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疫情时期心理调适(教师篇).
疫情防控期间教师容易出现的心理困惑与对策范文

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都在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付出着艰辛的努力。
在这个特殊时期,教师职业本身的压力已经足够大,再加上疫情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容易出现心理困惑。
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探讨疫情防控期间教师容易出现的心理困惑以及对策。
一、教师在疫情期间面临的心理困惑1. 心理压力大在疫情防控期间,教师要面对的不仅是教学工作的压力,还要承受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
教师需要时刻与学生接触并且面临着时间紧迫、复杂的工作内容和不断变化的要求,这样的压力下容易产生焦虑、担心和压力感。
2. 工作任务量过大在面对疫情时,教师需要比以往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应付复杂的教学任务,包括线教学、课程设计、学生沟通等,这种工作的压力和阶段的节奏,很容易导致教师的工作量过大,忽略了对自己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关注。
3. 家庭生活的压力教师需要在学校进行线上课程,但他们并不能在家里待在电脑前一整天。
他们的家庭生活也受到疫情的影响,因为家长和子女都疏于相互沟通,或者子女在家里难以集中精力学习。
这会给教师施加更多的压力,让他们在家庭和工作之间难以平衡。
二、教师疫情防控期间的对策1. 找到一个支持网络一些教育部门和机构已经证实了许多无私的冥想课程和支持课程,旨在帮助教师通过令人放松的练习缓解焦虑和压力。
可能还有其他特定类型的支持网络,例如家庭支持网络,当教育工作压力过大时进行解压。
2. 重拾兴趣爱好要对教师自身的健康和幸福负责,认真去寻找一些可以使你放松的兴趣爱好。
有些教师会发现自己在疫情期间利用线上资源,比如查看在线博物馆和美术馆,或者参加高强度的健身课程,这都有助于缓解压力。
3. 维护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平衡教师必须找到一个使自己和家人成长和幸福的平衡。
这个平衡是因人而异的,教师需要判断自己和自己家人的需求,安排工作和放松的时间。
可能需要在某些领域找到一个接纳自己的平衡,即使这可能初看起来比较困难,也要避免让压力变成焦虑和担忧的来源。
4. 建立支持医疗服务教师更容易陷入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例如焦虑症和抑郁症。
疫情期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通用5篇)

疫情期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通用5篇)心得体会是一种产生感想之后写下的文字,主要作用是用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是一种读书和学习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疫情期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疫情期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1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原来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现在要和孩子做朋友交流沟通解决孩子内心的问题。
但不是每个孩子都是那么安静听话,现在很多孩子从小就是反抗家长不听父母的话,很多都是家长的教育出现问题。
通过观看讲座,明白孩子不听话的原因,都是日常生活中家长和孩子相处出现问题造成的。
这是家长不尊重孩子,不能和孩子更好交流造成的。
家长总是认为孩子还小,做什么事都不要沟通,只要家长拍板定下来就好,总是给孩子下达命令。
但是孩子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做事的行为。
喜欢做一些自己任务对的事,而且还不尊重孩子。
想要孩子进行改变家长不要强迫孩子做事,要多给孩子讲一些好与坏。
不然长时间强迫孩子很容易扼杀孩子的天性,变得没有主见、依赖家长。
父母和孩子交流太少,彼此不信任。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的基础准则,何况是家长和孩子。
家长不信任孩子,就会强制孩子完成一些学习任务和生活琐事,孩子会对家长出现反感情绪,反抗父母。
而孩子不信任家长,也不会将自己的一天遇到的事告诉家长,孩子有问题也不会和家长进行沟通。
这样双方交流有障碍,孩子与家长也会变得生疏,孩子心理健康也会慢慢出现问题。
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家长就要自身找到原因,首先要做好桥梁要先从交流沟通开始,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孩子的一言一行,知道家长的错误,做到更好的教育。
第一个方法:家长要学会倾听孩子长大也有自己的想法,不喜欢按部就班的按照家长的想法做事,孩子也有自己喜欢的事物和讨厌的事情。
家长就要多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和自己想做的事,家长倾听的时候要做到专注,不要玩手机,做到注视着孩子。
第二个方法:可以让孩子深度了解自己可以多和孩子讲述一下自己的童年,把孩子当做亲密的朋友,讲述一些家长的从小的酸甜苦辣,长大后遇到的烦恼和工作上的压力。
疫后开学从心开始—2020年疫后心理辅导开学第一课教案

