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适能
有氧适能测试方法
![有氧适能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19dac7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8.png)
有氧适能测试方法引言:有氧适能测试是一种测量人体有氧运动能力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人们评估自己的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有氧适能测试方法,并对其原理和操作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一、VO2max测试VO2max是测量人体最大摄氧量的指标,也是评估有氧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VO2max测试可以通过直接测量呼吸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量来确定。
测试者通常需要进行高强度的跑步或骑车运动,以达到最大心率和最大氧气摄取量。
VO2max测试步骤:1. 测量静息心率和血压,以获得基础数据。
2. 步行或骑自行车进行热身运动,预热身体。
3. 开始测试,逐渐增加运动强度,直到达到最大心率。
4. 测量呼吸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量,计算VO2max值。
二、踏步测试踏步测试是一种简单而常用的有氧适能测试方法。
测试者需要站在一个标准的踏步器上,按照特定的频率和节奏上下踏步。
测试的目标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踏步数量。
踏步测试步骤:1. 调整踏步器的高度和节奏,以适应测试者的身体条件。
2. 确定测试的时间和目标,例如1分钟内完成尽可能多的踏步。
3. 开始测试,按照规定的节奏上下踏步。
4.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踏步后,记录下踏步数量。
三、跑步测试跑步测试是一种常见的有氧适能测试方法,可以评估测试者的耐力和心肺功能。
测试者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跑完一定距离,例如跑完1英里或3公里。
跑步测试步骤:1. 确定测试的距离和时间,例如跑完1英里或3公里。
2. 热身运动,包括慢跑和拉伸。
3. 开始测试,以规定的速度跑步。
4.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跑步后,记录下用时。
四、游泳测试游泳测试是一种适用于水上运动爱好者的有氧适能测试方法。
测试者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游完一定距离,例如游完400米或800米。
游泳测试步骤:1. 确定测试的距离和时间,例如游完400米或800米。
2. 热身运动,包括游泳和拉伸。
3. 开始测试,以规定的速度游泳。
4.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游泳后,记录下用时。
老年体适能测试中有氧能力测试方法
![老年体适能测试中有氧能力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0f22cc4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0.png)
老年体适能测试中有氧能力测试方法老年体适能测试是评估老年人身体功能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
其中,氧能力测试是评估老年人有氧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老年体适能测试中的氧能力测试方法。
一、步行测试步行测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氧能力测试方法,可以评估老年人的有氧耐力。
其中,最常见的步行测试包括6分钟步行测试和2分钟步行测试。
1. 6分钟步行测试6分钟步行测试是通过让老年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走过一定距离来评估其有氧能力。
测试者需要在一个长直道上进行步行,测试开始后,测试者需要尽可能快地行走,但不能跑步。
测试结束后,根据走过的距离来评估老年人的有氧能力水平。
2. 2分钟步行测试2分钟步行测试是通过让老年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走过一定距离来评估其有氧能力。
测试者需要在一个长直道上进行步行,测试开始后,测试者需要尽可能快地行走,但不能跑步。
测试结束后,根据走过的距离来评估老年人的有氧能力水平。
二、踏步测试踏步测试是通过让老年人进行一定时间的踏步运动来评估其有氧能力。
其中,最常见的踏步测试包括30秒踏步测试和1分钟踏步测试。
1. 30秒踏步测试30秒踏步测试是让老年人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踏步运动,测试者需要在一块踏步垫上进行踏步,测试时,老年人需要双脚交替上下踏步,测试结束后,根据完成的踏步次数来评估其有氧能力水平。
2. 1分钟踏步测试1分钟踏步测试是让老年人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踏步运动,测试者需要在一块踏步垫上进行踏步,测试时,老年人需要双脚交替上下踏步,测试结束后,根据完成的踏步次数来评估其有氧能力水平。
三、台阶测试台阶测试是通过让老年人上下台阶来评估其有氧能力。
其中,最常见的台阶测试包括2分钟台阶测试和3分钟台阶测试。
1. 2分钟台阶测试2分钟台阶测试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让老年人在一个固定高度的台阶上上下行走,测试开始后,老年人需要尽可能快地上下行走,但不能奔跑。
测试结束后,根据完成的上下次数来评估其有氧能力水平。
运动生理学习题09
![运动生理学习题09](https://img.taocdn.com/s3/m/c086272d9b6648d7c1c7469a.png)
