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快乐的小青蛙
大班小青蛙音乐教案

大班小青蛙音乐教案教案标题:大班小青蛙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音乐活动,帮助大班幼儿认识和理解青蛙的特征和习性。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3. 通过合作和互动,促进幼儿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
教案步骤:1. 引入活动:- 与幼儿一起观察图片或玩具青蛙,引发他们对青蛙的兴趣。
- 与幼儿分享青蛙的特征和习性,例如:青蛙的颜色、喜欢生活在水中等。
2. 音乐活动:- 播放一首关于青蛙的歌曲,例如《小青蛙跳呀跳》。
- 引导幼儿跟随歌曲的节奏,模仿青蛙跳跃的动作。
- 利用简单的乐器(如手拍、拍打鼓)加入节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3. 创作活动:- 鼓励幼儿通过声音模仿青蛙的叫声,例如“呱呱”。
- 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编排一段关于青蛙的舞蹈或表演。
- 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设计舞蹈动作或表演情节。
4. 结束活动:- 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音乐活动的过程和成果。
-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 播放一首轻松的音乐,与幼儿一起放松身心,结束活动。
教案评估:1. 观察幼儿对青蛙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包括他们能否准确描述青蛙的特征和习性。
2. 观察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他们是否能够跟随歌曲的节奏和模仿青蛙的动作。
3. 观察幼儿在创作活动中的合作和表达能力,包括他们是否能够与小组成员合作,并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教案扩展:1. 邀请幼儿的家长参与音乐活动,增加亲子互动的机会。
2.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更多与青蛙相关的音乐和视频,扩展幼儿的音乐和科学知识。
3. 组织一次小班音乐表演,让幼儿有机会展示他们在音乐活动中的成果。
教案指导:1. 在整个教案过程中,要注重幼儿的参与和互动,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 创造积极的音乐环境,提供多样化的音乐材料和乐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发展水平,适当调整活动难度和时间,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够参与和享受音乐活动的乐趣。
幼儿园小班音乐律动教案《快乐的小青蛙》 (3)

幼儿园小班音乐律动教案《快乐的小青蛙》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幼儿的音乐律动能力,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动作感知能力。
3. 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通过合作演唱和舞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准备材料:1. CD播放器或手机。
2. 《快乐的小青蛙》歌曲原唱CD。
3. 青蛙面具或青蛙造型帽子。
4. 舞蹈动作示范图或卡片。
教学步骤:引入:1. 教师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唱歌和跳舞吗?”等待幼儿积极回应。
2. 教师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歌曲《快乐的小青蛙》并播放部分音乐。
3. 教师鼓励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快乐的气氛。
展示:4. 教师向幼儿展示青蛙面具或帽子,并向幼儿解释会在歌曲中穿上面具或帽子扮演快乐的小青蛙。
5. 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做准备动作,如双手翘起作为青蛙的脚,轻轻跳动来模仿青蛙。
学唱歌曲:6.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幼儿跟唱。
7. 教师与幼儿一起反复唱歌,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舞动律动:8. 教师向幼儿介绍舞动律动的目的是配合歌曲,感受音乐的节奏。
9. 教师向幼儿展示舞蹈动作图或卡片,并依次详细解释每个动作的动作要领。
10. 教师带领幼儿跟着音乐节奏一起跳舞,注意动作的统一和协调。
合作演唱:11. 教师将幼儿分为两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幼儿作为“指挥家”。
12. 教师指导“指挥家”用手势指挥全组同学唱歌,并鼓励其他幼儿积极参与合唱。
13. 教师通过激发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小结:14. 教师让幼儿坐下,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鼓励幼儿分享课程中的成果和收获。
15. 教师表扬幼儿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爱上音乐。
16. 教师告诉幼儿下一堂课要学习哪首歌曲,预告下一堂课的主题。
拓展活动:1. 教师可将《快乐的小青蛙》作为音乐律动班级的常规活动,每周重复学唱和舞动,逐渐提高幼儿的音乐感知和律动能力。
2. 教师可以准备其他有律动性的歌曲,让幼儿尝试不同的舞蹈动作和表演形式,增加乐趣和挑战性。
大班音乐快乐的小青蛙教案设计

大班音乐《快乐的小青蛙》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快乐的小青蛙》。
学会用动作表现小青蛙的形象。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模仿等环节,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运用动作、表情、语言等多种方式,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幼儿的音乐创造力。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积极参与的精神风貌。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快乐的小青蛙》歌词:小青蛙,快乐的小青蛙,跳啊跳啊,快乐的生活。
曲调:欢快、活泼。
2.2 动作编排模仿小青蛙跳跃的动作。
配合歌曲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快乐的小青蛙》。
能够用动作表现小青蛙的形象。
3.2 教学难点:歌曲中欢快节奏的把握。
动作的协调与表现。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具准备:录音机、音响设备。
歌曲CD或音频文件。
小青蛙图片或玩具。
4.2 环境准备:宽敞的活动场地,便于幼儿进行动作表演。
舒适、安全的活动环境。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利用小青蛙图片或玩具吸引幼儿注意力。
引导幼儿观察小青蛙的形象特点,如绿色的皮肤、大眼睛等。