疫后开学从心开始—2020年疫后心理辅导开学第一课教案在疫情期间,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
我们需要正确面对这些情绪,通过必要的心理疏导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更好地保护自己。
本文将从面对疫情时产生的焦虑入手,探讨如何正确处理这些情绪及行为问题。
一、面对疫情,我们有哪些焦虑?在疫情期间,我们可能会出现焦虑多疑、惶恐不安、冲动暴躁、非理性行为等负面情绪。
比如,我们可能会因为身体稍微不舒服就怀疑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或者在家里进行多次消毒还是觉得不干净。
我们也可能担心被传染,不敢出门,不愿意和别人交往。
在疫情的压力下,我们可能会变得极度敏感,有时因一点小事就急躁、发脾气,甚至出现冲动行为等。
还有一些人可能会听信谣言哄抢药品和生活物质,回避医院、超市、菜市场,冷嘲热讽湖北人等。
二、面对疫情,我们为什么会焦虑?面对疫情出现焦虑、恐惧的情绪是很正常的。
因为人都有一种求生的本能,在这种生的本能的驱动下,面对这种疫情都会有害怕的心理。
一定的焦虑和恐惧会让我们提高警惕,有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焦虑是人类一种正常的情感反应,具有重要的适应性意义。
它往往与危急情况和难以预测、难以应付的事件有关,当我们面对现实的潜在挑战或威胁而不能控制时就会产生这种含有紧张、恐慌、忧愁、不安、无助等成分的烦躁情绪。
因此,面对肺炎疫情,产生焦虑情绪是我们适应和解决问题的正常情绪反应,事过境迁,焦虑就会慢慢解除。
这和临床的病理性焦虑完全不同。
但是,如果过度紧张、焦虑感爆棚,心理压力过大,就会缺乏安全感,降低信心,影响身心健康。
焦虑过低,也可能导致盲目乐观,因对疫情重视不够而出现防护不足、缺乏警惕等问题。
所以,学会正确认识、对待和调控焦虑非常重要。
三、面对疫情,我们怎样调控焦虑?如果出现了焦虑的情况,不要忧虑和担心,以下方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应对变化。
首先,我们需要接纳现实,顺其自然。
其次,我们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度过难关。
同时,我们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惯,如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
后疫情时期师生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心得体会6篇

后疫情时期师生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心得体会6篇一、认识了心理捕导活动课与思品课的区别通过培训我认识到心哩辅导课比较注重真,实,小,近等人物事件心态理念价值判断,往往从学彑生身边的具体人物具体事件切入引发学生的思考,化解他们遇到的具体矛盾与困惑。
从实施形式上看它侧重由内向外的自我体验白自我然悟释放个人的个性。
它讲究运用颀听关住理解同感回馈重述引导具体化训练技巧和艺术。
通过心理辅导后,再来分析这些问题学生,有些是他们心理上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品质上的问题。
因此,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具体分析,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问题。
二、心理辅导的基本技巧:接纳、倾听、共情、理解、感回、重述、引导等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辅导技巧:接纳、倾听、共情。
说说很容易,但真正要做到完全接纳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很困难。
当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帮助时,老师首先要做到接纳对方,即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对方,认真倾听困扰着对方的事情,对其产生共情,感受对方的感受,了解其情况,让对方的情绪得到宣泄,然后一起探讨,最后解决问题。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钟志农认为,家长应该改变自己的教育管理办法,来适应成长中的孩子,而不应要求改变孩子来适应自己。
所以,他特别注意高度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成人意识和自尊意识,处处对学生表达平等、尊重和同感,从来不干涉学生的个人空间和个人隐私。
因此,教师要改变一下心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着,倾听,共情等方式,真诚地对待别人,促进其人格的健康成长。
三通过培训,更进一步认识了心理辅导八重八不重的要领当一名教师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当一名优秀的教师,让学生喜欢的老师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我曾径尝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教好每一个学生但收获较小。
人无完人,首先我们要接纳自己,对于存在的不足,也要改善,向好的方面发展。
通过培训认识学校心理教育的重要,辅导学生是心夷的碰撞,是人际的交往,是情感的体验是帮助一个人自助的过程。
中小学教师开学心理调适指南