第九章体适能与运动处方(一)填空题1.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再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应包括、和道德良好。
2. 肌适能主要包括3. 体适能由和组成。
4. 健康体适能主要包括,,和柔韧素质。
5. 技能体适能主要包括,,,灵敏,协调和反应时间等。
6. 有氧适能是指人体、和氧的能力。
7. 氧的摄取和运输能力取决于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具体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 ,,,动脉血管对血液的再分配能力。
8. 肌肉利用氧的能力可用氧的利用率来衡量,其具体数值可由算出。
9. 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方法有直接测定法,间接测定法两类,其中后者有,10. 有氧适能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体脂和等。
11. 30岁以后有氧适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有一半是由的增加造成的。
12. 测定肌肉力量最容易和最方便的方法是。
13. 美国运动医学会针对普通人群的肌肉耐力标准评价方法是。
14. 依据运动时代谢的特点,将健身活动分。
15. 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每一次训练课都应包括三个部分,即,和。
16. 运动处方四要素包括度,和运动时间。
17. 美国运动医学会(1998)推荐的用于发展和保持健康成年人有氧适能和身体成分的具体运动处方推荐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的持续或间歇有氧活动。
18. 美国运动医学会(1998)推荐采用抗阻训练发展肌肉力量和耐力,其运动处方建议采用每周,一组改善主要肌群的练习,每次练习须完成重复。
(二)判断题1. ()目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健康”概念,一个人只要躯体和心理健康就可以认为是健康的。
2. ()人体在运动时,心输出量根据需要分配至各器官,心脏和参与运动的肌肉血流量明显增加,内脏及不参与运动的肌肉血流量减少。
人体安静心输出量则平均分配至各器官。
3. ()许多研究证实,心脏的泵血功能是决定氧运输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也是决定有氧适能水平的重要因素。
4. ()心输出量是限制人体劳动和运动能力(特别是耐力运动)的最重要的因素。
运动生理学9体适能及运动处方
![运动生理学9体适能及运动处方](https://img.taocdn.com/s3/m/8d71f63269eae009581becf6.png)
(四)运动处方的基本内容 运动形式
运动强度 运动处方的四要素
运动时间 运动频率 运动目的 运动时间带 注意事项及调整
1.运动形式 1)按运动供能特点分类 有氧运动:步行、慢跑、长距离游泳(中、小强度运
动) 无氧运动:短距离全速跑、投掷(极量、亚极量强度
运动) 2)按肌肉活动特征分类 动力性运动 走、跑、跳 静力性运动 支撑倒立、蹲马步 3)按动作结构分类 周期性运动 跑、骑自行车、划船 非周期性运动 体操、武术、羽毛球
4)按肌肉工作的相对强度分类 极量强度运动 100m、200m跑、50m、游泳 亚极量强度运动 400~1500m 跑、武术、自由体
操 大强度运动 10000m跑 中等强度运动 马拉松、公路自行车、长距离游
泳 2.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运动量/运动时间)
是运动处方四要素中最重要因素。 运动强度的控制: 1)心率(HR)
女子12分钟跑测试成绩评分表
体力级别 30岁以下 30-39岁 40-49岁
1 极差 1500米以下 1400米以下 1200米以下
2差
1500-1799 1400-1699 1200-1499
3 稍差 1800-2199 1700-1999 1500-1799 4 好 2200-2599 2000-2399 1800-2299
谢相当,=250ml•min-1吸氧量
(3)自感用力度(主观运动强度 RPE)
(4)最大摄氧量贮备百分比
最大摄氧量贮备 = 最大摄氧量 - 安静时摄氧量
低强度:
≤50%最大摄氧量
中等强度: 55~65%最大摄氧量
亚极量强度: 70~80%最大摄氧量
运动生理名词解释1
![运动生理名词解释1](https://img.taocdn.com/s3/m/26e5797f02768e9951e738f1.png)
1能量统一体:运动生理学把完成不同类型运动项目所需能量之间,以及各能量系统供应的途径之间相互联系所形成的整体,称为能量统一体。
2 能量系统:是指提供ATP在合成的能量供应系统,依据不需氧和需氧方式的不同分为三个系统,即磷酸原系统、乳酸能系统和氧化系统。
3 磷酸原系统:是指A TP、ADP和磷酸肌酸(CP)组成的系统,由于它们都属高能磷酸化合物,故称为磷酸原系统(A TP—CP系统)。
4 乳酸能系统:是指糖原或葡萄糖在细胞浆内无氧分解生成乳酸过程中(又称酵解),再合成ATP的能量系统。
5 兴奋性:是指组织细胞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
6 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因素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7 等长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等于外加的阻力,肌肉积极收缩但长度不变。
8单收缩:是指整块肌肉或单个肌纤维接受一次短促的刺激后,先产生一次动作电位,即一次机械性收缩。
9 强直收缩:是指每次刺激是时间间隔短于单收缩所持续的时间,肌肉是收缩将出现融合现象,即肌肉不能完全舒张,称为强直收缩。
10 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与它所支配的那些肌纤维组成一个运动单位。
11 牵张反射:在脊髓完整的情况下,一块骨骼肌如受到外力牵张,使其伸长时,能反射性的引起受牵扯的同一块的肌肉收缩,这种反射称为牵张反射。
