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检测题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练习题一、选择题1.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
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到1930年,城市人口已达到415亿,占人类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材料强调了工业革命()A.引发了城市化B.刺激了人口的增长C.带动了财富的增加D.加剧了贫富分化2.根据以下漫画,说明工业革命以来,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问题主要包括()①环境污染①社会矛盾激化①交通发达①生产力水平高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3.平奇贝克在《女工与工业革命》中提及:工厂“使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这种家在场地、光线、空气、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限”,“表现自己在交友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才干”,“训练她具备自尊、自立和勇气”。
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A. 促使女性走上企业领导岗位B. 提高女性的生产积极性C. 增强女性融入社会的能力D. 培养女性优良工作习惯4.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
最早建立国家教育体系的国家有()①法国①德国①印度①美国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5.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
其中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的国家是( )A.英国和美国B.英国和法国C.德国和荷兰D.法国和德国6.某同学在学习工业革命时,发现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一组文件名称,通过下图系列文件可知当时工业革命的开展( )A.加速了城市化进程B.促进了铁路运输的发展C.提高了社会生产力D.带来了环境污染7.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
可见,德、法建立学校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增长的需要B.社会人士的呼吁C.提高大众文化水平D.顺应工业化发展潮流8.工业革命后,英国西北部一派生机勃勃,工业化、城市化有了较大发展。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同步练习题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答案见最后)一、选择题1. 右图是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图,促使在1801-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B.殖民扩张和掠夺C.《权利法案》的颁布D.工业革命的完成2. 平奇贝克在《女工与工业革命》中提及:工厂“使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这种家在场地、光线、空气、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限”“表现自己在交友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才干”“训练她具备自尊、自立和勇气”。
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A.促使女性走上企业领导岗位B.提高女性的生产积极性C.增强女性融入社会的能力D.培养女性优良工作习惯3. 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
最早建立国家教育体系的国家有()①法国②德国③印度④美国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 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教育的普及所产生的影响有()①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②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③促进了社会发展A.①②③B.①③C.①②D.②③5. 凡是有煤炭的地方,就能新建工厂,工厂还可以建在人口密集的地带,以便招募工人和销售产品。
1841年,英国就业人口中从事农业的占20%,从事工业的占43%,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2%,伦敦的人口达到230万。
可见改良蒸汽机的作用不包括()A.促进大工厂的出现和发展B.导致大城市出现C.提高工业人口比重D.推动农业的发展6. 在德国,汽车时代的到来,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汽车的普及推动了一场社会革命,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
由此可见,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德国出现的人口移动趋势是() A.由农村向城市集中B.由城市向郊区扩散C.由德国向欧洲扩散D.由大城市向小城市扩散7.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
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到1930年,城市人口已达到415亿,占人类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测试: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两难局面。
——摘编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两次工业革命产生哪些共同的积极影响?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什么新变化? 工业化除了造成材料中的问题外,还造成了哪些社会问题?
