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素养文献
健康素养研究进展[论文]
![健康素养研究进展[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61ecb63011ca300a6c3903d.png)
健康素养的研究进展伴随着环境的恶化、疾病的增多和老龄化问题的出现,居民的健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健康素养是近年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方面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
本文介绍了健康素养的发展、定义和评估工具。
结合目前国内外健康素养的实际发展情况,对健康素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健康素养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作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受到国内外政府和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它既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目标,也可以衡量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结果或产出,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其具有核心作用。
尤其是近五年来,随着社会对国民的健康素养的关注,国内对健康素养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
一、健康素养的提出健康素养一词,最早出现在1974年一篇题为《health education as social policy》的论文中。
20世纪80年代末,健康素养的研究才逐渐开展。
2006年,中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公众健康素养状况的调查。
2007年我国政府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作为提高人口素质的三个基本点之一。
2009年卫生部在“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中,明确指出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既是重要目标之一,又是各项指标最终实现的基本保证。
二、健康素养的定义目前,各国研究人员和政府机构比较接受nlm和who的定义。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的定义:健康素养是个体获取、理解、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做出适当的卫生健康决策的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包含提高和改善个人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定义:健康素养代表着认知和社会技能,这些技能决定了个体具有动机和能力去获得、理解和利用信息,从而促进和维持健康。
健康素养不仅是个体具备的信息获取、理解、决策和其他在卫生保健系统运用自如、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所具备的综合能力,而且健康素养是个人能力、文化因素、医疗环境乃至整个社会环境的互动。
要求个体具有理性的思考分析的能力,通过做出健康决策以及解决问题等高级认知技能和沟通提问方面等社会技能来改善自身的健康状况,从而提高个体和整个社区群体的健康水平。
国内外健康素养研究进展

国内外健康素养研究进展一、概述健康素养作为个体获取、理解、实践健康信息和服务的关键能力,近年来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随着健康问题的日益复杂和多样化,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已成为推动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综述国内外健康素养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内涵、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以期为未来健康素养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在国外,健康素养的研究起步较早,自1974年首次提出健康素养的概念以来,相关研究逐渐深入。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健康素养进行了定义和探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同时,国外的实证研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比之下,国内对健康素养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健康事业的重视和投入,健康素养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
国内学者结合实际情况,对健康素养的内涵、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当前国内外健康素养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对健康素养的定义和评估标准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导致研究结果难以直接比较和借鉴。
另一方面,现有的研究多关注于健康素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而对于如何有效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的策略和方法尚显不足。
本文将从国内外健康素养的研究进展入手,系统梳理其内涵、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为未来健康素养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同时,本文也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为推动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1. 健康素养的概念与重要性健康素养是指个体获取、理解、实践健康信息和服务的能力,以及作出健康相关决策的能力。
它不仅包括基本的健康知识和技能,还涉及到健康行为、健康生活方式以及健康资源的合理利用等多个方面。
在现代社会,健康素养已成为衡量个人综合素质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健康挑战,如传染病、慢性病、心理健康问题等。
健康素养的提升对于个人而言,有助于预防疾病、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医疗负担对于社会而言,则有助于降低公共卫生风险、促进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健康素养论文

大学生健康素养论文健康素养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面临着日益增多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养成良好的健康素养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定义及其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一、健康素养的定义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具备了解、保护和提高健康水平的能力和意愿。
它不仅仅包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还包括心理健康、营养健康、社交健康等多个方面。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健康素养的培养对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健康素养的重要性1.身体健康:大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和成长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健康素养有助于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减少疾病的发生,并提高免疫力。
2.心理健康:大学生面临来自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良好的健康素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压力,保持积极的心态,避免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3.营养健康:饮食结构合理、营养均衡对于大学生的身体和智力发展非常重要。
