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理解古诗中较为生僻的词汇和古汉语用法,如“壁”、“涧”等字词的古义。
-鉴赏古诗的深层意境,尤其是对诗中隐喻和象征意义的把握。
-体会诗人情感表达的细腻之处,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王维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将古诗的韵律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朗读和创作中,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举例解释:
-在解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难点在于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佳节”和“思亲”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这种情感如何通过诗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古诗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用现代汉语表达古诗的意境?”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诗歌创作练习。这个练习将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古诗知识创作小诗。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问题是,如何在课堂上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觉得可以尝试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课堂上鼓励他们主动提问、分享学习心得,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经验。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提高文化素养:通过学习《古诗三首》,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怀。
2.语言建构与应用:让学生掌握古诗的基本韵律、修辞手法,提高古诗文阅读、理解、赏析能力,培养文学鉴赏素养。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三首》部编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古诗的基本概念、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欣赏古诗的美,并在日常生活中尝试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古诗的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逐句解析和现代语言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首古诗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2.朗读体验: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朗读体验。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的背景及作者情感:使学生了解《登高》、《望岳》和《夜泊牛渚怀古》三首古诗的写作背景,理解诗人通过诗歌表达的情感。
-鉴赏古诗的意象和艺术特色:分析三首古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结构特点,如《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所表现的景象和气势。
-体会古诗的韵律和节奏: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提高对古诗节奏的把握。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体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诗中自然景物与情感表达的关系”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启发他们的思考。
此外,我还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古诗的深层含义方面存在困难。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引入更多与古诗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同时,通过比较阅读、分析不同诗人的作品,让学生从多角度去感受古诗的魅力。
第3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第3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宿建德江》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古诗词文化的魅力。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理解诗意,领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通过文本细读,准确地还原诗歌画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欣赏古诗,揭示课题同学们,喜欢古诗吗?想必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谁来背首古诗给大家听听?(配古筝曲)一段优美的古筝曲配合着同学们的诵读让我们感受到古朴的美。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诗《宿建德江》,让我们通过学习再次感受诗的美好意境吧!(板书:宿建德江)我们一起读一读。
(齐读)“宿”是住宿、留宿的意思。
谁留宿建德江?孟浩然留宿建德江。
(板书:孟浩然)这首诗就是孟浩然仕途受挫后,南下经过建德江时写下的一首诗。
二、自读古诗、初步感知1.自读古诗现在请大家自由地把这首诗多读几遍,借助课后的拼音把生字读准。
(学生自由读古诗,按自己的节奏和速度读。
)2.教学重点字词与释义课件出示古诗,指名读诗,读准生字,强调字音。
烟渚:指笼罩在烟雾下的江中陆地。
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暮:傍晚,太阳落的时候。
客:诗人自指。
旷:空旷。
3.再读古诗请同学们再自己读一读诗,这次请注意把诗读流利,读出诗里的节奏。
三、入境悟情,体验升华1.同学们的朗读也激起了老师读诗的欲望,下面我也给大家读一遍这首诗。
教师泛读,同学闭目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夜幕降临,江中小舟,烟雾迷蒙,孤身夜宿,身处异乡,旷野无边,天比树低,月与人亲。
)刚才同学们描述的画面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孤独、沧桑、凄凉)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把这种感觉读到诗的字里行间。
(齐读)2.读着读着,诗中哪个字眼最触动你的心?(“愁”)找得真准,看来你已经走进诗人心中了。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18课 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古诗三首》教学反思《古诗三首》是六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课中包括三首诗《浪淘沙》《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
