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评价报告(报批稿)
防洪评价报告
![防洪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18e3c49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0.png)
防洪评价报告防洪评价报告防洪是指针对洪水灾害,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种行为。
在我国,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限制,洪水灾害常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为了降低洪水灾害的影响,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防洪工作。
本报告将对我国某地的防洪措施进行评价,以期为今后的防洪工作提供参考和改进意见。
首先,该地的防洪管理体系较为健全。
政府部门成立了专门的防洪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和调度洪水防御工作。
该指挥部人员素质良好,工作效率高,能够迅速地响应并采取措施应对洪水灾害。
此外,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防洪规划,为防洪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科学指导。
这些都有利于加强防洪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提高洪水应对能力。
其次,该地建设了一定数量的防洪工程。
这些防洪工程包括堤防、闸门、水库等,能够在洪水来临时迅速投入使用,有效地减少洪水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害。
特别是一些重要的防洪设施,如大坝和泄洪闸,设计合理,结构稳定,能够承受大规模的洪水冲击,发挥了重要的防洪作用。
此外,针对某些容易被洪水淹没的低洼地区,政府还进行了土地改造和土地加固等措施,提高了这些地区的抗洪能力。
然而,尽管该地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洪措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防洪工程建设的投入和覆盖面仍然不够广泛。
尽管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防洪工程的建设,但仍然存在一些偏远地区没有得到有效的防洪措施的覆盖,导致这些地区在洪水来临时容易受灾,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其次,对于防洪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不够到位。
一些防洪设施由于长期使用或者管理不善,导致设施老化或出现故障,防洪能力降低。
最后,对洪水预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和运行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尽管该地政府建立了洪水预警系统,但仍然存在一些预警信息不准确或者无法及时传达到受灾人群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预警准确性和效率。
综上所述,在该地的防洪工作中,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防洪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临河绿地防洪评价报告
![临河绿地防洪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15ba30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c.png)
临河绿地防洪评价报告通过比较现状断面和设计断面,分析表明该段河道边滩是淤积的,但主槽最深处有局部冲刷现象,河道的设计底高程为-2.20m,现状底高程为-3.54m,现状冲深1.34m。
(1)河道计算水文条件河道设计排涝流量为82.8m'/s,相应设计排涝水位为2.84m,河底高程为-2.20m,此时过水断面面积A为177.12m",水面宽B为50.24m,平均水深hame为5.04m,平均流速v为0.47mls.(2)最大冲刷深度计算根据新通扬运河断面形态,按单一断面计算。
主槽最深点的河底高程为-2.20m,水深为5.04 m,冲刷高程为-3.54m,实际冲刷后水深hs际为6.38m,冲刷深度为1.34m。
综合上述计算结果,考虑到拟建码头处各层河床质性质的变化情况及可能发生局部冲刷,码头断面冲刷控制高程为-2.00m.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拟建场地位于里下河泻湖相边缘沉积单元,地形地势稍有起伏,地表为农四。
拟建码头采用重力式挡上墙结构,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而对挡土墙进行抗滑、抗倾稳定计算,并促供建议措施。
参照附近工程地质可知,仍头场地地层主要为素填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砂夹粉质粘土、粉砂,自上而下分布,故木工程抗滑稳定采用简化毕肖普法计算。
根据堤防设计规范,抗滑、抗倾稳定计算工况有:正常运行工况、非正常运行工况(即水位骤降期工况)的稳定。
根据工程地质情况,本码头及护岸工程重力式挡土墙底板所在土层较差,无法满足承载力要求,不能使用天然地基基础。
根据海安里下河地区土质特点结合本工程实际,拟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复合地基处理,水泥搅拌桩直径60厘米,间距1.40米,梅花型布置,桩底高程-13.0米;水泥搅拌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控制在1.5~1.8MPa为宜;水泥搅拌桩水泥掺量最终由试验求得,但不小于15%;水泥搅拌桩施工结束后,要求对地基进行荷载试验,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得小于140KPa。
桥梁防洪评价报告(通过省厅评审)【范本模板】
![桥梁防洪评价报告(通过省厅评审)【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d23bd3d84254b35effd341c.png)
XXX桥跨XX河防洪评价报告(报批稿)XXXX二0一七年七月XXX防洪评价报告(报批稿)批准:XXX审定:XXX审查:XXX校核:XXX报告编写:XXX目录1 概述 01.1 项目背景 01.2 评价依据 (2)1.3 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4)1。
4 其它 (5)1。
5 评价范围 (5)1.6 评价洪水标准的确定 (6)2 基本情况 (7)2。
1 建设项目概况 (7)2.2 河道基本情况 (9)2。
3 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 (14)2。
4 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 (14)3 河道演变 (17)3.1 河道历史演变概况 (17)3.2 河道近期演变分析 (19)3。
3 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24)4 防洪评价计算 (26)4。
1 水文分析计算 (26)4。
2 壅水高度及壅水范围 (36)4。
3 桥梁下弦高程的复核 (39)4。
4 冲刷计算 (39)5 防洪综合评价 (45)5。
1 建设项目与有关水利规划的关系及影响分析 (45)5。
2 项目建设是否符合防洪防凌标准、有关技术和管理要求 (45)5.3 项目建设对河道行洪安全的影响分析 (45)5。
4 项目建设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47)5.5 项目建设对护岸及其它水利工程与设施的影响分析 . 475。