健康素养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地选择和摄入营养丰富的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社交健康:大学生处于社交圈子非常广泛的阶段,健康素养使他们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护友谊,并尊重他人的权益。
社交健康对于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未来的职业发展都非常重要。
三、培养大学生健康素养的方法1.教育:大学和家庭应共同承担起教育大学生健康素养的责任。
大学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并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增加大学生对于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校园环境:校园环境应创造积极健康的氛围,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可以提供健身设施和餐饮服务,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体育锻炼和社交活动。
3.个人努力:大学生应自觉地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增强健康意识,主动采取措施改善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态。
他们可以通过参加体育运动、维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与他人交流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健康素养。
四、总结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
国内外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综述(全文)

国内外心理健康素养研究综述分类号B848.91引言青少年心理健康是近年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在心理学界引起研究热潮。
本文旨在对国内外近年有关怀理健康素养的研究进行综述,展现现在的研究概况,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
“心理健康素养”是个新概念,以前很少有人使用。
本文采取《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调查研究》课题组的定义:心理健康素养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某些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和身体特点。
这些心理品质和身体特点影响或决定着个体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并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
本文拟通过文献研究,对国内外关于心理健康素养的研究做出综述。
2国内关于心理健康素养的研究2.1心理健康定义及其相关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约10年时间里,国内学术界围绕“心理健康”概念及其标准进行了一场有一定规模的讨论。
争论的焦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原则和依据有人根据对现有心理健康评定的实际分析,指出存在6种确定心理健康状况的标准,即:(1)以统计学上的常态分布为标准;(2)以行为合乎社会规范为标准;(3)以个人主观经验为标准;(4)以社会生活适应状况为标准;(5)以医学上的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为标准;(6)以心理成熟与进展水平为标准。
其后有学者在20XX年增加了(7)以心理机能的充分发挥为标准。
江光荣对这些依据进行归类,并指出在确定心理健康标准时存在两大原则,“众数原则”和“精英原则”。
“众数原则”即以社会中多数成员的常态行为为正常,偏离常模者为异常。
“精英原则”强调以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潜能的实现程度为评价依据,功能充分发挥者为正常。
2.1.2影响心理健康标准确定的因素有人详细分析了三种影响心理健康标准确立的因素:人性观、价值观和文化。
刘华山也指出人性观、特定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会影响心理健康标准的确定。
2.1.3心理健康评价的对象性目标心理健康评价的被评价物究竟是什么,是讨论中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
国内外健康素养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了解健康素养研究现状,为开展促进健康素养提素养与健康结局的关系为线索进行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我健康素养研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结论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多方面探索提升健康素养的方法,为提高全民生活质量提供新渠道。
健康素养通过影响健康行为和健康服务的使用,从而也会影响健康结果和社会健康水平。在社会层面,人群的高健康素养水平会使得公共卫生的合理利用率大大提升,从而促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更多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李现文[7]等对延边地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结果显示健康素养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管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由此可见,推进健康素养将提高个体更大的自主性和个性化的力量并提高健康水平。
小结
健康素养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尤其在与医疗保健领域中。我国该领域研究起步比较晚,需要开展进一步的高质量研究和调查,以明确和强有力的研究方法来评估当前不同群体的健康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Mullen E.Health literacy challenges in the aging population.[C]// Nursing Forum.2013:248-255.
1.健康素养的概念及内涵
1974年“健康素养”一词在“健康教育视为社会政策”关于大众媒体和健康教育作学校的健康水平的最低标准中提及[1]。健康素养的概念是逐渐发展的。美国医学会1999年给出完整的定义“执行基本阅读和数字计算及健康技能组合的能力决定个人获得和使用健康信息,这种能力可以促进和保持良好健康的方式。包括执行基本阅读和数字任务的能力。虽然这些健康素养的定义因素有很大差异,但它们都涉及认知能力、技能和行为,反映了个体在医疗保健系统中扮演的角色的能力。另一方面,公共视角的健康素养观将概念扩展为超越个人能力和主题语境的维度。典型的模型是NutBulk[2],它区分了三种健康素养类型:(1)功能健康素养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发挥作用的基本技能。(2)交互式健康素养是指交流过程中的的认知和识字能力,它与社会技能一起,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积极参与,从不同形式的交流中提取信息和获得意义。(3)批评性健康素养是指深层次的认知能力,它与社会技能一起,可以应用于对信息的分析,并利用它来更有效地控制生活事件和情况。在公共卫生保健视角中,NutBulk将健康素养定义为“个人、认知和社会技能决定个人获得、理解和使用信息以促进和维持良好健康的能力”。TangCu[4]指出个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技能和能力来获得健康素养的能力,并将六个维度视为健康素养的必要前提,即操作性、互动性、自主性、信息性、情境性和文化性。
健康素养相关背景及工作介绍 rev 100603

(1)文献回顾与收集 2007年1月以来,经充分的文献复习、8次研讨论证, 确定了研究项目名称为《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 知识与技能》,研究范围应涵盖医药卫生领域各个方 面最基础和最核心的信息。 2007年6月,共收集整理各领域核心资料22种并汇编成 册,作为参考资料提供给专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明天更美 好!
