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核心素养之人地协调观第三讲农业与地理环境(44张PPT)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 第四章 第3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课件 湘教版

高考地理 第四章 第3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课件 湘教版

第十九页,共19页。
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遵循公平性原则,只有在代内、 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 间遵循公平性原则,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3
第三页,共19页。
传统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
哲学基础
人类中心论即知 识就是力量
强调建立一种辩证 指 标,GDP增长就 意味着发展
必修 (bìxiū)Ⅱ
第四章
人类(rénlèi)与地理环 境的协调发展
1
第一页,共19页。
第 3节
协调(xiétiáo)人地 关系的主要途径
2
第二页,共19页。
一、可持续(chíxù)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对

传统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
观可持续发展,一是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 生态环境为基础;二是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三是 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
17
第十七页,共19页。
鱼塘的底泥又可作为农田、果园的 肥料。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可持续发 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其丰富的内涵概括 起来有三点: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 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社会的 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 (gòngtóng)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
18
第十八页,共19页。
A.减轻大气污染 B.减轻“白色污染” C.促进生物多样性 D.减轻酸雨危害
第(2)题,人们目前广泛使用塑料 袋进行购物,塑料袋在自然状态下不易分解 (fēnjiě),易造成“白色污染”。
7
第七页,共19页。
(3)这种购物袋的生产原料(yuánliào) 在我国的最D大产地是( )
A.河南省
B.山东省
第十五页,共19页。
利用留民营村农副产品综合循环利用 示意图,归纳分析可持续发展(fāzhǎn)的含 义:

高三专题复习第6章人类地理环境协调发展(共35张ppt)

高三专题复习第6章人类地理环境协调发展(共35张ppt)

• (2014•课标Ⅱ)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 列要求。(12分)
•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日 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 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 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 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 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 (2017•新课标Ⅱ卷)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 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企 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 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 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图6示意1994 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 (4)分析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可以从采取优质煤炭、先进技术, 及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方面考虑,运输过程中的污染,可以从改进 交通运输工具等方面考虑即可。
• 【答案】(3)公路运输中散落焦炭;煤炭运输中产生扬尘等大气污染; 汽车行驶过程中排放废气加剧空气污染等。
• (4)集中采用先进技术,加强废气、废渣回收利用,废弃物达标排 放;改变交通运输方式,采用电气化机车,减少内燃机车对环境的污染; 选择使用高标准(低硫、低灰分)煤炭资源等。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有那些?
小组讨论: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有何不同?
分析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有那些?
• (1)分析区域区位特征、地理环境特征、人类活动与人地关系等 地理环境背景。
• (2)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从区域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交 通、科技、市场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高考地理核心素养之人地协调观人口与地理环境(44张PPT)

高考地理核心素养之人地协调观人口与地理环境(44张PPT)

而后期降速

长状况 数量 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
急剧增加
达到人口高峰后,出现 零增长或负增长
原因
生产力水平低下,医 疗卫生条件差
生产力水平提高,经 济发展,医疗卫生水 平提高
受经济、文化等的影响, 人们的社会观念和家庭 生育观念发生变化
考点分析:人口增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分析:地理环境影响
考点分析:地理环境影响
知识梳理:人口与地理环境思维导图
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起伏大,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 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 ,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 B.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 C.西北地区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利,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 D.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发展落后,是环境承载力小的最关键因素 2.有关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 B.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经济发展落后 C.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有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 D.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人口合理容量会永远很小
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②影响社会
影响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③老年人生活 孤单、生活困难;④劳动力不足;
⑤青壮年负担过重
措施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趋势
人口数量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还 会逐渐减少
①粮食供给不足;②教育、就业问题突 出;③人民生活贫困化;④人口素质偏 低;⑤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等

高考地理核心素养之人地协调观城市与地理环境(41张PPT)

高考地理核心素养之人地协调观城市与地理环境(41张PPT)

