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学(喷灌系统)规划设计

合集下载

农田水利学(喷灌系统)规划设计 (2)

农田水利学(喷灌系统)规划设计 (2)

农田水利学(喷灌系统)规划设计 (2)灌水周期可取5~7天。

该地属半干旱气候区,灌溉季节多风,月平均风速为2.5m /s ,且风向多变。

该地冻土层深度0.6m 。

灌溉区域如下图所示:果园平面图要求:(1)选择喷头型号和确定喷头组合形式(包括验核组合平均喷灌强度(ρ)是否小于土壤允许喷灌强度(允ρ);(2)布置干、支管道系统(包括验核支管首、尾上的喷头工作压力差是否满足《喷灌技术规范》的要求,下称《规范》);(3)拟定喷灌灌溉制度,计算喷头工作时间及确定系统轮灌工作制度;(4)确定干、支管管道直径,计算系统设计流量和总扬程。

(5) 水泵和动力选型。

1、喷灌选型与总体规划1.1喷灌工程应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 资料收集: 1、地形:地面平坦2、土壤:砂壤土冻土层深0.6m3、作物:苹果树园林,正值盛果期4、水源:机井,果园南部井水,最大供水量为h m /603,水位距地m 20。

5、气象:灌溉季节多风,平均风速2.5m/s ,风向多变6、种植面积95亩,果树2544株,株距4m ,行距6m ,园内有十字交叉道路,路边与第一排树的距离南北向为2m ,东西向为3m 。

社会经济条件:果园为实验果园,面积95亩,交通方便,电力供应不足;系统选型:工程应根据因地制宜原则,综合考虑以下因素选择系统类型:1、 水源类型位置;2、 地形地貌 ;3、 地块形状;4、 土壤地质;5、 降水量灌溉区风速 ;6、 风向;7、 对象;8、 社会经济条件; 9、 生产管理体制;10、 劳动力状况及使用者素质等情况。

由于该果园为盛果期的苹果树,经济价值就目前情况较高。

灌水频繁,作物耗水量大,劳动力缺乏,但作为实验果园,管理者素质高有利于喷灌系统的实施,综合考虑后,拟定采用固定使得喷灌系统。

喷灌设计保证率应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确定,一般不应低于85%。

灌溉试验资料:该地区位于淮北地区,土壤为砂壤土,田间持水率为32%(占容重,下同),凋萎系数为田间持水率的60﹪。

喷灌工程规划与设计方案

喷灌工程规划与设计方案

喷灌工程规划与设计方案一、前言喷灌工程是一种将水以雾化的方式喷洒在农作物上的灌溉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喷洒范围广、喷灌均匀、灌水量可调节等。

因此,喷灌工程在农业生产中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喷灌工程的规划与设计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规划阶段1. 调研与分析在进行喷灌工程规划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对地理环境、水资源、农作物种植情况等方面的调研和分析。

通过对土壤类型、降水量、气候特点等的分析,确定喷灌工程建设的地点、灌溉方式和水源选择等。

2. 目标设定喷灌工程的规划需要根据地方的农作物种植情况和灌溉需求制定具体的目标。

目标可以包括提高农作物产量、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土流失等。

3. 方案比较在制定喷灌工程规划时,可以比较不同的喷灌技术和设备,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和农作物种植情况的喷灌方案。

比较的关键因素包括成本、效果、可持续性等。

4. 制定规划方案在调研、目标设定和方案比较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喷灌工程规划方案,包括工程建设的规模、时间节点、技术参数等方面的详细规划。

三、设计阶段1. 灌溉系统设计灌溉系统的设计是喷灌工程设计的核心内容。

首先需要确定喷灌的方式,可以根据农田的形状、农作物的品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喷灌方式。

然后需要设计灌溉管道和喷头的布局,根据农田的地形和水源的位置确定管道和喷头的设置位置。

2. 水源设备选型喷灌工程需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因此需要选择适合的水源设备。

根据水资源的情况,可以选择自流管、水泵等水源设备,同时需要考虑能源消耗、水质等因素。

3. 自控系统设计为了提高喷灌工程的效率和灵活性,可以选择安装自动控制系统。

自控系统可以根据农田的需水情况和水资源的供应情况,自动调节喷灌设备的工作状态,提高灌溉效果。

4. 安全系统设计在喷灌工程设计中,需要考虑安全设备的设置。

例如针对高压水源的安全阀、水泵启动停止自动控制设备、自动防止过载保护系统等。

五、案例分析在河南省开封市的小麦种植基地,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农业专家采用了喷灌工程灌溉。

农田水利学喷灌系统规划设计

农田水利学喷灌系统规划设计

农田水利学喷灌系统规划设计一、引言农田水利学喷灌系统是一种利用喷灌设备和技术来实现农田灌溉的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学喷灌系统规划设计是指根据农田的特点、作物的需水量、土壤条件和地形地貌等因素,合理设计和规划农田喷灌系统,以达到高效、节水和经济可行的灌溉效果。

二、农田喷灌系统规划设计的目标和原则1.目标:(1)实现灌溉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2)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3)提高农田灌溉的自动化程度,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2.原则:(1)科学性和合理性原则:灌溉设计应基于科学原理和合理需求,结合实际情况,确保灌溉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节约性原则:设计应力求节约用水,减少用水量和用水成本。

(3)适应性原则:设计应根据农田特点和作物需水状况进行规划,以适应不同土地和作物的特点和需求。

(4)灌溉设施技术先进性原则:设计应考虑并采用最先进、最适合的喷灌技术和设备,以提高灌溉的效果和工作效率。

(5)灵活性原则:设计应灵活调整,能适应不同季节和气候变化,确保农田灌溉的连续性和适时性。

三、农田喷灌系统规划设计的步骤1.数据采集和分析通过调查和采集农田的土壤条件、地貌、作物要求的水量、降雨量、温度等数据,并进行相关分析,确定农田喷灌系统的需求和要求。

2.喷灌系统布局和设计根据农田的大小和形状,确定灌溉区域的布局和位置,确保灌溉设施的合理安排和较佳的工作效果。

同时,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条件,确定灌溉设施的种类(比如喷头、喷灌管、喷灌机等)和数量。

