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方案的基本内容概述

合集下载

环境规划总体方案

环境规划总体方案

环境规划总体方案背景环境规划是指通过对自然环境、城市环境、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进行科学论证和分析,制定一系列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措施,达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随着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规划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目的环境规划的总体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具体来说,环境规划的目的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2.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创建宜居城市;3.统筹规划,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环境规划总体方案环境规划总体方案是指为实现环境规划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计划,通常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 自然生态保护优化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珍稀濒危物种。

具体措施包括:•发布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建立保护区管理机构和管理体系;•科学合理规划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加强建筑垃圾处理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2. 城市环境建设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质。

具体措施包括:•建设公园、绿地,增加城市绿化率;•提升文化场馆、公共交通、垃圾污染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加强对车辆排放、工业废气、噪声等城市环境污染治理。

3. 资源利用和节约科学合理利用各类资源,实现节约。

具体措施包括:•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水污染治理、水资源保护纳入规划,优化水资源利用;•推广清洁能源、绿色制造等低碳、环保技术。

4. 工业经济发展产业经济的发展是环境规划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具体措施包括:•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型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和环境保护能力;•完善产业链条,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5. 区域协调发展通过规划促进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推动城乡一体化,优化城市和农村空间结构;•加强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在城市扩张中创造和谐的人居环境;•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协作、加强民意调查和安全审核。

总结环境规划是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手段。

环境规划全部

环境规划全部

2024/4/9
2
• 二、环境规划的作用 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人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
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 为
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① 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2024/4/9
3
• 三 、环境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 系
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条件。 环境问题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紧密的联系, 因而环境规划也与许多其他规划相容或相 关。但是,环境规划又与这些规划有着明 显的差异性,具有自己独立的内容和体系。
1. 进一步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 2. 坚持污染防治和保护生态环境并重 3. 实施总量控制计划和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 4. 建立和完善综合决策、监管和共管、环境投
人和公众参与 4项制度
2024/4/9
18
二、环境规划的类型
(一)按规划期划分 按规划期可分为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
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计划。 长远环境规划一般跨越时间为 10年以上,中期
2024/4/9
10
二、环境规划的原则
• (一)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 • (二)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
的原则 • (三)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 • (四)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 (五)系统原则 • (六)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 (七)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2024/4/9
7
第二节 环境规划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 一、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 • (一)整体性
• 环境规划具有的整体性反映在环境的要素和各个 组成部分之间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虽然各要素之 间也有一定的联系,但各要素自身的环境问题特 征和规律则十分突出,有其相对确定的分布结构 和相互作用关系,从而各自形成独立的、整体性 强和关联度高的体系。

环境规划方案设计设计方案

环境规划方案设计设计方案

环境规划方案设计概述环境规划方案设计是指根据城市、乡村、建筑等不同场所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该地区的环境规划方案。

该方案可以包括针对自然、人文、经济三个方面的规划设计,通过科学的规划,使该地区的环境得到改善,为人类提供更好的居住和发展环境。

设计目的设计环境规划方案的目的是为了优化和改善城市、乡村、建筑等各种场所的人居环境,以及提升社会的整体健康水平和居住质量。

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生态平衡: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和城市周边的区域,让城市和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提高人类居住环境的品质和舒适度。

2.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通过对城市公共设施的规划和设计,使城市的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为市民提供更加便利的公共服务。

3.提高空气质量和环境卫生:通过规划空气质量和环境卫生的措施,减少污染,使城市环境更加清洁、舒适、宜居。

4.保障生态环境安全:通过生态建设,提高生态系统的抗灾、承载和回复能力,为居民提供环保、健康、安全的居住环境。

设计要点1.首先要针对具体规划的场所,制定合理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2.在规划过程中,考虑将自然及其资源、人文历史及其价值、文化特色及其内涵纳入到规划,提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供优质的居住环境。

3.将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视作设计方案中的重要问题,提高环境可持续性和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物耗和环境污染,为提升各地建筑环境价值提供长期保障。

4.全面考虑城市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适应城市功能定位,着眼城市科学规划、管理和服务,提高城市群体生活质量。

5.在环境规划方案设计过程中,加强环境监测和监管,及时发现并改善环境污染和破坏现象,保护城市市民的健康和利益。

文献引用无参考文献无结论环境规划方案设计是提高人类居住和发展质量的重要方式。

针对不同场所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监测,合理利用资源,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趋势,才能提供优质的居住和发展环境,为人类提供更加舒适和宜居的生活空间。

