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犯颜直谏民间故事
魏征与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魏征与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魏征以直言敢谏而闻名,魏征向李世民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给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魏征与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希望能帮到你。
魏征被李世民重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杀死哥哥李建成。
年轻而敏锐的李世民知道魏征是个人才,便亲自召见他。
李世民一见魏征,就非常生气地责问他:“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的感情?"在场的大臣们都感到魏征将有杀身之祸。
可是,魏征却从容自若,以非常自信的口气回答说:“如果皇太子早听我的话,肯定不会落到今天这样的下场。
”李世民听后,被魏征这种不畏强权及正直的精神所感动,打心眼里钦佩他的人格。
因此,不但没有处罚他,反而重用了他。
魏征最有名的几次进谏及李世民的反应1、魏征进谏,凡是他认为正确的意见,必定当面直谏,坚持到底,决不背后议论,这是他的可贵之处。
有一次,唐太宗对长孙无忌说:“魏征每次向我进谏时,只要我没接受他的意见,他总是不答应,不知是何缘故?”未等长孙无忌答话,魏征接过话头说:“陛下做事不对,我才进谏。
如果陛下不听我的劝告,我又立即顺从陛下的意见,那就只有依照陛下的旨意行事,岂不违背了我进谏的初衷了吗?”太宗说:“你当时应承一下,顾全我的体面,退朝之后,再单独向我进谏,难道不行吗?”魏征解释道:“从前,舜告诫群臣,不要当面顺从我,背后又另讲一套,这不是臣下忠君的表现,而是阳奉阴违的奸佞行为。
对于您的看法,为臣不敢苟同。
”太宗非常赞赏魏征的意见。
2、魏征主张取信于民,不要朝令夕改,让人无所适从。
唐朝原定18岁的男子才能参加征兵服役。
一次,为了多征兵巩固边境,唐太宗要求16岁以上男子全部应征,魏征坚决不同意。
他说:“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是杀鸡取卵的做法。
兵不在多而在精,何必为了充数把不够年龄的人也弄来呢?况且这也是失信于民。
”唐太宗问自己是否有失信于民的事,魏征举了三个例子。
太宗虽然觉得言词尖刻,难听刺耳,但心中仍很高兴,认为魏征忠于朝廷,是以精诚之心辅佐自己以信义治国。
魏征 文言文翻译
魏征文言文翻译魏徵是唐初重臣,作为太宗的重要辅佐,曾先后陈谏多事,劝戒太宗以历史的教训为鉴,励精图治,任贤纳谏,每进切谏,虽极端激怒太宗,而他神色自若,不稍动摇,使太宗也为之折服。
下面是魏徽讽谏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唐太宗得鹞,绝俊异,私自臂之,望见郑公,乃匿于怀。
公知之,遂前白事,因语古帝王逸豫,徵以讽谏。
语久,帝惜鹞且死,而帝素敬徵,欲尽其言。
徵语不时尽,鹞死怀中。
译者唐太宗得到一只鹞鹰,极其漂亮,私下里(在内宫,非朝堂)把鹞鹰架在胳臂上玩,看到魏徵来了,就把鹞鹰藏在怀里。
魏徵知道这件事(看出来了),就走向前去汇报事情,就势(向太宗)讲古代帝王由于安逸享乐而亡国的`故事,暗暗地劝谏太宗。
(魏徵故意)说得时间很长,太宗担心鹞鹰捂死,因为太宗向来尊敬魏徵,(不敢直接轰他走,只是婉转地)想让他把话说得短些。
然而魏徵说个没完,鹞鹰(最终)捂死在(太宗)怀里。
注解绝:极匿:藏竟:最终逸豫:安逸放纵古:死去的人物概述魏徵(年-年2月11日),字玄成。
祖籍巨鹿(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又说晋州市或馆陶县),后移居内黄(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
唐朝政治家。
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排第四)。
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魏徵少年贫贫,胸怀大志,俭约产业,却通晓经典书籍和方术。
隋末动乱,魏徵历经曲折,曾经五易其主。
他先是从元宝藏举兵积极响应李密,李密快乐其文才将之招入麾下。
但魏徵在李密手下并不受到器重,李密覆败,魏徵随其李密投过唐。
魏徵主动解围,协助李渊回去讨平山东,用一纸书信劝降了李绩。
但意外当时正逢窦建德攻破黎阳,魏徵遭擒,又被窦建德总收入帐下,并作了夏王的起居饮食舍人。
窦建德失利以后,魏徵和裴矩一起入主中原二次投唐。
当时的太子李建成观赏他的就可以,赏识他为太子洗马。
玄武门之变小后,接任的太子李世民没追责他的责任,先引为太子宫詹事主簿,继位后又仁光禄大夫,封钜鹿县男,直至贞观十七年病卒于任。
魏征进谏的故事
魏征进谏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睿智而英明的君主,他治下的唐朝是中国历史
上最繁荣、最强大的时期之一。
而在唐太宗的身边,有一位极具智慧和勇气的谏臣,他就是魏征。
魏征是唐朝的一位重要官员,他在唐太宗身边担任重要职务,经常给唐太宗出
谋划策。
有一次,唐太宗在制定一项重要政策时,魏征认为这项政策不利于国家长远发展,于是毅然进谏。
魏征进谏的过程并不顺利,因为唐太宗对这项政策非常看重,不愿意听取反对
意见。
但魏征并没有退缩,他坚持自己的观点,用事实和道理说服唐太宗。
他指出这项政策会导致国家资源浪费,对国家长远发展不利,唐太宗最终被他的论据所打动,决定放弃这项政策。
这件事情使得唐太宗对魏征更加信任和器重。
魏征进谏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明君应该有包容和谦虚的品质,愿意倾听各种
