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与教育评价改革

合集下载

新课程与教育评价的改革

新课程与教育评价的改革

新课程与教育评价的改革随着国家对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程与教育评价改革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新课程与教育评价的改革不仅仅是课程内容的更新,更是要从教学的各个方面来改进教育质量。

一、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是在原有课程基础上,按照学科知识和学科要求构建,以班级为基本单位,把教育的任务真正落实到学校、班级和教育过程中的教学活动中。

新课程体现了自然、本位、综合、开放、民主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注重知识,又注重能力的培养,以“应用型与综合性”为核心,以工作坊化、团队化、个性化和情境化等特点进行教育教学。

新课程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实践性学习,鼓励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多方面综合思考,发挥自己的特长,学生能自主掌握知识,自主建构知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二、评价方式改革:教育评价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评价方式的改革,是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

评价方式改革的研究是为了实现现代学科评价研究的目标,以深刻理解评价的本质、评价的目的和理解评价价值标准为基础,从教育的角度来重新界定评价范畴、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从而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评价方式改革不仅仅是将定期的考试改为更有针对性的测验,更是以个别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现了评价的综合性、拓展性和个性化,我们需要充分认识新课程对评价模式的提出,依据学科、课程、学生对评价进行分类、赋权和应用三大环节设计评价体系。

三、改革带来的好处:新课程与教育评价改革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首先,新课程强调了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变成主人翁,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其次,评价方式改革注重学生个性和素质教育,让传统的考试文化走向隐退,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拓展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形成了学术育人,技术育人与人文育人的教育综合体;最后,新课程与教育评价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将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从而建立起一套兼具实用性和先进性的教育体系,不仅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也为推进全面、素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履行了责任。

新课程与教学评价改革

新课程与教学评价改革

新课程与教学评价改革一、改进课程评价的意义人是如何认识自己的?需要凭借外物(唐太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他人的评价而获得关于自我的认识。

那么,学生对来自教师的评价与来自一般人的评价有何差别呢?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更大。

※接受评价的对象是成熟度较低,自我发展水平较低的学生。

※师生关系中,教师是权威和社会代言人的角色。

这样其评价更容易被学生及其家长接受。

※每名教师身后都有一群学生,教师的评价容易形成一个相对一致的评价氛围,成为时刻影响学生成长的环境。

#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有文化方面的原因: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

鼓励我们少说,不要说错。

在我们教育方面,评价也有原因啊。

我们向学生提问时,我们在干什么?#你回答问题,我利用这时间板书,#听他的答案与我们的是否一致。

我们没有关注他参与回答问题本身,没有关注他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我们只关注结论和结果。

标准答案?真吗?哲学上,尼采:透视主义,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我们认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着盲人摸象的成分,我们不可能完全把握世界的本质,把握总是相对的。

学生回答后,我们怎么评价,得到的是不耐烦、否定的评价,长此以往,不参与。

心理学实验:跳蚤实验,同样,教师的评价:“你不行,你还需要努力”就是那块玻璃。

在国务院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四个核心要素和关键环节: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德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改革考试评价制度。

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一)评价功能单一。

过分强调甄别、选拔功能,忽视改进、激励功能;(二)评价内容单一。

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忽视全面发展和学生个性差异;(三)评价方法单一。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评价观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评价观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评价观摘要: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需要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学评价观,在评价学生的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的同时,也要评价学生的其他智能,要扩大评价主体,要在情境中评价学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学评价观“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原理,运用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对整体或局部的教学系统进行全面考察和价值判断。

”教学评价始终与教学相伴随,是教学的一部分。

传统的教学评价是在统一的考场、试题、标准对所有的学生进行评价。

这种“标准化”的教育多“生产”出“标准化”的人才,却难以满足目前社会各行各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

为了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我们应树立全新的教学评价观。

一、评价智能的多元化上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德纳在其著作《多元智能》一书中提到人类的智能并非是语言和数学逻辑能力所能涵盖的,只通过这两方面来评价一个人,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

他认为人的智能至少包括七种: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

加德纳在1999年出版的《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一书中,又设想了三种潜在的新智能,即存在智能、道德智能、精神智能。

他还认为,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会发现更多的智能。

由此可见,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种智能组合而成,智能的不同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有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之分,这使得学生的学习类型和智能类型各不相同。

