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梳理二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梳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梳理

施事主语:主语是行为、动作的发出者。主语和谓语的语义关系是“主动者+动作”。例如:
02
鸟在水草边梳理 那晃眼的羽毛。
表情抓住了每个观众的视线。
注意:A 从语法关系上看,这里所说的施事是广义的,既包括动作的发出者,又包括了不能发出动作的事物。如例②。
05
B 主语是施事的句子叫施事主语句。这是汉语最常用的句式,句子中谓语动词是及物动词,一般要求带上受事的成分。
01
副词作状语。程度副词“很、极”也可以作补语。
03
就、仅、单单、只等表示范围的,如:
05
才、就、好、大概、恰好等,如:
02
副词一般修饰谓词,有的可以修饰名词性成分。
04
今天就你一个淘气。光书就有十箱。
06
用了恰好50元。花了才五天。
2、副词的语法特征
副词一般不能单说,即单独成句,只有“不、没有、也许、有点儿、当然、马上、何必、刚好、刚刚、的确”等在省略句中可以单独成句。
2
任指:表示任何人或事物。
3
谁也听不懂他说什么。(谁=任何人)
4
他哪儿也不想去。(哪儿=任何地方)
5
指代不能肯定的人或事物。如:
6
别管是谁的,横竖我领情就是了。(不知道、不想说和说不出的)
7
信上说,谁谁谁当了运输大队长------(不必具体说明的对象)
8
车厢里堆满了鸡鸭鲜鱼什么的(列举不完全)
9
01
汉语语法知识结构图
语素的概念
语素 语素的种类(单音节、多音节/自由、半自由、不自由
语素与汉字的关系(一字一素/一字多素/多字一素)
词语的概念 词语的种类(实词、虚词) 词语 词语的结构(并偏支补陈加叠,外加名量很特别) 词语的意义(同义词、近义词、熟语、成语) 词语的色彩(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1、表示动作行为的,如:说、笑、写、走、 休息、学习;
2、表示发展变化的,如:增加、扩大、提高、 发生、出现;
3、表示心理活动的,如:爱、恨、喜 欢、想念、重视、佩服;
4、表示可能、意愿的,也叫能愿动词,如: 能、会、敢、可、应、愿意;(能愿动词常 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
5、表示趋向的,也叫趋向动词,如:上、下、 去、来、进、出、到、过、上来、起来;
二、句子的主干
(一)句子成分分析
句子结构图(六大成分在句中所处的位置大体):
• [句首状语],(定语)主语中心语‖ [状语]谓语中 心语<补语>(定语)宾语中心语。 如:
1、[今天下午] ,(我们的)班主任‖[又]表扬了<一番>(做
好事的)同学。
2、我们‖ [必须在天亮以前] 到达(上级指定的)地点。
爱好文学
写文章
庆祝回归
修铁路
安排工作
盖房子
说明:动宾短语可以回答 “干什么”等问题。
(4)后补短语
• 后补短语是由动词、形容词和在它们后边起补充说明作 用的成分一起组成的短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是补 语(有些补语前头要用结构助词“得”)。如:
盛<满>
好<极>了
吓<跑>
热<死>了
牵<回去>
大得<多>
• “地”主要用在动词前头。 • “得”主要用在动词之后,表示补充或说
明,如: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热得很、 吃得好。
十一.叹词
•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叫做叹词。
如:“啊、喂、哟、嗨、哼、哦、哎呀”。
叹词一般单用,独立成句。如: 1、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表示感叹) 2、喂,你听见没有?(表示呼唤)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梳理及常见错误解析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梳理及常见错误解析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梳理及常见错误解析第一章:现代汉语语法基础在学习现代汉语语法时,首先需要了解现代汉语的语法基础知识。

现代汉语是一种以汉字为书写符号的语言,它具有丰富的语法结构和规则。

下面将从词汇、句子和基本语法规则等方面介绍现代汉语语法的基础知识。

词汇分类在现代汉语中,词汇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词汇,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虚词则是起连接作用或表示语法关系的词汇,如连词、介词、助词等。

了解词汇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

句子结构与成分句子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它由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构成。

主语一般表示动作的执行者,谓语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内容,宾语表示受动作影响的人或事物。

