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课后同步练习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含答案)
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训练:8寡人之于国也(附答案)
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弃甲曳.兵()供.养()数罟..不入洿.池()()()孝悌.() 庠.序()饿莩.()鸡豚.狗彘.之畜.()()()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河内凶.()(2)邻国之民不加少..()(3)数罟..不入洿池()(4)谨庠序..之教()(5)申之以孝悌.之义()(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7)非我也,岁.也()(8)斯.天下之民至焉()3.文学常识填空。
孟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思想家,与孔子并称为“__________”,称其为“________”。
《孟子》是记载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全书共______篇,是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
4.名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____________,王道之始也。
(2)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七十者衣帛食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之有也。
(4)________________,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答案:1.yèɡōnɡcùɡǔwūtìxiánɡpiǎo tún zhìxù2.(1)谷物收成不好,荒年(2)更少(3)细网(4)学校(5)敬爱兄长(6)制止、约束(7)年成(8)则、那么3.轲子舆战国孔孟亚圣7儒4.(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养生丧死无憾(2)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练习:8寡人之于国也+Word版含答案
第三单元DISANDANYUAN8寡人之于国也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邻国之民不加.少加:更。
B.王好战,请以战喻.喻:做比喻。
C.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陈述。
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罪:得罪。
项,“罪”,归咎、归罪。
2.下列对文中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由战国时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B.寡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与之相似的君主的自称还有“孤”和“不谷”“不禄”。
C.“河内”“河东”的“河”都是指黄河,今天“河南”“河北”也大致是以黄河为分界线确定的政区。
D.“庠序”都是古代的学校名称。
商代的叫“序”,周代的叫“庠”。
在本文中指的是学校教育。
2020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他是第一个能够正视权贵的智者,“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他的卓识;他力劝国君“与民同乐”“仁民爱物”“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他不忍看百姓“妻离子散”;他希望明君能够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他深知“地利人和”的至理;他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警示国君们要牢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他就是被称为亚圣的孟子。
赏古诗孟子〔宋〕王安石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
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
【赏析】诗人在推行“富国强兵”的变法运动过程中,遭到了北宋统治集团内部元老重臣的反对,被人说成“背儒崇法”,被人视为“迂阔”,其情形与当年孟子相似。
这首诗写出了古人和自己的理想抱负彼此相同,且遭遇相似,有共同的孤独感。
最后一句“故有斯人慰寂寥”,古人(孟子)视我为朋友,安慰我、温暖我、感动我,使我寂寞的心灵充满活力,故才能始终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的气魄,不屈不挠,奋斗不懈,唱出了心中最深沉的音符。
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这是告诫梁惠王要遵循自然规律,爱惜民力,与民休息,让物类繁殖,从而达到丰衣足食的目的。
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孟子就已经认识到滥捕滥伐的危害,告诫人们要注意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并且看到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
我们要学习孟子这种保护环境的意识,并身体力行。
因为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只有按照自然规律行事,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发展。
[运用角度] “自然规律”“和谐与发展”“环保”等。
孟子,我们的文化宝藏鹿义霞带着一颗朝拜的心,我又一次走近经典,聆听孟子。
书香扑面的时候,心被虔诚塞得满满。
在字里行间中寻访,在故事寓言里感叹,在会意共鸣中缅怀,在体味博大时礼赞——折服我的,是他的思想、他的学识、他的襟怀、他的文采。
这是一个秉持忧患、心怀天下的孟子——生于乱世,勇于济世;游于列国,长途跋涉;晓之以理,苦口婆心;他奔走在游说的路上,执着而坚定,焦灼而真诚。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课后同步练习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含答案)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躬行仁义方可“王天下”一、语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曳.兵/拖拽.数.罟/蹴.踏洿.池/纨绔.B.鱼鳖./弊.端效.仿/发酵.空旷./粗犷.C.河豚./馄饨.狗彘./雉.鸡庠.序/搔痒.D.孝悌./兄弟.饿莩./俘.虏皎.洁/打搅.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种植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穿C.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陈述D.斯.天下之民至焉斯:这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义,与现代汉语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黎民..不饥不寒B.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C.七十者可以..食肉矣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对下面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或百步而.后止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④河东凶亦然.A.两个“而”相同,两个“然”也相同。
B.两个“而”相同,两个“然”不同。
C.两个“而”不同,两个“然”相同。
D.两个“而”不同,两个“然”也不相同。
5.下列句子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6.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申之以孝悌之义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二、一法一练——翻译句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