依据传统的智能理论和评价方式来衡量,语言、数学逻辑智能突出的学生,被视为“聪明”;而这两方面差,即使他的歌唱得好、画画得好,也还是会被认为是“差生”。

实际上,对于这些所谓的“差生”,如能因材施教,根据其智能特点给予鼓励和引导,那么,每个学生都应是聪明的,都能体现其智能强项。

二、评价的多主体化长期以来,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基本上都是由教师来打分,因为教师掌握着知识,掌握着评价标准,掌握着评价权力,具有绝对的权威,“一言九鼎”。

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

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

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1. 引言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的全面评估,探讨其意义和影响,为读者提供深入了解的文章。

2. 新课程标准的制定新课程标准是指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对课程设置、内容、教学要求等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的标准。

我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是,它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灵活的学习内容,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与过去的课程标准相比,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3. 高考评价体系的改革高考评价体系是衡量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标准。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高考评价体系也迎来了一系列的改革。

我认为,传统的高考评价体系过分注重学生的记忆和填鸭式的教学,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考评价体系也在逐渐转变,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深度评估与启示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的改革,对于教育教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深度评估,我们可以看到,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而高考评价体系的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这提醒我们,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

5. 个人观点对于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的改革,我持积极的态度。

我认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而高考评价体系的改革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为他们的未来做好准备。

6. 总结通过对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的全面评估,我们可以看到,教育体制改革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的改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应该为此而感到欣喜和鼓舞。

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的改革,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课程实施与教育评价的改革

新课程实施与教育评价的改革

新课程实施与教育评价的改革论文摘要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场深刻的变革,强调尊重被评价者的主体性;强调区分日常课程评价与选拔性评价;倡导评价主体、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评价标准的差异性;倡导动态的、过程的评价;倡导采用情境化的、真实的评价方式,追求与教学相结合的评价。

而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评价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它对学校教育活动的导向、监控、调节、鉴定等功能比原来的教育评价应有重大的创新和突破,教育评价的改革成功与否,对推动新课程的实施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教育评价的含义及意义、现行课程下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以及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改革,开展深入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教育评价改革课程改革是在世纪之交的背景下进行的,也是在世界各国进行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展开的,这种形势要求新课程必须置于国际视野中进行规划和设计。

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已成为素质教育实施的核心。

其中,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和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教育评价体系,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我国新课程确切地说是改善课程的一次尝试,是课程改革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阶段。

每次课改都有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

50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我国开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课程改革,并由此形成基础教育课程的现行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课程评价实践带有鲜明的“技术理性”色彩和管理主义倾向,追求效率和控制,导致课程评价的机械化和非人性化,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妨碍了学生与教师自然健康发展。

教育评价改革中应关注哪些重要问题,做好哪些关键环节?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建构、探索教育评价的新体系?在此形势下新课程改革将课程评价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已经是推动学科教学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浅谈新课程教学评价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教学评价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教学评价的转变当前我国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迫切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以保证和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和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评价的目的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为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的主体从单向转为多元;评价的内容从倚重学科的学业成绩转为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评价的模式从注重量化转为量与质的结合;评价的过程从静态地评价结果转向动态地评价整个过程;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

新课程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个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整体的评价体系。

一、评价侧重点的变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即注重过程,终结性、过程性和发展性并重,实现评价侧重点的转移。

评价的侧重点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

传统的评价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于学生是如何获得这些答案的却漠不关心。

学生获得答案的思考与推理、假设的形成以及如何应用证据等,都被摈弃在评价的视野之外。

缺乏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就会导致学生只重结论,忽视中间过程,就不能促使学生注重学习、合作、科学探究的过程,不能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精神,反而易于形成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和习惯,不利于其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限制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近年来,评价逐渐转向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教师和学校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

评价的主要功能是改进或形成,而不是鉴定或选择。

它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教师改进教学或为学生后续学习提供全面而具体的依据。

只有关注过程,才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评价改革

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评价改革

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评价改革——校本培训计划一、问题提出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

自2001年秋季开始,国家推行新课程改革已两年多,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瓶颈和关键环节。

教育教学评价的滞后,已成为新课改向纵深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尤其是考试评价的滞后,严重阻碍了新课改理念的实施。