12 肌紧张:肌紧张是维持姿势的基础,其反射活动的初级中枢在脊髓,在正常状况时它经常受到上位中枢的调控。
13 血型:通常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
14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15 氧离曲线:表示血氧饱和度与氧分压之间关系的曲线。
16碱贮备:血液中缓冲酸的物质主要是NaHCO3,习惯上将血浆中的NaHCO3称为碱贮备。
17 碱储:NaHCO3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对固定酸的缓冲能力,故习惯上称为碱储备。
18 血红蛋白氧含量:每1L血液中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称为血红蛋白氧含量。
体适能(1)
![体适能(1)](https://img.taocdn.com/s3/m/6e6fb84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e.png)
注意:用BMI评价身体质量指数时存在误差, 所以它只是指标之一。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指数 标准也是不同的,比如亚洲人相对欧洲人来说 数值较低。它在判断体重过重时,难以区分是 因脂肪存积还是肌肉发达所致,故还因结合体 脂含量的测定来综合判断。
6、速度:短时间快速移动的能力。田径、橄榄球等运动括血糖、血脂、血胰岛素、骨密度等。其反 映的是一种机能状态,它同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生或 发展直接相关,而且与运动锻炼的效果直接相关。 通过运动锻炼降低血脂水平、控制血糖、提高骨密 度等都能增强机体代谢性体适能,减少各种运动不 足性疾病的发生,并影响机体整体体适能水平。
理论基础:假定所有的身体组织都划分为脂肪成分和非脂肪成 分。非脂肪成分包含了除液体以外的所有身体组织,其密度假
定为1.1g/cm3,脂肪密度假定为0.9g/cm3.
推算公式:
体密度(Db)=空气中体重/[(空气中体重-水下体 重)/水密度-肺余气量]
我国常用的肺余气量的方法为:
男子肺余气量=肺活量×0.23
体重指数 过轻 适中 过重 肥胖
非常肥胖
男性 <20 20-25 25-30 30-35 >35
女性 <19 19-24 24-29 29-34 >34
分类 体重过低** 体重正常 超重 肥胖
体重指数(kg/m2) <18.5 18.5 - 24.9 ≥ 25.0 ≥ 28
中国成年人身体质量指数
(四)人体测量评估法 BMI、WHR
BMI:体重指数 BMI(body mass index) ,身体质量指数,简
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指数,计算方法是: BMI=体重(kg)/身高(m)^2,即体重公斤数 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 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 标准。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165e7fd770bf78a6529544d.png)
名词解释1、有氧适能:是指人体摄取、运输和利用氧的能力,又称心肺适能。
它是实现有氧工作的基础,又称有氧工作能力。
2、肺活量:最大吸气后,尽力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为肺活量。
它是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三者之和。
3、运动后蛋白尿:健康人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或暂时性的蛋白尿为运动后蛋白尿。
4、肌肉力量:机体神经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5、最大摄氧量: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时间激烈运动中,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最大氧气量6、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心动周期,其长短取决于心率。
7、碱储备:通常以每100ml血浆的碳酸氢钠含量来表示碱储备量。
8、青春性高血压:青春发育期后,心脏发育速度加快,血管发育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加之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血压明显升高,一些人甚至出现暂时偏高现象,称之为......9、运动处方:根据参加活动者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体适能水平以处方的形式确定其运动目的、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注意事项的系统化、个性化的运动方案。
10、运动后过量氧耗:运动后恢复期内,为了偿还运动中的氧亏,以及在运动后是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时消耗的氧气量11、超量恢复:在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这种现象称之为.........12、准备活动:是指在正式训练和比赛前为提高身体机能而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专门的身体练习。
13、真稳定状态:在进行中小强度的长时间运动时,当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机体所需要的氧可以得到满足,即吸氧量和需氧量保持动态平衡,这种状态称之为........14、乳酸阈:在递增负荷运动中,运动强度小时,血乳酸浓度与安静值接近,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乳酸浓度逐渐增加,当运动强度超过某一负荷时乳酸浓度急剧上升的开始点称之为.....15、解剖无效腔:在呼吸过程中,每次吸入的气体中,留在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上呼吸道内的气体是不能进行交换的,这一部分空腔为.......16、时值:是指以2倍基强度刺激组织,刚能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最短作用时间。