《浪淘沙》是刘禹锡组诗中的一首,主要写了作者运用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赞美了黄河的雄伟气势;《江南春》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书湖阴先生壁》主要写了湖阴先生家庭院里和庭院前优美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一、教学效果本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1.本文的三篇古诗词都是关于景色描写的,所以在讲解中我采用了让学生对三首古诗词作对比的方法进行了讲读。
并让学生通过自我学习欣赏作者表达的美好的景色。
2.对于《忆江南》我让学生借用前一首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本词的意思,同时引导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锻炼,根据诗句的意思,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以往学过的有关课文,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学会诗人善于借用优美语句表达心情的写作手法。
3.我引导学生在体会诗词所抒发的情感的基础上,在通过听泛读和引领学生整体诵读古诗,使学生的情感回归到诗的本体上来,比如《浪淘沙》中通过对诗中景物的描写,让学生体会到黄河的雄伟气势。
二、成功之处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成功的,现在把成功的几方面总结如下:1.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和知识体系的不确定性,使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我在教学中,严格遵守这一点,以学生为主,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才会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感情的熏陶,产生共鸣。
在这课中,通过品读、吟诵、想象画面等方式体会诗中蕴含的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美的情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注重朗读,在读中感悟。
诗的特点是押韵,朗朗上口,借助诗的这种特点,我引导学生展开各种形式的朗读。
学生们通过个人读、小组读、默读、集体读等朗读形式,走进了诗人,感悟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情感。
六年级上册语文《3古诗三首》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3 古诗词三首苏轼的词属于豪放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他的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3.读出节奏。
学生先自读,教师指导:【出示课件3】并板书: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
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小组讨论。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同学合作。
2.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出示课件4】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发言,把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5.自由读诗,要求带着和诗人一样的感情朗读。
6.练习背诵。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课件出示配乐范读。
4.女生男生赛读。
5.全班齐读,边读边想: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夜晚?就在这样的夜晚,作者看着、听着、闻着,还想着……那么,他到底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又闻到什么?从而又想到了什么呢?(二)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1.默读课文,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指名说说词语的意思。
教师指导:惊鹊:鹊儿被惊醒。
鸣蝉:蝉儿鸣叫。
2024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18 古诗三首 精华版教案
18 古诗三首【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热爱黄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语言运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诗词之美。
思维能力: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审美创造:欣赏古诗中描写的美景,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课前解析】关注文本:本课所选取的三首诗均为七言古诗,诗人通过简短凝练的诗句描绘出种种图景,且三首古诗均配有插图,便于学生了解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意,了解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关注描写:《浪淘沙》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黄河来自天边、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
“九曲”用夸张的手法写出黄河的蜿蜒曲折,“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写得出神入化。
【教学目标】1.会写“涯、莺”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具体诗句,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词之美。
4.能说出《浪淘沙》(其一)是怎样描绘出黄河的磅礴气势的。
(重点)5.了解《书湖阴先生壁》中诗句表达的特点。
(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涯”字。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浪淘沙》(其一)。
3.理解古诗《浪淘沙》(其一),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黄河的磅礴气势。
【教学过程】学习古诗《浪淘沙》(其一)一、回顾导入,了解作者1.导入: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描写黄河的诗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黄河的古诗——《浪淘沙》(其一)。
(出示课件3)(板书:浪淘沙(其一))学生齐读诗题。
2.了解作者。
(出示课件4)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1.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出示课件5)强调“曲、簸”的读音,及根据注释②,明确“簸”的意思是颠簸。
出示节奏划分,学生齐读古诗。
2.学习多音字“曲、簸”。
(出示课件6)3.指导“涯”的书写。
(出示课件7)三、解诗题,明诗意1.解诗题。
(出示课件8)浪淘沙,唐代曲名。
《浪淘沙》是刘禹锡创作的一组诗,共九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教案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浪淘沙(其一)》: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江南春》: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
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
