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作文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作文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d11e4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82.png)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作文教案老师在上课时要做到准时激励。
激励是课堂的润滑剂。
不但能使同学信念增加,还能对课堂的气氛活跃,其作用不行低估。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人教版学校四班级上册第八单元作文教案,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学校四班级上册第八单元作文教案1教学目标:1.能有挨次地介绍乡村景物。
2.试着运用积累的美丽词句。
3.学会用拟人、比方等修辞手法。
教学流程:(一)话题沟通,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1.同学们,当我们远离喧嚣的都市,步入乡村,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唱歌;在宽阔的草地上,你会看到成群的牛羊……同学们,我们今日共同走进乡下人家,一起感受田园的诗情画意吧!⑴展现田园风完图片或播放媒体。
⑵同学们说一说喜爱农村哪些风完。
2.我们对乡村生活和田园景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受,让我们一起来沟通沟通学习的收获。
同学在四人小组里展现自己搜集到的图片和资料,沟通自己的感受、体验。
3.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现汇报,可展现自己搜集到的图片和资料。
4.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5.我们听了同学的汇报,自己也有很深的体会,我们这一节课,就是要练习把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写自己的经受、听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可以是景物、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体会。
孩子们,你们到过乡村吗?在你们心目中的乡村,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大家情愿和老师一起来走进田园,享受农村的漂亮风完吗?(二)成语点睛,诗句引趣:嘈嘈切切错杂弹1.老师为大家搜集了一些描述田园风完的词语。
读一读下面的词语,说一说你最喜爱哪一个?为什么?赏心悦目干净光明心旷神怡胸怀宽广绿色渲染墨线勾画草原茫茫水鲜草美牧草丰富羊肥牛壮羊如白云平原宽广沃野千里河汊纵横密如蛛网高大草本低地草甸阔叶高草草本群落草原茫茫宽敞无边无际无涯择水草居水草鲜美牧草丰富平原宽广沃野千里一望无际一马平川原野寥廓莽莽苍苍绵延千里无垠无边千沟万壑荒原漠漠芳草沃野莽莽苍苍绿遍山野逶迤连绵凹凸起伏明媚绚丽平畴千里沃土千里一碧千里山清水秀明媚绚丽平畴千里景色宜人春色满园凉亭水阁古色古香目不暇接花团锦簇鸟语花香俯视大地信步郊外莽莽苍苍起伏和缓宽阔无涯芳草绿野崎岖不平2.古人笔下的田园风完是很富有情趣的,同学们请读一读收老师集到的描写田园风完的诗句。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习作1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习作1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ac3d15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d.png)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习作1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习作1推荐一个好地方》是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的一篇作文教学篇目。
本篇文章要求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向大家推荐一个自己喜欢的好地方,并通过具体的描述和描绘,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篇作文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表达情感的能力,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发现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子和段落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但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以下问题:1. 写作内容空洞,缺乏具体的描述和描绘;2. 写作结构混乱,段落之间缺乏逻辑关系;3. 写作语言单一,缺乏丰富的词汇和表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发现美好,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写出自己喜欢的好地方,并能够用具体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学会如何观察事物,发现美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发现和欣赏能力,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描述和描绘,写出自己喜欢的好地方,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共同进步的习惯。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如课件、图片、视频等,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使用。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观察和思考自己喜欢的好地方,准备好写作的素材。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 我的动物朋友》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 我的动物朋友》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https://img.taocdn.com/s3/m/da950cb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3.png)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一. 教材分析《习作我的动物朋友》这篇作文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写作练习。
这篇作文的要求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了解,写一篇关于他们喜欢的动物的作文。
教材中给出了动物朋友的选择范围,包括家禽、家畜、宠物等,同时要求学生要写出动物的外形、性格、习性等特点,并表达出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动物的课文,对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对一些动物的外形、性格、习性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足,需要在写作过程中进行拓展。
此外,学生在写作方面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写作思路不清晰;2.写作内容不具体;3.写作语言表达不准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确写作思路,提供具体的内容素材,帮助学生准确表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了解,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写出动物的外形、性格、习性等特点;2.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的写作思路更清晰,写作内容更具体,写作语言更准确。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写出动物的外形、性格、习性等特点;2.教学难点:学生写作思路的明确,写作内容的具体,写作语言的准确。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动物的特点,引导学生明确写作思路;2.示范法:教师示范写作,为学生提供写作榜样;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互相提供写作素材和建议;4.评价法:教师和学生互相评价,共同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动物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2.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动物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外形、性格、习性等特点,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为写作做好准备。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篇关于动物的范文,让学生了解写作思路和内容方式。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习作例文:小木船》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习作例文:小木船》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3fee3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2.png)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习作例文:小木船》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例文:小木船》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的一篇习作例文。
