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环保意识小学数学教案
环保意识小学数学教案
年级:小学
科目:数学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并能够用数学知识解决环保问题。
教学内容:1. 环保的重要性
2. 垃圾分类的意义
3. 数学在环保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讨论、实例分析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 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引导他们讨论看到的垃圾是如何处理的。
2. 提出问题:垃圾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有哪些危害?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
二、教学
1. 讲解环保的重要性,并介绍垃圾分类的意义。
2. 通过图片或实物示范,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垃圾应该如何分类。
3. 演示如何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来解决环保问题,比如计算家庭每天产生的垃圾量,计算可回收垃圾的比例等。
三、实践
1. 分组讨论如何在学校或家庭中进行有效的垃圾分类,并制定应对方案。
2. 让学生在班级或家庭中实践垃圾分类,并记录实施效果。
四、总结
1. 与学生一起总结借助数学知识解决环保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2. 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环保。
五、作业
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做一个环保小卫士,记录自己每天产生的垃圾并进行分类处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学知识和环保意识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
环保的重要性,并能够通过数学知识解决环保问题。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
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导语】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段的应⽤,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设计⽽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标: 1、经历了解税收的意义、解决有关税收实际问题的过程。
2、了解税收的有关知识,会解答有关税收的实际问题。
3、体会税收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培养依法纳税的意识。
重点难点: 会解答有关税收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学⽣课前去进⾏各种税种的调查,初步了解它们的含义。
教学过程: ⼀、谈话导⼊ 昨天我去“⼤清花”饺⼦馆吃了⼀餐饺⼦,味道可真不错!⼀共⽤了168元,收银员找钱时还主动给了我⼀张发票,你能评价⼀下这种做法吗? 对,这个餐厅知法、守法,开发票对谁有好处? 开发票减少了餐厅的利润,但却增加了国家的税收,看来越来越多的⼈具有了纳税意识,今天我们就⼀起来学习有关纳税的知识。
板书:纳税 ⼆、了解纳税及其作⽤ 1、你知道哪些纳税的知识? 2、那今天这节课你还想学习哪些纳税⽅⾯的知识? (什么是纳税?为什么要纳税?怎样纳税?……) 3、要想更多更准确地了解这⽅⾯的知识,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法或途径来学习呢? (看书、查资料、上、去税务局或向税务局的亲戚朋友了解这⽅⾯的知识……) 4、让学⽣⾃由说⼀说 纳税就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规定,按照⼀定的⽐率,把集体或个⼈收⼊的⼀部分缴纳给国家,纳税是件利国利民的⼤事,只要⼈⼈都有纳税意识,我们的国家⼀定会更加繁荣、富强! 5、说得很好,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已经了解了什么是纳税,为什么纳税,可作为⼩学⽣,光了解这些还不够,还应争当⼩纳税⼈,学会怎样纳税! 教师介绍上查询内容,纳税有哪⼏个步骤? 在这⼏个步骤中,哪个与数学密切相关?要运⽤到哪部分数学知识? (百分数、百分数的计算) 究竟怎样运⽤这部分知识呢?谁知道如何纳税?怎样计算税款?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的⽐率叫税率。
六年级上册数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教案
《比的意义》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P48-P49内容。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法、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2.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之间关系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比的意义的本质。
3.在自主学习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水平,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以及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明确比与比值的区别。
法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九条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处罚规定,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
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法制教育。
教师提问:这就是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它们的长都是15 cm,宽都是10 cm。
比较它们长和宽的关系,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3.导入新知,揭示课题:关于长和宽之间的倍数关系,除了用除法表示之外,还有一种表示方法,那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新的一种数学比较方法—比。
(板书课题:比)二、探究新知,理解比的意义(一)同类量的比1、刚才我们用“15÷10”来表示长是宽的几倍,又能够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
2、宽和长的关系,除了用10÷15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外,还能够怎样用比来说呢?3、思考:15比10和10比15一样吗?能随便调换两个数字的顺序吗?(二)不同类量的比课件出示:“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 km的高空作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 km。
小学数学教案渗透环保
小学数学教案渗透环保
主题:环保主题教学
教学内容:通过数学学习,引导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
1.认识环保的重要性,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2.通过数学计算和问题解决,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启发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1.环保主题的图片、资料;
2.与环保相关的数学问题和题目;
3.教学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展示环保主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环保的重要性,并提出问题:如
何可以做到环保?