因此,在新一轮推进课改革工作的实践中,我们必须把教育教学评价改革这一新课改的关键环节抓好,要通过积极地探索实验逐步完善较为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特别是建立适应新课改理念的考试评价机制。

当前,教育教学评价现状与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评价功能单一: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

现行的主流的教育教学评价,从观念到实践较多地方都过分强调总结性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形成性评价,忽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所谓甄别即是审查鉴定确定优劣、真伪。

所得选拔则主要是挑选、择优、选录选用。

有人形象地把现行学生评价比作一个大筛子,学生被放在筛子上筛选,筛选的结果只能是两种人:一种是筛子上面的即成功者;一种是筛子下面的即失败者,这种评价模式,不管评价因素是否科学,筛子漏孔是大还是小,均只有这两种结果。

对教师评价也只偏重于考核优劣。

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就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选择适合教育的教师”,而忽视教育行为应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和促进教师的成长发展。

(二)评价标准单一:评价的内容过于注重学生成绩,而忽视全面发展和学生个体差异。

由于教育评价功能的价值取向是甄别选拔,因而与之相应的教育评价内容主要是智育,侧重于学生成绩,侧重于知识、技能。

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不仅忽视学生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忽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良好的学生态度、习惯等,而且导致对教师评价的单一取向和对学校评价的片面取向。

落实新课程深化教育改革典型案例

落实新课程深化教育改革典型案例

落实新课程深化教育改革典型案例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化,新课程的推行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推进教育改革,各地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下面将列举十个典型案例。

一、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新课程要求实现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的转变,因此,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例如,某市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采用了“探究式教学”和“合作学习”的方法,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新课程下的学生评价体系改革新课程要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培养,因此,学生评价体系的改革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例如,某市新课程下的学生评价体系改革,采用了“多元化评价”的方法,将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纳入评价体系。

三、新课程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因此,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例如,某市新课程下的教师专业发展,采用了“教学研讨”、“教育培训”、“教育评估”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四、新课程下的学校管理改革新课程要求学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的培养,因此,学校管理改革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例如,某市新课程下的学校管理改革,采用了“素质教育评估”、“家校合作”、“课程研发”等多种方式,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五、新课程下的课程设置改革新课程要求实现课程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因此,课程设置改革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例如,某市新课程下的课程设置改革,采用了“科学、人文、艺术、体育”等多个方面的课程设置,实现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六、新课程下的教学资源共享新课程要求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动,因此,教学资源共享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例如,某市新课程下的教学资源共享,采用了“数字化教育资源中心”、“互联网+教育”等多种方式,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动。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评价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评价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评价第一篇: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评价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评价写作提纲一、我国传统的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一)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二)片面强调相对性评价标准,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

(三)过分注重可以量化的内容(四)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和方法。

(五)忽视了评价主体多元、多向的价值(六)被评价对象基本上处于被动的检查、被批判的地位二、新课程下教育评价的理论依据和价值取向(一)教育评价关注学生发展(二)教育评价强调教师成长(三)重视以学论教(四)从学生的未来发展来看三、新课程下教育评价的方法选择(一)量化评价法(二)质性评价法(三)近年来引进的评价方法四、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一)新课程评价发挥评价的本体性功能(二)尊重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三)新课程评价应该致力于对被评价者的理解(四)新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五)新课程评价倡导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六)新课程评价要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全面成长(七)新课程评价积极倡导动态的、过程的评价(八)新课程评价倡导采用情境化的、真实的评价方式,追求与教学相结合的评价五、新课程评价观转变的启示(一)在评价功能上,应由侧重甄别和选拔转向侧重发展(二)在评价的内客上.应强调对评价对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查(三)在评价方法方面应有效整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四)在评价的对象上,关注对过程的评价(五)在评价的主体上,应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元化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评价内容摘要:时代在发展,知识在爆炸,在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我们应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课程评价既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环节,也是保证学校教育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

现代教育的着眼点已不仅仅在于分数所代表的知识和能力目标的达成,还得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代教育教学评价观是对传统教育评价的一种革命,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新课改下课程评价体系的再构

新课改下课程评价体系的再构

新课改下课程评价体系的再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在不断进行改革。

新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系统中的重要改革之一,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而课程评价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在新课改下也需要进行再构和完善。