A. 促进大工厂的出现和发展 C. 提高工业人口的比重
B. 促进大城市的出现 D. 促进农业的发展
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 )
①环境污染 ②交通拥挤 ③贫富分化加剧 ④失业人口增多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0. 下列关于工业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当时欧美( )
A. 城市化进程显著 B. 贫富差距逐渐消除 C. 出现垄断组织 D. 工人福利得到保障
4. 从 1880 年到 1914 年,西欧城市人口的比例几乎上升了 40%。美国纽约和费城在 1820
年各有居民 10 万人,到 1870 年,分别达到 94 万人和 67 万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是( )。
A. 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B. 人口自然增长
C. 新航路的开辟
D. 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动
5. 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等来描述 19 世纪后
期( )
A. 西欧封建社会的演变
B.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 欧洲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
D.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
6. 狄更斯对 19 世纪 50 年代工业化的影响是这样描述的:“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
2023-2024人教初中9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课后作业第2单元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1.下面为1841年和1877年英国就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该图反映出英国( )A.成为“日不落帝国”B.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C.工业化影响就业结构D.教育文化水平提高2.下图直接反映出( )A.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迅速增加B.城市化进程加快C.政治一体化趋势明显D.工业化程度提高3.《女工与工业革命》中提及:工厂“使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这种家在场地、光线、空气、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限”,工厂使她“表现自己在交友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才干”,“训练她具备自尊、自立和勇气”。
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A.促使女性走上企业领导岗位B.提高女性的生产积极性C.增强女性融入社会的能力D.培养女性优良工作习惯4.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教育的普及( )A.彻底改变了妇女的地位B.提高了欧洲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C.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D.推动了欧洲各国的城市化进程5.“生产率的增长和医学的进步导致19世纪欧洲人口的急剧增加。
由此引起的人口压力通过海外迁移找到出路。
铁路和汽船有效地把大批大批的人运过海洋和大陆,而种种迫害更是进一步促进了迁移……”由此可见工业化( )A.加速了城市化进程B.带来了生态、资源问题C.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D.促进人口流动与迁移6.历史学家常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等词语来描述19世纪后期( )A.西欧封建社会的演变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C.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7.1905年,莫尼在《富裕与贫困》一书中指出:“英国4300万人口创造的财富为17.1亿英镑,其中25万最富者占有的财富为5.85亿英镑,375万相对富裕者占有财富2.45亿英镑,而3800万贫困者占有的财富为8.8亿英镑。
”对以上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B.工业革命加剧了西方的殖民掠夺C.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D.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8.“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练习题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1.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图横线处最恰当的内容,应该是()A. 社会进步B. 社会矛盾C. 社会变化D. 政治制度2.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等来描述19世纪后期()A. 西欧封建社会的演变B.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C. 欧洲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D.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3.20世纪初,越来越多的英国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是因为经历了()A. 文艺复兴B. 启蒙运动C. 光荣革命D. 工业革命4.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下图所体现的社会现象是A. 大众教育推广B. 城市化加快C. 环境污染严重D. 贫富分化加剧5.如表是1880-1900年欧洲部分城市人口变化表(单位:万)。
下列属于形成这一变化原因的是()伦敦巴黎柏林1880年9060171900年470360270A. 贫富分化问题加剧B. 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C. 农村环境污染严重D.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6.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一战期间,欧洲一些国家的小学教员数量大增。
法国增加了大约1/3,英国、芬兰更增长了7-13倍。
这是因为()A. 城市化的需求B. 推行义务教育C. 妇女地位提高D. 人口数量激增7.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们既感受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
以下不属于工业化国家发生的变化的是A. 人口迅速增长B. 工业化导致人民教育水平下降C. 工业化使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D. 工业化带来了环境变化8.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由此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
”对这段话的解读最全面的是()A. 工业化导致了环境污染B. 城市化造成传染病流行C. 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D. 当时英国经济非常落后9.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村,把沿途被装进火车里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同步练习试题(无答案)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一、选择题1. 19世纪以后,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主要动力来自于( )A.工业化的需求B.世界联系的加强C.人口素质的提高D.反封建的需要2. 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教育的普及所产生的影响有( )①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②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③促进了社会发展A.①②③B.①③C.①②D.②③3. 1851年,英国在业女性283万余人,30年后就业女子达3885万人,女工约占工业劳动力的25%,分布在纺织、服装、采矿、金属、帮佣、造纸、印刷、食品等行业。