5.2 聆听歌曲:播放歌曲《快乐的小青蛙》,让幼儿聆听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5.3 学唱歌曲: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幼儿掌握欢快的节奏。
分组演唱,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5.4 动作编排:教授模仿小青蛙跳跃的动作,引导幼儿动作协调。
配合歌曲节奏,让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5.5 表演展示:邀请幼儿进行动作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培养自信和积极参与的精神风貌。
5.6 总结与反思: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内容:幼儿对歌曲《快乐的小青蛙》的掌握程度。
幼儿在动作编排中的表现。
6.2 评估方法: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演唱和动作表现。
幼儿园大班教案《快乐的小青蛙》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课程计划《快乐的小青蛙》与反思大班课程计划《快乐的小青蛙》包含了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的反思,让孩子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惯和特点,激发孩子喜欢小动物的情感,并开展合作游戏。
孩子们试着孩子们的歌曲节奏。
在儿童歌曲中创建计算应用程序,体验共同创造游戏的乐趣。
快来看看幼儿园班级《快乐的小青蛙》的反思课程计划。
目标:1.在有节奏的儿童歌曲的基础上,幼儿试图在儿童歌曲中创建计算应用问题。
2.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征,激发孩子们爱小动物的情感,并开展合作游戏。
3.体验共同创造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个性。
活动准备:FLASH 《五只小青蛙》,背景图像,青蛙10,节奏卡,评级列。
活动程序:一,导言活动1,谜语小绿色英雄,在领域捕捉害虫。
它在冬天休息,在夏天努力工作。
猜猜是谁?(青蛙)青蛙住在哪里?你喜欢做什么?(青蛙是一种两栖动物,喜欢捕捉害虫,我们想保护它。
)这只小青蛙怎么叫?1)小青蛙怎么叫('呱呱')2)练习不同节奏模式的'呱呱'(儿童歌曲中遇到的节奏模式)。
XX│XXX│XXXX│X - │XXX│XX│XX│X - │第二,欣赏理解《五只小青蛙》1,看看FLASH你在孩子的歌中唱什么歌?2,学习儿童歌曲幼儿多次听歌。
教师和学生的最后两句话老师:岸上还剩下多少只青蛙?年轻人:..仅限X.3,使用节奏卡练习记忆歌曲内容XXXX│X--│XXXX│X - │第三,创建一个应用程序问题1.示范行动:五只小青蛙在岸边呼唤。
一只青蛙跳入水中。
岸上还剩下多少只青蛙?(孩子们:岸上还剩下3只青蛙。
)2.操作青蛙并创建一个应用程序问题。
如:6只小青蛙,呼唤岸边,3只青蛙跳入水中,岸上还留下了多少只青蛙?(多次创建少于10个申请问题)表格:教师或个别孩子的问题)T:谁想上来试试?第四,创造一个游戏1.展示表现,老师让几个孩子表演。
2.将孩子分成三组。
每组10人。
合作创建应用程序标题性能,教室楼层布置为岸边和河流场景。
幼儿园教案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及反思快乐的小青蛙

【幼儿园精品教案】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及反思《快乐的小青蛙》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快乐的小青蛙活动目的:1、幼儿在有韵律地念儿歌的基础上,尝试将计算应用题创编于儿歌中。
2、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与特征,激发幼儿喜欢小动物的情感, 并进行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FLASH《五只小青蛙》、背景图、青蛙10只、节奏卡、评比栏。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 、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间捉害虫。
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猜猜它是谁?(青蛙)2、青蛙生活在哪里?喜欢做什么事情?(引出青蛙是两栖类动物,爱捉害虫,我们要保护它。
)3、小青蛙是怎么叫的?1 )小青蛙怎么叫的(“呱呱”)2)用不同的节奏型(儿歌中碰到的节奏型),练习“呱呱”。
XX XXX XX XXXX XX XX X——二、欣赏理解《五只小青蛙》1、看FLASH 儿歌中唱了什么?2、学念儿歌幼儿跟念儿歌几遍。
其中最后两句师生对念师:岸上的青蛙剩几只?幼:........... X只。
3、用节奏卡来练习记忆儿歌内容XX XX X——XX XX X——三、创编应用题1、演示操作:五只小青蛙,正在岸上叫,一只青蛙跳下水,岸上的青蛙剩几只?(幼儿:岸上的青蛙剩 3 只。
)2、操作青蛙,创编应用题。
如: 6 只小青蛙,正在岸上叫, 3 只青蛙跳下水,岸上的青蛙剩几只?(多次创编10 以内的减法应用题)形式:由老师或个别幼儿操作提问)T:谁愿意上来试一下?四、创编游戏1、演示表演,老师请几名幼儿表演。
2、将幼儿分成三组。
每组10 人。
合作进行创编应用题表演,教室地面布置成岸和河的场景。
规则:1)、一名幼儿组织,其余幼儿合作表演。
2)、青蛙向下跳的顺序应左向右逐一进行。
3)、比一比、评一评哪队创编应用题表演得棒、儿歌念得好?(为表演的好的一队幼儿奖励★)(自评:你们对刚才的表演感觉怎样?)(互评:你觉得那队最好?好在哪里?)老师:我觉得每个小朋友都表演得很棒,因为你们积极地参与了游戏,老师为你们鼓掌。
【幼儿教案】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及反思《快乐的小青蛙》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幼儿教案】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及反思《快乐的小青蛙》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快乐的小青蛙活动目的:1、幼儿在有韵律地念儿歌的基础上,尝试将计算应用题创编于儿歌中。
2、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与特征,激发幼儿喜欢小动物的情感,并进行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FLASH《五只小青蛙》、背景图、青蛙10只、节奏卡、评比栏。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间捉害虫。
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猜猜它是谁?(青蛙)2、青蛙生活在哪里?喜欢做什么事情?(引出青蛙是两栖类动物,爱捉害虫,我们要保护它。
)3、小青蛙是怎么叫的?1)小青蛙怎么叫的(“呱呱”)2)用不同的节奏型(儿歌中碰到的节奏型),练习“呱呱”。
X X│XXX│XXXX│X——│XXX│XX│XX│X——│二、欣赏理解《五只小青蛙》1、看FLASH儿歌中唱了什么?2、学念儿歌幼儿跟念儿歌几遍。
其中最后两句师生对念师:岸上的青蛙剩几只?幼:………………X只。
3、用节奏卡来练习记忆儿歌内容XXXX│X——│XXXX│X——│三、创编应用题1、演示操作:五只小青蛙,正在岸上叫,一只青蛙跳下水,岸上的青蛙剩几只?(幼儿:岸上的青蛙剩3只。
)2、操作青蛙,创编应用题。
