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绿道建设

合集下载

成都市绿道建设经验与思考

成都市绿道建设经验与思考

EXPLORATION探索近几年来,成都市梳理市域11534平方公里生态基底和2800平方公里城乡建设用地情况,全域规划了总长16930公里天府绿道绿道体系,推进城市转型升级,构筑绿色发展功能体系。

在钱塘江流域实施绿道建设是杭州市拥江发展战略中打造风貌独特公共景观带的重要举措之一。

成都市绿道项目建设管理经验值得借鉴。

以时代眼光和国际标准编制规划体系当前成都市编定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将从“两山夹一城”城乡形态转变为“一山连两翼”功能结各城市组团,体现“蜀山蓉水”自然野趣;城区级绿道总长约5380公里,在城市各组团内部成网,与区域级绿道相衔接,与城市慢行系统紧密结合,体现“绿满蓉城”宜居品质;社区级绿道总长约9630公里,与城区级绿道相衔接,串连社区内幼儿园、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健身场馆、社区养老等设施。

以创建绿色发展示范区为目标,狠抓项目落实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一规划、分步建设、综合经营的推进机制。

政府主导整个绿色生态体系建设,近期组建投资公司,长远逐步转化为专业化功能性公司进行运作;做好总体规划设计和分步建设规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统筹考虑绿道公益、生态、休闲、旅游等功能,引入各类市场主体提前介入,提高综合效益,确保可持续发展。

根据具体项目情况,深入研究制定实施计划。

天府绿道体系建设计划分“三步走”,2020年建成840公里“一轴两环”区域级绿道和2400公里的城区级、社区级绿道;构,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大背景下,成都市专门制定了《天府绿道体系规划》《锦城绿道规划》《熊猫绿道规划》《锦江绿道规划》等一系列绿道专项规划体系,共规划建设16930公里天府绿道,同时突出五个重点:突出环境保护,打造生态绿道;突出地域特色,打造文化绿道;突出生活需求,打造健康绿道;突出旅游功能,打造经济绿道;突出协作联动,打造智慧绿道。

天府绿道体系由区域级、城区级、社区级三级绿道构成,其中,区域级绿道总长约1920公里,依托市域生态资源与山水格局,形成“一轴两山三环七带”主干绿道网(一轴:锦江绿道;两山:龙门山森林绿道、龙泉山森林绿道;三环:熊猫绿道、锦城绿道、田园绿道;七带:七条主要滨河绿道),串联市域内402018.62025年,建成1920公里“一轴两山三环七带”区域级绿道和8680公里城区级、社区级绿道;2035年全面建成。

成都市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导则

成都市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导则

成都市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导则(试行)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成都市规划管理局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7.06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一般规定 (2)2.1道路绿地率及覆盖率指标 (2)2.2道路绿化建设基本原则 (2)2.3道路绿化植物选择要求 (3)2.4成都市中心城区道路绿化提升改造指导原则 (4)第三章道路绿化 (5)3.1行道树 (5)3.2道路分车带绿化 (10)3.3路侧绿带 (13)3.4街旁游园 (16)3.5交通岛绿化 (18)3.6停车场绿化 (19)3.7立交桥、高架桥、人行天桥绿化 (20)附录一名词解释 (24)附录二编制依据 (28)附录三本导则用词说明 (29)附表及附图 (30)第一章总则第1.1条根据城市道路景观发展建设的科学性、地方性及特色性要求,结合成都市现有道路绿化中出现的系列问题,本着提升道路景观建设水平,提高道路绿化建设质量的需要,特编制本导则。

第1.2条本导则适用于成都市主城区、成都天府新区和高新区内新建、改建、扩建及绿化维护改造的城市道路绿化工程。

其他区(市)县可参考执行。

第1.3条本导则作为道路绿化设计、技术审查、绿化施工标准及依据使用。

第1.4条本导则指导范围包括道路红线范围内、道路红线与控规绿线之间、控规绿线外建筑退红空间的绿化。

第1.5条导则编制以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出发点,对道路绿化设计范围内的自然地貌、河流等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同时重视水土保持和生态景观,使道路与周围环境景观和谐统一。

第1.6条国家现有规范、地方现行标准已有内容本导则不再重述。

第1.7条城市道路绿化施工及养护应参照《成都市城市绿化养护技术规程》、《成都市城市绿化养护质量等级划分》、《成都市城市绿化工程验收及移交》三个标准。

第二章一般规定2.1道路绿地率及覆盖率指标第2.1.1条道路绿地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2)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3)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4)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成都健康绿道体系:通往世界田园城市的桥梁