(3)针对公众,基本信息要直观。
(4)动员社会,基本信息要广泛。
信息入选标准
(1)与该领域主要健康问题密切相关的信息。 (2)与生活方式和行为密切相关的信息。
(3)全体公民应掌握和具备的信息。
(4)本领域最基本的信息。
写作体例和要求
(1)在总的信息量方面,把握平均每个单项重点
内容不超过5条。
(2)提供的基本信息要按重要性排序。 (3)提供基本信息(不超过30字)和释义(不超过150
健康素养与健康教育工作的关系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属于公共卫生服 务”,是提高公民健康素养的重要手段,是减少 和消除健康不公平的有效方法。 但是,目前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缺 乏客观科学的评价和监测指标;社会上开展的一 些健康教育活动内容缺乏科学性,有的受商业利 益影响,甚至传播错误信息,误导公众。上述情 况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事业 的发展。
6.开发IEC传播材料
7.发布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
我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总体结果
我国城乡居民具备5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
2009年卫生十大新闻之一
8.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健康教育
内容 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 辖区重点健康问题 形式 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 健康教育咨询服务 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及时更新 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
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及与自评健康的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61基金项目:2018年度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学生学术课题“学者型老年人的健康素养状况及与自评健康的关系研究”(18BSH278)。
作者简介:杨帆,山东省德州市山东现代学院在读学生;通讯作者:时连瑞。
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及与自评健康的关系研究文献综述杨帆 时连瑞*(山东现代学院 山东 济南250104)摘要:本文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了解大量有关健康素养以及健康自评的情况,总结老年人的自评情况,对大量文献进行分析。
关键词:老年人 健康素养 自评健康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0-0061-02所谓的健康,指人们身体的健康,它还包括其他方面的健康,比如心理健康,行为的健康,而健康素养,在生活中概括了能够了解和接受的健康知识以及正确地作出判断的能力,还概括了健康素养的正确态度,与健康素养相关的健康活动。
自评健康,它是健康素养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健康自评虽然是主观方面的标准,但它却以客观为基础,在大部分的情况下都取决于老年人真实的生活状态以及心理状态。
[1]通过对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老年人的自评,使老年人了解更多健康的知识,指导了老年人的生活,改善了他们的生活习惯,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他们维持积极的状态。
保持身体的健康对老年人的健康自评有积极的作用。
因此,老年人健康素养的问题一直是社会所关心的话题。
一、老年人健康素养状况文献研究发现老年人的健康素养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对知识的了解程度、学习方面的能力也随之降低。
[1]黄卫东等[2]对老年人的健康素养的方面进行的一系列的调查显示,健康概念与健康知识的理解、生活习惯全部的正确率没有超过50%,老年人对大部分的问题获取的知识相对较少。
而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3],中国老年人65岁以上的健康素养状况最低,其次是55~64岁的健康素养。
由此,我们要大力宣传健康素养,才能促使老年人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国大陆高血压健康素养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中国大陆高血压健康素养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据我所知,中国大陆高血压健康素养的文献计量分析属于中国大陆高血压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大陆高血压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
为了提高中国大陆公众对高血压的认识和预防意识,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关于高血压健康素养的研究,并发表了相应的学术文献。
下面,我将对这些文献进行计量分析。
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发现,关于中国大陆高血压健康素养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在此之前,中国大陆高血压主要以医学角度进行研究,忽视了公众的健康素养。
随着公共卫生意识的提升,研究者开始关注和探索高血压健康素养的相关问题。
经过文献计量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从20世纪80年代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陆高血压健康素养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范围也逐渐扩大。
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大陆高血压健康素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者关注高血压的知识普及和宣传工作。
他们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高血压的认识,促进预防和治疗工作的开展。
研究者探索高血压预防和管理的策略。
他们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公众对高血压的认知和行为,寻找有效的预防和管理策略。
研究者关注高血压健康素养对健康行为的影响。
他们通过长期追踪调查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高血压健康素养与健康行为之间的关系。
第四,研究者关注高血压管理服务的改进。
他们通过研究高血压管理服务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促进高血压管理服务的质量提升。
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大陆高血压健康素养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研究者在高血压健康素养的定义和评价指标方面存在一定的混乱。
不同研究对高血压健康素养的定义和评价指标存在差异,导致研究结果难以比较和综合。
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对农村地区的研究相对较少。
由于中国大陆城乡差距较大,这些研究结果可能无法完全适用于农村地区。
现有研究大多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无法观察到高血压健康素养的动态变化。
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33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文献综述基金项目:2018年度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学生学术课题“济南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18BSH275)。
作者简介:韩莹莹,山东现代学院在读学生;通讯作者:时连瑞。