另外还有状语、定语等成分对句子进行修饰和扩展。

正确理解句子结构和成分对于准确表达意思至关重要。

基本语法规则现代汉语具有一套基本的语法规则,包括主谓一致、时态的准确运用、语序的规范等。

不同于英语等语言,现代汉语的语序较为灵活,但在表达意思的清晰和准确方面仍有一定的规范要求。

熟悉基本语法规则有助于我们写出通顺、地道的汉语句子。

第二章:常见错误解析在学习现代汉语语法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语法错误。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语法错误及解析,希望能帮助读者避免在写作和交流中犯同样的错误。

误用虚词有些学习者容易在句子中误用虚词,例如连词的错误使用、介词与动词搭配错误等。

正确的虚词使用是确保句子连贯且表达准确的关键。

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一个常见的语法错误,指的是主语与谓语在人称、数或时态上不一致。

这种错误容易造成句子意思不清晰,应尽量避免发生。

语序混乱现代汉语的语序相对灵活,但过于混乱的语序容易使句子结构不清晰。

应注意在表达时遵循一定的语序规则,使句子更具可读性和表达力。

结语掌握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对于提高汉语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通过对现代汉语语法的梳理和常见错误的解析,希望读者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汉语,写出规范、地道的句子。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一、语法知识概括(一)词类汉语的词能够分为 12 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沓机、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 "专用名词 ",如 " 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 "抽象名词 " ,如 " 范围、思想、质量、道德、友情、方法 " 。

表示方向的叫做 " 方向名词 " ,如 "上""下 "" 左"" 右"" 前"" 后"" 中"" 东"" 西"" 南""北"" 前方 ""后边 ""东边 "" 南面 "" 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腾飞、审察、认识"等。

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 "想、重视、着重、敬爱、认识、相信、钦佩、挂念 " 等,这样的动词前方常常能够加上 "很、十分 "。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 "能愿动词 ",它们是 "能、要、应、肯、敢、得( dei)、能够、应当、应当、愿意、能够、可能、一定 ",这些能愿动词经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方,如 " 得去、能够做、能够考虑、愿意学习、应当说明、可能发展 "。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梳理二(精)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梳理二(精)

第四课时现代汉语中的几种特殊单句1.把字句例如:⑴我们把豹子打死了。

</⑵郭全海把玉石眼追了回来。

2.被字句例如:⑴豹子被我们打死了。

</⑵玉石眼被郭全海追了回来。

注:口语中常用“叫”“让”“给”来代替“被”。

【练一练】1.请将“我们打败了大连队。

”变换为①把字句②被字句将它们填入下列句子中,看哪个更合适。

③,要取代我们去参加英东杯的希望破灭了。

④大连队从八一队招来两个边锋,满以为能夺冠,但是,,获得了胜利。

2.根据上下文判断,填入下面句子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二诸葛老婆追出门来,(,还骂个不休。

A.二诸葛把她拦回去B.被二诸葛拦了回去3.连动句例如:妈妈上街买菜了4.兼语句 </例如:小明通知小刚来开会。

他埋怨我没给他办成这件事。

风吹雪花飘。

【练一练】3.下面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天下着雨,寒冷、路滑,但王小明一定会按时来上课的。

变否定句是:天下着雨,寒冷、路滑,王小明一定不会按时来上课的。

B.真没想到,这件事还是被他父亲知道了。

变主动句是:真没想到,这件事还是叫他父亲知道了。

C.我需要削铅笔,把小刀给我!变疑问句(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是:我需要削铅笔,难道你不应该把小刀给我?D.世界上还能有比这更居心险恶的事情吗?变感叹句是:世界上没有比这更居心险恶的事情了啊!第五课时单句与复句辨析一、组合下列几个句子,给“复句”下定义。

①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即分句组成。

②分句之间意义紧密联系。

③分句的结构相互独立。

④分句之间有一定的的逻辑关系。

复句常用连词、副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来表示。

【练一练】一、下面句子属于单句的一项:(A.与其说是他天资比较聪明,还不如说是他学习刻苦勤奋。

B.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C.外面的短衣主顾,虽然容易说话,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

D.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

现代汉语语法常识

现代汉语语法常识

现代汉语语法常识一、了解一下语法单位语法单位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分为语素f词f短语(也称词组)f句子(包括单句和复句)f句群。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最小的语法单位,比如:单音节语素(山)、双音节语素(徘徊、坦克)、多音节语素(高尔夫、奥林匹克)。