《环境规划》第三章 环境规划的内容

《环境规划》第三章 环境规划的内容

3、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
环境质量指标——环境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为了实行总量控制而采用的
一系列指标。
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为达到污染物总量控制
指标和环境质量指标而设的支持性、保证性指标。
相关性指标——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选出的
和环境规划密切相关的指标。
特别注意:区别环境质量指标和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通过评价,可以:
(1)了解区域环境特点和环境承载力; (2)找出环境中现存的问题; (3)确定主要的污染物和污染源。
(一)环境调查与环境信息采集
① 先前的环境规划、 计划及其基础资料
②统计部门历年的统计资料(包 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
③ 有关部门的规划和 背景资料
1、环境信息采集
环境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是贯 穿规划全过程的基础性工作, 是规划的重要支持系统之一。
问题的能力与水平。 2、常用预测方法选择
(1)定性预测技术 常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如专家调查法、历史回顾法和列表定性直观预测等。 这类技术方法以逻辑思维为基础,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对分析复杂、交叉和宏观问题十分有 效。
(2)定量(或半定量)预测技术 以运筹学、系统论、控制论、系统动态仿真和统计学为基础,对于定量分析环境演变,描述 经济社会与环境相关关系比较有效。 常用方法有外推法、回归分析法等。
警告型预测(趋势预测):其目的是提供环境质量的下限值; 目标导向型预测(理想型):其目的是提供环境质量的上限值; 规划协调型预测(对策性预测):是预测的主要类型,也是规划决策的主要
依据。
(四)环境预测的内容
1、社会和经济发展预测 2、环境容量和资源预测
3、环境污染预测 4、环境治理和投资预测 5、生态环境预测

环 境 规 划

环 境 规 划
及生态环境(特别是生态敏感区或生态脆弱区)等。自然环境评价主要为环境 区划和评估环境的承载能力服务。 2.经济、社会现状评价:人口,资源优势和利用状况,产业结构与布局,经济 规模及科技情况等。 3.污染评价:突出重大工业污染源评价和污染源综合评价。根据污染类型,进 行单项评价,按污染物排放总量排队,由此确定评价区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 染源。污染评价还应酌情包括乡镇企业污染评价和生活及面源污染分析等。 污染评价还应考察现有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已有环境工程的技术和效益,作为 新规划工程项目的设计依据和参考。大气和水污染评价技术遵照有关技术规范 进行。 4.环境质量评价:突出超标问题,以明确环境污染的时空界域。环境质量评价 还要指出主要环境问题的原因,潜在的环境隐患等。
1. 自然环境现状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 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概述 3. 环境变化趋势分析 4. 环境规划总目标 5. 重点城市和经济区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6. 工业污染防治或部门行业污染控制规划 7. 乡镇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 8. 水源与水环境保护规划 9. 大气环境保护规划 10. 产业结构与生产力布局规划 11. 自然保护规划 12. 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产业发展计划
环境规划的特点
综合性 整体性 地域性 动态性 ☺ 信息密集 政策性 可操作性
二 编制环境规划的工作程序与技术程序 工作程序与技术程序的区别
工作程序:接收任务与组织规划编制

完成规划文本的编制
术 程
规划的申报与审批

技术程序是工作程序的一部分
编制环境规划的工作程序
➢ 上一级部门下达命令——下一级部门委 托或自编——调研——编环评大纲—— 分配——汇总——草稿——定稿
四、 环境规划的编制与实施
环境信息采集:

环境优化计划

环境优化计划

环境优化计划
一、背景与目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制定本环境优化计划旨在从多角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善当前环境状况,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洁净卫生、生机勃勃的美好家园。

二、主要内容
1.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2. 加大环保投入,提高污染治理能力
3. 加强环境监管执法,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4. 广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5.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恢复受损生态系统
6.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践行低碳环保理念
7. 加强区域环保合作,共同应对环境挑战
三、保障措施
1. 健全环保法规制度,构建长效机制
2. 加大财税政策支持,调动多方参与积极性
3. 加强科技创新,提升环境治理水平
4. 建立监测评估体系,跟踪计划实施情况
5.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凝聚环保合力
环境问题关系到人类共同的未来,我们责无旁贷。