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书湖阴先生壁》: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作品,是题壁诗,广为流传。
这首诗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
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
【作者介绍】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杜牧(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 公开课教案
18 古诗三首【教材分析】《古诗三首》前两首分别描绘了南北不同的美景;第三首以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景色,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三首古诗表现了不同地域的景物特点,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涯”“莺”两个生字词。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前两首古诗。
2.借助注释、插图、通过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古诗大意,并抓住重点诗句体会景物特点,感受诗词之美。
3.结合创作背景及诗句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品读感悟把握古诗大意。
2.走进诗意境,感受诗词之美,体会诗人情感。
【前置性作业】1.自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能背过。
2.自学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中的词语。
3.理解:诗中描述了一幅什么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查阅并整理刘禹锡、杜牧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交流分享积累。
背古诗优胜小组上台展示积累的的古诗,要求声情并茂。
1.引领大家一起评价。
2.交流喜欢的原因——学生评价——对喜欢的再背一遍【设计意图:拓展积累,激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一、激情导入1.结合小组课前三分钟导入:通过背诵,老师能感觉到同学们对诗歌的热爱,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齐读课题----第17 课《古诗三首》,这三首古诗分别是----齐读:《浪淘沙》《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
(出示课题,生齐读)2.在欣赏之前我们要先会读,我们回想一下读诗要注意什么?(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
【设计意图:调动情绪,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小组合作检测交流,巩固前置性作业。
学习:《浪淘沙》(其一)(一)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哪些字音要注意?九曲(qǔ)浪淘风簸(bǒ)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
【预设评价】:你读的真流畅!字音也读对了还有谁也想像他一样读一读?那就齐读吧(二)注意停顿、读出节奏读通诗句对我们来说并不难,读古诗还要读出节奏。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8《古诗三首》教案
六年级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教案素养目标1、会写“涯、莺”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借助具体诗句,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词之美。
了解《书湖阴先生壁》中诗句表达的特点。
重点:借助具体诗句,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词之美。
难点:借助具体诗句,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词之美。
新课导入1.师: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如画。
今天我们要去学习三首描绘南北不同的美景以及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诗歌。
2.板书课题——古诗三首3.背景介绍: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
一度奉诏后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
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
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阅读鉴赏任务一:朗读课文,根据诗句想象画面,说说古诗的大意。
浪淘沙(其一)[唐]刘禹锡九曲①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②自天涯③。
如今直上④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古诗大意:弯弯曲曲的黄河汹涌奔腾,卷来万里泥沙,大浪翻涌,狂风怒吼,仿佛来自天边。
如今可以沿着黄河直上九天银河,一起去到天上的牛郎织女家。
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古诗大意: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昔日到处香烟缭绕的寺庙,如今只剩亭台楼阁掩藏在迷蒙的烟雨之中。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①净无苔,花木成畦②手自栽。
一水护田③将绿绕,两山排闼④送青来。
古诗大意:茅屋常被主人打扫,干净得不生青苔,院内一排排花木都是主人亲手种植的。
院外,一条溪流环抱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仿佛推开屋门把那翠色送到了眼前。
任务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浪淘沙(其一)[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三首》--书湖阴先生壁部编版
难点解释: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诗中的意境和表达手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难点解释:如何让学生在品味古诗的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美,提高审美能力,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教师需要通过对比、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书湖阴先生壁》这首古诗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学生对诗中意境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例子来解释,但仍有部分学生难以把握。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古代文化和生活背景了解不足,导致对诗意的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文化背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诗。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句的韵律美和表达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自然美景相关的实际问题,例如如何用现代语言表达诗中的意境。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创作活动。学生尝试用现代语言描述身边的自然景色,体会诗人描绘美景的方法。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活动的内容。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你最喜欢的自然景色是什么?”
