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天的声音》教案范文(3篇)
《春天的声音》教案

《春天的声音》教案
春天的声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春天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 研究描述春天的声音和景象的词汇;
3. 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他们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春天的特点和象征意义介绍;
2. 描述春天的声音和景象的词汇;
3. 听力训练活动;
4. 口语表达练;
5. 制作春天主题的绘画作品。
三、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与引导
1. 教师介绍春天的特点和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思考。
2. 师生互动,讨论春天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第二步:词汇研究
1. 教师呈现与春天声音和景象相关的词汇,并进行发音练。
2. 学生跟读词汇并进行口头练。
第三步:听力训练
1. 教师播放录音,让学生听识别录音中的春天声音。
2. 学生语音反馈,描述他们听到的声音。
第四步:口语表达练
1. 学生自由讨论和分享他们对春天的喜爱和印象。
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表达他们喜欢春天的原因。
第五步:绘画活动
1. 学生制作春天主题的绘画作品,表达他们对春天的感受和景象。
2. 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进行展示。
四、教学评价
1. 听力训练的准确度和流利程度;
2. 口语表达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3. 绘画作品的创意和表现力。
五、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在家中观察春天的声音和景象,并写下自己的观察记录;
2.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区春天的特点和俗;
3. 组织春游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春天的美丽。
春天的声音语文教案

春天的声音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春天里大自然的声音,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春天的美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使他们在朗读中体验春天的美好。
二、教学重点:1. 感受春天里大自然的声音,体会春天的美好。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春天景象,感受春天的美好。
2. 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自己心中的春天。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相关春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录音机、录音带或其他音频播放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提示:可以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营造春天的氛围。
2. 学习课文:a.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春天的美好。
b.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认读和理解。
c. 教师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描绘自己心中的春天。
d.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不同角色的心情。
教学提示: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适量的拓展,如介绍课文中出现的花卉、动物等。
3. 课堂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提示:练习题要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提示:可以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5.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运用所学知识,描绘自己心中的春天,可以是绘画、写作等形式。
教学提示:作业要具有开放性,让学生发挥想象,展示自己的独特风采。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去公园、山林等地观察春天的景象,让学生亲身体验春天的美好。
2.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开展亲子户外活动,增强家庭亲情,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春天的声音教案设计

春天的声音优质教案设计第一章:春天的到来1.1 教学目标:了解春天季节的特点和变化。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春天的定义和季节变化。
春天的自然现象和特征,如花朵盛开、鸟类迁徙等。
观察春天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户外观察,记录春天的特点。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春天的定义和季节变化。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户外观察,记录春天的特点。
分享观察结果: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互相交流。
第二章:春天的植物2.1 教学目标:了解春天植物的生长和变化。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2.2 教学内容:春天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如花朵盛开、树叶生长等。
常见春季植物的介绍,如樱花、郁金香等。
观察春天的植物:学生分组进行户外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2.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春天植物的生长和变化。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户外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分享观察结果: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互相交流。
第三章:春天的动物3.1 教学目标:了解春天动物的行为和变化。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3.2 教学内容:春天动物的行为特点,如迁徙、繁殖等。
常见春季动物的介绍,如鸟类、蝴蝶等。
观察春天的动物:学生分组进行户外观察,记录动物的行为。
3.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春天动物的行为和变化。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户外观察,记录动物的行为。
分享观察结果: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互相交流。
第四章:春天的天气4.1 教学目标:了解春天天气的特点和变化。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4.2 教学内容:春天天气的特点,如温度升高、降水增加等。
常见春季天气现象的介绍,如春风、春雨等。
观察春天的天气:学生分组进行户外观察,记录天气的变化。
4.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春天天气的特点和变化。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户外观察,记录天气的变化。
分享观察结果: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互相交流。
第五章:春天的活动5.1 教学目标:了解春天活动的特点和变化。
春天的声音教案