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呵护碧水蓝天,缔造绿色家园!。

环境规划的内容

环境规划的内容

第三章环境规划的内容第一节环境规划的目标和指标体系一、环境规划的目标(一)环境规划目标的概念环境规划的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对象(如国家、城市和工业区等)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

(二)环境规划目标的基本要求1、具有普通发展规划目标的共性环境规划目标必须有时间限定和空间约束,可以计量并能反映客观实际。

2、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环境规划目标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进行综合平衡,保障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保证目标的可实施性可实施性主要指技术经济条件的可达性以及目标本身的时空可分解性,便于管理、监督、检查和实行。

4、保证目标的先进性目标应能满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对环境的要求,保障人们正常生活所必需的环境质量;同时应考虑技术进步因素,以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三)环境规划目标的类型1、按管理层次划分(1)宏观目标:总体上的规定(2)详细目标:具体的规定2、按规划内容划分(1)环境质量目标:依据不同的地域或者功能区而不同,其由一系列表征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来实现。

(2)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目标:主要由工业或者行业污染控制目标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目标构成。

污染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实质上是以功能区环境容量为基础的目标,即把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功能区环境容量的限度内,多余的部份即作为削减目标或者削减量,削减目标是污染总量控制目标的主要组成部份和具体体现。

3、按规划目的划分(1)环境污染控制目标:在规划期内要把区域内的主要污染物的总量、浓度控制在一定的标准范围内,包括各项质量指标和污染管理指标。

(2)生态保护目标:包括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规划目标,同时还有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以及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区的规划目标。

(3)环境管理目标:包括组织、协调、监督等管理目标,同时还包括实施环境规划,执行各项环境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等管理目标。

4、按规划时间划分(1)短期:即年度计划,目标要准确、具体、定量、可操作;(2)中期: 5〜10 年,包含具体的定量或者定性目标;(3)长期: 10 年以上,主要是战略意义的宏观要求。

环境规划的内容

 环境规划的内容

3.1.1.3环境规划目标的类型
(4)按规划时间分 与环境规划一样: 短期(年度):具体、定量、准确 中期(5-10):定量+定性 长期(>10):宏观,多定性---中短期目标的
制定依据
3.1.1.3环境规划目标的类型
(5)按空间范围划分 按空间范围划分为国家、省区、县市 也有跨行政区的对特定的森林、草原、流域、
(1)环境保护投资分析: 分析环境规划实施所需的资金保障,若资金
有问题,应做调整。P51 注意运用社会资金
3.1.1.6 环境规划目标的可达性分析
(2)技术力量分析 P51 环境管理技术---协调、监督、管理 污染防治技术---采用成熟的污染治理技术 技术人才与技术推广---是否具有环境管理、污
---直接反映环境、经济、社会现象,并描述环 境规划内容(目标、措施、管理)的指标。 ***环境调查\环境评价\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环境目 标\规划实施 ---不仅仅用于规划目标.
3.1.2 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3.1.2.2 建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原则 P53 整体性---完整、全面---反映整个复合生态系统和环境
应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社会上满意 应能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
---也只有这样才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目标制定后,规划应围绕目标进行 规划实施过程中成了环境管理的方向、目标、依据。
3.1 环境规划的目标和指标体系 3.1.1环境规划的目标
3.1.1.2 环境规划目标的基本要求 (1)具有一般发展规划目标的共性--具体(时、空)、客
染治理技术人才
3.1.1.6 环境规划目标的可达性分析
(3)污染负荷削减能力分析 调查核实现有削减能力 分析潜在削减能力---加强管理、增加设施 (4)其他分析