6 建设项目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47)5。
7 建设项目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与措施是否适当 (47)5.8 项目建设对周边环境及水质的影响 (48)5。
9 项目建设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 (48)6 影响的防治与补救措施 (49)6。
1 降低对河道岸坡影响的措施 (49)6。
2 降低对环境、水质影响的措施 (49)6.3 桥梁汛期施工应采取的措施 (50)7 结论与建议 (51)7。
1 结论 (51)7.2 建议 (51)附图:1概述1.1项目背景1.1.1项目所在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是经济腾飞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防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交通运输发展的快慢、优劣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支撑、保障和引导作用。
(完整版)防洪评价报告
![(完整版)防洪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c97ff13e53a580217fcfe18.png)
目录1 概述 (1)1.1 项目背景 (1)1.2 评价依据 (2)1.3 技术路线 (2)1.4 研究内容 (3)1.5 高程与平面控制系统说明 (3)2 基本情况 (3)2.1 建设项目概况 (3)2.1.1 工程设计布置原则 (3)2.1.2 工程总体布置方案 (4)2.1.3 等级划分、设计荷载组合、参数与设计标准 (4)2.1.4 排水系统 (5)2.2 河道基本情况 (5)2.2.1 河道概况 (5)2.2.2 河道地质条件 (6)2.2.3 水文、行洪 (8)2.2.4水文泥沙 (14)2.3 现有水利工况及其它设施情况 (15)2.3.1 防洪护岸及天仙拦砂坝情况 (15)2.3.2 主要桥梁情况 (15)2.3.3 其它情况 (15)3 河床演变分析 (16)3.1 河道历史演变概况 (16)3.2 河道近期演变分析 (16)3.2.1 河道形态变化分析 (17)3.2.2 河道冲淤量 (17)4 防洪评价计算 (18)4.1 数学模型基本原理 (18)4.1.1 模型计算控制方程 (18)4.1.2 模型方程离散和求解 (19)4.1.3 模型计算范围及边界处理 (20)4.2 数学模型验证 (21)4.2.1 模型验证计算资料 (21)4.2.2模型验证计算成果 (21)4.3 计算条件 (22)4.3.1 计算方案 (22)4.3.2拟建工程概化 (22)4.4 计算成果分析 (22)4.4.1 断面缩窄率分析 (22)4.4.2 对水位影响分析 (23)4.4.3对流速影响分析 (23)4.4.4 对流场影响分析 (23)4.5 护堤工程稳定性分析计算 (23)5 防洪综合评价 (23)5.1 与有关水利规划的关系 (23)5.2 对行洪的影响分析 (24)5.3 对河势的影响分析 (24)5.4 对现有防洪工程和其它水利工程设施的影响 (25)5.5 对其它事宜影响分析 (25)6 结论 (25)1 概述1.1 项目背景万州地处重庆东部,位于长江三峡库区腹心地带,上距重庆327公里,下距宜昌321公里,是重庆东西部地区的结合地。
防洪评估报告
![防洪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663509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7.png)
防洪评估报告报告撰写单位:XXX省防洪委员会报告审查单位:XXX省政府报告编号:FH-2021-001一、背景概述近年来,XXX省出现了多次洪灾,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为有效减少洪涝灾害的影响,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XXX省政府决定开展本次防洪评估工作,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洪方案。
二、评估范围本次评估范围包括XXX省所有的洪涝灾害易发区域和重要防洪设施。
具体范围如下:1. 珠江流域:珠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包括珠江、赣江、北江、西江等。
2. 漓江流域:漓江及其主要支流,包括沅江、资江等。
3. 洞庭湖流域:洞庭湖及其主要支流,包括湘江、贺江等。
4. 其他流域:涉及XXX省其他流域的防洪工作。
三、评估内容本次防洪评估工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 地质灾害评估:对于易受洪涝灾害影响的区域,进行地质灾害评估,重点考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2. 洪水模拟评估:通过洪水模拟评估,综合考虑历史洪水频率、降雨强度等因素,进行洪水分析和评估。
3. 防洪设施评估:对于已建成的防洪设施,进行全面的评估,严格按照国家防汛标准进行质量检查,同时要考虑设施使用寿命和维护保养等因素。
4. 防洪标准评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洪标准,确保各项防洪设施达到国家防汛标准要求。
四、评估结果通过本次防洪评估工作,我们得出了以下评估结果:1. 地质灾害:XXX省存在大量易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需要加强应急预案和风险管控措施。
2. 洪水模拟:XXX省洪水频率较高,需要加强防洪救援预案和应急处置方案制定。
3. 防洪设施:XXX省防洪设施质量良好,但是存在设施老化等问题,需要加强维护保养和改造升级。
4. 防洪标准:XXX省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和合理的防洪标准,确保各项防洪设施符合国家防汛标准要求。
五、结论和建议XXX省应当优先对易发地质灾害区域采取风险管控措施,加强防洪救援预案和应急处置方案制定,同时加强防洪设施维护保养和改造升级工作,确保各项防洪设施达到国家防汛标准要求。
防洪评价报告
![防洪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b5bb14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4.png)
防洪评价报告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显著,洪水频发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防洪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
为了评估当前防洪工作的成效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进行了一项针对防洪措施的评价工作。
本文将对这份防洪评价报告进行详细解读。
一、洪水灾害的背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洪水灾害愈演愈烈。
由于气候变化、环境破坏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面临着越来越频繁的洪水风险。
这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针对洪水灾害的防范工作,不仅涉及到了科学技术手段,还需要结合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二、洪水预警系统的建设本报告对洪水预警系统的建设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预警系统在防洪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及时的预警,能够提前通知人们做好准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目前的洪水预警系统在技术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一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无法实现及时的信息传递;某些城市地区的预警系统运行不稳定,存在漏报或误报的情况。