其次,学生在用现代语言表达古诗意境时,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这可能与他们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关。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计划在课堂上增加一些相关的练习,如仿写、扩写等,让学生多加练习,逐步提高。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案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浪淘沙》: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江南春》: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
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
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书湖阴先生壁》: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作品,是题壁诗,广为流传。
这首诗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
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
【作者介绍】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人教部编版《古诗三首》第一课时六年级(上)精品教案
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石灰的特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生平,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体会作者“要留清白在人间”志向。
3.自学《竹石》一课。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在有层次的品读中明诗意、悟诗情,理解托物言志写法的特点。
教学难点:借助资料,体会于谦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石灰吟》(板书课题)。
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这首古诗作者是(于谦)。
课前,老师为大家布置了一项预习任务,了解一下于谦。
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了哪些关于于谦的知识?预设找两到三个同学来回答。
(二)感知理解1.初读那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将古诗朗读三遍,注意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读出节奏,第三遍理解诗的意义。
学生自由朗读找三名同学示范读教师和学生合作朗读2.理解通过以上多次阅读,我们不难发现诗人所吟咏的对象是(石灰)。
那课前,老师还有一个小任务是搜集石灰的相关知识。
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搜集成果?预设:说出古代和现代石灰的炼制方法。
石灰的组成成分。
石灰的特点。
那结合同学们搜集的资料,谁能说一说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于谦吟咏的事物就是石灰的呢?预设:千锤万凿、烈火、粉骨碎身、清白。
是呀,就是这些地方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吟咏的就是石灰。
那请同学们结合书下注释,同桌两个人说说诗的大意。
同桌自由交流。
那谁愿意尝试着来说一下:采自深山的石灰石经过一次次锤打,经过烈火无情的焚烧,但他把这都看成是平常的事。
(同学集体读前两句)哪怕是让他粉骨碎身也不怕,因为它要把清白留在人间。
(同学集体读后两句)3.感知这首诗句意比较容易理解,但有一点我比较疑惑,诗中很多地方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石灰是有人的思想和感情。
你在读读诗中哪些词句让你也有这样的感受。
自己默读一下,找一找画一画。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3篇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3篇《书湖阴先生壁》,作者王安石,收录在《王临川集》。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案+教学反思
17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写2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浪淘沙》(其一).2.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3.理解古诗的内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古诗内容,结合对句子的理解和自己的想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浪淘沙》(其一)这首诗中出现的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浪淘沙》(其一).3.能说出《浪淘沙》(其一)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重难点)一、视频导入(出示黄河的视频)师:看见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黄河的风采神韵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学生读题,教师提醒“浪淘沙”是唐代曲名.二、检查预习,交流资料1.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交流)2.学生反复读诗,把诗歌读正确,读出节奏.(1)重点指导读“曲”和“簸”,出示字义,根据字义选择正确的读音.(2)指导朗读,读出节奏.3.学生自由读诗歌,思考:这是一首描写的诗.(黄河)4.简介作者刘禹锡.(课件出示)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意1.学习第1、2句.(1)(出示第1、2句诗)指名读、齐读诗句.(2)师:用自己的话翻译诗句(小组代表发言,教师随机解疑释惑,总结.)明确: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3)师:黄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气势雄伟)(4)结合注释,理解“九曲”“万里”“浪淘风簸”.学生想象说话:我听到了的声音,这真是一条的黄河啊!预设:震耳欲聋雄伟壮丽……(5)学生朗读诗的第1、2句,读出黄河雄伟壮丽的气势.2.学习第3、4句.(1)(出示第3、4句诗)齐读.展开想象,思考:诗人想直上银河去做什么呢?(2)师: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沿着黄河顺流而上,到那天上的银河之畔,探访牛郎和织女.(学生回忆《牛郎织女》的故事,并简单交流故事主要内容.)(3)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4)指导朗读诗的第3、4句,读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四、感知方法,积累诗歌1.思考讨论:朗读诗歌,作者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预设1:直接描写,写出长度、弯曲、大浪淘沙等.预设2:由现实联想到神话故事.联读李白的《夜宿山寺》,感受诗歌中联想的表达效果.2.回忆与黄河有关的诗句,感受黄河雄伟的气势.