环境规划的内容

环境规划的内容

• 三 、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 • 目前 ,环境规划指标主要采用按其表征对象 、作用以
及在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性或相关性来分,有环境质量指 标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 以及相关指标。
• I. 环境质量指标 • 环境质量指标主要表征自然环境要素(大气 、水)和
生活环境(如安静)的质量状况,一般以环境质量标准 为基本衡量尺度。环境质量指标是环境规划的出发点和 归宿,所有其他指标的确定都是围绕完成环境质量指标 进行的。
• 7 建立环境污染计算模式
• 以监测数据为基础,综合室内模拟实验,确定模 式中的参数,建立符合评价区情况的计算模式。
• 8.环境预测研究
• 将未来工业设计数据、工业治理设计参数带入模 式。研究随工业发展和“三废”治理,环境污染 的未来变化趋势。
• 二 、环境预 测 • 环境预测是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有已掌握的信息、资料、
• ( 二)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 • 1.自然环境评价 • 自然环境评价主要为环境区划和评估环境的承载能力服务。一般
应包括区域自然环境现状、大气环境污染现状、水体环境污染现 状、土壤环境污染现状、噪声污染现状和固体废物污染现状。 • 2.经济、社会现状评价 • (1)区域相关的经济现状区域相关的经济因素 • 主要是指与环境规划内容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那部分经济活动, 这些经济活动影响着区域环境质量的状况。所以,在进行区域环 境规划时,需要考虑这些相关的经济发展状况。 • (2)区域内相关的社会因素 • 主要是社会人口状况的分析和社会意识状况的分析。另外,还包 括社会制度和体制 、体育等社会概况,并分析对区域环境所产 生的影响 • 3 污染评价 • 突出重大工业污染源评价和污染源综合评价。根据污染类型,进 行单项评价,按污染物排放总量排队,由此确定评价区内的主要 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污染评价还应酌情包括乡镇企业污染评价

环境规划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环境规划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环境规划二、课程目标1. 使学生掌握环境规划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2. 培养学生运用环境规划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课程内容1. 环境规划概述- 环境规划的定义和意义- 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 环境规划的原则和目标2. 环境规划方法与技术- 环境评价方法- 环境预测方法- 环境规划方案设计方法- 环境规划实施与监测3. 环境规划案例分析- 国内外环境规划成功案例- 环境规划失败案例分析- 案例讨论与经验总结4. 环境规划相关政策与法规- 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法规- 地方环境保护政策法规- 环境规划相关标准规范5. 环境规划实践与实训- 实训项目设计与实施- 实训成果展示与评价四、教学安排1. 理论教学: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掌握环境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实践教学:通过实训项目,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环境规划工作中。

3. 课外学习: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论文,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拓宽知识面。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与参考书籍- 环境规划教材- 环境规划相关书籍- 学术期刊与论文2. 网络资源- 环境规划相关网站- 学术论坛与博客- 政策法规数据库3. 实训基地- 环保企业- 环境规划机构- 政府相关部门六、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实训等。

2.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察学生对环境规划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3. 实训成果评价:根据实训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情况进行评价。

七、课程特色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引入国内外成功案例,拓宽学生的视野。

3. 鼓励学生参与环保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八、课程实施计划1. 第一阶段(第1-4周):环境规划概述、环境规划方法与技术。

2. 第二阶段(第5-8周):环境规划案例分析、环境规划相关政策与法规。

3. 第三阶段(第9-12周):环境规划实践与实训。

计划书关于环境的内容包括

计划书关于环境的内容包括

计划书关于环境的内容包括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正日益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关注。

为了保护和改善我们的环境,我们需要制定一份全面的计划书。

本文将介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将制定一系列措施来减少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我们将采取措施限制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排放。

同时,我们还将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其次,我们将致力于保护水资源。

水是生命之源,但目前全球范围内许多地区正面临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

我们计划实施水资源管理措施,包括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监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并推广水的循环利用。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对水污染源的监管,确保水质达到安全标准。

第三,我们将加强对土壤的保护和治理。

土壤是农业和生态系统的基础,但目前全球范围内土壤退化和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我们计划加强土壤保护和治理,包括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土壤质量。

同时,我们还将开展土壤污染治理行动,修复受污染的土壤,确保土壤健康和可持续利用。

最后,我们将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福祉的重要基础。

我们计划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
植物保护区,加强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监测。

同时,我们还将推广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和林业管理,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综上所述,计划书关于环境的内容包括空气污染减排、水资源保护、土壤保护和治理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通过制定和实施这些措施,我们将能够保护和改善环境,为我们和后代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环境规划