通过讲述作者制作小木船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木工艺的兴趣和热爱。
本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生活中的事物有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但是,对于木工艺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拓展。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提高写作的信心和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制作小木船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木工艺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和思考习惯,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内容,掌握制作小木船的过程和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了解制作小木船的过程和方法。
2.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观察和思考习惯,提高对生活的热爱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小木船的制作材料和工具,以及相关的写作指导和示范。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一只小木船的制作材料和工具,以及写作的本子和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小木船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小木船的形状和特点,激发学生对小木船制作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文章《习作例文:小木船》,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标题和开头,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游________》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游________》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8d1373580216fc700afd53.png)
四下第五单元《游》教学设计一、任务解读本次习作的主题是“游”。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
”精读课文《海上日出》描写了天气晴好、白云飘浮和乌云蔽日三种不同自然条件下的海上日出奇观。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了景物的个性。
《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先写了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洞口和来到外洞;再写怎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
这是一篇按照游览顺序写景物的佳作典范,值得学生们学习借鉴。
《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两篇习作例文为学生写好写景类作文提供了借鉴和模仿的范本。
两篇均按照移步换景的写作方式来进一步强调了按照游览顺序写文章的好方法。
《颐和园》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
《七月的天山》则是总分总的结构写景抒情。
这篇习作例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仅有很好的写作顺序示范,而且分述部分正好是四个景物的特写镜头,让学生更容易模仿。
1、习作提示:习作提示写道:“你游览过哪些地方?哪个地方给您留下的印象最深?”这句话为学生寻找写作素材拓宽了思路。
现在的孩子旅游经历都不少,丰富的生活体验为学生积累了丰厚的习作素材,学生可以写著名的旅游景点,也可以写身边的景物。
本次习作的提示正是要引导学生在理解习作主题“游”的基础上,将思路拓展出去,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接生活,寻找多元的素材,在交流与碰撞中,激发习作的兴趣与表达的欲望。
2、习作要求:本次习作《游》提出明确要求:“在横线上填上这个地方的名称,把题目补充完整。
按照游览的顺序写写这个地方,把游览的过程写清楚。
”教材首先要求学生从所积累的素材中选择一处地方,这是一个筛选素材的过程;接着,要求学生运用本单元中学过的习作方法——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
习作还要求学生:“可以先画出游览路线图,帮助自己理清思路。
”“印象深刻的景物要作为重点来写,注意把它的特点写出来。
”“可以用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习作七》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习作七》](https://img.taocdn.com/s3/m/12056c5f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d1.png)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习作七》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掌握叙事文的基本特点。
2.能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人物、事件。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写出简单的叙事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热爱生活的态度,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叙事文的特点。
2.通过范文分析和讨论来引导学生写作。
难点
1.如何运用适当的语言描述人物和事件。
2.如何绘制生动的情节,吸引读者。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叙事文的特点,如人物、事件的描写,情节的铺陈等,为之后的写作做好铺垫。
2. 分析范文(15分钟)
教师精选一篇叙事文,与学生共同分析其中的人物描写、事件叙述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一个好的叙事文是如何编写的。
3. 写作指导(20分钟)
教师结合范文的特点,指导学生如何开始自己的叙事作文,如如何选定主题、描写人物、展开事件等。
4. 学生练笔(25分钟)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开始书写自己的叙述文,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或想象中
的故事展开写作。
5. 互相交流(10分钟)
学生彼此交流自己的作文,相互点评,提出改进建议,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
互相促进。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叙事文的理解更加深入,写作能力得到了提升,相
信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叙事文的写作技巧,写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以上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习作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请
老师们根据具体情况做出适当调整和补充,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人教版(部编)四年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和------过一天》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和------过一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c1b55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9d.png)
