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 测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语文初三上学期测试试题及解答

浙江省杭州市语文初三上学期测试试题及解答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瞭望(liào)狭隘(yì)缄默(jiān)叱咤风云(zhà)B. 镌刻(juān)剽悍(biāo)铿锵(kēng)踉踉跄跄(qiàng)C. 冗杂(rǒng)遒劲(qiú)黝黑(yǒu)参差不齐(cēn cī)D. 嗥鸣(háo)彷徨(páng)嗔视(chēn)迥乎不同(jiǒng)答案:C解析:A项中“狭隘”的“隘”应读“ài”;B项中“剽悍”的“剽”应读“piāo”;D项中“彷徨”的“彷”应读“pá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春天的花是美丽的季节。
B.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C. 通过这次社区服务活动,使她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D. 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答案:A解析:B项语序不当,应将“解决、分析、观察”改为“观察、分析、解决”;C 项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D项两面对一面,应去掉“能否”。
注意本题要求选择没有语病的一项,故A项正确。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炽热(chì) 琐屑(xiè) 阔绰(chuò)B、蓦然(mù) 惬意(qiè) 哺育(bǔ)C、追溯(sù) 贮藏(zhù) 挑衅(xìn)D、绮丽(yǐ) 恣睢(suī) 沉淀(dìng)【答案】 C【解析】 A项全部正确;B项,“蓦然”的“蓦”应读“mò”;C项全部正确;D项,“绮丽”的“绮”应读“qǐ”,“沉淀”的“淀”应读“diàn”。
因此,选项C中的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
初中九上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九上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迸溅(bèng)应和(hè)B. 踌躇(chóu)锲而不舍(qiè)蹒跚(pán)C. 踌躇(chóu)锲而不舍(qì)蹒跚(pán)D. 倔强(jué)迸溅(bèng)应和(hé)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深受启发。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不明确,需要进一步修改。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这次考试。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猎豹一样迅速。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他像一只猛虎下山。
D. 他如同一只展翅高飞的鹰。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回春。
B.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D.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黄了。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为什么没有来?难道他生病了吗?B. 他为什么没有来?因为他生病了。
C. 他为什么没有来?这真是个谜。
D. 他为什么没有来?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C. 我们难道不应该努力学习吗?D. 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跑得像闪电一样快。
C. 他跑得像火车一样快。
D. 他跑得像飞机一样快。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终于成功了。
B. 他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但从未放弃。
C. 他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一次又一次地尝试。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试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测试范围:九年级上册第1-3单元一、基础知识综合。
(23分)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从国潮文化备受追捧到《只此青绿》红遍大江南北,从故宫文创热销全国到汉服风靡.海外,从对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发自内心地chóng拜到精神深处的认同。
人们纷纷把目光转向中国传统文化,并自觉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创新中,推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文化自信氛.围。
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创新力量的jué起,还彰显着中国文化自信的觉醒。
(1)(1分)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mífēn B.mǐfēn C.mífèn D.mǐfèn(2)(2分)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chóng()拜jué()起2.(3分)为了记录九年级精彩的学习生活,班长小文提议制作一本班级纪念册。
为便于向同学们解释清楚编写流程,请你根据下图,撰写一份解释流程的文字稿。
要求:语言简洁流畅,条理清楚,不超过80字。
3.(2分)同学们邀请班主任王老师为班级纪念册写一篇序言,下面是王老师写的序言中的一部分,但句子顺序被打乱了,请你选出排序最合理...的一项()①从古到今,多少名人心向未来,或记史或写诗,其事迹令人鼓舞。
②司马迁隐忍苟活,心怀泰山之志,铸就史家绝唱。
③误落尘网心向未来,毅然折身归隐田园;④我们也要拥有无尽的勇气,不被风浪所阻,去闯出一个灿烂的未来。
⑤遭受宫刑心向未来,忍辱谱史巨著终成;⑥陶渊明远离世俗,独享悠然采菊,终得无悔自由。
A.⑤②③⑥①④B.①⑤②③⑥④C.①③⑥⑤②④D.③⑥⑤②①④4.(8分)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感受到文化传承的魅力,酷爱古诗文的小博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了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写。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闷热(mèn)伫立(zhù) 擎天撼地(qíng)B. 酝酿(niàng) 炽热(chì)锲而不舍(qiè)C. 馈赠(kuì) 栖息(xī) 颔首低眉(hàn)D. 狡黠(xiá) 稽首(jī)忧心忡忡(chōng)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阻遏推崇拮据心会神疑B. 筹划嗔视思绪寻章摘句C. 颓唐箫索缄默吹毛求疵D. 诘问萌发沉腼衰草连天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手术室的门紧关着, 等在外面的家属们如坐针毡, 度秒如年。
B.语文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 悉心指导我一遍遍修改作文, 她真是吹毛求疵。
C. 今天是端午节, 爸爸妈妈带孩子回家看望老人, 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 共享天伦之乐。
D.他是远近闻名的医生, 经常收到病人送的锦旗, “妙手回春”“华佗在世”“悬壶济世”……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 会不会用心观察, 能不能重视积累, 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因素。
B. 回到家乡, 我看到了母亲亲切的笑容, 听到了久违的乡音。
C.在广大市民的热情参与下, 河池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D.因为我从小生活在壮乡, 所以刘三姐的传说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
5.下列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园子里长满了榆树, 细细的, 干干的, 举着飘飘摇摇的榆钱。
B. 清晨, 一辆摩托车像离弦的箭一样, 在蜿蜒曲折的环山公路上飞驰。
C.金秋第一阵北风扫过来, 海面亮起一片银圆般的浪花——大虾成熟了。
D. 这些可怜的东西(指大虾)不知道, 漫漫的旅途上到处都撒下了天罗地网。
6.将下面5 个句子重新排序填入横线中, 顺序恰当的一项是()下雪吧, 下雪吧。