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分布 拉丁美洲如巴西、阿根廷等国家 亚洲如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1)发生的国家1)发生的国家:主要在发展中国家;(2)现象的本质2)现 相同点 象的本质: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3)影响3)影响:都不利
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1)表现不同:虚假城市化表现为城市化水平高,滞后城市化表现为城市化
答案提示:7、D 8、C
读某学生所在区域的城市分布简略示意图.完成下面 小题 9.该学生家准备购买一辆高档轿车,他们最可能去的 城市及判断理由正确的是 A.去A城市,A城市的服务范围广,服务级别高 B.去A城市,A城市交通便利 C.去B城市,B城市的服务便利 D.去B城市,离该学生家近 10.判断下列行为最合理的是 A.去B城市上中学 B.去A城市购买日常生活用品 C.去B城市推销高档珠宝玉器 D.在B城市设立 商品全国代理办事处
典例探究:
【详解】
3.依据材料“全域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高级阶段”,该模式需建立在经济相对发达的 基础上,在发达地区推行。综合比较选项中四个省份,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高,省内经 济发展差异小,最适宜推进全域城市化。故选A。 4.依据材料“全域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高级阶段,城市(中心城镇)发展以产业集聚 为动力,乡村振兴以生态建设为依托”,推进全域城市化有利于统筹区域协调,缩小地 区差异,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故选C。
答案提示: 3.A 4、C
下图为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5.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A.甲—商业区 乙—工业区 丙—住宅区 B.甲—住宅区 乙—工业区 丙—商业区 C.甲—商业区 乙—住宅区 丙—工业区 D.甲—工业区 乙—商业区 丙—住宅区 6.关于该城市规划及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适宜规划建设高级住宅区——地价较低 B.②处适宜规划建设化工厂——交通便利 C.③处适宜规划建设绿化带——减少污染 D.④处适宜规划建设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

高考地理复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共32张PPT)

高考地理复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共32张PPT)

美国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春小麦
冬小麦
高考地理复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共32张 PPT)
高考地理复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共32张 PPT)
①水利工程量大 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旱涝灾害频繁
②生产规模小 人多地少
③单位面积产量高
④商品率低
人多地少,自给为主
⑤机械化水平低
凭经验种植 ⑥科技水平低
高考地理复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共32张 PPT)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 高考地理复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共32张PPT) 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一、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一)、农业生产的概念及特点
1、概念-----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
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
2、特点-----
(1)地域性-----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 (2)季节性和周期性----农业生产必须“因时制宜”
我国糖料作物“南蔗北菜”的生产格局 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哪些特点?
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 2、特点 3、区位条件
主要分布:美、加、阿、澳、俄、中国东北、西北
高考地理复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共32张 PPT)
高考地理复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共32张 PPT)
特点:
生产规模大 商品率高 机械化水平高
高考地理复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共32张 PPT)
高考地理复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共32张 PPT)
然、技术、交通条件等都相同。
基本观点
离城市越远,农产品运费越高;越接近城 市地价或租金越高。
农民的选择应该是带来纯收益最高的那种农产品。
农业布局形成一城市为中心的六个同心圆地带

高考地理核心素养之人地协调观工业与地理环境(40张PPT)