第2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生字“莺”.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3.能说出《江南春》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重难点)4.了解《书湖阴先生壁》的大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整理读诗的方法.(重难点)一、复习导入1.指名背诵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2.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领略了黄河宏伟的气势.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江南的景色和乡村风光.3.继续用上节课学习古诗的方法来学习《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板书: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二、明确学习目标《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自学提示:1.解释题目,了解作者.2.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古诗.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重点词语.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5.能说出《江南春》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三、学习《江南春》(一)合作学习1.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2.介绍作者:杜牧(803年-852年),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3.读准字音,注意节奏.4.理解重点词语: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结合注释理解.5.说一说诗句的大意:春天的江南,处处黄莺鸣叫,绿叶中映着红花,河边村庄,山边城郭,到处有随风摇动的酒旗.南朝以来所建的许许多多的寺庙都笼罩在迷蒙的烟雨里.(板书:江南美景烟雨楼台)6.想想全诗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莺、绿叶、红花、水村、山郭、酒旗、寺院、春雨)(二)质疑探究1.重点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2.品读,深化理解.南朝(公元420年-589年),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均设故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是我国历史上朝代时间存在较短的时期.当权者大兴建设寺庙,仅集中在建康一地的南朝寺院就有几百座,是当时人民的一项极为沉重的负担.它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民田、民宅和名胜之地,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建寺造塔和雕铸佛像,还要养活寺庙里的僧人,使得当时的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现在大江东去,南朝已经灭亡,那些荒淫的当权者也已经不在了,只留下了当年这一座座寺庙.这真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所以我们从后两句诗中,不仅读到了江南春雨的美,也读到了诗人慨叹南朝的灭亡,借古喻今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板书:忧国忧民之情)四、学习《书湖阴先生壁》(一)合作学习1.解题:《书湖阴先生壁》是作者访问朋友湖阴先生,被湖阴先生的人格及家周围的清新环境所吸引而写下的诗,并将它题写在湖阴先生家的墙壁上.“书……壁”,即题写在墙壁上的诗.2.了解作者:王安石,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3.理解重点词语:长扫:即常扫,指经常打扫.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一水护田:指一条小河环绕田野流过.两山排闼送青来:排,推的意思;闼,小门.这句诗采用拟人手法,说两座青山推开院门,送来莽莽青翠.4.说说诗句的大意:茅屋檐下经常打扫得干净,没有青苔.一畦畦的花木是主人亲手栽种的.一溪流水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破门而入送来了莽莽青翠.(板书:院里:茅檐花木院外:一水两山)(二)质疑探究1.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2.品读:第1、2句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第3、4句表现了主人的高洁品质.(板书:景美人更美)五、链接“交流平台”,整理读诗的方法1.自主学习.(1)读完这三首诗,你又学到了哪些读诗的好方法?预设1:遇到不懂的字词,可以借助注释.预设2:有画面感的诗句,可以边读边想象画面.如《浪淘沙》(其一)中的“浪淘风簸自天涯”.(2)多了解一些传统文化知识,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如《浪淘沙》(其一)中的“同到牵牛织女家”.2.小结: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用心读,我们会欣赏到古人更多的智慧.[教学板书]17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黄河气势雄伟夸张:九曲万里天涯想象:直上银河牵牛织女家江南春江南美景烟雨楼台忧国忧民之情书湖阴先生壁院里:茅檐花木院外:一水两山景美人更美[教学反思]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必须对古诗文相当熟悉,对古诗文有一定的理解和研究,最好还能对其中一些古诗文有独特的体会和感受,从而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入对古诗文的欣赏与品味之中.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古诗的内容,去想象诗歌的画面,走入诗歌的情境中,体会诗人的感情.最后,链接至“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总结读诗的方法,对所学知识及时巩固.不足之处在于因为时间有限,对诗歌的诵读训练不够,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此类问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教案)ppt课件
“九曲”点明黄河弯弯 曲曲的地方很多。
“万里”写出黄河河流绵长。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簸”字,写出了黄河 水翻滚腾跃的样子。
“ 自天涯”三字将黄河的源 远流长突显的出神入化,与 李白的《将进酒》中的“黄 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 复回”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可以用什么词概括黄河给你留下的印象?
39
课堂小结
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美丽动人的江南春景:千里 江南,到处莺歌燕舞,遍野绿树红花。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镇, 酒旗在迎风飘展,行人在不断来往。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建 立的寺院,在蒙蒙细雨和淡淡薄雾中隐约可见。诗人以简练的手 法,艺术地概括了整个江南地区的景物风光,把江南春景写得有 声有色,动、静皆美,使画面显得有生机,很鲜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后两行诗句有什么特点? 这两行诗句,上下相对应的语句,字数相同,结构