春天的声音教案教案标题:春天的声音教学目标:1. 了解春天季节的声音,并能够描述春天的声音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声音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合理分工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听力活动:通过听取春天的声音录音,学生能够辨别和描述不同声音的特点。
2. 分组活动:学生根据自己对春天声音的描述,分成小组,用各种乐器模拟春天的声音。
3. 合作活动:小组合作,将各自模拟的声音组合成一段春天的音乐。
4. 表演活动:各小组进行表演,展示他们创作的春天音乐。
教学准备:1. 录制春天的声音录音,如鸟鸣、春雨、风声等。
2. 乐器,如铃鼓、口琴、木鱼等。
3. 倒计时器,用于控制活动时间。
4. 准备一些简单乐谱,供学生参考和演奏。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播放春天的声音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并请几位同学描述他们听到的声音。
引导学生思考春天的声音特点。
2. 听力活动(10分钟)学生听取春天的声音录音,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每个声音的特点,如声音的音调、频率和持续时间等。
3. 分组活动(15分钟)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自己对春天声音的描述,选择或制作相应的乐器来模拟春天的声音。
4. 合作活动(20分钟)小组合作,将各自模拟的声音进行编排和组合,形成一段春天的音乐。
可以根据乐谱进行编排,也可以自由创作。
5. 表演活动(10分钟)各小组进行表演,展示他们创作的春天音乐。
其他同学可以倾听和观察,评价和欣赏其他小组的创作。
6. 总结(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活动的过程,并分享各小组创作的春天音乐,强调春天声音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观察春天的其他特点,如春花、春草等,用声音来描绘并创作相关音乐。
2. 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声音与其他季节的声音有何不同,并进行比较和对比。
3. 提供更多乐器和音乐素材,让学生尝试不同乐器和声音之间的组合和搭配,创作更丰富多样的春天音乐。
春天的声音语文教案

春天的声音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春天的特点,知道春天里常见的景物。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观察、描述春天的景物,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春天的情感。
(2)学会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词。
难点:学会通过观察、描述春天的景物,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春天的图片或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春天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氛围。
(2)引导学生说出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的声音。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
(3)讨论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春天的特点和景物。
3. 课堂练习:(1)让学生用词语“春天、声音、花朵、小草、阳光”等进行造句。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天的景物。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让学生向家长讲述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天的景物。
2. 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3. 观察身边的春天,拍摄一张春天的照片,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拓展:1. 春天诗歌欣赏:教师挑选一些关于春天的诗歌,让学生朗读并体会诗歌的意境。
2. 春天故事分享:让学生搜集有关春天的故事,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
七、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收获。
八、课后反思:2. 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找出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九、家长联系:1. 教师通过、电话等方式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情况。
2. 家长反馈学生在家的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十、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给予评价。
春天的声音教案

春天的声音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四章,详细内容为《春天的声音》。
课文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探索春天的声音,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想象、实践等方法,发现春天的声音,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描述春天的声音。
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感受春天的美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春天的自然声音,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春天的到来。
2. 课文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注意听春天的声音。
(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并做好标记。
(3)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春天的场景,用画笔描绘出春天的画面。
(2)每组选一名代表,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自己画中的春天。
(3)其他同学猜测描述的是哪个场景,并说出自己发现的春天的声音。
4. 例题讲解:(1)请学生观察下列词语,找出与春天相关的词语。
桃花、雪花、青蛙、知了、小草、雪花。
(2)教师讲解:桃花、青蛙、小草是春天的象征,而知了、雪花则是夏、冬季节的代表。
5. 随堂练习:(1)请学生用下列词语造句:春天、美丽、欢快。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句子。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春天的声音》2. 生字词:桃花、青蛙、小草、欢快、美丽3. 春天的声音:鸟鸣、水流、风声、孩子们的欢笑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最喜欢的春天场景及声音。
(2)学生收集春天的图片,贴在作业本上,并附上简短的介绍。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天的声音》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天的声音》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生字词“春天”、“声音”、“喜鹊”等基础词汇。
2.了解春天的声音与春天的气息特点。
3.掌握课文中描述春天的语言和表达形式。
4.培养学生爱好自然、观察、发散思维和语文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引入话题:“春天来了,你们会听到哪些声音?”2.引入本课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句就是《春天的声音》。
”第二步:整体阅读1.引导学生阅读整个诗句,感受其中描写春天声音特点。
2.让学生试着模仿描写春天声音。
第三步:逐句解读1.“喜鹊一声声,嘹亮而清晰。
”:解释“喜鹊”的习性,让学生体会“嘹亮”、“清晰”的特点,知道“一声声”表示动作反复,学会运用语言表达。
2.“泉水的声音,清新而悦耳。
”:让学生了解“泉水”的来源和特点,感受“清新”、“悦耳”的形容词氛围。
3.“桃花和李花,争先开放。
”:介绍“桃花”、“李花”的外形和品质,让学生感受到“争先”的气氛。
4.“声声的歌,唱出新的和谐。
”:通过分析押韵只用“歌”、“和谐”之类的词,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这句话的美感,加以模仿表达。
第四步:理解诗歌意义1.通过声音描写,让学生认识春天的气息与特点。
2.通过诗歌语言,让学生领略春天的美。
3.让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美,培养学生语文实际运用能力。
第五步:练习和拓展1.让学生对本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字句进行欣赏。
2.拓展外延:让学生了解其他春天自然景象,如草丛、小溪、杏花等,同时体会包括声音在内的春天气息。
3.练习写一首自己的春天诗,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创造力和个性化表达的魅力。
教学反思1.课文以春天声音与春天气息为主题,比较符合学生年龄层的实际情况,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通过逐句解读,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意义和内涵,并引导学生模仿使用语言表达。
3.在拓展课程设计方面,可以与其他科目如自然科学、音乐等进行跨学科教学,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去探索春天的各个角落。
一年级下册《春天的声音》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春天的声音》教学设计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万能公式,简单实用!第二部分:句子一、句子分析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修辞的分析: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3答题格式:修辞+结合上下文,修辞的作用不同修辞的作用及答题格式:A、比喻、拟人作用:生动形象;答题格式:把XX比作(把XX拟人化)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B、排比作用: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应用排比句能使句式更整齐,更有气势,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C、设问作用: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D、对比作用:强调了……突出了……E、反复作用:强调了……加强语气F、反问作用:强调,加强语气等;答题格式: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G、借代作用: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H、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二、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三、仿写句子注意:①字数大致相同;②修辞手法相同;(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③在概念和现象上互相有联系;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万能公式,简单实用!第三部分:段、篇词语一、标题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二、某段起什么作用1、开头A、开篇点题(照应文章标题)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C、引起下文D、渲染气氛E、设置悬念,吸引读者F、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2、此段在文中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总结上文,总领下文。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 《春天的声音》教案-最新教育文档

