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一、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1、分封制(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
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2)目的:巩固统治。
(3)分封对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分封功臣、姻亲、殷商降族。
(4)作用:①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
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如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
(3)作用:①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二、列举从汉到明清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1、汉武帝集权:西汉的中、外朝制度; 东汉“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皇帝总揽大权2、唐朝三省六部制:(1)结构:①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2)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
3、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要注意分割相权、与削弱地方权力两方面)(1)措施:①收精兵:原则是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三衙(统兵)、枢密院(调兵)。
②削实权:在中央把相权一分为三(实行二府三司制,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用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在地方上州郡直属中央,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总结
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西周的建立: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2.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1)分封制:①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③分封对象:功臣,王族,先代贵族。
④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⑤义务: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⑥作用:前期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但是随着兼并战争的开始,削弱了周王室的地位。
⑦瓦解:A.分封制有很大的局限性,诸侯有诸多大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诸侯国实力不断的增强。
B.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
(根本原因).(2)宗法制:①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②含义: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是实行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③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
④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起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两者既是家族等级之分,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⑤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划分远近尊卑,和现代平等、法制意识有些违背。
(尊宗敬祖、重男轻女)】⑥与分封制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他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
3.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祭祀)②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秦朝的统一: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韩、赵、魏、楚、燕、齐)。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夏商时期王权具有神化色彩,夏商时期已经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2.分封制下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其中分封的大多是同姓子弟。
3.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壮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例如:楚王问鼎4.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在宗法制下的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
5.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加强是秦统一六国的主要原因。
6.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7.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有利于加强地方对中央的控制。
8.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9.汉初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存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10.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中国省制的开端。
11.三省六部制下,三省分别是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12.汉武帝时设置了“中朝”以加强皇权。
13.明太祖时,废除秦朝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以加强皇权,废行省、设三司,以加强中央集权。
14.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
15.清朝雍正时设置的军机处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16.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开始落后西方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辉煌属于希腊”指的是古希腊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宏伟归于罗马”指的是古罗马的法律制度。
两者实质是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2.希腊的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造成了小国寡民、独立自主的城邦制度3.梭伦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克里斯提尼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的正式确立、伯里克利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4.在古希腊妇女、外邦人、广大的奴隶,不享受民主的权利。
5.古罗马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是平民反贵族斗争的结果,从公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发展到万民法(帝国境内的一切自由民)是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
6.《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是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民法大全》(公元6世纪)是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一 知识点总结(逐点夯实)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1)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商代政治的特点: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西周的分封:1)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2)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暑期列国纷争3)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权 3、西周的宗法制:○1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3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 秦汉政治1、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3、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积极作用:○1使秦实力增强,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2使秦能一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4、郡县制度: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
盛行于秦汉。
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形成于战国时期。
郡县制于分封制最大的不同是:郡守、县令和县长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影响: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归纳
