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书法教案
![中国古代书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3ce32cbb4cf7ec4afed0fd.png)
中国古代书法教学科目:高中美术(高中美术选修教材书法篆刻课本)教学内容:文房四宝介绍,中国书法发展演化过程,楷书四大体。
教学目的:掌握中国书法的基本知识发展演化过程,和楷书的字体分类教学重点:中国书法发展演化过程,和楷书的字体分类教学难点:真书、草书、隶书、篆书的特点及区分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讲授结合范写教学过程:引入:由林蛋大想到的。
1.古代文房四宝介绍:汉族的用具,不少独具一格,它既表现了汉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风俗,又为世界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其最典型的是被称为“文房四宝”的书写工具:纸、笔、墨、砚。
重点介绍毛笔和宣纸2.中国书法发展演化过程:甲骨文,是中国文字中时代最早,体态较为完整的文字,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篆」本是小篆、大篆的合称,因为习惯上把籀文称为大篆,故后人常把「篆文」专指小篆。
小篆又称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变而来的一种字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
隶书,小篆虽然是较整齐的长方形,结构由均匀圆转的线条组成,但是书写起来相当不方便,且字形繁复,由于种种缺点,故在民间很快地出现了一种新字体,将小篆的端庄工整、圆转弯曲的线条写成带方折的,这种字体据说当时在下层小官吏、工匠、奴隶中较为流行,所以称为「隶书」。
楷书,在字体结构方面,与隶书差不多,但楷书将隶书笔划的写法改变了,且由扁形的隶书改为基本上呈现方形的楷书,即所谓的「方块字」。
楷书也称为正书、真书,说明了楷书是提供人学习和运用的正规书体。
草书,就是写得草率、快速的字体。
草书是辅助隶书的一种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稿和通信,在草书形成的过程中,因为官府的佐、史经常需要使用起草文书,因而影响了草书的流传。
进入东汉后,经过文人、书法家的加工,草书就有了比较规整、严格的形体,可以用在一些官方场合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不像楷书那么工整,也不像草书那么奔放;如果楷书像人的坐,草书人的跑,那么行书就是人的行走,因为行书比楷书随便些,可以写得快,又不像草书潦草的让人看不懂,所以最受到人们的喜爱。
古装教学书法教案模板范文
![古装教学书法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4ae545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2c.png)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
3. 培养学生欣赏和鉴赏古代书法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古代书法的基本知识。
2. 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
3. 古代书法作品的欣赏。
教学难点:1. 古代书法的书写技巧。
2. 学生对古代书法的欣赏和鉴赏。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书法教材、古代书法作品图片、古代书法工具(毛笔、宣纸、砚台、墨汁等)。
2. 学生准备:书法练习本、毛笔、宣纸、砚台、墨汁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古代书法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2. 展示古代书法作品图片,让学生欣赏。
二、基础知识教学1. 介绍古代书法的四大字体:楷书、行书、隶书、草书。
2. 讲解每种字体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并区分。
3. 介绍古代书法的工具和材料,如毛笔、宣纸、砚台、墨汁等。
三、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教学1. 教师示范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强调坐姿、握笔姿势等要点。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
四、书写练习1.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楷书的基本笔画。
2.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复习古代书法的基本知识、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
2.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书写练习成果。
二、书法作品欣赏1. 教师展示古代书法家的作品,如王羲之、颜真卿等。
2. 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欣赏和鉴赏。
三、书法创作1.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古代书法字体进行创作。
2.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书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总结与评价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书法的重要性。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教师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古代书法的基本知识、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以及书法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了古代书法艺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
书法艺术教学教育课程教案(总)
![书法艺术教学教育课程教案(总)](https://img.taocdn.com/s3/m/f3ac23b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e.png)
书法艺术教学教育课程教案(总)一、背景介绍书法艺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
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的认知和技能,设计一套系统的书法艺术教学教育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育目标本教案的教育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强烈的文化自信心;2. 培养学生正确的书法写字姿势和笔画技巧;3. 培养学生观察力、耐心和毅力,提高其研究和创作书法艺术的能力;4. 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艺术欣赏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内容本教案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介绍中华传统书法的历史和发展;2. 研究基本的书法笔画和字体结构;3. 研究书法的表现形式,如楷书、行书、草书等;4.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毛笔进行书法练;5.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名家书法作品,并进行欣赏和评价;6. 组织学生进行书法作品创作和展示。