有氧体适能的训练方法
![有氧体适能的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e7397c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f.png)
有氧体适能的训练方法一、前言有氧体适能的训练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健身方式,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耐力和燃烧脂肪等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有氧体适能的训练方法,包括训练原则、训练强度和训练时间等方面。
二、训练原则1.渐进性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和强度,以达到适应运动的目的。
2.连贯性原则:每周至少进行3次有氧运动,保持连续性。
3.个体差异原则: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目标来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4.多样性原则:采用不同种类、不同强度、不同时间和不同频率的有氧运动,以避免单调性。
三、训练强度1.最大心率法:最大心率=220-年龄。
在此基础上,进行60%-80%的有氧运动。
2.心率感应法:根据自身感觉来掌握心率区间,分为低中高三个区间。
低区间为50%-60%最大心率;中区间为60%-70%最大心率;高区间为70%-80%最大心率。
3.热身和恢复:在有氧运动前进行5-10分钟的热身运动,运动后进行5-10分钟的恢复运动。
四、训练时间1.初学者:每次20-30分钟,每周3次。
2.中级者:每次30-45分钟,每周4次。
3.高级者:每次45-60分钟,每周5次。
五、训练种类1.步行:步行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有氧运动方式,适合所有年龄段人群。
可以选择户外或室内跑步机进行。
2.骑行:骑行是一种低冲击力的有氧运动方式,对膝关节负担小。
可以选择室内或室外骑行。
3.游泳:游泳是一种全身性的有氧运动方式,对关节负担小。
可以选择自由泳、蛙泳等不同方式进行。
4.跳绳:跳绳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有氧运动方式,可以在家中进行。
注意保持正确姿势和呼吸。
六、注意事项1.在有氧运动前应该先进行热身活动,避免肌肉拉伤或其他意外伤害。
2.在有氧运动过程中应该注意呼吸,保持正常呼吸。
3.运动后应该进行恢复活动,避免肌肉酸痛或其他不适。
4.根据自身身体情况和目标来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避免过度训练。
七、结语有氧体适能的训练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健身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耐力和燃烧脂肪等效果。
运动生理复习资料
![运动生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3798533eefdc8d376ee3266.png)
运动生理复习资料1、兴奋:神经、腺体、肌肉等可兴奋组织受刺激后产生生物电反应的过程,以及由相对静止转为活动状态或活动由弱变强的表现均称为兴奋。
2、兴奋性:机体或其组成部分的细胞、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3、能量代谢: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储存、释放、转移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4、ATP稳态:机体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维持其A TP恒定含量的现象称为A TP稳态5、机体所需的能量50%—70%来自糖,因此提供能量是糖类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成人每天约有18%的能量来自蛋白质,但可由糖及脂肪代替,因此供能是蛋白质的次要功能。
6、肝脏利用乳酸、丙酮酸、甘油和某些氨基酸等非糖类物质来合成糖原,即糖异生。
7、磷酸原供能系统特点:供能总量较少,持续时间短,功率输出快,不需要氧,不生成乳酸。
供能项目:短跑、举重。
8、糖酵解供能系统特点:供能总量较多,持续时间短,功率输出较大,不需要氧,生成乳酸。
供能项目:400米跑、100米游泳。
9、ATP供能特点:A TP生成总量最大,供能速率最低,持续时间最长,需要氧参与,不产生乳酸。
供能项目:中长跑、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
10、三种供能系统的供能总量和供能效率是不同的。
磷酸原供能系统ATP供应总量最低,但能提供最大的A TP合成效率;有氧氧化虽然提供的A TP总量最多,但ATP合成效率最低;糖酵解系统介于二者之间。
一般来讲,依运动模式、运动持续时间和强度不同,3种供能系统都参与能量供应,只不过各自在总体能量供应中所占的比例不同11、消化:是指事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可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12、吸收:食物经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物质,以及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通过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等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称为吸收。