不同的声音。
而一个忠臣应该有勇气和智慧,敢于直言,为国家长远利益着想。
这个故事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也能像魏
征一样,敢于直言,为正确的事情坚持自己的观点?是否能够包容不同的意见,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这些都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总之,魏征进谏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明君应该有包容和谦虚的品质,愿意倾
听各种不同的声音。
而一个忠臣应该有勇气和智慧,敢于直言,为国家长远利益着想。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这个故事中汲取力量,努力成为一个有智慧、有勇气的人。
唐太宗和魏征敢于进谏的趣味小故事
唐太宗和魏征敢于进谏的趣味小故事
唐朝时期,唐太宗是一个富于魄力的皇帝,他十分尊重忠言逆耳之论。
一次,唐太宗向魏征发出了征召,想听取他的意见,但是魏征胆怯退缩了。
唐太宗知道了魏征的踟躇,主动去找魏征,对他说:“不信此时无人,遣使问问边将,甲兵几时曾得用?”魏征听了很惊讶,对唐太宗说:“陛下心中其实已经有了决定,为什么还问我?这只会让人觉得陛下瞻前顾后。
”唐太宗听了他的话,非常满意,给他加官晋爵,并且时常提拔他重用。
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唐太宗和魏征敢于进谏的趣味,他们相信当时的平民百姓会有很多好的建议,因为他们接触到的实际情况更多,所以当时很多官员都不怕进谏。
唐太宗也因此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开明君主之一,他的治下比较安定和繁荣。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领导者应当学会倾听下属,善于接受不同的意见,这样才能做出更好的决策,创造更好的未来。
历史上敢于直谏的贤臣事例
历史上敢于直谏的贤臣事例1、伍子胥自尽身死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
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
伍子胥对他的儿子说:“我多次规劝大王,大王不采纳我的意见,我现在已看到吴国的末日了。
你与吴国一起灭亡,没有好处啊!”于是将他的儿子托付给齐国的鲍牧,就返回吴国向夫差汇报。
伯嚭乘机进谗言,诬陷伍子胥有谋反之心。
公元前484年,夫差便赐死伍子胥,赠剑令他自尽。
伍子胥仰天长叹说:“唉!奸臣伯嚭作乱,大王反而杀我。
我使你的父亲称霸诸侯。
在你还未被立为太子的时候,几位公子都争立为太子,我与先王冒死力争,差点不能被立为太子。
你被立为太子后,想将吴国分一半给我,但我并不敢有这种奢望。
可是如今你竟听信奸佞小人的谗言而杀害长辈。
”伍子胥在愤恨之余,留下遗言,要家人于他死后把他的眼睛挖出,挂在东城门上,亲眼看着越国军队灭掉吴国。
吴王夫差极怒,五月初五把伍子胥的尸首用鸱夷革裹着抛弃于钱塘江中,吴人哀怜他,为其在江上立祠,命名为胥山。
后来吴国果然被越王勾践所灭,夫差羞于在阴间见到伍子胥,用白布蒙住双眼后才举剑自尽。
2、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厉王姬胡是周朝的第十代国王,当政时国力已出现衰象。
这时候,外族入侵、诸侯作乱、贡赋减少,王朝的国库空虚。
偏偏新登基的周厉王又奢侈荒淫,走上桀、纣的路子,使周王室的财政很快出现了危机。
周厉王为了决定增加赋税,维持过那种花天酒地的生活。
要该收的税都收了,怎样再立名目设立新税呢?什么名目来征税呢?他想不出来,该收的税都收了。
这时,手下一个叫荣夷公的大臣给厉王出了一个点子,让他对一些重要物产征收“专利税”。
不论是王公大臣还是平民百姓,只要他们采药、砍柴,捕鱼虾、射鸟兽,都必须纳税;甚至喝水、走路也得缴纳钱物。
这个办法,遭到老百姓的强烈反对,就连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吏也觉得很不妥当。
很多大臣也纷纷向厉王避忠言。
老百姓们对周厉王充满了怨恨情绪,都纷纷咒骂他。
犯颜直谏的典故
犯颜直谏的典故李世民继位后,提拔曾反对过他的魏征做了谏议大夫。
这时,李建成和李元吉在各地的追随者们,由于不堪忍受李世民的残酷镇压,都在伺机反叛。
对此,魏征向唐太宗进谏说:“作为皇上,要不计旧仇,由以公心,否则祸根永远清除不掉。
”唐太宗采纳了魏征的意见,下令赦免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部下,并派魏征为特使,去做安抚工作。
这样,一场眼看导致残酷杀戮的战争,便很快和平解决了。
自此之后,唐太宗对魏征更加信任,魏征对唐太宗敢于直言不讳。
有一次,唐太宗到洛阳去,途中往在显仁宫,因为供应不好而非常生气。
魏征便对他说:“隋炀帝因追求享受,搞得民不聊生,现在因供应不好陛下就发脾气,这同隋炀帝又有什么不同?”唐太宗听了他这番话,心里虽然很不高兴,但以后比较注意节制了。
有一次,魏征和唐太宗因讨论问题发生了争执,魏征毫不客气地顶撞了唐太宗,唐太宗气得当场退朝。
回宫后,唐太宗余怒未消地对皇后说:“迟早我要杀掉这个乡下佬!”皇后问:“要杀谁?”唐太宗说:“魏征竟敢当众说我的不是,使我下不了台,有损帝王的尊严。
”皇后听后却向唐太宗表示祝贺。
唐太宗问皇后祝贺什么?皇后说:“君明则臣直。
魏征那么直率,敢于犯颜直谏,这正说明你的圣明呀!所以我向你祝贺。
”贞观初年,唐太宗的老部下,汴州刺吏庞相寿因贪污被人告发,唐太宗极力袒护他,并派人告诉他说:“我送你一百匹绢,以后不要再贪污了,你还是做你的刺史好了。
”魏征知道此事后,当面责问唐太宗说:“庞相寿因为是你的老部下就可以不追究他的贪污罪,而且还要厚赏他。