2.学习:向学生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环保行为,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并结
合数字做一些简单的计算。
例如,如果每个人每天节约用水10升,一个月节约多少水?
3.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与环保相关的数学计算题目,如垃圾分类的比例计算、能源消耗
的数量统计等。
4.总结: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环保的重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从小事做起,爱护环境。
5.作业:布置相关的环保作业,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思考和实践环保行为。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环保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锻炼了他们数
学计算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共同保护我们
的家园。
小学环境主题数学教案
小学环境主题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和分析小学校园的各种环境;2. 学生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与校园环境相关的问题;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校园的规划布局:长、宽、面积等概念;2. 校园的建筑结构:高度、体积等概念;3. 校园的植被环境:面积、周长等概念;4. 校园的运动场地:距离、速度等概念。
教学步骤:一、导入环节(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一起讨论校园的各种环境,引出数学与校园环境的联系。
二、探索环节(15分钟)1. 学生分组到校园各个场所进行观察和测量,记录数据。
2. 学生根据观察和测量结果,展示校园各个环境的数学特征。
三、总结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享观察和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2.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校园环境与数学的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实践环节(20分钟)1.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数学问题,结合校园环境进行讨论和解答。
2. 学生展示解答过程和结果,并与其他组分享。
五、拓展环节(10分钟)1. 老师带领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数学知识改善校园环境。
2. 学生展开讨论和提出建议,促进学生对数学与环境的思考和应用。
六、课堂总结(5分钟)1. 老师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表现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的主题。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将数学知识与校园环境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测量,探索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教案例文
六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教案例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行动力。
3.通过数学教学,让学生学会关爱自然,珍惜资源。
二、教学内容1.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圆》2.环保教育相关内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环保知识的应用。
2.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图形,比如圆形。
你们知道圆形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吗?生:答(略)师: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的相关知识,同时,我们还要将环保教育与数学知识相结合,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
2.授课(1)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一起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生: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师:谁能告诉我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生:答(略)师:很好,现在我们知道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我们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环保知识的应用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国家现在正大力倡导环保,那么环保与数学有什么关系呢?生:答(略)师:其实,环保与数学密切相关。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圆的面积,来计算地球上森林的面积,从而了解我们的地球家园是否越来越绿。
3.练习与讨论(1)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师:请同学们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计算给定圆的周长和面积。
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环保知识讨论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如何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环保问题?生:讨论(略)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也了解了环保与数学的关系。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收获。
生:答(略)师:很好,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收集有关环保的数学应用案例,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结合环保教育,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环保意识。
小学环境教育数学教案
小学环境教育数学教案
年级:小学
科目:数学
教学内容:环境保护与计算
教学目标:
1. 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掌握简单的环境保护计算。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准备:
1. PPT展示
2. 小班作业
3. 讲义
教学步骤:
1.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0分钟)
首先,通过PPT展示向学生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包括保护大自然、减少垃圾、节约能源等方面的知识。
让学生明白环境保护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2. 环境保护计算(20分钟)
接着,让学生通过一些简单的计算题来了解环境保护的计算方法。
比如:如果一个家庭每天节约用水10升,一个月可以节约多少水?如果一台电视每天使用4小时,一个月可以节约多少电?