九年级语文上册测试卷三套有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稍逊.xùn 分.外fèn 风骚.sāo 济慈.cíB.喑.哑ān 丝缕.1ǚ襁褓..qiánɡ bǎo 折.腰zhéC.闪烁.shuò颤.抖chàn凝.望nínɡ留滞.zhìD.静谧.mì遐.想xiá栖.息qī角.落jiǎo2.选出下列加点字音、形、义正确的一项 2分A.妖娆.ráo:娇艳美好; 折腰:鞠躬,倾倒;留滞:即滞留,停留不流通; 襁褓..qiǎnɡ bǎoB.田圃.fǔ:田地; 禁锢:束缚,强力限制;丝缕.lǚ:丝线;凝望..nínɡ wànɡC.成吉思汗.hán:元太祖铁木真;喧.嚷xuán:大声喊;冻僵.jián风流人物: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D.颤抖..chán dóu;枯黄:干枯焦黄;微漾.yànɡ:微波荡漾;唯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3.下列诗句与原作完全一致的是 2分A.需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B.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C.小燕子见了我就笑斜了翅膀啊D.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盛装;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5.下列作家、作品、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毛泽东——沁园春雪——毛泽东诗词集B.郑愁予——雨说——郑愁予诗的自选IC.江河——星星变奏曲——上海文学D.济慈——夜——世界流派诗选6.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沁园春雪通过对北国雪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批判和对他们缺少文采的惋惜这一主题思想;B.雨说用“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为副标题,表明这是诗人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儿童唱出的一曲爱之歌;C.星星变奏曲表达了经历过心灵劫难的人,对精神自由和安宁生活的执着追求;D.蝈蝈与蛐蛐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诗,诗人捕捉了两种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7.填空;4分1雨说这首诗借_______ 形象,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________ ,是诗人心灵唱出的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2<蝈蝈与蛐蛐>这首诗仅仅勾勒了________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象;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表现的却是________,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①沁园春·雪中写景与议论之间过渡的句子:_ , ;②雨说中表明“雨”的来意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唐代诗人杜甫描写春雨的名句是 , ;④请你再写出两句描写春雨的诗句 ;9. 从连贯的角度看,横线处应填入的一项是 2分我快乐,是因为喜欢幻想;所有的石头上都开满了花朵, ,幻想已如此丰茂,我有什么理由感到沉重和悲哀呢A.荒芜都长满了无数的植物 B.无数的植物都长满在荒芜处C.植物都长满在所有的荒芜D.所有的荒芜处都长满了植物二、阅读理解;33分一沁园春·雪 20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0.“沁园春”是这首词的,“雪”是;2分11. “风骚”原指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 ;上阕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下阕则主要是 ;4分12.沁园春·雪是一首之作;它描写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抒发了诗人,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5分13.“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的节奏是 2分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引/无数/英雄/竞折腰C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D引无数/英雄/竞折腰14.“望”和“惜”各贯穿到词中的哪一句2分A、长城内外秦皇汉武B、原驰蜡象成吉思汗C、大河上下唐宗宋祖D、欲与天公誓比高只识弯弓射大雕15.表现全词主旨的一项是 2分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B、江山如此多娇C、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D、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6.你怎样理解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3分答:;二雨说节选13分①第一样事儿,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②第二样事,我还是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那旗子见了我笑的哗啦啦地响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 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③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 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 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17.第②段诗人借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这些自然界的精灵,抓住它们生动的一刹那,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答:18.“笑”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3分答:;19.第②、③节寄予了作者对儿童怎样的希望3分答:;20.联系整首诗来看,其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雨”给人一个怎样的形象4分答: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二一、积累运用14分1.下列作家、作品、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毛泽东——沁园春雪——毛泽东诗词集B.郑愁予——雨说——郑愁予诗的自选IC.江河——星星变奏曲——上海文学D.济慈——夜——世界流派诗选,2.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人的一生难免要遭受挫折,所以遭受了挫折就灰心丧气,那他就很难取得事业上的成功;B.因为非典型肺炎来势凶猛,极易传染,所以医务工作者临危不惧,忘我地工作在“抗非典”的第一线;C.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适合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D.我们学习,不仅要接受前人创造出来的知识,更要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中医学认为:草莓性凉,味酸,无毒,具有润肺生津、清热凉血、健脾解酒等功效;B.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就会怎样对待你;C.通过反复实践和思考,他终于明白了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更有价值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4.根据情境限制,在下面句子空白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今年4、5月份,SARS病毒突然袭来;为最终战胜病魔,我国医护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在积极谋求国际合作的基础上,废寝忘食,曰夜攻关,所取得的令世人瞩目; A.成果 B.结果 C.后果 D.结局5.阅读下面唐代李益的诗汴河曲,对这首诗有四种不同的理解,正确的是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扬花愁煞人;A.这是一首别离诗,古人临别折柳相送,因此写杨柳暗寓离别,诗中以春光无限美反衬别离之情难堪;B.这是一首怀古诗,以春光无限、隋堤柳色依旧与隋宫成土、豪华不再形成对比,抒写兴亡之感,暗寓殷鉴不远之意;C.这是一首写景诗,写春光中的隋堤柳色,但美景无法消去诗人内心的哀愁,相反却使它格外强烈起来;D.这是一首宦游诗,“行人”即在外做官谋生的作者;诗歌写眼前大好春光,抒发思念故乡的感情;6.对艾青煤的对话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你住在哪里/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你的年纪―― /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比岩石的更大;/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死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请给我以火A.诗中的“我”经历了自然界的灾难,失去了昔曰的荣华,被埋到地层深处,“我”满怀怨愤,痛恨以往不公平的历史;B.诗中的“我”历经沧桑,长久地沉默过、怨愤过,但是更有希望和祈求,“我”渴望火的到来,要使自己在烈火中再生;C.诗中的“我”是中华儿女的写照,有着炽烈的情感,昂扬的斗志,不甘沉沦,自强不息, “我”要摧毁黑暗,迎来光明;D.诗中的“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热量,憧憬着光明灿烂前景的到来;二、理解运用46分一沁园春雪24分一九三六年二月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曰,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诗人说“望”,写的却远超出视力所能达到的范围,诗人选择的观察点很高,存在于想像之中;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采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说说“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一个“望”字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惜”字又含有什么意味5.如何理解“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6.