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最常用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建筑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大全及附图

建筑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大全及附图

建筑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大全及附图工程量计算公式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S=(A+4)×(B+4)=S底+2L外+16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点击>>工程资料免费下载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

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

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

建筑行业所有计算公式大全

建筑行业所有计算公式大全

建筑行业所有计算公式大全建筑行业涉及到的计算公式非常多,以下是建筑行业常用的一些计算公式的详细介绍:1.面积计算公式:建筑物的面积一般有三种计算方法:面积计算、实测计算和测绘计算。

其中,面积计算通常是指根据平面图进行计算的方法,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面积=长度×宽度2.体积计算公式:建筑物的体积指的是其立方体积,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体积=面积×高度3.施工材料计算公式:在建筑施工中,需要计算所需使用的材料数量。

例如,砖块的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砖块数量=长度×宽度÷砖块的尺寸其中,砖块的尺寸是指砖长、砖宽和砖厚。

4.重量计算公式:建筑物中的一些构件需要进行重量计算,用于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制定。

重量计算公式的具体形式因构件类型而异,常用的计算公式包括:重量=面积×厚度×单位重量其中,单位重量是指材料的密度,厚度是指构件的厚度。

5.混凝土用量计算公式:混凝土是建筑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在施工中需要计算混凝土的用量。

混凝土的用量计算公式如下:混凝土用量=面积×厚度×混凝土的配合比其中,混凝土的配合比指的是水泥、砂、石的比例。

6.钢筋用量计算公式:钢筋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材料之一,需要计算钢筋的用量。

钢筋用量计算公式如下:钢筋用量=(面积×钢筋的体积密度)÷钢筋的截面积其中,钢筋的体积密度是指钢筋的重量和体积之比。

7.梁、柱及墙等构件的弯矩计算公式:梁、柱和墙等结构构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计算其弯矩,用于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制定。

弯矩计算公式如下:弯矩=力矩÷断面惯性矩其中,力矩是指施加在构件上的力和施力点与测点的距离之积,断面惯性矩是构件截面形状和尺寸的属性。

8.梁、柱等构件的受力计算公式:梁、柱等结构构件需要进行受力计算,用于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制定。

受力计算公式包括杨氏模量、抗弯刚度、剪切刚度等公式。

建筑施工:工程经济常用计算公式

建筑施工:工程经济常用计算公式

建筑施工:工程经济常用计算公式一、固定资产年折旧额计算1、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2、双倍余额递减法:固定资产年折旧率=2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100%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初账面余额月折旧率3、年数总和法:固定资产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100%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产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4、平均年限法: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原值预计净产值)/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固定资产年折旧率=每年固定资产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基本预备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2、建设期利息的计算各年应计利息=(年初借款本息累计+本年借款/2)年利率3、施工机械使用费台班折旧费=[机械预算价格(1-残值率)]/耐用总台班数台班大修理费=(一次大修理费大修次数)/耐用总台班数耐用总台班数=折旧年限*年平均工作台班数4、材料费材料基价=(供应价格+运杂费)*(1+运输损耗率)*(1+采购保管费率)5、人工定额按表现形式的不间,可分为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两种形式。

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互为倒数,即:时间定额产量定额=1或A(代表人数)机械产量定额和机械时间定额互为倒数关系6、材料损耗量的确定损耗率=损耗量/净用量总消耗量=净用量十损耗量=净用量(1十损耗率)7、设备购置费概算=(设备清单中的设备数量设备原价)(1+运杂费率)或设备购置费概算=(设备清单中的设备数量设备预算价格)8、设备安装费=设备原价设备安装费率设备安装费=设备吨数每吨设备安装费设备安装费=设备台数每台设备安装费设备安装费=建筑面积单位面积安装费。

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以下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计算公式大全:
1. 混凝土用量计算公式:
混凝土用量= 面积x 厚度x 比重
2. 砖墙用砖计算公式:
砖墙用砖数= 面积÷(砖长x 砖宽)
3. 砂浆用量计算公式:
砂浆用量= 砖数x 砂浆用量系数
4.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地基承载力= 地基面积x 土壤承载力
5. 梁的截面面积计算公式:
梁的截面面积= 梁宽x 梁高
6. 楼板面积计算公式:
楼板面积= 楼层面积-梁柱面积
7. 墙体体积计算公式:
墙体体积= 墙长x 墙宽x 墙厚
8.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 标准长度-拐弯长度-端头减损
9.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
混凝土配合比= 水泥用量÷骨料用量
10. 预应力混凝土张拉力计算公式:
预应力混凝土张拉力= 预应力筋面积x 张拉应力
这些公式只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部分,具体使用时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计算。