句群是最大的语法单位,句群也叫句组或语段,是前后衔接连贯的,能表达一个明晰的中心意思的一组句子。

其中“语素”“句群”不需了解,“词”“短语”作一般了解,学习的重点是“句子”。

二、词、短语、句子(一)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义上有联系的现象。

具有这种特点的词,我们称之为“兼类词”[即时小练]1.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所属词性。

(2)这件事教育了我。

..(4)一席话使她明白了很多道理。

() ..(6)他在教室看书。

.(8)小李只是哭,你问她,她什么都不说。

() ..(10)这件事,他和我都知道。

().(12)啊.!好大的一幅画!()(二)短语短语是词的组合,是意义和语法上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故又称词组。

1.短语按其在句中充当句子成分的功能分为:(1)名词性短语:以名词为主体构成,具有名词的特征和语法功能,一般在句中作主语、宾语。

如:三贤故里、历史人物、负责人。

(2)动词性短语:以动词为主体构成,具有动词的特征和语法功能,一般在句中作谓语。

如:走与停、吃得香、大力发扬。

(3)形容词性短语:以形容词为主体构成,具有形容词的特征和语法功能,一般在句中作谓语,也可作主语、定语。

如:真与假、不土不洋、格外高兴。

2.短语按其内部结构关系分为: (1)常见结构类型:(1)教育要面向未来。

() .. ()(3)话说得很明白。

().. (5)他在教室。

(). ()(7)他在修自行车。

().(2)其他结构类型:除表中所列短语外,还有“指量短语”(这一本、那一个)、“比况短语”(蜜水似的)、“所字短语”(所闻)等。

2015教资国考|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简要梳理(二):划分句子成分免费范文精选

2015教资国考|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简要梳理(二):划分句子成分免费范文精选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一、句子成分口诀主谓宾、定状补,骨干枝叶记清楚,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练一练】1、划分下列句子的成分◆老师笑了。

◆一直紧锁着眉头的老师开心地笑了。

◆一直紧锁着眉头的老师笑得很开心。

【参考答案】1.老师(主语)笑了(谓语)。

2.一直紧锁是眉头的(定语)老师(主语)开心地(状语)笑了(谓语)。

3.一直紧锁着眉头的(定语)老师(主语)笑(谓语)得(助词,不划分成分)很开心(补语)。

2、下面句中幸福充当的句子成分,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⑴我们的生活真幸福。

⑵我们生活得很幸福。

⑶幸福来之不易。

⑷幸福生活万年长。

A、谓语补语主语定语B、谓语宾语主语定语C、补语谓语主语定语D、谓语谓语状语主语【答案】A幸福在(1)中处在动词的位置做了谓语。

在(2)中放在得后做补语。

(3)中放在开头做主语,(4)修饰生活应为定语。

二、复杂单句:一个单句的各个成分都由词来充当,这个单句就简单;如果由多个短语、甚至复句来充当句子的某一个成分,单句就复杂了。

◆主语前有一个长长的多重定语,如郭老当年在游艇中伏案疾书的形象,又浮现在眼前。

主语为复杂的并列短语,如采集站送来的水和气孔吸进来的二氧化碳,就是合成有机物的两种最基本的原料。

◆谓语前有一个长长的多重状语,如为了他的前途,许多老师昨天在休息室里都很诚恳地同他谈了心。

◆谓语由主谓短语充当,如这部电影我看过三四遍。

◆宾语为双宾语,如王老师教我们语文。

宾语由复杂短语甚至复句充当。

如回国以后,在1937年我就想到,______如果耐心搜集与这问题有关的各种资料,加以整理研究,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结果。

______【练一练】1、句子主干找得正确的一项是: (D)A、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

(主干:日光强烈)B、总理那高大的形象总是浮现在我眼前。

(主干:总理浮现眼前)C、船长本已经不耐烦我父亲的那番谈话。

(主干:船长耐烦谈话)D、采集站送来的水和气孔吸进来的二氧化碳,就是合成有机物的两种最基本的原料。

现代汉语语法及现代汉语语法常识

现代汉语语法及现代汉语语法常识

现代汉语语法第一编现代汉语语法概述1. 语法单位包括语素、词、短语、句子。

2. 汉字是音节文字。

3.词: 最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所谓能独立运用, 是指能单说或能单独(不必与另一些特定的语言成分结合)进入句子。

4. 短语:词与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表达一定的意义, 就成为短语, 也叫词组。