因此,建议加强对洪水预警系统的维护和更新,确保其稳定可靠地运行。
三、城市防洪工程的建设城市防洪工程是减轻洪灾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报告对城市防洪工程进行了综合评估。
目前许多城市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排水系统和堤防设施,但由于一些问题的存在,工程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比如,一些城市的排水管道因年久失修而出现堵塞和漏水问题;部分堤防存在质量问题,增加了洪灾突发的风险。
因此,我们建议对城市防洪工程进行全面的检修和改进,确保其能够满足未来防洪需求。
四、生态保护与恢复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对于洪水防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保护和恢复湿地、河道等生态系统,可以提高水体的储能能力,减缓洪水的威力。
本报告强调了生态保护与恢复在防洪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比如,加强对湿地的保护,禁止乱采乱挖和污染;通过植树造林,增加河岸的稳定性,减少冲刷和崩塌的风险。
防洪评价报告(报批稿)
![防洪评价报告(报批稿)](https://img.taocdn.com/s3/m/fff3f11bfd0a79563c1e72d5.png)
目录1 概述........................................................................................................... - 1 -项目背景 (1)设计及评价依据 (2)防洪标准 (3)技术路线与工作内容 (3)评价范围 (4)高程、坐标系统 (4)2 基本情况 ...................................................................................................... - 5 -建设项目概况 (5)河道基本情况 (5)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 (7)3 河道演变 ...................................................................................................... - 8 -河道天然概况 (8)河道近期演变情况 (8)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8)4 防洪评价计算 .............................................................................................. - 9 -防洪标准 (9)水文分析计算 (9)雍水分析计算 (12)洪水水面线成果对比分析 (14)5 防洪综合评价 ............................................................................................ - 17 -工程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 (17)项目建设的防洪标准评价 (17)对河道泄洪的影响分析 (17)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17)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影响分析 (17)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17)6 结论与建议 ................................................................................................ - 19 -结论 (19)建议 (19)附件:附件 1:设计委托书;附件2:《关于同意崇溪河收费站迁建的批复》******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附件 3:《渝黔高速公路崇溪河主线收费站设计方案的批复》******交通委员会办公室;附件 4:《总体平面布置图》******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附件 5:《改移沟渠平面图》******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附件 6:《******工程防洪评价报告》专家评审意见;附件 7:《******工程防洪评价报告》评审专家签字表。
(完整版)防洪评价报告
![(完整版)防洪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c97ff13e53a580217fcfe18.png)
目录1 概述 (1)1.1 项目背景 (1)1.2 评价依据 (2)1.3 技术路线 (2)1.4 研究内容 (3)1.5 高程与平面控制系统说明 (3)2 基本情况 (3)2.1 建设项目概况 (3)2.1.1 工程设计布置原则 (3)2.1.2 工程总体布置方案 (4)2.1.3 等级划分、设计荷载组合、参数与设计标准 (4)2.1.4 排水系统 (5)2.2 河道基本情况 (5)2.2.1 河道概况 (5)2.2.2 河道地质条件 (6)2.2.3 水文、行洪 (8)2.2.4水文泥沙 (14)2.3 现有水利工况及其它设施情况 (15)2.3.1 防洪护岸及天仙拦砂坝情况 (15)2.3.2 主要桥梁情况 (15)2.3.3 其它情况 (15)3 河床演变分析 (16)3.1 河道历史演变概况 (16)3.2 河道近期演变分析 (16)3.2.1 河道形态变化分析 (17)3.2.2 河道冲淤量 (17)4 防洪评价计算 (18)4.1 数学模型基本原理 (18)4.1.1 模型计算控制方程 (18)4.1.2 模型方程离散和求解 (19)4.1.3 模型计算范围及边界处理 (20)4.2 数学模型验证 (21)4.2.1 模型验证计算资料 (21)4.2.2模型验证计算成果 (21)4.3 计算条件 (22)4.3.1 计算方案 (22)4.3.2拟建工程概化 (22)4.4 计算成果分析 (22)4.4.1 断面缩窄率分析 (22)4.4.2 对水位影响分析 (23)4.4.3对流速影响分析 (23)4.4.4 对流场影响分析 (23)4.5 护堤工程稳定性分析计算 (23)5 防洪综合评价 (23)5.1 与有关水利规划的关系 (23)5.2 对行洪的影响分析 (24)5.3 对河势的影响分析 (24)5.4 对现有防洪工程和其它水利工程设施的影响 (25)5.5 对其它事宜影响分析 (25)6 结论 (25)1 概述1.1 项目背景万州地处重庆东部,位于长江三峡库区腹心地带,上距重庆327公里,下距宜昌321公里,是重庆东西部地区的结合地。
(报批稿)寺后排涝站工程防洪评价
![(报批稿)寺后排涝站工程防洪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6a6638d733d4b14e852468f1.png)
