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专题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

(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模拟)雅斯贝尔斯认为,公元前 800 至公元前 200 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 600 至前 300 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文化史家借用这一概念,将春秋战国称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原因是春秋战国时期( ) A.结束分裂完成统一B.社会转型全面完成

C.文化走向基本成型D.儒学兴起成为大宗

解析:选C。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处于诸侯争霸的分裂时期,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不能说社会转型全面完成,故B项错误;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诸子百家的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华文化走向基本成型,故C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还不能称为大宗,故D项错误。

2.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又说:“一则治,异则乱。”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 )

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B.融合诸子百家思想

C.礼乐与法制并举D.强调思想文化专制

解析:选B。君主专制政体开创于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故A项错误;吕不韦的《吕氏春秋》是其门客之集大成的著作,兼采儒、墨、名、法等战国诸子百家思想,故B项正确;《吕氏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其中并没有法制和礼乐,故C 项错误;吕不韦的《吕氏春秋》是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的史学和文学巨著,如此规模兼收并蓄和博采众长,突出和强调的也不可能是思想文化专制,故D项错误。

3.(2018·达州高三诊断)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孟子说“君子之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材料在此强调的县( ) A.“文”B.“君”

C.“礼”D.“心”

解析:选C。据材料“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可知孔子主张恢复周礼以及材料孟子的主张“以礼存心”可知材料强调“礼”而不是“文”,故C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指的是君子而不是“君”,故B项错误;据材料“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可知,材料在此强调存心的内容,而不是单指“心”,故D项错误。

4.(2018·衡阳高三联考)春秋时周室衰微,诸侯争霸。写史本应直笔“纪事”,孔子则曲笔作《春秋》以“讲礼”,惩恶扬善,使“乱臣贼子惧”。故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梁启超也认为《春秋》“只能作经读,不能作史读”。这是因为孔子著《春秋》( )

A.严重背离客观历史事实

B.偏离了儒家的礼乐传统

C.带有强烈个人政治观点

D.违背了统治阶级的意愿

解析:选C。材料未体现孔子著《春秋》严重背离客观历史事实,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写史本应直笔‘纪事’,孔子则曲笔作《春秋》以‘讲礼’”,可知孔子著《春秋》以“惩

恶扬善”,正符合儒家的礼乐传统,故B项错误;材料“梁启超也认为《春秋》‘只能作经读,不能作史读’”,说明孔子著《春秋》时带有强烈的个人政治观点,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孔子则曲笔作《春秋》以‘讲礼’,惩恶扬善,使‘乱臣贼子惧’”,可见孔子著《春秋》可以维护周礼,符合春秋时期统治阶级的意愿,故D项错误。

5.黑格尔认为,中国的道德原则表现为一种外在的法则,“道德是由政府官员和法律规定的政治事物”。能较好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汉武帝独尊儒术B.唐太宗轻徭薄賦

C.宋太祖完善科举D.明成祖设立内阁

解析:选A。汉武帝独尊儒术,这使儒家思想成为古代中国封建思想的主流,符合黑格尔认为“中国的道德原则表现为一种外在的法则”的观点,故A项正确;唐太宗轻徭薄税,这属于经济政策而非思想道德,故B项错误;宋太祖完善科举,这属于教育政策而非思想道德,故C项错误;明成祖设立内阁属于政治政策而非思想道德,故D项错误。

6.(2018·潍坊模拟)儒学在孔子之后有性善性恶之争。两汉时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其用意在于( ) A.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

B.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C.神化儒学并为君权服务

D.探究人性发展本原

解析:选A。董仲舒生活的汉武帝时代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为了实现思想上官学体系的“大一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故A项正确;提高社会道德水平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神化儒学的信息,故C项错误;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这不是在探究人性发展本原,故D项错误。

7.(2018·宣城高三调研)南朝道士张融临死时遗命入殓“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法华经》”。这主要反映了( )

A.南朝人热衷研究中外文化典籍

B.进士集儒、释、道三教于一身

C.儒、释、道三教出现调合之势

D.佛教已与儒学、道教鼎足而立

解析:选C。材料中的文献都是中国古代典籍,没有外国文献,故A项错误;科举制出现于隋唐时期,南北朝时期没有科举制,没有进士的说法,故B项错误;《孝经》是儒家的思想,《老子》是道家的经典,《小品》《法华经》是佛教的著作,故体现了儒、释、道三教出现调合之势,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儒、释、道三教并存、三教调和的内容,没有突出佛教的地位变化,故D项错误。

8.学者余英时认为:“理学家虽然以政治主体的‘共治者’自待,但毕竟仍旧接受了‘君以制命为职’的大原则。”其强调宋明理学是( )

A.突出格物致知的目的

B.确立三纲五常的地位

C.维护专制统治的本质

D.弘扬儒家思想的精神

解析:选C。格物致知是指研究经学与实际相结合,这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三纲五常,故B项错误;理学家仍旧接受了“君以制命为职”的原则,即服从君命,维护专制统治,故C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儒家思想的精神,故D项错误。

9.黄仁宇认为宋代理学“与汉代从美术化的眼光看世界不同,认为宇宙之上构成包含无数之因果关系,而人之能为善,与自然法规(他们称为天理)相符”。与汉代儒学相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