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3、分封制。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三.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6、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加强皇权有新发展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7、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元朝时的行省制度;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政治的目的:巩固政权)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
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二、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注释: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三、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重点、难点)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影响:(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人教版必修一历史期末总结
人教版必修一历史期末总结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经验教训,认识到当今社会的发展和现实问题。
本文主要总结人教版必修一历史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第一单元:历史的研究、第二单元:人类文明的诞生和散布、第三单元:帝国与国家、第四单元:希腊罗马的文化及第五单元:封建社会经济。
第一单元:历史的研究历史的研究是我们学习历史的起点,通过学习这一单元,我们了解到了历史的概念、意义、基本特征和研究方法。
历史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它具有客观性、相对性、综合性和创造性。
而历史研究的方法主要有考古、文字资料分析、现代科技手段等。
第二单元:人类文明的诞生和散布这一单元主要介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散布的过程。
我们了解到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是非洲,然后逐渐散布到世界各地。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中有很多重要的文明古国,比如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等。
这些文明对人类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三单元:帝国与国家这一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帝国和国家制度。
我们了解到古代中国的帝国制度和官僚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秦汉的封建制度、南北朝的分裂和隋唐的统一,深入了解了中国古代帝国和国家的历史。
第四单元:希腊罗马的文化这一单元主要介绍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及其对现代世界的影响。
古希腊是古代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希腊文化深刻影响了欧洲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
罗马帝国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帝国之一,罗马法、罗马艺术、罗马文学和罗马道德观念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五单元:封建社会经济这一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
我们了解到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农业,农业生产是封建社会经济的主要支柱。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农业生产和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了解了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关系的特点。
通过学习以上几个单元,我们对历史的基本概念、历史的研究方法、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国古代帝国和国家的演变以及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和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主要王朝变换顺序表先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汉〔西汉、东汉〕形成三国两晋〔东晋、西晋〕南北朝开展隋唐繁荣五代十国宋〔北宋、南宋〕元继续开展明清衰落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1、夏朝的建立:①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②“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③商朝建立后,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与。
2、夏商的政治制度:①夏商的最高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②夏商时期已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地方封侯和伯,侯、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进展有效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2.容:①分封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3.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
②扩大了统治区域;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4.瓦解: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开展〕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定义:用规定宗族嫡庶系统的方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3.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
4.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部的稳定和团结。
四、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结合,族权与政权结合,带有浓厚的宗族色彩以宗法制为核心,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严密结合。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本文将对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以便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历史知识。
首先,必须搞清楚历史的定义。
历史是一种记录和把握过去的思想、文化、社会变迁以及各种历史事件的学科。
历史是一种以描述、分析和评价过去的过程来进行教学与研究的学科。
历史也是一种从上游到下游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历史研究所涉及的时间包括史前、古代及现代,而其研究范围则涉及人类社会的所有方面,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外交到环境等等。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历史的分类和学习方式。
古代历史研究包括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国的新史研究是指中国的近代史,世界史是指全球的历史。
另外,还有古典历史、现代历史等,以及政治史、军事史、外交史等。
学习历史一般要求分析、比较,把握历史发展的方向,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第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涉及西方古代史的基本概念,包括古希腊的城邦社会组织、希腊和罗马文明的特点、希腊罗马时期的思想文化变革等。
1.古希腊城邦社会组织。
古希腊是城邦社会,由选举产生首领,首领负责统治和保护城邦,而平民则负责发展农业,繁荣城邦经济。
2.希腊和罗马文明的特点。
希腊文化以雅典为中心,主要体现在绘画、雕塑、建筑、文学、舞蹈、音乐和体育等方面,而罗马文化以罗马的日常生活为中心,强调法律和政治的统一,普及到欧洲多个民族地域,从而影响了欧洲后续的文化。
3.希腊罗马时期的思想文化变革。
希腊和罗马时期,科学迅速发展,新的思想和文化空前兴起,给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希腊哲学被视为哲学的源头,《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文学的重要代表作,而古罗马戏剧也被视为古代戏剧的开创者。
以上就是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的相关内容。
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历史知识,更好地应对考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1500字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1500字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最全版)第一章:古代文明与人类社会的演进1. 人类的起源和文明的出现- 人类起源:进化论和革命论的观点- 文明的出现:农业革命、手工业革命和劳动工具的进步2. 旧石器时代- 定居生活:主要以狩猎和采集为主,居住在山洞或简单的棚屋中- 器物制作:石器制作,如石斧、石刀等3. 新石器时代- 农业革命:农牧业的兴起,人类开始定居,种植农作物和养殖牲畜- 社会分工: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的出现- 文化发展:文字的出现,如中国的甲骨文和埃及的象形文字4. 洪荒传说与城市文明- 洪荒传说:如中国的伏羲、女娲等传说- 城市文明:城市的出现和发展,如美索不达米亚的乌尔城第二章:古代国家的诞生与较量1.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与早期城邦-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形成和特点- 早期城邦:乌尔、拉加什等城邦的兴起和发展2. 法老王国与古埃及文明- 法老王国的兴起和统一- 古埃及文明:建筑、文字和宗教等方面的特点3. 公元前三千年前的古印度- 城市文明和种姓制度- 阿育王及其统治4. 古希腊与城邦文化- 希腊城邦的特点和组织形式- 希腊哲学、艺术和体育的发展5. 古罗马与斯巴达文明-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 斯巴达的社会制度和军事精神第三章:中华文明的创造与发展1. 