美情趣;理清写作顺序,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介绍颐和园。

目的是让学生对长廊、万寿山、佛香阁等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 教师引言:这就是位于北京西部我国清代的皇家园林和行宫。

同学们想不想仔细地去参观、游玩一番?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颐和园》
(二)整体感知
1.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听读课文,注意听准生字读音,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

(2)通过概括,引导归纳为:北京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2. 自读课文,学会字词。

(1)同学们对颐和园的景物都很有兴趣吧?那么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

要求注意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我们来认识一下课文中的生字吧!
出示13个生字。

我们再来看文中有哪些好词。

(三)知识扩展
同学们一定会与老师有同样的感受,这么大这么美的大花园是怎么建造起来的。

师:颐和园前身清漪园,始建于公园1750年(乾隆十五年)。

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光绪十二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和其他款项重建,并于1888年改名为“颐和园”。

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

颐和园构思巧妙,建筑之精,集我国园林艺术之大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颐和园和优美的景色及组成,特别是它的建造过程,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节课我们再细致游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

请同学回忆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复习:请同学们读出下列词语,特别要读清加点的字的读音。

师过渡:颐和园优美的风光,不仅让中国人感到无比的自豪,也让世界人民为之惊叹。

今天世界各国的游客来到颐和园,让我们也一同去游览。

二、讲读课文
1. 默读课文,抓住每一段的每一句话,想一想作者是按怎样顺序游览的。

2.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我们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

读一读这一自然段,说说长廊有什么特点?你都是从哪些词句中了解的?
游长廊
①长廊的长:
从“一眼望不到头”,可以想象到长廊的长,精确的数字“700米”长让我们有明确的长认识,这叫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②长廊的奇:
师:从“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这句话中感受到什么?
(创作者的丰富想象力和超凡的技艺。


师:看到这么多各具情态的画面,你会有什么感受?
(长廊真是太美了!世界上最长的长廊!)
万寿山
师: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请看录相,配读,仔细观察。

在这里,又看到了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①师:请一名同学读读课文,说说登上万寿山,都能看到什么?
②文章用“黄、绿、朱红”等颜色形容山上景物美,使人感到古色古香。

对昆明湖描写的两个比喻句以及“不留一点痕迹”的理解,表现了昆明湖的静,从近到远勾勒出了大半个颐和园的美景。

③感情朗读这一段。

昆明湖
师: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1)自读昆明湖一段,画一画这一段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你认为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哪一处?
(2)师:这几处景物表现出了昆明湖特点,特别是对十七孔桥桥栏上狮子的描写,“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与前文对长廊上的画一样,都让我们为祖国灿烂的文化感到骄傲,为中国人民的智慧而折服。

(3)这么多的美景让我们流连往返,看看课文结尾处又是怎样向我们介绍?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是呀,这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典范。

在这里还有许许多多能展示我们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景观,需要我们亲身到那里发现、感受。

三、全文总结
这篇课文按照游览顺序,也叫方位变换的顺序,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对我国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赞美,抒发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文章先总写,再按浏览顺序分别叙述,最后总结,层次清晰,过渡自然,语言优美。

四、实践活动
我们熟悉了颐和园,了解了它各处景观的特点。

那么现在我们就组成一个旅游团,谁愿意做导游给我们介绍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介绍哪一处都可以。

导游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带着游客游览,也可提出问题共同研讨,最后评出“最受欢迎导游”。

板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