成都健康绿道体系:通往世界田园城市的桥梁

今年四月,成都市明确提出要将成都建设成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追本溯源,田园城市这一概念源于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的《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

书中,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设想,这一概念对其后世界许多国家城市规划产生了很大影响。

为了尽快将成都打造成一个名副其实的现代田园城市,日前成都市决定投资290余亿元,实施六大类项目,在全市形成城乡一体的健康绿道体系。

健康绿道体系建设的提出,从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来看,应该说是对过去城市发展观念的“纠偏”。

只有当天蓝、地绿、水清变为现实时,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六大项目构建蓉城“绿动脉”旧年将去、新年即来,站在空前历史机遇之上的成都,确立了自己的历史定位和未来发展目标——将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近日,成都又正式提出了健康绿道体系建设计划。

构建健康绿道体系,不仅是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一项关系群众身心健康的民生工程,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亲近自然的需求,破解了城市居民解决生活温饱后面临的生态温饱问题。

绿道建设源自发达国家,简单地说,它是一种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绿色空间通道。

绿道体系是城乡生态网络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集合了环保、运动、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既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又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发展品位,同时通过适当的旅游活动促进经济的增长。

在经过多方研究、论证后,成都健康绿道体系建设规划也渐渐浮出了水面。

它将通过六大支撑项目来构建成都的“绿动脉”。

具体来说,这六大项目包括:●“两环一线”绿道建设项目:指绕城高速、三环路和成都-温江-都江堰快速通道两侧,共约280公里的健康绿道建设。

●“三山一陵”项目:指凤凰山片区、天回山片区、虎头山(磨盘山)片区和十陵风景区生态环境建设。

其中凤凰山片区计划于今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天回山片区和虎头山(磨盘山)片区计划2012年开工建设。

●中心城区公园体系项目:包括人民公园、新华公园、塔子山公园、永陵公园、南郊公园5个公园的开敞改造、16个市政公园建设、84个街头绿地及小游园建设。

中心城区绿道设计分析——以成都锦江上游段绿道为例

中心城区绿道设计分析——以成都锦江上游段绿道为例

A b s t r a c t :B a s e d o n t h e g r e e n w a y d e s i g n o v e r t h e u p s t r e a m o f J i n j i a n g R i v e r i n C h e n g d u , p r e l i mi n a r y
程专业 . 硕 士:
彭健 ( 1 9 7 O 一) . 成都城 建投资管理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高级 工程师. 同济大学工程力学专
业 学士
玄丽 ( 1 9 7 7 一) ,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 院, 高级 工程师. 西南农业 大学 园林专业. 学
士。
中心 城 区绿道 设 计 分 析
摘 要: 通过 成都 锦江 上 游绿道 设 计 实例 ,分析 了 中心 城 区的绿 道 内涵 和建 设特 点 。中 心城 区有 两个 特 征 ,一是 城市 建 筑高 密化 ,二 是 人 口密集 化。 特征 一决 定 了绿道 建 设的 空 间条 件—— 土 地资 源 有限 、绿 道 两侧 建设 界面 已定 、 与市政 道路 交 叉; 中突等 ,因此 如何 因地 制宜 ,依 据 沿线 的地 理 、 。特 征二 决定 了绿 道 的主 要使 用对 象 是高 密 集的城 市 居民 ,从 而确 立 了绿道 的 主要 功能 定位 于健 身、休 闲 、游憩 , 蔫足城 市 居 民生 态 、田 园、 自然 的生活 品 质诉 求 。 关键 词 : 中心 城 区 : 绿道 ; 设计 : 分析
T a k i n g E x a mp l e o f t h e G r e en wa y Up s t r e a m o f Ch e n g d u
J i n j i a n g R i v e r

成都绿道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成都绿道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成都绿道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的近年来,成都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进绿道建设,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充分考虑生态保护与环境改善。

为了推动成都绿道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定本实施方案,明确绿道建设的目标、原则和具体措施,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品质。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1)建设成都绿道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2)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提供自然生态观赏和学习空间;(3)促进城市生态功能提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4)丰富市民休闲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2. 原则(1)生态优先,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景观;(2)提升景观,注重景观设计和绿化美化;(3)开放共享,满足市民休闲需求,提供多样化服务;(4)科学规划,统筹考虑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等因素;(5)依法管理,加强巡查和管理,保护绿道生态环境。