春天的声音教材分析:这首小诗优美清新,格调优雅,选取了最典型的材料描绘春天的生机.能过小鸟,青蛙,蜜蜂和虫儿们的歌声让我们仿佛沉浸于生机盎然的春境之中.对事物的描写细致,致辞传神,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使诗歌文学色彩浓郁,而且充满童趣与诗情.排比句式使诗歌更具音韵感.全诗一韵到底,格调轻松.教学理念:通过播放录音,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本课以诵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体会.教学目标:1.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将课文读流利,读熟.2.激发学生的想像,春天里还有哪能些美妙的声音?拓展学生的知识,培养其审美情趣.3.使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升华对春天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能通过伶听春天的声音,感受春天的美好.教具准备:各种动物的声音的录音轻音乐挂图教学过程:一.听录音,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放录音:流水声,青蛙的叫声,鸟的叫声,蜜蜂的嗡嗡声,虫子的鸣叫声等)听到这些声音,你想到了什么?这些奇妙的声音,奏响了美丽的春天的交响乐,这些声音就是"春天声音"二.试读课文,主动识字1.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书,圈出不认识的生字.2.出示:许妙晚停曲琴还芽你认识那个字宝宝,你能给他找个小伙伴吗?(组词)三.指导朗读,激发兴趣1.教师范读课文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诗中都讲了春天的哪些声音?他们都在什么时候唱歌,他们的歌声怎么样?3.那么你最喜欢谁的歌声呢?能读一读吗,并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4.那么怎么样才能通过朗读把喜爱之情表达出来.配乐朗颂.四.想想说说,拓展延伸1.观察图片:春天多么美好啊!看到这明媚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些什么呢?2.美丽的春光中,你还听到了春天里哪能些美妙的声音?3.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姹紫嫣红,更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让我们在春天里播下一个个金色的希望,在春天的旋律中,伶听春天的脚步.板书:春天的声音鸟儿青蛙蜜蜂虫儿们用听伶听春的气息。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天的声音》教案范文(精选4篇)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天的声音》教案范文(精选4篇)教科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天的声音》范文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春天的美妙多彩,学会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语感。
学会积累和运用语言。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春天的美妙多彩。
教学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小朋友,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春天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这个季节不仅美好温暖,美丽多彩,而且生动活泼,有许许多多美妙的声音。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学习一首儿童诗《春天的声音》。
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去聆听美妙的声音吧。
谁愿意和老师一起写课题?请伸出小手板书:春天的声音(齐读、指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导学课文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看自己能解决哪些刚才提出的问题。
2.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读读认认。
认读生字卡,找出课文中相关的词和句子,读一读。
3.配乐范读课文,你觉得春天的声音怎么样?细读品味1、学着老师的语气自由读课文。
课文中写到了春天的哪些声音?用笔划出有关的句子。
2、指导朗读:划出有关句子(划),读一读(读),想一想是什么景象(想),再体会着读一读,你觉得哪个词需要强调,就在下面点上小圆点,读得稍重一些(再读),最后配上动作,把声音表演出来(演)。
重点指导一句。
3、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按照老师刚才教的方法在小组内读一读,看谁的表情好,动作美,声音甜,读得最有感情。
4、“虫儿们在草丛中演奏:胡琴、笛子,还有古筝”从这句话中你感受(想像)到什么场面?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谁能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把这句话改写一下;5、出示“在静静的春夜里,你能听到绿叶抽芽、种子出土声”谁能读好这句话?对这句话有什么问题吗?老师不明白,既然能听到这些声音,为什么还说是“静静的春夜”呢?愈是在静谧的氛围中,愈能听到细微的声音。
在静静的春夜,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6、让我们再听一听春天的美妙的声音吧。
春天的声音教案