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大全

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大全

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大全
1.地基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
-回填土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
土方回填量=(坝宽+底宽)×平均填方构筑物高度×断面长度
-地基处理层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
地基处理量=工地平均标高与基准标高之差×断面宽度×断面长度
2.混凝土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
-混凝土用量=施工平面面积×施工高度
-砼配合比计算公式:
水灰比=水的用量/水泥用量
砂率=砂的用量/石子用量
骨材用量=(水泥用量+砂的用量+石子用量)×堆积系数
3.钢筋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
-钢筋用量=筋筋根数×钢筋根数长度
-钢筋重量=钢筋用量×钢筋单位重量
4.砌筑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
-砌筑砂浆用量=砌筑面积×抹灰层数×砂浆配合比
-砌筑砖块用量=砌筑面积×砖块单位面积
5.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
-涂料用量=涂料面积×涂料厚度
-瓷砖用量=贴瓷砖面积×瓷砖单位面积
-大理石用量=铺大理石面积×大理石单位面积6.木工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
-木工用量=木板面积×木板厚度
-木方用量=木方立方数×木方长度
7.油漆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
-油漆用量=油漆面积×油漆厚度
-油漆面积=上底面积+下底面积+侧面积
8.给排水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
-给水管道长度=总分支管道长度+总阀门长度-排水管道长度=主管道长度+分支管道长度9.电气工程工程量计算公式:
-电缆用量=总线长度×电缆单位长度
-电线用量=工程长度×电线单位长度。

工程施工中常用计算公式

工程施工中常用计算公式

工程施工中常用计算公式
1.施工量计算公式:
-面积计算:面积=长×宽
-体积计算:体积=面积×高度
2.混凝土计算公式:
-混凝土用量计算:混凝土用量=施工量×单位体积重量
-水泥用量计算:水泥用量=混凝土用量×水泥掺量
-砂浆用量计算:砂浆用量=混凝土用量×砂浆配比
3.钢筋计算公式:
-钢筋重量计算:钢筋重量=施工量×单位长度重量
-钢筋根数计算:钢筋根数=钢筋重量/单位长度重量
4.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地基承载力计算:地基承载力=可承受荷载/过载面积
-地基设计承载力计算:地基设计承载力=地基承载力×安全系数5.砌体墙计算公式:
-砌体用量计算:砌体用量=砌体面积×单位面积用量
6.混凝土强度等级计算公式:
-标准强度等级:强度等级=标准强度×(1+AE/100)
7.泥浆注入井壁计算公式:
-注入井壁泥浆量计算:注入井壁泥浆量=注入厚度×壁孔周长×单位长度泥浆量
8.斜坡防护计算公式:
-护坡体积计算:护坡体积=斜坡面积×坡度
-地下板体积计算:地下板体积=斜坡面积×坡度×底板厚度
9.耐火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耐火材料用量=需要砌筑的体积×耐材砌筑率
10.灌浆计算公式:
-灌浆用量计算:灌浆用量=灌浆长度×灌浆面积×单位长度灌浆量
11.隧道掘进计算公式:
-掘进速度计算:掘进速度=掘进长度/时间
-掘进进度计算:掘进进度=完成长度/总长度。

建筑工程中常用的计算公式

建筑工程中常用的计算公式

建筑工程中常用的计算公式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计算公式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1.面积计算公式:建筑物的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面积=长度×宽度2.体积计算公式:建筑物的体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体积=面积×高度3.结构荷载计算公式:结构荷载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荷载=质量×重力加速度4.梁的强度计算公式:梁的强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强度=荷载×距离/惯性矩5.柱的强度计算公式:柱的强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强度=荷载/面积6.墙的强度计算公式:墙的强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强度=荷载/面积7.压力计算公式:压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压力=力/面积8.缺陷承载能力计算公式:缺陷承载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承载能力=材料的强度×缺陷的面积9.混凝土的强度计算公式:混凝土的强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强度=压力/面积10.钢筋的强度计算公式:钢筋的强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强度=应力×断裂面积11.斜坡的稳定性计算公式:斜坡的稳定性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稳定性=滑动力/抗滑力12.水流速度计算公式:水流速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速度=流量/面积13.水头损失计算公式:水头损失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损失=摩阻力/面积14.电流计算公式:电流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电流=电压/电阻15.电功率计算公式:电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功率=电流×电压这些计算公式只是建筑工程中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其他的计算公式用于不同的建筑工程任务,例如管道设计、风荷载计算、变形计算等。

根据具体的建筑工程任务,不同的公式会有所差异。

建筑工程师需要熟练掌握和应用这些计算公式,以确保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建筑公式大全及计算规则

建筑公式大全及计算规则

建筑公式大全及计算规则建筑公式是指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用于计算各种建筑物理量的数学公式和计算规则。