固镇县连城镇澥河土地整理项目寺后排涝站工程防洪评价报告(报批稿)蚌埠市水利勘测设计院二〇〇九年三月批准:冉凡荣审核:刘超校核:尹殿胜项目负责人:梁金艳参加人员:梁金艳王方方王卫华杨光泉目录1概述 (1)1.1项目背景 (1)1.2评价依据 (2)1.2.1法律、法规 (2)1.2.2规范和规程 (3)1.2.3相关设计报告、参考资料 (3)1.3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4)1.3.1技术路线 (4)1.3.2工作内容 (4)2 基本情况 (6)2.1建设项目概况 (6)2.1.1建设缘由 (6)2.1.2工程任务与规模 (6)2.1.3工程总体布置 (6)2.1.4施工方案 (7)2.2河道基本情况 (9)2.2.1流域及河道概况、社会经济概况 (9)2.2.2气象、水文 (10)2.3场地工程地质情况 (10)2.3.1泵房处工程地质情况 (10)2.3.2堤防处工程地质情况 (15)2.4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 (18)2.5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 (18)3 河道演变 (20)3.1河道历史概况 (20)3.2河道现状 (20)3.3河道稳定性和演变分析 (21)4 防洪评价计算 (22)4.1水文分析计算 (22)4.1.1水文基本资料情况 (22)4.1.2泵站处水文基本资料情况 (22)4.2泵房对堤防的影响分析 (24)4.3堤防渗流稳定分析计算 (24)4.3.1堤防现状及堤防渗流稳定分析参数确定 (25)4.3.2堤防渗流计算及结论 (25)4.4穿堤箱涵出口段防洪影响分析 (27)4.5防洪闸防洪影响分析 (27)4.5.1壅水分析计算 (27)4.5.2冲刷分析 (28)4.5.3防洪闸渗漏分析 (28)4.6工程施工及施工期防洪影响 (28)4.6.1泵房工程施工 (28)4.6.2穿堤箱涵及出口段施工 (29)4.6.3土方的填筑与压实施工 (29)5 防洪综合评价 (31)5.1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 (31)5.2符合防洪标准、有关技术和管理要求情况 (31)5.3对河道行洪能力影响评价 (32)5.4对河势稳定影响分析 (32)5.5对堤防、护岸及其它水利工程和设施的影响分析 (32)5.6对防汛抢险、交通的影响分析 (33)5.7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与措施是否适当 (33)5.8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评价 (34)6防治与补救措施 (35)7结论与建议 (36)7.1结论 (36)7.2建议 (36)附图附表附件1、拟建寺后排涝泵站所在怀洪新河河段河势图2、拟建寺后排涝泵站地理位置示意图3、怀洪新河水系图4、拟建寺后排涝泵站工程位置图5、寺后排涝泵站工程布置图6、地质资料图和表7、固镇县土地开发整理中心补充资料证明8、安徽水文工程勘察研究院补充数据说明9、寺后排涝站工程防洪评价报告专家评审意见及专家签字表10、《关于2006年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立项入库的通知》(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皖国土资函[2007]84号11、《关于预安排2006年度省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预算的通知》(安徽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文件)财建[2006]1605号12、《关于下达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的通知》(安徽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文件)财建[2007]547号13、委托书1概述1.1项目背景固镇县连城镇位于固镇县中部,与县城一水之隔,区位优势明显,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仅7公里,是固镇县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之一,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于该镇。
防洪评价报告
![防洪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266f734482fb4daa58d4b56.png)
XX县XX镇半边街撇洪渠XX师范学校第二校区段整治工程防洪评价报告(报批稿)XX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二○年月证书名称: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证书证书等级:乙级证书编号:发证机关:XX省水利厅持证单位:XX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批准:审查:报告编制:分析计算:目录1概述 (1)1.1项目背景 (1)1.2评价依据 (2)1.3工作内容和技术路线 (4)1.4 报告采用高程系统 (5)2基本情况 (5)2.1建设项目概况 (5)2.2流域及河道基本情况 (9)2.3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 (12)2.4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 (13)3河道演变 (14)3.1河道历史演变概况 (14)3.2河道近期演变分析 (14)3.3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15)4防洪评价计算 (15)4.1流域概况 (15)4.2水文气象特征 (15)4.3设计洪水计算 (16)4.4泄洪能力复核 (21)4.5堤防稳定复核 (27)4.6施工期影响分析计算 (30)5防洪综合评价 (31)5.1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及影响分析 (31)5.2与现有防洪标准及有关要求的适应性分析 (31)5.3对河道泄洪的影响分析 (31)5.4对河势的影响分析 (31)5.5对防汛抢险的影响 (31)5.6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 (32)5.7景观水位对上游堤防影响分析 (32)5.8施工影响评价 (32)6防治与补救措施 (33)6.1法律法规依据 (33)6.2防治与补救措施 (33)7结论与建议 (34)7.1结论 (34)7.2建议 (35)附图1:XX师范学校第二校区工程布置图附图2:捞刀河流域水系图附图3: XX市水利水电工程分布图附图4:XX师范学校第二校区撇洪渠断面布置图附图5:XX师范学校第二校区撇洪渠典型断面图附图6:半边街撇洪渠设计水面线1概述1.1项目背景XX师范学校为教育家徐特立先生于1912年创办的百年名校。
新建第二校区位于XX县XX镇毛塘物流园内,距捞刀河北岸2.3公里,107国道东侧,规划中的XX物流大道以南、星沙大道北延线以西,面积为800亩(实际用地650亩)。
大桥防洪评价报告
![大桥防洪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4c41392b9d528ea81c779a3.png)
XX大桥防洪评价报告(报批稿)XX市政工程XX设计研究总院二0 年月XX市政工程XX设计研究总院院长: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XX市政工程XX设计研究总院核定:审查:编写:目录1 概述 (1)1.1 项目背景 (1)1.2 评价依据 (3)1.3 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4)2 基本情况 (7)2.1 建设项目概况 (7)2.2 河道基本情况 (9)2.3 现有水利工程情况 (18)2.4 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 (23)3 河道演变 (25)3.1 河道历史演变概况 (25)3.2 河道近期演变分析 (25)3.3 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25)4 防洪评价计算 (27)4.1水文计算分析 (27)4.2水面线计算 (37)4.3工程壅水计算 (42)4.4桥位断面堤顶高程的计算 (48)5 河势分析 (52)5.1 项目所在河段近年冲淤情况 (52)5.2 工程对河道河势影响分析 (52)6 防洪综合评价 (54)6.1 工程与有关规划的关系 (54)6.2工程壅水影响 (54)6.3工程对河道河势影响 (55)6.4工程对防洪工程及其它涉水工程的影响分析 (56)6.5工程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57)6.6建设项目设防标准影响分析 (57)6.7 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 (58)6.8工程施工对防洪安全影响分析 (58)6.9 桥梁下净空的影响分析 (59)7 工程影响防治补救措施 (60)7.1 工程建设对水利工程的影响分析 (60)7.2 工程影响防治及补救措施 (61)7.3 补救措施主要工程量 (65)8 投资估算 (66)8.1 编制依据 (66)8.2 费率取用 (66)8.3 基础单价 (66)8.4 其他 (67)8.5 总估算 (67)9 结论与建议 (68)9.1 结论 (68)9.2 建议 (70)附件:国道324线(凤南-角美段)改线工程XX大桥防洪评价报告专家评审意见附图:图1、项目工程地理位置图图2、后溪流域水系图图3、XX大桥平面图图4、XX大桥立面图图5、桥梁补救措施图1 概述1.1 项目背景厦门市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北临泉州,南毗漳州,与台湾隔海相望,是我国东南沿海极其重要的港口城市,在我国沿海经济开发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隧道防洪评价报告
![隧道防洪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fcfe60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71.png)
隧道防洪评价报告1. 引言本文档是针对某隧道的防洪评价报告。
隧道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其面临的洪水威胁也越来越大。
为了确保隧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隧道的防洪措施进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本报告将从洪水特征、隧道设计、洪水风险评估以及防洪措施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 洪水特征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该地区的洪水特征,以便更好地评估隧道的防洪情况。
通过对历史洪水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平均年洪水位:X米•峰值洪水流量:X立方米/秒•洪水发生概率:X%以上数据将作为后续评估的基础。
3. 隧道设计接下来,我们对隧道的设计进行评估。
在防洪角度,以下因素需要考虑:•隧道入口和出口的高程:确保隧道入口和出口的高程能够避免洪水淹没。
•隧道断面形状:较大的断面能够减少洪水对隧道的冲击力。
•排水系统:隧道内部的排水系统能够及时排除进入隧道的积水。
经过评估,我们认为该隧道的设计满足基本的防洪要求,但仍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改进。
4. 洪水风险评估为了更全面地评估隧道的防洪情况,我们进行了洪水风险评估。
通过洪水模拟和风险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在100年一遇的洪水事件中,隧道入口和出口可能会被洪水淹没,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在50年一遇的洪水事件中,隧道内部可能出现积水,对交通造成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该隧道在面对较大洪水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来提高防洪能力。
5. 防洪措施建议基于以上评估结果,我们提出以下防洪措施建议:•提高隧道入口和出口的高程,确保其不会被洪水淹没。
•对隧道进行加固,增加断面形状,以增加对洪水的抵抗能力。
•对隧道的排水系统进行改进,确保能够及时排出进入隧道的积水。
•加强洪水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洪水情况,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高隧道的防洪能力,减少洪水对隧道的影响。
6. 结论通过本次评估,我们对该隧道的防洪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在洪水特征、隧道设计、洪水风险评估以及防洪措施等方面,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提高隧道的防洪能力。
防洪评价报告
![防洪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cc96faf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61.png)
防洪评价报告
洪灾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有
效地减少洪灾对人们的影响,我对防洪工程进行了评价报告。
首先,我对防洪工程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在调查中,我发现
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防洪设施的老化和损坏,以及一些地区的排水系统不完善。
这些问题可能会在洪灾来临时造成更大的灾害。
因此,我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防洪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并对排水系统进行改善,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洪灾。
其次,我对防洪工程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通过对历年的洪灾数据进行分析,我
发现了防洪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洪灾对人们的影响。
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一些地区,防洪工程的效果并不理想,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因此,我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防洪工程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最后,我对防洪工程的应急预案进行了评价。
在评价中,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改
进的地方,比如一些地区的应急预案并不完善,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因此,我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完善,确保在洪灾来临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综上所述,通过对防洪工程的评价报告,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
设性的建议。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些问题,加强对防洪工程的管理和维护,以确保人们的生命和财产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
防洪评价报告(报批稿)
![防洪评价报告(报批稿)](https://img.taocdn.com/s3/m/a280247b770bf78a64295421.png)