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文献综述韩莹莹 时连瑞*(山东现代学院 山东 济南250104)摘要: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目的是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以便更好地开展健康素养活动。
影响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有独生子女、性格、专业、学校教育、父母文化程度及教养方式等因素。
[1-3]我国应该进一步明确影响因素对健康素养状况的影响,以便提升我国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并为其活动提供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 健康素养状况 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0-0033-02健康素养是指人类接收和理解健康信息,并应用这些信息来作出判断以此促进和维持身体健康的能力,健康素养是构成健康素质必不可少的成分。
[2]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研究,梳理我国大学生健康素养的研究现状,初步了解大学生健康素养的状况及影响因素。
一、研究情况(一)国外研究现状Simonds 在1974年将“健康素养”带入了大家的视野,国外有关健康素养的头条文章于1990年发表。
通过阅读文献可知,国外调查健康素养的状况主要关于临床范围,在紧张的医患环境中,以医生与患者为重点对象来研究,目的就是让医生可以具备能够准确看出健康素养较低的患者并且可以帮助患者理解健康信息的能力,改善患者的身体健康及健康素养状况。
[5-8](二)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者尹祚芊指出,生活方式与人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联,我国对健康素养的研究始于2005年,2007年我国才正式启动该项工作,卫生部于2008年响应号召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在全国上下启动了关于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9] 于同一年对中国公民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公民民健康素养水平状况不容乐观,青少年拥有健康素养的比例仅有8.41%。
国外健康素养研究进展

作者简介 : 卓晟瑁 ( 1 9 8 8一) , 女, 浙 江杭 州 人 , 硕 士研 究 生 , 研究 方向: 护理教育 、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通讯作者 : 付 伟( 1 9 5 8一) , 女, 浙 江杭 州 人 , 教授 , 硕 士研 究 生 导 师 , 研究方 向: 护理教育 、 健 康 教 育 与 健康 促 进 。
i n t e r ve nt i o n s o n h e a l t h l i t e r a c y h a v e b ec o me| i h o t s p ot . Thi s p a pe r r e v i e ws t h e r e s e a r c h e s o u t s i de Ch i n a o n he a l t h l i t e r a c y
t h r o u g h l i t e r a t u r e r e a d i ng .I t i s i nt e nd e d t o p r ov i d e r e f e r e nc e f o r Chi n e s e s c h o l a r s a n d d e v e l o p h e a l t h l i t e r a c y r e s e a r c h e s .
1 健 康 素 养 的 内涵
美 国《 国家 健康 教育 标 准 》 指出 , 健 康 素养 的基 本 内涵是 知 识 与 技 能 。其 中 知 识 指 重 要 的 医 学 观
译为“ 健 康 素 养 ”, 指 的是 个 人 获 取 、 掌 握 和 运 用 基
本健 康信 息 或服 务 , 做 出合理 的健 康决 策 , 最终 达到
国际健康素养研究热点与前沿文献计量分析

8, No1
国 际健康 素 养 研究 热 点 与前 沿文 献计 量 分 析
姚 强 ,张士靖
【 中图分 类号 】R 9 【 13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98 (02 1 03 — 4 02— 92 21 )0 — 06 0
h g —rq e c e wo d r 0 n i h fe u n y k y r swe ef u d.t e e h tp t h d b t RS — u t g t e sa d s p r td a e s Co cu i n Cu — h s os os a oh C O Sc ti me n e a ae r a . n h n l so r r n e e r h fc s a e s w r n a e l i r c e tr s a c o u r a e e me t h at l e a y,f n t n lh a h l e a y a d h at no ma in l e a y i h o y l h t u c i a e h i r c n e l i fr t i r c n t e r . o t h o t S e i c a p iai n r il e t i r c ne v n in n u c me s e s n. Ma n r s a c r a e e fc s o p cf p l t swee many h a h l e a y i tr e t s a d o t o sa s sme t i c o l t o i e e r h a e sw r o u n i tr e t n a d e au t n a n ain s o h o i ie s s n e t u ds a e ,me tl l e s n t e p cf ne v n i n v l ai mo g p t t f c r n c s a e ,i fc i s ie s s o o e d o na i n s a d oh r s e i c l i c n e ,a d oh rs e i c p p l t n s d e n wo n a d t e ed ry a c r n t e p cf o u ai t i so me n h l el . i o u
国内外居民健康素养研究进展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年第20卷第4期J of Pub Health and PrevM ed 2009, Vol 20, Na 4 综述国内外居民健康素养研究进展胡晓云覃世龙马丽娜杜玉开[中图分类号] R181. 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2483 (2009) 04-0044-04当前,居民健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理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而健康素养(health literacy)则是这一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健康素养作为一个与健康产出相关的变量,受到国内外学者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1974年‘键康素养’第一次出现在文献中,1990年后关于健康素养的研究才逐渐开始开展。
2006年,中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公众健康素养状况调查。
1健康素养概述1.1健康素养的提出健康素养一词,最早出现在1974年一篇题为《健康教育和社会政策》 (health education as social po licy)的论文中。
该文章讨论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政策问题对卫生保健系统、教育系统、大众传播等方面的作用及影响,并提出应为学生制定健康素养最低标准(1,2)。
从20世纪80年代末,健康素养这个名词陆续引入到研究中。
其后的10多年中,越来越多的医学键康教育机构把目光放在了对健康素养的研究上,其中包括医院、保健诊所、医药公司、医疗保险公司,还有一些专业协会、学会(如美国癌症学会、美国糖尿病协会、艾滋病健康教育机构等)。
他们研究目标人群的健康素养,目的在于使他们的服务最有效地作用于目标人群,并最大限度地唤起社区对某特定健康问题的关注和认识。
1.2健康素养的涵义1995年美国《国家健康教育标准》 (The National Health Education Standards)中,对健康素养的定义为:“个体获得、解释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与服务,并能运用信息和服务来促进个体健康的能力水平。
健康中国背景下学生健康素养研究进展