本文将会对新课改下课程评价体系的再构进行探讨。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特点新课程改革是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积极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改实施以来,教育教学从传统的知识灌输式转变为学生学习主动参与式,学校教育的任务也从传授知识向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转变。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课程评价体系需要重新进行构建和调整。

二、新课改下课程评价体系的问题现状1. 评价内容不够全面目前的课程评价体系主要围绕学科知识和考试成绩展开,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评价。

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

2. 测评工具不够科学目前的课程评价工具主要是传统的考试成绩和笔试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在应试技能上得到培养,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则相对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

3. 评价过程不够合理当前的课程评价过程中,缺乏学生参与的机会,评价主体多为教师,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不够突出。

评价过程中也缺乏多样性和个性化,不能真正反映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优势。

1. 动态评价与多元化评价在新课改下,课程评价应该更注重对学生个体发展过程的动态评价,通过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项目作业、课堂表现等全方位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应该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口头评价、实践评价、成果展示等形式,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

2. 鼓励学生参与评价在新课改下,评价过程应该更多地引入学生参与,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评价过程中,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

专题六 新课程改革(三)——教育评价

专题六  新课程改革(三)——教育评价

某学生的回答

“各位好!这次我能来重庆,多亏了中正的一番盛情。中正 是我们的老朋友啦,多次想让我们来好好谈谈,盛情难却呦。 我们就来了,不仅(既然)来了,来了就要真的好好谈谈! 抗日抗了八年,谁也不想再打啦,所以我们就来与中正好好 谈!有人说我们就是来重庆吃麻辣烫的,不是来谈判的,我 说我们不仅要谈,(还要)好好地谈,麻辣烫也是不能不吃 的。而且要中正陪我们吃,别忘了,我是湖南人,中正他是 浙江人,他吃辣子可没我厉害。我们可是比过的呦!”
概念的多种理解-3

着眼于方法 强调评价是成绩考查的方法或调查的方法。 斯塔弗尔比姆(Stufflebeam,D.L.):“评价不应局 限于评判决策者所确定的教育目标所达到的预期的 程度,而应该是收集有关教育方案实施全过程及其 成果的资料,为决策提供信息的过程。” 斯坦福评价协作组认为:“评价是对当时方案中发 生的事件以及方案结局的系统考查——一种导致帮 助改进这个方案或其他同样总目的的方案的考查。”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相衔接。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 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 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 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 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 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

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 怪题的现象。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 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 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概念的多种理解-5
着眼于价值 强调教育评价的关键在于价值判断。 [日]桥本重治:“评价是与教育的目标和价 值有明确关系的概念,是按照教育目标和价 值观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教育计划的效果等 进行测量的过程。因此,教育评价概念的重 点在于以教育目标为标准的价值判断。”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

新课程下的教育评价问题一、新课程的课程评价1、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2、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

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

完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管理制度,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

高中毕业会考改革方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继续实行会考的地方应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减轻学生考试的负担。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

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

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

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二、新课程所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要点一般把实现评价的综合功能为目的的评价称为“发展性评价”,并把评价的综合功能称为“发展功能”。

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要点如下:1.发展性评价的主要特征①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发展性评价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这些目标显示了被评价者发展的方向,也构成了评价的依据,这些目标主要来自于新课程标准,也充分考虑了被评价者的实际情况。

新课程标准对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实施

新课程标准对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实施

新课程标准对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实施概述新课程标准是指在教育体系中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更新和调整的一种改革措施。

本文将探讨新课程标准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改革和实施,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1. 新课程标准的背景和意义简要介绍新课程标准制定的背景,以及它对教育教学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例如,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

2. 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详细介绍新课程标准的主要核心内容,以及其与传统课程标准相比所具备的特点。

可以包括以下方面:核心素养要求、知识结构调整、教学模式变革等。

3.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角色与能力要求的影响分析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师角色和能力要求的改变。

例如,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发展,同时提高教学设计和评估能力。

4.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方式和评价体系的影响探讨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学习方式和评价体系的转变。

包括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影响。

5. 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挑战与建议分析实施新课程标准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建议。