中小学教师开学心理调适指南新学期的大幕已经开启,由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让老师们在开学后,除了教书育人,还有不小的防疫防控压力,开学后,老师们请先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和自我关怀。
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尽快适应新学期生活,特提出建设性意见,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 .接纳开学前后的各种心理反应目的:自我接纳学生新学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老师也需要,老师们在暑假有一段时间休息,时间可以自由安排,开学后就要早出晚归了,情绪上多少会有波动,这是正常的,可以与其他教师聊一聊,说一说,相互支持、鼓励,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与支持,多留意自己的身心状况,适时让自己休息。
2 .合理安排工作目的:忙中有序9月是新学年的开始,学生们都升级、升校了,很多老师也要迎接新的学生。
比如教一年级新班新同学的老师,将面临了解学生、认识家长、班级工作安排等多项工作,可判断任务优先级,在繁琐工作中理出头绪。
比如,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设计第一次主题班会,让新教师、新同学在班级活动中互相认识、彼此接纳和信任,营造和谐融洽的班级文化氛围,让新同学们尽快适应新的集体生活就是首要任务。
3 .给学生多点理解和接纳目的:融洽师生关系俗话说“开学三天玩”,作为老师,开学之初的首要任务不是忙着赶进度,开新课,抓成绩,而应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走近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对学习有什么要求,从心理上关心他们,让他们对学科学习产生兴趣,鼓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只有从内心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尤其对一年级的小豆豆们,他们刚进入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需要老师们给予更多的了解、关怀、支持!4 .多方联合,形成联盟目的:家教协同共进家长、教师、学校是教育孩子的共同体,教师要合理处理各种关系,转换好身份角色,营造温暖、积极的氛围形成多方联盟。
比如:与学生沟通时,多了解学生的需求,面对他们的情绪和问题,不批评、不抱怨,可以说:“你觉得做什么事情能让自己舒服一些?”“需要老师为你提供什么帮助?”与家长沟通时,引导家长去多发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对孩子能多点肯定,给家长一些正面积极的沟通方式示范。
《疫情期间,幼儿教师心理健康调试》学习心得体会

《疫情期间,幼儿教师心理健康调试》学习心得体会受疫情影响,学生暂停返校,包括幼儿园在内的全国师生都上起了网课。
疫情对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除了教学方式的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也在改变,生活经济方面的压力也急剧增长。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对着一群不能上学的小朋友,我有些焦虑,随着开学的临近,我在教学、幼儿安全等方面的承受的压力更大,虽然学校也开展了相应的心理辅导,但我我觉得我还是需要自己掌握抗击压力与挫折的正确方法,不断提高自己承受压力和耐受挫折的能力,才能面对挫折,始终保持身心健康,更真实地表现自己的潜力,展示自己的魅力。
在学习了《疫情期间,幼儿教师心理健康调试》这一课后,我通过对自身现时心理状态及时的发现与评估,从重建安全感、建立联结感、增强现实感、强化掌控感、提升意义感、构建希望感六个方面对我自身的心理状态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学会了自我情绪的表达,增强了心理安全感和归属感,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抗压能力与受挫能力。
通过对《疫情期间,幼儿教师心理健康调试》的学习和对自身心理状态的及时调整,我将以更好的姿态迎接复学,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迎接小朋友们的到来。
后疫情时代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后疫情时代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背景新冠疫情对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
为了帮助教师重新适应工作环境并提升心理健康,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后疫情时代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帮助教师调整心态、减轻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资源。
实施步骤1. 调查和需求分析: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需求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在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
根据调查结果,确定具体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
2. 培训和工作坊:组织专业的心理健康培训和工作坊,提供心理调适和疏导的知识和技巧。
通过培训,帮助教师了解和应对工作中的心理压力,提高应对能力。
3. 心理咨询和支持:建立心理咨询支持体系,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提供定期的个别咨询、小组分享会和心理健康热线等渠道,让教师能够倾诉心声、分享经验和获取帮助。
4. 环境优化:改善教师工作环境,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工作氛围。
提供良好的办公设施和资源,鼓励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建立支持和帮助的网络。
5. 健康生活促进: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教师的身体健康管理。
组织健康知识讲座、体育活动和团队建设训练等活动,提高教师的身心素质。
6. 评估和改进:定期评估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确保方案的持续有效性。
预期效果通过实施该方案,预期达到以下效果:- 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减轻压力;- 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育质量;- 改善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支持;- 建立和谐健康的工作氛围。
结论后疫情时代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制定和实施上述方案,我们将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挑战,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如何应对中小学疫情开学后的心理问题教案?