三、具体措施1. 加强绿化建设(1)根据绿道规划,提升绿道沿线的植被覆盖率,引入多样化植物,增加座椅、凉亭等休憩设施;(2)优化植物配置,选择适应本地气候条件、具有观赏价值和生态功能的植物,注重保护和培育本地植物资源;(3)合理设置植物维护计划,定期进行植物养护和更新。

2. 推进生态修复(1)对绿道沿线的湿地、水体、林地等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保护,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2)限制沿线建设活动,减少人为破坏;(3)推广自然的生物控制方法,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生态系统。

3. 完善景观设计(1)根据不同绿道段落的特点和功能需求,进行差异化景观设计,打造特色绿道;(2)增设景观元素,如雕塑、喷泉、彩灯等,提升绿道的视觉效果;(3)注重景观维护工作,确保景观元素的良好运行和管理。

4. 加强管理和维护(1)建立健全绿道管理机制,划定责任区域,明确管理权限和职责;(2)定期巡查绿道,维护绿地设施的完好性,及时清理垃圾;(3)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市民对绿道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五、预期效果通过本实施方案的推进,预计能实现以下效果:(1)城市绿地覆盖率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2)绿道生态系统更加完善,提供更丰富的生态景观和服务功能;(3)市民休闲方式多样化,生活质量提升;(4)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市民环保意识提高。

成都市公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3-2035)

成都市公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3-2035)

成都市公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3-2035)本文档旨在介绍《成都市公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3-2035)》的背景和目的。

该规划是针对成都市未来12年内公园和城市绿地系统发展的蓝图,旨在提供可持续、高质量的公园城市环境,以促进居民的福祉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该规划的制定目的在于:优化成都市公园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实现公园和绿地的全面覆盖,并确保各区域的均衡发展;加强公园和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提升公园和城市绿地的空间品质和景观特色,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休闲娱乐和社交活动场所;促进公园和城市绿地的可持续管理和运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影响;推动公园和城市绿地与城市其他领域的融合,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

成都市公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3-2035)》将以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思路,通过充分调研、合理规划,确保城市绿地系统的可持续性和综合效益最大化。

该规划将为成都市的城市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和支持,为居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该规划的编制将遵循科学、开放、公正和透明的原则,充分考虑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意见,并输送给各级政府部门进行决策和实施。

期待该规划的实施能够全面提升成都市的公园城市绿地系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空间。

规划目标该规划的编制将遵循科学、开放、公正和透明的原则,充分考虑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意见,并输送给各级政府部门进行决策和实施。

期待该规划的实施能够全面提升成都市的公园城市绿地系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空间。

规划目标本《成都市公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3-2035)》旨在通过有效的规划和发展,打造包含公园和绿地的城市系统,为成都市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态环境和休闲空间。

以下是规划的主要目标和愿景:本《成都市公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3-2035)》旨在通过有效的规划和发展,打造包含公园和绿地的城市系统,为成都市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态环境和休闲空间。

成都田园城市绿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成都田园城市绿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 温 江 绿 道 现 状
农” 难题 、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的重要途径 , 而建设世界现代 田园 周 围的环境不够协调 。 现代 田园城市 的重要 因素 , 而绿 道作 为城 市绿 地 系统 的一 部 是想更加亲近 自然 , 但是从 目前 绿道 的打造来 看 , 并 没有很好 地满足游人 的这个需求。既然是 田园健身绿道 , 那必备 的健身 场所和器材也应该配套。
关键词 : 田 园城 市; 成都 ; 绿道建设 ; 对 策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8 5 5 4 . 2 0 1 4 . 0 1 . 1 1 8
1 研究背景
配套 的服务功能如 自行车租赁点 、 停车点 、 健身设施 、 休息设施
绿道缺少开放式景观 。骑行绿道除了健 身外 , 游 客更 多的
在国 内不少城 市在 统筹城 乡一体化进程 中, 都 考虑到绿道 的建 3 . 2 景 观 节 点 不健 全
少的一部分 , 同时也成为未来绿 色空 间规划 的一种趋势 。 如今成都在全力建设 田园城市的背景 之下 , 做好 绿道的规 划设计对于城市生态发展 、 经济发展都举足轻重 。绿道 的建设 为此项 目标 的达成 贡献 了很 大的力 量。城 乡统筹 是破解 “ 三 城市是城乡统筹 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其 中, 生态环境是世 界 分, 尤其是乡村 田园绿道和 生态观光 绿道 , 已成 为成都 生态环 境建设 的重要组成部分 。
农家乐都没有形 成气候 , 只是附近的农 家户把 自己居住的地方
稍加改造而建成 , 没有一定 的规模 和管理制度 , 卫 生和安 全问
温江” 特色绿道 网络系统 。绿道 由“ 天乡诚信” “ 万春举仁 ” “ 和 题 都存 在很 大隐患 , 千篇一律 的建设和经营模式 没有 给游人以 盛崇礼” “ 寿安由义 ” “ 金马 尚智” 五个组 团组成 , 不仅拉 长了全 新 鲜感 。 民参与户外健身 的活动半径 , 还将该 区域 内的产业功能 区有机 3 . 4 植 物 配 置 不合 理 串联 , 形成贯穿一 、 三产业 的“ 绿 色经济发展纽带”, 为温江全域 城 乡均衡发展提供 了一条 “ 绿色 动脉 ” 。 本文重点研究万春幸福 田园绿道这 一段 , 它是 整个 温江绿 道 比较具有代表性 的线路 。万春 田园绿 道以原生态风光 、 川西