如:6只小青蛙,正在岸上叫,3只青蛙跳下水,岸上的青蛙剩几只?(多次创编10以内的减法应用题)形式:由老师或个别幼儿操作提问)T:谁愿意上来试一下?四、创编游戏1、演示表演,老师请几名幼儿表演。
2、将幼儿分成三组。
每组10人。
合作进行创编应用题表演,教室地面布置成岸和河的场景。
规则:1)、一名幼儿组织,其余幼儿合作表演。
2)、青蛙向下跳的顺序应左向右逐一进行。
3)、比一比、评一评哪队创编应用题表演得棒、儿歌念得好?(为表演的好的一队幼儿奖励★)(自评:你们对刚才的表演感觉怎样?)(互评:你觉得那队最好?好在哪里?)老师:我觉得每个小朋友都表演得很棒,因为你们积极地参与了游戏,老师为你们鼓掌。
大班音乐快乐的小青蛙教案设计

大班音乐《快乐的小青蛙》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技能目标:通过模仿小青蛙的动作,提高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参与音乐活动。
难点: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能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小青蛙图片、青蛙跳跳球、音乐播放设备。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活动场地,适合幼儿奔跑、跳跃。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教学导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小青蛙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青蛙的特点,如绿色的、长长的舌头等。
讲述小青蛙的生活习性,让幼儿了解小青蛙。
3. 学习歌曲(5分钟):教师教唱《快乐的小青蛙》歌曲,让幼儿跟着学唱。
在学唱过程中,教师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和节奏。
4. 模仿小青蛙动作(5分钟):教师示范小青蛙的动作,如跳跃、捉虫等,引导幼儿模仿。
幼儿可以分组进行,互相学习、交流。
5. 实践活动(5分钟):教师设置一个场景,让幼儿扮演小青蛙,参与捉虫比赛。
幼儿可以分组进行,看哪一组捉的虫子多。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小青蛙的认识和喜爱程度。
2. 关注幼儿在模仿小青蛙动作时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 搜集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捉虫比赛,分析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音乐活动,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唱歌、跳舞,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小青蛙主题墙饰,让幼儿在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接触到小青蛙,加深对小青蛙的认识。
《小青蛙》大班音乐教案

《小青蛙》大班音乐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可爱的动物》中的《小青蛙》。
该部分内容详细介绍了小青蛙的特点,通过学习儿歌、舞蹈和节奏练习,使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表现小青蛙的形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2. 学会演唱歌曲《小青蛙》,并能用动作表现小青蛙的形象。
3.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变化和动作的配合。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掌握小青蛙的基本形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青蛙图片、音乐播放设备、鼓。
2. 学具:小青蛙手偶、彩色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出示小青蛙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小青蛙的特点。
拿出手偶,邀请幼儿模仿小青蛙的动作。
2. 例题讲解(10分钟)播放歌曲《小青蛙》,引导幼儿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变化。
分组讨论,每组用动作表现小青蛙的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
分组进行舞蹈练习,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舞蹈动作。
4.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小青蛙图片2. 歌曲歌词3. 舞蹈动作图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演唱歌曲《小青蛙》,并展示舞蹈动作。
2. 答案:见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参加,共同完成小青蛙的手工制作,增进亲子关系。
同时,鼓励幼儿观察其他动物的特点,尝试创作新的儿歌和舞蹈。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变化和动作的配合。
3. 作业设计:回家后,向家长演唱歌曲《小青蛙》,并展示舞蹈动作。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变化和动作的配合1. 拍手练习: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拍手打出歌曲的基本节奏,让幼儿熟悉并掌握。
大班健康快乐的小青蛙教案

大班健康快乐的小青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跳跃能力和协调能力。
3. 引导幼儿感受运动的快乐,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学习青蛙跳的动作,发展幼儿的跳跃能力。
2. 难点: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
1. 青蛙头饰若干。
2. 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一个“池塘”,用彩色纸制作荷叶。
3. 音乐《快乐的小青蛙》。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引出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谜语:它是一位歌唱家,走起路来蹦蹦跳,专吃害虫保庄稼,唱起歌来呱呱叫。
2. 讲解:向幼儿介绍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或视频,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
3. 活动:组织幼儿进行青蛙跳的游戏。
(1)将幼儿分成两组,站在“池塘”的两边。
(2)播放音乐《快乐的小青蛙》,让幼儿随着音乐的节奏模仿青蛙跳。
(3)让幼儿尝试跳过“池塘”中的荷叶,到达对岸。
(4)可以增加难度,让幼儿进行接力比赛或合作跳跃。
五、教学延伸:
1. 在日常活动中,可以组织幼儿进行青蛙跳的比赛,增强幼儿的跳跃能力和协调能力。
2. 让幼儿观察真实的青蛙或相关图片、视频,进一步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了解了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跳跃能力和协调能力。