环境规划

一、环境规划的意义和作用
环境规划是人们为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而对自身 的开发活动和对环境的影响所做的合理安排。 环境规划的目的就在于调控自身的开发活动,规范 自身的行为,减少污染,防止生态破坏,保护资源,协 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保护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持 续发展所依赖的基础,实现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3.极限性原则 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维持自然资源 的再生能力和环境质量的恢复能力,不允许超过生物 圈的承载容量或容许极限。在制定环境规划时,应该 根据事物的极限性原理,对环境质量进行慎重的分析 研究。 4.整体性原则 人类-环境系统中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各个变 量或因素,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其中任何一个 因素发生变化或不协调,都会影响到其它因素,甚至 是整个系统失调而引起平衡的破坏。因此,环境规划 必须从环境的这个整体原理出发,进行综合研究,将 经济和自然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才能克服一般 规划中的局限性,避免产生顾此失彼的现象。
(3)水域污染控制规划 主要措施是控制污染源。通常的做法是:禁 止或限制某些污染物的排入;制定水环境质量 标准;大力推行废水净化处理措施等。 (4)农业污染控制规划 主要内容是:防止农药、化肥、污水灌溉 造成的污染,如禁止或者严格限制有机氯农药 的生产和使用,发展高效低残留的新农药,推 行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农药病虫害等。
1.污染控制规划 这种规划是针对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编制的。主 要是对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生活等人类活动 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而规定的防治目标和措施。这种规 划的内容包括: (1)工业污染控制规划。 工业排放是环境污染主要原因,控制环境污染首先 要控制工业污染。工业污染控制规划的主要内容是: 布局规划;技术改造和产品改革规划;制定工业污染 物排放标准等。 (2)城市污染控制规划 环境污染主要集中在城市、控制城市污染是控制 整个环境污染的中心环节。城市污染控制规划的主要 内容是:布局规划;能源规划;垃圾处理规划;绿化 规划等。

环境规划

环境规划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规划概述一、环境规划的定义与定位1.环境规划的概念: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是政府履行职责的综合决策过程之一,是约束和指导政府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二、环境规划的功能1.环境规划的目的是指导人们进行各项环境保护活动,按既定的目标和措施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改善生态环境,防止资源破坏,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促进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4.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5.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6.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三、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环境规划以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前瞻性、信息密集和政策性强的特点。

四、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1.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2.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的原则3.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4.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5.系统原则6.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7.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第二节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与体系一、环境规划的内容环境规划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和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其编制是一个科学决策过程。

目前我国环境规划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前期环境保护工作评估,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现状调查,环境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的确定,规划方案的设计与优选,规划实施计划的设定,规划实施与管理、反馈。

其中规划方案的设计与优化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

二、环境规划按区域范围和层次可分为国家环境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和部门环境规划等;按环境规划的性质可分为污染防治结合规划、生态规划及专题规划等;第三节环境规划的进展与评估第四节化境规划的发展方向第二章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第一节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一、环境系统与环境规划1.环境系统环境系统的组成要数有各种大气组成物质、水、土壤、各种生物以及人类生存所处的近地空间与各种人工构筑物,它们分别构成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以及城市环境等要数子系统。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概论(PPT74页)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概论(PPT74页)
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原则和工作程序 参照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要求选择预测内容,污染物宏观总量预测的重点是确定合理的排污系数(如单位产品和万元工业产值排污量)和
弹性系数(如工业废水排放量与工业产值的弹性系数),从而得到相应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量。 ④依靠当地环境保护委员会或上级协调部门疏通信息渠道,取得有关文献和资料;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一、环境目标的含义及其分类 二、环境规划指标体系
一、环境目标的含义及其分类
1.环境目标的层次 (1)总目标:规划区域环境质量所要达到的要求和状 况。 (2)单项目标:根据环境要素、环境功能和环境特征 所确定的环境目标。 (3)环境指标:体现环境目标对单一因子的要求。
(对1、2、3类规划进行约束与协调,划定环境承载力的边界;包括狭义的生态 建设规划) 5、广义的生态建设规划(是对该区域更高级的社会状态的追求,是一种理想状态。 其中包括了理想的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 6、城市规划(包括总规与分项控规):在满足1、2、3、4的基础上,从建筑学的 角度对城市某一区域的街区、公共场所、建筑风格、绿化布置进行规划,尊重城市 传统,使其总效果较优; 7、城市设计:在6的基础上具体设计,使其美化,做出各种视图,以便比较选择。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工业密度:单位占地面积/企业数、产值
二、环境规划指标体系 (4) 重点污染源治理:
第三节 环境评价和预测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第四节 环境功能区划
第五节 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与优化
第六节 环境规划的实施
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原则和程序
一、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 二、环境规划工作程序
(7)坚持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运用经济、法律、行 政手段促进环保事业发展,充分体现有中国特色的 环境管理思想、制度和措施。要按新环保法问责。