成都市锦城绿道总体规划及1期建设方案

成都市锦城绿道总体规划及1期建设方案

锦城绿道规划发展简介建世界水准天府绿道再现水润天府蜀川画卷成都天府绿道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一轴两山三环七带锦江绿道(200公里)龙泉山森林绿道(350公里)龙门山森林绿道(200公里)熊猫绿道(沿三环路,100公里)锦城绿道(沿绕城高速,200公里)田园绿道(沿二绕,300公里)滨河绿道(沿走马河、江安河、金马河、杨柳河-西河-斜江河-䢺江河-临溪河、东风渠、沱江-绛溪河、毗河等七条水系廊道,570公里)(1)区域级绿道体系为:(2)规划形成约1920公里区域级绿道全域规划形成区域级绿道、城区级绿道、社区级绿道三级绿道体系系统,打造天府绿道体系。

一、市域天府绿道体系规划•环城生态区生态用地规模133.11平方公里•共涉及11个区开放式、多功能的环状生态公园展现天府文化的蜀川画卷体现世界水准的天府绿道2. 规划定位1. 规划愿景依托环城生态区,规划建设锦城绿道建设展现天府文化体现国际水准的天府绿道描绘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蜀川画卷二、锦城绿道总体规划3. 八大功能生态保障,慢行交通,休闲游览,城乡统筹文化创意,体育运动,农业景观,应急避难以人民为中心,以绿道为主线,以生态为本底,以田园为基调,以文化为特色。

4. 规划理念可进入、可参与,景观化景区化500 公里锦城绿道200公里主干绿道300公里支线绿道4 级配套服务体系特色小镇形态的一级驿站特色园形态的二级驿站林盘院落形态的三级驿站亭台楼阁形态的四级驿站20平方公里多样水体“六湖八湿地四河”为主体的多样水体100平方公里生态农业景观区35.2平方公里基本农田65平方公里其他农用地和园林绿地5.规划内容数娱港湾主干绿道200公里•结构:一环九射•宽度:自行车道4-6米;人行步道2.5米•全分离独立路权,串联主要景观区域与重要设施,与城市慢行系统互联互通,可举办自行车、马拉松等国际体育赛事5.1 绿道体系支线绿道300公里•对主干绿道进行补充,形成绿道网络,丰富微循环,与城市慢行系统互联互通•宽度:自行车道3.5米;人行步道2.5米一环、九射城市慢行系统北湖道(暂名)金沙道(暂名)江安道(暂名)锦江南道(暂名)青龙道(暂名)安靖道(暂名)川藏道(暂名)龙潭道(暂名)三圣道(暂名)机动车禁入、骑行与步行分离主干绿道骑行道6米宽步行道2.5米宽支线绿道骑行道3.5米宽支线绿道步行道2.5米宽•人非分离•宽度:自行车道3.5米人行道2.5米200公里主干绿道•结构:一环九射•人车分离人非分离•宽度:自行车道4-6米人行步道2.5米•全程无障碍贯通300公里支线绿道骑行步行分离多样化的绿道滨水绿道游林绿道赏花绿道观田绿道一级驿站:16个 方式:融入特色小镇位置:生态区外围的产业用地内功能:综合服务+旅游服务+特色主题(暂定)5.2 四级配套体系一级驿站【极速公园】【东山茶谷】【熊猫小镇】【爱心蜀乡】【江安水镇】【星光大道】【创艺湖城】【新知学园】【匠心工场】【数娱港湾】特色小镇容积率容积率≤1.5建筑密度建筑密度50%-80%建筑高度建筑高度≤15m特色镇布局图一级驿站| 特色镇创艺湖城数娱港湾匠心工场二级驿站:30个特色园主题:特色文化、特色植物、特色景观 功能:综合服务+精品景区游览位置:133平方公里生态用地的主要节点(根据资源条件、文化特色、已建成游园项目等情况确定)控制要求:按照环城生态区总规、控规要求、建设低密度、高品质的特色园,对其建筑密度、高度等进行景点化、公园化、特色化控制。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更新中的途径探讨——以成都市天府绿道为例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更新中的途径探讨——以成都市天府绿道为例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更新中的途径探讨———以成都市天府绿道为例苏泽琳,傅娅*(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611756)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存量更新时期,在城市更新大背景下,构建绿色基础设施能为城市更新提供一种切实可行且高质量的解决办法。