人教版(部编)四年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我和——过一天》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我和——过一天》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作文。
这篇作文的要求是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通过想象,写一篇与这个人物一起度过一天的作文。
教材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选材困难、构思不新颖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并帮助他们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构思。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运用合理的想象,写一篇与这个人物一起度过一天的作文。
2.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运用合理的想象,写出与这个人物一起度过一天的作文。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构思,使作文内容丰富、新颖。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进行作文构思。
2.示范法:教师以自己的写作经验为例,向学生展示如何进行作文构思和写作。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相互启发,共同完成作文。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人物素材,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选择和想象。
2.教师准备范文,以便在教学中进行示范和讲解。
3.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作文构思和写作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例如:“你们最喜欢的一个人是谁?你们想不想和他(她)一起度过一天?”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与本节课相关的人物素材,让学生进行选择。
同时,教师展示一篇与自己喜欢的人物过一天的作文,让学生了解写作要求和构思方法。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1ff1303c1ec5da50e27079.png)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精品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 . 把自己喜欢的地方推荐给同学,写清楚推荐的理由。
2. 写出“好地方”的独特之处,写景记事都要有条理。
3. 自主修改作文,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把自己喜欢的地方推荐给同学,写清楚推荐的理由。
教学难点:能够使用优美的语言写景,在作品中表现自己的喜爱之情。
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 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请你读一读。
出示:碧海沙滩海鸥飞,高山流水游鱼肥。
逛草原,赏夜空,游乐场里忘了归。
2 . 不论是草原还是海滨,不管是江河还是城市,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美。
你最喜欢的地方是哪里?这节课我们就来推荐一个好地方,把自己喜欢的地方推荐给大家。
学生自由交流。
3 . 水乡小镇赏心悦目、书店令人流连忘返、小树林也是快乐的天堂。
你的“好地方”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交流。
二、明确要求1 . 阅读课本12 页的习作要求,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次习作的目标。
预设:(1)把自己喜欢的地方推荐给同学。
(2)写清楚推荐的地方和推荐理由。
(3)写完之后相互修改。
(4)交流习作,评选最受欢迎的地方。
2. 小组交流。
你要推荐的地方在哪里?这个地方有什么特别的?你向大家推荐的理由是什么?三、写作指导1 . 交代写作对象——开门见山。
开头直接写明白,你要推荐的地方。
用一句话概括这个地方的特点。
总领全文。
2 . 介绍好地方的特征和推荐理由。
理由要充分,你要推荐给大家的地方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或者景美,或者人美,或者有趣,或者可以增长知识等。
抓住特点之后还要用具体的描写来阐述。
3 . 语言要生动活泼,形式多样。
文章要写得生动、形象、感人,就一定要注意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描写、议论、抒情等,最有表现力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等,一定要尽量使用必要的写作手法,让文章充满表现力,这样你推荐的好地方才会令人向往。
4 . 推荐时要融入自己的情感,表达喜爱。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习作写观察日记教案优秀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习作写观察日记教案优秀版](https://img.taocdn.com/s3/m/eb7e2ffbfc4ffe473368abff.png)
习作:写观察日记1.引导学生确定观察对象,并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观察。
2.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发掘新鲜事物的习惯。
3.讲授观察日记的基本写法,让学生尝试把观察到的内容用日记的形式记下来,即尝试写观察日记。
4.练习修改习作。
重点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并用日记的形式把观察到的内容记下来。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发掘新鲜事物的习惯。
1.写作目的(1)尝试用日记的形式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记录下来。
(2)尽可能认真观察,写出事物的特点。
2.写作内容(1)认真观察,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写出观察者当时的心情和想法。
(2)可以进行合理的想象,让内容更加丰富。
1.预习提纲准备自己喜欢的事物(动物或植物等),观察其变化,并简要记录下来。
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观察日记的写法。
2.把观察到的内容用日记的形式记下来,学会写观察日记片段。
一、复习导入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以及《蟋蟀的住宅》。
这些诗文,不仅让我们感受到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作者对事物的特点及变化观察得很仔细。
这节课,我们就借鉴这些作者的观察顺序、写作方法等进行写作。
下面请大家谈一谈这些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样优秀的文章。
(生讨论,交流,发言)预设:(1)与作者的认真观察分不开。
(2)与作者长期、连续的观察分不开。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内容,巩固所学的知识,点明观察的重要性,为下面的环节做准备。
二、引导学生观察1.确定观察的事物。
(让学生各自拿出自己准备的事物)2.同学们,你将怎样观察你手中的物品?学生观察手中的物品,并说出观察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及时引导。
3.合作探究。
(1)请观察同类物品(如水果类、植物类、动物类等)的同学自愿组成学习小组,大家一起讨论、探究观察这一类事物的方法。
(2)学习小组共同观察,讨论、探究观察方法并将自己小组的观察、探究结果写在纸上。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习作例文:爬天都峰》优秀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习作例文:爬天都峰》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2e783b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6.png)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习作例文:爬天都峰》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例文:爬天都峰》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作者和家人一起攀登黄山天都峰的经历,表达了面对困难,要有勇气和信心,相互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插图生动,易于学生理解。