四、教学方法本教案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书法艺术的相关知识和技巧;2. 演示法:教师进行书写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和笔画;3. 练法:学生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不断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4. 分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书法作品创作,并相互交流和评价。
五、评价方法本教案将采用以下评价方法:1. 学生书法作品的评分:根据书法作品的字迹、结构和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2. 个人表现的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观察力、耐心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六、教学资源本教案的教学资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书法教学参考书籍和教材;2. 书法毛笔、墨汁等书写工具;3. 名家书法作品的图片或视频资料;4. 学生参考书法作品集。
七、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系统学习和掌握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和审美能力。
同时,通过观察和分析名家书法作品,学生将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创作能力。
希望这套书法艺术教学教育课程能够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窗户,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中国书法教学设计(最终定稿)
![中国书法教学设计(最终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aa383f1d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36.png)
中国书法教学设计(最终定稿)第一篇:中国书法教学设计六年级中国书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中国书法,了解几种书法的类型及其特点。
2、初步学会欣赏书法的方法3、通过欣赏历代名家物品,感受书法与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的联系,体验中国书法传统的文化内涵,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欣赏书法的方法教学难点:从书法艺术中体会传统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加深对艺术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现场书写草书“如意”,激发学生兴趣。
二、新课教学(一)、什么是中国书法?要欣赏中国书法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是中国关于汉字书写的一种艺术(二)、写字与书法的区别写字与书法虽然不是同一概念,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写字是书法艺术必须具有的基本要求,而写字向美的方向追求达到艺术的高度,才能成为书法。
写字:以实用为目的书法:以审美为目的(三)、书体的类型及特点1、欣赏图片,学生说出各种书体2、教师介绍五大书体的发展脉络图3、五大书体在笔画、字形上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4、师生归纳。
(四)、欣赏书法的方法1、播放一个关于书法欣赏的视频(实的方面和虚的方面)2、用笔:分析“永字八法”所体现出的动势3、结构:变化中求平衡4、章法的组成有如下几个方面:①形制(中堂、条幅、对联、横幅、斗方、扇面)②正文③落款5、书法的意境美用哪种书体创作下面的诗句,更能表现书法内容的意境美?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五)、古代书法作品欣赏1、楷书四大家2、三大行书法帖3、《兰亭序》三、学生练习,用钢笔临摹《兰亭序》四、课堂小结第二篇:《中国书法》教学设计《中国书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书法的演化过程、特点及其艺术价值。
2、了解书法的基本结构规则。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
《中国书法艺术》教案
![《中国书法艺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377be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74.png)
《中国书法艺术》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书法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各种书体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实践技能。
3. 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书法的基本概念和术语3. 各种书体的特点和代表人物4. 书法的审美原则和欣赏方法5. 书法实践技能的培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书法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概念、术语、书体特点、审美原则等。
2. 示范法:展示书法作品,分析作品中的技法和神韵。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书写,培养书法实践技能。
4.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经典书法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书法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术语、书体特点、代表作品等。
2. 书法教材或参考资料: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3. 毛笔、墨、纸、砚等书法用品:供学生实践使用。
4. 经典书法作品:供欣赏和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中国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书法的基本概念、术语、书体特点、审美原则等。
3. 示范:展示经典书法作品,分析作品中的技法和神韵。
4. 实践:让学生动手书写,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 欣赏:组织学生欣赏优秀书法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学习态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书法练习和心得体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书法作品:定期收集学生的书法作品,对作品进行评价,给予反馈。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评价。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书法比赛: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书法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参观书法展览: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展览,拓宽视野,提升审美水平。
3. 邀请书法家讲座:邀请书法家到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书法艺术。
《中国书法艺术》教案