健康中国背景下学生健康素养研究进展 R e s e a r c hP r o g r e s s o nH e a l t h yL i t e r a c yo f S t u d e n t s u n d e rt h e H e a l t h yC h i n aB a c k g r o u n d
[康素养的定义世界上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素养定义为个体通过其认知和社会技能 去获得, 理解和利用信息, 并利用这些信息促进和维持个人健 。而美国国家图书馆将健康素养定义为个体获得, 理解 [ 7 ] 和处理基本健康信息并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 康 0 0 5 郭欣 等在 2 年把健康素养一词引入我国, 文中还提 2 0 1 0 到美国 年健康国民的目标将健康素养定义为个体获得, 理解和处理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以做出适当健康决策的能力。 我国卫生部将健康素养定义为人能够通过一定的能力获 并以此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 取和理解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 定, 以维持并促进自己的健康。 国外关于健康素养概念的认识侧重于个体获得, 理解和 处理健康信息的能力, 而国内则是注重个体获得和理解健康信 是否能用来维持和促进自身健康。 息后, 3 . 2 ㊀我国学生健康素养相关研究 3 . 2 . 1 ㊀学生健康素养研究现状 国内外针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素养概念以及健康素养的评 [ 9 ] 定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 。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学生 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表明, 小学生的健康素
武文静, 李海伟, 郑㊀旗 WuWe n j i n g ,L i H a i w e i ,Z h e n gQ i
摘㊀要: 健康素养是指个体有能力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 然后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目的: , 通过回顾对学生健康素养研究的相关文献 了解我国学生健康素养发展状况, 并分析影响其健康素养的各 个因素。方法: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 逻辑分析法对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通过比较、 分析、 推理 等方法对相关反馈信息进行分析。结论: 当前的研究仅停留在对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上, 单纯的从学生的角度来研究, 而没有从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健康素养影响上来研究,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 探讨。 关键词: 健康素养; 学生; 发展状况 A b s t r a c t :H e a l t hl i t e r a c ym e a n st h a t i n d i v i d u a l sh a v et h ea b i l i t yt oa c q u i r ea n du n d e r s t a n dh e a l t hi n f o r m a t i o n a n du s et h a t i n f o r m a t i o nt om a i n t a i na n dp r o m o t et h e i ro w nh e a l t h .O b j e c t i v e :T or e v i e w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a n dt oa n a l y z et h e s t u d e n t s ' h e a l t hl i t e r a c y b y r e v i e w i n gr e l e v a n t l i t e r a t u r e s o ns t u d e n t s ' h e a l t hl i t e r a c yr e s e a r c h f a c t o r s t h a t a f f e c t t h e i r h e a l t hl i t e r a c y .M e t h o d s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d a t a o b t a i n e db y m e a n s o f l i t e r a t u r e a n d l o g i ca n a l y s i s ,a n da n a l y z e st h er e l e v a n tf e e d b a c ki n f o r m a t i o nt h r o u g hc o m p a r i s o n ,a n a l y s i sa n dr e a s o n i n g .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c u r r e n t s t u d yo n l ys t a y si nt h es t u d yo f t h es t a t u sa n di n f l u e n c i n gf a c t o r so f s t u d e n t s ' h e a l t h l i t e r a c y .I t i ss t u d i e df r o mt h ep e r s p e c t i v eo f s t u d e n t sr a t h e rt h e nf r o m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 s c h o o l e d u c a t i o no n s t u d e n t s .T h i s p a p e r d i s c u s s e s t h e a b o v e p r o b l e m . K e ywo r d s :h e a l t hl i t e r a c y ;s t u d e n t s ;d e v e l o p m e n t s t a t u s G 8 0 4 ㊀㊀文献标识码: A ㊀㊀文章编号: 1 0 0 5 - 0 2 5 6 ( 2 0 1 7 ) 1 2 - 0 1 7 4 - 3 中图分类号: d o i : 1 0 . 1 9 3 7 9 / j . c n k i . i s s n . 1 0 0 5 - 0 2 5 6 . 2 0 1 7 . 1 2 . 0 7 0 1 ㊀前言 最近几年来, 健康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人们 对健康也有了新的认识, 除了生理上的病痛, 社会环境, 生活条 , 件 医疗卫生条件以及心理因素也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 素
中国大陆高血压健康素养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中国大陆高血压健康素养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在中国大陆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公共健康的重要问题。
根据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大陆16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从2002年的18.8%上升到2018年的23.2%,并且在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更是高达40%以上。
高血压不仅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导致肾脏功能受损、视力下降等并发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带来严重影响。
面对高血压的严峻形势,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对健康状况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包括对慢性病的认知、控制风险因素的能力、遵守医嘱的态度等方面。
而针对中国大陆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尚未有系统性的研究。