你做亲王时有那么多的部下,如果他们都像他那样贪赃枉法,你又将如何惩治他们呢?”在魏征的谏诤下,唐太宗不得不改变了原来的做法。
魏征犯颜直谏的故事
魏征犯颜直谏的故事民间故事题材多样,内容广泛,包括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代名女、帝王将相、诗联趣话、现代故事、爱情等诸多内容。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魏征犯颜直谏》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唐太宗李世民器重魏征的正直,任命他做了谏议大夫(负责向朝廷提意见的官员)。
有一年,唐太宗派人征兵。
有个大臣建议,不满18岁的男子,只要身材高大,也可以征。
唐太宗同意了。
但是诏书却被魏征扣住不发。
唐太宗催了几次,魏征还是扣住不发。
唐太宗大发雷霆。
魏征不慌不忙地说:“我听说,把湖水弄干捉鱼,虽能得到鱼,但是到明年湖中就无鱼可捞了;把树林烧光捉野兽,也会捉到野兽,但是到明年就无兽可捉了。
如果把那些身强力壮、不到18岁的男子都征来当兵,以后还从哪里征兵呢?国家的租税杂役,又由谁来负担呢? ”良久, 唐太宗说道:“我的过错很大啊!”于是,又重新下了一道诏书,免征不到18岁的男子。
一次,唐太宗从长安到洛阳,中途在昭仁宫(现在的河淘省寿安县)休息,因为对他的用膳安排不周到而大发脾气。
魏征当而批评太宗说:“隋炀帝就是因为常常责怪百姓不献食物,或者嫌进献的食物不精美,遭到百姓反对,灭亡了。
陛下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兢兢业业,小心谨慎。
如能知足,今天这样的食物陛下就应该满足了,如果贪得无厌,即使食物好一万倍,也不会满足。
”唐太宗听后不觉一惊,说:“若不是你,我就听不到这样中肯的话了。
”魏征为人耿直,有才干,是个忠臣,李世民不计前仇,任用他为谏议大夫。
魏征不断向李世民提出好的建议,使李世民对他十分佩服,经常将魏征请入居室, 询问得失,魏征愈来愈被重用,先后被李世民提升为秘书监、侍中、宰相,并封他为魏国公。
李世民曾说:“我好比山中的一块矿石,矿石在深山是一块废物,但经过匠人的锻炼,就成了宝贝。
魏征就是我的匠人!”魏征去世后,李世民说,用铜制成的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否端正;用古史做镜子,可以参照政治的兴衰;用人做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与过错。
我经常保持着这三而镜子,现在魏征去世了,我少了一面镜子。
魏征进谏的典故(精选.)
魏征进谏魏征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下面就来分享两则魏征直言进谏的故事:(一)魏征进谏,凡是他认为正确的意见,必定当面直谏,坚持到底,决不背后议论,这是他的可贵之处。
有一次,唐太宗对长孙无忌说:“魏征每次向我进谏时,只要我没接受他的意见,他总是不答应,不知是何缘故?”未等长孙无忌答话,魏征接过话头说:“陛下做事不对,我才进谏。
如果陛下不听我的劝告,我又立即顺从陛下的意见,那就只有依照陛下的旨意行事,岂不违背了我进谏的初衷了吗?”太宗说:“你当时应承一下,顾全我的体面,退朝之后,再单独向我进谏,难道不行吗?”魏征解释道:“从前,舜告诫群臣,不要当面顺从我,背后又另讲一套,这不是臣下忠君的表现,而是阳奉阴违的奸佞行为。
对于您的看法,为臣不敢苟同。
”太宗非常赞赏魏征的意见。
在国家大政方针上,尤其是大乱之后拨乱反正,魏征主张宜快不宜慢,宜急不宜缓。
唐太宗即位之时百废待兴。
一天,他问魏征:“贤明的君主治理好国家需要百年的功夫吧?”魏征不同意太宗的想法,他说:“圣明的人治理国家,就象声音立刻就有回音一样,一年之内就可见到效果,二年见效就太晚了,怎么要等百年才能治理好呢?”尚书仆射封德彝嘲笑魏征的看法,魏征说:“大乱之后治理国家,就象饿极了的人要吃东西一样,来得更快。
行帝道则帝,行王道则王,事在人为,而不是人民是否可以教化。
”太宗听从了魏征的意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只过了三两年,唐朝就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魏征主张取信于民,不要朝令夕改,让人无所适从。
唐朝原定18岁的男子才能参加征兵服役。
一次,为了多征兵巩固边境,唐太宗要求16岁以上男子全部应征,魏征坚决不同意。
他说:“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是杀鸡取卵的做法。
兵不在多而在精,何必为了充数把不够年龄的人也弄来呢?况且这也是失信于民。
”唐太宗问自己是否有失信于民的事,魏征举了三个例子。
太宗虽然觉得言词尖刻,难听刺耳,但心中仍很高兴,认为魏征忠于朝廷,是以精诚之心辅佐自己以信义治国。
魏征直言进谏的故事
魏征直言进谏的故事魏征直言进谏的故事导语:魏征是唐太宗时期有名的谏臣,身为一名谏臣,他始终谨记自己肩上的责任,凡是他认为正确的意见,必定当面直谏,坚持到底,决不背后议论。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魏征直言进谏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魏征直言进谏的故事篇1魏征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里很穷,但他却喜欢读书,掌握了广博的知识,后来又出家当过道士。
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他先后参加李密瓦岗军和窦建德起义军,李建成被杀后,他又因直言敢谏,受到唐太宗的重用。
唐太宗常把魏征召进宫内,叫他提些意见。
李世民有不对的地方,魏征能够当面批评,甚至会弄得唐太宗一时下不了台。
有一次,唐太宗根据右仆射(掌管奏章文书的官员)封德彝的建议,决定十八岁以上身体强壮还没有服役过的男子都要去当兵。
但魏征不同意。