![《中国书法艺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e2a5b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6.png)
《中国书法艺术》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书法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各种书体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书法的起源与发展2. 书法的基本知识与技巧3. 各种书体的特点与欣赏4. 书法名家的作品欣赏与分析5. 书法创作与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各种书体的特点、书法创作技巧。
2. 难点:书法技巧的掌握、书法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书法的基本知识、发展历程、书体特点等。
2. 示范法:展示书法名家作品,分析书法技巧。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练习书法,提高创作能力。
4. 互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欣赏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各种书体特点、书法名家作品等。
2. 书法教材或参考资料。
3. 毛笔、墨、纸、砚等书法用品。
4.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书法的名家作品,引起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
2. 讲解:介绍中国书法的起源、发展历程、各种书体特点以及书法的基本技巧。
3. 示范:教师现场演示书法技巧,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书法的魅力。
4. 练习:学生动手练习书法,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 欣赏与分析:展示书法名家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与分析,提高审美能力。
6. 创作与实践:让学生进行书法创作,鼓励创新,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七、作业布置1. 课后练习:选择一种书体,回家后练习书法,提高书法技巧。
2. 课堂作业:欣赏并分析一幅书法作品,写一篇赏析文章。
八、教学评价1. 学生书法技巧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书法技巧进步。
2. 学生书法作品的欣赏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赏析,评估学生的欣赏水平。
3. 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分析,了解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
《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教学设计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案
![《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教学设计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eef2e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a.png)
《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2. 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3. 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发展概况2. 书法艺术: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篆书等3. 绘画艺术: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4. 代表人物及作品: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张择端、范宽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难点:对古代书画艺术风格和技巧的理解与鉴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 展示法:展示古代书画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艺术风格和技巧。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书法和绘画艺术的特点、分类及代表人物。
3. 展示:展示古代书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的风格和技巧。
4.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
6.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赏析一幅古代书画作品。
7. 板书设计: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发展历程: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篆书等绘画艺术: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代表人物及作品:书法: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玄秘塔碑》等绘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范宽《溪山行旅图》等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并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鉴赏能力。
七、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讲解书法艺术,第二课时主要讲解绘画艺术。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古代书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升情况。
3.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学习传统艺术书法教案【七篇】
![学习传统艺术书法教案【七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5561fa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0.png)
学习传统艺术书法教案【七篇】传统艺术书法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的:1、掌握要使字端正、美观,应将笔画安排匀称的写字规律。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及浓厚的写字兴趣。
3、继续练习行款练习。
教学用具:写有字的课件(一个字美观,一个字分布不均匀)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展示上节课同学们写得好的作业。
评论:好在哪里?(整齐平正)2、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课件上的字是否达到要求了?哪个好些?为什么?不太好看的字毛病在哪?3、指名发言并归纳板书:分布匀称一个字写得美观、端正,不仅要将笔画写得整齐平正,而且笔画的分配要匀称。
二、指导书写。
1、学生看书。
2、理解“匀”与“称”。
匀—笔画间隔均匀称—笔画左右相称3、讨论如何写好“主、衣、回、困、言、京、再、奋、杰、春、事、带”这十二个字。