3.喷灌系统管网设计根据灌溉区域的大小和需水量,设计和计算喷灌系统的管网。

根据地方规定和喷灌技术要求,确定主管网和支管网的尺寸、长度、水压和流量等参数,保证灌溉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供水。

4.喷灌控制和调度设计根据农田的需水状况和作物的生长需要,设计和选择喷灌控制器和自动阀门等设备,用于控制灌溉的时间、水量和频率。

同时,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特点,制定适当的喷灌调度表,确保灌溉的准确和适时。

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

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

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喷灌系统,也被称为喷头灌溉系统,是一种灌溉农田的常用方式之一、它通过一系列的喷头和水管,将水喷洒在作物的根部,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

该系统的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土壤状况、作物需水量、气候条件以及灌溉设备等。

下面将介绍喷灌系统规划设计的相关要点。

首先,需要对土壤进行测定和分析。

了解土壤的质地、土壤的透水性、持水能力以及土壤的化学性质,可以帮助确定喷灌系统的设计参数。

例如,含沙量高的土壤可以选择配备较大的喷水头,以确保水分能够充分渗透进土壤;而持水能力较低的土壤则需要更频繁的灌溉。

其次,需要考虑到作物的需水量。

每种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需水量确定喷灌系统的灌溉频率和持续时间。

可以通过科学测算或参考相关数据,确定每次灌溉的时间和水量。

再次,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

气温、湿度和风速等因素都会对喷灌系统的灌溉效果产生影响。

高温和风速较大的环境下,水分容易蒸发,因此需要增加灌溉频率和水量。

而湿度较高的地区,则需要减少灌溉频率,以免导致作物过湿。

另外,喷灌系统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供水设备和水资源的情况。

喷灌系统需要配备管道、过滤器、水泵等设备,以及充足的水源。

在规划设计中,需要确保供水设备的安装位置合理,并且能够满足作物的需水量。

此外,在水资源有限的地区,可以考虑采用节水技术,如滴灌、雨水收集等方式,以减少水的浪费。

最后,还应考虑到喷灌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喷灌系统的使用寿命通常较长,但也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维护工作包括检查水管的漏水情况、清洁喷头和过滤器、清除管道中的污物等。

此外,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科学施肥,以保证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综上所述,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土壤状况、作物需水量、气候条件以及供水设备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合理的规划设计可以提高灌溉的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从而实现农田的可持续发展。

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

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

第八节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喷灌系统是由水源取水,经过水泵加压(自压系统除外),再通过各级压力管道,送至竖管及喷头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管道系统。

其中固定管道式多是将干、支管均埋入地下。

半固定管道式多是将干管铺设在地上,支管位于地面,灌完一片后挪移到另一片,它们的管道设计方法基本一致。

机组式喷灌系统则有所不同,这里重点讲述固定管道式喷灌工程的规划设计。

一、喷灌工程规划设计的原则和内容(一) 原则1、管道工程分级喷灌系统较小时,管道分成两级,干管和支管;有三级管道时分为干管,分干管和支管;有四级管道时,分总干管、干管、分干管和支管。

最末一级,带有喷头的工作管道,称为支管。

连接喷头与支管的管道称竖管。

2、管道布置原则(1) 管道布置应使管道总长度尽量短,管径小,造价省,有利于防止水击。

(2) 山丘区布置喷灌系统时,普通应使干管沿主坡向布置,支管则平行等高线布置。

(3) 管道布置应考虑各用水单位的需求,便于用水管理,有利于进行轮灌分组。

(4) 平原地区,支管尽量与作物耕作方向一致。

(5) 充分考虑地块的地形变化,力求使支管长度一致,规格统一。

管线纵剖面应力求平顺,减少折点,尽量避免管线浮现驼峰。

(6) 管线的布置应结合排水系统,道路林带,供电系统及行政村的规划统一规划,山、水、田、林、路。

(二) 喷灌工程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1 、勘测和采集基本资料:(1) 地形图,(2) 土壤,(3) 气候,(4) 水源,(5) 农作物,(6) 动力供应,(7) 交通,(8) 农业生产现状。

2、确定喷灌区域根据水源、地形、土壤、农作物及经济条件,确定喷灌区域的范围和面积。

3、计算喷灌用水量,进行水源工程的规划设计。

4、确定喷灌系统类型,对选定的方案进行设计,也可以选两种以上方案进行比较,确定最优方案。

5、计算工程、设备统计表、编制概预算。

6、编制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

(三) 主要设计成果1、喷灌工程规划设计说明书一份。

2、喷灌工程平面布置图,管道、沟渠纵剖面图,管道结构示意图,建造物设计图(泵站、泄水井、支墩、镇墩、农桥等)。

喷灌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模板

喷灌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模板

喷灌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模板一、项目背景喷灌工程是农田灌溉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喷灌系统可以实现对农田的精细灌溉,提高灌溉效率,降低水资源消耗,增加农田产量。

鉴于此,我公司协助客户进行喷灌工程的规划设计,以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

二、项目范围该项目的工程范围包括土地准备、喷灌系统的设计、设备采购、系统安装与调试、运行维护等内容。

三、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为客户打造一套先进、高效、稳定的喷灌灌溉系统,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发展。

四、喷灌系统设计原则1. 便捷性:喷灌系统的操作、维护、维修需具备便捷性,方便农民使用和维护。

2. 高效性:喷灌系统的设计要求能够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 稳定性:喷灌系统的设计应保证其运行的稳定性,减少系统的故障率。

4. 经济性:设计要具有合理的成本,节约成本,提高系统的经济效益。

五、项目实施方案1. 喷灌系统设计(1) 土地准备:根据客户的土地情况,确定土地的类型、大小、地形等信息,为喷灌系统的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2) 喷灌系统设计:根据土地情况和农作物的需水量,设计喷灌系统的布局、管道走向、灌溉区域等内容。

2. 设备采购(1) 喷灌设备选型:根据喷灌系统设计要求,选择适用的喷灌设备,包括喷头、管道、泵站等设备。

(2) 设备采购:依据客户的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设备供应商,进行设备采购。

3. 系统安装与调试(1) 喷灌系统安装: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喷灌系统的安装,包括管道敷设、设备安装等工作。