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
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
太祖征江西,祎献颂。
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
学问之博,卿不如濂。
才思之雄,濂不如卿。
”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
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
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
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8.寡人之于国也(附答案)
寡人之于国 课练一、 孟子,名_____,字_____,战国时邹人。
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______”。
他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
《孟子》与《论语》同是_______散文,《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二、字音移粟.( ) 弃甲曳.( )兵 饿莩.( ) 鸡豚.( )狗彘.( )之畜.( ) 数罟..( ) 洿.( )池 庠.( )序 孝悌.( ) 然而不王.( ) 养生丧.死( ) 三、基础选择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 .谨庠序之教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无罪.岁 罪:归咎,归罪 B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兵:兵器、武器 C .数.罟不入洿池 数:多次 D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①河东凶亦然. ②填然.鼓之,兵刃相接B .①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C .①邻国之.民不加少 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D .①西丧地于.秦七百里 ②寡人之于.国也4.下列加点词活用情况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填然鼓.之 B .树.之以桑 C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 .谨.庠序之教 5.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C .申之以孝悌之义D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材木不可胜用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B.⎩⎪⎨⎪⎧斧斤以.时入山林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C.⎩⎪⎨⎪⎧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以其无礼于.晋 D.⎩⎪⎨⎪⎧申之以孝悌之.义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7.下列有关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梁惠王认为自己在治理国家方面已经费尽心力了。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同步测试题(含详细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1、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收成不好,荒年B.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走:逃跑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同“捡”,拾起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夺:错过2、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不可!直不百步耳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D.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3、下列加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修文德以来之申之以孝悌之义B.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斯天下之民至焉C.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河东凶亦然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下列各句与“无乃尔是过与”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非我也,岁也D.树之以桑5、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七十者可以食肉矣6、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B.数罟不入洿池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7、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寡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B.庠序:古代地方办的学校。
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
C.孝悌:孝.敬爱兄长;悌.孝顺父母。
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D.六畜:指马、牛、羊、猪、狗、鸡等六种家畜.又称“六牲”;也泛指各种家畜。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展开之初,梁惠王的疑问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实行“王道”或“仁政”的措施中,表现渔业方面的措施和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实行“仁政”的措施中,表现林业方面的措施和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训练:8寡人之于国也(附答案)
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弃甲曳.兵()供.养()数罟..不入洿.池()()()孝悌.() 庠.序()饿莩.()鸡豚.狗彘.之畜.()()()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河内凶.()(2)邻国之民不加少..()(3)数罟..不入洿池()(4)谨庠序..之教()(5)申之以孝悌.之义()(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7)非我也,岁.也()(8)斯.天下之民至焉()3.文学常识填空。
孟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思想家,与孔子并称为“__________”,称其为“________”。
《孟子》是记载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全书共______篇,是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
4.名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____________,王道之始也。
(2)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七十者衣帛食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之有也。