中华文明的起源- 公元前三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 - 中华文明的特点:文字、农业和青铜器2. 奴隶社会与夏、商、周的兴起- 奴隶社会的出现和特点- 夏、商、周三代的兴起和发展3. 中华封建社会-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度和诸侯国的兴起- 中华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政治制度4. 秦朝与秦始皇- 秦朝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秦始皇的统一和对外扩张5. 汉朝与汉武帝- 汉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 汉武帝的扩张和对外关系第四章:南亚的种族交融与东南亚的海洋文明1. 南亚次大陆的种族交融- 阿育王和他的帝国- 印度教和佛教的传播2. 印度教与佛教- 印度教的基本教义和特点- 佛教的创立和教义3. 东南亚的海洋文明- 吕宋王国和爪哇王国的兴起- 马六甲王国的繁荣第五章:西亚、地中海世界- 古代西亚的兴起与发展- 斯巴达、雅典的兴起与跌宕起伏- 亚历山大大帝与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衰- 古罗马的兴起与扩张- 地中海文明的传播与融合第六章:古代中国的交通与通商1. 中国古代交通的发展- 商贸交流:陆上商道、水上交通和驿站的建设 - 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开通和文化融合2. 中国古代对外通商- 丝绸之路的开通和繁荣- 对外贸易的方式和商品:丝绸、茶叶、瓷器等3. 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封闭政策和开放政策的转变- 明代的海禁政策和西方列强的侵略以上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涵盖了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各个国家的兴起和衰落、交通与通商的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笔记整理手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笔记整理手写历史必修一笔记: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教材,涵盖了许多重要的历史知识。
下面是我对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笔记整理。
第一单元:秦汉时期的政治与农业第一章:秦始皇统一中国1. 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
2.秦统一中国的成就包括: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法律等;修筑了万里长城;开凿运河。
第二章:汉武帝的统治与边疆地区1.汉武帝是汉朝的第七位皇帝,他加强了中央集权,推行县制和乡里制,提高了官僚管理的效率。
2.汉武帝进行了一系列的边疆扩张,开拓了西部边疆地区,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发展。
3.汉武帝的经济政策包括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加强货币流通,扩展对外贸易。
第二单元:秦汉时期的社会与经济第三章:秦汉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1.秦汉时期,封建制度进一步发展,国家制度趋于稳定。
2.社会阶级的差别加大,贵族的地位得到确立,农民的生活条件恶化。
3.秦汉时期儒家思想的兴起,与法家思想的冲突,使得社会思想文化发生了重大变革。
第四章:农业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1.秦汉时期的农业加强了水利建设,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秦汉时期手工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铁器的制造。
3.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形成,为后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的国内与国际联系第五章:中国的封建社会1.秦汉时期,中国的社会结构开始呈现出封建社会的特征。
2.封建社会的特点包括社会等级制度的形成、地方官府的建立、各地土地的分封等。
3.封建社会的兴起,使得社会秩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稳定,但同时也加剧了社会阶级矛盾。
第四单元:秦汉时期政治、军事与文化第六章:秦汉政权的衰亡1.秦汉政权的衰亡与其集权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有关。
官僚制度的腐败、封建等级制度的压迫、政治专制等因素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2.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汉宣帝时期开始,政权逐渐衰落,最终导致东汉灭亡。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人教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西周的分封:○1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2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暑期列国纷争○3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权3、西周的宗法制:○1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3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3、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积极作用:○1使秦实力增强,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2使秦能一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汉承秦制有所变化中央设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中朝决策机构外朝执行机构尚书台中枢机构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朝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
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考点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3、分封制(内容、特点、意义)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考点梳理:(一)王位世袭制1.特点:政治权力由“传贤”变为“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的局面形成。
2.方式:采用世袭制,有时是父子相传,有时是兄终弟及。
(二)分封制1.目的:扩大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封建诸侯,以藩屏周:封建指分封建立).2.内容:(1)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承担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的义务。
(3)(权力)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经过层层分封,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诸侯在封疆内还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3.评价:(1)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2)局限性: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三)宗法制:1.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核心)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实质: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制度。
4.评价:有利于凝聚宗族。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5.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紧密结合。
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
6.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大宗可以约束命令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在政治上,他们是上下级的关系,在血缘上是父子兄弟。
7.对今天生活的影响:宗庙、宗祠、族谱、重男轻女等观念。
(四)礼乐制度(了解)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5篇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5篇篇1第一单元主要围绕古代中国的政治历史发展脉络展开,包括了多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以下是对第一单元知识点的总结。
一、远古中国的政治发展远古时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处于部落联盟阶段,表现为原始社会的部族组织与管理制度。
此时的政治制度主要是以氏族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和决策形式。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禅让制和首领议事会议的形式,没有出现君主专制的特征。
主要人物有黄帝、尧舜等贤明的部落首领。
在这一阶段,土地分配以公有为主,社会经济结构较为简单。
二、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篇2第一单元主要围绕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观念展开,包括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秦汉的政治变革、古代中国的政治观念与思想等方面。
以下是本单元的知识点总结。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夏商时期,王位继承制度尚不稳定,多采用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方式。
西周时期,建立了封邦建国制度,通过分封诸侯来巩固统治。
此外,西周还确立了宗法制和礼乐制,形成了严密的等级秩序。
2. 春秋战国的政治变革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各国政治制度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土地制度的变革,各国逐渐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同时,法家思想逐渐兴起,强调法治和中央集权。