(2) 系统调试:安装完成后,对喷灌系统进行调试,确保系统的运行稳定。

4. 运行维护(1) 喷灌系统运行:为客户培训喷灌系统的操作技术,确保客户能够熟练运行喷灌系统。

(2) 系统维护:建立喷灌系统的定期维护方案,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六、环境保护措施1. 土地保护:尽量减少土地的破坏,保护农田的生态环境。

2. 水资源保护:喷灌系统的设计要求使用水资源的效率高,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 生态环境保护:喷灌系统的设计要求不对农田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农田水利学(喷灌系统)规划设计

农田水利学(喷灌系统)规划设计

学校:云南农业大学学院: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指导老师:教学班号:一班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学号:姓名: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目的通过对管道灌溉系统(包括喷灌,微灌或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了解灌溉系统设计过程及设计方法,巩固农田水利学的所学内容,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具体要求1、管道灌溉系统的规划布置原则,掌握灌溉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与设计方法;2、掌握管道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规范;3、学会收集,分析,运用有关资料和数据;4、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创造能力及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本资料某实验果园,面积95亩,种植苹果树共2544株,果树株距4m,行距6m,正值盛果期。

园内有十字交叉道路,路边与第一排树的距离南北向为2m,东西向为3m。

果园由道路分割成为4小区。

详见1:2000果园规划图。

该园地面平坦,土壤为砂壤土,果园南部有一眼机井,最大供水量60m3/h,动水位距地面20m。

该地电力供应不足,每日开机时间不宜超过14h。

为了节约用水,并保证适时适量向果树供水,拟采用固定式喷灌系统。

据测定,该地苹果树耗水高峰期平均日耗水强度为6mm/d,灌水周期可取5~7天。

该地属半干旱气候区,灌溉季节多风,月平均风速为2.5m /s ,且风向多变。

该地冻土层深度0.6m 。

灌溉区域如下图所示:果园平面图要求:(1)选择喷头型号和确定喷头组合形式(包括验核组合平均喷灌强度(ρ)是否小于土壤允许喷灌强度(允ρ);(2)布置干、支管道系统(包括验核支管首、尾上的喷头工作压力差是否满足《喷灌技术规范》的要求,下称《规范》);(3)拟定喷灌灌溉制度,计算喷头工作时间及确定系统轮灌工作制度;(4)确定干、支管管道直径,计算系统设计流量和总扬程。

(5) 水泵和动力选型。

1、喷灌选型与总体规划1.1喷灌工程应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资料收集: 1、地形:地面平坦2、土壤:砂壤土冻土层深0.6m3、作物:苹果树园林,正值盛果期4、水源:机井,果园南部井水,最大供水量为h m /603,水位距地m 20。

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说明

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说明

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说明一、引言喷灌系统是一种现代化的农田灌溉方式,它采用喷灌器进行灌溉,具有均匀、节水、经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农田灌溉中。

本文将针对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进行说明,包括选择灌溉区域、确定系统类型、设计喷灌器布局等方面内容。

二、选择灌溉区域在进行喷灌系统规划设计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灌溉区域。

选择灌溉区域时,应考虑土壤类型、气候条件、作物品种以及水资源等因素。

对于土壤类型较为适宜、气候湿润、水资源充足的区域可优先考虑喷灌系统。

三、确定系统类型根据灌溉区域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喷灌系统。

常见的喷灌系统包括固定式喷灌系统和移动式喷灌系统。

固定式喷灌系统适用于灌溉范围相对固定的区域,移动式喷灌系统适用于灌溉范围较大或作物种植周期较长的区域。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喷灌系统类型。

四、确定系统布局1.确定主干管和支管布局主干管是喷灌系统中的核心管道,应根据灌溉区域的大小和作物的布局确定主干管的长度、直径和布局方式。

支管是从主干管引出的供水管道,应根据作物的分布和灌溉需求合理设置支管布局。

2.设计喷灌器布局喷灌器的布局决定了灌溉的均匀度和效果。

应根据作物的大小、密度、喷灌器的喷水范围等因素进行布局设计。

通常喷灌器的间距和排列方式可以遵循以下原则:(1)间距合理:喷灌器之间的间距要保证水分的均匀分布,一般间距可以控制在1-1.5米之间。

(2)排列均匀:喷灌器的排列方式可以采取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形式,以保证水分的均匀浇灌。

五、选择喷灌器类型和参数选择合适的喷灌器是喷灌系统规划设计的关键。

不同类型的喷灌器适用于不同的作物和灌溉需求。

常见的喷灌器类型包括喷头式喷灌器、喷雾式喷灌器和微喷式喷灌器等。

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喷灌系统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喷灌器型号、喷孔直径等参数。

六、确定灌溉水源和供水装置七、确定自动控制系统八、安装、调试和维护在喷灌系统规划设计完成后,应进行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

确保管道、喷灌器等设备的安装正确,供水系统正常运行后,进行喷灌器的调试和试灌工作。

喷灌工程规划方案

喷灌工程规划方案

喷灌工程规划方案1. 引言喷灌工程是利用喷灌设备将水源喷洒到农田、果园、花圃等农用及景观用地上,以满足植物的灌溉需求。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份完整的喷灌工程规划方案,以确保工程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2. 喷灌工程基本要求2.1 灌溉需求分析在进行喷灌工程规划前,需要对所需灌溉区域的需水量进行分析。

该分析可以考虑以下因素:•土地类型与作物种类•整体灌溉计划和农业生产季节•地下水和雨水资源的可利用性•土地坡度和排水状况2.2 喷灌设备选择喷灌工程需要选择适合的喷灌设备,以确保灌溉效果最佳且能够节约水资源。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以下类型的喷灌设备:•喷头式喷灌系统:适合灵活控制灌溉区域和水量,并可根据植物需求进行定点喷灌。