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技术发展进步,妇女角色转变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C.社会分工细化,妇女思想解放D.对外殖民扩张,男性远离故乡4. 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一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在此区分两次工业革命主要是根据( )A.能源动力B.通讯技术C.交通工具D.机械设备5.19、20世纪之交,德国工业中心的上空长期为灰黄色的烟幕所笼罩,时人抱怨说,严重的煤烟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昼也需要人工照明。
并且,就在空气中弥漫着有害烟雾的时候,德国工业区的河流也变成了污水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环境污染是工业革命的副产品B.环境污染的治理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C.人类治理污染的根本出路在于先污染后治理D.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是根本之计6. 在一节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通过比较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总结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如下特点,其中正确的是( )①从轻工业开始,扩展到其他领域②美国和德国的成果突出③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④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范围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7. 狄更斯在19世纪50年代创作的《双城记》中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能够印证他的观点的有( )①大众教育开始推广②马克思主义诞生③社会保障制度建立④环境污染与贫富分化加剧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8. 1801年,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27.5%,这一数字到了1851年变成51%.促使英国城市人口这一时期飞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A.“三角贸易”的进行B.殖民扩张和掠夺C.《权利法案》的颁布D.工业革命的完成9. 有史学家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并不是第一 -次工业革命的简单延续,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不同于后者的显著特点。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堂达标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堂达标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1867年,英国2%最富有的人所聚敛的财富占国民总收入的40%,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39%。
这反映了工业革命()A.造成贫富差距大B.创造巨大生产力C.改变工农业的经济比重D.促进资产阶级的产生2.观察下列图表,导致这一时期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海外殖民战争B.资产阶级革命C.工业化及城市化D.第一次世界大战3.《寂静的舂天》的章节标题有“不必要的大破坏”“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等,书中警示的是A.人口问题B.环境问题C.毒品问题D.战争问题4.19世纪70年代后,英法等国家开始对儿童实行义务教育,这主要是为了A.普及大众读物B.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C.兴办慈善学校D.促进工业化的发展5.下列关于工业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工业化使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B.工业化导致人们教育水平下降C.工业化带来了环境的变化D.工业化使妇女的地位得到提高6.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表现在①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②城市化的浪潮③人类生存环境破坏④人口数量激增⑤教育大众化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7.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显露出来:人类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这主要反映了科技革命A.改善了人民的生活B.促进了各国经济发展C.破坏了人类的生态环境D.促使了贫富差距过大8.动力技术的变革促进了生产的专门化趋势,导致社会分工扩大,下面关于社会分工扩大叙述A.行业性分工扩大B.地区性分工扩大C.手工业中心出现D.农业和工业分开9.英国的贵族和乡绅属于既得利益者,成功的中产阶级以及那些志在效仿的人士感到心满意足。
但对劳苦者而言,工业革命摧毁了他们的传统世界和生活方式,却没有自动带来可以替代的东西。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六课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六课测试题(含答案)第六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一、选择题1.下图是英、法、德、美四国的人口增长状况,其中增长最快的是()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2.下面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数据图,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 )A.农业的发展B.战胜封建主义C.城市化进程D.确立对世界统治3.“乡村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了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
”这些现象反映出工业革命( )A.首先发生在德国B.造成了环境污染C.降低了生产效率.D.减少了贫富差距4.19世纪初,英国农业劳动力人数多于工业劳动力人数。
20 世纪初,英国农业劳动力人数几乎成了工业劳动力人数的1/5。
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A.工人阶级不断壮大B.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C.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增长D.很多人放弃农业,从事工业和商业5.导致下图中各职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B.殖民扩张C.资产阶级革命D.工业革命6.19世纪以后,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A.缓和社会矛盾B.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C.促进社会发展D.推动城市化发展7.下面是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就业机会的变化B.外来人口的增加C.工业革命的影响D.大规模资本输出8.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战争B.工业化及城市化C.资产阶级革命D.圈地运动9.19世纪,面对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来自国外的旅行者却为它的魅力所倾倒;有钱的英国人更喜欢乘坐蒸汽轮船在浑浊不堪、散发异味的泰晤士河上游览。