生态环境规划

生态环境规划
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也称污染控制规划,是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规划的重点。根 据范围和性质不同又可分为区域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和部门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区域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如经济协作区、能源基地、城市或水域等的污染综 合防治规划。这类规划的常见形式就是城市的“三废”治理规划。这类规划 在污染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经主观判断决策的生态环境目标, 列出应治理的项目(“三废”综合利用或净化处理)及所需投资和完成的期 限。随着生态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这样的规划还不是真正 的生态环境规划,因为它没有涉及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缺乏科学预测, 也没有从区域的整体上进行系统,综合分析,选择最优方案作出决策。
生态环境目标与经济发展目标进行综合平衡
区域的经济发展目标,是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的性质、功能确定 的,有时可能与生态环境目标有矛盾,这就需要通过综合平衡进行调整。
列出攻关项目,列出实施生态环境规划所需的人、财、物,并制定相应的 政策。
2024/5/31
10
生态环境规划
生态环境规划的类型与作用
生态环境规划的类型
●按照生态环境组成要素划分,可分为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水质 污染防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噪声污染防治规划等;
●按照区域特征划分,可分为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区域生态环境 规划和流域生态环境规划;
●按照范围和层次划分,可分为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区域生 态环境规划和部门生态环境规划;
2024/5/31
7
生态环境规划
生态环境规划概述
制定生态环境规划的方法步骤
生态环境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或城乡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 分,其制定的方法步骤如下: 生态环境调查评价 生态环境特征评价,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 土地利用现状及其评价; 水资源及生物资源等的调查、评价; 污染源调查、评价,绘制污染源分布图,并表示出污染负荷的 分担率; 污染现状调查、评价; 生态破坏现状调查、评价;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全面评价包括生活环境与社会环境); 生态环境保护投资、防治措施现状及生态环境经济评价; 生态环境管理的现状; 其他。

6-4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优化与实施

6-4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优化与实施

(二)方案的设计过程
分析调查评价结果 分析预测的结果 详细列出环境规划总目标 和各项分目标
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措施、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自然资 源合理开发利用措施、调整 生产布局措施、土地规划措 施、城乡建设规划措施和环 境管理措施
制定环境发展 战略和主要任务
制定环境规划 的措施和对策
7
二、环境规划方案的优化
第四节 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优化与实施 一、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
环境规划方案是在考虑国家或地区有关政策规定、环 境问题和环境目标、污染状况和污染削减量、投资能 力和效益的情况下,提出具体的污染防治和自然保护 的措施和对策。

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是整个规划工作的中心,与确 定目标一样都是工作重点。
1
(一)设计的原则
把需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环保项目列入国家利用外资计划项目
中; 结合环境管理制度的推行,把分解的环境目标分别纳入有关管
理计划中,特别是纳入目标责任制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
核工作计划中。
2、环境规划的分解
1)、编制年度计划和五年计划(时间分解)
(1)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指标体系,包括综合指标和 形成专项计划书的指标。 (2)必须与环境保护责任目标、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限 期治理、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等实际工作相对应,并紧密结合起来, 并与环境统计、考核工作相协调。 (3)应与城市、区域的经济发展计划相对应,同步编制并纳入其 中,参与综合平衡。 (4)年度计划的指标、任务、措施、资金、考核目标、责任承担 等,均需定量化和具体化,逐条逐项层层落实,所列环保项目应 数据齐全,能检测、有资金保证。 (5)要从实际出发,与经济支撑能力相适应,并充分考虑科学技 术进步的作用
1、因地制宜,紧指目标

环境规划概述

环境规划概述

一、环境规划的概述1、环境规划的定义环境规划可定义为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它遵循和追求的战略思想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环境规划是21世纪以来国内外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并逐步形成一门科学,具有综合性、区域性、长期性、政策性等特点。

2、环境规划的原则制定环境规划的基本目的,在于不断改善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维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

因此,制定环境规划,应遵循下述5条基本原则:①以生态理论和经济规律为依据,正确处理开发建设活动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的原则。