•追踪喷灌系统:通过传感器追踪植物需水量,自动调整喷水位置和水量。

•雨淋灌溉系统:适用于较大面积的农田,将水源从上方均匀喷洒到土地表面。

2.3 喷灌工程排水系统一个完整的喷灌工程应考虑良好的排水系统,以防止土壤水分过度,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排水系统应包括以下组成部分:•主排水渠道:确保灌溉用水和降雨过后,排水畅通。

•井排: 用于排出地下水和表面积水。

•排水沟:将在灌溉过程中产生的多余水分导向下游。

•排水湖:收集和存放排水过多的水。

3. 喷灌工程规划步骤3.1 水资源供应规划通过分析水资源的供应情况,确定灌溉工程所需的主要水源。

这可能包括自来水、地下水或其他可再生水资源。

在选择供水源时需要考虑供水稳定性、水质和成本等因素。

3.2 灌溉区域划定和土地准备根据灌溉区域的需水量和作物类型,确定灌溉区域的范围和划分。

然后进行土地准备工作,包括除草、整地等,以确保良好的灌溉效果。

3.3 喷灌设备安装和调试安装合适的喷灌设备,根据灌溉区域的大小和形状进行布置。

在设备安装后,进行调试工作,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喷水均匀。

3.4 灌溉系统管理和维护喷灌工程完成后,需要确保灌溉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这包括定期检查设备、清洁喷头、调整喷洒角度和水量等。

农田水利学规划设计

农田水利学规划设计

农田水利学规划设计农田水利学是农业工程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包括灌溉、排水、节水等内容。

其中,喷灌系统是一种现代化的农田灌溉方式,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规划设计的角度来探讨农田水利学(喷灌系统)的一些关键要素。

首先,农田水利学(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到农田的地理条件和土壤水分特点。

地理条件包括海拔高度、气候状况和降水量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到喷灌系统的设计参数,如喷头间距、喷头喷水量、喷灌频率等。

土壤水分特点则包括土壤水分保持能力和渗透性等指标,这些指标会影响到喷灌系统的设计方法,如喷灌量的控制和喷头的布置等。

其次,农田水利学(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到农作物的生长需水量和灌溉水质。

农作物的生长需水量是决定灌溉量的重要依据,它与农作物的生长期、种植密度和生长状态等因素有关。

灌溉水质则包括水源的污染程度和灌溉水的化学性质等,不同的水质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喷灌系统的设计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水质处理或选择适宜的灌溉方式。

再次,农田水利学(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到灌溉方式和设施的选择。

喷灌系统可以分为喷洒灌溉和滴灌灌溉两种方式,喷洒灌溉适用于作物生长期较短、土壤渗透性较好的地区,滴灌灌溉适用于作物生长期较长、土壤水分保持能力较好的地区。

在选择喷灌设施时,需要考虑到灌溉效果、设施的投资和维护成本以及农田的管理要求等因素。

最后,农田水利学(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到节水和土壤保育的原则。

喷灌系统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管理来降低水分的损失,例如调整喷头的间距、喷头的喷水量和喷灌频率等。

此外,喷灌系统还可以通过溢流排水和设施排水等方式来控制农田排水,避免土壤侵蚀和水资源的浪费。

总之,农田水利学(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它需要综合考虑地理条件、土壤特性、作物需水量和灌溉水质等因素,并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和设施来实现节水和土壤保育的目标。

只有合理规划和设计农田水利系统,才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和效益,实现农田的可持续发展。

农田水利学管道喷灌系统课程设计

农田水利学管道喷灌系统课程设计

农田水利学管道喷灌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农田喷灌系统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原理及技术方法,掌握农田水利学知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1.农田喷灌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构成。

2.农田水利学中的水文、水力及其计算方法。

3.喷灌系统的地形分析和灌溉要求。

4.设计喷灌系统的计算方法,如计算流量、压力等。

5.喷灌系统的选型和设计。

6.喷灌系统的施工和维护。

三、课程设计步骤1.确定课程设计主题和任务分配。

2.学生按照任务分配进行论文和操作实践方面的准备。

3.进行理论学习,包括农田喷灌系统原理及构成、水文、水力计算方法等。

4.进行实践操作实验,模拟喷灌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5.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方案、实践操作记录、分析评估等。

6.在班内进行成果展示和讨论。

四、课程设计要求1.论文严格按照要求格式书写,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2.操作实践规范、精细,做到安全、高效、环保。

3.报告内容全面、准确、结论明确。

4.展示和讨论过程中认真听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五、课程设计评估1.论文和操作实践各占50%的总成绩。

2.论文评分主要看论文质量和思路,包括内容丰富性、逻辑性、表达能力等。

3.实践操作评分主要看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质量和效率,包括操作流程、安全措施、环保要求等。

4.课程设计报告评分主要看学生对农田喷灌系统方法的掌握程度、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和实用性、分析和评估的准确性。

5.展示和讨论评分主要看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能力、认识和思考深度,以及对同学和教师的互动反应。

农田水利学喷灌系统规划设计完整版

农田水利学喷灌系统规划设计完整版

农田水利学喷灌系统规划设计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学校:云南农业大学学院: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指导老师:教学班号:一班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学号:姓名: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目的通过对管道灌溉系统(包括喷灌,微灌或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了解灌溉系统设计过程及设计方法,巩固农田水利学的所学内容,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具体要求1、管道灌溉系统的规划布置原则,掌握灌溉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与设计方法;2、掌握管道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规范;3、学会收集,分析,运用有关资料和数据;4、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创造能力及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本资料某实验果园,面积95亩,种植苹果树共2544株,果树株距4m,行距6m,正值盛果期。

园内有十字交叉道路,路边与第一排树的距离南北向为2m,东西向为3m。

果园由道路分割成为4小区。

详见1:2000果园规划图。

该园地面平坦,土壤为砂壤土,果园南部有一眼机井,最大供水量60m3/h,动水位距地面20m。

该地电力供应不足,每日开机时间不宜超过14h。

为了节约用水,并保证适时适量向果树供水,拟采用固定式喷灌系统。

据测定,该地苹果树耗水高峰期平均日耗水强度为6mm /d ,灌水周期可取5~7天。

该地属半干旱气候区,灌溉季节多风,月平均风速为2.5m /s ,且风向多变。

该地冻土层深度0.6m 。

灌溉区域如下图所示:果园平面图要求:(1)选择喷头型号和确定喷头组合形式(包括验核组合平均喷灌强度(ρ)是否小于土壤允许喷灌强度(允ρ);(2)布置干、支管道系统(包括验核支管首、尾上的喷头工作压力差是否满足《喷灌技术规范》的要求,下称《规范》);(3)拟定喷灌灌溉制度,计算喷头工作时间及确定系统轮灌工作制度;(4)确定干、支管管道直径,计算系统设计流量和总扬程。