这些公式和规则旨在帮助建筑师、工程师和施工人员精确地估算建筑的尺寸、荷载、材料和成本,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功能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建筑公式和计算规则:1.建筑面积计算:建筑物面积=地面基准面积+上层各层面积公式:A=A0+A1+A2+...+An2.体积计算:建筑物体积=建筑物总高度×建筑底面积公式:V=H×A3.材料计算:材料量=建筑物面积×建筑物高度×空间占比公式:M=A×H×F4.荷载计算:建筑物设计荷载=建筑物重量×荷载系数公式:P=W×C5.建筑安全度计算:安全度=设计荷载/结构容量公式:S=P/C6.结构设计计算:结构容量=材料强度×结构截面面积公式:C=S×A7.电力用能计算:电力用能=功率×使用时间×单价公式:E=P×T×U8.照明设计计算:照明亮度=照明强度×照明效率公式:B=I×E9.通风设计计算:通风量=通风速度×通风截面积公式:V=V×A10.施工成本计算:施工成本=劳动力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成本公式:C=L+M+E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建筑公式和计算规则,实际上,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还有许多其他公式和规则,根据具体的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和使用。

此外,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还取决于输入数据的准确性和建筑师、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在计算过程中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在使用建筑公式和计算规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输入数据的准确性:建筑公式和计算规则的准确性依赖于输入数据的准确性。

因此,在进行计算之前,必须仔细检查和核实所有输入数据,以确保其准确性。

2.考虑不确定性和容错性: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和容错性,例如,材料的尺寸和强度、荷载的变化等。

建筑工地常用米数计算公式

建筑工地常用米数计算公式

建筑工地常用米数计算公式在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米数计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米数计算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准确地确定材料和人工的使用量,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本文将介绍建筑工地常用的米数计算公式,并且针对不同的材料和工程进行详细的说明。

1. 墙体面积的米数计算。

墙体面积的米数计算是建筑工地常用的计算方式之一。

在进行墙体砌筑、贴砖等工程时,需要准确计算墙体的面积以确定材料和人工的使用量。

墙体面积的计算公式为:墙体面积 = 墙体长度×墙体高度。

例如,一面墙的长度为10米,高度为3米,则墙体面积为10米× 3米 = 30平方米。

2. 地面面积的米数计算。

地面面积的米数计算在铺设地砖、地板等工程中经常用到。

地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地面面积 = 地面长度×地面宽度。

例如,一个房间的地面长度为5米,宽度为4米,则地面面积为5米× 4米 = 20平方米。

3. 屋顶面积的米数计算。

在进行屋顶防水、屋面施工等工程时,需要准确计算屋顶的面积以确定材料和人工的使用量。

屋顶面积的计算公式为:屋顶面积 = 屋顶长度×屋顶宽度。

例如,一个屋顶的长度为8米,宽度为6米,则屋顶面积为8米× 6米 = 48平方米。

4. 柱子和梁的米数计算。

在进行柱子和梁的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等工程时,需要准确计算柱子和梁的体积以确定混凝土和钢筋的使用量。

柱子和梁的体积计算公式为:柱子或梁的体积 = 柱子或梁的截面积×柱子或梁的高度。

例如,一个柱子的截面积为1平方米,高度为3米,则柱子的体积为1平方米× 3米 = 3立方米。

5. 地基开挖的米数计算。

在进行地基开挖、挖土运输等工程时,需要准确计算地基的开挖量以确定土方的使用量。

地基开挖量的计算公式为:地基开挖量 = 地基长度×地基宽度×地基深度。

例如,一个地基的长度为10米,宽度为8米,深度为2米,则地基开挖量为10米× 8米× 2米 = 160立方米。

建筑施工常用计算公式

建筑施工常用计算公式

建筑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建筑施工中常用的计算公式很多,包括结构力学计算、混凝土浇筑计算、土方工程计算等。

下面将就这些方面介绍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

一、结构力学计算1.钢筋拉力计算:钢筋拉力计算公式为:Fs=As*f/γs其中,Fs为钢筋的拉力,As为钢筋的截面面积,f为钢筋的抗拉强度,γs为构件的抗拉安全系数。

2.钢筋弯矩计算:钢筋弯矩计算公式为:M=F*h其中,M为钢筋的弯矩,F为外力,h为力臂。

3.钢筋截面面积计算:钢筋截面面积计算公式为:As=(M*γs)/(f*d)其中,As为钢筋截面面积,M为弯矩,γs为抗拉屈服强度安全比,f为钢筋的抗拉屈服强度,d为钢筋的截面受力高度。

二、混凝土浇筑计算1.混凝土用量计算:混凝土用量计算公式为:V=A*h*n其中,V为混凝土的体积,A为标准工字钢模板的面积,h为模板的高度,n为施工层数。

2.水泥用量计算:水泥用量计算公式为:W=V*R*γ其中,W为水泥的用量,V为混凝土的体积,R为混凝土的配合比,γ为水泥的比重。

三、土方工程计算1.土方工程量计算: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为:V=(A1*h1+A2*h2+A3*h3)/3其中,V为土方的体积,A1、A2、A3分别为三个断面的面积,h1、h2、h3分别为三个断面的高度。