短语是造句的单位。

5. 语素一般是比词小的语言单位。

短语是比词大的语言单位。

由于汉语的词大多缺乏明显的形态标志, 又由于书面语中保留了相当数量的古汉语成分, 所以一个语言单位究竟是语素还是词, 是词还是短语, 有时难以确定。

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对很多难于从理论上解决的语言成分, 只能分析各方面的因素, 然后加以规定。

语素、词、短语的划分对外国人学习汉语也不会造成很大影响。

6. 句子: 指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前后有较大停顿、有一定语调的语言单位。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最小单位。

7. 句子和句子连接起来, 可以构成语段、篇章。

8. 我们划分汉语词类的标准主要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 兼顾其词汇意义。

9. 根据语法功能, 可以把词分为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实词能充任句子成分, 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 包括名词(包括时间词、处所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七类。

虚词一般不能充任句子成分, 主要表达各种语法意义或语气、感情。

虚词下又可分为介词、连词、助词(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象声词四类。

此外还有叹词。

10.名词、代词、数词、量词是“体词”, 在句中主要不作谓语;动词、形容词是“谓词”, 在句中主要作谓语。

11.词的兼类现象较多, 是汉语语法的特点之一。

12.句法结构关系:词与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短语, 词与短语又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一个更大的短语。

在短语中词与词(或短语)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关系的, 这种关系叫句法结构。

13.汉语的句法结构关系有:联合关系、偏正关系、动宾(述宾)关系、补充(述补)关系、主谓关系。

现代汉语知识梳理2

现代汉语知识梳理2

练习一:划分下列句子的主要成分 1、沙锅[可以]炖豆腐。 2、前面围着(一圈)人。
3、[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4、(那是一个夏天的中午,)院子里静悄悄的。 5、(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6、观众们[在两旁,一个个]看得<眼花缭乱>。 7、他们[几个一阵风似的]跑<过来>。
副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 介词(用在名词或代词前) 连词(起连接作用) 助词(起辅助作用,表附加的语气、动态或结构意义) 叹词(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 拟声词(摹拟事物的声音)
二、词
词是音和义的结合体, 每个词都表示一定的意义,即词义。
词义包括词的词汇意义、词的语法意义和词的色彩 意义(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比喻义”和“比喻修辞”的区别
• 比喻义是在词的范围内而言,借用一个词的基本意义来 比喻另一个事物所产生的新的意义。——词的比喻义已 经成为词的一个稳定的义项。 • 修辞学中的比喻则是临时打比方,如“蛙声如潮”“月 色如银”中的“潮”“银”依然是原来的词义。
北京是中国的心脏。
离开了这句话,“心脏”就没有了“中心”、 “首都”的意义。
练习四、划分下列句子成分
• 1、在战争年代,人们对一身灰布制服,一件 本色的粗毛线衣,或者自己打的一副手套, 一双草鞋,都很有感情。 • 2、为了保护羊群,英雄的小姐妹——玉荣和 龙梅同暴风雪搏斗了一天一夜。 • 3、鲁迅先生小心地翻阅着方志敏同志利用敌 人要他写“白皮书”的笔墨写成的文稿:一 篇《清贫》,一篇《可爱的中国》。
除副词外,实词和短 语一般都可以作定语。
状 语
动词或形容词前 他[已经]走了。 面的连带成分, 咱们[北京]见。 用来修饰、限制 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 动词或形容词, 忆。 表示动作的状态、 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 方式、时间、处 力量]战胜了神权。 所或程度等 [一九四九年],我们国家举行 了开国大典。 [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美 景。 动词或形容词后 他气得<流着眼泪跑了出来>。 面的连带成分, 他坐<在桌子旁>。 补充说明动作行 他急得<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为的情况、结果、 他把这封信看了<三遍>。

现代汉语语法部分重点知识点

现代汉语语法部分重点知识点

现代汉语语法部分重点知识点现汉整理版1.动词单独作谓语?(动词的定义,谓词的定义,四个条件)答:①动词表⽰动作(打)、⾏为(进⾏)、⼼理活动(愿意)或者存现(在),做谓语时常带上前后的其他成分(如宾语、补语、动态助词等)共同作谓语。

②谓语在句⼦中起陈述、描写和判断的作⽤,⽤于解释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谓语在⼀定条件限制下能由名词性词语构成,但⼀般情况都是由谓词性词语构成。