13、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
基础代谢率随性别、年龄等不同而有生理变化。
其他条件相同时,男性的基础代谢率平均比女性高,幼儿比成人高。
有氧体适能的训练方式
![有氧体适能的训练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267b8da5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e.png)
有氧体适能的训练方式
有氧体适能训练是将动作与呼吸有机结合的一种形式的运动,通
常可以帮助减少压力、增强心肺肌肉力量和血液循环。
简单来说,有
氧运动就是要在较高强度的运动中持续吸入氧气,促进大脑和身体的
运动效果。
它不仅可以改善身体的发育,而且能够有效的提升体力耐力,让人变得更加的健壮。
1、慢跑。
慢跑是最主要的有氧运动,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心肺功能,并促进人体基本身体力量和机能的发展。
它可以使身体的循环系统得
到健康的发育,从而改善生理机能和健身水平。
2、跳绳。
跳绳可以提高心肺机能,既能减轻身体的压力,又能锻
炼肌肉力量。
有氧跳绳可以改善身体形态,让身体更加协调统一,可
以有效改善体重管理问题。
3、登山。
登山是提高有氧能力的有效方法,它可以激活大量的肌
肉群,并刺激心肺功能。
登山能够让心脏跟着节奏跳动,提供比室内
有氧运动更充分的氧气。
它还能锻炼下肢力量和肌肉组织。
4、游泳。
游泳也是增强有氧能力的有效方式,它只要比慢跑更加
高级,可以让身体更加灵活,改善身体的适应能力和力量。
同时,它
也不费力,可以让身体均衡发展,从而让人变得更加健康。
5、跳舞。
跳舞也是一种有氧运动,它既有趣又有节奏感,可以锻
炼肌肉,加强心肺的功能。
跳舞活动有助于增强身体对疲劳的抵御能力,有助于改善身体的协调性,抑制身体的老化,起到比其他运动更
好的效果。
有氧适能的评价方法
![有氧适能的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118315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f.png)
有氧适能的评价方法有氧适能是指人体通过进行持续的有氧运动训练,提高心肺功能和氧气利用能力的能力。
为了评价一个人的有氧适能水平,科学家和运动员们开发了各种评价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有氧适能评价方法。
一、VO2max测定法VO2max是评价一个人最大摄氧能力的指标,也是衡量有氧适能水平的重要参数。
VO2max测定法通过测量一个人在最大运动强度下吸入和利用氧气的能力来评估其有氧适能水平。
常用的VO2max测定方法有直接测定法、间接测定法和预测法。
直接测定法需要使用专业设备和实验室条件,间接测定法则通过心率和运动强度等指标来估算VO2max值,而预测法则通过一系列身体测量数据来估算VO2max值。
二、Lactate Threshold测定法乳酸阈值是评价有氧适能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乳酸阈值是指人体在进行有氧运动时乳酸开始积累的运动强度。
乳酸阈值测定法通过不同强度的运动负荷下测量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以确定乳酸阈值。
乳酸阈值越高,说明个体在高强度运动时能够更好地耐受乳酸的积累,有更好的有氧适能水平。
三、运动耐力测定法运动耐力是评价有氧适能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运动耐力测定法通过测试个体在一定时间内进行重复运动的能力来评估其有氧适能水平。
常用的运动耐力测试包括跑步、游泳、骑车等不同运动项目,通过测量个体在指定时间内能够完成的重复次数或距离来评估其有氧适能水平。
四、心率变异性测定法心率变异性是指心脏跳动间隔时间的变化。
心率变异性测定法通过测量个体在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下心率的变异性来评估其有氧适能水平。
心率变异性越高,说明个体的心脏适应能力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越好,有更好的有氧适能水平。
五、运动表现评价法运动表现评价法通过评估个体在特定运动项目中的表现来评估其有氧适能水平。
例如,长跑运动员的成绩、游泳运动员的泳速等都可以作为评价有氧适能的指标。
运动表现评价法直观、简单,但受到技术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有氧适能的评价方法有很多种。
有氧适能的评价方法
![有氧适能的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c39c6c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f.png)
有氧适能的评价方法有氧适能是指机体在长时间、中低强度的运动负荷下,以有氧代谢为主,通过运动训练提高心血管、肺功能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能力。
评价有氧适能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方法。
1.最大摄氧量(VO₂max):最大摄氧量是评价有氧适能最直接和有效的指标之一、它表示单位时间内摄入和利用氧气的最大能力,是评价一个人的氧耗能力和心血管耐力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测定方法有直接测定法(例如呼吸法、气体分析法)和间接测定法(例如人体负荷法和稳态人体负荷法)。
2.运动耐力测定:运动耐力测定是评价有氧适能的一个重要方法。
常见的运动耐力测定方法包括长时间持续运动(如长跑、长骑行等)和间歇运动(如负荷强度递增的毅力跑、毅力骑行等)。
通过测定运动的时间、负荷和距离等指标,可以评价一个人的有氧适能水平。
3.心率恢复率(HRR):心率恢复率是评价有氧适能的一个简单且可行的方法。
通常在进行有氧运动后,测量运动结束后一段时间内心率的下降速度。
心率下降速度越快,说明心血管适应能力越好,有氧适能水平越高。
4.运动代谢机制分析:通过测定在不同运动强度下产生的能量和代谢产物,可以了解个体的氧代谢能力和能量供应系统的适应性。
例如,通过测定乳酸浓度、CO₂排量、心率和呼吸频率等指标,可以评价运动的能量供应机制和运动耐力。