2.剪切强度计算:剪切强度计算公式为:τ=c*n*λ*γ其中,τ为土方的剪切强度,c为土壤的黏聚力,n为土壤的有效应力,λ为排水系数,γ为土壤的容重。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计算公式,如应力强度计算、模量计算、支座设计计算等。

以上介绍的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常用的计算公式。

在实际施工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并注意其中的安全系数和工程质量要求。

建筑施工预算公式及工程量计算顺序

建筑施工预算公式及工程量计算顺序

建筑施工预算公式及工程量计算顺序一、建筑施工预算公式(一)1、设备运杂费=设备原价×设备运杂费率2、材料费=材料净重×(1+加工损耗系数)×每吨材料综合价3、加工费=设备总重量×设备每吨加工费4、辅助材料费=设备总重量×辅助材料费指标5、专用工具费=(材料费+加工费+辅助材料费)×一定百分比a6、废品损失费=(材料费+加工费+辅助材料费+专用工具费)×一定百分比b7、包装费=(材料费+加工费+辅助材料费+专用工具费+废品损失费+外购配套件费)×百分比c8、利润=(材料费+加工费+辅助材料费+专用工具费+废品损失费)×百分比d9、税金(增值税)=当期销售税额-进项税额当期销售税额=销售额×适用增值税率销售额=材料费+加工费+辅助材料费+专用工具费+废品损失费+外购配套件费+包装费+利润点这免费下载施工技术资料10、国产单台非标准设备原价=材料费+加工费+辅助材料费+专用工具费+废品损失费+外购配套件费+包装费+利润+税金11、进口设备抵岸价=CIF+银行财务费+外贸手续费+关税+增值税+消费税+海关监管手续费+车辆购置附加费国际运费=原币货价(FOB)×运费率国际运费=运量×单位运价运输保险费=(FOB+国外运费)×保险费率÷(1-保险费率)银行财务费=人民币货价(FOB)×银行财务费率外贸手续费=(FOB+国际运费+运输保险费)×外贸手续费率(1.5%)关税=到岸价格(CIF)×进口关税税率CIF= FOB+国际运费+运输保险费进口产品增值税额=组成计税价格×增值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消费税=(CIF+关税)×消费税率÷(1-消费税税率)海关监管手续费=CIF×费率(0.3%)车辆购置附加费=(CIF+关税+消费税+增值税)×进口车辆购置附加费率12、工具、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设备购置费×定额费率13、直接工程费=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14、人工费=∑(工日消耗量×日工资单价)15、材料费=∑(材料消耗量×材料基价)+检验试验费16、施工机械使用费=∑(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机械台班单价)17、措施费=环境保护费+文明施工费+安全施工费+临时设施费+夜间施工增加费+二次搬运费+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模板及支架费+脚手架费+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施工降水排水费18、间接费=规费+企业管理费19、规费=工程排污费+工程定额测定费+社会保障费+住房公积金+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20、社会保障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医疗保险费21、企业管理费=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交通费+固定资产使用费+工具用具使用费+劳动保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财产保险费+财务费+税金+其他22、管理人员工资=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23、劳动保险费=易地安家补助费+职工退职金+六个月以下的病假人员工资+丧葬补助费+抚恤费+离休干部经费24、间接费=直接费合计×间接费费率(%)间接费=直接费中的人工费和机械费合计×间接费费率(%)间接费=直接费中的人工费合计×间接费费率(%)25、利润=(直接费+间接费)×相应利润率(%)利润=直接费中的人工费和机械费合计×相应利润率(%)利润=直接费中的人工费合计×相应利润率(%)26、税金=(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率(%)综合税率:市区----3.41%;县城、镇----3.35%;其他----3.22%27、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土地使用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其他费用+与未来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其他费用28、土地使用费=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尝费+土地使用权出让金29、与项目建设有关的其他费用=建设单位管理费+勘察设计费+研究试验费+建设单位临时设施费+工程监理费+工程保险费+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其他费用+工程承包费30、与未来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其他费用=联合试运转费+生产准备费+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31、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32、规范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休息时间33、施工机械时间定额=1/机械台班产量定额指标(二)1、基本用工=∑(综合取定的工程量×劳动定额)2、超运距=预算定额取定运距-劳动定额已包括的运距3、辅助用工=∑(材料加工数量×相应的加工劳动定额)4、人工幅度差=(基本用工+辅助用工+超运距用工)×人工幅度差系数人工幅度差系数=10%~15%5、材料损耗率=损耗量/净用量×100%材料损耗量=材料净用量×损耗率材料损耗量=材料净用量+损耗量=材料净用量×(1+损耗率)6、预算定额机械耗用台班=施工定额机械耗用台班×(1+机械幅度差系数)7、基本工资G1=生产工人平均月工资/年平均每月法定工作日8、年平均每月法定工作日=(全年日历日-法定假日)/129、工资性补贴G2=∑年发放标准/(全年日历日-法定假日)+∑月发放标准/年平均每月法定工作日+每工作日发放标准10、生产工人辅助工资G3=全年无效工作日×(G1+G2)/(全年日历日-法定假日)11、职工福利费G4=(G1+G2+G3)×福利费计提比例(%)12、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G5=生产工人年平均支出劳动保护费/(全年日历日-法定假日)13、运输损耗=(材料原价+运杂费)×相应材料损耗率14、采购及保管费=材料运到工地仓库价格×采购及保管费率15、材料基价={(供应价格+运杂费)×[1+运输损耗率(%)]}×[1+采购及保管费率(%)]16、检验试验费=∑(单位材料量检验试验费×材料消耗量)17、台班折旧费=机械预算价格×(1-残值率)×时间价值系数/耐用总台班18、时间价值系数=1+(折旧年限+1)×年折现率/219、耐用总台班=折旧年限×年工作台班=大修间隔台班×大修周期20、大修周期=寿命期大修理次数+121、台班大修理费=一次大修理费×寿命期内大修理次数/耐用总台班22、台班经修费=台班大修费×台班经常修理费系数K23、台班安拆费及场外运费=一次安拆费及场外运费×年平均安拆次数/年工作台班24、台班人工费=人工消耗量×(1+年制度工作日×年工作台班)×人工单价/年工作台班25、台班燃料动力费=台班燃料动力消耗量×相应单价26、台班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年养路费+年车船使用税+年保险费+年检费用)/年工作台班27、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价格指数=报告期单价Pn/基期单价P0二、工程量计算顺序工程量计算顺序(一)、土建工程工程量的计算顺序1、计算平整场地(即为一层建筑面积)2、计算建筑面积(分别计算每一层的建筑面积然后求和)3、基础工程的工程量计算(基础土石方、基础的砌筑)4、砌筑工程的工程量计算(外墙、内墙以及零星砌体)5、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的工程量计算(分为预制和现浇两种。