在游戏中,幼儿体验到了运动的快乐,培养了积极向上的心态。
希望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关注身边的小动物,保护自然环境。
大班体育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快乐的小青蛙》

《快乐的小青蛙》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跳跃、平衡、协调等基本动作,提高幼儿体育活动兴趣。
2.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和勇敢、自信的品质。
3.培养幼儿对体育游戏的热爱,养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青蛙跳跃的动作,掌握跳跃的技巧。
2.教学难点:在游戏中保持平衡,提高跳跃的准确性。
三、教学准备1.教具:小青蛙头饰、圈圈、绳子、音乐播放器。
2.场地: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
四、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组织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绳、慢跑等,活动全身关节。
2.引导幼儿模仿青蛙跳跃,熟悉跳跃动作。
(二)基本技能训练1.讲解青蛙跳跃的技巧,示范动作,让幼儿跟随模仿。
2.设置圈圈作为障碍,让幼儿练习跳跃,要求跳跃时膝盖弯曲,落地时膝盖缓冲。
3.鼓励幼儿勇敢尝试,不断调整跳跃动作,提高跳跃高度和远度。
(三)游戏环节1.游戏一:快乐小青蛙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排成一列,每组的第一名幼儿手持小青蛙头饰,跳跃前进,第二名幼儿接着跳跃,以此类推,直到一个幼儿跳过终点线。
要求跳跃过程中不能掉队,最快完成的组获胜。
2.游戏二:青蛙跳荷叶将圈圈散放在地上,作为荷叶,幼儿模仿青蛙跳跃,从一个荷叶跳到另一个荷叶,要求跳跃过程中不能踩到荷叶外面。
设置时间限制,看谁在规定时间内跳过的荷叶最多。
3.游戏三:青蛙捉害虫将幼儿分成两个队,一个队扮演青蛙,另一个队扮演害虫。
青蛙队用跳跃的方式捕捉害虫队,害虫队要尽量躲避青蛙队的捕捉。
在规定时间内,捕捉到的害虫数量最多的青蛙队获胜。
(四)结束活动1.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如瑜伽、拉伸等,缓解运动带来的疲劳。
五、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幼儿的基本技能训练,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练习跳跃动作,提高了跳跃技巧。
2.游戏设计富有创意,既锻炼了幼儿的跳跃能力,又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3.在活动过程中,我关注了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快乐的小青蛙》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快乐的小青蛙》教案概述本节课是给大班幼儿上音乐课的教案,课题为《快乐的小青蛙》。
在这节课中,通过活动和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绪,并积极参与音乐创作和表演。
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2.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材料1.CD播放器;2.音乐《快乐的小青蛙》;3.教具:青蛙扑克牌。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老师播放《快乐的小青蛙》的音乐,引导幼儿感受快乐的节奏和旋律。
2.老师和幼儿一起拍手和跳舞,让幼儿进入音乐的氛围。
正文(35分钟)1.老师指导幼儿模仿青蛙的跳跃动作,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音乐中的欢乐感。
2.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参与音乐游戏,如模仿青蛙叫声、模拟青蛙一起跳跃等活动,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
3.老师分发青蛙扑克牌给幼儿,每个扑克牌上都有不同的音符,老师播放音乐时,幼儿按照自己手中扑克牌上的音符节奏,合奏出音乐的旋律。
4.老师组织幼儿分组,让每个小组分别编创一个小剧场表演,通过音乐和动作来展示青蛙的快乐生活。
演出结束后,老师和其他幼儿一起欣赏并给予积极的表扬。
小结(5分钟)1.老师引导幼儿回顾当天的活动,帮助幼儿总结学到的内容和体验到的乐趣。
2.老师和幼儿一起唱《快乐的小青蛙》,并共同感受音乐的快乐和美妙。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和游戏,让幼儿在欢乐中学习和表达音乐。
通过跳舞、模仿青蛙叫声、合奏和小剧场表演等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了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幼儿的注意力和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和节奏,使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
同时,也需要给予幼儿适当的肯定和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合作,多利用多媒体和游戏等方式,创设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教学环境,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
大班音乐快乐的小青蛙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快乐的小青蛙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特征。
2.让学生能够模仿小青蛙的“蝌蚪变青蛙”过程。
3.培养学生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1.PPT2.音乐播放器3.吉他手(可选)教学流程导入(10分钟)1.向学生介绍今天的主题:“小青蛙”。
2.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小青蛙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3.引出“蝌蚪变青蛙”的话题,让学生了解到小青蛙的成长过程。
活动1:模仿小青蛙的“蝌蚪变青蛙”(30分钟)1.对学生进行身体热身,让其全身放松。
2.让学生模仿小青蛙蝌蚪的游泳动作,轻松愉快地做出水中游动的样子。
3.模仿小青蛙蛙跳的姿势,一边把双手伸直向前跳起,一边齐步迈开腿绕圆圈跳动。
4.最后,让学生站起身来,模仿小青蛙蹲立的样子,双手触地,弯曲双腿做出跳跃的样子,完成“蝌蚪变青蛙”的表演。
活动2:唱歌跳舞(30分钟)1.播放小学生喜欢的音乐,《小青蛙乐队》。
2.引导学生跟着音乐节奏起舞,手舞足蹈地享受音乐的乐趣。
3.加入吉他手,让学生跟着吉他节拍唱出《小青蛙乐队》的歌词,感受音乐的力量。
活动3:艺术创作(30分钟)1.给学生分发画纸和颜色笔,鼓励学生尽情发挥,画出自己对小青蛙的印象。
2.引导学生用多种颜色和不同的线条描绘出小青蛙的形态特征和生活场景。