题目:如何应对中小学疫情开学后的心理问题教案?近年来,疫情的影响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的焦点话题。
随着复工, 复课, 中小学生也即将迎来新学期的开学。
但是,由于疫情的延续和感染的持续存在,很多学生在回到校园的时候,面临着诸多心理问题,比如害怕感染 , 紧张,孤独,恐慌等等。
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是学校需要考虑的事情。
本文将为大家讲解如何应对中小学疫情开学后的心理问题,防止疫情造成的心理障碍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太大的影响。
一、做好心理技巧指导在疫情开学后,学校应该为每个孩子和家长做好心理技巧指导,以帮助他们应对由复课带来的心理问题。
具体来说,学校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这一目标:1、培训教师提升心理素质。
教师应该了解如何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有能力正确引导这些问题。
教师也应该尽量了解疾病的症状、防护措施、少传染和多预防等基本信息,以便于在必要时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
2、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
学校应该组织文艺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校园幸福的氛围。
比如:课间休息时间增加适应性游戏,学校组织快乐集会、文艺迎新活动等,让学生体验到快乐和温暖。
3、保护个人隐私,防止恶意攻击。
做好心理指导的同时,学校还应该关注到保护学生和家长个人隐私,限制与疫情有关的敏感话题在学校内部讨论。
如果老师在说话时发现学生有不愿意分享的内容,应该尽量不强制孩子们说出来。
二、充分掌握疫情信息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必须要提供准确和及时的信息,让学生了解疫情的实况。
学生们理性的认识和理解疫情,可以消除他们的不安感和恐惧感,增加对疫情的防范质量。
学校应该提供以下信息:1、疫情本质及其防范措施学校应该了解疫情的本质,的相关防范措施,并在开学后为孩子们讲解。
老师可以通过教学和分享的方式,让学生对疾病有更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2、疫情防控政策和规定疫情防控政策和规定非常重要。
在疫情情况下,学校或政府规定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比如学生的宣布暂停课程减轻疫情扩散风险。
心理健康教师针对疫情给学生的心理调适建议

心理健康教师针对疫情给学生的心理调适建议心理健康教师针对疫情给学生的心理调适建议面对疫情防控的复杂形势,我们暂时还不能回到美丽的校园,为了更好地引导同学们做好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心理调适,合理安排好居家学习生活,做到“停课不停学,居家不误成长”。
今天我给你们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并以此共勉!一、保持正常的作息习惯,适当调适疫情背景下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保持愉悦的心情,积极向上,理性平和。
疫情发生后,商丘市迅速启动了疫情防控机制,采取了临时管控措施,同学们居家生活已经持续了几周时间,难免会出现一些心情不愉快,心情焦虑,甚至有生活作息错乱的现象,这些问题我们都已经关注到了。
未来我们还要暂时居家,通过网络做好线上学习。
为此,我们建议大家从现在起都要及时调整状态,像平时线下上学一样,合理安排好每天的学习、生活,保持愉悦的心情,做到无过激行为,无不良情绪,积极向上,理性平和。
二、居家学习期间,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做好自我教育,合理安排好学习规划,保持适度从紧的学习状态,做好学习记录,如有学习问题选择合适时间和学科老师做好沟通交流。
居家学习和在学校学习略有不同,在校期间老师可以随时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探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处理。
例如、如有发生部分学生上课开小差,听课不认真,作业完成质量不高,日常生活出现情绪低落,师生关系或者同伴关系失当等情况,班主任和学科教师都可以及时采取科学的措施恰当应对,力求在细节上化解学生问题,营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确保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居家学习期间,学生没有了教师的现场教导,缺少了同伴之间的互助,有可能出现“有学习的形式,没有学习的效果”等不良现象。
为此,我们建议家长朋友们要适当参与协助,在学校老师指导下,帮助孩子做好自我教育,合理安排好学习规划,保持适度从紧的状态,如有问题可以选择合适时间和老师做好沟通交流,提高学生线上学习的实际效果。
三、保持良性的亲子沟通方式,营造和谐的居家学习生活氛围,凡事多从自身找原因,适度控制自我不良情绪。
培训心得后疫情时期教师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