春天的声音教案教案:春天的声音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教授春天的声音,使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变化。
通过听觉感知和观察环境,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声音,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听辨春天的声音。
2. 学生能够描述春天的声音特点和变化。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想象,了解春天的声音来源。
教学准备:1. 图书:《春天的声音》等相关绘本。
2. 录音设备或电脑播放器。
3. 春天的声音录音素材:鸟鸣声、蝉鸣声、昆虫的嗡嗡声等。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 教师出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问:“你们知道春天有什么特点吗?”2. 通过学生的回答,导入春天的声音主题。
步骤二:学习春天的声音1. 教师播放录音素材,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春天的声音。
2.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所听到的声音,如“鸟儿在歌唱”、“蝉在叫”等。
3. 学生跟随教师模仿一些春天的声音,并进行观察和比较。
步骤三:探索春天的声音来源1. 教师出示春天的图片,如鸟儿、蝉、花草等,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为这些事物会发出什么声音?”2. 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猜测春天的声音来源,并进行讨论。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如到植物园或公园听春天的声音,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步骤四:总结和评价1. 学生将自己对春天的声音描述写在小纸条上,并贴在课堂墙上展示。
2. 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观察和想象进行总结,评价他们是否准确地描述了春天的声音。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创作一首描述春天声音的小诗。
2. 学生可以分组观察春天的声音来源,并录制音频介绍自己的发现。
3. 学生可以设计春天声音的图画或海报展示。
春天的声音教案

春天的声音教案教案名称:春天的声音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提问和描述,让学生感知和认知春天季节中的声音。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情感。
教学准备:1. PPT演示文稿。
2. 图片或视频素材,包括春天季节中常见的声音。
3. 学生的图片和文字描述。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1. 播放一段春天的自然声音,如鸟叫、春雨声、春风声等,并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体会春天的声音。
2. 引导学生分享感受,鼓励学生以自己的话语描述春天的声音。
Step 2:听觉感知1. 展示一系列春天的图片,如绽放的花朵、蓬勃的草地、飞舞的蝴蝶等。
2. 向学生提问:你认为这些图片中会有什么声音?请描述一下。
3.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互相交流,选择一些学生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描述。
Step 3:声音分类1. 准备一些常见的春天声音,如蜜蜂的嗡嗡声、踏青的欢笑声、春雨的滴答声等。
2.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种声音。
3. 学生围绕这种声音展开讨论,回答问题:这是哪种声音?在春天中我们通常能听到它吗?你喜欢这种声音吗?4. 鼓励学生通过互相演示、模仿等方式来展示声音。
Step 4:个人创作1.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创作一幅描绘春天声音的图片,并在图片下方写上自己对这种声音的描述。
2.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图片和描述,可以展示在班级或学校的展览上。
Step 5: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在家中或校园里观察和收集春天的声音,并进行记录和描述。
2. 学生可以自行编辑一个春天声音的录音合辑,并与同学一起欣赏和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春天季节中的声音,还通过描述和创作,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的拓展活动可以让学生继续感知和表达春天的声音,进一步加深对春天的理解和热爱。
春天的声音教案