3. 环保实践(15分钟)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提出自己的环保计划。
比如:每周捡垃圾一次、节约用水用电、鼓励家人种植绿色植物等。
鼓励学生将环保计划写在小班作业上,并在家庭中实践。
4. 总结(5分钟)
最后,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的责任和作用。
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为环保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从小事做起,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简单的计算题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了环保的重要性,并可以在生活中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希望学生能够将环保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共同为美丽的家园努力!。
小学数学渗透环境教育教案
小学数学渗透环境教育教案教案:小学数学渗透环境教育一、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能够设计出环境保护的方案。
二、教学重点:1.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和应用能力。
2.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1.如何将数学知识和环境保护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能够提出有效的环境保护方案。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复习数学知识,准备相关实例和案例。
2.学生准备:带上学习用品,如铅笔、书包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境保护的话题,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展示一些环境保护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知识解决环境保护问题,如统计一组数据,计算环境污染的程度等。
3.教师提供一些实例和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如设计环境保护方案、计算垃圾处理的成本等。
4.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出自己的环境保护方案,教师对学生的方案进行引导和评价,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5.学生展示自己的方案,并进行交流和讨论,学生相互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6.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六、小结: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更好地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
希望学生们能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六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教案课程
六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教案课程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六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教案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任课教师:何清华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教学难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
1、说出数量关系式。
红花比黄花多。
()× =()()÷()=2、应用题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解答这类应用题的要害是什么二、教学例1出示例1,读题。
分析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找出关键句。
找出问题的数量关系式。
师:通过小组研究,你们认为这道题应该怎样来解答通过进一步的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弄清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并对上述解法逐一作出判断。
师:你认为做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师:我们以前也运用过转化的方法吗2、小结: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启发:根据上面的讨论,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学生列式计算后,进一步追问: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怎样计算的要求4公顷相当于16公顷的百分之几,又是怎样算的综合算式应该怎样列进一步引导:还有其他不同的想法吗“根据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计划的百分之几”,你会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吗三、教学“试一试”1、出示问题: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启发:根据例题中问题的答案猜一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学生作出猜想后,暂不作评价。
(完整版)六年级数学渗透环保教育教案
(完整版)六年级数学渗透环保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环保的重要性以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 通过数学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环境保护意识培养:- 介绍环保的概念和重要性。
- 分享一些环保实例,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
- 讨论环保的好处和我们的责任。
2. 数学与环保结合:- 提供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以环保为背景。
- 学生分组解决这些数学问题。
- 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保话题:- 引导学生讨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与学生分享一些环境问题的照片或视频。
2. 环保意识培养:-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环境行为,并与环保理念比对。
- 提出学生能够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的建议。
3. 数学与环保结合:- 提供几个与环保相关的数学问题。
-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和解决这些问题。
-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展示和解答。
4. 结束与总结:- 与学生讨论他们的解决方法和感受。
- 总结环保的重要性和如何通过数学解决环境问题。
四、教学资源和评估1. 资源:- 环保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案例。
- 数学与环保相关的问题。
2. 评估:-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 评估每个小组在解决问题和展示时的表现。
五、拓展活动1.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环保理念,设计并制作一个小环保宣传海报。
2. 学生可选择一个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环保主题的短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将数学与环保进行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数学问题,并与学生分享解决方法和过程,能够增强他们的研究兴趣和实践能力。
此外,拓展活动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环保的理解和参与度。
在评估中,除了观察学生的表现外,也应注重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和合作能力的评价。
小学环保数学教案
小学环保数学教案
课题:环保与数学
教学内容: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环保问题
教学目标:
1.了解环保的概念和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2.通过数学知识解决环保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共同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
1.环保的概念和重要性;
2.数学知识解决环保问题。
教学难点:
1.如何将数学知识与环保理念结合起来;
2.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1.环保相关图片或实物;
2.数学练习题;
3.小组合作讨论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保话题(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环保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环保,为什么我们需要保护环境。
二、环保数学练习(15分钟)
教师出示数学练习题,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环保问题,例如计算垃圾分类的数量比例等。
三、小组合作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讨论解决环保问题的方法,提出有关环保的建议和措施。
四、展示成果(10分钟)
各小组代表展示他们的环保解决方案和建议,共同学习借鉴。
五、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环保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作业: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整理环保知识,写出自己的环保计划和行动。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结合数学知识和环保理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数学运算能力。
下节课将更加深入地探讨环保与数学的结合,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环保的概念,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2. 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到数学问题中。
3. 通过解决实际环保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环保概念的介绍:解释环保的含义,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 环保与数学的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到数学学习中,例如在计算过程中节约纸张,使用环保材料等。