这说明( )A.电力在英国被广泛应用B.人们陶醉于工业革命成就C.发展工业必须破坏环境D.工业革命成果扩展到全球10.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是( )A.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B.劳动力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工业和商业C.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D.英国成长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同步练习试题(无答案)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同步练习题1. 下列有关20世纪初英国劳动力结构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农业劳动力人数多于工业劳动力人数B.农业劳动力人数与工业劳动力人数相当C.农业劳动力人数大大少于工业劳动力人数D.不再划分农业劳动力与工业劳动力2.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900万增加到1 800万。
造成这一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B.文艺复兴的推动C.新航路开辟的推动D.工业革命的推动3.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
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1801年的15个增长到1891的63个。
从1820年到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工业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年。
推动英国城市化的原因是()A.工业革命B.“光荣革命”C.文艺复兴D.新航路开辟4.大众教育开始兴起是为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它最早开始于()A.亚洲B.非洲C.欧洲D.美洲5.下列有关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化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城市卫生条件得到改善[B.城市缺乏统一规划C.城市供排水设施开始建设D.大部分英国人已生活在城市6.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包括()①出现垄断组织②社会矛盾激化③殖民掠夺④环境污染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7.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
下列对工业化社会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工业化使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B.工业化导致人民教育水平下降C.工业化带来了环境的恶化D.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8. 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但是这一时期的河水已经浑浊不堪,臭气熏天。
由此可见()A.煤炭已经成为当时主要的动力能源B.城市日益喧嚣和拥挤C.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D.工业革命助长了奢侈之风9.阿萨·勃里格斯在《英国社会史》中写到:“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
【★★★】2023-2024人教初中9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课时练第2单元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1.下面是1801—1911年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统计,图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纺织工人数量增加B.两次工业革命推动C.对外加强殖民掠夺D.“电气时代”的到来2.19世纪初,英国农业劳动力人数仍多于工业劳动力人数,但到20世纪初,农业劳动力人数已经不足工业劳动力人数的1/5。
这主要反映了英国()A.劳动力不足B.农业发展落后C.劳动力结构发生巨大变化D.劳动力素质提高3.欧洲人口在1750年时有1.4亿,到1800年时达到1.88亿,至1850年更是达到2.66亿。
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A.推广大众教育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C.建立“福利国家”D.加强国家之间的联合4.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工的服装有所简化。
该现象出现的社会根源是()A.工业化使大量妇女参加工作B.民主运动提高妇女政治地位C.欧洲妇女审美观的显著改变D.女权运动已深入到服饰领域5.下面为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变化图,导致这一时期英国城乡人口比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工业革命B.圈地运动C.资产阶级革命D.奴隶贸易6.下列关于19世纪中期以后工业化国家城市化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城市卫生条件得到改善B.城市缺乏统一规划C.城市基础设施建立起来D.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7.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工业化强国的行列,它们在社会结构、基础设施、大众教育、生活环境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下列史实中,不属于这一“变化”的是()A.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B.大众文化水平不断提高C.城市环境治理不断改善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8.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包括()①出现垄断组织②贫富分化加剧③殖民掠夺④环境污染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9.19世纪英国政府颁布了部分法律,如1843年颁布了《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1855年颁布了《有害物质去除法》,1876年颁布了《河流防污法》。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同步测试(含答案)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一、选择题1.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900万增加到1800万。
美国人口在19世纪20年代约为1000万,到1914年人口已超过1亿。
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A.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B.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C.引起了社会结构变化 D.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2.国际妇女解放运动从萌芽兴起,发展至今亦有200多年的历史。
19世纪30—40年代,欧洲妇女开始了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
从根本上讲,此时妇女解放运动兴起是基于( )A.资产阶级确立政治统治B.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C.社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D.启蒙运动宣传自由平等思想3.20世纪以来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共同问题,如图漫画反映的是( )A.贫富差距拉大B.核战争的威胁C.国际恐怖主义猖獗D.地球生态环境恶化4.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最早建立国家教育体系的国家有()①英国②法国③美国④德国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5.从1870年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A.英国、法国B.俄国、德国C.德国、法国D.英国、意大利6.以下对工业化社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化使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B.工业化导致人民文化水平下降C.工业化带来了环境的变化D.工业化使人口迅速增长7.下列选项中,属于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理论是( )A.