因为按照当时的规定,皇帝的敕令,要由谏议大夫签名才能生效。
唐太宗问他:“你不同意这样做,有什么理由?”魏征回答:“臣作为谏议大夫,有义务向陛下指出,这样做违背了治国安民的方针。
我朝开国后即立下‘男子二十岁当兵,六十岁可免’的规定,怎么能随便改变呢?”唐太宗非常生气,大声指责道:“你太固执己见!”魏征毫不退让,语重心长地说道:“陛下!把河水放光捕鱼,确实能捕到许多鱼,但明年就没有鱼了;把森林烧了打猎,确实会打到许多猎物,但明年就没有野兽了。
如果把十八岁以上身体强壮的男子都去当兵,今后国家的税赋徭役去向谁要呢?”唐太宗这才幡然醒悟,收回了命令。
有时候,李世民还会和魏征一起讨论一些问题。
比如,唐太宗曾问魏征:“历史上有过这么多帝王,为什么有的明智,有的昏庸?”魏征回答道:“能够多听听各方面意见的帝王,通常比较明智;一意孤行、只听单方面的意见的帝王,难免就会昏庸。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
唐太宗赞许地说:“你讲得真好啊!”有个大臣叫郑仁基,女儿长得美丽又有才华,皇后要把她收为李世民的嫔妃。
当册封的诏书写好后,有人说了一句:“她不是已经与人订婚了吗?”魏征知道后,就向李世民进谏道:“陛下住着亭台楼阁,就应该希望百姓有安身的房子;陛下吃着山珍海味,就应该希望百姓有充足的食物;陛下看着众多嫔妃,就应该希望百姓有称心的婚姻。
关于魏征直言进谏一代诤臣的历史故事
关于魏征直⾔进谏⼀代诤⾂的历史故事 ⼀提起魏征,很多⼈想到更多的是他敢于触龙颜的勇⽓,是他忠⾔直谏的坦诚,是他关⼼民⽣的责任。
魏征确实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硬⾻头。
那他直⾔进谏的时候发⽣了什么事情呢?下⾯我们⼀起来看看吧。
直⾔进谏⼀代诤⾂ 魏征的直⾔进谏在当时是⾮常著名的,据《贞观政要》记载统计,从贞观初年到⼗七年魏征病故为⽌,魏征曾经五⼗次向太宗⾯陈谏议,向太宗呈送奏疏⼗⼀件,⼀⽣的谏诤多达数⼗余万⾔。
其次数之多,⾔辞之激切,态度之坚定,都是其他⼤⾂所难以企及的。
这其中涉及到政治、经济、赏罚、刑法、对外关系,乃⾄皇帝私⽣活等诸多⽅⾯。
魏征的进谏⼀般都能得到唐太宗的⿎励和⽀持,所以达到了知⽆不⾔的程度。
正是由于魏征仕途坎坷,且阅历丰富,对社会问题有着敏锐的洞察⼒,因⽽也就造就了他的经国治世之才,且他的为⼈耿直不阿,遇事⽆所屈挠,在皇帝⾯前也敢于说真话,所以对于魏征的直⾔进谏,唐太宗曾褒奖他说:“爱卿所进谏的事务,多达⼆百余事,要不是精诚为国,⼜怎么能做到呢?”不久,迁魏征任尚书左丞。
贞观三年(629)加封魏征为秘书监参知国政,晋封郑国公。
这都说明唐太宗对魏征的进谏是欢迎的。
所以说,后世⼈对这段“魏征直⾔敢谏,唐太宗虚⼼纳谏”的史实极为推崇。
正是魏征坚守为⾂之道,从容陈词,数⼗年如⼀⽇的直⾔劝谏,才使唐太宗在当时百废待兴的基础上开创出良好的政治局⾯。
我们分别从⼏个⽅⾯举⼏个实例。
1、政治上,⽴场坚定,如果是对的,就⼀定坚持到底。
如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太宗刚刚登上皇位不久,为了扩⼤兵源,颁下诏令,在民间中征召⼗六岁以上的健壮男⼦⼊伍。
但是魏征极⼒反对,因为当时唐朝的法令规定,⼗⼋岁的男⼦才开始服兵役。
太宗看到魏征违抗⾃⼰的命令,⼗分⽣⽓,责问魏征为什么不服从⾃⼰的旨意。
魏征说:“放⼲⽔池去捕鱼,虽然今年得到了鱼,但是明年就再也不能捕到鱼了;烧毁森林去捕野兽,虽然今年捕到了野兽,但是明年就再也不能捕到野兽了。
魏徴与李世民的故事
魏徴与李世民的故事一、犯颜直谏一次,唐太宗怒气冲冲地回到后宫对皇后长孙氏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掉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忙问杀谁,太宗说,魏征常常在朝堂上当众刁难他,使他下不了台。
皇后听了,连忙向太宗道喜说,魏征之所以敢当面直言,是因为陛下乃贤明之君啊。
明君有贤臣,欢喜还来不及,怎能妄开杀戒呢。
太宗恍然大悟,此后更是“励精政道”,虚心纳谏,对魏征倍加敬重。
魏征也进谏如故,“思竭其用、知无不言”,从不畏龙颜之怒。
由是,君臣合璧,相得益彰,终于开创了大唐“贞观之治”的辉煌盛世。
二、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死后,太宗如丧考妣,恸哭长叹,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他还令公卿大臣们把魏征遗表中的一段话写在朝笏上,作为座右铭,以魏征为榜样,做到“知而即谏”。
君临天下的皇帝,对一个老臣竟倚重、倾心如此,这在历史上的确并不多见。
三、敬畏魏徴魏徴早年投靠唐高祖李渊创建的唐王朝,为太子李建成做事。
由于魏征才华出众,因此很受太子的器重。
后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杀死哥哥李建成。
年轻而敏锐的李世民知道魏征是个人才,便亲自召见他。
李世民一见魏征,就非常生气地责问他:“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的感情?”在场的大臣们都感到魏征将有杀身之祸。
可是,魏征却从容自若,以非常自信的口气回答说:“如果皇太子早听我的话,肯定不会落到今天这样的下场。
”李世民听后,被魏征这种不畏强权及正直的精神所感动,打心眼里钦佩他的人格。
因此,不但没有处罚他,反而重用了他。
不久,李世民委任魏征为谏议大夫(专门向皇帝提意见的官职),以后又提拔他当宰相。
建国之初,唐太宗励精图治,经常召见魏征,与他讨论治国施政的得失。
魏征胸怀大志,胆识超群,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大胆进谏。
在他任职的几十年间,为了使大唐民富国强,先后向唐太宗进谏了二百多次。
每一回,唐太宗都慎重地思考他所提的意见,尽量采纳。
虚心纳谏的历史故事
虚心纳谏的历史故事引言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虚心纳谏一直被视为领导者必备的品质。