目录1 概述- 1 -1.1项目背景-1-1.2设计及评价依据-2-1.3防洪标准-3-1.4技术路线与工作内容-4-1.5评价范围-5-1.6高程、坐标系统-5-2 基本情况- 6 -2.1建设项目概况-6-2.2河道基本情况-6-2.3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8-3 河道演变- 9 -3.1河道天然概况-9-3.2河道近期演变情况-9-3.3河道演变趋势分析-9-4 防洪评价计算- 10 -4.1防洪标准-10-4.2水文分析计算-10-4.3雍水分析计算-14-4.4洪水水面线成果对比分析-17-5 防洪综合评价- 20 -5.1工程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20-5.2项目建设的防洪标准评价-20-5.3对河道泄洪的影响分析-20-5.4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20-5.5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影响分析-21-5.6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21-6 结论与建议- 22 -6.1结论-22-6.2建议-22-附件:附件1:设计委托书;附件2:《关于同意崇溪河收费站迁建的批复》******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2010.11.23;附件 3:《渝黔高速公路崇溪河主线收费站设计方案的批复》******交通委员会办公室2010.11.12;附件 4:《总体平面布置图》******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附件 5:《改移沟渠平面图》******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附件6:《******工程防洪评价报告》专家评审意见;附件7:《******工程防洪评价报告》评审专家签字表。
附图:附图1 项目位置图(GCZ-LTG-001);附图2 集雨面积图(GCZ-LTG-002);附图3新建河道平面图(GCZ-LTG-003);附图4新建河道纵断面图(GCZ-LTG-004);附图5 新建河道横断面图(GCZ-LTG-005);附图6 现状河道纵断面图(GCZ-LTG-006);附图7 现状河道横断面图(GCZ-LTG-007)。
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
![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1d481210722192e4536f6cf.png)
宿迁凯迪生物质能热电厂补给水管道穿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报批稿)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淮安分局二ОО八年十二月报告名称:宿迁凯迪生物质能热电厂补给水管道穿西民便河、废黄河工程防洪评价报告委托单位:宿迁凯迪生物质能热电厂编制单位: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淮安分局证书编号:水文证乙字第100410 号单位负责人:洪国喜批准:陈家大项目负责人:尹若燕报告编制:王露许广东参加人员:叶文杨翠翠邱福琼审核:单延功目录1 概况 (1)1.1 项目背景 (1)1.2 项目评估目的 (3)1.3 评价主要依据 (4)1.4 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6)2 基本情况 (8)2.1 建设项目基本概况 (8)2.2 河道基本情况 (13)2.3 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 (25)2.4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 (28)2.5 水功能区划情况 (28)3 河床演变 (32)3.1 河道历史演变过程与特点 (32)3.2 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34)4 防洪评价计算 (36)4.1 设计水位、流量 (36)4.2 雍水分析 (37)4.3 冲刷计算 (37)5 防洪综合评价 (39)5.1 建设项目对河道排涝防洪安全的影响评价 (39)5.2 河道排涝对建设项目的影响评价 (39)5.3 建设项目对河道冲淤、河势稳定的影响评价 (39)5.4 建设项目对区域水利工程设施影响评价 (40)5.5 建设项目对水利规划的影响评价 (40)5.6 建设项目对防汛抢险影响评价 (40)5.7 施工方案对河道防洪影响评价 (41)5.8 建设项目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评价 (41)6 防治与补救措施 (42)6.1 建设项目安全防治与自保措施 (42)6.2 施工期间建设项目安全防治 (42)7 结论与建议 (44)7.1 结论 (44)7.2 建议 (45)1 概况1.1 项目背景江苏省宿迁市是我国东部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地区,宿迁市遵循总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开展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建设,搞好生态保护、建设和开发,壮大生态农业,培育生态工业,开发生态旅游,建设生态城镇,计划建成经济与环境相协调、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城。
防洪评价报告(报批稿).pdf
![防洪评价报告(报批稿).pdf](https://img.taocdn.com/s3/m/28908c9b58fb770bf68a5598.png)
目录1 概述..........................................................................................................- 1 -1.1项目背景 (1)1.2设计及评价依据 (2)1.3防洪标准 (3)1.4技术路线与工作内容 (4)1.5评价范围 (5)1.6高程、坐标系统 (5)2 基本情况......................................................................................................- 6 -2.1建设项目概况 (6)2.2河道基本情况 (6)2.3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 (11)3 河道演变....................................................................................................- 12 -3.1河道天然概况 (12)3.2河道近期演变情况 (12)3.3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12)4 防洪评价计算............................................................................................- 13 -4.1防洪标准 (13)4.2水文分析计算 (13)4.3雍水分析计算 (18)4.4洪水水面线成果对比分析 (20)5 防洪综合评价............................................................................................- 23 -5.1工程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 (23)5.2项目建设的防洪标准评价 (23)5.3对河道泄洪的影响分析 (23)5.4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23)5.5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影响分析 (24)5.6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24)6 结论与建议................................................................................................- 25 -6.1结论 (25)6.2建议 (25)附件:附件 1:设计委托书;附件2:《关于同意崇溪河收费站迁建的批复》******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2010.11.23;附件 3:《渝黔高速公路崇溪河主线收费站设计方案的批复》******交通委员会办公室2010.11.12;附件 4:《总体平面布置图》******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附件 5:《改移水渠平面图》******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附件 6:《******工程防洪评价报告》专家评审意见;附件 7:《******工程防洪评价报告》评审专家签字表。