培训心得后疫情时期教师压力管理与心理
调适》
在朝气蓬勃的五月,迎来了通化师范学院第二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的活动。
虽然已经到了五月,但仍处于疫情期间。
特殊的时期,采取的活动也有所不同。
如在此次活动月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微信公众号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
在家学习与在校学习有很大的区别,容易产生拖延心理,偷懶懈怠心理,以及焦虑不安的心理。
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安静的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等来克服这些负面情绪。
第二届“今天你微笑了吗”摄影作品展的活动也给予了我很大的鼓励,产生了良好的心理暗示。
我觉得此次活动很有意义,能够帮助我在疫情期间减少焦躁不安负面情绪和学习懈怠的心理。
由于疫情影响我们的授课方式由课堂讲授变成了线上授课,于是学校为了提高我们的心理素质积极面对线上学习和疫情,展开了以5月25日心理健康日为契机的心理健康活动月。
通过这次活动我能更加积极地面对线上教学和生活上的困难与矛盾,心态变得更加向上,一扫之前的颓废。
不仅如此我还学到了一些实用的心理知识,增加了自己的心理状态调节能力从而提高了自己的抗压能力。
这项能力的提高使我能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
总而言之,这次心理健康活动月使我获益良多。
教师心理调适

二、如何调整自身心理状态
1、不过度关注疫情,合理防控 2、合理安排生活:饮食、作息、运动、娱乐
• 3、接纳自己的情绪
爱自己,一切的开 始
4、寻找积极 的支持
朋友、家人、 同事、学校 正能量的文 章、读物
Hale Waihona Puke 5、调整不良情绪觉察自身的心理状态
进行积极地自我暗示
5、调整不良情绪
进行积极的注意力转移
疫情后,复学时
教师心理调适
目录
CONTENTS
面对疫情可能产生的情绪 01 及 原 因
02 如 何 调 整 自 身 心 理 状 态
03 保证心理状态良好的其他事 项
04 合 理 应 对 学 生 产 生 的 不 良情绪
一、面对疫情可能产生的情绪及原因
恐惧、焦虑、强迫、愤怒、孤独
心理应激反应是指个体在遭遇到对自身至关重要而又难以应付的环境因 素时产生的紧张和精神压力,是个体在遇到重大事件时,生理、 心理 和行为上表现出某种状态的正常反应。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学会放松法(深呼吸、渐 进式肌肉放松)
三、保证心理状态良好的其他事项
1、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有效的时间管理 3、做好角色转换,提升幸福感
四、合 理 应 对 学 生 产 生 的 不 良 情 绪 1、了解学生具体情况 2、冷静对待,稳定情绪 3、理性沟通,理解接纳 4、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谢谢聆听
2022年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教师篇)

2022年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教师篇)生问:新冠肺炎疫情下,除了关注身体健康外,很多专家、媒体也在不断强调让人们注意心理健康,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健康呢师答:简单来说,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
心理健康的人没有心理和行为的异常,具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心理健康包含主观上的幸福感、有自我效能感、有自主性、能实现自己智力和情感上的潜能等。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突发事件,对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打破了人们原先的良好的生活适应的状态,心理健康面临挑战。
生问: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如何知道自己的心理健不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师答: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人们越来越多地去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学生,我们如何知道自己的心理健不健康呢可以参考心理健康的标准来判断。
一般来讲,有以下几条:1.认知健康,认知过程正常,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情绪反应与刺激相适应;3.人格健康,人格结构完整统一,悦纳自我;4.社会功能健全,社会适应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热爱生活;5.具有较好的心理调适、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
生问:新冠肺炎疫情中常见的心理健康学生有哪些师答: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较易产生应激反应,表现出以下常见的心理健康学生:1.情绪学生:常见的情绪学生有焦虑、恐惧、抑郁、绝望、愤怒等,并且情绪相比于平常有更大的波动。
2.认知学生:常见的认知学生有自我价值感降低、注意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对生活缺乏控制感、无助等。
3.行为学生:常见的行为学生有逃避、产生退化和依赖、敌对与攻击、熬夜酗酒、失眠等。
4.社会心理学生:常见的社会心理学生表现为对患病人员或疑似患病人员的歧视、偏见等。
5.家庭学生:常见的家庭学生有与家庭成员闹矛盾,家庭人际关系紧张等。
生问: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感觉自己做事情难以集中精力,别人提到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信息我就有点害怕,我是不是有心理疾病人们口中常说的心理学生、心理疾病、精神病有什么区别师答:在回答这个学生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人们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的,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可以划分为:心理健康、心理学生和精神疾病。
《疫情期间幼儿教师心理健康调适》心得