从古代的皇帝到现代的领导者,虚心纳谏的故事屡见不鲜。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虚心听取他人的建议,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推动事业的发展。
本文将讲述几个虚心纳谏的历史故事,让我们一起感受其中的智慧和启示。
人物介绍1.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政治家、军事家。
他在位期间开展了一系列的变革,使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2. 齐威王:战国时期齐国国君,以善于纳谏而著称。
3. 秦始皇嬴政: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皇帝,开创了秦朝。
故事情节1. 唐太宗与魏征唐太宗李世民重用魏征等贤臣,鼓励大臣直言进谏。
魏征以敢于直谏著称,多次犯颜直谏,即使在朝堂上也不留情面。
然而,唐太宗始终能够虚心听取魏征的建议,采纳了许多有益的措施,使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2. 齐威王与邹忌战国时期,齐威王听取邹忌的建议,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使得齐国逐渐强大起来。
邹忌还向齐威王提出了“臣民”的观点,强调要重视民生,关注百姓的利益。
齐威王虚心采纳了这些建议,使齐国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
3. 秦始皇与李斯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面临着如何治理这个庞大帝国的难题。
他召集了众多大臣进行讨论,但意见纷纭,难以决断。
最后,他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实行郡县制,统一法律、货币和度量衡等,使秦朝的统治得以巩固。
启示与结论从以上几个历史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1. 虚心纳谏是领导者必备的品质。
领导者应该具备虚怀若谷的心态,善于倾听他人的建议,尤其是那些与自己观点不同的意见。
只有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
2. 善于纳谏有助于事业的发展。
历史上的成功领导者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能够从谏如流,知人善任。
通过采纳他人的建议,他们能够集思广益,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推动事业的发展。
3. 虚心纳谏要与独立思考相结合。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精选——魏徵其人(含译文)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精选——魏徵其人(含译文)魏徵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徵神色不移,上亦为之霁威。
尝谒告上冢,还,言于上日: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
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徵来,匿怀中;徵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房玄龄.高士廉遇少府少监窦德素于路,问:北门进何营缮?德素虞之.上恕,让房玄龄等曰:君但知南牙政事,北门小营缮,何预君事!房玄龄等拜谢.魏征进曰:臣不知陛下何以责玄龄等,而玄龄等亦何所谢?玄龄等为陛下股肱耳目,于中外事有不应知者?使所营为是,当助陛下成之,为非,当请陛下罢之.问于有司,理则宜然.不知何罪而责,亦何罪而谢也.上甚愧.翻译:魏徵相貌平平,但是很有胆略,善于挽回皇帝的主意,常常犯颜直谏。
有时碰上太宗非常恼怒的时候,他面不改色,太宗的神威也为之收敛。
他曾经告假去祭扫祖墓,回来后,对太宗说:人们都说陛下要临幸南山,外面都已严阵以待、整装完毕,而您最后又没去,不知为什么?太宗笑着说:起初确实有这个打算,害怕你又来嗔怪,所以中途停止了。
太宗曾得到一只好鹞鹰,将它置于臂膀上,远远望见魏徵走过来,便藏在怀里;魏徵站在那里上奏朝政大事,很久不停下来,鹞鹰最后竟死在太宗的怀里。
房玄龄、高士廉在路上遇到少府少监窦德素,问道:北门最近建造什么?窦德素(将这件事)报告给了皇上。
皇上大怒,责务房玄龄等(人)说:你们只要管理南面衙门里的政事就行了,北门一个小规模建造,干你们什么事呢?房玄龄等下拜谢罪。
魏征向皇上进谏说:我不知道陛下为什么责务房玄龄等人,房玄龄等人有什么可谢罪的。
房玄龄等人作为陛下的助手和耳目,对于朝廷内外的事情难道有不应该知道的吗?如果所要建造的工程是合理的,就应该帮助陛下建成它;(如果)不合理的,就应当请求陛下制止它。
向有关官吏打听一下,从道理上讲是应该的。
不知道他们犯了什么罪而受到责备,也不知道他们犯了什么罪而要道歉。
【历史故事】直谏敢言的魏征
【关键字】历史故事直谏敢言的魏征导读:魏徽就是魏征,古代徽通征,字玄成。
汉族,钜鹿郡人,唐朝政治家。
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宰相、封郑国公,谥文贞,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到了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
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