(4)________________,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答案:1.yèɡōnɡcùɡǔwūtìxiánɡpiǎo tún zhìxù2.(1)谷物收成不好,荒年(2)更少(3)细网(4)学校(5)敬爱兄长(6)制止、约束(7)年成(8)则、那么3.轲子舆战国孔孟亚圣7儒4.(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养生丧死无憾(2)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9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高中语文同步作业及答案:3.8《寡人之于国也》(人教新课标必修3).doc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作业及答案:3.8《寡人之于国也》(人教新课标必修3)第三单元8 寡人之于国也一、积累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纰缪./未雨绸缪间..距/间.不容发税率./为人坦率.B.下载./载.歌载舞偏裨./无裨.于事稽.首/无稽.之谈C.洁癖./穷乡僻.壤拙.劣/茁.壮成长绚.烂/徇.私舞弊D.偌.大/一诺.千金募.捐/蓦.然回首剽.悍/虚无缥.缈答案:C解析:A项,分别读miù/móu,jiān/jiān,lǜ/shuài;B项,分别读zài/zài,pí/bì,qǐ/jī;C项,分别读pǐ/pì,zhuō/zhuó,xuàn/xùn;D项,分别读ruò/nuò,mù/mò,piāo/piāo。
2下列加点的“也”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谷不可胜食也.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B.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答案:C解析:A项中“也”表句中停顿,B项中“也”表疑问,D项中“也”表判断。
C项和例句中的“也”均表肯定。
3下列语句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B.王好战,请以战喻C.五亩之宅,树之以桑D.申之以孝悌之义答案:B解析:A、C、D三项都是介词结构后置句;B项也有介词结构,但没有后置。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的解释,分类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王好战,请以.战喻②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③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⑤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A.①③⑤/②/④B.①②③⑤/④C.①③⑤/②④D.①⑤/②③/④答案:A解析:①③⑤介词,用,凭;②介词,按照;④介词,因为。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练习:8寡人之于国也+Word版含答案
第三单元DISANDANYUAN8寡人之于国也课后篇稳固提高随堂操练一、课内精读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第 1~4 题。
梁惠王曰 :“寡人之于国也 ,悉心焉耳矣。
河内凶 ,则移其民于河东 ,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 ,无如寡人之专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 ,寡人之民不加多 ,何也 ?”孟子对曰 : “王好战 ,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 ,兵刃既接 ,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尔后止,或五十步尔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 :“不可以 ,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
”曰 :“王如知此 ,则绝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 ,谷不可以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以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以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以胜食 ,材木不可以胜用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五十者能够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 ,无失其时 ,七十者能够食肉矣;百亩之田 , 勿夺其时 ,数口之家能够无饥矣;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但是不王者 ,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 ,则曰 :‘非我也 ,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 ,兵也’ ?王无罪岁 ,斯天下之民至焉。
”.1.以下语句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邻国之民不加.少加:更。
B.王好战 ,请以战喻喻 :做比喻。
.C.申之以孝悌之义申 :频频陈说。
.D.王无罪岁 ,斯天下之民至焉罪 :冒犯。
.分析 D 项 ,“罪”,归咎、归咎。
答案 D2.以下对文中有关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孟子》由战国期间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B.寡人 ,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与之相像的君主的自称还有“孤”和“不谷”“不禄”。
C. “河内”“河东”的“河”都是指黄河 ,今日“河南”“河北”也大概是以黄河为分界限确立的政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及答案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及答案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他是第一个能够正视权贵的智者,“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他的卓识;他力劝国君“与民同乐”“仁民爱物”“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他不忍看百姓“妻离子散”;他希望明君能够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他深知“地利人和”的至理;他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警示国君们要牢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他就是被称为亚圣的孟子。
美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禹颜。
字体赏美文孟子的强势做人——坚守本心在孟子看来,低调做人,返璞归真,大智若愚,才是真正的强势人格。
社会从来都以它的强势引领着人们,只有用超常的性情和意志去抗拒世俗社会的复杂和丑陋的诱惑,坚守善良的本性,才能保持人的善性。
而这,就需要“仁”和“智”,二者之结合,才能达其极境即“圣”。
孟子曰:“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孟子·公孙丑上》)这种智慧,就是做人的智慧。
所以,强势人格绝不是盛气凌人,相反,强势人格需要的是低调做人。
有一些人,做一些事情偶有所得,他的存在让你感到压力,他的行为让你感到自卑,他的言论让你感到渺小,他的财富让你感到愤怒;一句话,他的自我使别人无处藏身。
这不是强势人格,这是以强凌弱。
强势人格在坚持自强不息之时,同时也要坚守善良的本性。
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大隐”。
“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大隐”不同于“中隐”“小隐”,就在于“大隐”不依赖环境,“大隐”更多的依靠自我的坚守。
人在社会上生活,与动物一样,也有一个生存竞争的问题,因此,人也不可能一味地天真下去。
这就决定了本心退化之无奈。
但我以为我们应该感到幸运的是:人类社会毕竟不同于动物世界。