3. 实际环保问题的解决:通过具体的环保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计算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向学生介绍环保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实践法:让学生参与实际环保活动,例如回收废旧物品,节约用水等。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到数学学习中。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环保概念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2. 学生提交一份关于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到数学学习中的报告,评估他们的思考和实践能力。
3. 学生参与实际环保活动的情况,评估他们的行动力和责任感。
五、教学资源1. 环保宣传资料:用于向学生介绍环保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数学题目集:用于让学生解决实际环保问题。
3. 环保活动材料:用于学生参与实际环保活动。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环保宣传资料,引导学生思考环保的重要性,并提出问题:“环保与数学有什么关系?”2. 讲解环保概念:向学生讲解环保的含义,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 讨论环保与数学的结合: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到数学学习中,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4. 解决实际环保问题:给出具体的环保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计算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解决环保问题中的收获和体会,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环保中的作用。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
六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环保的概念,知道环保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环保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观察、分析等方法,让学生了解周围环境的环保状况;(2)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对环保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环保概念的引入:介绍环保的定义、意义和重要性。
2. 环境污染的调查: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了解污染源和污染状况。
3. 环保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学会用数学方法收集、整理和分析环保数据。
4. 环保问题的解决: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环保问题,如节约用水、减少垃圾等。
5. 环保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成功的环保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环保的意义,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环保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将环保与数学知识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2. 问题驱动法:提出环保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3. 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精神。
4.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身参与环保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搜集相关环保资料,设计教学活动。
2. 学生准备:了解环保基本知识,准备参与实践活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环保实例,如PM2.5问题,引入环保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环保知识讲解:讲解环保的基本概念,如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等。
3. 环境调查活动:布置学生分组调查周围环境污染情况,如水质、空气质量等。
4. 数据收集与处理: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整理调查数据,如制作统计表、图表等。
5. 环保问题解决: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环保问题,如计算家庭用水用电量,提出节约建议。
七、课堂练习1. 完成练习题:要求学生完成与环保相关的数学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案模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案模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途径调查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培养学生观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数据测量、收集、整理,计算水龙头单位时间的漏水体积,让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在经历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加强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重要性,强化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行为,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水龙头单位时间漏水量的测算,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联系生活实际的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所测量的数据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应用。
教学准备:1.调查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查找有关宣传节约用水的资料。
2.学生分组测量一个水龙头单位时间的滴水量。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引出课题 1.创设情境。
(课件)这是我们蔚蓝迷人的地球,它同时有一个别名叫做水球。
地球表面70%是水,且大部分是海水,我们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非常贫乏,淡水资源仅占水资源的2.6%,而可饮用水仅占淡水资源的1%。
(课件:扇形统计图)2.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而水是生命之源,人一刻也离不开它。
但在实际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随处可见。
教师:课前我请同学们调查了周围浪费水资源的现象,下面我们一起来“晒一晒”吧!(预设:洗车,水龙头没关等) 教师:刚才同学们举的一些例子,都是我们生活中很习以为常的小事,因为有些人意识不到水的珍贵。
但在同一片蓝天下,还有许多人在备受干旱的煎熬。
现在,让我们走近他们,去感受一下干旱之苦。
(课件播放我国西南地区干旱) 3.观看,思考讨论揭示活动主题。
人类的浪费,环境的恶化导致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用水频频告急(课件)。
因为缺水,导致大片良田干涸,颗粒无收;因为缺水,沙漠正一步步吞噬着生机盎然的绿洲;因为缺水,人们的日常饮用水受到严重威胁。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节约用水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节约用水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关于节约用水的章节。
课程将围绕水资源的重要性、合理使用水资源的方法、以及数学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展开。
学生将通过数学计算、图表分析、实际案例研究等方式,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并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节水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节约用水的社会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其成为负责任的社会公民。
4. 使学生能够运用图表和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从而对水资源的合理使用有更深入的认识。
教学难点1. 数学知识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实际应用,特别是涉及到数据分析和图表解读的部分。
2. 学生对于水资源节约的深入理解和认同感的建立。
3. 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以增强教学效果。
教具学具准备1. 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表、数据和教学视频。
3. 实际案例研究材料:关于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的案例。
4. 计算器和统计软件:用于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关于水资源状况的视频,引起学生对节约用水问题的关注。
2. 知识讲解:讲解教材中关于水资源管理的基础数学知识,包括平均数、百分比、图表解读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节水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节约用水,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和分析。
5.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节水实验,记录数据,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水资源管理的关键数学概念进行设计,包括相关的公式、图表和案例。
通过清晰的板书布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作业:学生在家中记录一周的用水情况,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提出节水建议。
高中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高中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环保问题;