4、讨论发言归纳:“主”横的间距均匀;示范:主“衣”内外笔画间隔均匀;示范:回“京”左右笔画相称;示范:京“奋”撇捺相称,下部笔画间隔均匀。
示范:奋“事”横的间隔均匀;示范:事“杰”撇捺相称,四点间隔均匀;示范:杰5、课堂练习:生随音乐试写以上十二个字,一字写两遍。
三、行款练习。
1、生读两则名人名言,明其含义。
2、试写第一则名言。
3、同桌交流。
4、师指正存在的问题。
5、生继续练习第二则名言。
传统艺术书法教案(精选篇2)一、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学字头和党字头的书写要领。
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并能在书写过程中尝试应用。
3.认真书写例字,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
二、教学过程要注意学字头和党字头笔画的顺序、方向和形态。
学字头第一笔点和第二笔点向右下倾斜,第三笔短撇与前两笔点形成呼应。
党字头的第一笔为短竖,第二笔斜点和第三笔短撇指向中心。
三、例字指导学,学字头前三笔应写得紧凑一些,突宝盖可适当宽一些,子的弯钩位于字的竖中线位置,起笔和收笔基本在同一条垂线上。
党,党字头应写得宽而扁。
见的上框不能写得过宽。
中国古代艺术教案
![中国古代艺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97c376be1e650e52ea99c9.png)
中国古代艺术教案
《中国古代艺术》教学设计和反思
南丰二中周建平
一、
(一)教材分析:历史(Ⅲ)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
”作为有形文化遗产的古代艺术比思想史更平易、更丰富、更现实地接近学生,本专题在实现使学生归属、认同和传承祖国文化这一目标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魅力。
《标准》要求学生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脉络。
”教材中安排的“宫廷舞和民间舞”和“戏曲”两子目,《课标》没作直接的
知识要求。
教学设计上采取浅化与变通处理的方式,以兼顾《课标》和教材。
(二)学情分析:我们学校这届学生是我们学校的第一届新课标考试的学生,因为地方政策等特殊原因,生源较差,学生普遍基础较差,知识面窄。
但本节知识,学生在社会学科和美术、音乐、书法等课上都有涉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通过媒体、电视、电影、展览等渠道耳闻目染,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知识认知。
其中还有个别艺术生是书、画“高手”,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较高的赏析水平,但学生对书画历史的认知知识不完整,知识结构因人而异,差异较大。
因学生缺乏书画相关专业知识与评价知识的储备,语言智能欠缺,“有感而不知从何发”。
就整个班级而言,学生视觉空间智能的起点水平参差不齐。
(三)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中国书法史教案》
![《中国书法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9a9d5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6.png)
《中国书法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书法的历史发展脉络,掌握不期的书法特点和代表人物。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3. 通过学习书法史,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书法的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先秦书法: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等。
2. 秦汉书法:小篆、隶书、草书、行书等。
3. 魏晋南北朝书法: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
4. 隋唐书法: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
5. 宋元书法: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
6.明清书法: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
7. 近现代书法: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
8. 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
9. 书法作品的欣赏与评价。
10. 书法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手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书法历史、书法家和代表作品。
2. 展示法:展示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书法艺术。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练习书法,体验书法创作过程。
4.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对书法艺术的看法和体会。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书法作品、图片、资料等。
2. 准备书法练习用具,如毛笔、墨、纸、砚等。
3. 制作PPT,展示书法作品和历史资料。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书法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学生的书法实践技能和创作能力。
4. 学生对书法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六、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先秦书法简介,甲骨文、金文等展示。
2. 第二课时:秦汉书法简介,小篆、隶书等展示。
3. 第三课时:魏晋南北朝书法简介,楷书、行书等展示。
4. 第四课时:隋唐书法简介,颜真卿、柳公权等展示。
5. 第五课时:宋元书法简介,米芾、黄庭坚等展示。
6. 第六课时:明清书法简介,王铎、张瑞图等展示。
7. 第七课时:近现代书法简介,于右任、林散之等展示。
8. 第八课时: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讲解。
9. 第九课时:书法作品的欣赏与评价。
10. 第十课时:书法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手法实践。
高中历史_中国的古代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历史_中国的古代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4f8469e8bd63186bcebbc9c.png)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二第2讲《中国的古代艺术》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及演变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二、【重难点突破】重点:古代艺术的表现形式: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灿烂辉煌,表现形式多样。
主要有书法艺术;绘画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戏曲艺术等多种表现形式。
难点:古代艺术发展的原因:在了解古代艺术发展原因的时候,要从古代社会的各个角度去分析。
了解政治、经济、思想、民族交往、对外关系、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的角度去了解艺术发展的原因。
了解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特色,共同交汇成为中华文化艺术的长河。