5.运动耗氧调控机制研究:通过测定运动过程中的呼吸状态、心率和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等指标,可以研究运动中心血管、呼吸和代谢系统的协调性和适应性。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有氧适能的水平和运动效果。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评价有氧适能的方法,不同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评价目的、对被评价对象的要求和实际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此外,评价有氧适能时还需要考虑个体差异、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等因素的影响,以综合分析评价结果。
有氧体适能的三种训练方法
![有氧体适能的三种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1a68c11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6d.png)
有氧体适能的三种训练方法有氧体适能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有氧运动训练方法,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
有氧运动是指以有氧代谢为主要能量来源的运动,通过运动时持续供氧的方式,使身体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得到锻炼和改善。
下面将介绍三种常见的有氧体适能训练方法。
一、连续运动法连续运动法是最常见、最简单的有氧训练方法之一。
它的原理是通过持续较长时间的运动来锻炼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
常见的连续运动包括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
这些运动都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能力进行选择。
在进行连续运动训练时,需要掌握适当的运动强度和时间。
一般来说,运动强度应适中,让自己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运动。
运动时间可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但建议每次至少持续30分钟以上,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此外,切忌过度训练,应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训练目标来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二、间歇运动法间歇运动法是将高强度运动与低强度运动交替进行的训练方法。
它的原理是通过交替的高低强度运动,让心肺系统在高负荷和低负荷之间快速适应,提高耐力水平。
常见的间歇运动包括间歇跑、间歇游泳等。
在进行间歇运动训练时,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设定高低强度运动的时间和比例。
一般来说,高强度运动时间应较短,低强度运动时间应较长,以保证适当的休息和恢复。
此外,间歇运动还可以根据个人的训练目标进行调整,如增加高强度运动时间来提高训练效果。
三、循环运动法循环运动法是将多种不同的有氧运动有序地组合在一起进行的训练方法。
它的原理是通过不同的运动方式和动作,全面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提高整体的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
常见的循环运动包括有氧健身操、有氧舞蹈等。
在进行循环运动训练时,需要根据个人的喜好和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动作和强度。
一般来说,循环运动应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等多个方面,以全面提升身体的适能水平。
总结起来,有氧体适能的三种训练方法包括连续运动法、间歇运动法和循环运动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目标进行选择。
有氧适能的生理学基础
![有氧适能的生理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c3cdca4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2.png)
有氧适能的生理学基础一、引言有氧适能是指人体在进行长时间、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后,身体适应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心肺功能的提高、血液循环的改善、肌肉酸素利用能力的增强等,从而提高了人体的耐力和健康水平。
二、心血管系统的适应有氧运动可以使心脏收缩力增强,心率下降,心输出量增加。
同时,有氧运动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水平。
这些变化都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三、呼吸系统的适应有氧运动可以增加肺活量和呼吸频率,提高肺部弹性和通气性。
同时,有氧运动可以促进气体交换和二氧化碳排出,减少乳酸堆积和呼吸困难。
四、代谢系统的适应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葡萄糖和脂肪的利用,并减少乳酸积累。
此外,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肌肉的酸素利用能力和线粒体数量,从而增加肌肉的耐力和燃烧脂肪的能力。
五、神经系统的适应有氧运动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反应速度和协调性。