诗中点明题旨的句子是哪一句联系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体会此主旨句的含义;二沁园春长沙毛泽东14分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①,/层林尽染②;/漫江碧透③/百舸争流④;/鹰击长空⑤,/鱼翔浅底⑥,/万类霜天竞自由⑦;/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毛泽东同志常用旧体诗来反映现代生活的思想感情,这些诗也是现代诗歌,如沁园春长沙就是现代诗歌;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名句、曲子词、乐府等;它始于唐,盛于宋;C.“沁园春”是词的词牌,这规定这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这一首词的内容;D.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长沙可定为中调; 2.词中“看”字可称“领字”,这领起了下文的哪些句子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两句 B.①~④四句 C.①~⑥六句 D.①一⑦七句3.运用了“词语移用”修辞方法的是A.击 B.翔 C.击、翔 D.染4.诗词讲究炼字,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就把春意盎然之景表现了出来;这节中,这样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判断全正确的一项是A.独、寒、击、翔 B.染、透、争、击 C.层、透、翔、问 D.万、遍、争、碧5.对下面诗句中词语分析品味正确的一项是①“极目楚天舒”,“舒”字既是诗人所见的开阔,又是诗人的心情舒畅,情景交融;②“独立寒秋”,“寒秋”寓指当时的政治气候;③“一桥飞架南北”,“飞架”比“横跨”好,在于能形象地写出大桥的动态、结构的宏伟建筑的飞速;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意思是孔子感叹岁月的流逝,而词中引用则反其意而用之,强调要“只争朝夕”;⑤“截断巫山云雨”,化用典故,说明人民的魄,为下文神女的“惊”作铺垫;A.①③④ B.②④⑧ C.①③⑤ D.②③⑤6.从“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想到了杜牧山行中的两句诗是;7.“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三句词语的次序同一般语序不一样,这是为了适应诗词格律的要求;如果变成一般语序,该是怎样的三8分村庄离我很远,城市离我很远,金钱离我很远,地位离我很远.荣誉离我很远,我并不孤独,我拥有一片海,一个始终生动、深刻、丰富的爱之海;我孤独吗 1.诗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 A.一个回国探亲的远离祖国的侨胞 B.一个生活在海边但长期出海的渔民 C.一个保卫祖国海防的解放军战士 D.一个初到海边的孤独的行者 2.选出对“始终”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3分 A.表达了对祖国的无比忠城 B.表达了对信仰的无比坚定 C.表达了对事业的元比热爱 D.表达了对工作的无比热忱 3.选出给本诗所起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 3分A.孤独 B.远近之间 C.我并不孤独 D.爱之海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三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词语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一代天娇.jiāo 陈.吉思汗chén 绿茵.yīn 留滞.zhìB.还.看今朝huán 弥.足珍贵mí蒙.胧méng 丝缕.lǚC.淅淅..沥沥xī润如油膏.hāo 颤.动zhàn 蓑.笠suōD.银波微漾.yàng 引吭.高歌háng 嗒.然tà昏晕.yūn2.下列词语解释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2分A.惟余:只剩下秦皇:指秦始皇嬴政射雕:比喻善射B.留滞:停留不流通风流人物:指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宋祖:指宋太祖赵匡胤C.妖娆:娇艳美好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弯弓:拉弓D.风骚:原指楚辞里的国风和诗经里的离骚须:等到俱:都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雨说,我来了,我来四月的大地;②刚接到作品时我开始有一些 ,因为作者是男性,字里行间都透着阳刚气;③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了;A.探访犹疑解除 B.探询疑惑解除C.探询犹疑解决 D.探访疑惑解决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新资金的注入,使这家严重亏损的企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B.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很大的胜利;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D.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的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5.下面的诗句朗诵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B.当我临近你们的时候/你们/也许/知悉了C.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D.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6.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2分中华对联这一艺术瑰宝,萌芽于先秦,问世于唐代,繁荣于明清;而中国古典小说,历经六朝志怪、唐人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几个阶段;宋元话本中就有对联出现,;三国演义中的对联约有373副之多;A.而明清的章回小说,正是对联进一步渗入的产物B.明清的章回小说里也有对联出现C.更有胜者—明清的章回小说,可谓是对联进一步渗入的产物D.可是明清时期的章回小说里却不能见到中华对联这一艺术瑰宝7、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字,含20字;4分据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陈云林13日在北京宣布,大陆有关方面将进一步为台湾居民入出境提供便利;对在高等院校就读的台湾学生按照大陆学生标准同等收费;并逐步放宽台湾同胞在大陆就业的条件;8题;4分陈思艺同学原来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可是今年开学以来,受他人影响迷上了电子游戏,平时与同学也在谈游戏,学习投入少了,上课有时也想着游戏内容;期末考试,成绩大大下降;这时,她才猛醒,心里很难过,在家里闷闷不乐,有时还发脾气;面对这种情况,陈思艺的妈妈和同学都准备开导她;他们怎样开导才能产生效果呢请你替妈妈写几句开导的话;妈妈说:二、阅读理解50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9~30题;一沁园春雪1936年2月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A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 B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 C ,还看今朝;9.填写出文中所缺少词句;3分A. 1分B. 1分C. 1分10.下列各句中不是对偶修辞的一句是 2分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大河上下,顿失滔滔;C.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D.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11.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各用了什么表达方式2分答:上阕写 ,用了的表达方式;下阕写 ,用了的表达方式;12.下阕第一句“江山如此多娇,…………”,在上文的写景与下文的抒情之间有什么作用2分答:13.上阕写景中,所选的景物有哪些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景物3分答:14.文中画线的句子“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写的是虚景,有人评价说这与毛泽东追求真理的人生观不符;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2分答:15.词人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对成吉思汗的评价态度是否相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2分答: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1、B 2.A 3.B 4.比喻、拟人;比喻、对偶 5.D 6.A 7.1这首诗借春雨的拟人化;充满爱心的倾诉;2夏、冬;蝈蝈、蛐蛐;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景象;8.①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②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③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④略9.D10.词牌名,题目11. 诗经离骚;描写,议论;12. 写景书怀;北国雪景;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5分13.A 14.D 15.D 16.略17.答:抒发作者对勇敢、乐观和自信的赞美;18.