3.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分享自己的灵感和创意。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小青蛙为主题,通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小青蛙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并且通过唱歌跳舞和艺术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
在活动1中,学生通过模仿小青蛙的“蝌蚪变青蛙”过程,不仅能感受到自己身体的力量和柔韧性,还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享受音乐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2的唱歌跳舞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协调性和节奏感,还能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音乐类型和曲风。
在艺术创作环节中,学生通过绘画表现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整体来说,本节课的设计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大班音乐活动:快乐的小青蛙

大班音乐活动:快乐的小青蛙简介本文将介绍一种适合大班幼儿园音乐活动的小游戏——“快乐的小青蛙”。
这个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们发展音乐感知能力、语音表达能力和团体合作能力。
该活动的适龄范围为3-5岁的幼儿。
准备材料1.音乐播放器2.画有10个圆环的彩虹滑梯(可以用地毯、毛毯等材料拼接)3.10个小青蛙玩具(或印有青蛙图案的纸板)4.一张会员卡或贴纸(用于奖励幼儿)游戏规则1.幼儿围成一个圆,面向中心站着。
2.活动开始时,播放快乐的青蛙音乐。
3.每个幼儿手持一个青蛙玩具,以圈内顺序传递。
音乐停止时,玩具停留在谁手中,就让该幼儿沿着彩虹滑梯滑下,并被奖励一张会员卡或一张贴纸。
4.接下来重复第二步至第三步,直到每个幼儿都获得了奖励。
教育意义听觉感知和语音表达通过听音乐和抢时间接力玩具的活动,幼儿可以加深对音乐、节奏和韵律的认知,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会学习如何耐心等待、控制自己的情绪,并试图用语言解释自己的意图。
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本活动是一项团体游戏,可以帮助幼儿们了解团队合作的基本概念。
他们不仅可以与同龄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而且可以培养沟通技巧和学会分享。
活动时的注意事项1.必须保证安全。
如地毯等滑落表面必须紧扣地面,以防止幼儿滑倒、摔伤。
2.提前为每个孩子准备好一个青蛙玩具(或),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竞争,影响活动效果。
3.在活动过程中,必须保证音乐的音量适宜,不要太吵或太低。
4.教师必须指导幼儿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保证安全和秩序。
结论本文介绍了一种适合3-5岁大班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快乐的小青蛙”。
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可以加强听觉感知、练习语言表达和增加社交技能。
此外,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还可以建立友谊,加强团队合作和掌握基本的团队技能。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严格控制活动的安全,与孩子们一起度过美好的音乐时光。
大班音乐教案《快乐的小青蛙》

大班音乐教案《快乐的小青蛙》1200字一、教学目标:1、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2、学会童谣《快乐的小青蛙》的节奏和律动动作,理解节拍和动作配合的基本规律。
3、通过集体合唱和掌握节奏,发挥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养成孩子团结合作,互相支持奋进的协作精神。
4、促进幼儿形体动作的协调,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感觉运动能力,同时培养幼儿音乐节拍感和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童谣《快乐的小青蛙》2.童谣的节奏和律动动作。
三、教学步骤:1.教师引导幼儿认识麻雀,动物园等,在幼儿所熟知的事物基础上教授童谣《快乐的小青蛙》。
2.带领幼儿学习童谣的节奏和律动动作。
首先播放录音,让孩子聆听童谣的旋律,然后引导孩子拍拍手,用身体表现小青蛙的跳跃欢乐,这里可以引导幼儿比如颤音后连续起跳,跳跃动作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可以在场景,音乐节奏动作编排上留给孩子们更多的创造空间,当孩子们跳得自如时,可调整节奏的速度,拓展幼儿的动作时长和力度,加强掌握节奏的能力和提高幼儿的身体表现力。
3.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开启集体合唱,齐唱童谣《快乐的小青蛙》。
可以先分散孩子,分组指导更易于管理,组员之间互相协作理解节拍感,获取彼此良好的合作氛围,然后让孩子们集体合唱。
集体合唱要让幼儿明白合唱的主要目的在于发挥个人潜力,锻炼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4. 如果孩子唱得不好,可以找一些曲调相似的,唱唱看,这样将孩子们带进唱歌的某个氛围之中,从而也能够对孩子们在唱歌时表现的欠缺进行改善。
5.教师总结本课程,强调幼儿需要把动作与音乐节拍配合得更精准,锻炼幼儿对于音乐的敏感性和感知能力。
在童谣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让孩子们活动,并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掌握基本节奏和动作,同时增加教学幸福感,让孩子们开始喜欢音乐。
大班音乐教案反思快乐的小青蛙

大班音乐教案反思快乐的小青蛙背景介绍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如何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让他们从中体验到快乐?这是每位幼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一次大班音乐教学中,我们试着用一首快乐的儿歌《小青蛙》来进行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这里对这次教学做一个反思和总结,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应用。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音乐教学,幼儿能够:1.了解《小青蛙》这首儿歌,能唱出歌词,并配合动作;2.能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感,学会跟随音乐的节奏扭动身体;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让他们在游戏中体会到互相帮助、共同成长的乐趣。
教学过程热身环节首先,我们带领孩子们一起做了一些音乐游戏,比如玩“捉迷藏”,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能够愉快地消耗掉多余的能量,进入到音乐课的状态。
导入环节接下来,我们向孩子们介绍了这首儿歌《小青蛙》。