魏征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
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
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秦王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征,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唐太宗即位以后,把魏征提拔为谏议大夫(官名),还选用了一批建成、元吉手下的人做官。
原来秦王府的官员都不服气,背后嘀咕说:“我们跟着皇上多少年。
现在皇上封官拜爵,反而让东宫、齐王府的人先沾了光,这算什么规矩?”宰相房玄龄把这番话告诉了唐太宗。
唐太宗笑着说:“朝廷设置官员,为的是治理国家,应该选拔贤才,怎么能拿关系来作选人的标准呢。
如果新来的人有才能,老的没有才能,就不能排斥新的,任用老的啊!”直谏敢言的魏征大家听了,才没有话说。
唐太宗不记旧恨,选用人才,而且鼓励大臣们把意见当面说出来。
在他的鼓励之下,大臣们也敢于说话了。
特别是魏征,对朝廷大事,都想得很周到,有什么意见就在唐太宗面前直说。
唐太宗也特别信任他,常常把他召进内宫,听取他的意见。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文言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末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一代名相”魏征的生平事迹优秀5篇
“一代名相”魏征的生平事迹优秀5篇唐太宗对魏征的赞誉篇一唐太宗在太极宫中的凌烟阁内存放了画家阎立本为功臣的画像。
享受这一殊荣的只有长孙无忌、杜如晦、魏征、房玄龄等二十四人。
当魏征去世以后,唐太宗常常的到凌烟阁内去看他的画像。
有一次还情不自禁的做了一首诗:劲条逢霜摧美质,台兴失位夭良臣。
唯当掩泣云台上,空对余形无复人。
以此表达了自己的无限哀思和怀念。
贞观末年,唐太宗亲征辽东,战争异常的艰苦,当得班师回朝后,唐太宗曾惆怅的说:“如果魏征还活着,我会有这一趟辽东之行吗?” 当然,魏征这样的频繁跳槽,就难免为高尚人士所不齿。
不过,像魏征这样敢于犯颜直谏的忠臣,是需要遇到像李世民这样虚心纳谏的明君才行。
反过来,必须有心怀博大,能够容纳不同声音的明君,才会有敢于直来直去的忠臣。
魏征就是一例。
有人说,魏征如果不是知遇了唐太宗,恐怕死一百次也有多了。
想想这话也确实不假。
“一代名相”魏征的生平事迹篇二对于这位贞观名臣的早年,历史只有简单的记载。
《旧唐书》的记载是“少孤贫,落拓有大志,不事生业,出家为道士。
好读书,多所通涉,见天下渐乱,尤属意纵横之说。
”从这样简单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想象出一个胸怀大志的寒门子弟在乱世中试图主导自身命运的艰难努力。
在很小的时候,魏征就成为孤儿了。
父亲生前是一个小官,留下的产业并不多,所以他只能凭借着微薄的家产艰难度日。
终于,在各家经典中,他选择了纵横家,选择使自己成为一名纵横之士。
纵横家,可能是一个寒门子弟在乱世之中想要出人头地最方便的门径了。
这门由战国时期苏秦、张仪发扬光大的学问,讲究的是用三寸不烂之舌对资源进行整合,将天下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门学问不需要有多大的背景、势力,只需要极佳的口才以及对资源进行整合的能力,它的核心是能发现人性的幽微处,能察觉他人自己都认识不到的最根本的诉求,然后善加利用。
隋炀帝大业末,隋末唐初本来最有实力当皇帝的人李密起兵反隋。
风起云涌,政治冒险家们纷纷浮出水面。
唐代宰相魏征 经典故事
以铜为镜【词目】以铜为镜【发音】yǐ tong weí jìng【近义词】以古为镜以史为镜以史为鉴【出处】《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解释】借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为鉴戒。
同“以古为鉴”。
【应用】“以史为镜”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之口。
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
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征没,朕亡一镜矣!”“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
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
”——这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高评价。
现在也有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意思一样。
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唐太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一零·列传第二十二魏徵》:“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
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唐太宗李世民喜听与善取各种献议,深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之理。
其直谏大臣魏徵曾上疏数十,直陈其过,劝太宗宜内自省,居安思危,察纳雅言,择善而从。