春天的声音教案春天的声音教案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它带给我们无尽的美好和喜悦。
而在春天的大自然中,各种声音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教案将以春天的声音为主题,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感受春天的声音,增强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一、春天的声音春天的声音多种多样,有鸟儿的歌唱、昆虫的鸣叫、风的呼啸等等。
通过播放录音或现场录制,让学生聆听这些声音,引导他们描述这些声音的特点和感受。
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用词语、图画等形式来呈现学生对声音的理解。
二、春天的乐曲春天是音乐的季节,许多作曲家都以春天为灵感创作了美妙的乐曲。
通过播放这些乐曲,让学生感受春天的音乐之美。
同时,可以邀请学生亲自演奏一些简单的春天乐曲,如《春天在哪里》,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表演能力。
三、春天的诗歌春天是诗人们最喜欢描写的主题之一。
可以选取一些关于春天的诗歌,让学生朗读或背诵,并让他们思考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春天诗歌,通过文字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和感悟。
四、春天的绘画春天是色彩斑斓的季节,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色彩变化,并通过绘画来表达他们对春天的感受。
可以组织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亲自感受春天的美景,然后回到教室进行绘画创作。
鼓励学生运用各种绘画技巧,表达他们对春天的独特视角。
五、春天的故事春天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季节,可以选取一些与春天相关的故事,让学生阅读并进行讨论。
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春天故事,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可以将学生的作品集结成册,与家长分享,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欲望。
六、春天的实地考察春天是一个探索的季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春天的实地考察。
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春天的植物、昆虫、鸟类等生物,引导他们发现春天的奥秘。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记录和采样,回到教室进行分析和总结,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科学精神。
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全方位地感受春天的声音,增强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理解。
春天的声音教案设计

春天的声音优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春天的声音》。
(2)理解诗歌中描绘的春天的景象和春天的特点。
(3)学会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运用想象和联想,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3)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培养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珍惜。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春天的声音》的朗读与背诵。
(2)理解诗歌中描绘的春天的景象和春天的特点。
(3)学会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诗歌的意境美的体会。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春天的到来,大自然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2)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声音,听一听春天的脚步。
2. 诗歌学习:(1)朗读诗歌《春天的声音》。
(2)解释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
(3)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4)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3. 实践活动:(1)让学生模仿诗歌的形式,创作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歌。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创作的诗歌,互相评价。
四、教学评价1. 对诗歌《春天的声音》的朗读和背诵情况进行评价。
2. 评价学生对诗歌中描绘的春天的景象和春天的特点的理解程度。
3. 评价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诗歌《春天的声音》的文本。
2. 与春天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诗歌创作的相关指导资料。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春天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春天的美好,进一步感受诗歌中描绘的春天的景象。
2. 邀请家长参与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分享春天的喜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吸收教学内容。
春天的声音语文教案

春天的声音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大自然的魅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朗读、思考、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天的美好。
2. 学会关注自然,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感受春天的声音。
2. 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相关春天的图片或视频。
3. 学生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1 教师出示春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美景。
1.2 学生分享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2. 学习课文:2.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的声音。
2.2 学生跟随课文,模仿春天的声音。
2.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3. 讨论交流:3.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3.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表达练习:4.1 教师给出春天的话题,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4.2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表达能力。
5. 总结: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春天的美好。
5.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六、教学延伸:1.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找一找春天的声音,可以用录音机录下来,下次上课分享。
2.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关于春天的诗歌、故事等文学作品,感受春天的美好。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春天的声音。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看看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春天的美好。
八、评价建议:1. 学生课堂参与度: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看他们是否积极参与讨论、表达。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找春天声音的作业,看他们是否认真完成。
九、教学修改: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春天的声音 教案

春天的声音教案教案标题:春天的声音教案目标:1. 了解春天的特点和春天中常见的声音。
2. 能够辨别和描述春天中不同的声音。
3. 培养学生对春天声音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春天的特点和春天中常见的声音介绍。
2. 听力训练:辨别春天中不同的声音。
3. 口语表达:描述春天中不同声音的特点和感受。
4. 创作活动:用声音表达春天的景象。
教学准备:1. 录制或准备一些春天中常见的声音,如鸟鸣、蝉鸣、风声等。
2.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春天的景象。
3. 准备纸和笔供学生记录和绘画。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春天的景象,引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春天中常见的声音有哪些,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经验。
听力训练:1. 播放录制好的春天声音,让学生仔细倾听。
2. 提问学生听到了什么声音,引导他们辨别不同声音的特点。
3. 继续播放声音,让学生用纸和笔记录自己听到的声音,并尝试描述这些声音的特点。
口语表达:1.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记录的声音和描述,让其他同学猜测是哪种声音。
2. 引导学生用适当的形容词描述春天中不同声音的特点和感受,如婉转、欢快、轻柔等。
创作活动:1. 分组让学生合作创作一个春天的声音表演,可以利用身体、嘴巴或小乐器模仿春天中的声音。
2. 学生表演完毕后,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评价,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总结: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春天中声音的多样性和美好。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欣赏春天中的声音,并记录下来。
拓展活动:1. 让学生在家中或校园里继续收集春天中的声音,可以录制下来与同学分享。
2. 组织学生参观自然公园或植物园,引导他们聆听春天中的声音,并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和表达。
评估方式:1. 听力训练中的学生回答问题和辨别声音的准确性。
2. 口语表达中学生描述声音的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3. 创作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和创造力。
教案扩展:1. 可以结合音乐课程,让学生学习和演奏一些春天的乐曲。
春天的声音语文教案