《疫情期间幼儿教师心理健康调适》学习心得今天我认真倾听了梁芹生老师关于《疫情期间,幼儿教师心理健康调适》的专题讲座,梁芹生教授从疫情的特点和影响、复学返校后幼儿教师的心理状况以及心理调适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此减轻幼儿教师的压力,既有理论依据又有案例分析,让我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1.理智看待疫情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新冠肺炎疫情也是如此。
在疫情爆发初期,面对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大家容易产生焦躁恐慌,但是通过举国上下的齐心奋战,当前疫情总体可控、稳中向好,而且是越来越好。
所以,我们要理智看待疫情。
2.选择正向信息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不小心,就会被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席卷、淹没。
经常接收负向信息,就会把自己的心情弄糟,被负能量所累。
而有选择地接收正向信息,则会让自己心情愉悦,心中充满正能量。
3.学会自我调节
在面对关乎生命的大事时,我们会感到焦虑和恐慌,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我们要学会调节情绪,培养阳光心态,维护心理健康,不论是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拥有阳光心态。
这一场疫情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的可贵,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积极调试自己的情绪,开朗爱笑的老师才能带出童真活泼的孩子,希望疫情后的幼儿教师能用正能量感染身边每一个人!。
开学后疫情时期心理调适(教师篇).

后疫情时期,如何进行心理调适(教师篇)1、认识自己关爱自己为这个分外的假期里所有的情绪做一个总结,接纳我们曾经有过的吃紧、焦灼、担心,可以使用“蝴蝶拍”心理减压技术,孤单时让自己感受关爱、焦灼担心时让自己清静、在面对压力时减少影响。
双手交叉环抱自己的双肩,轻拍双肩,对自己说:“谢谢生命中曾经有你,现在我要回到我的课堂,我将更加平易、温暖。
”想想自己假期里最开始为孩子们制作PPT以及直播上课时的情景,感受这个过程中自己的进步与收获,对自己说“我真棒,我做到了!”2、合理安排时间培养兴趣爱好逐渐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提前适应开学的节奏,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起床穿戴整齐,有仪式感,不要在床上办公,同时也要限制浏览手机的时间,过多蓝光辐射会引起失眠、头痛、眼部胀痛等;栽培花卉,培养情致,也绿化家居环境。
3、制定教学目标根据带教班级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制定学生奖惩机制,阅读一些教育心理学的书籍,掌握例外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变化及心理需求,为教师寻求到合适的管理技巧。
4、增强身体免疫力优良的身体素质,有利于我们抵御病毒的侵入,除了合理膳食当然,居家也可以达到锻炼的效果。
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跳绳、快步走、正念冥想、八段锦、太极、瑜伽等运动方式。
而正念冥想更能起到平易心境、增加事物接纳程度的作用。
5、理性应对做好防护疫情整体形势好转,国内防控、救治成就喜人,但返校不代表就绝对安全了,因此正确应对的态度尤为重要。
一方面,不要放松警惕,认为已经没有必要做个人防护,或认为别人都带口罩,自己就安全了:另一方面,不要过度担心开学后接触人员较多,会被感染,过度的应对将导致焦灼担心、免疫力下降。
因此,正确做好个人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老师们可提前准备几个口罩:正确佩带,取下口罩时,双手不触摸口罩的外面:与同事及学生说话保持一定距离:不对别人打喷嚏、咳嗽:废弃的口罩用单独的口袋装好丢弃:身体不惬心或发热要及时停课,并向校领导报告:在办公室准备一块属于自己的肥皂洗手;饭前便后勤洗手:出门回家更换衣服:不集中就餐。
疫情下复课心理疏导发言稿

疫情下复课心理疏导发言稿尊敬的教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
在这特殊的时期,我想借此机会向大家传递一些疫情下复课心理疏导的知识和经验。
首先,我想指出的是,疫情给我们带来了压力和焦虑,这是非常正常的。
面对未知的病毒,我们都感到了恐慌和无助。
疫情期间,我们被迫改变了很多习惯和生活方式,可能导致我们产生了紧张和不安。
而现在,复课又让我们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
因此,心理疏导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那么,面对疫情下的复课,我们该如何应对呢?首先,我们要接受现实,积极面对,不能对疫情产生过度恐惧和焦虑。
我们要相信科学,相信国家和学校的防控措施,相信我们自己的身体免疫力。
同时,我们也要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能够掌控的事情,我们能够保护好自己和他人。
其次,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复课后,学习任务可能会增加,学习压力也会增加。
但是我们要记住,压力并非一无是处,适当的压力能够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一些调节压力和焦虑的方法,比如运动、听音乐、与朋友聊天等等。
在课堂上,教师也会给出一些放松的时间,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放松一下自己,调整好状态。
另外,我们要保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由于疫情影响,我们的作息时间可能被打乱,生活规律也被打破。
现在,复课后,我们应该尽快调整好作息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合理的管理能力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我们要加强与家长和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互相支持、互相鼓励。
疫情期间我们与家长、同学之间的联系可能减少了,我们应该要及时找到适合的方式与他们交流,分享自己的心情,倾诉自己的困惑和烦恼。
同时,我们也要关心他人的情绪,提供支持和帮助。
最后,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度难关。
疫情带来的困扰是暂时的,我们要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配合,疫情会尽快过去,我们的生活会逐渐恢复正常。
小学疫情防控下返校复学心理建设指引——教师篇.doc