同时,有氧运动可以减少焦虑和抑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六、适宜人群及注意事项有氧运动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进行,但对于老年人、初学者或患有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人群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此外,在进行有氧运动时需要注意保持适当强度和频率,并伴随充足的水分摄入以及正确的呼吸方式。
七、结论有氧适能是一种非常重要且有效的健身方式,通过改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代谢系统和神经系统等方面来提高身体耐力和健康水平。
不仅对于普通人群而言,也对于职业运动员或其他高强度训练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增加有氧运动的时间和频率,从而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体适能理论及健康评估
![体适能理论及健康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5d7553dd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b.png)
体适能理论及健康评估一、身体适能( Physical Fitness):指身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包括:(一)竞技运动相关体适能(敏捷、协调、速度、平衡、反应能力、爆发力)(二)健康相关体适能元素包括:心肺耐力(有氧体适能)、身体组合(脂肪百分比)、柔韧度、肌力及肌耐力。
1 、有氧体适能(心肺耐力):(1)有氧训练指引:A、在有氧环境下进行,不应达到上气不接下气的程度。
B、全身性的耐力性运动C、训练频率建议每周三到五次,每次的训练时间至少20 分钟D、训练强度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75%★量度静态心率:最准确量度静态心率(Resting Heart Rate,RHR) 的时间应是充足歇息(睡眠)后刚起床的时候。
测量的方法: a 颈动脉量度法 b 桡动脉量度法★有氧运动与静态心率: (Aerobic Exererse and Resting Heart Rate)心肺适能较好者: 55 次/分;心肺适能较差者: 70 以上(次/分)★ 心肺适能较好者与心肺适能较差者相比较:A、每天心率差别:15000 次B、每星期心率差别:100000 次C、每年心率差别: 52000000 次★卡式公式:卡式公式是用来计算运动目标心率相对准确的方法目标心率:[(220-年龄)-静态心率(RHR) ]×运动强度+静态心率。
如:学生:陈先生年龄:22 岁静态心率:68bpm 最大心率=220-年龄=198m贮备心率(Heart Rate Reserve) =最大心率-静态心率总结:目标心率=[ (220-年龄) -静态心率]×运动强度+静态心率(2)血压收缩压(心缩压 Systolic Pressure):当心室收缩之际所产生的压力。
舒张压(心舒压 Diastolic Pressure) : 当心室舒张时存在的压力。
△血压测试前两个小时避免:1、吸烟2、刺激性食物3、进食咖啡因4、情绪低落△血压剂使用:1、量度前应坐着歇息半小时2、手臂应放在胸部水平3、包扎袖口位于上臂(手肘折痕上 2-3 厘米)成人血压之分类:正常:〈130mmhg(收缩压) 〈85 (舒张压)普通: 130——139 (高压) 85——89 (低压)轻度高血压: 140——159 (高压)中度高血压: 160——179 (高压)严重高血压: 180——209 (高压)90——99 (低压) 100——109 (低压) 110——109 (低压)2、身体组合(身体成份)★身体由以下部份构成:a 、皮下脂肪b 、肌肉c 、器官d 、骨骼e 、其他非脂肪物质 (1)脂肪重要脂肪: 从健康及体适能两方面来分析, 达到及维持最佳体脂比例 是非常重要的。
“有氧适能”锻炼
![“有氧适能”锻炼](https://img.taocdn.com/s3/m/2a52cfec65ce050876321382.png)
什么是“有氧适能”?
最大氧气量就能得到结果。
一般人的结果是百分之二十几,而奥运会运动员的“有氧适能”可以高达75%。
为什么要锻炼?有的人为减肥,有的人为健康,有的人为快乐。
实验证明一顿惯常的油腻早餐之后4个小时,就能测到血脂含量增加了将近一倍。
一晚90分钟的散步之后,第二天做同样的测试,血脂增加的量明显减少。
解释是运动增加了体内的脂蛋白脂肪酶,提高了身体分解脂肪的能力。
所以,保持锻炼的习惯,哪怕是很温和的锻炼也很重要。
高强度间歇性锻炼(HIIT方案):每次用最快速度骑动感单车20秒,休息,反复骑3组,加起来就是一次锻炼1分钟,然后每周如是锻炼3次,持续6周。
=======或者:1分钟张臂跳跃、1分钟深蹲、1分钟快跑(原地)、1分钟张臂跳跃、1分钟深蹲。
以上运动强度确实很大,基本上张臂跳跃1分钟就已经能出汗,并且气喘吁吁。
可以按自己微微出汗的程度降低强度,除了快跑1分钟,其他改成每组20次,中间休息大概10秒钟喘顺气再做。
加起来用时10分钟,希望每天都能坚持。
结果显示:胰岛素敏感度改善,有氧适能则无明显改善。
研究解释,相对于温和用时较长的锻炼,高强度锻炼能更有效调动糖元储备,并激发身体更多的肌肉参与锻炼,从而提高消耗肌糖元的效率。
建议:坐下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否则体内黏性物质就会开始聚集,久坐是健康的杀手。
即:1.每小时活动一次;2.每天锻炼 3. 注意饮食摄取热量;
4.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
有氧适能水平
![有氧适能水平](https://img.taocdn.com/s3/m/bfa9d1c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1.png)
有氧适能水平运动是人类健康不可或缺的部分,不仅可以促进人体健康,还可以改善心理状况。
有氧运动是提高人体适能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有效提高身体有氧适能水平有助于提高身体抗疲劳能力和提高体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有氧适能水平的提高手段以及它的好处。