本文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增强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感兴趣,能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但部分学生对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和表达方式可能存在理解困难,需要教师耐心引导。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可能缺乏攀登高峰等户外活动的经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能有所局限。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会生字词,会用“峰、鼓励”等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会从图片和文字中获取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攀登的精神;学会面对困难,要有信心和勇气,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会生字词。
2.难点: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道理,将课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容。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感受攀登高峰的艰辛与快乐。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图片等。
2.图片:准备黄山天都峰的图片,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视觉感受。
3.课文录音:准备课文录音,便于学生跟读和模仿。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作文指导教案(全册1-8单元)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作文指导教案(全册1-8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8ee20dd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0.png)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作文指导教案(全册1-8单元)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作文指导教案(全册)第一单元作文作指导作一《自然景观》作目标:这次作文训练,是记一处景物,目的是训练观察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要求先选定一处景物进行有顺序地、仔细地观察,然后把观察得最细致、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按照一定的顺序具体地写下来。
训练观察事物的能力,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晰。
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优美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获美!寻找发现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分享作。
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写作方法回顾本组的每一篇课文,都像瑰丽壮美的图画,是我们感受到大自然是那样的奇妙。
有人曾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这节课就让我们发现一下身边的美景,把它记录下来。
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
研究、交换《观潮》《火烧云》《鸟的天堂》《火烧云》的写作方法梳理。
二、小组交流1、你见过哪些自然景观,回想自己见过的美丽景观,小组交换,然后老师指名交换。
2、全班交流。
指导学生说的有序,表达清楚。
三、指导作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3、这出景观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你计划从哪些方面来写?学生思索回想。
4、景物,是指可供欣赏的景致和事物,即一定地区范围内的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如风、雷、雨、雪等形成的景象景物描写是记叙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写景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表现人物和文章的主题,要写好景物,首先要留心观察,对所写景物有明确、具体的了解。
在具体描写上,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要注意景物的时令特征和地方特征。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一日之内,昼夜早晚;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景色是不一样的。
不同的地方,景色也不同,我们在观察、描写景物时,就要注意这两方面的特征。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时教案 第六单元 习作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时教案 第六单元 习作](https://img.taocdn.com/s3/m/a4d60b3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67.png)
习作:我学会了教材第一部分以图片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提供了学会做事的六个例子。
这些例子源于学生的生活,涉及的范围比较广,能够唤醒他们对生活的回忆和体验,提示学生选择习作素材的角度,知道“写什么”。
教材第二部分呈现了本次习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学会做的事情,从中选择一件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作为本次习作的内容,再以问题的方式对“怎么写”提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本次习作既要按一定的顺序写,又要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还要写出学会做这件事情的体会。
教材第三部分提出了修改习作的要求:一是自我修改,读读自己的习作,修改不通顺的地方;二是相互修改,主要围绕是否按一定顺序写、是否把过程写清楚进行评价。
1.能按学习的顺序把自己学做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2.能写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有趣的经历,把心情变化写下来。
重点:能按学习的顺序把自己学做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难点:能写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有趣的经历,把心情变化写下来。
1.教学中,要以教材中的例子为引子,连接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表达兴趣。
让学生筛选印象最深刻的事情,组织学生交流,确定本次习作的内容,并把习作题目补充完整。
2.指导学生围绕一件自己学会的事情分享体验,一步步写清楚学习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自己心情的变化,并根据教材提出的习作建议丰富习作内容。
3.完稿后,教师可先组织学生进行自我修改,读读自己的习作,修改不通顺的地方,然后再组织学生相互修改,除了帮助同学修改语句以外,重点围绕是否按学做这件事的顺序把过程写清楚进行评价,完善习作内容。
1.学生:回忆自己学习做事的经历。
2.教师:准备生活中做事的图片。
3.多媒体课件。
(扫描本课二维码,下载配套PPT课件)2课时。
1.能按学习的顺序把自己学做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2.能写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有趣的经历,把心情的变化写下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导入:同学们,我们正在慢慢地长大,学会了做很多事情。
(1)课件逐一出示书中的六幅图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语文园地四:习作4》教学设计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语文园地四:习作4》教学设计教案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b3dd8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5d.png)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语文园地四:习作4》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