答:“笑”体现了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19.答:寄予了要勇敢面对生活,乐观对待人生;20.答:拟人化的手法,雨是一位温柔可亲;却又勇敢乐观的爱的使者形象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二一、1.D2.D3.C4.A5.B6.A 二、一1.这样写,词的意境大气磅礴,气象雄伟,令人心胸开阔,心气豪爽,精神奋发;更能令人产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2.动态描写;化静态为动态感受北国的雪景壮丽雄奇,祖国的江山如此多娇,神州大地生机蓬勃,中华民族前途光明;3.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阕的写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价;4.“望”字统领下文,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句;“惜”中含褒,肯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具有雄才大略;“惜”中有贬,委婉地批评这些英雄才华不足,不擅“文治”;5.“文采”“风骚”本指文学才华,这里指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表现五位英雄缺少文采,他们长于武功而短于文治,才能不足;6.“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表现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伟大的抱负;作者坚信将来人民的江山定要开辟民主幸福的新时代;二1.D 2.D 3.B 4.B 5.C6.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7.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三一、积累与运用20分1、D 2.D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3、A 4.D 应该为“事半功倍” 5.C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6、A7、方便台胞大陆再开三道门8、妈妈说参考:孩子,这次考得不好,你的心情我理解,你的基础好,不应灰心,关键是要找准原因,集中精力学习,妈妈相信你下次会考好的;二、阅读理解50分一9.填写出文中所缺少词句;A.欲与天公试比高1分B.引无数英雄竞折腰1分 C.数风流人物1分10.下列各句中不是对偶修辞的一句是 B 2分11.2分答:上阕写祖国壮丽的山河之景,抒发壮志豪情,用了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下阕写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12.2分答:承上启下的作用13.3分答:黄河、长城等;因为这些景物是北国的代表、是祖国的代表,并且景物有雄伟的气魄,与全词开阔的意境相符;14.2分答:不正确;这样写是为了直抒胸臆地表达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15.2分答:不同;评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用的是“稍”“略”,而对成吉思汗,则是:“只识弯弓射大雕”,表现了作者对只懂得武治而不懂得文治的人的批评;。
九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答案【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在古代汉语中读音与现代汉语不同?A. 江河B. 课本C. 语言D. 书写2.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庄子》?A. 画龙点睛B. 拔苗助长C. 庖丁解牛D. 对牛弹琴3. 下列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A. 杜甫B. 王维C. 骆宾王D. 白居易4. 《出师表》的作者是谁?A. 诸葛亮B. 曹操C. 司马迁D. 陈寿5.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不包括以下哪位?A. 林黛玉B. 薛宝钗C. 王熙凤D. 李纨二、判断题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2. 唐代诗人杜甫被称为“诗圣”。
()3.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4. “之乎者也”是古代汉语中的助词。
()5. “床前明月光”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
()三、填空题1. 《庐山谣》的作者是_______。
2.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自_______。
3. 《水浒传》中的宋江被称为_______。
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_______。
5.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_______的诗句。
四、简答题1. 简述《诗经》的分类。
2. 解释“赋、比、兴”在古代诗歌中的作用。
3. 简述《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
4. 解释“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
5. 简述唐代诗歌的主要特点。
五、应用题1.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 请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并造句:“画蛇添足”。
3. 请列举出《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
4. 请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 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六、分析题1. 分析《离骚》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2. 分析《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特点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七、实践操作题1. 请写一篇关于“我的语文老师”的短文。
2. 请以“我最喜欢的古代诗人”为题,进行口头作文。
八、专业设计题1. 设计一个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方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 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汹涌(yǒng)摇曳(yè)娉婷(pīn)B. 黎明(ní)嘶哑(sī)飘逸(yì)C. 风骚(sāo)呢喃(nán)丰润(rùn)D. 腐烂(fǔ)冠冕(guàn)鲜妍(yán)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萌发帷幕消声匿迹震耳欲聋B. 烦躁坍塌锋芒毕露微不足道C. 喧器狼藉坦荡如砥无动于衷D. 云霄安详骇人听闻大相径庭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当代作家毕淑敏的小说《一厘米》的结尾别出心裁, 既在情理之中, 又在意料之外。
B. 张家界电视台的编导精心策划, 把几个旅游类节目办得绘声绘色, 深受好评。
C.大型山水实景剧《天门狐仙》融合声光电技术, 场面极其壮观, 令人叹为观止。
D.这群游客在见到了“奇峰三千, 秀水八百”的张家界美景后, 激动得语无伦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项是()A. 学校组织同学们到钢铁厂参观, 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小芳的心, 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B. “2018世界移动通信大会”2月26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 参观的人数超过10万左右。
C.在央视的文化栏目《国家宝藏》中, 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 使观众看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
D.中国69岁的“无腿勇士”夏伯渝成功登项珠穆朗玛峰,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 但我要问他: “做工苦, 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B.假若爱比恨多, 小屋就光明温暖, 像一座金色池塘, 有红色的鲤鱼游弋。
C. 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
D. 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 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①笑是一种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健身运动。
九年级语文上册测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吴承恩C. 罗贯中D. 施耐庵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A. 杜甫B. 李白C. 陆游D. 苏轼4.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A. 温故知新B. 不耻下问C. 三人行,必有我师D. 举一反三5. “临川四梦”是哪位戏剧家的作品总称?A. 关汉卿B. 汤显祖C. 马致远D. 白朴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杜甫的名句。
()3. “静夜思”是李白的一首诗。
()4.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的作品。