分子论B.相对论C.人口论D.契约论8.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欢欣。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的进行,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B.工业革命的进行,使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C.工业革命使妇女地位得到了大幅提高D.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9.十九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美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哪个国家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的是?()A.英国、法国 B.美国、英国 C.法国、德国 D.美国德国10.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A.缓和社会矛盾B.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C.促进社会发展D.推动城市化发展11.19世纪后半期,工业化国家人口数量激增的共同原因是( )①经济的繁荣②医学技术的进步③大量移民的涌入④环境的污染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12.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曾表示德国“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练习-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6、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同步测试【基础题】1.下列属于近代促进人口迅速增长原因的是()AA.工业革命B. 资产阶级革命C.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D.工人阶级的斗争2.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出现的社会问题是()D①环境污染②城市化③贫富分化加剧④农业停滞不前A.①②③④B. ③④C. ①②D.①③3.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西方国家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社会矛盾激化的双方为()DA.农民和无产阶级B.农奴和地主阶级C.工人和地主阶级D.工人和资产阶级4.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国家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的是(A )①人口迅速增长②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③大众教育推广④社会贫富分化日益缩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欧洲国家推广大众教育的主要目的是()BA.改变只有贵族接受教育的局面B. 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C.发展高科技D.实现城乡一体化6.近代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表述准确的是()DA.开始即对城市统一规划B.城市的环境一直很差C20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的环境开始得到改善D城市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7.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下图体现的社会现象是 ()BA.大众教育推广B.城市化加快C.环境污染严重D.贫富分化加剧8.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在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着纯金。
该材料表明()BA.工业化带来了财富与问题B.工业化带来的污染已受到重视C.工业化带来了教育的普及D.工业化带来审美观念的变化9.“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
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
”英国人口“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BA.石油污染严重B.城市环境恶化C.食物严重短缺D.医疗技术落后【提高题】:10.18世纪中期,英国人用马车在脏分兮的路上或者用风力和水力在海上将货物缓慢地运到市场。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同步训练(附答案)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1. 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约900万增加到约1 800万。
导致英国人口迅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A. 英国鼓励人口生育政策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C.英国工业革命的推动D.新航路开辟的影响2.19世纪初,英国农业劳动力人数仍多于工业劳动力人数,但到20世纪初,英国农业劳动力人数已经不足工业劳动力人数的1/5了。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劳动力素质提高B.劳动力不足C.劳动力结构的变化D.农业发展落后3.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A.义务教育B.大众教育C.高等教育D.中等教育4.19世纪初,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的国家是()A.法国B.美国C.英国D.德国5.1870年以后,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国家是()A.日本和美国B.英国和法国C.英国和美国D.德国和美国6. 1800年,伦敦有近100万人,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
1851年,伦敦人口达到236万。
1801年,巴黎有将近55万人,1851年,巴黎人口猛增到100万以上。
伦敦和巴黎人口迅速增长主要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欧洲呈现()A.经济一体化趋势B.经济全球化趋势C.城市化趋势D.商业化趋势7.19世纪后期,英国的有钱人以乘坐汽船游览泰晤士河为时尚。
汽船在河中冒着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也使河水变得污浊不堪。
这主要揭示了工业化带来了()A.交通拥挤B.住房紧张C.供水困难D.环境污染8.在19世纪,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广大工人对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这主要是因为()A.城市住房拥挤不堪B.环境污染严重C.城市缺乏统一的规划D.贫富分化加剧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发觉自己处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是世界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达标训练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达标训练一、选择题1. 下图是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图,促使在1801-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B.殖民扩张和掠夺C.《权利法案》的颁布D.工业革命的完成2. 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问题主要包括()①环境污染②社会矛盾激化③交通发达④生产力水平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达标训练一、选择题1.【答案】D【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解析】试题分析:题干里的“1801-1851年英国”告诉我们,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的工业革命于19世纪上半期完成,由于一系列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机器大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故选D.