后魏徵逝死,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叹曰:“以铜为镜,可使穿戴之时,端庄齐整;以史为镜,可知历朝以来,存亡兴替;‘以人为镜’,可观人之举措,以明本身得失,吾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徵已死,吾亡一镜矣。
”“以人为镜”乃指以人为借鉴。
即将其成败得失,引以为鉴,以免重蹈覆辙。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成语,意思是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唐朝时,唐太宗问宰相魏征:“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征回答说:“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辞就会糊里糊涂,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使人索回书文言文译文
使人索回书文言文译文
【原文】:
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之霁威。
尝谒告上冢,还,言于上日:“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
”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译文】:
魏征的相貌平平,但是很有胆略,善于挽回皇帝的主意,常常犯颜直谏;有时遇上皇上特别生气,魏征却面不改色,皇上也就息怒了。
魏征曾请假去祭扫祖坟,回来后对皇上说:“人们说陛下要临幸南山,外面都已严阵以待、整装完毕,而您最后又不去了,不知这是何缘故?”皇上笑着说:“原先确实有这个打算,但是害怕你去进谏,所以就作罢了。
”皇上曾得到一只很好的鹞鹰,放在手臂上把玩,远远地看见魏征走过来,便藏在怀里;魏征上奏(政事)故意没完没了(地)说下去,鹞鹰最后闷死在皇上怀里。
魏征直谏译文(精选五篇)
魏征直谏译文(精选五篇)第一篇:魏征直谏译文十三、魏征直谏(译文)长乐公主就要出嫁了,皇上因为公主是皇后亲生的,特别宠爱她,(就)命令有关部门送几倍于(前朝)永嘉长公主(的嫁妆给她)。
魏征进谏说:“以前汉明帝要封皇子时,说:‘我的儿子怎么能和先帝的儿子相比?’命令只给楚王、淮阳王的一半封地。
如今送几倍于长公主的嫁妆给公主,恐怕和汉明帝的想法不一样吧!”皇上同意他的话,到后宫告诉皇后。
皇后感叹说:“臣妾多次听到陛下赞扬、器重魏征,不明白原因,今天看到他用礼数来抑制您长乐公主的宠爱,才知道他是(忠心于)国家社稷的大臣。
臣妾(虽)与陛下结发为夫妻,(但还是)屈服于礼数,情义深重。
每当有话说必(先)看您的脸色,还不敢轻易的冒犯您的威严,何况人家臣子(关系)疏远,却能像这样直言,陛下不可以不听了。
”(皇后)于是派人请来魏征,赏赐他四百匹丝绸、五百匹绢,并对他说:“(我)听说你很正直,今天看到了,所以给你赏赐。
你应该保持这份正直的品性,不要改变啊!”(有一次)皇上退朝后生气地说:(我)今天非杀了这个乡巴佬(不可)!皇后问皇上(要杀)谁。
皇上说“魏征每次(都)在朝堂上顶撞我!”皇后退下,(不一会)穿着(皇后的)朝服站在内庭,皇上很吃惊,问她原因。
皇后说;“我听说皇上圣明大臣正直,如今魏征(如此)正直,是因为陛下贤明的缘故啊。
所以我在这里恭贺皇上。
” 皇上才高兴。
子思向卫国国君提起苟燮说:“他的才能可统领五百辆车。
”卫侯说:“我知道他是个将才,然而苟燮做官吏的时候,有次征税吃了老百姓两个鸡蛋,所以我不用他。
”子思说:“明智之人任用人,就好比木匠使用木料,用他的长处,舍弃他的短处;因此一根合抱的良木,只有几尺朽烂处,高明的工匠是不会扔掉它的。
现在国君您处在战国纷争之世,正要收罗锋爪利牙的人才,却因为两个鸡蛋而舍弃了一员可守一城的大将,这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卫侯一再拜谢说:“我接受你的指教。
”编辑本段注释①: 子思:姓孔,名伋,孔子之孙,战国初期哲学家。
魏徵故事两则文言文翻译
魏徵故事两则文言文翻译1. 求魏徵故事两则语译,麻烦哂1 唐太宗得到一只鹞鹰,极其漂亮,私下里(在内宫,非朝堂)把鹞鹰架在胳臂上玩,看到魏征来了,就把鹞鹰藏在怀里。
魏征知道这件事(看出来了),就走向前去汇报事情,就势(向太宗)讲古代帝王由于安逸享乐而亡国的故事,暗暗地劝谏太宗。
(魏征故意)说得时间很长,太宗担心鹞鹰捂死,因为太宗向来尊敬魏征,(不敢直接轰他走,只是婉转地)想让他把话说得短些。
然而魏征说个没完,鹞鹰(最终)捂死在(太宗)怀里。
2 原文: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
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
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译文:太宗有一次下朝后生气地说:“真该杀了这个乡巴佬!”文德皇后问:“谁惹陛下生气了?”太宗说:“谁能比魏征更让我生气?每次朝会上都直言进谏,弄得我经常不自在。
”皇后听了退下去穿上朝服站在庭院里(向太宗祝贺)。
太宗震惊地说:“ 皇后为什么要这样呢?”皇后回答说:“我听说君主圣明臣子们就忠诚,现在陛下圣明,所以魏征能够直言劝告。
我因能在您这圣明之君的后宫而感到庆幸,怎么能不向您祝贺呢?”2. 文言文《以人为镜》原文及翻译[原文]郑文贞公魏徵寝疾,上遣使者问讯,赐以药饵,相望于道。
又遣中郎将李安俨宿其第,动静以闻。
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
戊辰,徵薨,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陪葬昭陵。
其妻裴氏曰:“徵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
”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