了解民族文化艺术的多样性。
三、【教学过程】导入: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
同学们欣赏完这首著名的古曲《高山流水》,我们再来看大屏幕,你们知道这两幅图片是什么吗?这是北宋宋徽宗赵佶的花押——“天下一人”。
花押,就是个人签名。
中国古代的花押,从唐代时就已经有了。
北宋时期,签名花押的风气非常流行,不少文人墨客都有自己非常独特的花押。
宋徽宗虽然是一位失败的皇帝,但他却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他的花押可以说是最特别的,并被专家们称为"绝押"!同学们看这个花押的外形,特别别出心裁,有点像写得结构松散的"天"字,又像一个简写的"开"字,而实际上就是所谓"天下一人"四个字组成,四笔写成。
通过预习,同学们知道中国的古代艺术除了古曲、书法还有什么呢?对,还有绘画、舞蹈和戏曲(同时展示课件)。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古代的艺术殿堂,去欣赏它们的魅力吧!展示课题:专题二第2讲《中国的古代艺术》再展示本课的课程标准。
好,接下来同学们就跟着我一起来参观中国古代艺术的的成就展吧!先来看展厅一:“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师:有的同学学过书法,那什么是书法呢?书法又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翻开书本31页,第二段就有对书法“含义及特点”进行描写。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941fc8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1.png)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教学设计《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教学设计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毛宏良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内容标准: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知识能力:知道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宋代四大家等书法家以及顾恺之、吴道子、阎立本、张择端等画家。
能概括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初步理解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功能和意义。
3、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增强欣赏,发现,鉴赏美的能力。
提高在了解古代艺术形式的同时,积极主动的参与,体验、体会古代艺术的精神实质和丰富的内涵。
相互之间要加强交流合作,取长补短。
可以以作品,表演,介绍,等多种形式把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
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我国古代多姿多彩的艺术,提高欣赏美,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
丰富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对古代艺术的学习,观察,体验,或欣赏艺术精品,潜移默化,提高自身修养。
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分析重点:古代艺术的表现形式。
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灿烂辉煌,表现形式多样。
主要有书法艺术;绘画艺术等多中表现形式。
难点:古代艺术发展的原因。
在了解古代艺术发展原因的时候,要从古代社会的各个角度去分析。
了解政治、经济、思想、民族交往、对外关系、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的角度去了解艺术发展的原因。
了解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特色,共同交汇成为中华文化艺术的长河。
了解民族文化艺术的多样性。
另外现有教材有明显的缺点:1、内容的偏、难:教材有关中国古代绘画的:工具;题材;表现技法;艺术风格。
尤其绘画的表现技法、艺术风格、山水画的介绍远远超出了历史学科的能力,感觉就像美术课。
2、知识系统性不明显:历史是非常强调过程、脉络及阶段性特征。
二、学情分析杭州市余杭区是浙江省国家课程改革第一批试验区,余杭高级中学2008届高一学生是课程改革后的第二届学生。
中国书法语文教案模板范文
![中国书法语文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c1b16a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0.png)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一教材:《中国书法艺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通过书法练习,锻炼学生的耐心和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
2. 书法作品的欣赏方法。
教学难点:1. 书法艺术中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的感受与认识。
2. 书法练习中的耐心和毅力培养。
教学准备:1. 相关书法教材、图片、视频等。
2. 学生毛笔、毛边纸、墨、报纸等书法练习用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展示一幅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书法艺术的美。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书法作品是什么字体吗?它有什么特点?二、新授1. 介绍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字体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中国书法的演变过程。
2. 讲解书法艺术的特点,如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等。
3. 展示历代书法大家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作品中的艺术特点。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法字体,尝试临摹一幅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点。
2. 强调书法练习中的耐心和毅力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吗?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书法练习中的心得体会。
二、拓展延伸1. 讲解书法作品的欣赏方法,如从线条、结构、气韵等方面欣赏。
2.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书法家、不同字体的作品,提高欣赏能力。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法作品,分析作品中的艺术特点。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书法艺术的欣赏方法和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书法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
![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cc1dbcd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7.png)