()5.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______》。
2. “学而时习之,不亦______乎?”出自《论语》。
3. 《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__。
4.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出自苏轼的《______》。
5. “______,力拔山兮气盖世”出自《史记》。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水浒传》的主题。
2. 请简述《西游记》的主要情节。
3. 请简述《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关系。
4. 请简述《三国演义》的主要历史背景。
5. 请简述《儒林外史》的主要讽刺对象。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山、水、月、花”四个字,组成一句诗。
2. 请用“风、云、雨、雪”四个字,组成一句诗。
3. 请用“春、夏、秋、冬”四个字,组成一句诗。
4. 请用“梅、兰、竹、菊”四个字,组成一句诗。
5. 请用“琴、棋、书、画”四个字,组成一句诗。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2. 请分析《水浒传》中宋江的性格特点。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8分)1、下列各项加点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中.伤(zhòng )诓.骗(kuāng)褴褛..(pīn tíng)..(lán lǚ)娉婷B豢.养(juàn)撩.逗(liáo)五行.缺土(xíng)自吹自擂.(léi)C遁.词(dùn)拮据.(jū)秕.谷(bǐ)瞥.见(piē)D矫.揉造作(jiǎo)恣睢..(zìsuī)鲜妍.(yàn)摇曳.(yè)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根深蒂固形消骨立一代天骄相得益彰B锲而不舍忸怩作态宽宥彬彬有礼C 前扑后继不可名状濡养墨守D歇斯底里仓惶眼花缭乱可望而不可即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人工智能引领技术创新。
②从人脸识别到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着作用。
③随着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使更多潜在应用场景不断涌现。
④智能制造、智能供应链等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4.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中正确的一项是()A莫言的小说,以人的生命为基点,重视人的本真感觉,关注人的生存本能。
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B.关于如何办好今年的春季运动会,刚才大家都提了很好的建议,最后我来谈几点想法,就算抛砖引玉....吧!C.针对大家的建议,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质量,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D.2022年度“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传递的正能量,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必将激励全社会人心向善,见贤思齐....。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唯一的家园。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
过去10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能耗强度降低最快()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为世界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意D. 快2. 《出师表》的作者是谁?A. 诸葛亮B. 司马迁C. 曹操D. 关羽3.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哪首诗?A. 《登鹳雀楼》B.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C. 《望岳》D. 《登高》4.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左传》?A. 一鼓作气B. 画龙点睛C. 推心置腹D. 亡羊补牢5.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哪类人物形象?A. 豪放派B. 婉约派C. 理学派D. 江湖派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杜甫的诗句。
()3.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4.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李白的诗句。
()5.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出自《离骚》。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史记》的作者是_______。
2. “学而不思则_______,思而不学则_______。
”3.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_______的《鹊桥仙》。
4. 《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结义,他们三人中排行老大的_______。
5. 《庐山谣》的作者是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离骚》的主题思想。
2. 介绍《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形象。
3. 解释“四大名著”指的是哪四部作品。
4. 简述《论语》中的“仁”的概念。
5. 解释“唐诗宋词元曲”中的“元曲”。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写出一句包含“月”的成语。
2. 请写出一句包含“山”的成语。
3. 请写出一句包含“水”的成语。
4. 请写出一句包含“风”的成语。
5. 请写出一句包含“花”的成语。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庐山谣》中的“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的意义。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娉婷(pīng)压榨(yā)鸠占鹊巢(jiū)矫揉造作(jiǎo)B. 箴言(jiān)冠冕(guàn)间不容发(jiān)相得益彰(zhāng)C. 勾当(góu)诓骗(kuāng)箪食壶浆(sì)强聒不舍(guō)D. 豢养(huàn)撩逗(liáo)舍身求法(shě)前仆后继(fū)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阻遏推崇拮据心会神疑B. 筹划嗔视思绪寻章摘句C. 颓唐箫索缄默吹毛求疵D. 诘问萌发沉腼衰草连天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 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 真是汗牛充栋。
B. 这次的学习经验交流会, 学校很多同学和老师都认真聆听了我的发言。
C.领导们应该事先未雨绸缪, 正确防范问题的出现, 而不是出现问题以后亡羊补牢。
D.交通网络飞速发展, 铁路桥梁鳞次栉比, 人们出行方便快捷。
4.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A. 共产党员罗霄同志的一生, 代表了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的革命品质。
B. 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
C.复习中, 不少同学存在着复习重点不突出, 时间安排不合理, 有的甚至记住了前面的知识, 又忘记了后面的知识。
D. 健身场所的不断增加、健身设施的日渐完善, 为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供了条件。
5.下列句子中, 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 置身江南, 漫步在光滑如镜的青石板上, 江南的柔情就在你的脚下。
B. 在阴雨天里, 雨滴落在青黑的瓦上, 绽开了瓣儿, 像是慢镜头, 格外柔美。
C.独自醉眼看光景时明时暗, 感觉自己就是泡在酒糟里, 浑身没有一点点儿力气, 轻盈得似要飘起来一般。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2024.09测试范围:九年级上册第1-3单元。
难度系数:0.75。
一、基础知识综合。
(24分)1.(8分)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诗是翻腾内心之叹息,诗是文学大观园里一道最妖ráo的风景。
读《沁园春·雪》,我们可以感受毛主席激荡的豪情;读《周总理,你在哪里》,我们可以体会作者那深沉的敬意;读《我爱这土地》,我们可以谛听诗人恳切的絮语;读《乡愁》,我们可以触摸作者渴望两岸统一的初心;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们可以与作者分享那“四月天”的娉婷;读《我看》,我们可以畅想那摇曳着的自由。
与诗为伴,每一天都深受震憾;与诗为伴,每一天都会明媚鲜yán。
亲近诗歌,定能遇见不一样的自我!(1)(4分)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妖ráo()摇曳.()娉.婷()鲜yán()(2)(1分)语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1分)“迷醉”在文中的意思是:。
(4)(2分)这段话运用了和修辞。
2.(2分)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
节奏是诗歌的生命,把握好节奏会使诗歌更加具有韵律美。
一般而言,①,一种是诗歌本身固有的节奏。