以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探讨我国城市更新中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途径与实践。

分析了绿色基础设施的定义、含义和类型,提出建立绿色网络系统实现城市结构更新,营造多元空间功能、实现城市职能更新2条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更新中的途径。

以成都市天府绿道为例,展示了绿色基础设施在城市更新中的实践。

总结思考了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更新的关系及其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以期为我国城市更新建设提供绿色可行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城市更新;绿色基础设施;绿道;天府绿道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城市化和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活力,城市面貌得到提升和改善。

然而,城市建设用地的过度开发和人口的集中增长,给城市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环境被破坏、社会结构明显失衡、传统文化逐渐流失、基础设施陈旧和严重缺乏等问题。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正在迈进新阶段,城市建设已从增量模式向存量模式转变[1]。

绿色基础设施作为一种规划理念和技术手段,能有效控制城市的扩张和城市边界的蔓延,同时,也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空间质量和公共卫生,抑制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各种“城市疾病”,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城市更新的目标[2]。

在城市更新背景下,通过剖析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内涵与类型,提出通过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城市环境质量的更新,从而为我国城市更新建设提供新思路。

1绿色基础设施的定义1999年,美国保护基金会和农业部森林管理局共同组织的“GI工作组”首次提出绿色基础设施概念,是指国家空间下的自然生命保障系统,即建立一个由水道、绿道、湿地、公园、森林、农场、荒野及其他自然区域组成的系统。

智慧绿道系统设计与实践——以成都市锦城绿道为例

智慧绿道系统设计与实践——以成都市锦城绿道为例

设计交流智慧绿道系统设计与实践— — — 以成都市锦城绿道为例胡 斌 白登辉 张学川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成都市 610041)Design and Practice of Smart Greenway System— Taking Jincheng Greenway in Chengdu as an ExampleHU Bin BAI Denghui ZHANG Xuechuan (Sichuan Provincial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hengdu 610041, China)Abstract: Jincheng Greenway in Chengdu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the project smart greenway, discuss the overall architecture design, cloud architecture design,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video surveillance, emergency calling, public broadcasting, parking management system, ligh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release, energy consumption monitoring and intelligent power distribution, smart agriculture and other subsystem design of the smart greenway system, and introduce the smart IoT pole facilities and machine room configuration.Key words: smart greenway; design and practice; overall architecture; cloud architecture; network topology; cloud computing; smart IoT pole; modular data machine room摘 要: 以成都市锦城绿道为例, 分析项目智慧 绿道功能需求, 探讨智慧绿道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 云架构设计、 网络架构及视频监控、 紧急求助、 公共 广播、 停车管理系统、 照明控制、 信息发布、 能耗监 测及智能配电、 智慧农业等子系统设计情况, 并对智 慧物联杆设施、 机房配置进行介绍。

成都市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导则(1)

成都市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导则(1)

成都市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导则(试行)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成都市规划管理局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7.06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一般规定 (2)2.1道路绿地率及覆盖率指标 (2)2.2道路绿化建设基本原则 (2)2.3道路绿化植物选择要求 (3)2.4成都市中心城区道路绿化提升改造指导原则 (4)第三章道路绿化 (5)3.1行道树 (5)3.2道路分车带绿化 (10)3.3路侧绿带 (13)3.4街旁游园 (16)3.5交通岛绿化 (18)3.6停车场绿化 (19)3.7立交桥、高架桥、人行天桥绿化 (20)附录一名词解释 (24)附录二编制依据 (28)附录三本导则用词说明 (29)附表及附图 (30)第一章总则第1.1条根据城市道路景观发展建设的科学性、地方性及特色性要求,结合成都市现有道路绿化中出现的系列问题,本着提升道路景观建设水平,提高道路绿化建设质量的需要,特编制本导则。