3.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提高作文质量。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学会选取素材,运用表达方法。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提高作文质量。
三、教学准备1.课件2.学生作文草稿3.教学评价表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语文园地四:习作4》。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之前学过哪些习作呢?2.同学们说得很好,那我们今天的习作主题是什么呢?对了,是“我的奇思妙想”。
那我们就来谈谈自己的奇思妙想吧!(二)观察生活,选取素材1.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事情,那我们如何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呢?2.我们要学会观察。
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趣味。
3.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回忆一下自己最近经历的事情,想想哪件事情让你印象深刻,可以作为习作的素材。
4.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观察生活其实很简单,只要用心去发现,就能找到很多有趣的素材。
(三)运用表达方法,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1.那么,我们如何运用表达方法,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呢?2.我们要学会抓住事情的主要环节,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3.我们要学会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如:描绘、叙述、议论等,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4.现在,请大家拿出自己的作文草稿,根据我们刚才讨论的方法,尝试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写清楚、写具体。
(四)修改作文,提高质量1.同学们,作文写完了,但我们还需要进行修改,以提高作文的质量。
2.我们要检查作文是否有错别字、病句等语病,及时修改。
3.我们要看看作文是否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是否运用了合适的表达方法。
4.我们要检查作文的结构是否合理,篇章是否流畅。
5.现在,请大家互相交换作文,互相修改,然后把自己的作文再次修改完善。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习作 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习作 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46c4845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e.png)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是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的一篇作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的世界”,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从而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这篇作文要求学生介绍一个他们认为好地方,并说明推荐理由。
通过这篇作文,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然而,他们在写作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如写作思路不清晰,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帮助他们理清写作思路,并指导他们如何准确表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2.引导学生明确作文要求,帮助他们理清写作思路。
3.指导学生如何准确表达,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写作思路的理清。
2.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帮助他们明确作文要求,理清写作思路。
3.示范法:教师示范写作,指导学生如何准确表达。
4.练习法: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好地方图片或视频,用于导入和展示。
2.教师准备作文指导PPT,用于引导学生明确作文要求。
3.学生准备观察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的图片或实物,用于写作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好地方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表达自己对好地方的看法和理由。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作文要求,引导学生明确作文的目标。
教师通过PPT或口头讲解,向学生介绍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人教版(部编)四年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 学习写观察日记》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 学习写观察日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2369a9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8.png)
人教版(部编)四年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学习写观察日记》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学习写观察日记》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作文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将这些美好用文字表达出来。
教材以日记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掌握观察的方法,养成观察的习惯,培养观察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但是,他们在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时,往往缺乏条理性和完整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有顺序、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并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观察的方法,学会用日记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美好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观察的方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观察到的内容有序、完整地表达出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同伴教学法:学生互相评价、修改,提高写作水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的生活情境,制定观察计划。
2.学生准备:提前观察生活,准备好观察所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可以是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其中的细节。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观察所得,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观察到的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有顺序、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并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生活万花筒》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生活万花筒》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7e36b60508763230121244.png)
生活万花筒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自己亲身经历的、或看到的事去写习作。
2.引导学生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