在介绍过程中,我们提醒孩子们注意歌词中的“咕噜咕噜”的声音,在指导孩子学习唱歌的技巧时,我们通过模仿共同发出这个特殊的声音,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唱出这首儿歌。
歌曲练唱环节在介绍完歌曲后,我们开始一遍遍地根据音乐节奏教授歌词和动作。
孩子们通过看老师演示、模仿和练习,逐渐能够准确地唱出歌曲,并且跟随音乐的轻快节奏,扭动身体。
手工创作环节在练唱环节结束后,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让孩子们动手制作一个小青蛙的面具。
在制作过程中,我们注重帮助孩子们保持良好的合作精神,让他们互相协助、共同完成这个任务。
表演与分享环节在手工制作完成后,我们请孩子们将自己制作的面具戴上,并按照歌词和动作,在音乐的伴奏下表演出自己的小青蛙舞。
这就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让孩子们在共同学习、合作、表演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快乐。
教学反思•教学中,孩子们的参与度很高,他们很爱这首歌,愿意反复唱和跟随节奏扭动身体。
•手工制作环节的任务设计得当,可以让孩子们互相帮助,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介绍歌曲和动作时,老师应该更加明确地引导孩子们唱出正确的音调和节奏,避免因歌唱发音不准确而影响教学效果。
幼儿园小班音乐律动教案《快乐的小青蛙》

幼儿园小班音乐律动教案《快乐的小青蛙》教案字数:5500字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3.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音乐伴奏:《快乐的小青蛙》。
2. 音乐器材:小手鼓。
3. 彩纸、颜料和画笔。
4. 小青蛙面具。
教学过程:1. 开场:播放《快乐的小青蛙》音乐。
引导幼儿听音乐,并询问他们对音乐的感受。
2. 听音乐,在幼儿大脑中形成音乐画面。
要求幼儿想象小青蛙的形象和快乐的动作。
3. 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组自己策划和编排小青蛙的舞蹈动作。
幼儿可以模仿青蛙跳跃、扑腾、摇头等动作。
鼓励幼儿融入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4. 各小组轮流表演和观摩。
其他小组可以给予赞美和鼓励。
5. 分组合作绘画活动:每个小组分配一幅画纸,幼儿们一起合作画出快乐的小青蛙。
可以使用颜料和画刷,也可以使用手指和手掌,发挥创意,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小青蛙。
6. 团体合作展示:将每个小组绘制的小青蛙放在墙上进行展示。
幼儿可以一起欣赏和赏析其他小组绘图的作品。
7. 结束活动:播放《快乐的小青蛙》音乐,幼儿一起跟随音乐的节奏摇摆身体,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幼儿不仅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节奏感。
同时,通过分组活动和合作绘画,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这样的教学过程既能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及反思《快乐的小青蛙》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及反思《快乐的小青蛙》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唱出《快乐的小青蛙》这首歌曲;2.了解小青蛙生活习性以及一些知识,并能简单表述;3.能够在游戏中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小青蛙的生活,体会其中的乐趣和操练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否活跃参与,乐于表演;2.学生能否记住歌曲的歌词并进行正确的演唱。
三、教学准备1.小青蛙模型:可以是玩具、画好的图片等;2.课件:准备一些关于小青蛙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便于学生更好的认识小青蛙;3.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
四、教学流程1.热身活动:老师选择一些活动,让学生放松心情,如按节拍跳舞、挥动头部、拉伸身体等。
2.导入教学:–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一波千奇百怪的青蛙图片和视频,简单介绍小青蛙的生活习性以及一些知识。
–让学生观看一段小青蛙的生活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3.学唱歌曲《快乐的小青蛙》–通过音响设备,放出《快乐的小青蛙》这首歌曲,让学生先仔细聆听,然后再尝试跟唱,加深对歌词的记忆。
4.小青蛙生活游戏–将小青蛙玩具或图片放在教室中心地带,让学生围绕着小青蛙进行游戏。
–游戏规则:每个学生都扮演一只小青蛙,围着小青蛙模型进行移动,并模拟小青蛙的日常生活,如靠靠近棉花以暖身、向周围示警、互相追逐,等等。
–游戏前先讲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惯和行为特点,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提高游戏趣味性。
5.复述小结–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了解到更多有关小青蛙的知识,让学生回顾整个游戏过程,谈谈发现了哪些新鲜事物。
五、反思这节大班音乐课,让学生通过唱歌、游戏等方式来培养音乐情感,同时激发出学生对学习和探索的热情。
此次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好的保证。
但在课程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缺点和问题,具体如下:1.教学过程中未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多地还是以老师传授知识为主,需要对此加以改进;2.在游戏环节中,尽管老师已经提前讲解了小青蛙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但是有些学生并没有很好地模拟出小青蛙的行为和特点,需要加强学生角色意识的培养。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快乐的小青蛙》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快乐的小青蛙》一、教学目的通过《快乐的小青蛙》这首歌曲的教学,帮助大班的儿童:1.感受音乐的节奏感和旋律感,培养音乐情感;2.学会细听音乐,了解音乐的基本节拍和简单的乐理知识;3.通过音乐情境及动作表现,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4.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集体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快乐的小青蛙》2. 教学重点1.歌曲旋律的唱法;2.歌曲的节奏感的感知;3.明白歌曲所表达的内容,通过舞蹈展示歌曲情境;4.通过口型练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教学难点1.歌曲的旋律比较难,需要通过多次演唱来掌握;2.将歌曲、动作和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教师向孩子们展示图片,引导他们想象一个充满水草的小河流,青蛙们欢快地在水草中跳跃,在阳光下唱着歌。