施工建筑工程计算公式大全

施工建筑工程计算公式大全

圆柱和空心圆柱A 管V F-外半径F-内半径 f-柱壁厚度P-平均半径 $ =内外侧面积凰柱:7 = d?2空呛直圖柱-# =愿;U蒯1&二加(丘+刁斜线直圆柱加-最小高度抵-最大高度F-底面半径•处型2£=咛(岛+岛)*寸2红1十丄-)COSCrS\弓时(矗十岛)r-底面半径卜母线长1 =胪+h2 ,$* =5^ +^3尺『-底面半径为-高〔-母錢JZ = ^*(j?a+r2+ j?r)KTR+门I十£-沪+汐S胡+&卄')0一半径―克径扇形A 球楔球半径M ■弓形底副直径片一弓托高犷二纟神甥=234*细3$■耳(联+小=15>(钢+叭h-球做的高 r-球銭半径 d-平切圆亘径 f曲=曲面面觀用-球銭表而祝R -圆球怀平均半径 D-圆环体平均半径d-圆环体截面直径尸-圆环洙謎面半径尺-球半径①孩-底面半轻沟-腰高h -球尤送带底圆尤q的距离中间断面直径d-底直径』-桶高对于抛昭老桶体15 4 对于匾1形桶体萨=去仃+沪)a,b,c -半轴T -Hl拄半径i\7l-圆柱氏V = —abcrv用・2炉卄肿+沪〜加叽亠界閔$ =加/矗二卅氐二菊斗耘丹『■感◎爱+站+沪)b,2鈕£ = 2鈕+曲+#)说』-下底边长即切-上底边长 h-_t.下底边距离(高) V = — K2c +町)由 +(2cj 卡 6=一國+仗+的)(3+色)+的切 6常用图形求面积公式F " fl = /? = 0.774 -1.414d -1414 JF图形 尺寸符号 面积(F ) 表面积(S )角 形 方-高 周长 —痕边 &-长边 对角线 长 方 形 処=丄absin, C F 2 2 * a +b+c &既c-对应角人比C 的边檢 任 意 四 边 形 F = i • ft = o 上-棱边 h-对边间的距离 必黒-对角线 a -对角线夹角F ■号曲+炀 "皿2 cm* 区 aa—边长 由-对角钱F-外半径 一内半径外直径4内直径 11环宽 乙-平均直径 i -夕曄径 F -咖免 D -外显 d -内自径 i -毗d/10 P 0.40 Z-WT 圆柱间的距离 d-直径 0.79 1.18 1.56 2d/10 3d/10 4d/105d/10 6d/10 7d/10 □1.912.25 + 3抛物线形 口-边长 & -系数】指窖边形的边数=才⑹-恥)=郦等多边形 部分圆环 130 a r F* ---- 玄+EIL 。

建筑工程计算公式大全

建筑工程计算公式大全

建筑工程计算公式大全
建筑工程计算公式是指在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用于计算各种参数、尺寸、数量和质量等的数学公式或算法。

建筑工程计算公式的正确应用能够提高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下面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几种计算公式:
1.面积计算:
-矩形面积计算公式:A=L×W,其中A表示矩形的面积,L表示矩形的长度,W表示矩形的宽度。