(5) 水泵和动力选型。

1、喷灌选型与总体规划 喷灌工程应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 资料收集: 1、地形:地面平坦2、土壤:砂壤土冻土层深0.6m3、作物:苹果树园林,正值盛果期4、水源:机井,果园南部井水,最大供水量为h m /603,水位距地m 20。

农田水利学规划设计

农田水利学规划设计

农田水利学规划设计农田水利学,也称为农田灌溉与排水学,是研究农田灌溉和排水的学科领域。

其中,喷灌系统是一种高效、节水的灌溉方式,在农田水利学规划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

下面将从灌溉需求、水源选择、喷灌系统设计等方面分析农田水利学中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

首先,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需要根据农田的灌溉需求进行决定。

农田的灌溉需求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土地利用类型、作物种类、作物生长时期、土壤类型和质地、气候条件等。

通过调查研究和实地观察,了解农田的具体情况,确定喷灌系统的设计参数,如喷灌器的喷孔尺寸、间距、喷灌时间和频率等,以满足农作物的灌溉需求。

其次,选择合适的水源也是喷灌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一环。

在选择水源时,需要考虑水源的可持续性、水源数量和水源质量等因素。

一般来说,可选择的水源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和人工水源。

地下水是一种稳定可靠的水源,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开采造成的地下水位下降和水质恶化的问题。

地表水虽然容易获取,但受季节和气候影响较大,需要建立水库或调蓄设施进行储备。

人工水源包括雨水收集和废水回收等,有利于节水和环境保护。

第三,喷灌系统的设计要合理布局,提高灌溉效率。

布置喷灌系统时,要根据农田的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状况,确定灌溉区域和灌溉方式。

常用的喷灌方式有固定式喷灌、移动喷灌和旋转喷灌等。

喷灌器的布置要考虑到农作物的分布和生长特点,合理配置喷灌器的数量和位置,使水分能够均匀覆盖到作物根系区域,并尽量减少水分的损失和浪费。

第四,喷灌系统设计还需要考虑节水和环境保护因素。

在喷灌系统中,可以采用节水设备和技术,如节水喷灌器、滴灌技术和夜间灌溉等,减少水分的损失。

同时,要严格控制农药、化肥和农田污水等对水质的污染,保护农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学中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灌溉需求、水源选择、灌溉布局和节水环保等因素。

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喷灌系统,能够提高农田的灌溉效果,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为农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

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

一、灌溉方式种种科学用水,充分发挥灌溉水的最大增产效益,就需要选择正确的灌溉方式。

灌溉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地面灌溉,这是水从地表面借重力作用和毛管作用浸润土壤的一种灌溉方式,其中包括畦灌、沟灌、淹灌等几种灌水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作物。

地面灌溉需要设备少,技术要求简单,是目前广泛采用的灌溉方式。

地下灌溉是将水引入地下暗管或孔洞,从地面下借毛管作用自下而上湿润土壤的灌溉方式。

该方法具有一定优点,但地下管道易淤塞,造价高,施工和维修麻烦,目前采用并不广泛。

喷洒灌溉是利用机械或天然坡度所形成的水压力,将水喷洒至空中呈雨点状湿润土壤的灌溉方式。

与传统地面灌溉相比,喷灌明显具有省水、增产和不破坏土壤结构等优点,近年来发展很快。

此外,近年来还有一种滴水灌溉方式,它根据作物需要,通过埋设于地下或布置在地面的塑料管,精确地将水分和养分直接滴到每棵作物的根部。

滴灌适用于干旱缺水地区,在我国北方有着较大的发展前途。

二、灌区勘测调查生产上在选择喷灌方案时,要依据当地地形、土壤、水源等实际情况,结合灌溉的需要及实际经济条件等加以确定。

灌区勘测调查就是要对这些自然和经济条件进行调查研究,意在取得有关喷灌工程设计的基础资料。

其内容主要有:1.地形地势调查此项调查是要了解灌区范围内的地形特点和起伏变化情况,一般需要有大比例尺地图,以便根据需要和可能,确定灌区的部位、范围以及水泵的位置和各级管道的大体布局等。

2.土壤调查土壤调查的重点在于搞清灌区内土壤的渗透率,即每小时水渗入土壤的深度(以厘米/小时为单位)。

一般砂质土壤保水能力差,就要求喷洒强度大一些;粘质土壤渗透率小,喷酒强度要求小一些。

搞清灌区内土壤质地及其分布对工程设计具有重要作用。

3.水源调查水源调查主要要查清区内作为灌溉水源的河、渠、井、泉的水位高程及其变幅,分析供水水量的各证率,进而研究水源工程问题。

4.气象调查气象调查是收集当地降水、气温、地温、风向、风力等与喷灌有密切关系的农业气象资料,为喷灌方案的确定提供气象学方面的依据。

课设灌区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

课设灌区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Q灌区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一、题目类型南方,丘陵区山间川地。