动词单独作谓语时,前后往往带有其他成分共同作谓语,如:⼀个个看得眼花缭乱。

③动词单独作谓语的情况较为少见,多是有以下的条件:a.⽤于对话中。

如:“你瞅。

”b.⽤于复句的分句中,多是先⾏句和后续句。

如“你来,我就⾛”c.⽤于对⽐句或是排⽐句中。

如“架不住,⼀个⼈⼲,⼋个⼈拆。

”d.句⼦的末尾加上语⽓助词。

如“你来了。

”2.形容词单独作谓语?(形容词的定义,谓词的定义,三个条件)答:①形容词表⽰形状、性质或状态。

可分为性质形容词(好、坏、伟⼤、勇敢)和状态形容词(红彤彤,绿油油)②谓语在句⼦中起陈述(基本)、描写(形容词)和判断(判断动词)的作⽤,⽤于解释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谓词多由动词性短语充当,形容词词语作谓语的情况也较常见。

但形容词单独作谓语仍然需要受到⼀定条件的限制:a.⽤于对话之中,可⽤于询问句也可⽤于回答句,如“哪⾥凉快?”b.⽤于复句的分句中,特别是对⽐句或先⾏句和后续句⾥。

如“道远,你多⾛⼀会不就⾏了”;“多穿点,天冷。

”c.句末加语⽓词“天晚了”3.定语“的”的隐现条件(定语的定义、构成材料,五个隐现条件【名词】)答:①定语是名词性短语中修饰中⼼语的部分。

可分为限制性定语(冬天的夜晚)和描写性定语。

(碧绿的⽥野)②定语中“的”的隐现条件⼤致可根据定语的词类、定语和中⼼语的⾳节多少以及语义关系有关。

以下我将以定语词类的⾓度进⾏列举。

a.当定语是形容词时,若定语为单⾳节形容词,则后不跟的,如红花,若跟了的,那便是起了描写作⽤,如“红的花”。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汇总精选全文完整版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汇总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现代汉语语法简表一、词类二、短语三、句子成分四、单句五、复句一、词类汉语的词可以两大类,12小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①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一副对联)②前面不能加不、很之类的副词(不楹联、很对联)。

③后面不能加时态助词“了”(楹联了)①具体名词人、牛、山、水、对联②抽象名词友谊、立场、观点、思想方位词:名词中表示方向位置的词常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后面东、西、南、北、前、后、中间、下边(二)动词表示行为动作或发展变化的词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刚走、很想)。

②后面一般能加“着”“了”“过”之类时态助词,表示动作的持续、完成或过去(看着、看了、看过)。

③多数能重迭(想想、看看、讨论讨论)①不及物动词(自动词) 醒、病、游行、觉悟②及物动词(他动词) 看、写、打、调查、讨论、认为能愿动词:表示可能、必要或愿望等意思的词。

①不能重迭。

②后面不能加“着”“了”“过”表示时态。

③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

①表示可能的能、能够、可以②表示必要的该、当、应当③表示愿意的敢、肯、愿意趋向动词:表示动作的趋向的词。

①不能重迭。

②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

来、去、上、下、进、出、进来、出去、上来、下去(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很好、不坏)。

②后面能加“着”“了”“过”这类时态助词,表示持续、完成或过去(红着、红了、红过)。

③一部分能重迭(大大、慢慢、清清楚楚)①性质形容词好、坏、大、小、方、高、美丽、英明、宽广②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四)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常和量词结合,数词量词结合起来称为数量词。

①基数一、二、百、千、万、亿②序数第一、第二、第三③分数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④倍数一倍、十倍、百倍⑤概数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五)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①常和数词或指示代词“这”、“那”结合。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汇总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汇总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汇总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汇总一、句子成分1. 主语:句子中执行动作或者是被描述的对象。