本研究旨在通过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探讨中国大陆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素养现状,为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字数:243】1.2 研究意义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在中国大陆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高血压不仅对个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还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小负担。
开展关于中国大陆高血压健康素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了解中国大陆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和政府部门更好地制定相关政策和干预措施,提高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研究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有助于揭示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和需求,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和干预提供依据。
探讨高血压健康素养的提升途径和预防策略,可以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和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供参考,对促进公众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对中国大陆高血压健康素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选取了中国大陆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和筛选。
利用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近十年来关于中国大陆高血压健康素养的文献。
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文献综述

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文献综述作者:刘燕时连瑞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10期摘要: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当前全国高校大学生的健康素养现状,从而进行分析、比较、总结,为调查济南市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的研究提供借鉴。
该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健康素养的定义探究和对目前所了解的大学生的健康素养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制定能够提高济南市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素养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0-0036-02美国《健康国民2010》中将健康素养定义为个人应该所具备获取、处理和理解基本的健康信息和应用健康服务的能力,并能够运用自身获取的健康信息和健康服务作出相应的决策的能力。
我国医务工作者于2008年也引入了美国这一定义中健康素养的概念,我国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将此概念运用于临床实践。
[1]健康素养逐渐成为近年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领域的研究热点。
根据健康素养的定义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其内涵:第一,自身对健康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能力;第二,有效利用健康素养知识维护自身健康。
可以将健康素养划分为4个范畴:①基本的健康素养知识和理念;②科学素养;③公民素养;④文化素养。
[1]一、国内外大学生健康素养研究现状(一)国外大学生健康素养研究现状外国学者对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研究较少。
此外,国外相关研究[7]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对健康素养有正确的态度和基本的认识,能够认识到健康素养的重要性,但也仅仅是有基础的了解,只是能够简单地运用基本的文化素养来获取一些基本的健康素养信息;而在对健康素养知识的理解和计算方面仍存在较大问题。
(二)国内大学生健康素养研究现状我国对人群健康素养的研究还处在刚刚开始阶段,所以对公民的健康素养水平研究多于对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的研究。
虽然我国的大学生能够通过在校教育掌握一些基本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但实际上在健康的生活方式运用方面仍有很大的欠缺,大学生的健康素养还有待加强。
健康素养文献

健康素养文献1.延边地区老年人健康素养和健康状况的现况调查研究2.社区空巢老年人健康素养对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3.社区中老年人群自我效能对健康素养的影响4.江西省居民健康素养现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量化分析5.美国研究发现:健康素养低可能导致健康状况差6.健康素养的涵义研究现状7.江苏省苏州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状况调查8.湖北省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对健康状况的影响9.中国公众健康素养调查及评价体系建立10.河南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现况调查11.湖南省中老年居民健康素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12.余杭区居民健康素养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13.广州市部分高校学生健康素养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14.广州市萝岗区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15.社区中老年人自我效能对健康素养和生存质量的影响16.公民健康素养研究17. 2008年上海市闵行区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18. 长沙、西安、无锡三城市居民精神健康素养研究19.湖南省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20.湖北省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对健康状况的影响21.杭州市上城区公众健康素养现况分析与影响因素研究22.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与学校健康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23.汕头市城乡居民公民健康素养干预效果评价24.马鞍山市公民健康素养现况研究25.农村公民健康素养干预效果分析26.农村公民健康素养现状分析27.2008年长沙市高校新生健康素养调查研究28.加强公民健康素养教育对策浅探29.中国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问卷的信度和结构效度评价30.新疆兵团二师24团健康素养监测调查分析31.北京市大兴区居民健康素养现况调查32.淮安市金湖县农村居民健康素养认知度分析33.厦门市翔安区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现状调查34.提高低健康素养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方法探讨35. 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提出提高中医养生保健素养36.南宁市城区居民首次健康素养现状调查37. 2011年武汉市硚口区居民健康素养现状研究38. 淮安市淮阴区健康素养现况调查分析39.国内外有关健康素养的研究进展40.