③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原则。

④环境目标的可行性原则。

⑤综合分析、整体优化的原则。

3、环境规划的类型环境规划的类型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照性质进行划分的环境规划的不同类型:1、生态规划在编制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不是单纯考虑经济因素,而是把当地的地理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考虑,使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够符合生态规律,不致使当地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所以在综合分析各种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宜度”的基础上,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是环境规划的中心内容之一。

这种土地利用规划通常称之为生态规划。

2、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这种规划也称污染控制规划,根据范围和性质不同又可分为区域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和部门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3、自然保护规划保护自然环境的工作范围很广,主要是保护生物资源和其他可更新资源。

此外,还有文物古迹、有特殊价值的水源地、地貌景观等。

此外,在环境规划中,还应包括环境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主要内容有:为实现上述3方面环境规划所需的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发展环境科学体系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研究;环境管理现代化的研究等。

4、环境规划的具体内容及其编制程序由于环境规划种类较多,内容侧重点各不相同,环境规划没有一个固定模式,但其基本内容有许多相近之处,主要为:环境调查与评价、环境预测、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规划目标、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环境规划方案的选择和实施环境规划的支持与保证等。

环境管理与规划概述

环境管理与规划概述

以生态理论为科学指导的原则 以经济发展为战略依据的原则 区域性原则 预防为主的原则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规划的类型
第六章
按时间跨度划分
长期环境规划是纲要性计划,其主要内容是:确 长期环境规划是纲要性计划,其主要内容是:确 定环境保护战略目标、主要环境问题的重要指标、 重大政策、措施; 中期环境规划是环境保护的基本计划,其主要内 中期环境规划是环境保护的基本计划,其主要内 容是:确定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指标、环境功能 区划、主要的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和修改项目及环 境保护投资的估算和筹集渠道等; 年度环境保护计划是中期规划的实施计划。 年度环境保护计划是中期规划的实施计划。
第六章
环境规划的内容
环境调查与评价 环境预测 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规划目标的建立 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 环境规划方法的选择 实施环境规划的支持与技术保证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环境规划编制的基本程序
编制环境规划的工作计划 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 环境预测分析 确定环境规划目标 进行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和选择 环境规划方案的申报与审批 环境规划方案的实施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
1、由末端环境管理转向全过程环境管理; 由末端环境管理转向全过程环境管理; 2、由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转向对人类经济 活动实行总量控制; 活动实行总量控制; 3、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 环境管理运行机制; 环境管理运行机制; 4、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法规体系。 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法规体系。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环境管理与规划概述
第一节、环境管理概述 第二节、环境规划概述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6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

6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

第六章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第一节环境规划的原则和程序一、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1)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障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2)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

(3)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推广三废综合利用,将污染消灭在生产过程中,积极采用适宜规模的、先进的、经济的治理技术,发展经济,保护环境。

(4)坚持污染防治与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和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实行环境综合整治的原则。

(5)坚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重的原则,建立以保护资源为核心的环保战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

(6)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环境目标应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要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规划措施要有可操作性。

(7)坚持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促进环保事业发展,充分体现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思想、制度和措施。

二、环境规划工作程序1. 规划的编制(1)接受任务与组织规划编制。

上一级环保部门代表同级政府下达编制规划的任务,提出主要要求、时间进度,下一级环保部门代表同级政府组织规划编制组,编制工作计划和规划大纲。

也可以由政府下达编制规划的任务,同级环保部门组织规划编制组。

规划编制组一般分为领导组、协调组和技术组,人员由通晓规划对象的专家以及有关规划、计划管理部门的人员组成;由对规划地域或领域具有决策权和协调能力的部门领导人担任指导。

(2)完成规划文本的编制。

环境规划由专门组织的技术队伍(规划编制组)承担,这是规划编制的主要阶段。

2.规划的申报与审批⏹规划的申报和审批过程是沟通上下级认识、协调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关系的过程;⏹规划的申报和审批过程是将规划方案变为实施方案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过程;⏹规划的申报和审批过程是环境规划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
·
第四章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原则和工作程序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第三节 环境评价和预测 第四节 环境功能区划 第五节 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与优化 第六节 环境规划的实施
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原则和工作程序
一、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兼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城市污水量、处理量、处理率、处理厂数及能力 (一、二)级和处理量;氧化塘数、处理能力及处 理量;污水排海量,土地处理量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1.环境质量指标(了解) (1)大气: TSP(年日均值)或达到大气环境质量的等级 SO2(年日均值)或达到大气环境质量的等级 NOx(年日均值)或达到大气环境质量的等级 降尘(年日均值) 酸雨频度与平均pH PM2.5或PM10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二、环境规划指标体系