2. 谓语:句子中表达动作或状态的核心部分。

3. 宾语:句子中受动作影响或者是动作的承受者。

4. 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成分。

5. 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或者副词的成分。

6. 补语:补充说明主语或宾语的成分。

二、句子的基本结构1. 简单句:由一个主谓结构构成。

2. 并列句:由两个或多个主谓结构并列排列构成的句子。

3. 复合句:由一个主要分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属分句构成的句子。

三、名词1. 分类:名词可以分为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

2. 数量:名词可以有单数和复数形式。

3. 所有格:表示名词所有关系的词语。

4. 冠词:用于修饰名词的语法成分。

5. 量词:用于修饰名词表示数量和程度。

四、代词1. 分类: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反身代词等。

2. 作用:代词可以替代名词在句中发挥同样的作用。

五、动词1. 分类:动词可以分为实义动词和虚词(包括情态动词、助动词、系动词等)。

2. 时态:动词表示时间的变化。

常见时态有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

3. 语态:动词表示动作的主动或被动。

常见语态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4. 语气:动词表示说话人的情绪或态度。

常见语气有陈述语气、祈使语气、虚拟语气等。

六、形容词1. 作用: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和代词,表示事物的性质和特征。

2. 构成:形容词可以通过添加后缀或使用比较级和最高级来进行构成。

七、副词1. 作用: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

2. 构成:一些副词可以通过在形容词后面加上“地”来构成。

八、介词1. 作用:介词用来表示名词或代词与其他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2. 常见介词:常见的介词有在、向、从、往、为等。

九、连词1. 分类:连词可以分为并列连词、递进连词、转折连词、条件连词、目的连词等。

2. 作用:连词在句子中起连接的作用,使句子具有逻辑关系。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一)——词类一、词类的划分(一)划分词类的目的 1.什么是词类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2.划分词类的目的意义划分词类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

(二)划分词类的标准1.词的形态特征(构词特征和构形特征)2.词的组合能力3.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三)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情况1.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二、实词(一)名词1.名词的定义: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包括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词在。

2.名词的小类(1)表示人或具体事物的名词如:雷锋同志作家老师学生(表人)水山马飞机车辆道德(表物)(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词(抽象名词)如:道德、思想、文化、政治、欲望、苦头(3)表示时间的名词(时间名词)如:秋天明年早晨现在过去(表时间)(4)表示方位的名词(方位名词)如:上下前后以上以下上面左右(表示方位)(5)表示处所的名词(处所名词)如:中国亚洲远处里屋(表处所) 3.名词的语法特点(1)名词前可以加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来修饰限制。

(2)一般不受副词(如“不”、“很”)修饰,两种情况可以构成“副+名”结构:对举或连说的格式中;表示变化发展的句子。

(3)常做主语、宾语、定语,时间名词还可以做状语。

(4)一般不能重叠。

(二)动词1.动词的定义: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2.动词的小类(1)表示行为动作的动词如:走坐听批评宣传学习(动作行为)(2)表示存在、变化、消失的动词如:在发生存在有演变死亡(存在、变化、消失)(3)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如:爱恨怕想念打算希望(心理活动)(4)能愿动词如;能能够会可以愿意应当(助动词)(5)趋向动词如;上下进出来去上来(趋向动词)(6)判断动词:是 3.动词的语法特点(1)能受副词修饰,在前可以加副词“不”,但除心理动词、助动词外不能受程度副词(如“很”)修饰,例如能说“很怕、很喜欢、很羡慕、”。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简要梳理共66页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简要梳理共66页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简要梳理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பைடு நூலகம்

现代汉语知识梳理语法篇

现代汉语知识梳理语法篇

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语法概念:①语法规律,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②指语法学(知识或理论),即语法学者对客观语法实施的说明,有主观性。

{词类词法构词法语法学研究:构形法”句法成分句法句法结构句子分类语法的性质: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递归性汉语语法的特点:汉语缺少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和词类标志。

因此现代汉语语法呈现出一系列分析性语言(与综合性语言相对)的特点:①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②词法结构和句法结构基本一致;④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语法单位: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由词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是组织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句法成分: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主谓:陈述关系。

主语:被陈述的对象。

谓语:陈述主语。

动宾:动语:表动作行为,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

宾语:表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涉及的对象。

偏正:定语: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中补: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形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层次分析法第二节词类一、词类划分依据词类: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分类依据:语法功能(主要):实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位。

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能否充当、充当什么)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实词与实词、虚词依附实词或短语)形态:构形形态、构词形态。

意义: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

二、实词概念: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一)名词种类:①专有名词;②普通名词;③时间名词;④处所名词;⑤方位名词语法特征:①经常放在动词前后分别作主语和宾语。

②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名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

③般不冃匕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乂。

⑤经常用在介词后头,组成介词短语。

现代汉语考点(下)

现代汉语考点(下)

