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第一章教学与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它包括讥讽(不断提出问题使对方自陷矛盾最 终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帮助对方得到问题 的正确答案)、归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 物的共性和本质)、定义(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 概念)四个步骤。
柏拉图的教学思想
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 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的。 教学目的就是恢复人固有的知识,教
孔子在政治上虽然没有达到他的目的,但在文化教育 上却是成绩卓著的。孔子在30岁左右,创办私学,开 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他在鲁国从政和周游列国期间, 不断广收弟子,随时随地讲学,前后从事教育工作达 四十余年。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搜集并整理出《诗》、 《书》、《礼》、《乐》等古代文献作为教材,对中 国古代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的作用。
第二节 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任务 教学论与课程论的关系
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教学规律 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教学变量或者是教
学要素 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教与学的活动
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教学问题
教学论的任务
认识教学现象、揭示教学规律, 指导教学实践。
昆体良
1. 代表作:《论演说家的培养》——西方最早的教学 论著
2. 教育的目的与作用:培养演说家。 3. 在教学组织形式、原则与方法方面提出了精辟的见
解。 教学组织形式——提出了分班教学的设想 教学原则——主张教学要适度、倡导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反对体罚、运用奖励
二、教学论的发展阶段(17世纪—20世纪初)
学记
中国古代的《学记》是我国和世界文化 教育史上的光辉著作,是中国古代最早 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它 系统地总结了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思想, 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教育 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 方法。
苏格拉底教学思想
提出了苏格拉底法也称为产婆术原理。他在教 学中不是把知识直接教给人,而是通过讨论、 问答、谈话等方式,由人自己得出结论。
狭义的教学是指学校教学,教师以课程 内容为中介,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 生进行的教和学相统一的活动。
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的地位 教学的作用
教学的地位
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 教学直接体现学校的教育目的 教学是学校活动的核心
教学的作用
教学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为学生社会化做好准备
一、教学论的萌芽阶段(16世纪以前)
孔子
《学记》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
昆体良
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生于当时的文化中心— —鲁国,在周礼的熏陶下,六岁“为儿嬉戏,常陈俎 豆,设礼容”。十五岁时,就确立了坚定不移的学习 鲁国保存的中国古代文化的志向,从中寻求治国救人 之道。这一志向,决定了他一生的生活道路,形成了 儒家的思想特点。孔子最大的抱负,是希望有机会登 上政治舞台,施行仁政。
学过程就是回忆。 构建了丰富全面的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继承苏格拉底法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自然主义教育的开山之祖, 他最先提出“教育要效法自然”
提出了教育的年龄分期
第一个阶段为0-7岁(体格训练) 第二个阶段为7-14岁(道德教育) 第三个阶段为14-21岁(理性教育)
设置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一)出现了教学论专著,经验描 述开始转向学科体系构建
(二)教学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二、教学论的发展阶段(17世纪—20世纪初)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夸美纽斯
1632年,捷克著名的 教育家夸美纽斯在长 期教育实践基础上, 对教育教学理论进行 系统的总结,出版了 《大教学论》。《大 教学论》是教学论成 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 志。
孔子的思想学说和他的事迹,弟子们各有记录,后来 汇编成一本书,名为《论语》,这是研究孔子教育思 想最重要的材料。
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
•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 •教学方针——“有教无类” •教学目标——“学而优则仕” •教学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算) •教学方法——学、思、行相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 教 •倡导道德修养,总结和概括了很多道德修养的方法。 •阐明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学而不厌、温故知新、 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主要途径
教学
课外
活动
社会
生产 活动
劳动
智育
劳技
德育
教育
美育 体育
实现教育目的途径
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
教学与上课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不等于上课,上课是教学 的基本环节之一。
教学工作还包括备课、课外辅导、 作业的布置与修改、成绩检查与 评定。
教学的定义
广义的教学是指,教的人以一定内容为 中介指导学的人所进行的学习活动;
夸美纽斯的教学思想
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具有认识事物的能力 提出泛智主义教育思想(把一切事物教给
一切人类) 感觉论——直观性教学原则 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形成教学论体系
赫尔巴特
教学论
任课教师:崔英玉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教学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第三节 教学论发展的历史沿革 第四节 教学论的基础
一、教学的含义
教学=教育? 教学=智育? 教学=上课?