【解答】此题暂无解答2.【答案】D【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生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工业污染加重,自然资源遭到毁灭性破坏,①符合题意;城市出现严重的贫富分化,犯罪活动猖獗,②符合题意;交通发达给人类生活带来的颈部,不是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问题,③不符合题意;生产力水平高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是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问题,④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①②符合题意,故选D.。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同步经典题(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同步经典题(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一、选择题1.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发生了新的变化。
下列属于这次“新”变化的有()①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面向社会②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出现了城市化③大学开始出现④贫富分化加剧,阶级矛盾日趋激烈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右图示意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促使1801—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B.殖民扩张和掠夺C.《权利法案》的颁布D.工业革命的推动3.19世纪以后,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最早建立国家教育体系的国家有法国和德国,其直接目的是()A.缓和社会矛盾B.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C.促进社会发展,D.推动城市化发展4.19世纪中期,彼得在一家工厂上班,因不满长达12小时的工作时间和50英镑的收入,故意捣毁机器、材料。
这反映了工业化进程中的()A.社会矛盾B.生产效率C.环境污染D.文化教育5.右图显示的是19世纪英国人口结构的变化情况,其中曲线①代表的阶级成分是()A.地主B.资本家C.工人D.农民6.平奇贝克在《女工和工业革命》中提及:工厂“使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这种家在场地,光线、空气,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限”“表现自己在交友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才干”"训练她具备自尊、自立和勇气”。
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A.促使女性走上企业领导岗位B.提高了女性的生产积极性C.增强了女性融入社会的能力D.培养了女性优良的工作习惯7.下图是小明制作的学习主题示意图,“?”处应该填写……()A.资本主义制度确立B.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C.工业化国家的社会进步D.资本主义制度扩展8.18世纪以前,英国教育主要是由教会组织和控制。
然而到19世纪中期,英国开始通过颁布法律并增加财政拨款,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B.西方民主制度广泛实行C.工人阶级斗争的促进D.工业化时代的社会需求9.第二次工业革命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的变化不包括()A.人口增长B.大众教育推广C.贫富加剧D.环境质量提高10.“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检测题一、选择题1、观察下列图表,导致这一时期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CA.海外殖民战争B.资产阶级革命C.工业化及城市化D.第一次世界大战2、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等来描述19世纪后期()DA.西欧封建社会的演变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C.欧洲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3、计量统计分析是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根据下表信息,下列选项中对列强实力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项目英国法国德国美国19世纪中期工业产值所占位次 1 2 4 3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1.9 4.6 8.11913年工业产值所占位次 3 4 2 1A.美、德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B.英、法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工业跨越式的发展C.美、德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最早成为工业国家D.英、法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开展工业革命较晚4、1867年,英国2%最富有的人所聚敛的财富占国民总收入的40%,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39%。
这反映了工业革命()AA.造成贫富差距大B.创造巨大生产力C.改变工农业的经济比重D.促进资产阶级的产生5、.《寂静的舂天》的章节标题有“不必要的大破坏”“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等,书中警示的是()BA.人口问题B.环境问题C.毒品问题D.战争问题4.19世纪70年代后,英法等国家开始对儿童实行义务教育,这主要是为了()D A.普及大众读物B.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C.兴办慈善学校D.促进工业化的发展5.下列关于工业化的叙述,错误的是()BA.工业化使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B.工业化导致人们教育水平下降C.工业化带来了环境的变化D.工业化使妇女的地位得到提高6.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表现在()B①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②城市化的浪潮③人类生存环境破坏④人口数量激增⑤教育大众化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7.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显露出来:人类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这主要反映了科技革命()CA.改善了人民的生活B.促进了各国经济发展C.破坏了人类的生态环境D.促使了贫富差距过大8.动力技术的变革促进了生产的专门化趋势,导致社会分工扩大,下面关于社会分工扩大叙述()DA.行业性分工扩大B.地区性分工扩大C.手工业中心出现D.农业和工业分开9.英国的贵族和乡绅属于既得利益者,成功的中产阶级以及那些志在效仿的人士感到心满意足。
但对劳苦者而言,工业革命摧毁了他们的传统世界和生活方式,却没有自动带来可以替代的东西。
造成这种不同体验是因为()AA.不同阶级在工业革命中受益不同B.历史研究者的视角不同C.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D.分析问题阶级立场不同10.伦敦1800年有近100万人,1851年达到26万人;巴黎1800年有近5万人,1801年猛增到100万人;1800年维也纳约25万人,柏林约17万人,到1850年,维也纳超过4万,柏林增长到42万人。
这表明()AA.工业化加速了城市化进程B.城市人口缺乏控制C.世界各国人口流向欧洲D.城市交通和环境恶化二、材料分析题:材料一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材料二在这次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工业生产取得了巨大飞跃。