3.掌握叙述事情的方法,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4.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态度目标:通过对世界各地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了解,培养学生学会尊重其他国家、地区、民族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培养学生对世界不同文化尊重、欣赏的态度。
5.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及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1.围绕自己亲身经历的、或看到的事去写习作。
2.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
教学难点1.掌握叙述事情的方法,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2.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3.能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去写习作。
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生活是个万花筒,每天都有许多的事发生着,令人感动,令人赞叹不已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难忘的事,也许其中有一些给了你很深的印象和启迪。
今天,我们就试着把你心中的这件事写下来告诉大家你记忆中的事有哪些呢?二、审题、指导解题,理解本次习作重点师:请大家注意看我们的主题是“生活万花筒”,大家能从题目中了了解到我们这次习作是写什么吗?生:写事,印象深刻的事师:没错,印象深刻的事,你们觉得应该是什么样的事情才叫印象深刻呢?生: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令人难忘的、感动的事师:对,可是为什么一件平常的事却又令人难忘呢?那肯定是这件小事当中大有玄机,小故事当中含有大道理,我难忘,是因为从这件小事中我明白了_______道理。
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生活万花筒”来写的。
现在就让我们写一写吧。
1.读到这个题目,你都了解到了什么?板书:生活万花筒)审题:共同点:所记的是一件印象深刻的事,而不是两件事,要集中写好一件事,发生的时间:可以发生在不久前,也可以是过去好几年的,地点: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街头巷尾。
不同点:一件事,可以是听到、看到的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必须自己做到认真读一读,打开写作的思路,从中得到启发,确定选材的范围,必须多读几遍,做到心中有数。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含课后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含课后作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7cb2557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5.png)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含课后作业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主要选取了一些典型的习作例文,旨在让学生通过这些例文,了解和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本单元的内容丰富,包括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等,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对于人物、景物、事件的描写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写作思路不清晰、描写不够具体生动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本单元的习作例文,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和分析习作例文,学生能够学会如何进行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等,提高写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写作,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习作例文的阅读和分析,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进行具体生动的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分析习作例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2.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写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3.练习法:通过学生的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事先阅读和分析习作例文,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教案。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预习习作例文,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有趣的人或事?你们是如何描述它们的?”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习作例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同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四:我和___过一天》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四:我和___过一天》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374b5a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4.png)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四:我和___过一天》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写出以“我和___过一天”为题材的作文。
2.提高学生对自我与周围世界的认知,感受生活之美。
3.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生活中日常的细节体验生活之美,提高作文的具体性和真实性。
2.重点:帮助学生理解作文的主题和要求,提高对所选主题的扩展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依据课堂内容准备好《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2.预先布置作业,让学生提前搜集素材,收集写作灵感。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简单询问学生最近的生活情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情感上的投入。
第二步:学习理解1.老师示范写“我和妈妈过一天”作为样本。
2.分析样本作文的主题和内容。
3.讲解“描写和叙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写作技巧。
4.辅导学生思考和选定自己的主题,如“我和朋友过一天”、“我和宠物过一天”等。
5.帮助学生挖掘素材。
第三步:写作过程1.提醒学生要写清楚当天的过程,注意细节描写,把人、事、景物具体地描绘出来。
2.鼓励学生多采用各种修辞手法来表达感觉、情感和思想,如比喻、拟人等。
3.让学生相互检查、修改、互评,提高作文水平和评价能力。
第四步:展示作文1.让学生轮流朗读自己的作文。
2.讨论所写作文的共同特点和不同之处。
3.对优良作文进行点评,包括语言表达、深浅度、画面感和主题等。
总结反思1.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和学习方法。
2.进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互相反馈。
作业布置请学生在课堂下来后把自己的作文作为课后作业提交给老师,老师在下次上课时作为课堂教材进行点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作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作文
2、引导观察,指导表达,让学生围绕特点,写具体。
3、在评讲中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用好词,写佳句,有顺序)教学重点:
引导观察,指导表达,让学生围绕特点,写具体。
教学难点:
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作文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我们校园里,有很多景点,同学们虽然每天生活在校园中,
但不一定留意了。
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都有几处景点?
1、学生反馈,教师训练学生有条理地说话。
2、教师引导学生挑选自己愿意去观察的景点:如果老师让你去观察
一处景点,你想去观察哪一处?