相同,表达的意思相关联,这里诗人采用了对偶的句式。
52
从后两句可以看出主人什么性格?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表现了主人的高洁。
53
➢读下面的诗句,你发现了什么? 一水 护田 将绿绕,两山 排闼 送青来 这两句诗,诗人运用了对偶修辞,就是指用字数相
等、结构相同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 思。许多诗里都有这样的诗句,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等。
54
课文结构
书 湖院 阴内 先 生 壁门
外
净无苔 花木成畦
一水 护田 两山 排闼
将绿绕 送青来
洁净清新 追求自然
36
指导朗读 江南春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8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8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会写“涯、莺”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浪淘沙》(其一)。
3.借助具体诗句,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词之美。
4.了解《书湖阴先生壁》中诗句表达的特点。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涯、莺”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本课三首古诗,疏通字词,理解诗歌大意。
3.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来理解诗句的意思。
感受《浪淘沙(其一)》中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作者丰富的想象,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导语: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三首古诗词,同学们还能背出来吗?(指名背诵。
)同学们背得真不错!这三首古诗词都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相当有画面感。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三首古诗也描绘了大自然的风光,我们先来听一听,想一想它们又给我们呈现了怎样的画面。
2.板书课题:古诗三首。
教师播放朗读音频,学生听读三首古诗,观赏插图,进入古诗描绘的情境。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初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朗读三首古诗,要求:①借助拼音把诗歌读准确,读流利。
②借助课本注释或者工具书了解不理解的字词的意思。
③想想这三首古诗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2)指名读三首古诗,教师相机指导读正确。
◆着重正音:九曲(qū)浪淘风簸(bǒ)南朝(cháo)净无苔(tái)畦(qí)绕(rào)闼(tà)◆着重辨形:“簸”下部左边的“其”,最后一点要小。
(3)同桌间互相读,互相正音。
(4)齐读,读出节奏。
朗读示例:浪淘沙(其一)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读准多音字“曲”,会写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读懂诗歌大意。
4.能说出《浪淘沙》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5.能感悟《江南春》是抓住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的。
6.结合诗句,初步感受古诗中的对偶句。
【重点难点】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2.能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写法。
3.结合诗句,初步感受古诗中的对偶句。
难点:1.能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写法。
2.结合诗句,初步感受古诗中的对偶句。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九曲黄河浩荡奔流,辽阔江南春景如画,田园山水中也蕴含着无穷乐趣。
山水永恒,美景无限。
你听,遥远的古代又响起了诗人们对自然风光的吟唱……板书课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今天来学习《古诗三首》。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1.自由读古诗,标出生字,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朗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2)指名读诗,教师相机指导正音。
3.学生练习朗读,读出节奏。
三、学习《浪淘沙》。
1.知诗人,解诗题。
学生小组合作,搜集资料,交流了解。
全班汇报。
师相机指导。
学生说对刘禹锡的了解,师相机补充: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人。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
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
他的诗也写得很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为“诗豪”。
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有《刘梦得文集》。
学生汇报对诗题“浪淘沙”的认识。
出示: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18 古诗三首(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8 古诗三首(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了解古诗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2. 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和感情。
3. 感受古诗的美和艺术价值。
教学重点:1. 理解和感受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和感情。
2. 学会朗读古诗,体会其韵律和音乐美。
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的表达方式和意境。
2. 朗读古诗,准确地表达古诗的韵律和音乐美。
教学准备:1. 备课教师准备教材、教具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纸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老师对学生说:“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古诗三首。
古诗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诗中,有很多优美动人的诗句和意境,你们准备好听了吗?”二、课堂讲解1. 学习古诗的形式和特点老师给学生讲解古诗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古诗有五言、七言、词等多种形式,通常都是由若干个句子构成。
句子内部有韵脚,每句话都有平仄,平仄相间,形成优美的韵律。
2. 学习古诗的意境和感情老师给学生朗诵三首古诗,并讲解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和感情。
(1)《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在古诗中作用极大,这首诗的意境非常优美,告诉我们要向高处努力,不自卑,不自弃。
(2)《静夜思》李白的《静夜思》富有诗意而又简洁,同时又富于意境。