Leabharlann Baidu
教学与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教 学
课外 活动
教育
生产 劳动
社会 活动
教学与智育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论与课程论的关系
二元独立论 相互包含论 相互影响论
二元独立论
教学论
课程论
相互影响论
教学论 课程论
教学论
课程论
相互包含论
教学论 课程论
课程论 教学论
第三节 教学论发展的历史沿革
教学论发展的萌芽阶段(16世纪以前) 教学论发展阶段(17世纪——20世纪) 教学论的繁荣阶段(20世纪初——现在)
孔子约自30岁起,就奔走于齐鲁之间,希望通过从政 来实现他的理想。但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未获得统 治者的重用。于是,他就招收弟子从事讲学活动。55 岁时,他便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先后经过卫、曹、 陈、宋、蔡、郑、楚等十几国,一面宣讲自己的政治 主张,一面坚持流动教学。 68岁时返回鲁国,此后, 他专门从事教育工作。
柏拉图的教学思想
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 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的。 教学目的就是恢复人固有的知识,教
孔子在政治上虽然没有达到他的目的,但在文化教育 上却是成绩卓著的。孔子在30岁左右,创办私学,开 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他在鲁国从政和周游列国期间, 不断广收弟子,随时随地讲学,前后从事教育工作达 四十余年。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搜集并整理出《诗》、 《书》、《礼》、《乐》等古代文献作为教材,对中 国古代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的作用。
第二节 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任务 教学论与课程论的关系
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教学规律 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教学变量或者是教
学要素 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教与学的活动
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教学问题
教学论的任务
认识教学现象、揭示教学规律, 指导教学实践。
昆体良
1. 代表作:《论演说家的培养》——西方最早的教学 论著
2. 教育的目的与作用:培养演说家。 3. 在教学组织形式、原则与方法方面提出了精辟的见
解。 教学组织形式——提出了分班教学的设想 教学原则——主张教学要适度、倡导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反对体罚、运用奖励
二、教学论的发展阶段(17世纪—20世纪初)
学记
中国古代的《学记》是我国和世界文化 教育史上的光辉著作,是中国古代最早 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它 系统地总结了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思想, 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教育 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 方法。
苏格拉底教学思想
提出了苏格拉底法也称为产婆术原理。他在教 学中不是把知识直接教给人,而是通过讨论、 问答、谈话等方式,由人自己得出结论。
狭义的教学是指学校教学,教师以课程 内容为中介,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 生进行的教和学相统一的活动。
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的地位 教学的作用
教学的地位
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 教学直接体现学校的教育目的 教学是学校活动的核心
教学的作用
教学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为学生社会化做好准备
一、教学论的萌芽阶段(16世纪以前)
孔子
《学记》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
昆体良
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生于当时的文化中心— —鲁国,在周礼的熏陶下,六岁“为儿嬉戏,常陈俎 豆,设礼容”。十五岁时,就确立了坚定不移的学习 鲁国保存的中国古代文化的志向,从中寻求治国救人 之道。这一志向,决定了他一生的生活道路,形成了 儒家的思想特点。孔子最大的抱负,是希望有机会登 上政治舞台,施行仁政。
学过程就是回忆。 构建了丰富全面的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继承苏格拉底法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自然主义教育的开山之祖, 他最先提出“教育要效法自然”
提出了教育的年龄分期
第一个阶段为0-7岁(体格训练) 第二个阶段为7-14岁(道德教育) 第三个阶段为14-21岁(理性教育)
设置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一)出现了教学论专著,经验描 述开始转向学科体系构建
(二)教学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二、教学论的发展阶段(17世纪—20世纪初)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夸美纽斯
1632年,捷克著名的 教育家夸美纽斯在长 期教育实践基础上, 对教育教学理论进行 系统的总结,出版了 《大教学论》。《大 教学论》是教学论成 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 志。
孔子的思想学说和他的事迹,弟子们各有记录,后来 汇编成一本书,名为《论语》,这是研究孔子教育思 想最重要的材料。
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
•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 •教学方针——“有教无类” •教学目标——“学而优则仕” •教学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算) •教学方法——学、思、行相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 教 •倡导道德修养,总结和概括了很多道德修养的方法。 •阐明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学而不厌、温故知新、 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主要途径
教学
课外
活动
社会
生产 活动
劳动
智育
劳技
德育
教育
美育 体育
实现教育目的途径
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
教学与上课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不等于上课,上课是教学 的基本环节之一。
教学工作还包括备课、课外辅导、 作业的布置与修改、成绩检查与 评定。
教学的定义
广义的教学是指,教的人以一定内容为 中介指导学的人所进行的学习活动;
夸美纽斯的教学思想
人是有理性的动物,具有认识事物的能力 提出泛智主义教育思想(把一切事物教给
一切人类) 感觉论——直观性教学原则 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形成教学论体系
赫尔巴特
教学论
任课教师:崔英玉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教学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第三节 教学论发展的历史沿革 第四节 教学论的基础
一、教学的含义
教学=教育? 教学=智育? 教学=上课?
Leabharlann Baidu
教学与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教 学
课外 活动
教育
生产 劳动
社会 活动
教学与智育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论与课程论的关系
二元独立论 相互包含论 相互影响论
二元独立论
教学论
课程论
相互影响论
教学论 课程论
教学论
课程论
相互包含论
教学论 课程论
课程论 教学论
第三节 教学论发展的历史沿革
教学论发展的萌芽阶段(16世纪以前) 教学论发展阶段(17世纪——20世纪) 教学论的繁荣阶段(20世纪初——现在)
孔子约自30岁起,就奔走于齐鲁之间,希望通过从政 来实现他的理想。但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未获得统 治者的重用。于是,他就招收弟子从事讲学活动。55 岁时,他便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先后经过卫、曹、 陈、宋、蔡、郑、楚等十几国,一面宣讲自己的政治 主张,一面坚持流动教学。 68岁时返回鲁国,此后, 他专门从事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