第1.2条本导则适用于成都市主城区、成都天府新区和高新区内新建、改建、扩建及绿化维护改造的城市道路绿化工程。

其他区(市)县可参考执行。

第1.3条本导则作为道路绿化设计、技术审查、绿化施工标准及依据使用。

第1.4条本导则指导范围包括道路红线范围内、道路红线与控规绿线之间、控规绿线外建筑退红空间的绿化。

第1.5条导则编制以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出发点,对道路绿化设计范围内的自然地貌、河流等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同时重视水土保持和生态景观,使道路与周围环境景观和谐统一。

第1.6条国家现有规范、地方现行标准已有内容本导则不再重述。

第1.7条城市道路绿化施工及养护应参照《成都市城市绿化养护技术规程》、《成都市城市绿化养护质量等级划分》、《成都市城市绿化工程验收及移交》三个标准。

第二章一般规定2.1道路绿地率及覆盖率指标第2.1.1条道路绿地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2)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3)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4)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成都市锦城绿道总体规划及1期建设方案

成都市锦城绿道总体规划及1期建设方案
20 平方公里多样水体
“六湖 八湿地 四河”为主体的多样水体
100 平方公里生态农业景观区
35.2平方公里基本农田 65平方公里其他农用地和园林绿地
数娱港湾
5.1 绿道体系
主干绿道200公里
• 结构:一环九射 • 宽度:自行车道4-6米;人行步道2.5米 • 全分离独立路权,串联主要景观区域与重要设
基础服务设施:公厕(按500米半径选择性布置)、休息设 施
时尚旅游设施:时尚休闲小品 文化设施:文化雕塑、涂鸦等
体育设施:居民健身设施
5.3 配套服务设施 文化、体育设施
结合各级驿站设置各类文化设施约640处 文化展示:小型博物馆、艺术馆、雕塑等 文化体验:露天音乐场、露天剧场、书吧等
科普教育:诗社、青少年活动中心等
1000㎡): • 大型院落(31个):增配精品酒店、博物馆等 • 中型院落(55个):增配特色购物、画廊画室等 • 小型院落(84个):基础服务
• 建筑高度≤10m(环城生态区总规要求) • 建筑密度≤60%
林盘院落布局图
三级驿站 | 林盘院落
位于青龙湖的“明蜀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暨考古文化研究中心”
【匠心工场】 【数娱港湾】
特色镇布局图
一级驿站 | 特色镇
创艺湖城
数娱港湾 匠心工场
5.2 四级配套体系 二级驿站
二级驿站:30个特色园 主题:特色文化、特色植物、特色景观 功能:综合服务+精品景区游览 位置:133平方公里生态用地的主要节点
(根据资源条件、文化特色、已建成游园项目等情况确定) 控制要求:按照环城生态区总规、控规要求、建设低密度、高品
特色主题(暂定)
水乡 时尚购物
湿地 数码 赛车 文创 工艺展示 熊猫 茗茶 乐学 蜀道文化 古蜀 音乐 蜀绣 公益 神话 合计

天府绿道的介绍

天府绿道的介绍

天府绿道,是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天府广场、锦江区、武侯区、金牛区、成华区等区域的大型绿色生态走廊,是成都市“显山露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居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天府绿道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首先,天府绿道覆盖范围广。

天府绿道不仅包括公园绿地、生态廊道,还涉及城市道路、交通廊道、山林廊道等,覆盖了整个成都市的各个区域。

其中,天府绿道核心区面积约6平方公里,总长约235公里,包括5条环线绿道和10条景观绿道,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绿色生态网络。

其次,天府绿道具有生态效益。

天府绿道建设注重生态保护和修复,通过恢复和保护自然生态、植被,减少污染和噪音等措施,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同时,天府绿道也注重生态旅游的开发,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健身。

第三,天府绿道具有健身功能。

天府绿道建设不仅注重生态保护和修复,还注重市民的健身需求。

天府绿道提供了多种运动设施和场地,包括自行车道、跑步道、健身步道等,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健身锻炼。