二、秦汉的政治变革1. 秦朝的政治制度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实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度。
同时,秦朝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制度,如《秦律》。
这些制度为后世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汉朝的政治制度汉朝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后逐渐加强中央集权。
汉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包括设立三省六部制度、制定科举制度以及推行察举制等。
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古代中国的政治观念与思想1. 政治观念古代中国的政治观念强调君主至上、君臣有序、天下一统等观念。
这些观念反映了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等级秩序,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2. 政治思想古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主要包括儒家思想、法家思想、道家思想等。
(完整word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归纳(word文档良心出品)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考点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3、分封制(内容、特点、意义)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高一历史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单元知识点总结一、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 王位世袭制。
-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标志着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从此,“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王位世袭制在商朝时发展为兄终弟及、父死子继。
- 分封制。
-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 内容:周武王将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
- 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但随着诸侯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 宗法制。
-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 内容: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也以嫡长子世代继承诸侯之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同样以嫡长子世代继承卿大夫之位,其余诸子为士。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 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背景。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先后灭掉六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
- 内容。
- 皇帝制度: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作自己的尊号。
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
- 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三公指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负责全国军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汉书· 贾山传》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 穷驰道畅通的是 实行 A.郡县制 B.皇帝制度 C.分封制 D.三公九卿制
分封制与郡县制对比
分封制 盛行时期 建立基础 传承制度 官吏权利 与中央关系 历史影响 西周时期(西汉、明初) 血缘 世袭 拥有封地和爵位 诸侯有很大的独立性 割据势力,不利于国家统一 郡县制 秦以后的各个朝代 地域 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郡县服从中央 加强了中央集权
礼乐制度
1、礼乐制度产生于西周,故又称“周礼” 2、周礼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工具 3、周礼体现在统治阶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 祭祀,婚丧,衣食住行,赋予极强的政治色彩
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注: 指分封制)、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 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 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 型特征是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C.百家争鸣向儒学独尊转型 D.“公天下”转向“家天下”
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区分
分封制和郡县制是中国重要的行政管理制度。下 列关于这两种制度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A.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 任免 B.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 统治者的权力 C.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 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 效控制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 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 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 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郡县制比分封制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①中央集 权取代了地方分权 ②精英政治取代了大众政 治③直接管理取代了间接管理 ④官僚政 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探究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秦朝到清朝产生
并延续了两千多年,它对中国产生了怎么样 的影响?
积极影响
封建社会前期
政治上: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统一; 2、促进民族融合和中华民族的形成。 经济上: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文化上:有利于封建文化的发展繁荣。
消极影响
封建社会后期
(1)造成皇帝个人专断,不利于社会民主自 由发展; (2)造成官僚机构膨胀,贪污腐败之风盛行; (3)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初步发展和社会 的进步。
2.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臵,贡赋不入 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 书》)这则材料表明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D.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矛盾
15.中国古代历史上,君权与相权是一对矛盾 的统一体。下列选项中,体现封建君主直接削 弱宰相权力的措施有①秦朝设臵御史大夫 ② 唐朝实行三省制 ③元朝实施行省制 ④明朝 设立内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12.秦时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山东地域上 主要有齐、琅琊等郡,当时在现济宁地区设任 城县,隶属齐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A.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郡守是齐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C.齐郡无权任免辖区任城县令 D.济宁是齐郡郡守的封地
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
《韩非子· 物权》中说:“事在四方,要在中 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秦始皇所采取的 措施中,最能体现“要在中央”政治构想是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设臵丞相主持国政 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D.厉行文化专制政策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 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 分别是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6.(新唐书卷64)“方镇之患,始也各专其地 以自世, 既则迫於利害之谋;故其喜则连衡而叛 上,怒则以力而相并,又其甚则起而弱王室。唐 自中世以后,收功弥乱,虽常倚镇兵,而其亡也, 亦终以此,可不戒哉!”针对唐代制度中的这种缺 陷,宋元时期有哪些成功的做法? ①枢密院 ②三司 ③行省制 ④通判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宗法制
1、为避免出现“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 争相代立”的混乱情形 2、祭祀祖先,祠堂,家族观念,嫡庶尊卑, 家国一体,忠孝观念
分封制
1、西周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2、导致政治上的分散,松散 3“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4、封建子弟,天子诸侯 5、在韩愈、柳宗元、王国维等人著作中,出 现“封邦建国,封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