另一种是随着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变化而出现的节奏。
在现代诗歌朗读中,节奏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情感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和特点,②。
总之,节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具有独特性。
3.(8分)九年级课本中不乏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诗文,小语进行了整理,请根据语境帮他补写。
自强不息,是李白面对“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困顿仍能高歌“①,②”(《行路难(其一)》)的坚定信念;是韩愈面对“夕贬潮州路八千”的贬谪仍能发出“③,④”(《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报国之志;是苏轼面对政治失意、兄弟别离的现实仍能给出“⑤,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美好祝福;是范仲淹面对革新失败、贬谪他乡的境遇仍能表达“⑦,⑧”(《岳阳楼记》)的“先忧后乐”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九年级上册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考试题及答案一、语言积累及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缟素(gǎo)旁鹜(wù)狡黠(xiá)故弄玄(xuán)虚一代天骄(jiāo)B.敝舆(yú)发窘(jiǒng)愕(è)然庖(báo)丁解牛妄自菲(fēi)薄C.怄(òu )气鄙(bí)夷怫(fú)然咬文嚼(jiáo)字鸿鹄(hú)之志D.栈(zhàn)桥慰藉(jiè) 框(kuāng)骗袖(xìu)手旁观吹毛求疵(cī)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他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的事迹感染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
B.我们中学生应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起来。
C.无论做任何事,我们都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相信最后成功会属于我们。
D.“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再次证明了中国航天人的恃才放旷。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
B.通过一年的不懈努力,使小刚在机器人制造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C.网上阅读的主要方法有浏览、检索、下载,此外还有网上讨论、交际等。
D.在那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4.联系上下句,在横线上续写句子,要求句式一致。
(2分)青春是美好的:青春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青春是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5.古诗文名句默写。
(5分)(1),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2)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3)《出师表》中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中最核心的一条是(4)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写到了“酒”如“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请你再写出两句与“酒”有关的诗句“ ,”。
6.综合性学习(9分)九年一班准备开展“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活动内容:(1)请你为此次活动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 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贮(chù)蓄信手拈(niān)来摄(niè)取藏污纳垢(ɡòu)B. 埋(mán)怨前仆(pū)后继羸(léi)弱戛(jiá)然而止C. 龟(jūn)裂接踵(zǒnɡ)而至国殇(tānɡ)热泪满眶(kuànɡ)D. 喷(pèn)香吹毛求疵(cī)翌(lì)日骇(hè)人听闻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阻遏推崇拮据心会神疑B. 筹划嗔视思绪寻章摘句C. 颓唐箫索缄默吹毛求疵D. 诘问萌发沉腼衰草连天3.词语积累: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工作组成员在“脱贫攻坚战”中直面困难, 从不拈轻怕重, 为当地老百姓办了许多实事。
B. 禁毒是全民舍生取义的任务, 因为毒品危害个人健康, 破坏家庭幸福, 扰乱社会秩序。
C.在火车站办理临时身份证明不用再花钱拍照, 这项让旅客一文不名的规定值得赞扬。
D.经过工作人员不知所措的努力, 遵义市第二届职工文化艺术节顺利举办, 圆满落幕。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坚持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 就是要达到“教育一个青少年儿童, 影响一个社区, 带动一个家庭, 文明整个社会”的目的。
B. 无论外界环境和参赛条件都极端恶劣, “好声音”的歌手们总能够面带微笑、充满信心地完成所有的比赛项目。
C.从各国对黄灯的规定来看, 设置黄灯的目的在于为驾驶员在红灯和绿灯之间提供一个“缓冲时段”, 提醒驾驶员判断是过去还是停下。
D.这不可能是真的, 我这样想, 汽车不会跑这么远, 差不多有三十公里左右呢。
5.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分析错误的一项()A.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人教九上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九上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恣意妄为B. 风餐露宿C. 叱咤风云D. 风声鹤唳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岳阳楼记》B. 《滕王阁序》C. 《醉翁亭记》D. 《赤壁赋》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松间照C. 人面桃花相映红D. 落霞与孤鹜齐飞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5. “春眠不觉晓”的下一句是什么?()A. 处处闻啼鸟B. 夜来风雨声C. 举头望明月D. 低头思故乡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现了哪种思想?()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墨家思想D. 法家思想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什么?()A. 月亮B. 星星C. 云彩D. 彩虹8.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王之涣B. 李白C. 杜甫D. 陆游9.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陶渊明B. 王维C. 孟浩然D. 李白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你难道不知道吗?B. 你怎么知道?C. 你应该知道。
D. 你知道吗?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________。
12. “床前明月光”是唐代诗人________的《静夜思》中的名句。
1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________》。
14.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清代诗人________的诗句。
1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滕王阁序》的主要内容。
17. 请解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含义。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检测题》附答案

⑥妹妹欢快地跳着,和我一起堆雪人.我们用瓶盖做眼睛,用红辣椒做鼻子,而我总怕小雪人会冷,心疼地把自己脖子上的红围巾摘下来给它围上.一会儿,我们的新伙伴就伫立在庭院里,真是可爱极了!这时,母亲已经做好了早饭,开个门缝对着我们高喊:“吃饭啦……吃饭啦……”我和妹妹好像都没有听见,磨磨蹭蹭谁也不愿意回屋.广阔苍穹,母亲是见证这份快乐的唯一观众,望着她的两个白雪公主,母亲的微笑是甜的.
D.他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这次又一鸣惊人.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每当我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又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
B.学校实施愉快教育后,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明显的进步.
C.有坚定意志和刻苦精神,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D.学习语文,除了要扩大阅读量,课内外多练习写作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十分重要.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雪》是一首词,作者是毛泽东,词的上片主要写景,下片主要议论抒情.