2. 唱歌教师先单独唱一遍《快乐的小青蛙》,然后带着孩子们一起唱。
由于歌曲旋律比较难,初次唱可能有一些困难,需要反复唱几遍。
3. 学会跳跃动作教师引导孩子们跳跃舞蹈步骤:1)双脚并拢站直;2)两手握拳在身前;3)双脚同时跳起,并将手举过头顶;4)落地时,将手收回身前。
4. 整合歌曲与舞蹈教师带领孩子们养成细听音乐并跟随旋律节拍舞动的习惯。
同时,老师也可以让孩子自由创编动作来增强音乐和舞蹈的整合性。
5. 表达歌曲情感教师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动作、声音、眼神表达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6. 让孩子们发扬个性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分成小组自行编排个人风格与特点的动作,并进行比赛。
四、教学反思1.歌曲旋律难度高,需要定期温习。
教师要多次引导孩子们唱歌,帮助他们掌握旋律,同时也要鼓励孩子们主动学习。
2.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表达欲望。
例如,提供素材并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音乐和舞蹈动作等。
3.教师要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和不同程度的理解力,并给予他们足够的鼓励和支持。
以上是本人个人对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快乐的小青蛙》的分享和总结,希望对老师们在教学中有所借鉴和启发。
大班音乐:《快乐的小青蛙》

大班音乐:《快乐的小青蛙》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大班音乐《快乐的小青蛙》【教材简介】《快乐的小青蛙》是一个音乐表演活动,乐曲选自《森林狂想曲》第一小段。
乐曲形象鲜明,为ABA式音乐类型,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所以将其分为三小段进行表演游戏,其内容表现分别为小蝌蚪长腿、青蛙游泳和小青蛙捉害虫三段式表演游戏。
整个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发展幼儿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目标预设】1、听懂音乐,感受欢快的音乐节奏,并能配合音乐创设出相应的动作表现。
2、能自主参与游戏,明白游戏规则,协调地做出各种韵律动作3、能够体验并努力追求参与活动带来的快乐。
【重点、难点】活动重点:能够根据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大胆表现自我。
活动难点:倾听音乐大胆想象,创设韵律动作。
【设计理念】活动根据新纲要中对艺术领域的要求而设计,体现教师寓教于乐,孩子寓学于乐。
各领域有机结合在一起,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的理念。
整个活动中遵循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的原则,使活动轻松、愉快又具有艺术性。
【设计思路】首先通过青蛙的叫声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再通过flash动画让幼儿看到可爱的小青蛙和一群蝌蚪宝宝游来游去,激发幼儿的表演欲。
其次通过倾听不同的三段音乐,引导幼儿猜想小蝌蚪怎样变成小青蛙,小青蛙怎样游泳,怎样捉害虫等,并且配合生动的动画演示,让幼儿更加明了青蛙的生长过程。
最后幼儿能根据自己设计的动作配合音乐表演并且能在圈上表演。
本次活动可用三个“快乐”来概括:创设快乐的活动,营造快乐的气氛,引导幼儿快乐大胆的表现。
【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师:小朋友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师:对了,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许多冬眠的小动物也醒来了。
他们打个呵欠,伸伸懒腰……听,是谁的声音?幼儿猜想。
师:是不是小青蛙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播放:池塘里一只小青蛙和一群可爱的小蝌蚪)师:你们真聪明,都猜对了!(伴随音乐《森林狂想曲》,教师讲述故事)春天来到了,睡了一个冬天的青蛙妈妈也醒来了,青蛙妈妈每天带着可爱的蝌蚪宝宝们在水里游来游去,慢慢地他们长大了,变成了一群勇敢的小青蛙,青蛙妈妈每天带着小青蛙们在池塘的荷叶上跳来跳去捉害虫……二、学习小蝌蚪的生长动作(A段音乐)师:故事讲完了,你知道小蝌蚪是怎样游泳的吗?谁来表演下?我们一起来学一学(配合音乐)师:游阿游阿,小蝌蚪慢慢的长大了,变成了小青蛙。
大班音乐快乐的小青蛙教案

大班音乐快乐的小青蛙教案大班音乐快乐的小青蛙教案大班音乐快乐的小青蛙教案1活动目的:1、幼儿在有韵律地念儿歌的基础上,尝试将计算应用题创编于儿歌中。
2、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与特征,激发幼儿喜欢小动物的情感,并进行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FLASH《五只小青蛙》、背景图、青蛙10只、节奏卡、评比栏。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间捉害虫。
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猜猜它是谁?(青蛙)2、青蛙生活在哪里?喜欢做什么事情?(引出青蛙是两栖类动物,爱捉害虫,我们要保护它。
)3、小青蛙是怎么叫的?1)小青蛙怎么叫的(“呱呱”)2)用不同的节奏型(儿歌中碰到的节奏型),练习“呱呱”。
X X│XXX│XXXX│X――│XXX│XX│XX│X――│二、欣赏理解《五只小青蛙》1、看FLASH儿歌中唱了什么?2、学念儿歌幼儿跟念儿歌几遍。
其中最后两句师生对念师:岸上的青蛙剩几只?幼:………………X只。
3、用节奏卡来练习记忆儿歌内容XXXX│X――│XXXX│X――│三、创编应用题1、演示操作:五只小青蛙,正在岸上叫,一只青蛙跳下水,岸上的青蛙剩几只?(幼儿:岸上的青蛙剩3只。
)2、操作青蛙,创编应用题。
如:6只小青蛙,正在岸上叫,3只青蛙跳下水,岸上的青蛙剩几只?(多次创编10以内的减法应用题)形式:由老师或个别幼儿操作提问)T:谁愿意上来试一下?四、创编游戏1、演示表演,老师请几名幼儿表演。
2、将幼儿分成三组。
每组10人。
合作进行创编应用题表演,教室地面布置成岸和河的场景。
规则:1)、一名幼儿组织,其余幼儿合作表演。
2)、青蛙向下跳的顺序应左向右逐一进行。
3)、比一比、评一评哪队创编应用题表演得棒、儿歌念得好?(为表演的好的一队幼儿奖励★)(自评:你们对刚才的表演感觉怎样?)(互评:你觉得那队最好?好在哪里?)老师:我觉得每个小朋友都表演得很棒,因为你们积极地参与了游戏,老师为你们鼓掌。
活动反思:“快乐的小青蛙”是在大班主题“动物大世界”的开展中的一个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金山区实验幼儿园:顾碧红
活动目的:
1、幼儿在有韵律地念儿歌的基础上,尝试将计算应用题创编于儿歌中。
2、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与特征,激发幼儿喜欢小动物的情感,并进行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
FLASH《五只小青蛙》、背景图、青蛙10只、节奏卡、评比栏。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谜语
绿衣小英雄,田间捉害虫。
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猜猜它是谁?(青蛙)
2、青蛙生活在哪里?喜欢做什么事情?