春天的声音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春天的特点,认识春天的常见事物。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2)运用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语文素养。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春天相关图片或实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外的春天景象,如花草树木、鸟儿鸣叫等。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练习使用。
(3)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春天的特点和美好。
3. 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描绘的春天景象。
(2)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3)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培养学生的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春天景象,写一篇短文。
(3)和家长一起收集春天的相关资料,如图片、诗歌等。
2. 拓展作业:(1)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分享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2)开展春天主题的绘画比赛,展示学生的创造力。
(3)组织春游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春天的美好。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春天的声音教案设计

春天的声音优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春天的声音》。
(2)理解诗歌中描绘的春天的景象和春天的特点。
(3)学会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通过想象、联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欣赏诗歌、喜欢文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诗歌《春天的声音》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3. 学会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重点词句的理解。
2. 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的把握。
3. 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诗歌《春天的声音》的文本。
3. 春天的图片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春天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
(2)展示春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特点。
(3)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春天的特点。
2. 初读诗歌:(1)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理解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理解诗歌的内容。
(2)教师讲解诗歌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3)学生讨论:诗歌中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象?春天的特点是什么?4. 品读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意境。
(2)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美。
5. 创作练习:(1)教师引导学生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2)学生现场创作,教师辅导。
6. 展示成果:(1)学生朗读自己创作的诗歌。
(2)教师评价,学生互评。
7. 总结:(1)回顾诗歌《春天的声音》的内容,总结春天的特点。
春天的声音教案设计