高考地理核心素养之人地协调观工业与地理环境(40张PPT)
答案提示:1.D 2.A
读下列甲、乙、丙、丁四个不同类型企业 的运输成本构成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下列对甲乙丙丁四个企业成本及布局分 析正确的是 A.甲原料运费占总运费比约为50% B.乙的最优区位是布局在燃料产地 C.丙的最优区位是布局在原料产地 D.丁燃料运费占总运费比约为50% 4.下列行业中最有可能是图中丙企业的是 A.火力发电 B.钟表业 C.家具制造 D.金属冶炼
(4)“地”:工业应布局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地区。
知识梳理:工业与地理环境思维导图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规模已居世界前列,部
分技术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但在市场推广普及中遇到了许多问题,进
展缓慢,中国电动汽车的产业化仍有较长
的路要走。读“全国电动汽车充电站分布示
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电动汽车充电站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地势 B.技术水平
C.能源供应 D.市场需求
2.能体现电动汽车替代传统汽车意义的是
A.改善大气环境 B.减少能源消耗C.
降低生产成本
D.避免交通拥堵
典例探究:
【详解】
1.电动汽车的使用量决定了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分布,所以影响电动汽车 充电站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市场需求,D项正确;自然因素对电动汽车充电 站分布的影响较小,A项错误;充电站的建设对技术需求不高,故B项错误; 充电站布局地区的能源供应充足,C项错误。故选D。 2.传统汽车燃烧石油等化石能源会排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 境;电动汽车使用的是清洁能源,不会排放污染气体,可以改善大气环境, 故A项正确,B项错误;电动汽车生产成本不一定低,故C项错误;交通拥 堵与使用交通工具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A。
典例探究:
【详解】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一素养一人地协调观——人地关系的核心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一素养一人地协调观——人地关系的核心