可以从各方面考虑,如政府支持、教师培训、教材研发等方面给出具体建议。

结论总结新课程标准对教育教学改革与实施所带来的重要意义和影响,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以上是关于新课程标准对教育教学改革与实施的文档编写内容,详细阐述了其背景和意义,主要内容和特点,对于教师角色、学生学习方式及评价体系的影响,以及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与建议。

该文档非常详细,符合字数要求,并使用Markdown语言进行了格式化。

学校新课程改革实施与质量评估方案

学校新课程改革实施与质量评估方案

学校新课程改革实施与质量评估方案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校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因此,各地纷纷推出了新课程改革实施与质量评估方案,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学校新课程改革实施与质量评估方案,以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新课程改革的推出是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和教育的发展。

传统的教育课程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进行改革。

新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使他们具备解决问题和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能力。

二、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课程内容往往过于理论化,没有太多实践的机会,新课程改革将更多的实践元素融入到课程中,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知识。

同时,新课程改革也强调跨学科的融合,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使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知识。

三、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机制为了确保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各地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机制。

这包括制定教学大纲、教材的编写和选用、教师培训等方面。

教学大纲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规定了课程的目标、内容和评估方式,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了指导。

教材的编写和选用也是关键,优质的教材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此外,教师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培训,教师能够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问题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一些学校拥有比较好的教育资源,在实施新课程改革时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而一些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学校则缺乏基本的教育资源。

其次,教师的素质和教育观念需要提高。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跨学科教学的能力,因此需要加强教师培训。

此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也需要改变,他们需要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和评估方式。

五、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影响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

新课程与教学评价改革学习参考书目

新课程与教学评价改革学习参考书目

附件一一、《新课程与教学评价改革》学习参考书目: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聚焦新课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等二、其他学习资源:略论新课程中的教学评价改革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钟作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六项具体目标:课程目标的改革、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内容的改革、课程实施即教学过程的改革、课程评价的改革、课程管理的改革。

从近三年的新课程实验进程看,课程评价的改革,尤其是教学评价的改革,即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这方面的改革已经制约着整个新课程实验的推进。

对于广大教师而言,课程目标的改革已经呈现在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之中,课程结构的改革已经呈现在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计划之中,课程内容的改革已经呈现在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之中,课程管理的改革已经呈现在有关管理政策之中,更多的是如何理解、把握和在教学中贯彻实施的问题。

但是,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改革有所不同,各种理念、理论、认识和方法纷呈,并无固定的方案、计划、模式可遵循,需要广大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自主创新。

可以说,在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改革方面,广大教师有着很大的主动性,是改革的主体。

广大教师应当更为广泛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改革之中,不能只是听从少数的专家和研究人员的引领。

由于广大教师传统上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更为关注,因此在新课程实验中有关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较为广泛和深入,但对教学评价改革的关注远远不够。

这已经是新课程实验进程中面临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教学评价改革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以两方面的评价为重点,一是课堂教学的评价,并且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折射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二是学业成绩的评价,并且通过对学业成绩的评价折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新课程中的教学评价改革依然要以这两方面的评价改革为重点。

但是,基于新课程的教学评价又有一些必须解决的新问题:评价的目的有了变化,要改变以往教学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新课改教学评价行为的转变

新课改教学评价行为的转变

新课改教学评价行为的转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新课程改革在我国的教育领域逐渐展开。

其中,教学评价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和转变。

本文将探讨新课改教学评价行为的转变,并探讨其中的影响和意义。

一、评价范式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检测和记忆,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

然而,在新课改中,教学评价范式发生了显著的转变。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评价应更注重学生的能力与潜力的发展。

首先,评价方式从单一的考试评价转变为多样化的综合评价。

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口试,还引入了课堂观察、实际表现、学习档案等方式,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主发展能力。

其次,评价内容从纯粹的知识点转变为能力的综合表现。

新课改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教学评价应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发展,评价指标的设定也更加全面和多元化。

二、评价方式的创新随着新课程的推行,教学评价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这些新的评价方式不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评价手段,也更好地反映了学生的真实能力和发展潜力。

首先,开展学生自评与互评。

在新课改中,学校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并与同学进行互评。

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不仅促进了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思考和反思,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合作能力。

其次,注重课堂观察与实际表现。

新课改强调教学评价的综合性和客观性,课堂观察和实际表现成为评价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三、影响和意义新课改教学评价行为的变革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