B. 《北方》《冥想》《向太阳》《火把》都出自《艾青诗选》
C. 《乡愁》 作者是余光中,台湾诗人、散文家,诗歌表达了对亲人,对故乡,对祖国深切思念的情怀.
D. 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部 编 版 语 文 九年 级上学 期
期末测 试 卷
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8题,共30分)
1.请你把下面加点字中你最喜欢 两句整洁、规范的抄写.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银锭.(dìnɡ)逞.办(chěnɡ)迸.射(bèng)唯.唯连声(wéi)B.会.稽(kuài)麈.尾(zhǔ)勾.当(ɡòu)强聒.不舍(guō)C.怨怅.(chànɡ)银箸.(zhù)窥.望(kuī)箪.食壶浆(dān)D.戗.金(qiànɡ)行.货(hánɡ)喧.嚷(xuān)顿开茅塞.(sāi)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威慑吹嘘尴尬面面厮觑B.砒霜溺爱嗔怒不省人事C.拜谒倒坍陨落芳草凄凄D.愧赧亵渎惬意如雷贯耳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春天带来的温暖,在人身上;志愿者带来的温暖,在人心里。
志愿者们的故事,他们因为不同的走上了志愿者之路,又在各自的路上着志愿者精神的种子,在他们眼里,做一个志愿者不仅时尚,而且。
A.不胜枚举理由传播高尚B.比肩接踵理由播撒伟大C.不胜枚举缘由播撒高尚D.比肩接踵缘由传播伟大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有定评的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B.③⑤①④②C.②③⑤①④D.③⑤①②④5.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智深正使得活泛,只见墙外一个官人看见,喝采道:“端的使得好!”智深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
怎生打扮?但见: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
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某种令人惊骇(hài)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piě)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B.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zī)不倦的汲(xí)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C.渐近故多时,天气又阴晦(huì)了,冷风吹进船舱中,鸣鸣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xiāo)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D.父亲忽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1ì)。
一个衣服褴(1ǎn)楼(1ǚ)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这些人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B现代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必一一点不旁鹜,便是敬。
C.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不一会儿,暴风雨就竭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黯,仿佛世界已经到了末日。
D有人说:山穷水尽,走头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不但因为相宜的事业,并非像雨后的菌子一样,俯拾即是,而且因为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如抽丝剥茧....,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
B.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沽名钓誉....,是毫无意义的忸怩作态。
C.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立竿见影....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
D.杜雍和沉着脸,绝不回头去看一眼。
他对杜小康带着哭腔的请求,置之度外....,只是不停地撑着船,将鸭子一个劲儿赶向前方。
4.下列选项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红书店”凭借其高颜值成为众多年轻人的“打卡圣地”。
北京十一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清)铜鎏金双龙钮云龙纹编钟(右) (清)青玉描金云龙纹编磬(左) 北京十一实验中学 2023-2024 学年初三年级8月学科活动语文学科 2023.08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 100分教学班级 姓名一、基础·运用(共 14分)八年级某班拟开展“以和为贵”主题班会,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第一部分明“和”之义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①yu án 远流长,丰富多彩。
"和”是“和睦”,是真诚待人,不②挑拨离间.:“和”是“温和”,是以理服人,不③强.词夺理:“和”是“④和 zh ōng 共济”,不同室操戈。
“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
我国的“和”文化呈现出极强的包容性,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精神:“和”是对立统一的思想交融,它承认差异,接受有差别的、多样性的统一【甲】“和”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融合组带,它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非不是对立的,表达了自然对人的认同感与融合盛【乙】同时,“和”也体现出接地气的实用性特征,“和”能生财、能致祥、能旺家,它根植于百姓的日常思维,是中国百姓朴素的价值追求。
1.同学们对文段中四处成语的字音或字形发表了不同看法,请你选出看法有误的一项( )(2分)A.成语①要表达的意思是“历史悠久”,根据其本义“源头很远,流程很长”,可知拼音处应填写的汉字是“源”。
B.成语②中含有“引起是非争端,使别人不和”的意思,字典中“间”在读四声的义项中有“挑拨使人不和”,据此可知,“间”的正确读音应为“ji àn ”。
C.成语③的意思是“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含有“态度很强硬”的意思,由此可推知,“强”在此处应读“qi ǎng ”。
D.成语④比喻同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
拼音处对应的汉字应该是表示“内心”之意的“衷”。
2.请你对文段【甲】【乙】两处应填入的标点作出判断,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甲】 ; 【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基础知识(1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分.外(fèn)家眷.(juàn)折.腰(zhé)润如油膏.(gāo)B.消逝.(shì)赣.江(gàn)憧.憬(chōng)稍逊.风骚(xùn)C.喑.哑(yīn)留滞.(zhì)襁.褓(qiǎng)成吉思汗.(hàn)D. 禁锢.(gù)妖娆.(ráo)单.于(chán)银波微漾.(yàng)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大河上下:指黄河的上上下下须晴日须:等到B、折腰:鞠躬,倾倒风骚:原指《楚辞》里的《国风》和《诗经》里的《离骚》。
C、俱往矣俱:都留滞:即滞留,停留不流通。
D、妖娆:娇艳美好惟余莽莽惟余:只剩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
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上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B、《雨说》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
它采用拟人化的艺术表现手法,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
C、《星星变奏曲》是一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诗歌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D、《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作者是法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
4、下列诗句与原作完全一致的是()A.需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B.一代天娇,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C.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D.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盛装。
5.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得一项()A. 今年“五一”文化消费成为假日经济的黑马。
(黑马:指出人意料的获胜者)B. “豆腐渣”工程往往是腐败的孪生兄弟。
(豆腐渣:指质量差)C. 民办高校争吃“教育蛋糕”。