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2. 掌握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的书法写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2.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分类。
3. 中国古代名家书法作品的欣赏和鉴赏。
4.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通过展示中国古代名家的书法作品,引发学生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有什么了解?”Step 2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起源和发展1. 介绍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从甲骨文、金文、篆书等方面进行阐述。
2. 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的书法风格和演变过程。
Step 3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分类1. 介绍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基本特点,如线条的流畅与稳定、形体的饱满与谦逊等。
2. 分类介绍中国古代书法的四大类别: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并展示相关作品进行解读。
Step 4 中国古代名家书法作品的欣赏和鉴赏1. 选取中国古代书法名家的作品,进行欣赏和鉴赏。
2. 引导学生从线条、结构、气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Step 5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对现代社会的影响1. 介绍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对人们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Step 6 书法写作能力的培养1. 给学生提供书法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如握笔姿势、笔画的顺序等。
2. 练习常见汉字的书写,培养学生的书法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书法作品欣赏和鉴赏等方式,展示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学生通过书法写作练习,展示对书法写作基本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五、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参观书法展览,亲身感受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魅力。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提高书法写作能力。
书法艺术教案
![书法艺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8484b1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2.png)
书法艺术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通过系统的教学,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并提高他们的书法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书法的历史、分类及特点;2. 掌握基本的书法技法,包括构图、笔画、字体等;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4. 提高学生的书法表达能力和创造力;5. 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耐心。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书法艺术的相关资料和范例,如名家的书法作品、古代经典篆刻等;2. 教师准备书法练习用纸、毛笔、砚台等书法工具;3. 教师准备书法教学课件或PPT,用于辅助教学;4. 教师准备参考书籍和教辅资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书法艺术。
教学过程:第一步:介绍书法艺术的概念和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名家的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和欣赏书法艺术的魅力。
同时,向学生解释书法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并介绍中国传统书法的分类和特点。
第二步:解读书法技法和字体教师可以选择一种书法字体,如楷书、草书等,详细介绍该字体的笔画特点和书写方法。
通过示范和指导,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法和规范。
第三步:书法练习教师可以发放书法练习用纸和毛笔,并带领学生进行书法练习。
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正确握持毛笔,控制笔画的粗细和速度,以及相邻笔画的衔接等细节。
第四步:艺术鉴赏和评析教师可以展示名家的书法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艺术鉴赏和评析。
通过分析名家作品的构图、用笔技法、气韵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第五步:创作与展示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主题或自由创作的机会,鼓励他们在书法表达上展示个性和创造力。
学生完成作品后,可以组织书法展览,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
第六步:总结和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自我评价自己的书法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鼓励学生表达对书法艺术的感悟和体会。
教学扩展:1. 组织书法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作激情;2. 邀请书法家或艺术专家前来指导学生,提供更高层次的指导和学习机会;3. 探讨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如书法与绘画的关系等;4. 组织参观中国书法博物馆、书法展览等,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古代书法艺术——古代文化常识教案探究
![古代书法艺术——古代文化常识教案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03af4cb0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7.png)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古代书法艺术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古代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商代和西周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经历了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书法流派,如楷、隶、草、行、篆等。
在古代,书法被视为文人雅趣和文化涵养的重要表现形式,尤其是在唐宋文化的高峰时期,书法达到了极盛的状态。