地面坡度较大,沟系发达,无洪涝之虞。

气候湿润,但雨量分布不均。

种植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

主要任务是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

二、基本资料2.1概况灌区位于界荣山以南,马清河以北,(20m等高线以下的)总面积约12万亩。

气候温与,无霜期长,适宜于农作物生长。

年平均气温16.5℃,多年平均蒸发量1065mm,多年平均降水量1112mm,灌区地形图见附图。

灌区人口总数约8万,劳动力1.9万。

申溪以西属兴隆乡,以东属大胜乡。

根据农业规划,界荣山上以林、牧、副业为主,马头山以林为主,20m 等高线以下则以大田作物为主,种植稻、麦、棉、豆等作物。

灌区上游土质属重粘壤土,下游龙尾河一带属中粘壤土。

地下水埋深一般为4~5m,土壤及地下水的PH值属中性,无盐碱化威胁。

界荣山、龙尾山等属土质丘陵,表土属重粘壤土,地表5~6m以下为岩层,申溪及吴家沟等沟溪均有岩石露头,马头山陈村以南至马清河边岩石遍布地表。

吴家沟等沟溪纵坡较大,下切较深,一般为7~8m,上游宽50~60m,下游宽70~90m,遇暴雨时易暴发洪水,近年来已在各沟、溪上游修建多处小型水库,山洪已基本得到控制,对灌区无威胁。

灌区为马清河流域规划的组成部分。

根据规划要求,已在兴隆峪上游20km 处(图外)建大型水库一座,坝顶高程50.2m ,正常水位43.0m ,兴利库容1.2×1380m ,总库容2.3×1380m 。

马清河灌区拟在该水库下游A A -断面处修建拦河坝式取水枢纽,引取水库水发电则利用尾水进行灌溉。

A A -断面处河底高程30m ,砂、卵石覆盖层厚2.5m ,下为基岩,河道比降1/100,河底宽82m ,河面宽120m 。

水库所供之水水质良好,含沙量极微,水量亦能完全满足灌区用水要求。

2.2气象根据当地气象站资料,设计的中等干旱年(相当于1972年)4~11月水面蒸发量(80cm 口径蒸发皿)及降水量见表1及表2。

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

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

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喷灌系统是一种灌溉方式,通过喷头将水喷洒到作物根部,以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

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是为了确保系统高效、稳定地运行,并为作物提供合适的水分。

一、总体规划设计1.确定灌溉区域:根据作物的种植面积和类型来确定灌溉区域。

需考虑土壤类型、坡度、地形等因素。

2.确定喷头布置: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和灌溉需求,合理安排喷头的布置位置,确保喷头覆盖整个灌溉区域。

3.确定水源:选择可靠的水源,如水井、河流或水库,并计算所需的水量。

4.确定供水方式:选择合适的供水方式,有地面供水、地下供水和混合供水等,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二、主要设备设计1.水泵选择:根据所需的水量和供水方式来选择适合的水泵,需考虑扬程和流量等参数。

2.系统管道设计:选择合适的管道材质,如PVC、PE等,根据灌溉区域的大小和形状,并确保管道的安装牢固,防止渗漏和损坏。

3.喷头选择:根据作物的需水量、水压和喷头的类型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喷头,并确保其喷洒范围和喷水量的准确性。

三、操作和控制系统设计1.控制阀设计:在灌溉系统中设置适当的控制阀门,如主阀、分区阀和单体阀,用于调节和控制灌溉的水量和时间。

2.定时器选择:选择具有定时功能的控制器,以便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灌溉周期,自动控制灌溉的时间和频率。

3.过滤系统设计:设置合适的过滤器,如滤网、过滤器和磁过滤器等,用于阻止灌溉水中的杂质和颗粒物进入喷头,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系统运行与维护1.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喷头和管道是否正常,如果有损坏或堵塞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2.节水措施:合理调整喷头的角度和喷水量,合理安排灌溉时间,采取合理的排水措施等,以减少水的浪费。

3.定期清洗:定期清洗过滤器和喷头,以防止堵塞,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4.监测系统:可以安装水位监测器、压力传感器等,实时监测系统的水位、压力和流量等参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综上所述,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主要涉及灌溉区域的确定、主要设备的选择和系统控制的设计。

农田水利学喷灌系统规划设计

农田水利学喷灌系统规划设计

学校:云南农业大学学院: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指导老师:教学班号:一班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学号:姓名: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目的通过对管道灌溉系统(包括喷灌,微灌或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了解灌溉系统设计过程及设计方法,巩固农田水利学的所学内容,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具体要求1、管道灌溉系统的规划布置原则,掌握灌溉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与设计方法;2、掌握管道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规范;3、学会收集,分析,运用有关资料和数据;4、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创造能力及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本资料某实验果园,面积95亩,种植苹果树共2544株,果树株距4m,行距6m,正值盛果期。

园内有十字交叉道路,路边与第一排树的距离南北向为2m,东西向为3m。

果园由道路分割成为4小区。

详见1:2000果园规划图。

该园地面平坦,土壤为砂壤土,果园南部有一眼机井,最大供水量60m3/h,动水位距地面20m。

该地电力供应不足,每日开机时间不宜超过14h。

为了节约用水,并保证适时适量向果树供水,拟采用固定式喷灌系统。

据测定,该地苹果树耗水高峰期平均日耗水强度为6mm/d,灌水周期可取5~7天。

该地属半干旱气候区,灌溉季节多风,月平均风速为2.5m /s ,且风向多变。

该地冻土层深度0.6m 。

灌溉区域如下图所示:果园平面图要求:(1)选择喷头型号和确定喷头组合形式(包括验核组合平均喷灌强度(ρ)是否小于土壤允许喷灌强度(允ρ);(2)布置干、支管道系统(包括验核支管首、尾上的喷头工作压力差是否满足《喷灌技术规范》的要求,下称《规范》);(3)拟定喷灌灌溉制度,计算喷头工作时间及确定系统轮灌工作制度;(4)确定干、支管管道直径,计算系统设计流量和总扬程。

(5) 水泵和动力选型。

1、喷灌选型与总体规划喷灌工程应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资料收集: 1、地形:地面平坦2、土壤:砂壤土冻土层深0.6m3、作物:苹果树园林,正值盛果期4、水源:机井,果园南部井水,最大供水量为h m /603,水位距地m 20。

田地喷灌设计方案

田地喷灌设计方案

田地喷灌设计方案田地喷灌设计方案700字喷灌系统是一种高效的农田灌溉方法,通过喷头将水雾化并均匀地喷洒在农田上,以满足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

为了设计一个高效的田地喷灌系统,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确定喷灌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水源、水泵、喷头和管道。