(蛋糕:喻经济利益)D. 小轿车得车价会不会高台跳水?(跳水:指一项水上体育运动项目)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俄国诗人叶赛宁的笔下,夜是那么静谧、美好,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B.古今中外,成大事者莫不胸襟开阔,气度恢弘,所谓“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C.李老汉说他儿子今年多大了,在哪儿工作?D.小明从家到学校有三、四里路,他总是步行来上学。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
C.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D.命运对他实在太苛刻了。
然而,尽管奄奄一息....,他还是不情愿死。
8、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9、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10、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11、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12、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13、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14、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②⑤④15、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②③①二、阅读理解(44分)(一)阅读《沁园春·雪》,完成下列各题(12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9、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的一项是()A.望/长城内外B.数/风流人物C.山/舞/银蛇D.欲/与天公试/比高10、下列各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C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D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1、下面对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一个“望”字领起下七句,动静结合,远近结合,不仅逼真的写出了大雪茫茫的景象,而且抒发了诗人豪迈的感情。
B、“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几句设想雪晴后的情景,有写实进入想象。
C、诗人用“惜”“输”“逊”等词对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断然否定,指出他们文学才华过低,无法与现代人相比。
D、“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是全词的主旨所在,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12、下列关于《沁园春·雪》分析有错的一项是()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C.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D.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
13.《沁园春·雪》中评价历史人物的用意是()A.肯定他们的历史贡献,同时委婉地指出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B、批评他们武功有余,而文学才华不足。
C.歌颂他们武艺超群,劝戒他们要文武并重。
D.否定他们的英雄地位,同时指出他们事业上的不足。
14.“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词中所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
B.总领以下各句,为下文议论历史人物作铺垫。
C.引起下文,暗示历史人物对祖国山河的态度。
D.承上启下。
既承接上文,再次赞美祖国山河;又指出历史英雄人物为祖国壮丽山河而倾倒,为评论历史人物作了铺垫(二)阅读《雨说》选段,联系全文,完成下列各题。
(6分)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见了我笑出了泪啊见了我笑斜了啊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地笑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有一天,你们吃着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的心意15.对诗句朗读语气语调解说有误的一项()16. A.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期盼与渴望)17. B.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雄壮、激越)18. C、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轻快、深情)19. D.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活泼、欢快)20.下列关于这首诗的内容与艺术手法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借“春雨”的真情诉说,表达了诗人对中国大地上生活的孩子们的温柔亲切的爱意,以及希望孩子们自由快乐地亲近自己、无忧无虑地快乐生活的诚挚祝福。
B.这首诗采用拟人手法,亲切感人,切合儿童心理,易于打动孩子们的童心C.这首诗语言亲切、清新自然,给人以温柔亲切之感,便于儿童阅读和接受。
D.诗中“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这句诗表现了“春雨”为自己的奉献而喜悦满足的心情。
17.下列有关“雨”的诗句所写的季节与课文不同的一项是( )A、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D、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
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
咸不解其意。
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
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
②正会,元旦集会。
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
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
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1)咸.不解其意咸.(3)敕船官悉.录锯木屑(2)值.积雪始晴值.(4)皆令录.厚头19.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译文:(2)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
20、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
(4分)(四)课外现代文阅读(14分)泡桐花开泡桐花开在农历四月。
每天傍晚归来,只要一转进那条长着泡桐树的小巷,我的脚步就会放慢放轻,仿佛去赴一个一年一度的约定。
我常常伫立树下凝望泡桐,它出奇地高大,仿佛与蓝云接壤,颇有伟岸的男子气。
它枝繁叶茂、树冠如盖,在半空中流淌着旺盛的生命力。
它的花朵紫中带白,密密地簇生着犹如一个个花塔,外层的花朵有点像塔上的铃铛,风吹过簌簌作响。
也有不少花朵随风而落,在大地上铺陈出一小块紫色地毯,既诗意又清丽。
仔细端详泡桐花会发现它们状如喇叭,安详地躺在地上构筑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泡桐花还散发着独特的芬芳。
那气味不象玫瑰、百合的香气那样优雅,而是带点粗犷,会出其不意地窜入人的嗅觉,让人蓦地意识到它的存在。
那气味并不浓烈,而是恬淡、辽远的,让入的心弥漫起一种温柔怅惘,陷入“什么都想、什么都不想”的空灵状态。
那气味不属于精致的城市,而是带着乡间味儿,令人联想起森林、平原、山野,散发着幽深、潮湿的泥土气息。
也许正是泡桐花的形、色、味在不经意间交织成了它的风骨,我总觉得泡桐花是一种淡泊、隐逸同时又有些寂寥的花。
由于树干高大,它不仅超然于群花之上而且还超出了人的视线,显出一份“不与百花争春”的高古。
很少听人提起“泡桐花开了”,它自生自长、花开花落,不用人操心也难以引入关注,有着“繁华飘零两不知”的清冷寂寞。
记忆中泡桐花演绎得如火如荼的一次,是多年前的华山之行。
当火车欢快地奔驰在关中平原上时,窗外一片片泡桐花轻盈掠过,柔美得仿佛一个个紫色的梦。
华山脚下也遍植着泡桐,紫色的花朵无声无息地飘在农田、山野间,很有与世无争的远古韵味。
我住的旅馆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庭院,院中长着一棵高大的、开花的泡桐,站在树底下仰望蓝天,我感觉红尘仿佛片片落英于顷刻间坠落,我的心灵在一阕古老的田一园牧歌中穿梭,有着尘埃落定之后的清爽与澄明。
后来泡桐就见得少了,要么是孤独的一棵,最多也是齐齐的一排。
而且它们继续在都市中隐身而去,远望仿佛一个身材优美的紫色背影。
城市在扩大着、发展着,常可见泡桐与拆迁的老屋一起倒地的场面,而新城的建设中绝难再见泡桐的踪影了。
泡桐的气质似乎不太适合以速度、效率为代表的现代繁华,它们渐渐走远了,同时永远地带走了一段超脱、悠闲、宁静的古老岁月,也带走了我那个紫色的梦幻。
2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泡桐花,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3分)22、细读第3自然段,分析行文思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23、写华山之行的部分属于(叙述顺序),结合本文分析其表达作用。
(4分)24、结合全文,说说最后一段中“紫色的梦幻”指的是什么?(3分)三、作文(40分)25、郑愁予在《雨说》中写:“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的笑啊”“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依据你对诗句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