小学疫情防控下返校复学心理建设指引——教师篇疫情背景下,教师应从教书育人,转向“管理+教育+教学+守护”四维模式。
教师要先学会适应新模式下工作变化,才能更好教好学生。
返校复学前后两周的适应期,教师因教育教学压力和疫情防护压力等,易出现身心不适,教师要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和自我关怀。
一、提前做好心理调适,充分预估复学前后各种困难和辛苦,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加入。
要以身作则,心理上重视防疫的各项工作,做好学生的榜样。
二、接纳自己复学期间的各种心理反应,如情绪不稳、焦虑、忧郁等,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
接受自己的感觉并将这些感觉与经验表达给同事听,经常与其他教师讨论,相互支持、鼓励,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与支持,多留意自己的身心状况,适时让自己休息。
三、合理安排工作。
返校之后越来越多的工作迎面而来,如果不分轻重缓急,就会感到焦头烂额,无从下手,产生情绪。
要判断任务优先级,在繁琐工作中理出头绪。
具体可以参考著名管理学家科维提出的时间管理四象限法。
四、调整心态,当遇到工作中大小事情时,应有正反面的预估,不夸大问题难度,用平常的心态积极应对,事事尽力去做。
面对毕业班的教学和备考指导,尤其要注意调控自我心态,柔性对待返校学生暴露的诸多问题,避免在教育教学中激化自己焦虑紧张情绪。
理解、包容和关爱自己的同时,理解、包容和关爱学生。
五、教师要理解和接纳学生的反应。
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与学习状态,根据实际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进度。
经历过这次疫情后,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心理可能会发生变化,教师要平和对待,给予足够的支持、理解,包容和接纳。
要转变班级活动开展方式,让学生尽可能生活得多姿多彩,体验到学校生活的乐趣。
六、教师也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如果尝试各种方式还是没有办法缓解自己的情绪,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疫情时期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疫情时期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总结疫情时期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
在这段特殊的时间里,教师们需要面对学校的调整、线上教学的转变以及学生和自身的各种问题。
因此,开展针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本文将总结疫情时期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做法。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学生的教育质量。
在疫情时期,教师常常面对焦虑、压力和无助感等负面情绪。
如果这些情绪不能得到适当的管控和解决,将会对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够关注教师个体的发展和健康,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业成就。
1.提供心理支持: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线上咨询平台或者专职心理咨询师,为教师提供随时随地的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
2.疏导压力:针对教师因疫情带来的各种压力,学校可以组织心理健康讲座或研讨会,帮助教师认识和应对压力,并提供相应的心理调节技巧和方法。
3.互相支持:学校可以组织教师之间的小组讨论或分享会,让教师之间相互倾诉和互相支持,减轻心理负担。
4.细节关怀:学校要关注教师的家庭和生活状况,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任务,减少教师的过度劳累,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5.健康管理: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健康管理活动,如体育锻炼、健康饮食等,帮助教师保持身心健康。
疫情时期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工作。
通过提供心理支持、疏导压力、互相支持、细节关怀和健康管理等措施,可以帮助教师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同时,学校还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关爱和支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研究和工作环境。
教师们也应该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更好地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
疫情时期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工作。
通过提供心理支持、疏导压力、互相支持、细节关怀和健康管理等措施,可以帮助教师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同时,学校还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关爱和支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XX师范学院发布2022年春季开学疫情防控期间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