2.体积计算:
-立方体体积计算公式:V=L×W×H,其中V表示立方体的体积,L表示立方体的长度,W表示立方体的宽度,H表示立方体的高度。

3.施工材料计算:
-砖墙用砖数计算公式:N=(L×H)/(l×h),其中N表示砖墙所需的砖数,L表示砖墙的长度,H表示砖墙的高度,l表示一块砖的长度,h表示一块砖的高度。

-混凝土用量计算公式:Q=A×H×p,其中Q表示混凝土的用量,A表示需要铺设混凝土的面积,H表示混凝土的高度,p表示混凝土的密度。

4.力学计算:
-弯曲强度计算公式:σ=(M×y)/I,其中σ表示材料的应力,M表示作用在材料上的弯矩,y表示材料中心距弯曲轴线的距离,I表示截面惯性矩。

-拉伸应力计算公式:σ=F/A,其中σ表示材料的拉伸应力,F表示作用在材料上的拉力,A表示材料的横截面积。

以上仅为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几种计算公式,实际应用中还有更多的公式和算法。

建筑工程计算公式的正确运用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和实践经验,以确保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达到预期的目标。

工程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大全及附图

工程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大全及附图

施工常用计算公式大全及附图2019-07-12 20:25独家专业原创鬼故事大全→(kbdpggs)工程量计算公式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S=(A+4)×(B+4)=S底+2L外+16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

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

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

建筑工程计算公式大全

建筑工程计算公式大全

建筑工程计算公式大全1.结构设计方面:(1)设计荷载计算公式:-活荷载计算公式:Q=C×A-静荷载计算公式:W=γ×V-地震作用计算公式:F=m×a(2)梁的弯矩计算公式:-弯矩计算公式:M=F×l-弯矩分布计算公式:M=(W×l^2)/8(3)柱的轴心力计算公式:-轴心力计算公式:P=F/A-摩擦力计算公式:F=μ×N2.材料消耗方面:(1)混凝土用水量计算公式:-凝结水计算公式:W=170×(ω-05)-总用水量计算公式:Wt=W×(1+c)(2)钢筋用量计算公式:-钢筋截面面积计算公式:A=(π×d^2)/4-钢筋总用量计算公式:V=A×L(3)砖块用量计算公式:-面积计算公式:A=W×H-砖块总用量计算公式:V=A×T3.工作量计算方面:(1)土方工程工作量计算公式:-土方工作量计算公式:V=A×h-填方工作量计算公式:V=A×h×r-排方工作量计算公式:V=A×h×c(2)水电工程工作量计算公式:-水工程工作量计算公式:V=A×h-电工程工作量计算公式:V=P×t(3)石工程工作量计算公式:-石方工作量计算公式:V=A×h4.施工进度计算方面:(1)总工期计算公式:-总工期计算公式:T=(常规工期×常规工作量+加班工期×加班工作量)/(常规工作量+加班工作量)(2)施工周期计算公式:-施工周期计算公式:C=(总工期×总工作量)/(常规工作量+加班工作量)(3)完工时间计算公式:-完工时间计算公式:E=S+T-提前完工计算公式:S=E-T以上仅为一些常用的建筑工程计算公式,实际工程中还有更多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运用。

建筑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建筑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常用建材用量计算公式1、1m3砖净用量计算公式1m3砖净用量=2*K/墙厚*(砖长+灰缝)*(砖厚+灰缝)(块/m3) K为砖长的倍数表示墙厚2、黏土空心砖1m3砖净用量=1/(砖长+灰缝)*砖宽*(砖厚+灰缝) (块/m3)3、其他砖及砌块计算公式砖量=1/(砖长+灰缝)*砖宽*(砖厚+灰缝) (块/m3)4、砌筑砂浆用量计算公式(1m3用量)1m3用量=1-砖用量*每块体积5、砌筑砂浆配合比计算公式Qc=Rp/KRc*1000 K=1.11g*Rp/1g*RcQc为1m3水泥用量,Kg; Rc为水泥标号,Kg/ m2;Rp 为砂浆强度,Kg/ m2;K为系数.6、油漆用量计算公式X=G*(100-W)/A*100000-37.5(g)W为遮盖力,g/ m2; A为涂漆面积;G为完全遮盖的涂漆重量,g;W为涂料中含油百分比;涂料用量=涂刷面积*遮盖力/1000(Kg)7、屋面用瓦计算公式100 m2用量=100/瓦的有效长度*瓦的有效宽度*(1+损耗率)瓦的有效长(宽)度为规格尺寸减去搭接尺寸8砼配合比及施工用料计算公式(1)、确定试配砼强度Rh=Rp+1.645δ0其中Rp为设计强度,MPa; δ0为经验系数(2)、确定水灰比(C/W)采用碎石Rh=0.46R c(C/W-0.52)采用卵石Rh=0.48R c(C/W-0.61)R c为水泥实际强度MPa可套计算公式R c=K c* R’cR’c为水泥强度K c为水泥强度富余系数1.13(3)、计算用水量W0(4)计算水泥用量C0=C/W*W0(5)确定砂率砂率为砂与碎石的比值Sp=S0/(S0+G0) S0 G0分别指粗细骨料的用量(6)计算粗细骨料用量的计算公式C0+G0+S0+G0=R h{S0/(S0+G0)=Sp*C%R h为砼拌和物的假定容量,2400-2450,Kg/ m3。