水源可以是田井、河流或湖泊等,需要保证水质清洁和供应稳定。

水泵的选择要考虑到泵的流量和扬程的要求,以及能耗和维护成本等因素。

喷头是将水分雾化,并喷洒到农田上的设备,需要使水分均匀喷洒,并覆盖整个田地。

管道的选择要考虑到压力损失、抗压能力和抗老化等因素。

其次,需要根据田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布置和设计。

要考虑到田地的形状、大小和地势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喷头的布置间距为8-12米,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灌溉方式来确定布置密度。

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可以设置适当的斜管和支管来提高灌溉效果。

此外,还需要考虑喷灌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灌溉时间来设定灌溉周期和工作时间。

可以利用传感器和控制器来监测土壤湿度和环境条件,并自动调整喷洒量和喷洒时间。

这样可以节省水资源,提高灌溉效果,减轻农民劳动强度。

最后,还需要考虑喷灌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定期检查和清洁喷头,保证喷洒量的均匀性。

定期检查和维护水泵和管道,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同时要保持通畅的水源和排水系统,避免积水和渗漏。

综上所述,田地喷灌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到水源、水泵、喷头和管道的选择,布置和设计要根据田地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自动化控制可以提高喷灌效果,维护和管理需要定期进行。

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合理的管理,喷灌系统可以提高农田的灌溉效果,降低农业用水成本,并有效保护水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云南农业大学学院: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指导老师:教学班号:一班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学号:姓名: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目的通过对管道灌溉系统(包括喷灌,微灌或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了解灌溉系统设计过程及设计方法,巩固农田水利学的所学内容,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具体要求1、管道灌溉系统的规划布置原则,掌握灌溉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与设计方法;2、掌握管道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规范;3、学会收集,分析,运用有关资料和数据;4、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创造能力及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本资料某实验果园,面积95亩,种植苹果树共2544株,果树株距4m,行距6m,正值盛果期。

园内有十字交叉道路,路边与第一排树的距离南北向为2m,东西向为3m。

果园由道路分割成为4小区。

详见1:2000果园规划图。

该园地面平坦,土壤为砂壤土,果园南部有一眼机井,最大供水量60m3/h,动水位距地面20m。

该地电力供应不足,每日开机时间不宜超过14h。

为了节约用水,并保证适时适量向果树供水,拟采用固定式喷灌系统。

据测定,该地苹果树耗水高峰期平均日耗水强度为6mm/d,灌水周期可取5~7天。

该地属半干旱气候区,灌溉季节多风,月平均风速为2.5m /s ,且风向多变。

该地冻土层深度0.6m 。

灌溉区域如下图所示:果园平面图要求:(1)选择喷头型号和确定喷头组合形式(包括验核组合平均喷灌强度(ρ)是否小于土壤允许喷灌强度(允ρ);(2)布置干、支管道系统(包括验核支管首、尾上的喷头工作压力差是否满足《喷灌技术规范》的要求,下称《规范》);(3)拟定喷灌灌溉制度,计算喷头工作时间及确定系统轮灌工作制度;(4)确定干、支管管道直径,计算系统设计流量和总扬程。

(5) 水泵和动力选型。

1、喷灌选型与总体规划1.1喷灌工程应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资料收集: 1、地形:地面平坦2、土壤:砂壤土冻土层深0.6m3、作物:苹果树园林,正值盛果期4、水源:机井,果园南部井水,最大供水量为h m /603,水位距地m 20。

5、气象:灌溉季节多风,平均风速 2.5m/s ,风向多变6、种植面积95亩,果树2544株,株距4m ,行距6m ,园内有十字交叉道路,路边与第一排树的距离南北向为2m ,东西向为3m 。

社会经济条件:果园为实验果园,面积95亩,交通方便,电力供应不足;系统选型:工程应根据因地制宜原则,综合考虑以下因素选择系统类型:1、 水源类型位置;2、 地形地貌 ;3、 地块形状;4、 土壤地质;5、 降水量灌溉区风速 ;6、 风向;7、 对象;8、 社会经济条件;9、 生产管理体制;10、 劳动力状况及使用者素质等情况。

由于该果园为盛果期的苹果树,经济价值就目前情况较高。

灌水频繁,作物耗水量大,劳动力缺乏,但作为实验果园,管理者素质高有利于喷灌系统的实施,综合考虑后,拟定采用固定使得喷灌系统。

喷灌设计保证率应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确定,一般不应低于85%。

灌溉试验资料:该地区位于淮北地区,土壤为砂壤土,田间持水率为32%(占容重,下同),凋萎系数为田间持水率的60﹪。

在果树需水高峰期,苹果树的需水强度为d mm /6。

2.规划和设计2.1喷头选择和组合间距喷头的选择包括喷头型号 ,喷嘴直径和工作压力的选择 。

在选定喷头之后 ,喷头的流量 ,射程等性能参数也就随之确定 。

按照国家标准GB85-85《喷灌工程技术规范》规定 ,选择喷头和确定间距的具体原则:(1)组合喷灌强度不超过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值 。

在本设计中喷头的组喷灌强度均要求小于灌区土壤允许喷灌强度。

各类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如下表:注:有良好覆盖时,表中数值可提高20%。

对本灌区取p=15mm/h。

(2)在设计风速下,喷灌均匀系数不应低于75%,但对行喷式喷灌系统,不应低于85%。

对本灌区取喷灌均匀系数为80%(3)果树雾化指标取值范围在3000~4000,在选择喷头时作为依据,选择满足作物要求雾化指标的喷头。

雾化指标如下表:注:①hp为喷头工作压力水头;②d为喷头主喷嘴直径。

(4)喷洒水利用系数,有条件时宜实测确定。

无实测资料时,可根据气候条件在下列数值范围内选取:风速低于3.4米/秒,η=0.8~0.9;风速为3.4~5.4米/秒,η=0.7~0.8。

注:湿润地区取大值,干旱地区取小值。

对本灌区取η=0.82.2喷头的选择由于本灌区多年平均风速为s m /5.2,相对较大,运行方式为多支,多喷头同时喷洒,因此选单喷头喷灌强度较小喷头。

本灌区喷头的喷洒方式有全圆喷洒和扇形喷洒。

根据作物对雾化指标的要求,由《喷灌技术规范》选取金属摇臂式喷头,参数如下表所示:2.3确定组合及间距该灌区多风且风向多变,以减小风的影响采用全圆喷洒喷头组合形式为正方形,支管间距、喷头间距选取见表:喷头组合喷头间距0.3-1.6R 1.3R 1.6-3.4 (1-0.8)R (1.3-1.1)R3.4-5.4 (0.8-0.6)R (1.1-1)R注:① R为喷头射程;② 在每一档风速中可按内插法取值;③ 在风向多变而采用等间距组合时,应选用垂直风向栏的数值;④ 表中风速是指地面以上10米高处的风速。