XX师范学院发布2022年春季开学疫情防控期间的自我心理调适方法我们正在面临巨大的考验,疫情正在不断要延,新增病例、疑似病例、死亡人数每日都有新的增长。
出于对疾病的恐惧,对日用品以及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供应不足的忧虑,对自己工作、学业的担心,以及由行动受限带来的焦躁情绪……睡眠问题、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或多或少都在侵扰人们的心理健康。
对于心理亚健康的干预与调节是十分重要的,接下来我们将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给出有针对性的调适方法。
教你如何有效应对疫情,守护心理健康。
一、睡眠不好怎么办1、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卧室的环境应当安静、舒适,光线及温度适宜,尽量不把闹钟放在床头,避免反复看闹钟影响入睡。
2、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同一时刻起床,避免边玩手机边睡觉、开灯睡觉、喝酒助眠、晚上不睡白天补觉等。
3、合理安排活动。
规律进行体育锻炼,睡前1小时内不做容易引起兴奋的脑力劳动或观看容易引起兴奋的书籍和影视节目,可以选择听舒缓音乐,结合适当的呼吸或肌肉放松训练。
4、适度关注疫情。
睡前1小时尽量避免查看与疫情相关的信息,避免睡前因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引起失眠。
5、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当睡眠问题严重时可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在可短暂、按需使用助眠类药物,请勿自行服用助眠类药物。
二、担心感染怎么办1、积极防范。
按照科学手段,做好有效防护。
少出门、出门戴口罩。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集体聚会。
2、保持警惕。
疫情传播时期,对可能感染疾病保持警惕,监测体温,察觉症状,适度了解自己身体症状,一旦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寻求医学专业支持。
3、适当放松。
通过听音乐、深呼吸、尝试冥想训练等,放松身心,让心态慢慢平稳下来,减少无谓的忧虑与担心。
4、调节生活。
设计好疫情期间的生活工作计划,有规律地生活,让生活充实起来,提升生活质量。
5、升华提高。
多掌握健康科学知识,多学习和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自己的认识,吸取更多积极的能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疫情时期,如何进行心理调适(教师篇)
1、认识自己关爱自己
为这个特殊的假期里所有的情绪做一个总结,接纳我们曾经有过的紧张、焦虑、不安,可以使用“蝴蝶拍”心理减压技术,孤单时让自己感受关爱、焦虑不安时让自己平静、在面对压力时减少影响。
双手交叉环抱自己的双肩,轻拍双肩,对自己说:“谢谢生命中曾经有你,现在我要回到我的课堂,我将更加平和、温暖。
”
想想自己假期里最开始为孩子们制作PPT以及直播上课时的情景,感受这个过程中自己的进步与收获,对自己说“我真棒,我做到了!”
2、合理安排时间培养兴趣爱好
逐渐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提前适应开学的节奏,备课、授课、批改作业, 起床穿戴整齐,有仪式感,不要在床上办公,同时也要限制浏览手机的时间,过多蓝光辐射会引起失眠、头痛、眼部胀痛等;栽培花卉,培养情致,也绿化家居环境。
3、制定教学目标
根据带教班级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制定学生奖惩机制,阅读一些教育心理学的书籍,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变化及心理需求,为教师寻求到适宜的管理技巧。
4、增强身体免疫力
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利于我们抵御病毒的侵入,除了合理膳食当然,居家也可以达到锻炼的效果。
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跳绳、快步走、正念冥想、八段锦、太极、瑜伽等运动方式。
而正念冥想更能起到平和心境、增加事物接纳程度的作用。
5、理性应对做好防护
疫情整体形势好转,国内防控、救治成效喜人,但返校不代表就绝对安全了,因此正确应对的态度尤为重要。
一方面,不要放松警惕,认为已经没有必要做个人防护,或认为别人都带口罩,自己就安全了:另一方面,不要过度担心开学后接触人员较多,会被感染,过度的应对将导致焦虑不安、免疫力下降。
因此,正确做好个人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老师们可提前准备几个口罩:正确佩带,取下口罩时,双手不触摸口罩的外面:与同事及学生说话保持一定距离:不对别人打喷嚏、咳嗽:废弃的口罩用单独的口袋装好丢弃:身体不舒服或发热要及时停课,并向校领导报告:在
办公室准备一块属于自己的肥皂洗手;饭前便后勤洗手:出门回家更换衣服: 不集中就餐。
6、保持与学生的沟通
班主任保持与家长的密切联系,了解学生有无发热、身体不适。
关心学生的假期生活、作业完成情况。
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早发现、早解决,必要时寻求精神心理专科医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