人类之间有竞争,却也有协调。
这个协调,有法律的力量,更有道德的感化;这种道德感,就是强势人格打造的“仁者爱人”,这就决定了人的本心不致消亡。
有句时髦的话:除了诱惑,我什么都能抵抗。
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3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 精
《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王好.( )战弃甲曳.( )兵而走谷不可胜.( )食也数罟..( )不入洿.( )池养生丧.( )死无憾鸡豚.( )狗彘.( )之畜.( )然而不王.( )者涂有饿莩.(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指出本字,加以解释。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②无失其时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3.对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加以解释。
河内凶.()或.百步而后止()是亦走.也()4.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体会词类活用情况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然而不王.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填然鼓.之5.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特点。
(1)。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斧斤以时进山林申之以孝悌之义(2)。
未之有也6.文学常识填空:孟子,名轲,字,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与孔子并称为“”,称其为“”。
《孟子》是记载孟轲言行的书,由编成,全书共7篇,是经典著作之一。
南宋朱熹将《孟子》与、、合在一起称“四书”。
二、探究解疑7.梁惠王向孟子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孟子怎样回答的?8. 试概括本文的结构。
9.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10.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
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11.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王好.(hào)战弃甲曳.(yè)兵而走谷不可胜.(shēng)食也数罟..(cùgǔ)不入洿.(wū)池养生丧.(sàng)死无憾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涂有饿莩.(piǎo)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指出本字,加以解释。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②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同“斑”,花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训练: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答案.doc
《寡人之于国也》同步训练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鱼鳖.(biē)数.罟(shǔ)庠.序(yǎng)王好.战(hào)B.曳.兵(yè)颁白(bān)鸡豚.(tún) 涂.有饿莩(tú)C.洿.池(wū)狗彘.(zhì)衣.帛(yī)养生丧.死无憾(sàng)D.饿莩.(fú)孝悌.(tì)胜.食(shèng)然而不王.者(wàng)2.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B.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鱼鳖不可胜.食也胜:尽B.数.罟不入洿池数:密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检查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打开4.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①请以.战喻②以.五十步笑百步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④申之以.孝悌之义⑤斧斤以.时入山林⑥皆以.美于徐公A、①②B、③④C、⑤⑥D、③⑤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A.树.之以桑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谨.庠序之教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6.下列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申之以孝悌之义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7.对下列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自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021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同步课时练pdf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沧海一粟(sù)洿池(wū)鸡豚(tún)孝悌(dì)B.庠序之教(xiánɡ)数罟(ɡǔ)饿莩(piǎo)衣帛(bó)C.养生丧死(sànɡ)狗彘(zhì)粳米(jīng)供养(gōng)D.弃甲曳兵(yè)畜牧(chù)遗憾(hàn)宅院(zhái)【答案】B【解析】A项,“悌”应读tì。
C项,“丧”应读sāng。
D项,“畜”应读x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颁发斑白班师全般人马B.申述伸张深谙身受其害C.孝悌不肖啸傲哮聚山林D.检获俭约简洁精兵减政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弃甲曳兵.而走兵:武器B.养生丧死无憾.憾:遗憾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夺:夺取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开仓救济百姓【答案】C【解析】夺:耽误。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而”的意义和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A.秦王还柱而.走B.拔剑切而.啖之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答案】C【解析】C项与例句均为连词,表转折;A项,连词,表修饰;B项,连词,表承接;D项,连词,表递进。
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谨庠序之教D.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答案】C【解析】A项,“颁”同“斑”;B项,“涂”同“途”;D项,“无”同“毋”。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几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然而不王.者B.树.之以桑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D.申.之以孝悌之义【答案】D7.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个时期以来,叙利亚政府军加大了对反政府武装的攻击力度,在霍姆斯地区甚至动用了坦克等重武器,在政府军的强力打击下,反政府武装弃甲曳兵、溃不成军,纷纷撤出了占据的地区。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 同步练习