上登苑西楼,望哭尽哀。
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
上思徵不已,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 [译文]郑文贞公魏徵卧病不起,太宗派人前去问讯,赐给他药饵,送药的人往来不绝。
又派中郎将李安俨在魏徵的宅院里留宿,一有动静便立即报告。
八德故事——信篇
八德故事——信篇信篇:(一)魏征妩①媚诗曰:魏征妩媚,不肯面从,责上失信,应对从容。
魏征是唐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史学家。
辅佐唐太宗十七年,君臣二人齐心协力,共同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贞观之治”。
魏征以“犯颜直谏”而闻名。
他那种“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
魏征在太宗皇帝朝里做官,曾经责问皇上对百姓们失信的事情。
每逢劝谏皇上,皇上不肯听从时,他对皇上的讲话也不答应。
太宗皇上说:“你答应了我之后,再来劝谏,又有什么关系呢?”魏征说:“从前舜帝警诫他人不要在面子上服从。
现在做臣子的倘若心里明明晓得不是,但是口里却勉强答应皇上,这就是面子上的服从了,哪里是积极服事舜帝的初意呢?”太宗皇帝就笑着说:“别人说魏征做人疏慢,可是我看他的态度,越觉得妩媚可爱了。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
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停当,但却迟迟未能出行。
后来,魏征问按耸拢谛ψ糯鸬溃?amp;ldquo;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②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
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鹰藏在怀中。
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子闷死在怀中。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魏征被升任尚书左丞,这时,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亲戚做官。
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结果,查无证据,纯属诬告。
但唐太宗仍派人转告魏征说:“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
”魏征当即面奏说:“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
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
”并请求太宗要使自己做良臣而不要做忠臣。
太宗询问忠臣和良臣有何区别?魏征答道:“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征犯颜直谏民间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器重魏征的正直,任命他做了谏议大夫(负责向朝廷提
意见的官员)。
有一年,唐太宗派人征兵。
有个大臣建议,不满18岁的男子,
只要身材高大,也能够征。
唐太宗同意了。
但是诏书却被魏征扣住不发。
唐太宗催了几次,魏征还是扣住不发。
唐太宗大发雷霆。
魏征不
慌不忙地说:“我听说,把湖水弄干捉鱼,虽能得到鱼,但是到明年
湖中就无鱼可捞了;把树林烧光捉野兽,也会捉到野兽,但是到明年就
无兽可捉了。
如果把那些身强力壮、不到18岁的男子都征来当兵,
以后还从哪里征兵呢?国家的租税杂役,又由谁来负担呢? ”良久, 唐
太宗说道:“我的过错很大啊!”于是,又重新下了一道诏书,免征
不到18岁的男子。
一次,唐太宗从长安到洛阳,中途在昭仁宫(现在的河淘省寿安县)休息,因为对他的用膳安排不周到而大发脾气。
魏征当而批评太
宗说:“隋炀帝就是因为常常责怪百姓不献食物,或者嫌进献的食物
不精美,遭到百姓反对,灭亡了。
陛下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兢兢业业,小心谨慎。
如能知足,今天这样的食物陛下就应该满足了,如果贪得
无厌,即使食物好一万倍,也不会满足。
”唐太宗听后不觉一惊,说:“若不是你,我就听不到这样中肯的话了。
”
魏征为人耿直,有才干,是个忠臣,李世民不计前仇,任用他为
谏议大夫。
魏征持续向李世民提出好的建议,使李世民对他十分佩服,经常将魏征请入居室, 询问得失,魏征愈来愈被重用,先后被李世民
提升为秘书监、侍中、宰相,并封他为魏国公。
李世民曾说:“我好比山中的一块矿石,矿石在深山是一块废物,但经过匠人的锻炼,就成了宝贝。
魏征就是我的匠人!”
魏征去世后,李世民说,用铜制成的镜子,能够照见衣帽是否端正;用古史做镜子,能够参照政治的兴衰;用人做的镜子能够知道自己
的成绩与过错。
我经常保持着这三而镜子,现在魏征去世了,我少了一面镜子。
即“以铜为镜,能够正衣冠;以古为镜,能够知兴替;以人为镜,能够明得失。
……今魏征殂(死亡)逝,遂亡一镜矣!”
以“犯颜直谏”著称的大臣魏征,常常与唐太宗而谏廷争,有时言辞激烈,引起唐太宗的盛怒,他也毫不退让,往往使唐太宗感到难堪,下不了台。
不过事后唐太宗能理解到,魏征极力进谏,是为了使自己避免过失。
因而先后接受了魏征200多次批评规劝,还把他比作能够纠正自己过失的一面镜子。
正因为唐太宗善于纳谏,勇于听取大臣的忠告,并即时改正自己错误的决定和做法,才出现历少有的“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