1870~1900年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倍多,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材料三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1)材料一中所说“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是指什么?请举例说明,这次“变革”是如何“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2)材料二中的“革命”是指什么?“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是从哪两种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开始的?(3)1820—1870年,世界头号的工业国家有哪些?该国成为头号工业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从1870—1913年,世界工业的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5)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道理?答案:(1)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机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轮船、火车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2)第二次工业革命。
汽车和飞机(3)英国;最早开展工业革命。
(4)美国和德国后来者居上;这两个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迅速。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一世纪之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
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回答,英国“新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这种新制度对英国有何影响?材料二珍妮机发明后,一个织工生产的棉纱数量相当于此前200个织工的产量。
1770—1840年,英国工人每天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27倍。
长期以来,英格兰东南部是英国经济的重心,北部贫穷落后,南威尔士几乎无人居住。
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生产逐步向英格兰西北部、南成尔士等地扩展,形成了曼彻斯特等新兴工业城市。
英国的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760年的25%上升到1851年的50%以上。
1760—1814年,5万人以上的城市由2个增加到24个。
——摘编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2)依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英、美、德、法四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表(单位:%)(3)分析材料三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 分)材料四美国崛起于 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
以1898年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
美国崛起的成功首先在于它获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充分的经济要素。
……美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20世纪中后期的两次技术革命的主要发源地,这使美国的生产力和企业管理制度处于不间断的创新过程,在核心竞争力上很快超过欧洲并长期保持领先地位。
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财富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从而奠定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
——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4)美国是如何“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的?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20世纪中后期的两次技术革命”中有哪些重大发明?请分别列举一例。
(4 分)【答案】(1)君主立宪制度(1分);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营造出了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或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降碍,1分)。
共2分。
(2)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促进了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共2分。
(3)英国的工业生产总值由第一位降至第三位,失去了工业霸主的地位;美国德国的工业后来居上超过英国;德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英国跃居欧洲第一。
(只要从数据分析中得出一个结论即可,2分)。
(4)南北战争;(1分)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1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有电灯、汽车流水线、飞机等(回答一例即可,1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有原子弹、电子计算机等(回答一例即可,1分)。
共4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50~1900年,欧洲人口从2.66亿增加到4亿,1914年达到4.63亿,增长率高于世界其他地区。
1870年,美国人口总数只有3845万,到1915年,就达到了1亿以上。
材料二1850~1900年,伦敦和纽约的人口分别从268万和70增加到658万和344万。
到1900年,欧洲和北美的大城市超过了150座。
到1914年,英美等西方国家城市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绝对多数。
材料三1911~1913年,英国25岁以上人口中,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
在德国,1911年3425个富人平均每人拥有的财产价值是532万马克,另外161万人的人均财产价值只有2.3万马克,最贫困人口尚不在此列。
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出现类似情况。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世界文明史》等(1)材料一反映出什么社会现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4分)(2)材料二反映出什么社会现象?据所学知识,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这一现象。
(5分)(3)材料三反映出什么社会现象?对此,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什么对策?(3分)(4)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上述社会现象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美地区人口迅速增长。
说明了当时生产力得到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4分)(2)材料二反映了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美地区的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也迅速增长,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评价:一方面,城市的发展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城市的不合理的规划也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等。
(5分)(3)材料三反映了20世纪初,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贫富分化严重。
对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3分)(4)共同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