它告诉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把握每一刻的安祥与美好。
(3)《春晓》唐朝诗人孟诜的《春晓》是一首描写春天早晨的田野景色的诗,情感饱满,堪称古代田园诗佳作。
通过对古诗的学习,让学生对古诗产生浓厚的兴趣,深刻领悟到古诗的美和艺术价值。
三、课堂活动1. 朗读古诗老师给学生分发古诗,让学生朗读古诗,体会其韵律和音乐美。
让学生在朗读诗句时,慢慢体会每个字的意义和表达方式,并表达古诗的感情和意境。
2. 感悟古诗让学生就朗读过的古诗,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此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总结通过学习古诗,学习古人的思想和文化知识,以及诗歌的东方艺术魅力,让学生在更加全面的语文知识、审美素养和人文关怀方面得到提高,从而更好地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从文章和诗歌中领略到中华文化的精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本单元以“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为主题,编排了4篇课文:《古诗三首》《只有一个地球》《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以及1个“口语交际”、1个“习作”、1个“语文园地”。
本单元旨在多角度、多层面地引导学生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了解人们为此做出的努力,使“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并转化为日常的行为。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精读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的课后题和略读课文《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的学习提示引导学生通过找关键句,抓住文章的主要观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意见不同怎么办”,在生活中遇到意见不同的事情时,能换位思考,态度平和、简洁明了地表达意见,准确地把握别人的观点。
“习作”的任务是学写倡议书,能用正确的格式就自己关心的、与环保相关的问题写一份倡议书。
17 古诗三首1.会写“涯、莺”2个生字,理解本课三首诗中“簸”“山郭”“排闼”等关键字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3.能结合注释或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2.能结合注释或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难点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1.生字教学本课要求会写的3个生字可结合文中注释理解识字。
书写时,注意“簸”是上下结构;教学“涯”的书写时,强调右边外部是“厂”,不要多加一点;“莺”中间是“冖”,不要写成“宀”。
2.阅读理解本课3首古诗都是七言诗,描写的都是自然美景。
学习古诗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结合课文插图等理解诗句的意思。
同时引导学生想象,以丰富学生对诗中美景的感受。
本课3首古诗要求背诵,在背诵的基础上要求默写《江南春》。
3.表达运用古诗中有许多精妙的对偶句。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法。
《书湖阴先生壁》中“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便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学生在了解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感受许多古诗词的这一特点。
1.预习提纲(1)结合注释理解“簸”字,有感情地朗读《浪淘沙》(其一)。
(2)查找黄河的相关资料。
(3)查找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
(4)查找对偶的诗句。
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3课时。
第1课时《浪淘沙》(其一)课时目标1.会写“涯”这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浪淘沙》(其一),背诵《浪淘沙》(其一),默写《浪淘沙》(其一)。
3.能展开想象,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说说《浪淘沙》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一、导入解题1.同学们,你学过的写景的古诗词有哪些?能给大家背一背吗?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的古诗。
(板书课题)《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是其中的一首。
浪淘沙,是唐代的曲名。
3.播放“黄河”的相关视频:呈现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画面。
4.了解作者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诗文俱佳,题材涉猎广泛,尤其以咏史诗为人称道。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主要作品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黄河视频导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利于学生了解黄河,体会诗中描绘的黄河的雄伟气势。
二、初读古诗,把握大意1.读准读通。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读准多音字及生字:曲(qū)。
2.读好诗句的停顿。
(1)自主尝试读好停顿。
(2)教师范读。
(3)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读好古诗的节奏,才能读出古诗的韵味。
三、精读古诗,解诗意,悟诗情1.学习第一、二句。
课件出示: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1)指名读,齐读。
(2)这两句诗描写了黄河的什么特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你是从哪些字词感受到的?(九曲——黄河弯;万里沙——黄河长、沙很多;浪淘风簸——波涛汹涌、惊涛骇浪。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①第一句:想象黄河曲折悠长、蜿蜒漫长的画面,重读“九曲”“万里沙”。
②第二句:想象大风掀起万丈巨浪,如万马齐奔浩浩荡荡的画面,读出黄河奔腾咆哮的气势。
③指名读、师范读、女生读、男生读、齐读。
(4)指导书写“涯”这个字。
(5)小结:前两句描写了黄河“弯弯曲曲、黄沙滚滚、浪涛汹涌”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气概。
(6)找学生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并说说这两句诗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①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边。
②“九曲”“万里”“浪淘风簸”等用词精妙,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展现了黄河的雄伟气势。
2.学习第三、四句。
课件出示: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齐读诗句。
(2)这两句诗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①直上——浪大、浪高。
②牵牛织女家——在天上,让人感觉静谧美好、温馨甜蜜。
③指名概述牛郎织女的故事。