防洪评价报告报批稿
![防洪评价报告报批稿](https://img.taocdn.com/s3/m/8d04adc4cfc789eb172dc8f7.png)
目录1概述..........................................................................错误 !不决义书签。
项目背景 ................................................................................................错误! 不决义书签。
设计及议论依照 ....................................................................................错误! 不决义书签。
防洪标准 ................................................................................................错误! 不决义书签。
技术路线与工作内容 ............................................................................错误! 不决义书签。
议论范围 ................................................................................................错误! 不决义书签。
高程、坐标系统 ....................................................................................错误! 不决义书签。
2基本情况 ......................................................................错误 !不决义书签。
建设项目大概 ........................................................................................错误! 不决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概述........................................................................................................... - 1 -1.1项目背景 (1)1.2设计及评价依据 (2)1.3防洪标准 (3)1.4技术路线与工作内容 (4)1.5评价范围 (5)1.6高程、坐标系统 (5)2 基本情况....................................................................................................... - 6 -2.1建设项目概况 (6)2.2河道基本情况 (6)2.3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 (8)3 河道演变....................................................................................................... - 9 -3.1河道天然概况 (9)3.2河道近期演变情况 (9)3.3河道演变趋势分析 (9)4 防洪评价计算 ............................................................................................ - 10 -4.1防洪标准 (10)4.2水文分析计算 (10)4.3雍水分析计算 (14)4.4洪水水面线成果对比分析 (17)5 防洪综合评价 ............................................................................................ - 20 -5.1工程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 (20)5.2项目建设的防洪标准评价 (20)5.3对河道泄洪的影响分析 (20)5.4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20)5.5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影响分析 (21)5.6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 (21)6 结论与建议 ................................................................................................ - 22 -6.1结论 (22)6.2建议 (22)附件:附件 1:设计委托书;附件2:《关于同意崇溪河收费站迁建的批复》******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2010.11.23;附件 3:《渝黔高速公路崇溪河主线收费站设计方案的批复》******交通委员会办公室2010.11.12;附件 4:《总体平面布置图》******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附件 5:《改移沟渠平面图》******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附件 6:《******工程防洪评价报告》专家评审意见;附件 7:《******工程防洪评价报告》评审专家签字表。
附图:附图1 项目位置图(GCZ-LTG-001);附图2 集雨面积图(GCZ-LTG-002);附图3 新建河道平面图(GCZ-LTG-003);附图4 新建河道纵断面图(GCZ-LTG-004);附图5 新建河道横断面图(GCZ-LTG-005);附图6 现状河道纵断面图(GCZ-LTG-006);附图7 现状河道横断面图(GCZ-LTG-007)。
1 概述1.1项目背景******镇位于******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6°43′40″,北纬28°44′00″。
距******主城105公里,到县城59公里,是渝黔边陲要隘,东邻本县扶欢镇,南与贵州桐梓县松坎、羊蹬交界,西同贵州习水县温水镇和本县打通、安稳两镇相连,北和本县东溪镇,丁山镇接壤。
******是******右岸一个支流。
******工程,是在******右岸边新建的一个高速路收费站搬迁工程。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政府河道管理条例的要求,本工程必须进行防洪影响评价。
受******中信渝黔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的委托,本院承担了《******工程防洪评价报告》的编制工作。