建筑施工常用计算公式

建筑施工常用计算公式

h1
1
1
扩大段桩芯
V=πh2(D1²+d1²+D1d1)/12 =0.2618h2(D1² +D1d1) +d1² h2
h3 底段桩芯 V=πh3D1²/4 =0.7854h3D1² h4 D1 D β 底端桩芯(球缺体) V=π h4(3/4*D1² )/6 +h4² =0.5236h4(3/4*D1² ) +h4² 1 1
用公式
名称 计量单位 长度单位 公式 说明 1m=39.3701英寸=1.0936码 1km=0.6214英里 1海里=1.852km 1km=0.54海里 1/16=半分=1.5875mm 1/8=一分=3.175mm 1/4=2/8=二分=7.9375mm 3/8=三分=9.525mm 1/2=4/8=四分=12.7mm 3/4=6/8=六分=19.05mm 1=8/8=一英寸=25.4mm 平方百米=公顷=100公亩 平方十米=公亩 1km² =1500亩=15顷=247.1054英亩=274.1041美亩=0.3861平方英里 1m³ =1000升=1.3079立方码=220.0846英加仑=264.1719美加仑 =27.5106蒲式耳=100斗=10石 1kg=35.274盎司=2.2046磅=0.02担 1kg=9.8066牛顿 1兆=1000000 N=牛顿 1Pa=1N/m² 1N· m=1牛顿·米 S=π ab/4 S=α π r² /360 S=(α π /180-sinα )r² /2 V=sh/3 b a ①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单钩) 90º 135º 3.5d 4.9d x+0.9d x+2.9d x+1.2d x+3.6d 弯起钢筋长度 45º 1.41H 1.00H 0.41H

最新版建筑工程主要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最新版建筑工程主要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最新版建筑工程主要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建筑工程的主要工程量计算规则和公式是建筑工程项目中最常用的工程量计算方法,用于确定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材料和劳动力的数量,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下面是关于最新版建筑工程主要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的详细介绍:1.土方工程量计算土方工程量计算是指对地面的土壤和岩石进行挖掘、填方或开挖的工程量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挖方工程量(立方米)=底面积(平方米)×深度(米)填方工程量(立方米)=底面积(平方米)×深度(米)2.砌体工程量计算砌体工程量计算是指对建筑物墙体的砌筑材料进行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砖工(块)=底面积(平方米)×墙体高度(米)÷单块砖体积(立方米)砖缝工(平方米)=底面积(平方米)×砌头缝宽(米)×墙体高度(米)砌筑混凝土墙工程量(立方米)=底面积(平方米)×墙体高度(米)3.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是指对建筑物中使用的钢筋和混凝土进行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钢筋工程量(公斤)=施工构件长度(米)×施工构件截面积(平方米)×钢筋用量(公斤/立方米)混凝土工程量(立方米)=施工构件体积(立方米)水泥工程量(公斤)=混凝土用量(立方米)×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比例4.油漆工程量计算油漆工程量计算是指对建筑物中涂漆表面的面积进行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油漆工程量(平方米)=底面积(平方米)×涂层层数5.瓦工工程量计算瓦工工程量计算是指对建筑物屋顶和墙面的瓦片进行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瓦片工程量(平方米)=底面积(平方米)×瓦片用量(平方米/平方米瓦片)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计算公式仅是举例,实际工程量计算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比如浪损、差错和损耗率等。