二、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观察一处景点,我们总是要通过眼睛和大脑抓住
它的特点来。
在观察中,抓出事物的特点,我们的两篇课文给我们作了很好的示范。
写桂林的水,作者抓出三个特点,分别是——;写桂林的山,作者又抓出三个特点,分别是——;写金华的双龙洞,作者给每处景点都抓出一个特点:外洞——;孔隙——;内洞——。
抓住事物的特点,并不复杂——几个字几个词,足矣!同学们,咱们
去观察景物,主要的任务是什么?
三、学生表述,教师教会学生对于一处景点,如果整体把握不了,要能分
角度观察它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日记本上制作观察记录卡,比如:特点:______
______
______
四、教师小结:
(1)观察得越仔细,特点抓得就会越准确——一定要做好这个观
察记录,能不能做好呢?
(2)按观察对象分组列队,强调观察纪律,外出观察记录。
(3)集合,整理观察记录,布置作业:写作文底稿,检查观察记
录逐个解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整理并记录“观察校园里的一处景物”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围绕特点,写具体。
2、在评讲中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用好词,写佳句,有顺序)教学重点:
让学生围绕特点,写具体,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难点:
围绕特点,写具体,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过程:
一、教师批改作文底稿,选出一篇组织评议,引导学生:
(1)用好词,写佳句,有顺序——特别注意运用例文与课文,指导学生写一个好的开头。
(2)修改一到二处毛病。
二、学生修改各自习作底稿,上交,教师批改评级。
第三课时
第一单元作文讲评
讲评要求:
1、赏析优秀作文,对写得不够好的进行点评,指导。
2、鼓励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以及它们的变化等,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有序地表达,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讲评重点:
如何抓住景物特点写。
讲评难点:
学生喜欢写作,努力修改自己的作文,使之符合要求。
讲评过程:
一、总结这次作文情况。
优点:言之有物,顺序井然;书写工整;
不足:错别字多,语句不够生动;详略不当;感受肤浅……
二、优秀作文赏析。
1、列举两篇优秀作品进行讲评。
2、介绍作文。
3、说说这些作文好在什么地方,还有哪些不足。
三、分析典型的,普遍存在的问题
1、列举存在问题较大的习作进行分析。
2、让全班给他们提建议。
3、作者谈收获。
四、鼓励学生再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目标:
1、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作文
2、引导观察,指导表达,让学生围绕要点,写具体。
教学重点:
让学生围绕要点,写具体。
教学难点:
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作文
教学过程:
1.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说说我的心里话。
什么叫做心里话?读一读课本31-32页习作部分的一段话,看课文中是怎么定义心理话的?
学生自由朗读。
2.学生表述,指导减缩语义:心里话就是内心真实的想法。
3.过渡:心里话,一定要真实,要以诚待人,不能说假话。
4.学生表述,教师努力拓宽学生的话题,拓宽学生的思路。
5.过渡:同学们说得都是心里话——听得出来,你们的话都是真话,不虚伪,这就很好了。
老师觉得美中不足的一点,就是你们把心里话没有说明白,老师听了也纳闷。
比如说吧……怎么才能把心里话说到让人听了不纳闷的程度呢?你想到什么方法啊?
6.学生表述,启发学生用举例子、说事例的方法把心里话说明白。
7.小结:(1)写作格式:书信;(2)写作技巧:心里话+具体事例。
8.学生完成作文底稿,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目标:
1、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满意的地方。
2、自我评价一下。
3、引导修改。
教学重点:
运用修改符号互改习作。
教学难点:
语句通顺,表达有顺序。
教学过程:
一、引导互评。
1、与好朋友互换习作,给对方进行评价。
二、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
1、修改错别字的符号。
(下方框加删除符号)
2、交换符号,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交换,另一种是前后交换,中间位置不变。
3、添加符号,指在句子中间添加字词或句子所运用的符号。
三、学生再修改自己的作文。
1、自行修改。
2、同桌互相交换修改。
四、抄正作文。
要求:1、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注意书信的格式。
2、不乱写标点符号,记住标点符号的位置在方格的左下角。
五、课堂小结。
反馈学生自行修改习作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