3. 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环保的概念及重要性;
2. 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环保问题的方法;
3. 数学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教学重点:
1. 理解环保的概念及重要性;
2. 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环保问题。
教学难点:
1. 理解环保问题背后数学知识的应用;
2. 能够独立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环保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环保的概念(10分钟)
1. 引导学生讨论环保的重要性,引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分享一些环保的实际案例,加深学生对环保的理解。
探究环保与数学的关系(15分钟)
1. 讨论环保问题中可能涉及到的数学知识,如数据分析、统计等;
2. 分析环保问题中数学知识的应用方法。
实例分析(20分钟)
1. 给学生提供一个实际环保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该问题;
3. 指导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过程。
总结与拓展(10分钟)
1. 总结本节课学习了环保与数学的关系;
2. 鼓励学生探索更多数学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课后作业(5分钟)
1. 完成一道与环保相关的数学题目;
2. 思考如何利用数学方法解决环保问题。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得到了深化,也学会了如何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环保问题。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节约用水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节约用水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坚信“教学相长”,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下面是我针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七单元“节约用水”的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教材中第七单元的多个章节,主要包括:1. 水资源的重要性;2. 节约用水的方法;3. 水资源保护的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义;2. 培养学生掌握节约用水的基本方法,提高环保意识;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节约用水的方法,以及如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2. 重点: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提高环保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学生手册、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水资源的重要性2. 节约用水的方法3. 水资源保护的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生活中可以节约用水的方法,并说明理由;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要求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了解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哪些方法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我还会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保护的更多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整合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我备课过程中的首要任务。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及生活实际。
我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节约用水”作为教学主题,通过引入水资源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义。
在整合教学内容时,我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将水资源的重要性、节约用水的方法以及水资源保护的措施进行有机整合。
我以教材中的章节为线索,引导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系统地掌握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任课教师:何清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难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出数量关系式。
红花比黄花多。
()× =()()÷()=
2、应用题
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解答这类应用题的要害是什么?
二、教学例1
出示例1,读题。
分析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找出关键句。
找出问题的数量关系式。
师:通过小组研究,你们认为这道题应该怎样来解答?通过进一步的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弄清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并对上述解法逐一作出判断。
师:你认为做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
师:我们以前也运用过转化的方法吗?
2、小结: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启发:根据上面的讨论,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这个问题?
学生列式计算后,进一步追问: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怎样计算的?要求4公顷相当于16公顷的百分之几,又是怎样算的?综合算式应该怎样列?
进一步引导:还有其他不同的想法吗?
“根据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计划的百分之几”,你会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吗?
三、教学“试一试”
1、出示问题: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启发:根据例题中问题的答案猜一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学生作出猜想后,暂不作评价。
提问:这个问题又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
2、学生列式计算后讨论:这个答案与你此前的猜想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3、比较试一试和例1。
4、请同学们说说植树造林及节约用水的好处。
四、反馈练习
(一)分析下面每个题的含义,然后列出数量关系式.
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几?
2.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
3.十月份的利润比九月份的利润超过了百分之几?
4.1999年的电视机价格比1998年降低了百分之几?
5.现在生产一个零件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百分之几?
6.十一月份比十二月份超额完成了百分之几?
(二)只列式不计算.
1.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2.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
3.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到0.8元,成本降低了百
分之几?
4.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了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
5.某工厂计划制造拖拉机550台,比原计划超额完成了50台,超额了百分之几?
(三)指导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3题
第二题结合练习对学生进行保护动物、保持生态平衡的教育。
五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时,通常可以怎样思考?计算过程中还要注意些什么?
六年级上册数学环保渗透教案
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任课教师:何清华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4、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环境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先说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12×43
52×21 2、列式计算。
(1)20的51是多少? (2)6的4
3是多少?
3、学生得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2”,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找到解题思路。
面积的
5
(2)组织学生讨论,对于这句分率句该如何来理解?(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这句话是把“我们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相比较,其中“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表示单位“1”的量,知道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求我国人均耕地面
2是多少)
积就是求2500的
5
(3)在分析题意的基础上,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1000(平方米)
2500×
5
2、结合计算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进行国情教育。
3、巩固练习:“做一做”,让学生画线段图表示题意,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依据是什么?然后独立解答。
三、练习
1、练习四第2题:让学生先找出分率句中隐藏的单位“1”——全世界的丹顶鹤数2000只。
2、练习四第3题:让学生先找到分率句和单位“1”,再独立列式解答。
四、总结
1、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是什么?(找出分率句、确定单位“1”,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最后
再列式解答)
2、怎样保护好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