此外,针对不同的工程类型和具体情况,工程量计算规则和公式还会有所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施工最常用计算公式各类钢材的重量计算公式公式:直径mm×直径mm×0.00617×长度m例:螺纹钢Φ20mm(直径)×12m(长度)计算:20×20×0.00617×12=29.616kg2、钢管重量计算公式公式:(外径-壁厚)×壁厚mm×0.02466×长度m 例:钢管114mm(外径)×4mm(壁厚)×6m(长度)计算:(114-4)×4×0.02466×6=65.102kg 3、圆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直径mm×直径mm×0.00617×长度m例:圆钢Φ20mm(直径)×6m(长度)计算:20×20×0.00617×6=14.808kg公式:边宽(mm)×边宽(mm)×长度(m)×0.00785例:方钢50mm(边宽)×6m(长度)计算:50×50×6×0.00785=117.75(kg)5、扁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宽(mm)×厚度(mm)×长度(m)×0.00785例:扁钢50mm(边宽)×5.0mm(厚)×6m(长度)计算:50×5×6×0.00785=11.7.75(kg)公式:对边直径×对边直径×长度(m)×0.00068例:六角钢50mm(直径)×6m(长度)计算:50×50×6×0.0068=102(kg)7、钢板重量计算公式公式:7.85×长度(m)×宽度(m)×厚度(mm)例:钢板6m(长)×1.51m(宽)×9.75mm(厚)计算:7.85×6×1.51×9.75=693.43kg公式:(边长+边宽)×2×厚×0.00785×长m例:扁通100mm×50mm×5mm厚×6m(长)计算:(100+50)×2×5×0.00785×6=70.65kg 9、方通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宽mm×4×厚×0.00785×长m例:方通50mm×5mm厚×6m(长)计算:50×4×5×0.00785×6=47.1kg10、等边角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宽mm×厚×0.015×长m(粗算)例:角钢50mm×50mm×5厚×6m(长)计算:50×5×0.015×6=22.5kg(表为22.62)公式:(边宽+边宽)×厚×0.0076×长m(粗算)例:角钢100mm×80mm×8厚×6m(长)计算:(100+80)×8×0.0076×6=65.67kg(表65.676) 12、其他有色金属黄铜管重量计算公式:公式:(外径-壁厚)×厚×0.0267×长m例:黄铜管20mm×1.5mm厚×6m(长)计算:(20-1.5)×1.5×0.0267×6=4.446kg紫铜管重量计算公式:公式:(外径-壁厚)×厚×0.02796×长m例:紫铜管20mm×1.5mm厚×6m(长)计算:(20-1.5)×1.5×0.02796×6=4.655kg铝花板重量计算公式:公式:长m×宽m×厚mm×2.96例:铝花板1m宽×3m长×2.5mm厚计算:1×3×2.5×2.96=22.2kg黄铜板:比重8.5紫铜板:比重8.9锌板:比重7.2铅板:比重11.37计算方式:比重×厚度=每平方的重量注:公式中长度单位为米,面积单位为平方米,其余单位均为毫米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平面图形周长—C,面积—S,正方形:a—边长C=4a ;S=a2长方形a、b—边长C=2(a+b) ;S=ab三角形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s=(a+b+c)/2 S=ah/2=ab/2·sinC=[s(s-a)(s-b)(s-c)]1/2=a2sinBsinC/(2sinA)四边形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平行四边形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S=ah=absinα菱形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S=Dd/2=a2sinα梯形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S=(a+b)h/2=mh圆r-半径,d-直径C=πd=2πrS=πr2=πd2/4扇形r—扇形半径,a—圆心角度数C=2r+2πr×(a/360)S=πr2×(a/360)弓形l-弧长,b-弦长,h-矢高,r-半径,α-圆心角的度数S=r2/2·(πα/180-sinα)=r2arccos[(r-h)/r] - (r-h)(2rh-h2)1/2=παr2/360 - b/2·[r2-(b/2)2]1/2=r(l-b)/2 + bh/2≈2bh/3圆环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D-外圆直径,d-内圆直径S=π(R2-r2)=π(D2-d2)/4椭圆D-长轴,d-短轴S=πDd/4立方图形面积S和体积V正方体a-边长S=6a2V=a3长方体a-长,b-宽,c-高S=2(ab+ac+bc)V=abc棱柱S-底面积,h-高V=Sh棱锥S-底面积,h-高V=Sh/3棱台S1和S2-上、下底面积,h-高V=h[S1+S2+(S1S1)1/2]/3拟柱体S1-上底面积,S2-下底面积,S0-中截面积,h-高V=h(S1+S2+4S0)/6圆柱r-底半径,h-高,C—底面周长,S底—底面积,S侧—侧面积,S表—表面积C=2πrS底=πr2S侧=ChS表=Ch+2S底V=S底h=πr2h空心圆柱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h-高V=πh(R2-r2)直圆锥r-底半径,h-高V=πr2h/3圆台r-上底半径,R-下底半径,h-高V=πh(R2+Rr+r2)/3球:r-半径,d-直径V=4/3πr3=πd2/6球缺h-球缺高,r-球半径a-球缺底半径V=πh(3a2+h2)/6=πh2(3r-h)/3a2=h(2r-h)球台r1和r2-球台上、下底半径,h-高V=πh[3(r12+r22)+h2]/6圆环体R-环体半径,D-环体直径,r-环体截面半径,d-环体截面直径V=2π2Rr2=π2Dd2/4桶状体D-桶腹直径,d-桶底直径,h-桶高V=πh(2D2+d2)/12(母线是圆弧形,圆心是桶的中心)V=πh(2D2+Dd+3d2/4)/15(母线是抛物线形)建筑行业常用公式图表:工程量计算公式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S=(A+4)×(B+4)=S底+2L外+16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

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

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式中:底—底层建筑面积;L中—外墙中心线长度;L内—内墙净长线长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