淮安市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分析41.金坛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42.温州市泰顺县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状况调查43.2012年浙江省慈溪市居民知识和行为健康素养调查研究44.上海某村居民健康素养认知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关系分析45.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46.某战区部队官兵健康素养现状调查分析47.徐州市铜山区某镇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48.大专护生健康素养水平调查分析49.某市城市居民健康素养状况50.深圳市公务员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51. 西安市城市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分析52.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健康素养调查53.2012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8.8%54.关于大学生健康素养的调查研究55.新疆师范类维吾尔族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56.长沙市某高校在校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57.北京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健康教育需求分析58.2011年聊城市居民健康素养调查59.徐州市城区居民健康素养及影响因素分析60.温州市鹿城区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分析61.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4年提高2个百分点62.2012年南京市江宁区居民健康素养状况调查63.2012年合肥市蜀山区居民健康素养调查64.社区居民健康素养干预效果分析65.国内外慢性病健康素养的研究进展66.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67.。
基于文献分析的健康信息素养研究

基于文献分析的健康信息素养研究基于文献分析的健康信息素养研究_调研报告自1974年SimondsSK首次提出健康素养这一术语以来,素养与健康之间的因果关系被广大学者所研究和讨论,诸多研究认为,健康素养会影响医疗结果和医疗费用1。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融合,有学者提出了健康信息素养,是指用户认识到健康信息需求,能够通过可靠信息源获取健康信息并做出合理的健康决策的能力。
WHO指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居民的健康信息养偏低。
我国20XX年的居民健康信息素养水平为27.22,表明公众不能有效获取及识别可靠的健康信息,极易受到虚假健康信息而做出不理智的健康决策。
国民健康素养已经成为公共卫生问题,提高公众健康素养是实现国民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本研究通过收集xx202__年国内有关健康信息素养研究的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健康信息素养的研究进行分析,旨在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了解我国健康信息素养研究的基本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数据源,以主题健康信息素养检索有关健康信息素养研究的文献,检索截止时间为202__年11月6日。
重复文献.报纸.新闻报道.英文文献.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予以排除,最终272篇文献纳入本研究。
1.2方法。
对文献进行处理,分析文献的数量分布.被引频次.发表期刊.作者.科研机构.关键词等特征。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CNKI的统计分析系统和EXCLE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以描述性方法对我国健康信息素养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2结果2.1发文数量和总被引频次。
xx202__年,共272篇有关健康信息素养研究的文献,各年的文献数量和被引频次见图1。
2.2载文期刊。
xx202__年,有关健康信息素养研究文献发表在多个学科领域,其中发文量排名前10的期刊见表1。
2.3文献作者。
xx202__年有关健康信息素养研究发文量排名前3的作者为王辅之.陆建玉.韩云峰,其中发文量排名前10的作者见表2。
健康素养论文总结范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健康素养的概念、重要性以及提升策略的研究,分析了我国公民健康素养的现状,探讨了提升公民健康素养的有效途径,旨在为促进我国公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一、引言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理解、评价和应用健康信息,做出健康决策,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提升公民健康素养成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任务。
本文从健康素养的概念、重要性以及提升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二、健康素养的重要性1. 提升公民健康素养是贯彻落实国家战略的需要。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 提升公民健康素养是应对健康挑战的需要。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疾病谱的变化,公民健康素养的不足成为制约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
3. 提升公民健康素养是促进公民全面发展的需要。
健康是公民全面发展的基础,健康素养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
三、提升公民健康素养的策略1. 加强健康教育。
通过学校、社区、媒体等多种渠道,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民的健康素养。
2.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满足公民基本健康需求。
3. 推进健康促进政策。
制定有利于公民健康的生活、工作、环境等方面的政策,促进公民健康素养的提升。
4. 加强健康素养监测。
建立健康素养监测体系,定期评估公民健康素养水平,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四、结论提升公民健康素养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健康促进政策和加强健康素养监测等措施,不断提高我国公民健康素养水平,为全民健康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健康素养知识征文