首先,有氧运动可以分为脂肪燃烧运动和心肺功能训练两类。
脂肪燃烧运动,尤其是有氧脂肪燃烧运动,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们减肥。
这种运动的原理是运动时机体消耗的热量来自于脂肪,特别是在有氧运动中,也就是在运动时保持低程度的有氧运动,如用轻松的速度跑步、慢步行、散步或游泳等,可以有效的减少脂肪,从而提高身体有氧适能水平。
此外,心肺功能训练可以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这类运动以抗阻运动为特点,如仰卧起坐、俯卧撑等,能够增加心肺适能,从而提高脉搏压力,增强心血管系统的适应性,提高全身有氧运动的能力。
有氧适能水平的提升可以带来诸多好处。
首先,提升有氧适能水平可以提高身体耐力,这样你就能够更长时间和更强烈的运动了,帮助更有效地减肥和塑形身体。
这也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保证身体内部器官的正常功能,从而减少肥胖的风险。
此外,提高有氧适能水平有助于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有助于减少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生率。
最后,提高有氧适能水平可以改善情绪并增强记忆力。
长期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大脑供血充足,从而改善大脑的功能和精神状态。
同时,也可以提高记忆力,因为锻炼可以帮助身体更有效地吸收营养,从而提高记忆力。
总之,有氧适能水平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它既可以促进健康,还可以改善心理情绪。
因此,每个人应该认真对待自己的健康,定期进行有氧运动,提高身体的适能水平,使身体更加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进行完复杂的计算之后,研究人员确定,以至少100步/分钟的速度步行才 能达到适当强度的最低限。
这个最低限度是针对一般没有身体残疾的健康人而言的。而且这仅仅是一个指导 建议:男性的运动适当强度为92-102/分钟,女性为91-115/分钟。
圣地亚哥大学的研究人员Si当于每分钟至少走100步。为了获得确切的数据,Marshall及 其同事招募了97名男女受试者。每个人在跑步机上以四种不同步速运动四次 (从2.4公里/小时到4.1公里/小时),同时用仪器测定跑步者消耗的能量。同 时受试者也佩戴计步器来计算步数。
健康体适能是指一般人为了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效 率所追求的体适能。 内容包括:有氧适能、肌适能(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体成分和柔韧适能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强体质、 促进健康”已经成为现代人共同追求的目标。
有氧适能 有氧适能是指人体摄取、运输和利用氧的能力。它是实现有氧工作的基础, 故又可称为有氧工作能力,有氧适能水平愈高,有氧工作能力愈强。 有氧适能与健康的关系: 心泵能力增强 血管性能提高 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肺通气功能改善 有氧适能运动处方 步 行\慢 跑\自 行 车\网 球\排 球\远 足 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时间。 每周锻炼3~4次是最适宜的频率。但由于运动效应的蓄积作用,间隔不 宜超过3天。作为一般健身保健或处于退休和疗养条件者,坚持每天锻炼一次 当然更好,但前提条件是次日不残留疲,每日运动才是可取的。
提高有氧适能的锻炼方法
走步(散步、健步走、倒步走等) 跑步(走跑交替、匀速跑、变速跑等) 骑车(匀速、快慢交替骑车等) 球类(非竞技性的球类项目) 传统体育项目(气功、太极拳剑扇、舞蹈、秧歌) 登楼梯 游泳
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 (1)因人而异的原则:要根据每一个参加锻炼者或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 个人身体客观条件及要求的运动处方 (2)有效的原则: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应使参加锻炼者或病人的功能状态有所 改善。 (3)安全的原则:按处方运动,应保证在安全的范围内进行,若超出安全的界限, 则可能发生危险。在制定和实施运动处方时,应严格遵循各项规定和要求, 以确保安全。 (4)全面的原则:运动处方应遵循全面身心健康的原则,在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 施中,应注意维持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平衡以达到“全面身心健康”的目的。
美国运动医学会1998年推荐的用于发展和保持健康成年人有氧适能和身体成 分的具体运动处方。 (1)运动频率:每周3~5天。 (2)运动强度:一般为55%/65%~90%最大心率(HRmax)或40~85%最大吸氧 量贮备 (O2R)或最大心率贮备(HRR)。 (3)运动持续时间 :20~6Omin持续或间歇 (每次最小10min全天累计达此值) 有氧活动。 (4)运动方式:最好的运动是锻炼者所喜欢的并能长期有规律坚持的运动。 (5)如何执行运动处方:每次开始运动前进行准备活动以减少肌肉酸痛和受伤 的危险。
运动强度的简易计算法 最佳运动强度为每分钟心率=170-年龄 运动强度(用自我感觉来衡量) A.极大强度运动:最大耗氧量100%。非常吃力,不能坚持到运动结束。 B.大强度运动:80%。相当吃力,但能坚持到运动结束。 C.中等强度运动:40%-60%。有适度出汗,肌肉有略微酸胀的感觉。这是个 对治疗有效的运动量,应该逐渐达到这个目标。 D.低强度运动:20%。运动后无汗,脉搏也无明显变化,人有较轻松的感觉。 E.用运动时的脉率来判断运动量:即:运动时脉率(次/分)=170-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