同时,天府绿道也组织了各种体育活动和比赛,如马拉松比赛、骑行比赛等,吸引了大量运动爱好者的参与。

第四,天府绿道具有文化价值。

天府绿道不仅是一个生态公园,也是一个文化景点。

天府绿道沿途有许多历史文化遗址和文化遗产,如武侯祠、杜甫草堂等。

此外,天府绿道还组织了各种文化活动和演出,如音乐会、诗歌朗诵会等,吸引了大量文化爱好者的参与。

总之,天府绿道是一个大型绿色生态走廊,它覆盖了整个成都市的各个区域,具有生态效益、健身功能、文化价值等多个方面的优势。

它是城市居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也是旅游者观光、休闲、探险的好去处。

同时,天府绿道的建设也为成都市的城市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成都市市域绿道导则

成都市市域绿道导则

成都市市域绿道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导则成都市城市管理局1.总则1.1为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加强我市市域绿道体系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依据《成都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成都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标准》和风景旅游区的相关管理要求,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导则。

1.2本导则的绿道是指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设,主要由人行步道、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游径和配套设施(服务中心、服务站、休憩点)及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区构成。

成都市市域绿道分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两类。

城市绿道是指连接城市重要组团,对城市生态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绿道;社区绿道是指连接社区公园、小游园和街头绿地,主要为附近居民服务的绿道。

1.3本导则适用于成都市市域绿道及配套设施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绿道周边的水域、道路和建筑物等不包括本导则适用范围内。

1.4成都市市域绿道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应以防治污染、环境保护为根本目的,坚持合理配臵、严格管理的原则。

1.5成都市市域绿道所在地的责任单位应组织制定绿道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的具体实施计划,并由当地负责绿道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的部门负责实施。

2.容貌管理2.1绿道周边及配套建(构)筑物外观应与所在环境保持协调。

2.2建(构)筑物外立面应保持完好、整洁。

临街的阳台、窗台、观景台、外走廊应当保持整洁,不得堆放、吊挂影响市容的物品。

2.3道路及附设的路灯、座椅和道路指示牌等附属设施应设臵齐备,功能完好;加强日常管护,保持整洁。

2.4绿道商铺与摊点的设臵必须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严格取缔乱摆乱卖、沿街兜售、擅自占道经营的现象。

同一绿道的报亭、摊位(具)、伞具应当保持规格外形统一、美观实用、摆放整齐;经营证件应当规定摆放位臵并实行亮证经营。

2.5绿道沿途宜设立告知牌,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

未经城市管理部门批准,严禁在公共场所悬挂、张贴、刻画、喷涂、散发宣传品或标语。

成都绿道建设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探讨

成都绿道建设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探讨

成都绿道建设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已建成的一部分绿道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调查分析认为成都绿道体系已初步成网,游憩氛围已初步显现,但却存在不符合景观生态学原理、文化特色不突出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当划定绿道生态廊道控制线,加强绿道的生态保育功能建设、加强地域文化符号的提炼和运用,提高绿道的文化可识别性以及要完善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

关键词:成都; 绿道; 生态廊道; 对策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Chengdu city already built part of the greenway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analysis that Chengdu greenway system has been preliminary into the net, recreational atmosphere has appeared initially, but there are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ecology, culture characteristic is outstanding wait for a problem. Aiming at these problems, the author thinks that shall delimit the greenway ecological corridor control line, strengthen green road conservation function construction, strengthen regional culture symbol extraction and use, improve the greenway cultural identity as well as to improve the supporting facilities of the building.Key words: Chengdu; green corridor; ecological corridor; countermeasure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股被称作“绿道运动”的热潮被掀起来,使绿道成为保护生物学、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旅游规划等多个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和前沿。

成都绿道实施方案

成都绿道实施方案

成都绿道实施方案为了打造更加宜居、宜游、宜业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成都市政府决定实施成都绿道建设工程。

绿道建设是指在城市内部,依托城市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沿河、沿湖、沿岸、沿街、沿线、沿城市主干道等城市主要景观带和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两侧,以及城市主要生态景观带两侧,规划和建设的城市休闲步行、骑行、健身、休闲、游憩等功能的线状公共绿地系统。

一、总体目标。

成都绿道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在2025年前,建设成都市总里程达到1000公里的城市绿道系统,形成以城市主要景观带和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两侧,以及城市主要生态景观带两侧为主体,城市内部、城市边缘和城市周边的城市绿道网络。

二、建设原则。

1. 生态优先,绿道建设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完善。

2. 人文关怀,绿道建设应充分考虑市民的休闲需求,注重人文景观的设置,提升城市品位和文化内涵。

3. 骑行优先,绿道建设应以骑行为主要出行方式,促进城市绿色出行,减少机动车污染。

4. 互联互通,绿道建设应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城市自行车系统、城市公共停车系统等相互衔接,形成多元化、便捷的出行网络。