(1)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渝黔高速公路于2005年底全线通车,省界收费站现位于贵州省桐梓县松坎镇,系租用贵州省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松坎收费站的收费广场及办公楼。
按照交通部关于“相邻两省(市)只能设置一个主线收费站”的规定,渝黔高速开通之初,作为相邻省市的渝黔高速公路主线收费站进行“二合一”设置。
随着G75兰海高速的全线贯通,渝黔高速作为主要西南出海大通道,规模已经不能满足交通量发展的需求,经常出现拥堵,诱发交通安全事故等情况时有发生。
2010年2月贵州省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向******交通委员会来函,要求将渝黔高速公路省界主线收费站出口车道(相对贵州省即为入口)迁至******境内。
同时省界主线收费站交通拥堵情况如不改变,将阻碍******市、贵州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渝黔高速公路崇溪河收费站搬迁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2)项目工程概况根据******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同意崇溪河收费站迁建的批复》(綦发改【2010】556号),同意渝黔高速公路崇溪河收费站搬迁工程立项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为******中信渝黔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项目建设总投资为6676.55万元。
渝黔高速公路崇溪河收费站搬迁工程位于******市******县******镇渝黔高速公路雷崇段K119+640~K120+145段(笔架山隧道入口附近),其位于******镇与安稳镇相邻处。
渝黔高速公路崇溪河收费站搬迁工程主要由主线收费站车道区、主线收费站管理区、沟道改造区和安稳收费站扩建区四大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为6.60 hm2。
工程建设内容为:新建收费广场、站房、临时停车休息区、办公楼、沟道改造等配套设施。
工程建设规模为:新建崇溪河主线收费站,占地面积为6.07hm2,车道按11个车道布置(规划预留不低于3个车道),总建筑面积3100m2;扩建安稳收费站,占地面积为0.53hm2,增设2个车道,形成3入3出布置。
因办公楼和停车场离原******较近,高差较大。
新建办公楼和停车场的基础放角占用原******河道,迫使******河道改线。
1.2设计及评价依据1.2.1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8.29)⑵《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8.29)⑶《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6.10)⑷《******市河道管理条例》(2002.6.29)⑸《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1992]7号)⑹《******市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渝府发〔2003〕23号)1.2.2技术标准及规程规范⑴《防洪标准》(GB50201-94)⑵《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⑶《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⑷《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2000)⑸《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⑹《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⑺《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水利部办建管[2004]109号,2004.08)1.2.3主要编制依据⑴《总体平面布置图》******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⑵《改移沟渠平面图》******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⑶《黔高速公路省界主线收费站搬迁工程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2010年8月);⑷项目区1:1000地形图;⑸项目区1:10000地形图;⑹本项目设计委托合同。
1.3防洪标准⑴防洪标准本工程区域位于******市九龙坡区******县******镇境内,根据《防洪标准》(GB50204-94)及《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等规范规程。
按照上述规定,本项目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进行防洪评价分析。
1.4技术路线与工作内容1.4.1防洪评价研究路线本次防洪评价主要在于论证项目建设后对河道行洪的影响范围及大小,为工程的审批提供参考。
针对本工程特点,技术路线为:⑴搜集本工程上游地形图和控制河段地形、典型暴雨和地质等数据以及河道人为活动影响情况。
⑵根据工程防洪标准和流量计算相关资料,计算本河段处的设计洪峰流量,并采用计算结果进行合理分析计算。
本工程起始段控制断面设计洪水采用《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暴雨数据进行计算,同时用历史洪水调查数据进行验证,最终确定项目区洪峰流量。
⑶根据设计流量,按照本河段地形特点结合下游河段泄流条件,选取改造后河道典型控制断面,按照一维恒定流计算本河段天然水面线,确定工程建设对本河段行洪的影响。
⑷对评价范围内的防洪对象进行防洪能力分析,提出工程建设影响行洪能力的补救措施。
本工程水文分析计算所采用的主要数据为:《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有关暴雨参数资料,以及工程河段1:1000地形图等资料。
1.4.2防洪评价的工作内容防洪评价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水文分析计算、雍水计算、工程建设前后对河道防洪影响的综合评价等。
⑴水文分析计算水文分析计算主要工作内容:水文资料的收集、审查与分析、水文分析计算及成果合理性分析,提供不同频率的洪水成果。
⑵河道水面线计算按照河道的地形情况,选择合适的河道典型断面推算工程建设前、后的水面线。
通过计算成果,分析项目建设对河道的影响。
⑶工程建设对河道防洪影响的综合评价分析项目建设与防洪规划的关系、对河道泄洪的影响分析、河道本身的防洪标准及对第三方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等。
1.5评价范围该工程评价范围包括收费站及生活区坡脚线占用原河道,需要新建河道范围,桩号分别为CK0+000,CK0+279.579,地面高程分别为:385m——373m。
主要涉河项目建设内容是:收费站(设11车道)、广场设计高程及办公楼(2层)。
收费站和广场设计高程为413.00m,办公楼设计高程为413.45m,砖混结构、桩基础。
1.6高程、坐标系统本报告及附图地形图坐标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统,水位和地形高程均采用1956黄海高程基面。
2 基本情况2.1建设项目概况2.1.1项目******镇位于******县南部,距******主城105公里,到县城49公里,是渝黔边陲要隘,东邻本县扶欢镇,南与贵州桐梓县松坎、羊蹬交界,西同贵州习水县温水镇和本县打通、安稳两镇相连,北和本县东溪镇,丁山镇接壤。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大理石、云石、白砂石、石灰石、页岩、铁矿、铜矿、硅矿等矿藏密布全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