8、寡人之于国也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①河东凶亦然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B.①涂有饿莩而不知发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C.①邻国之民不加少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D.①寡人之于国也②然后解而送之于官2、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年成坏,受灾)B.弃甲曳兵而走(跑)C.养生丧死无憾(保养生命)D.然而不王者(这样却)3、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在先秦时,诸侯国君主一般自称“孤”“不穀”。
B.“河东”,古地区名。
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 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C.“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商(殷)代叫庠,周代叫序,后也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D.《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4、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展开,孟子在对话中多次运用比喻论证,说理生动深刻,体现了孟子“仁政”“民本”的治国思想。
B.孟子认为梁惠王虽然有“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但是与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关系。
C.在使梁惠王明白了自己做法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关于民本的终极理想——“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D.本文从正面论述“仁政”的措施和好处,并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批驳“人死罪岁”的观点,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
5、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 整合成一个单句,对“国学”加以解说。
(不超过45个字)“国学”一说,兴起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20世纪初,大盛于二十年代,九十年代再掀热潮。
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来讲,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作出统一明确的界定。
国学大师章太炎、王国维、陈寅恪、钱钟书等都曾对“国学”进行过阐述。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及答案
【练】人教必修3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资料基础巩固1.以下各组词语中加点的注音全数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cù gǔ)洿.池(wū)A.曳.兵(yè)数罟..B.鸡豚.(tún) 狗彘.(zhì) 庠.序(yǎng)C.孝悌.(tì) 饿莩.(piáo) 供.养(gōng)D.衣.帛(yī) 王.天下(wàng) 赈.济(zhèn)2.以下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那么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谨庠序之教3.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王无罪.岁罪:归咎,归罪B.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兵:兵器、武器C.数.罟不入洿池数:多次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4.以下加点词说明无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河内凶.凶:谷物收成不行,荒年寡人之民不加.多加:增加B.弃甲曳兵而走.走:逃跑或.百步而后止或:或许C.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是:判定动词数.罟不入洿池数:密D.申.之以孝悌申:反复陈述但是..不王者但是:如此却5. 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①河东凶亦然.②填然.鼓之,兵刃相接B.①涂有饿莩而.不知发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C.①邻国之.民不加少②数口之.家能够无饥矣D.①西丧地于.秦七百里②寡人之于.国也6.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7.以下加点词活用情形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填然鼓.之B.树.之以桑C.五十者能够衣.帛矣D.谨.庠序之教8.以下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为哪一项( )A.河内凶,那么移其民于河东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C.申之以孝悌之义D.但是不王者,未之有也9.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躬行仁义方可“王天下”一、语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曳.兵/拖拽.数.罟/蹴.踏洿.池/纨绔.B.鱼鳖./弊.端效.仿/发酵.空旷./粗犷.C.河豚./馄饨.狗彘./雉.鸡庠.序/搔痒.D.孝悌./兄弟.饿莩./俘.虏皎.洁/打搅.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种植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穿C.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陈述D.斯.天下之民至焉斯:这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义,与现代汉语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黎民..不饥不寒B.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C.七十者可以..食肉矣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对下面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或百步而.后止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④河东凶亦然.A.两个“而”相同,两个“然”也相同。
B.两个“而”相同,两个“然”不同。
C.两个“而”不同,两个“然”相同。
D.两个“而”不同,两个“然”也不相同。
5.下列句子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6.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申之以孝悌之义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二、一法一练——翻译句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
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
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
太祖征江西,祎献颂。
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
学问之博,卿不如濂。
才思之雄,濂不如卿。
”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
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
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