《现代汉语》考点(下)1、语法学的分类:语法学分为词法和句法。

2、语法的性质:①抽象性。

语法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

②稳固性。

语法的变化比起语音、词汇来要缓慢得多。

因为它是一个由各种抽象规则交织成的有紧密联系的系统。

③民族性。

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性,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时也表现在语法上。

3、词类的划分标准(可能出大题):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

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的依据。

词的语法功能是指:(1)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务。

表现在能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和充当什么句法成分上。

(2)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

这有两种表现:①实词与另一些实词的组合能力。

②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能力。

词的形态可分两种:(1)构形形态。

例如重叠。

(2)构词形态。

例如加词缀。

词的意义,这里指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等,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等。

语法研究应遵循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相结合的原则,划分词类只顾形式不管意义,就偏离了这个原则。

功能、形态和意义三者是一个统一体的不同表现。

在运用分类标准时要注意分清主要和次要。

汉语划分词类,语法功能是主要的,但是使用功能标准时也必须分清主要、次要或者经常、非经常。

4、名词:(1)种类:①表示人和事物,具体有个体名词(朋友、作家、同志)、集合名词(人民,人口,群众)、抽象名词(道德,文化,政治)、物质名词(水,声音,风)。

②表示时间(秋天,早晨)。

③表示处所(河岸,东郊,周围)。

④表示方位(前、后、左、右)。

(2)语法特征:①经常作主语和宾语。

②名词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

(一个人,*不人)。

③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④汉语名词单数复数同形。

(3)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

时间名词比较特殊,除了能作主语、宾语、定语外,还经常作状语,【例】他昨天..来了。

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知识点

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知识点

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知识点一、名词解说1、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联合体, 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功用:一是用来构成词。

二是构成包含在词内部的“语素组”。

是词的“建筑资料”。

如:地、牛、羽等。

2、粘着:所谓粘着, 是指一个音义联合体绝对不可以处于单说的地位, 即绝对不可以独自成句。

3、今世种类学:研究各种语言的特色并进行分类的学科。

其方法是比较这些语言,找出其同样和相异之处。

今世语言种类学实质是要探究人类语言的共性,而且是一种包含性共性即有条件的共性:若是 P 那么 Q【文字表达】P ? Q【逻辑蕴涵关系表达式】4、配价:语法研究中的“配价”实质上就是借用了化学中“ 价”的看法。

化学中提出“ 价”( 亦称“原子价”或“化合价”)的看法为的是说明在分子构造中各元素原子数目间的比率关系。

如水分子式( H2 O ) 。

汉语语法引进“价”这个看法, 是为了说明一个动词能支配多少种不一样性质的名词性词语。

动词的“价”就决定于动词所支配的不一样性质的名词性词语的数目。

5、语义指向:按狭义的理解, 语义指向是指句中某个句法成分与哪一个成分之间有语义联系。

如:( 1) 他喜孜孜地炸了盘花生米。

( 2) 他早早地炸了盘花生米。

( 3) 他脆脆地炸了盘花生米。

广义的理解 , 包含语义所指。

语义所指 , 是指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与反身代词 ) 与先行词之间的照顾关系 , 以及空语类与名词成分之间的同指关系。

6、语法化:语法化平时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为无实在乎义、表语法功能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沈家煊, 1994)。

即一般称之为“实词虚化”。

7、话题和陈说:话题 ( topic ) 和陈说 ( comment ) 是语用学里讨论信息构造的一对看法。

话题就是说话所要表达或讨论的对象 , 陈说就是对话题所作的详尽说明。

比方:西湖风景优美。

8、语义特色:“语义特色” 这个看法是从语义学中借用来的,原指某个词语在乎义上所拥有的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时现代汉语中的几种特殊单句
1.把字句
例如:
⑴我们把豹子打死了。

</
⑵郭全海把玉石眼追了回来。

2.被字句
例如:
⑴豹子被我们打死了。

</
⑵玉石眼被郭全海追了回来。

注:口语中常用“叫”“让”“给”来代替“被”。

【练一练】
1.请将“我们打败了大连队。

”变换为
①把字句
②被字句
将它们填入下列句子中,看哪个更合适。

③,要取代我们去参加英东杯的希望破灭了。

④大连队从八一队招来两个边锋,满以为能夺冠,但
是,,获得了胜利。

2.根据上下文判断,填入下面句子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二诸葛老婆追出门来,(),还骂个不休。