(引出青蛙是两栖类动物,爱捉害虫,我们要保护它。
)
3、小青蛙是怎么叫的?
1)小青蛙怎么叫的(“呱呱”)
2)用不同的节奏型(儿歌中碰到的节奏型),练习“呱呱”。
X X│XXX│
XXXX│X——│
XXX│XX│XX│X——│
二、欣赏理解《五只小青蛙》
1、看FLASH
儿歌中唱了什么?
2、学念儿歌
幼儿跟念儿歌几遍。
其中最后两句师生对念
师:岸上的青蛙剩几只?
幼:………………X只。
3、用节奏卡来练习记忆儿歌内容
XXXX│X——
│XXXX│X——│
三、创编应用题
1、演示操作:五只小青蛙,正在岸上叫,一只青蛙跳下水,岸上的青蛙剩几只?(幼儿:岸上的青蛙剩3只。
)
2、操作青蛙,创编应用题。
如:6只小青蛙,正在岸上叫,3只青蛙跳下水,岸上的青蛙剩几只?
(多次创编10以内的减法应用题)
形式:由老师或个别幼儿操作提问)
T:谁愿意上来试一下?
四、创编游戏
1、演示表演,老师请几名幼儿表演。
2、将幼儿分成三组。
每组10人。
合作进行创编应用题表演,教室地面布置成岸和河的场景。
规则:
1)、一名幼儿组织,其余幼儿合作表演。
2)、青蛙向下跳的顺序应左向右逐一进行。
3)、比一比、评一评
哪队创编应用题表演得棒、儿歌念得好?(为表演的好的一队幼儿奖励★)
(自评:你们对刚才的表演感觉怎样?)
(互评:你觉得那队最好?好在哪里?)
老师:我觉得每个小朋友都表演得很棒,因为你们积极地参与了游戏,老师为你们鼓掌。
活动反思:
“快乐的小青蛙”是在大班主题“动物大世界”的开展中的一个活动。
“快乐的小青蛙”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歌词的内容是幼儿喜欢并熟悉的小青蛙跳水的故事。
在选择使用此教材与开展的过程中时,结合课程指南中指出:课程实施强调活动性和体验性,活动开展中主要涉及了以下方面:
一、让幼儿了解青蛙的习性与特征,有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促使幼儿喜欢并乐意念儿歌,儿歌的学与说中加上了一定的节奏
1、为了让幼儿掌握儿歌中所要涉及的节奏,我请幼儿先模仿小青蛙的叫声,运用不同的节奏型来练习,
如:X X X X︱X X︱
呱呱呱呱呱呱
2、在此基础上将儿歌的内容与相应的节奏配起来,幼儿既理解儿歌的内容,又使幼儿有韵律、有节奏地念儿歌,对此产生兴趣。
三、创编、仿编应用题运用于儿歌中,提高幼儿的学习趣味性,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1、大班的孩子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的欲望比较强烈,他们所需的知识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模仿和学说。
在这活动中,我将难点与重点放在引导幼儿创编应用题,并仿编儿歌上。
2、课程指南中指出:大班幼儿要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实际意义,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数量的关系。
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对他们来说,10以内数的加法较简单,而10以内数的减法还有一定的难度。
儿歌中的内容融进了应用题,孩子们可以边念儿歌边做应用题,这给孩子又增加了朗读的兴趣。
使孩子在吟诵儿歌的同时又培养幼儿的计算能力。
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结合儿歌中的相应内容,仿编10以内数的减法,并将它运用于工整的儿歌中,对于孩子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正是这一挑战性激起了幼儿更多的学习热情与参与的积极性。
3、在幼儿创编部分,我注重运用多种形式,首先由老师出题,幼儿回答。
接着由个别幼儿操作,其余幼儿问与答。
最后请幼儿扮作小青蛙,既要编应用题,又要参与表演。
这样层层递进,使幼儿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掌握学习内容。
四、大班幼儿的合作与竞争意识逐渐增强,这一年龄段的儿童表现欲望强烈。
在活动的表演游戏部分,充分地让幼儿自主表演,给予了幼儿发挥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机会。
在此环节中,幼儿创编应用题与表演都需要合作协商进行。
而最后开展评比时,又激发了幼儿的竞争意识与相互欣赏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