5. 安全有序,绿道建设应注重安全管理,设置合理的交通设施,确保市民出行安全。

三、建设内容。

1. 绿道路网建设,依托城市主要景观带和交通干道两侧,规划建设城市绿道路网,形成主干道、支路和环路等多层次的城市绿道网络。

2. 绿道景观设置,在绿道沿线设置丰富多彩的景观节点,包括花园、休闲广场、文化长廊、运动场所等,丰富市民休闲娱乐选择。

3. 绿道设施建设,建设骑行道、步行道、健身设施、休息亭、公共卫生间等绿道基础设施,提升绿道使用体验。

4. 绿道生态修复,对城市内部、城市边缘和城市周边的城市绿道网络进行生态修复,保护和恢复绿地、湿地、林地等自然生态系统。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详细规划,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制定成都市绿道建设详细规划,明确绿道路网、景观设置、设施建设等内容。

成都空港公园城市绿道建设投资有限公司_企业报告(业主版)

成都空港公园城市绿道建设投资有限公司_企业报告(业主版)

一、采购需求
1.1 总体指标
近 1 年(2022-09~2023-08):
项目数(个)
27
同比增长:125.0%
项目总金额(万元)
(不含费率与未公示金额)
¥13454.84
同比增长:305.4%
平均金额(万元)
¥560.62
同比增长:68.9%
平均节支率
5.6%
同比增长:-38.5%
*平均节支率是指,项目节支金额与预算金额的比值的平均值。(节支金额=项目预算金额-中标金额)
目标单位: 成都空港公园城市绿道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报告时间:
2023-08-22
报告解读: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企事业单位等网站公开的招标采购 项目信息,基于招标采购大数据挖掘分析整理。报告从目标单位的采购需求、采购效率、采购供应 商、代理机构、信用风险 5 个维度对其招标采购行为分析,为目标单位招标采购管理、采购效率 监测和风险预警提供决策参考;帮助目标单位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中介机构等快速了解目 标单位的采购需求、采购效率、采购竞争和风险水平,以辅助其做出与目标单位相关的决策。 报告声明:本数据报告基于公开数据整理,各数据指标不代表任何权威观点,报告仅供参考!
华森工程科技集团 有限公司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918.0 107.5 53.6
2023-05-19 2023-01-19 2022-09-26
(5)绿化管理(2)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TOP2
2022 年小游园施工/标段结果公 布
TOP2
桃沅岛集体建设用地项目总体策 划方案成交公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市健康绿道规划建设导则
点击数:0 时间:2011-10-9 15:21:05
1总则
1.1定义
成都健康绿道是结合成都特色、贯通全域城乡的一种线性绿色开敞空间,是连接水系、山体、田园、林盘、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绿地以及城镇乡村、历史文化古迹、现代产业园区等自然和人文资源,集生态保护、体育运动、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科普教育、旅游度假等为一体,供城乡居民、游客步行和骑游的绿色廊道。

1.2功能
1.2.1 生态保护功能
健康绿道作为成都全域生态廊道,具有将城乡生态环境中多样生态基质、斑块连接成网络,促进各生态系统间物质交流,平衡全域生态结构的功能。

1.2.2 健康休闲功能
健康绿道生动展现川西平原“宜居宜玩”的生活环境,体现成都人“知快守慢、张弛有序”的生活态度,满足现代人亲近自然的渴望需求,倡导郊外远足踏青、林间河畔品茗、户外运动健身的健康生活休闲方式,完全开放、全民共享,不断提升城市幸福感。

1.2.3 资源利用功能
健康绿道是连接成都市域自然与人文资源的路径,是展示成都自然与人文特色的主要窗口,通过市民、游客的参与,提升公众的资源保护意识,增强资源自我造血功能,努力实现资源保护与利用双赢。

1.2.4 慢行交通功能
在市域各区(市、县)建成区开展健康绿道建设,能宣传推广现代慢行交通理念,为普及城市慢行系统建设进行先行尝试,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不断拥堵的难题。

1.2.5 经济发展功能
在健康绿道中适当注入“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吸引市民、游客进入乡村地区,整合提升现有乡村休闲旅游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化项目与现代乡村旅游业的互动结合,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3目标
建设形成覆盖成都全域、连接城乡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健康绿色廊道。

成都健康绿道推荐铺装材料及适用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