(3)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读出黄河直上云霄的非凡及牛郎织女家的宁静温馨。
)(4)这两句诗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并通过借用典故的方法表现了黄河的雄伟气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能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古诗。
四、背诵古诗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全班齐读。
3.出示黄河图片,尝试背诵古诗。
4.指名背诵,全班齐背。
【设计意图】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熟读成诵,积累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
第2课时《江南春》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江南春》,背诵并默写《江南春》。
2.了解古诗通过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从中感受自然美,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能背一首描写这个季节的古诗吗?《春晓》《村居》《咏柳》《惠崇春江晚景》等。
2.古代诗人看到如此美妙的世界,为我们留下许多赞美四季美景的诗。
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江南春。
4.解题。
江南春:江南春天的美景。
(课件播放江南春天的美景图)5.了解作者杜牧。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在诗歌创作上,与晚唐另一位杰出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主要作品有《泊秦淮》《阿房宫赋》《山行》《清明》等。
二、初读古诗,把握大意1.读准读通。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正音。
读准生字“郭”的读音。
“莺”是后鼻音,“寺”是平舌音。
2.读好诗句的停顿。
(1)自主尝试读好停顿。
(2)教师范读。
(3)指名读,齐读。
3.把握古诗大意。
(1)默读古诗,圈画诗中描写的景物,结合注释了解“山郭”“酒旗”“南朝”“四百八十寺”。
(2)同桌互相说说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三、精读古诗,解诗意,悟诗境1.课件出示古诗。
2.指名读,齐读。
3.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请把描写景物的词语画出来。
(莺啼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寺庙楼台烟雨)4.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些景物进行描绘。
(1)第一、二句:千里江南,到处是莺歌燕舞,到处是绿树红花,水村伴着山郭,酒旗在空中飘扬。
(2)第三、四句:好一派迷人的江南美景呀,可惜南朝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
5.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6.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前两句写今,抓住了黄莺、绿树、红花、水乡、山城、酒旗、春风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画面;后两句是雨景怀古,通过对“寺”“楼台”“烟雨”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作者的哀愁,望着这充满历史悠远感的烟雨迷蒙之景,作者不禁心生感慨: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的寺院和楼台,还有多少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呢?四、背诵、默写1.指导学生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课件出示“水村山郭酒旗风”“多少楼台烟雨中”等图片,根据图片配诗句。
3.指名背诵,男生背、女生背,齐背。
第3课时《书湖阴先生壁》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书湖阴先生壁》,背诵《书湖阴先生壁》。
2.了解诗歌中对偶的修辞方法,理解诗意,感受大自然的美。
一、导入解题1.古人有在墙上题诗的习俗,题写的诗常常借眼前的景物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
这种在墙壁上题写的诗就叫题壁诗。
著名的题壁诗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林升的《题临安邸》,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一首题壁诗。
2.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3.交流: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这是一首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墙上的诗。
)4.湖阴先生是王安石罢相后在钟山的邻居。
了解作者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品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
他的诗对当代和后世都有影响,被称为“王荆公体”。
主要作品有《梅花》《元日》《泊船瓜洲》等。
二、初读古诗,把握大意1.读准读通。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正音。
读准生字“畦、闼”的读音。
2.读好诗句的停顿。
(1)自主尝试读好停顿。
(2)指名读。
(3)齐读。
3.把握古诗大意。
(1)默读古诗,圈画诗中描写的景物。
(茅檐、花木、水流、稻田、青山)(2)结合注释理解“苔”“畦”“排闼”这几个字词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
三、精读古诗,解诗意,悟诗境1.学习第一、二句。
课件出示: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1)齐读诗句,边读边想象画面。
(2)理解“长”“手自栽”的意思。
(“长”是“经常”的意思,“手自栽”是“亲手栽种”的意思。
)(3)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交流你看到了“怎样的一间茅屋”。
(4)结合注释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体会湖阴先生的朴实、勤劳及其富有情趣的生活。
(简朴的茅屋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院子里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
)(5)指导朗读。
2.学习第三、四句。
课件出示: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齐读诗句,边读边想象画面。
(2)交流:茅屋外面的风景如何?(3)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湖阴先生对山水的喜爱。
(一条河环绕着碧绿的稻田,守护着稻田;两座青山,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青绿的秀色送入眼帘。
)(4)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是从哪些字词看出来的?(运用拟人的手法,从“护”“送”二字可看出。
)(5)齐读诗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课件出示: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6)回忆一下学过的古诗里还有哪些这样的诗句。
预设: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