环境规划指标:是指能直接反映环境对象及有关
事物,用来共同描述环境规划目标内容的数量和质量
的特征值。

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既相互独立、相
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环境指标构成的有机集合。
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 与管理指标、社会经济生态等相关指标。范围与要求
治理率,排放达标率 固体废物产生量、综合利用量、排放量等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3.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了解)
(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2)乡镇环境污染控制: (3)水域环境保护: (4)重点污染源治理: (5)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6)பைடு நூலகம்保投资:
(6)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实际、
可行、可操作)
(7)坚持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经济、法律、
行政)
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原则和工作程序
二、环境规划工作程序
(一)规 划的编制 1.接受 任务与组 织规划编 制
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原则和工作程序
2.完成规划文本的编制
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原则和工作程序
(二)规划的申报与审批
1.规划初级申报和审核
2.终级申报和审批(批准与实施)
3.环境规划文件

技术档案文本

环境规划文本

环境规划报审文本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一、环境目标的含义及其分类

环境目标是对规划与管理对象未来某一阶段环
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即
顾一般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环境经济协调发展) (2)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
一的原则;(生态经济规律) (3)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清洁生产 、综
合利用)
(4)坚持环境综合整治的原则;
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原则和工作程序
(5)坚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重的 原则;(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3)噪声: 区域噪声平均值和达标率 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声级和达标率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2.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1) 大气污染物宏观总量控制
大气污染物(SO2、烟尘、工业粉尘、NOx)总排放量; 燃烧废气排放量、消烟除尘量;工艺废气排放量、消 烟除尘量;工艺废气排放量、处理量、工业废气处理 量、处理率;新增废气处理能力
总量 工业废水处理量、处理率、达标率、处理回用量和
回用率、处排工业废水达标量、达标率、新增工业 废水处理能力、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 废水中污染物(COD、BOD、重金属等)的产生量、 排放量、去除量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3)工业固体废物宏观控制: 工业固体废物(冶炼渣、粉煤灰、炉渣、煤矸
石、化工渣、尾矿和其他)产生量、处置量和 处置率;堆存量,累计占地面积,占耕地面积、 综合利用量、综合利用率;产品利用量、产值、 利润;非产品利用量 危险废物产生量、处置量、处置率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4)乡镇环境保护规划 乡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产生)量、治理量、
治理率和排放达标率 水污染物排放(产生)量、削减量、治理量和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1)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燃料气化;建成区居民总户数,使用气体燃料户数,
城市气化率 型煤:城市民用煤量,民用型煤普及率 集中供热:“三北”采暖建筑面积,集中供热面积,
热化率,热电联产供热量 烟尘控制区:建成区总面积,烟尘控制区面积及覆盖
率 汽车尾气达标率
在一定条件下,决策者对环境质量所想要达到的环
境状况或标准。
1.环境目标的层次
(1)总目标:规划区域环境质量所要达到的要求和状况。
(2)单项目标:根据环境要素、环境功能和环境特征所确
定的环境目标。
(3)环境指标:体现环境目标对单一因子的要求。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2.环境目标的类型(了解) (1)按规划内容分: ①环境质量目标: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目标等; ②环境建设目标:反映环境改善程度; ③污染控制目标:提出污染物削减量以及治理率、达标率等; ④环境管理目标: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执行率等。 (2)从时间上划分: 短期、中期、长期;五年、十年、二十年目标等。 (3)从空间上划分: 国家、省(自治区)、县市、经济区、流域环境目标等。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2)水环境: 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饮用水源数 地表水达到地表水水质标准的类别或COD、NH3-N 地下水矿化度、总硬度、COD、硝酸盐氮和亚硝酸
盐氮 海水达到近海海域水质标准类别或COD、石油、氨
氮和磷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大气污染物(SO2、烟尘、工业粉尘、NOx)去除量和去 除率
锅炉数量、达标量、达标率;窑炉数量、达标量、达 标率
汽车数量、耗油量、NOx排放量
第二节 环境目标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2) 水污染物宏观总量控制: 工业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新鲜水用量 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总量、外排量;生活污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