首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教育评价过度关注知识的获取和记忆,忽视了学生的其他能力和潜力。

而新课改教学评价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发展潜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激发了教师的创新能力。

新课改教学评价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课程与教育评价改革

新课程与教育评价改革

六、教 师与新 课程的 教育评 价改革
2023
学习:充分理 解新的基础教 育课程目标
讨论:实现这 一新的课程目 标需要什么样 的“教育评价”
反思:反省自 身工作实践, 总结经验、寻 找差距
行动:制定并 实施改进措施
深化:效果评 估与反馈、修 正
教育评价改革实践的启示
与日常教育教学紧密结合 围绕目标,有创意地使用各种方法 氛围建设是第一步:建立广泛的共识 重视评价结果效益化:科学使用评价结果 注重积累,促进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贰 评价功能 记录成长、促进发展
反馈调节 展示激励 反思总结
检查筛选
导向
评价工作程序
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
1
准;
2 设计、确定评价工具;
3 收集和分析数据与证据;
明确改进要点并制定改
4
进计划;
四、促进学 生发展的教
叁 育评价体系
学会学习
一般性发展目标
扩充并整合知识
沟通与交流 学会合作
四.思考和推理的技能 批判性思考、问题解决和创 造性思考
个人与社会责任
一般性发展目标
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06
具有社会责任感
01
02
具有合作的意识和技能
05
具有开放的意识、健康的心 态
04
具有自我反思和不断改进的
03
习惯与能力
具有改革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专业化素质目标
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先进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思想 人际沟通能力 课堂教学能力 班级管理能力 处理突发事件的教育机智 科学评价学生发展的能力
反馈,因此对促进发展作用有限
评价方式与方法
还是注重
“量化”,而忽视“质性”评价;多采用

新课程与教育评价的改革

新课程与教育评价的改革

新课程与教育评价的改革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教育改革也在逐步深化。

新课程和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中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当前的热点话题。

新课程采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育评价则是对教育质量的监控和评判,有助于促进教育的优质发展。

本文将浅谈关于新课程与教育评价的改革。

1. 新课程的意义新课程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它的出现能够使教育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新课程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能够满足社会需要。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经济的发展,人才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2)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具备了更高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更有竞争力。

(3)能够促进教育的协同发展。

新课程重视个性化和多样性,构建了一个既有内聚力又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需求的课程体系,能够促进不同学科、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协同发展。

2. 教育评价的意义教育评价是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效果、学校教育质量等而采取的一种系统性、综合性的评估活动。

它的意义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育评价对教育质量的监控和评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教育质量的问题,从而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2)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评价能够消除教育上存在的种族、地域等方面的差异,使得教育公平更加突出,更加成为现实生活的需要。

(3)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教育评价能够及时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问题点,帮助他们找到提高成绩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学生的能力。

3. 新课程与教育评价的关系新课程和教育评价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两个重要方面。

新课程强调探究式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等方面,需要教育评价的支撑和衡量。

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评价的探讨

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评价的探讨

土厶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t义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广和实施,传统教学评价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出来。

如何建立一套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对当代课堂教学改革起导向和激励功能的教学评价体系,已成为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需要迫切解决f f-,j问题。

应试教育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

主要是进行课本知识的单维评价,即学业成绩的单维评价。

而单维评价仅仅是教学评价的一小部分,教学评价应包括学习态度、学习;b-法、实现目标程度以及学习进步程度和创造力等的评价。

与传统教学评价相L-t,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既遵从教育评价理论的一般原理.也具有区别于传统教学评价的特征。

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以考试为主的传统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I Ji l i,学生则是被评价者,是评价的客体。

新课程改革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要求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评,以及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和家长评价。

教学评价成为由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甚至包括专业研究人员等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

通过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的一员,并加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既提高了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又在对新课程改土卜卓爿匕其曼京下口教魏学岭评’价的探讨相互沟通交流中,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理解,易于形成积极、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

有助于评价者在评价进程中对被评价者的发展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和指导,帮助被评价者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促进其不断改进。

m--、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评价的重心逐渐转向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程度,即从传统的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关注过程。

关注结果的评价,虽然简单易操作,但只是从答案本身去评价,不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和科学探究习惯的培养,甚至扼杀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