春天的声音优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春天的景象,聆听春天的声音,感受春天的美好。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听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春天的景象:花朵、树木、小草等。
2. 春天的声音:鸟鸣、水流、风吹等。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观察春天的景象。
2. 聆听法:让学生静心聆听春天的声音,体验春天的美好。
3. 表达法:鼓励学生用语言、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户外大自然。
2. 教学工具:画笔、纸张、录音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户外大自然,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景象,聆听春天的声音。
2. 新课内容:教师向学生介绍春天的景象和声音,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变化。
3. 实践活动:a.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记录下春天的景象。
b. 学生聆听春天的声音,尝试用录音设备记录下来。
c. 学生用画笔和纸张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4. 分享与交流: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聆听和创作成果,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感受。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春天的声音,感受家庭的温暖。
六、教学评价:1. 观察评价:评价学生对春天景象的观察能力,关注学生的观察细致程度和发现春天的能力。
2. 听力评价:评价学生对春天声音的聆听能力,关注学生对不同声音的辨识和感受。
3. 表达评价:评价学生对春天感受的表达能力,关注学生的绘画和语言描述是否能够准确传达春天的美好。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春天主题的诗朗诵活动,让学生通过诗歌感受春天的美好。
2. 邀请家长参与春天的户外活动,增进亲子关系,让家长也能够感受到春天的声音。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户外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学生离开教师视线。
2.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录音设备,保证录音的质量和效果。
3. 在分享与交流环节,尊重每个学生的发言,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新部编本春天的声音1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春季的声音教课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春季的美好多彩,学会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培育学生的想像力和语感。
学会累积和运用语言。
教课要点: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感悟春季的美好多彩。
教课安排:二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小朋友,你喜爱春季吗?为何?春季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这个季节不单美好暖和,漂亮多彩,并且生动开朗,有许很多多美好的声音。
今日老师就带大家学习一首小孩诗《春季的声音》。
让我们一同走进春季,去倾听美好的声音吧。
谁愿意和老师一同写课题?请伸出小手板书:春季的声音(齐读、指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导学课文(一)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看自己能解决哪些方才提出的问题。
2.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读读认认。
认读生字卡,找出课文中有关的词和句子,读一读。
3.配乐范读课文,你感觉春季的声音怎么样?(二)细读品尝1.学着老师的语气自由读课文。
课文中写到了春季的哪些声音?用笔画出有关的句子。
2.指导朗诵:划出有关句子(划),读一读(读),想想是什么情景(想),再领会着读一读,你感觉哪个词需要重申,就在下边点上小圆点,读得稍重一些(再读),最后配上动作,把声音表演出来(演)。
要点指导一句。
3.找出自己最喜的句子,依据老才教的方法在小内一,看的表情好,作美,声音甜,得最有感情。
4.“虫儿在草中演奏:胡琴、笛子,有古筝”从句中你感觉(想像)到什么面?小沟通,指名。
能用“有的⋯⋯有的⋯⋯有的⋯⋯”把句改写一下:虫儿在草中演奏:有的⋯⋯有的⋯⋯有的⋯⋯5.出示“在静静的春夜里你能听到叶萌芽,种子出土声”能好句?句有什么?老不理解,既然能听到些声音,什么是“静静的春夜”呢?愈是在静的氛中,愈能听到微的声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天的声音》教案范文(3篇)导读:本文教科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天的声音》教案范文(3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升华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拓展知识,学会合作学习。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许、妙”等8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增强学生喜爱春天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拓展知识,能够创造性地处理使用搜集的材料。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及描写春天的古诗、儿歌、散文等。
教师准备录音机,录有流水、鸟叫、蜜蜂嗡嗡、虫子鸣叫等声音的磁带。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播放带有春天声音的录音,请学生回答听到这些声音后,想到了些什么。
学生欣赏后自由回答,教师板书课题。
(创设学习情境,在情境中展开学习活动,激起学生读文的兴趣。
)二、新课教学1.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看拼音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问同学或老师。
(2)看汉字自由读文,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
(3)小组合作读书,会读的同学给不会读的同学当“小老师”,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棒!(扫清朗读文章的障碍,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2.品读课文,想像画面。
教师出示读书参考提示,学生品读课文。
(1)充分阅读全文,边读边想象春天的美丽景色。
(2)小组合作,一人读,其他学生闭目感受春天的盎然生机。
(3)可模仿小动物的声音来感受课文。
教师随机指导朗读。
学生朗读文章,发表见解,自由评价其他同学读文。
(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春天的美。
增强评读意识,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在评读中自我提高。
)三、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用书中的描写格式讲述你还听到了春天的哪些美妙声音?2.学生出示收集到的有关春天的图片、儿歌、散文等。
(按收集到的资料类别分小组。
)学生自由发言,分小组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
选出小组中的代表作向全班同学展示。
(了解课文的表达形式,通过模仿练说,提高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把课外搜集的资料与课内学习内容结合起来,通过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
)四、识字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卡片,引导学生选择相应的词语说话,进一步识记生字。
五、拓展阅读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注音版)》中《柳树醒了》这篇文章,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