健康素养知识征文2010年,我院继续深化健康教育工作,切实将干部职工的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本乡的目标管理,调整完善乡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拟定好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在干部职工中普及健康知识,使该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乡领导历来十分重视全乡健康教育工作,为认真实施全乡健康教育工作计划,配合成都市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工作,我乡对原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调整,加强对健康教育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安排部署,确保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和顺利落实.调整后的成员名单为:屈亮伟任组长,医院主要负责人张锦东任副组长、孙伟李宁为具体成员.二、制定计划,落实责任根据乡健教所、县爱卫办有关文件精神,为加强我乡干部职工的医疗卫生意识,普及健康保健知识,乡健康领导小组制定了2007全乡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并以席政发[2007]21号文下发乡属各部门学习贯彻.同时向各部门提出了实施健康教育总的要求,安排了健康教育的工作任务,落实了责任和工作目标.三、广泛宣传,强化学习1、下属各单位在职工中经常性地开展健康保健知识学习,提倡健康生活和健康行为,提倡戒烟少酒,减少疾病发生,保证全乡干部职工的身心健康.积极参加医疗保险等社会活动,为职工购买医疗保险,妥善处理好职工就医住院等突发性的问题,稳定了职工队伍.2、要求各部门安排布置学习内容,并认真组织职工学习健康教育工作相关文件和资料.通过认真学习和了解,全乡职工的健康意识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对健康保健知识的知晓率达95%以上,同时普遍掌握了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救治方法,了解了常见疾病如中风、高血压、冠心病、肝炎等的一般症状及日常生活中的保健知识,对各种疾病的发生前兆有了深刻认识.学习使广大职工形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行为习惯,全年没有发生一起严重传染性疾病.3、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对接触有毒有害作业的职工进行健康教育培训,减少和控制职业伤害、职业病及相关疾病发生.同时特别加强对女职工的保健教育.4、根据县爱卫办的统一安排,我乡在春、秋两季集中开展了以灭鼠为主的灭治“四害”活动,购买了各类药物,对办公场所、单位宿舍、拆迁工地等行了彻底的灭害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全乡职工和施工工地附近居民的健康.5、我乡还有计划地组织职工参加各类强身健体的文体活动,如足球、乒乓球、棋牌比赛等,对促进职工的身体健康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丰富了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在过去一年中,我们把健康教育和各项工作有机结合,抓出了一定的成效.今后将继续履行“三个代表”的要求,以人为本,关心干部职工的健康状况,为全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综合素质个人评价范文综合素质自我评价时,应该考虑一下几个方面来评价: 1、道德品质 2、公民素养 3、学习能力 4、交流与合作 5、运动与健康 6、审美与表现素质:素质,是后天形成的一种生活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素养文献
1.延边地区老年人健康素养和健康状况的现况调查研究
2.社区空巢老年人健康素养对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社区中老年人群自我效能对健康素养的影响
4.江西省居民健康素养现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量化分析
5.美国研究发现:健康素养低可能导致健康状况差
6.健康素养的涵义研究现状
7.江苏省苏州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状况调查
8.湖北省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对健康状况的影响
9.中国公众健康素养调查及评价体系建立
10.河南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现况调查
11.湖南省中老年居民健康素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2.余杭区居民健康素养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3.广州市部分高校学生健康素养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14.广州市萝岗区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5.社区中老年人自我效能对健康素养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16.公民健康素养研究
17. 2008年上海市闵行区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
18. 长沙、西安、无锡三城市居民精神健康素养研究
19.湖南省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湖北省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对健康状况的影响
21.杭州市上城区公众健康素养现况分析与影响因素研究
22.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与学校健康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
23.汕头市城乡居民公民健康素养干预效果评价
24.马鞍山市公民健康素养现况研究
25.农村公民健康素养干预效果分析
26.农村公民健康素养现状分析
27.2008年长沙市高校新生健康素养调查研究
28.加强公民健康素养教育对策浅探
29.中国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问卷的信度和结构效度评价
30.新疆兵团二师24团健康素养监测调查分析
31.北京市大兴区居民健康素养现况调查
32.淮安市金湖县农村居民健康素养认知度分析
33.厦门市翔安区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现状调查
34.提高低健康素养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方法探讨
35. 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提出提高中医养生保健素养
36.南宁市城区居民首次健康素养现状调查
37. 2011年武汉市硚口区居民健康素养现状研究
38. 淮安市淮阴区健康素养现况调查分析
39.国内外有关健康素养的研究进展
40.淮安市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分析
41.金坛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42.温州市泰顺县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状况调查
43.2012年浙江省慈溪市居民知识和行为健康素养调查研究
44.上海某村居民健康素养认知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关系分析
45.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
46.某战区部队官兵健康素养现状调查分析
47.徐州市铜山区某镇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
48.大专护生健康素养水平调查分析
49.某市城市居民健康素养状况
50.深圳市公务员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51. 西安市城市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分析
52.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健康素养调查
53.2012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8.8%
54.关于大学生健康素养的调查研究
55.新疆师范类维吾尔族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
56.长沙市某高校在校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57.北京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健康教育需求分析
58.2011年聊城市居民健康素养调查
59.徐州市城区居民健康素养及影响因素分析
60.温州市鹿城区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分析
61.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4年提高2个百分点
62.2012年南京市江宁区居民健康素养状况调查
63.2012年合肥市蜀山区居民健康素养调查
64.社区居民健康素养干预效果分析
65.国内外慢性病健康素养的研究进展
66.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