A.二诸葛把她拦回去
B.被二诸葛拦了回去
3.连动句
例如:妈妈上街买菜了
4.兼语句 </
例如:小明通知小刚来开会。

他埋怨我没给他办成这件事。

风吹雪花飘。

【练一练】
3.下面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着雨,寒冷、路滑,但王小明一定会按时来上课的。

变否定句是:天下着雨,寒冷、路滑,王小明一定不会按时来上课的。

B.真没想到,这件事还是被他父亲知道了。

变主动句是:真没想到,这件事还是叫他父亲知道了。

C.我需要削铅笔,把小刀给我!
变疑问句(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是:我需要削铅笔,难道你不应该把小刀给我?
D.世界上还能有比这更居心险恶的事情吗?
变感叹句是:世界上没有比这更居心险恶的事情了啊!
第五课时单句与复句辨析
一、组合下列几个句子,给“复句”下定义。

①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即分句组成。

②分句之间意义紧密联系。

③分句的结构相互独立。

④分句之间有一定的的逻辑关系。

复句
常用连词、副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来表示。

【练一练】
一、下面句子属于单句的一项:()
A.与其说是他天资比较聪明,还不如说是他学习刻苦勤奋。

B.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C.外面的短衣主顾,虽然容易说话,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

D.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

二、请指出下列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
1.我们去地里拔草。

2.如果明天天气好,我们就去地里拔草。

3.虽然道路泥泞坎坷,但曙光就在前方。

4.我坚信,虽然道路泥泞坎坷,但曙光就在前方。

5.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
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
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
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6.这件事情大家都赞成。

7.他一坐下来就看书。

8.敦煌艺术宝库的保存,使我们有可能来理解一千五六百年来的中国艺术的成长、演变和发展。

9.一个人的读书习惯,包括其他习惯,总是靠熏陶逐步养成的。

10.由于长期的劳累过度,李老师终于生病住院了。

三、请将下列这个复句变成一个以“世界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作主语的单句。

帕格尼尼是世界级小提琴家,更是一位奇人,虽然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了天赋与苦难两项馈赠,然而他却善于用苦难的琴弦把天赋演绎到极致。

第六课时复句类型
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等类型。

1.并列复句。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即A,又B”“不是A,而是B”。

2.承接复句:几个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彼此顺序不能动。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A,于是B”“A,然后B”、“A,接着B”、“A,便B”。

3.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表示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一层。

常用的共联词语有“不但(不光、不只)A、而且(还、又)b”、“而且”、“并且”、“尚且a,何况b”、“别说a就连(就是)B”。

4.选择复句:表示“或此或彼”、“非此即彼”、“与其这样不如那样”等意思。

常用关联词语有“或者(或)a、或者(或)b”、“不是a就是b”、“是a还是b”、”与其A,不如b”。

例如:5.转折复句。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a但是b”、“a不过b”、“可是”、“然而”、“却”等。

例如。

6.因果复句。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a所以b”、“既然a就(那么)b”、”因此”。

7.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有“如果(倘若)a就(那么)b”、“即使(纵然)a,也b”、“再A,也b”、“假如”、“假使”、“假若”、“要是”。

8.条件复句。

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常用关联词语有“只要a,就b”、“只有(除非)a才b,“无论(任凭)a,都(也)b”。

9.解说复句:也称总分复句,由总提和分说两部分组成,总提用一个分句,分说与总提相应,用几个分句表达。

例如: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一类是非正义的。

10.目的复句,由两个有目的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个分句表示一种行为,后一个分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

常用关联词语有“为了”、“为的是”、“以免”、“省得”。

【练一练】
1.下面对复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这是递进复句)
B.这绝不是说不要努力去防止和减少错误,或者说可以对错误持满不在乎的态度。

(这是选择复句)
C.即使工作再困难些,他也不会退缩的。

(这是条件复句)
D.既然主人盛情邀请,我们就不要推辞了。

(这是因果复句)
2.对复句类型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不是狂暴的不测的可怕的神秘,而是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

(这是并列复句)
B.要么我们被困难吓倒,要么我们把困难搬掉。

(这是选择复句)
C.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这是条件复句)
D.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因为我读书了。

(这是因果复句)
3.对下列复句的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⑴高速度地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既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可能的。

⑵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不同。

⑶阳光映照着雨后树林,树叶绿得更加鲜艳。

⑷除非你亲自去解释,他才会相信。

A.并列转折因果条件
B.递进转折条件假设
C.并列转折条件假设
D.递进转折因果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