唐代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书法大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艺术遗产,对后世书法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古代书法艺术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精神和思想文化的体现。
古人认为“书法融天地之精华,体人情之至善”,书法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重要方式。
书法的创作需要对文化、历史、心理等方面有深入的理解和领悟,因此,古代书法家们常常将自己的文化涵养和思想境界融入到作品中,使书法艺术更具内涵和深度。
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古代书法艺术的几种流派和特点。
1.楷书楷书是汉字书法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字体,也是最具规范化的一种字体。
它的笔画端正、直线清晰,构图简洁明了,富有秩序感和美感。
楷书的特点在于力度均匀、构造严谨,整齐划一。
在很多场合中,楷书都是必须使用的字体。
2.隶书隶书是汉字书法的一种字体,起源于秦朝。
其特点在于笔画的变化非常多,包括勾、撇、捺、提、书、折、钩、弯、蹿等等。
隶书的特点是书写时节奏感明显,笔画厚薄自然,具有很高的装饰性和艺术性。
3.草书草书是汉字书法中最富于变化和个性化的一种字体,主要表现为以笔画速度快、线条饱满、豪迈淋漓、毫无拘束之感。
草书的特点是线条柔软,构图灵活多变,富于个性化和创造力。
草书支持人们更加随心所欲地使用笔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行书行书是一种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字体,比楷书写得流畅,比草书规范得多。
它的笔画饱满、方正、洒脱,书写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气韵和节奏感,是一种具有艺术魅力的字体。
5.篆书篆书是汉字书法中最为神秘的一种字体,也是最具有古代风味的一种字体。
书法教学设计学习中国传统艺术的书法技巧和审美欣赏
![书法教学设计学习中国传统艺术的书法技巧和审美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6d6f1b64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b.png)
书法教学设计学习中国传统艺术的书法技巧和审美欣赏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书法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习书法既是培养审美能力的途径,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
本文将从书法技巧和审美欣赏两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书法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把握中国传统艺术中独特的魅力。
一、书法技巧的学习1. 掌握基本笔画书法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笔画,不同的字体形式是由不同的笔画构成。
因此,学生在学习书法时,首先需要掌握基本笔画以及笔画的运用。
通过临摹楷书、行书等字体,学生可以熟悉笔画的结构和运用技巧。
2. 学习字形结构字形结构是指字体中各个笔画的相对位置和组织方式。
学生需要理解字形结构的特点,例如笔画的顺序、笔画之间的衔接等。
通过模仿名家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字形结构对整体效果的影响。
3. 感悟书法的气韵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不仅仅是字的写法,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书法作品传递出一种特有的气韵。
学生需要通过观摩名家作品,感受其中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二、审美欣赏的培养1. 学习欣赏经典作品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需要学习欣赏经典的书法作品。
通过观摩名家字帖,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风格的魅力,并从中吸取创作的灵感。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对不同字体的辨识能力,提升审美水平。
2. 培养美的感知能力审美是一种能力,学生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培养美的感知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展览,了解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书法传统;也可以进行书法作品欣赏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作品,并讨论其中的美学特点。
3. 创作与分享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创作空间和机会。
可以鼓励学生参加书法比赛,展示自己的作品;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书法作品的展示与分享,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并分享自己的心得。
总结通过以上的学习和欣赏,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中国传统艺术的书法技巧和欣赏能力。
书法教学设计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和审美意识,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书法的学习中感悟到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并最终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和品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书画艺术》教学设计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毛宏良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内容标准: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知识能力:知道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宋代四大家等书法家以及顾恺之、吴道子、阎立本、张择端等画家。
能概括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初步理解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功能和意义。
3、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增强欣赏,发现,鉴赏美的能力。
提高在了解古代艺术形式的同时,积极主动的参与,体验、体会古代艺术的精神实质和丰富的内涵。
相互之间要加强交流合作,取长补短。
可以以作品,表演,介绍,等多种形式把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
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我国古代多姿多彩的艺术,提高欣赏美,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
丰富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对古代艺术的学习,观察,体验,或欣赏艺术精品,潜移默化,提高自身修养。
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分析重点:古代艺术的表现形式。
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灿烂辉煌,表现形式多样。