篇二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春天的美妙多彩,学会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语感。
学会积累和运用语言。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春天的美妙多彩。
教学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小朋友,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春天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这个季节不仅美好温暖,美丽多彩,而且生动活泼,有许许多多美妙的声音。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学习一首儿童诗《春天的声音》。
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去聆听美妙的声音吧。
谁愿意和老师一起写课题?请伸出小手板书:春天的声音(齐读、指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导学课文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看自己能解决哪些刚才提出的问题。
2.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读读认认。
认读生字卡,找出课文中相关的词和句子,读一读。
3.配乐范读课文,你觉得春天的声音怎么样?细读品味1、学着老师的语气自由读课文。
课文中写到了春天的哪些声音?用笔划出有关的句子。
2、指导朗读:划出有关句子(划),读一读(读),想一想是什么景象(想),再体会着读一读,你觉得哪个词需要强调,就在下面点上小圆点,读得稍重一些(再读),最后配上动作,把声音表演出来(演)。
重点指导一句。
3、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按照老师刚才教的方法在小组内读一读,看谁的表情好,动作美,声音甜,读得最有感情。
4、“虫儿们在草丛中演奏:胡琴、笛子,还有古筝”从这句话中你感受(想像)到什么场面?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谁能用“有的??有的??还有的??”把这句话改写一下;5、出示“在静静的春夜里,你能听到绿叶抽芽、种子出土声”谁能读好这句话?对这句话有什么问题吗?老师不明白,既然能听到这些声音,为什么还说是“静静的春夜”呢?愈是在静谧的氛围中,愈能听到细微的声音。
在静静的春夜,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6、让我们再听一听春天的美妙的声音吧。
放录音:鸟叫声,蛙唱声,蜜蜂、小虫鸣叫声等,谁能够用“我听到了??听到了??还听到了??”把你刚才听到的声音(在课文中读到的声音)说出来?7、大自然是个神奇的魔术师,各种事物都有声音,如果用双耳倾听,你能听到清脆响亮的声音,比如鸟的欢叫,虫的鸣唱;如果用心去感受,你能听到微妙细小的声音,比如种子出土、绿叶抽芽、万物生长。
这么多这么美的声音组合成一曲美妙动人的交响乐,真是妙趣横生啊。
(板书:妙)8、那么在这美丽的春天,你还听到过或感受到大自然的哪些声音呢?请小朋友们先看大屏幕,然后闭上眼睛想一想,你又听到了什么声音?(小组交流)课件出示:山泉叮咚,竹笋拔节,春蚕吐丝,小鸡破壳,牡丹开放,流星划过夜空,月亮跃上树梢等画面??指导说话:我听到了??你能听到??(愿意把你听到的声音启示大家吗?换个句式说说)多么美妙的声音,多有诗意的语言啊,这是小朋友们心灵之花开放的声音,这是生命歌唱的声音,小朋友,你也是小诗人,快快动笔把你感悟到的声音在工作纸上写下来吧(你喜欢哪种表达方式就在哪一种的下面写)。
9、出示课文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比一比,有什么异同?能和第一句读得一样吗?读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第一句后面是破折号,表示引起下文,可读得高一些;最后一句后面是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种声音,要读得轻一些)回归整体把这两句话放到课文中再读读,体会体会。
齐读课文,看谁的表情好,声音甜。
结束语:春天是美丽多姿的,春天是丰富多彩的,希望小朋友下去后搜集有关春天的诗歌、文章或者是图画、歌曲,也可以自己动笔写一写画一画,下节语文课我们交流分享。
第二课时一、直接导入,认定目标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春天的声音》。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阅读了课文。
大家对课文还有什么问题吗?出示学习任务;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学写本课生字。
3.交流分享有关春天的诗文画歌等。
二、指导背诵小朋友喜欢这首诗吗?看谁能最快地背下来。
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平时都喜欢用什么方法背课文?(按重点词提示背、理解背、尝试背、想画面背等等)出示课件,提示指导背课文。
指名背,小组背,表演背。
三、指导写字1.认读生字生字宝宝听小朋友们背得这么动听,也急着跑出来听了。
大家还认得它们吗?(指名读、组词读、说话、齐读)2.指导书写老师想请小朋友体会另一种声音。
当笔尖划过纸张时,你听到过声音吗?让我们一起来体验吧。
在纸上跟老师学写生字。
比比谁的字写得漂亮、整洁。
选择自己喜欢的字组词、说话。
小组评评,推荐写得好的在实物投影上展示。
3.我会写4.多音字也难不倒我:曲四、交流分享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搜集有关春天的诗文画歌等,下面请小朋友们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推出小组最喜欢的展示。
五、自由活动你心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如果你喜欢诗,就请你吟诵春天的诗;如果你喜欢画画,就请你拿出画笔,画一幅春天的画;如果你想唱歌,就请你放开喉咙,唱一曲春天的赞歌吧。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六、课外延伸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里万物复苏,春天里万紫千红,自古以来人们用各种方式歌颂春天赞美春天,刚才小朋友都作了交流。
这里老师再给大家推荐一些,希望有兴趣的小朋友下去搜集和欣赏。
名曲: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名篇:朱自清《春》名画:张泽端《清明上河图》篇三教学目标:1.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将课文读流利,读熟。
2.激发学生的想像,春天里还有哪能些美妙的声音?拓展学生的知识,培养其审美情趣。
3.使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升华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通过伶听春天的声音,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具准备:各种动物的声音的录音轻音乐挂图。
教学过程:一、听录音,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放录音:流水声,青蛙的叫声,鸟的叫声,蜜蜂的嗡嗡声,虫子的鸣叫声等)听到这些声音,你想到了什么?这些奇妙的声音,奏响了美丽的春天的交响乐,这些声音就是“春天声音”。
二、试读课文,主动识字1.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书,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2.出示:许妙晚停曲琴还芽你认识那个字宝宝,你能给他找个小伙伴吗?(组词)三、指导朗读,激发兴趣1.教师范读课文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诗中都讲了春天的哪些声音?他们都在什么时候唱歌,他们的歌声怎么样?3.那么你最喜欢谁的歌声呢?能读一读吗,并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4.那么怎么样才能通过朗读把喜爱之情表达出来.配乐朗颂。
四、想想说说,拓展延伸1.观察图片:春天多么美好啊!看到这明媚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些什么呢?2.美丽的春光中,你还听到了春天里哪能些美妙的声音?3.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姹紫嫣红,更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让我们在春天里播下一个个金色的希望,在春天的旋律中,伶听春天的脚步。
板书:春天的声音鸟儿青蛙蜜蜂虫儿们用听伶听春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