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性与成分的关系总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性与成分的关系总表
(本文是魔方英语语法系列文章之一,节选自高伟《魔方英语语法》第一章第六节.词性与成分的关系总表)编者按:有谁能简洁明了地并且系统地讲清楚“词性与成分的关系”呢?恐怕大多数人只有一些碎片似的认识(如,名词作主语,动词作谓语)。能够系统地并且简洁地讲清楚“什么词性作什么成分”这个问题,也许只有笔者一人而已。简要地说,只要两句话就可以:①动词=谓语(其它词都不能作谓语,动词也不能作其它成分);②形容词和副词,不能作名词性成分。除了这两种情况之外,都是可以的。
第六节词性与成分的关系总表
1. 在英语中注1,词性与成分的关系总表,如下,
注1. 在汉语中,词性与成分的关系总表,见第八节。注2. 传统语法认为,形容词可以作主语。如,The rich like living in the countryside. 现代语法认为,这种讲解是错误的。应该讲解为:the+形容词+(省略名词)(此时仍然认为形容词作定语)。详见第八章第二节。注 3. 在十种词性中,此表中只有六种词性,其它四种如何处理呢?冠词和感叹词所作成分太简单,所以没有列入;介词和连词分别列入介词短语和从句。
2. 如何记忆“词性与成分的关系总表”呢?4×5表格,两种不能。
①如何记忆此表的框架(加纯色底纹的部分)?此表第二列9种单词/短语/从句可以分为4组(表中的一/二/三/四),第二行8种成分可以分为5组(表中的①②③④⑤)。所以,9×8表格,可以简化记忆为4×5表格。(为什么能这样分组呢?见下文的二和三的讲解。)
②如何记忆此表的各种情况(加花色底纹的部分)?此表的各种情况,分为四个区域(见表中的ABCD区)。用排除法记忆此表,只需要两句话(即两种不能):①动词=谓语(其它词都不能作谓语,动词也不能作其它成分);②形容词和副词,不能作名词性成分。除了这两种情况之外,都是可以的。
词性与成分的关系总表,是本书的最重要的两个图表之一(另一个是第七节的英语语法原理图)。这个总表与后续各章(第二至十二章)有密切联系。必须能默写此表。
上边讲的一是总表;下边讲的二和三是分表,总表的内容完全包含了分表的内容。具体地,第二/三小节,是把“总表”拆分开来进行记忆:第二小节从词性到成分,第三小节从成分到词性。学习“二.和三.”这两个分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记忆总表。千万不要只记下边这两个分表,而不记总表,那就是舍本逐末了。那样的话,看着简单,实际上又乱了。
1.从“词性与成分的关系总表”可以看出,分为四组:
一组:动词=谓语。动词只能作谓语,谓语只能由动词充当,故称“谓语动词”。
二组:名词/代词/数词,作各种非谓语成分(除了谓语外的各种成分)。
三组:形容词/副词,作四种成分:定语/状语/表语/宾补。
四组:三结构(介词短语/非谓语动词短语/从句),作各种非谓语成分。
2.以上内容,可以用表格表示为:(1的内容和2的内容完全相同)
具体例句,参看各相关章节。如,名词能作哪些成分呢?参看名词章(第二章)。
1.从“词性与成分的关系总表”可以看出,
①作谓语的,只有动词。
②作主语/宾语/同位语的,是名词性的单词/短语/从句。
③作定语的,是形容词性的单词/短语/从句。
④作状语的,是副词性的单词/短语/从句。
⑤作表语/宾补的,是名词性/形容词性/副词性的单词/短语/从句。
2.以上内容,可以用表格表示为:(1的内容和2的内容完全相同)
具体例句,参看各相关章节。如,能作主语的有名词(见第二章)、数词(见第三章)、代词(见第四章)等。
1.掌握“词性与成分的关系表”的关键是,用三种词性注(名词性/形容词性/副词性)解释各种单词/短语/从句的所作成分。这是因为,除了A区(谓语=动词)之外,B/C/D区都可以用“名词性/形容词性/副词性”解释。(注:在第二节讲的三种词性(名词/形容词/副词)是狭义的,在第六节(本节)讲的三种词性(名词性/形容词性/副词性)是广义的,所以,加了“…性”字以示区别。)。参看下表:三种词性与三种结构之间的关系:
2.语法结构(单词/短语/句子),不是根据其长短(短的如词,长的如从句),而是根据其性质(词性),而作某种成分。打个比方,许多单词组成一个句子,就像许多人组成一个公司:结构长短相当于每个人的高矮胖瘦,词性相当于每个人学的专业,句子成分相当于每个人的工作岗位。在公司中,不是根据其高矮胖瘦,而是根据其能力(如专业),分派不同的岗位。同样地,在句子中,不是根据每个结构所含单词的多少(单词/短语/从句),而是根据其性质(词性),承担不同的句子成分。
3.“用三词性解释各种单词/短语/从句的用法”在本书的各个章节中的体现。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