确定喷头组合间距,由V=2.5m/s,又R=20m当v 1=1.6m/s 时,a 1=1.0R=1.0×20=20m当v 2=3.4m/s 时,a 2=0.8R=0.8×20=16m所以( 所以a=b=18mA 有效=ab=18×18=324m 22.4校核1)雾化程度按式:d h P p d 100 计算 式中:p h 为喷头工作压力,d 为喷嘴直径8mm ;d P 值越大,说明其雾化程度越高,水滴直径就越小,打击强度也越小,式中p h 选a kp 300的喷头,37508300100100=⨯==d h P pd 对于果树,d P 值控制在3000~4000,所以所选喷头满足雾化指标要求。

2)喷灌强度mm/h 3.732480.096.210001000=⨯⨯=A K =有效全ηρq w喷灌强度小于15mm/h ,满足。

已知: h m q /96.23=,23241818m m m b a A =⨯=⨯=有效,式中: w K —多支管多喷头的同时喷洒; 0.1=K w; q —喷头的喷水量η—喷灌水的有效利用系数;0.80η=;A —在全圆转动时一个喷头的湿润面积;全ρ—喷灌系统的平均喷灌强度2.5灌溉制度1、计算果园的灌水定额,设其计划湿润层深度为90cm ,则: m 设0.1×900×1.42×(30%-18%)=15.34mm2、计算灌水周期T 设== 取T 设3天3、计算一次灌水所需时间h mt 1.23.734.15===全ρ,取h t 5.2=4、计算同时工作的喷头数 又设计日净喷时间宜符合下列规定:固定管道式喷灌系统,不宜少于12小时;半固定管道式喷灌系统,不宜少于10小时;移动管道式和定喷机组式喷灌系统,不宜少于8小时; 行喷式喷灌系统,不宜少于16小时。

因此,选c=12.5h()个设喷头135.1235.21818667951=⨯⨯⨯⨯==C T t ab A N流量校核:/h 水源满足供给5、轮灌组数为:n 1= T 设*c/t=3×12.5/2.5=15(组)式中:N —同时工作的喷头数;C ——天中喷灌系统的有效工作小时数, C 取12.5h ;6、同时工作的支管数为:()根喷头支3413===n N N支N 为同时工作的支管n 为一根支管喷头数,n=4该灌区的管网配置如下图:工作制度如下表:管道设计及水力计算干支管选择硬塑料管,竖管选用DN32钢管3、扬程的确定 3.1 选择支管管径考虑多口流,多口流系数选取如下表:f,m ,b 数值表由上表及管道具体情况得F=0.423,m=1.77,f=0.948×105,,b=4.77对于支管Fh f +Δz ≤0.2h p ,又b mf d LQ fh =则:0.423×0.948×105 ×63×11.841.77/d 4.77 ≤0.2×30 d ≥55mm式中:d —管道内径()mm ; Q —喷灌系数设计流量3()m h 。

Δz=0喷灌手册选取D=63mm ,内径d=58mm 的硬塑料管 干管管径选择(由《喷灌工程学》查得经验公式):Q <3120/m h 时,13d Q =; Q ≥3120/m h 时,11.5d Q =。

Q =n ×q喷头=13×2.96=38.48m 3/h所以干管管径 mm Q d 65.8048.381313=⨯==支根据《喷灌设计手册》选管径mm d 110=,壁厚为mm 5.3,实际内径为mm 103Φ的硬塑料 管。

比阻值s 0=2.375×10-5 3.2 计算水头损失: 1、干管的沿程水头损失为:2、计算典型支管沿程水头损失:()mdLQ Ffh b f 79.05884.1163432.010948.077.477.15m=⨯⨯⨯⨯==支3、计算干管局部水头损失:4、计算支管水头损失:5,计算竖管水头损失:竖管选用DN32钢管,内径为mm 28,竖管计算长度为3.0m 则一根竖管水头损失为:m d Q L f h s b m s s s 61.02896.20.31025.61.59.15=⨯⨯⨯== 6,计算喷头水头损失又所以扬程的确定已知喷头工作压力为h p =300KPa,即相当于h=30m 的水头,取管道埋深为0.7m 。

水泵的设计扬程式中:为水位距地的距离;为喷头的压力;为地势的高差;即水泵的设计扬程为56.44m。

水泵的选型及动力配套省略。

4、设备用量与材料细表表1 管材设备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型号备注1 干管m 300 硬质塑料管PVC外径110mm内径103mm2 支管m 2424 硬质塑料管PVC外径63mm内径58mm3 竖管m 480 DN32钢管内径28mm表2 喷头型号接头式及尺寸工作压力kPa喷头流量3m h喷头直径mm射程m喷灌强度(mm/h)120PY"1G300 2.96 8 20.0 3.13表3 接头名称型号数量(个)备注三通接头三承三通1 总干管与干管连接2 干管与分干管连接四通接头三承四通24 分干管与支管连接接头弯管接头162用于支管与竖管连接和水泵进出口处卡套式接头------用于各管长不足时,连接两管表4 闸阀表5 其它设备5、水泵和动力选型省略主要参考文献1、郭元裕主编,农田水利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年2、华东水利学院主编,水工设计手册(8),水电出版社,1984年3、魏永曜、林性粹编,农业供水工程,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年4、喷灌工程设计手册编写组,喷灌工程设计手册,水利电力出版社,1989年5、傅琳、董文楚、郑耀泉编著,微灌工程技术指南,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