素养一 人地协调观——人地关系的核心
“必备知识”是由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 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技术和基本原理组成的基 本知识体系。
素养一 人地协调观——人地关系的核心
人地协调观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 的正确的价值观。人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人 类的生存和活动都要受到一定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时,人 类的生存和活动也会对地理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人地关 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面对不断出现的人口、资源、 环境和发展同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要 更好地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 环境的关系。“人地协调观”素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分析、 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成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者。
素养一 人地协调观——人地关系的核心
对于“人地协调观”发展的问题,我国提出了五大发 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其中在“绿 色”发展中,明确指出: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 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新贡 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 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 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等。
1.多年来,导致十八洞村一直贫困的自然因素主要 是( )
A.气候 B.地形 C.水源 D.灾害
素养一 人地协调观——人地关系的核心
2.近年来,十八洞村脱贫致富采取的措施最可能是 ()
A.加强政策引导,发展林牧特色旅游 B.扩大水田面积,发展水稻—养鱼农业 C.完善交通建设,发展水路—公路交通 D.保护生态环境,鼓励外出务工经商 3.十八洞村脱贫致富的根本原因是( ) A.农业结构调整 B.交通条件改善 C.政策支持引导 D.耕地面积扩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题思路:农业与地理环境
农业与地理环境是人文地理主干知识之一,其中农业区位理 论是重要的地理原理之一,这部分内容既是教学重难点,也是高 考的高频考点。高考地理命题思路是结合实例,分析农业的区位 因素,考查学生能够辩识农业地理事象的特点,归纳农业生产特 征,分析农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分类思考区域农业发展方 向及原因等。在考查形式上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可能出现,多以 图文材料呈现典型区域,通过获取有效信息,考查农业地域类型 的名称、生产特点,分析、评价其区位条件,探究发展中存在的 问题及解决措施,注重考查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 思维、综合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知识梳理: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
知识梳理:农业地域类型的分析思路
知识梳理: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方法
1.根据分布判断 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地域性较稳定,首先根据经纬度或陆地 轮廓进行区域定位,再根据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联系 其分布范围,确定该区域的具体农业地域类型。 2.根据农业生产结构、产品性质判断 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结构均以种植业为主,但两 者产品的商品率差别很大;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在农业生产结 构中均以畜牧业为主,但两者的产品类型不同。混合农业是两者 兼而有之,而且产值构成相当。
考点分析: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考点分析: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混合农业)
考点分析:我国农业分布
考点分析:农业区位关键因素
1.主要因素:某一区域某种农作物发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 要完整、全面地列出。
2.主导因素: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即没有这 种因素该农业就不可能在该区域分布。
3.限制性因素:类似于木桶原理的短板,其他条件满足,唯 有某一条件不能满足,此条件为限制性因素。
典例探究:
【详解】 5.养猪业不是劳动力导向型企业,劳动力成本低不是吸引企业迁入的主要 原因,A错;猪市场在全国,不是本地,市场、交通便利不是吸引企业迁 入的主要原因,B、C错;东北地区是我国商品粮基地,作物秸秆充足,吸 引大型养猪企业北迁的最主要优势是饲料原料丰富,D正确。故选D。 6.与南方相比,东北气候寒冷,猪瘟等疫情较少,A正确;与南方相比, 东北的河流湖泊少,B错;养猪是圈舍养殖,不是草场放养,C错;养猪利 用的是作物秸秆,不是森林,D错。故选A。
典例探究:
【详解】
3.水果的进口和出口均涉及物流产业和电商等流通环节,流通环节对出口和进口的差 异影响不大,AB错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主要是改变以粮食种植为主,发展畜牧业、 林果业等,我国水果进口反超出口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关系不大,D错误。水果产品在 中国农产品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一直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但我国的热 带面积较小,主要是温带和亚热带水果,近年来,随着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对 水果的品质、种类、口感等要求提高,对国外高档水果需求增加,水果产品的市场进口 出现需求强劲势头,出现反超出口现象,C正确。故选C。 4.农业区位因素中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每年智利向我国出口车厘子 ,因我国国内市场需求量大,空运运输费虽高,但节省运输时间,抢占市场,前期上市 价格高,利润仍然较高,后期随着车厘子的集中上市,价格下降,空运利润低,改用成 本较低的海运,B正确。交通方式的变化与糖分、天气和交通流量关系不大,ACD错误 。故选B。
知识梳理:农业与地理环境思维导图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村发展模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果菜种植与果蔬加工之间,体现的产业活动地域联系方式主要是 A.生产协作 B.商贸联系C.科技联系 D.信息联系 2.当地运用该发展模式,主要有利于 ①改善水热条件 ②减缓全球变暖③减轻水土流失 ④保持土壤肥力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考点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考点分析:
考点分析:农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考点分析:农业区位的选择
考点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考点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划分
考点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比较
考点分析: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考点分析: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Hale Waihona Puke 识梳理: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方法3.根据农业特点判断 不同农业地域类型受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基础 的影响和制约,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知识梳理: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方法
4.根据存在的问题判断 各农业地域类型的地理环境、生产特点不同,它们所面临的 生产中的问题也不相同,反映了地域差异和自身生产特点,因此 根据其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判断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例如,水稻 种植业的典型问题就是“生产规模小、科技水平和机械化水平低、 水旱灾害频繁”。
典例探究:
【详解】
1.果菜种植的农产品为果蔬加工的原料,二者为上下游关系,属于生产 协作的关系,故选A。 2.该地发展立体农业,很好的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有利于保持水土,减 轻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故选D。
答案提示:1.A 2.D
近年来,我国进口水果琳琅满目,如东南亚泰国的榴莲、山竹,南美智 利的车厘子、蓝莓等。2018年我国水果进口额首次超过出口额,智利超 越泰国成为我国水果贸易额最大的进口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水果进口反超出口的现象,反映了( ) A.物流产业高速发展 B.电商网络平台完善 C.消费市场转型升级 D.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4.每年智利出口到我国的车厘子前期多采用空运,后期则以海运为主 ,其最主要原因是( ) A.富含糖分,容易变质 B.市场需求大,价格高 C.天气多变,加快销售 D.交通高峰期,物流慢
答案提示: 3.C 4、B
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南方水网地区设置了“禁养区”、“限 养区”。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猪场拆迁潮涌现,许多养猪大企业纷纷向东北等地迁 移,出现了“南猪北养”的局面。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东北吸引大型养猪企业北迁的最主要优势是( ) A.劳动力成本低 B.接近市场 C.交通便利 D.饲料原料丰富 6.与南方相比,东北利于养猪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 ) A.气候寒冷,猪瘟等疫情较少 B.河流湖泊众多,利于排污 C.草场广阔,利于大规模放养 D.森林资源丰富,政策扶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