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
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
浙西既平,科敛当减。
”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
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
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
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
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
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
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
王不听,馆别室。
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
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
”梁王骇服,即为改馆。
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
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
”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
”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遂遇害。
(节选自《明史·王祎传》)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2)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
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三、走近高考(2012·天津)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与薛寿鱼书①[清]袁枚天生一不朽之人,而其子若②孙必欲推而纳之于必朽之处,此吾所为悁悁而悲也。
夫所谓不朽者,非必周、孔而后不朽也。
羿之射,秋之弈,俞跗之医,皆可以不朽也。
使必待周、孔而后可以不朽,则宇宙间安得有此纷纷之周、孔哉!子之大父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高年不禄③。
仆方思辑其梗概以.永其人,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反托于与陈文恭公讲学云云。
呜呼!自是而一瓢先生不传矣,朽矣!夫学在躬行,不在讲也。
圣学莫如仁,先生能以术仁其民,使无夭札④,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
素位而行,学孰大于是!而何必舍之以他求?文恭,相公也;子之大父,布衣也。
相公借布衣以自重,则名高;而布衣挟相公以自尊,则甚陋。
今执.途之人而问之曰:“一瓢先生非名医乎?”虽子之仇,无异词也。
又问之曰:“一瓢先生其.理学乎?”虽子之戚,有异词也。
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而以人所共疑者传先人,得毋以“艺成而下⑤”之说为斤斤乎?不知艺即道之有形者也。
精求之,何艺非道?貌袭.之,道艺两失。
医之为艺,尤非易言,神农始之,黄帝昌之,周公使冢宰领之,其道通于神圣。
今天下医绝矣,惟讲学一流转未绝者,何也?医之效立见,故名医百无一人;学之讲无稽,故村儒举目皆是。
子不尊先人于.百无一人之上,而反贱之于举目皆是之中,过矣!仆昔疾病,性命危笃,尔时虽十周、程、张、朱⑥何益?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⑦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
虑此外必有异案良方,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辑而传焉,当高出语录陈言万万。
而乃讳而不宣,甘舍神奇以就臭腐,在理学中未必增一伪席,而方伎中转失一真人矣。
岂不悖哉!岂不惜哉!(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节)注①此文是袁枚写给名医薛雪(号一瓢)之孙薛寿鱼的一封信,信中借如何评价薛雪,批评了当时重理学轻技艺的社会风气。
②若:和,同。
③不禄:死的委婉说法。
④夭札:因病而早死。
⑤艺成而下:语出《礼记·乐记》“德成而上,艺成而下”。
艺,技艺。
⑥周、程、张、朱: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均为理学家。
⑦刀圭:用来量取药末的器具,代指药物。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意:猜测B.今执.途之人而问之曰执:拉住C.貌袭.之,道艺两失袭:承袭D .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 寿:使……长寿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仆方思辑其梗概以.永其人使工以.药淬之 B.⎩⎪⎨⎪⎧ 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C.⎩⎪⎨⎪⎧ 一瓢先生其.理学乎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D.⎩⎪⎨⎪⎧子不尊先人于.百无一人之上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10.作者反对重理学轻技艺,下列句子中不能体现他这一态度的一句是 ( )A .羿之射,秋之弈,俞跗之医,皆可以不朽也。
B .相公借布衣以自重,则名高;而布衣挟相公以自尊,则甚陋。
C .医之效立见,故名医百无一人;学之讲无稽,故村儒举目皆是。
D .仆昔疾病,性命危笃,尔时虽十周、程、张、朱何益?1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公、孔子是不朽的,精通某种技艺的人也可以不朽。
B .薛雪留下的奇特病案和有效方剂比理学语录有意义得多。
C .医术也是仁术,薛雪通过行医实践了孔子的仁学,体现出他的价值。
D.薛雪行医救人很有成就,但盛年辞世,令人痛惜。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子之仇,无异词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2)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3)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2.D3.A4.C5.D6.D7.(1)恰巧元朝派遣脱脱来征收粮饷,用些耸人听闻的话威胁梁王,一定要杀掉王祎。
(2)上天已经结束了你们元朝廷的命运,我们朝廷取代了它。
你们这些微火残灰,竟敢与日月争辉吗!参考译文王祎,字子充,义乌人。
自幼聪明颖悟,长大后,身高挺拔若山岳,伟岸有风度,凭借文章而闻名于世。
他目睹元代政治的衰败,写了七八千字的长信呈给当时的宰相。
危素、张起岩一起举荐他,他没答应。
他退隐青岩山,著书立说,名声一天天大起来。
太祖出征江西时,王祎献上颂词。
太祖高兴地说:“江南有两个大儒,就是你和宋濂。
要说学问的广博,你不如宋濂。
要说才思的雄健,宋濂不如你。
”太祖创设礼贤馆,召他来安置在馆中。
多次升迁,为侍礼郎,掌管起居注。
做南康同知府事,多有惠民措施,太祖赐给他金带以示荣宠。
太祖准备登基,把王祎召回来,商议礼仪。
洪武元年八月,王祎上疏说:“恳求苍天永保江山的关键,在于存心以忠厚为本,政治宽大,上依天道,下顺人心。
严刑峻法,可以一时使用而不可经常如此。
浙西既已平定,赋敛应当削减。
”太祖赞许并采纳了他的意见,但是不完全照他说的办。
第二年修撰《元史》,皇帝任命王祎与宋濂为总裁。
王祎擅长史事的记载,裁剔繁芜,行文得当,下笔简洁。
《元史》修成后,被提升为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
他奉皇帝诏命在大本堂执教,经义理解透彻,析理畅达,善于开导。
皇帝召见他在殿堂对答,必定赐他坐下,随便谈论。
五年正月,皇帝与群臣商议招抚训谕云南,命王祎带诏书前往。
到后就告谕梁王,应该立即奉送版图给职方官,不然朝廷讨伐的军队早晚之间就到。
梁王不听从,把他安排在别馆住宿。
又一天,王祎又告谕说:“朝廷考虑到云南有百万生灵,不愿看到他们毙命于刀锋之下。
若是你们仗着地势的偏远险要,抗拒英明的皇帝,后悔就晚了。
”梁王很害怕就服从了,立刻让他改住客馆。
恰巧元朝派遣脱脱来征收粮饷,用些耸人听闻的话威胁梁王,一定要杀掉王祎。
梁王迫不得已叫出王祎来见,脱脱想要让王祎屈服,王祎呵斥说:“上天已经结束了你们元朝廷的命运,我们朝廷取代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