主要有书法艺术;绘画艺术等多中表现形式。
难点:古代艺术发展的原因。
在了解古代艺术发展原因的时候,要从古代社会的各个角度去分析。
了解政治、经济、思想、民族交往、对外关系、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的角度去了解艺术发展的原因。
了解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特色,共同交汇成为中华文化艺术的长河。
了解民族文化艺术的多样性。
另外现有教材有明显的缺点:1、内容的偏、难:教材有关中国古代绘画的:工具;题材;表现技法;艺术风格。
尤其绘画的表现技法、艺术风格、山水画的介绍远远超出了历史学科的能力,感觉就像美术课。
2、知识系统性不明显:历史是非常强调过程、脉络及阶段性特征。
二、学情分析杭州市余杭区是浙江省国家课程改革第一批试验区,余杭高级中学2008 届高一学生是课程改革后的第二届学生。
优势:第一、表现欲强,活跃,合作学习气氛浓。
第二、知识面广,文科相对于理科来说强些。
弱势:第一、基础比较弱,初中学科知识,强调是面,知识缺少知识系统性。
第二、活跃,合作学习气氛浓的另一面就是浮躁。
三、教学设计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培养人去适应社会,提高人的生命质量。
(一)原则1、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学生、教材实际出发。
删除一些教材中偏、难的知识。
如:中国古代绘画史中有关绘画的表现技法、艺术风格远远超出了历史学科的能力,感觉就像美术课的内容。
“放弃是一种智慧,残缺是一种恩惠” 。
2、发展性原则一切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有明显先后性特点。
“宏观把握未来,微观关注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二)教学定位《中国古代书画艺术》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课教学内容,它不是传授学科知识为主要目标,而是以鉴赏能力为主要目标。
大致了解中国古代书画发展脉络,把古代书画放在特定历史环境中去鉴赏。
(三)教学设计中国古代书画艺术一、什么是艺术讲授“艺术”的概念从具象到抽象。
从“艺术”说文解字开始。
“艺”繁体字是上面是草字头,中间是提手旁和一个“丸”,下面是一个“云”字。
意思是蓝天白云,草地上,一个农民在开垦,播种,耕耘,收获的一个全过程,原意是种植的方法。
“术”繁体字左右合起来是个“行,”“行”字左半个念“Zhi”(音同志),行”字右半个念Chi”(音同持),“术”繁体字中间是个“术”表达意思是走路的方法,所以说“艺术”原意指一种技能,方法。
引申为:指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电影、戏剧、曲艺二、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书法(是写字的方法。
虽说有文字的民族就有“书法(,但不一定写字的书法都成为艺术。
中国汉字书法所以能成为独立的艺术,因为它是一种“图画性(很强的衍形表意文字,具有独特的形体结构,点、横、竖、钩、撇、捺等等笔画,和独特的书写工具毛笔,通过书写者对字形、笔画“美”的追求,才使它成为一种表达民族美感、表达主观意兴心绪和可以移情的艺术。
(一)汉字的起源与演变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既然是写字的艺术,就从字的起源与演变说起。
出示1 :《半坡氏族陶器上刻画的符号》设问1 :半坡氏族陶器上刻画的符号所表达的何意?引导学生得出汉字的起源。
出示2 :《商代甲骨文》设问2:商代甲骨文中“立”“马”“臣”,进行辨认,比较像现在什么字?得出确切汉字开始。
出示3 :《战国与秦统一后的“马”“安”字》设问3 :秦统一文字有何意义?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出示4 :《汉字的演变》设问4-1 :“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大致出现的时间?到魏晋汉字的各种字体俱已成熟。
设问4-2 :我们目前最常用的字体?设问4-3 :我国汉字的演变有何规律?(具象到抽象,复杂到简单)(二)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是写字的艺术,有了字,书法艺术也就开始了。
书法艺术说到底还是线条艺术。
1、商周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开始商代是确切文字的开始,字的线条两头尖(用刀刻、划)。
西周的金文,字的线条厚重,粗壮(用陶范金属溶液浇注)2、秦汉是中国书法艺术开始走向繁荣的时代汉字的演变中,隶书的出现是划时代的,标志着古文字的成熟。
3、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书法的第一个辉煌时期到魏晋汉字的各种字体俱已成熟,因此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书法的第一个辉煌时期。
钟繇“领楷书之先”;书圣王羲之把行书推进到成熟的高峰;“草圣”张芝。
作品欣赏:王羲之《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有28 个不同写法“之”。
4、唐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繁盛时期。
楷书鼎盛时期。
“欧体“颜”体“”柳体”,尤其“颜筋柳骨。
”作品欣赏: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神策军碑》5、宋元明清时期书法更加向多样性发展书法家共同特点:诗文与书画兼通,书法各体都较擅长,又大都追求个性解放,自由挥洒,气象万千。
作品欣赏:蔡襄《楷书尺牍》苏轼《罗池庙碑》黄庭坚《寒食贴跋》米芾《多景楼诗册贴》探究与思考1、列举中国书法各种书体流派,并举出其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2、参考下面所举各专家学者的评论,并结合在课文中看到的墨宝实例,谈谈你对中国书法特点的看法。
林语堂“作为中国美术的基础,书法艺术给美学欣赏提供了一整套术语。
这些美学范畴使西方人大为吃惊。
”朱仁夫:“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瑰宝,独有的骄傲。
“”书法艺术是传统的艺术,不像西方艺术那样把旧有的形态完全破坏,而是在旧形态基础上的转化发展。
“”书法艺术是欣赏的艺术,为欣赏而创作,为欣赏而生存,惟有欣赏才有价值。
”“书法艺术是空间的艺术、时间的艺术、运动的艺术,因为线条不管是经过人创造的,还是自然产生的,对于人的视觉器官来说,常常暗示着运动。
“”中华民族特有的书法艺术,一直在这种特殊的土壤里生长壮大,其传统性不仅来源于生活环境的稳定,还来源于其传统土壤的深厚性。
”三、中国古代绘画的起源与发展(一)中国古代的绘画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出示:青海大通舞蹈纹彩陶盆设问:“青海大通舞蹈纹彩陶盆”描绘何种场景?体验:青海大通舞蹈纹彩陶盆里面盛水,拍打水面,将会出现什么现象?(二)商周时期中国绘画有了较大的发展绘画的载体变化:彩陶T青铜器、玉器、膝器(三)春秋战国时期绘画发展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出示:青海大通舞蹈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与妇女凤鸟图(战国时期)设问1:妇女凤鸟图寄托了人们怎样的美好愿望?体现了楚国人的何种审美观念?龙凤呈祥;楚王好细腰设问2 :从青海大通舞蹈纹彩陶盆到妇女凤鸟图,我国古代绘画载体有何变化?从依附T独立艺术(四)魏晋南北朝时代中国绘画出现全面繁荣知名画家即有100 余人,宗教画盛行。
名作欣赏:顾恺之《女史箴图》(五)隋唐五代时期画坛呈现璀璨繁盛的局面画家辈出,绘画题材丰富: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各有千秋。
名作欣赏1:隋展子虔《游春图》(山水画)设问1 :请找一下作者的签名?没有,体现了作者对山水(祖国)的敬重,人在自然中是那么的渺小。
补问1-1 :右侧上方“展子虔游春图”是谁题的?宋徽宗(赵佶),只题“展子虔游春图”,而不签名。
表明了对艺术的尊重,确实也证明了赵佶是个艺术鉴赏家。
补问1-2 :正上方的是谁题的?清乾隆皇帝,不仅题诗,而且又签名,又在《游春图》最空旷之外,既破坏了图的格局,远看就像一群苍蝇,乾隆皇帝口口声声说是汉学专家,充分暴露他对艺术的无知,又签名,是占为已有的表现,也是清朝专制主义到了极点的表现。
名作欣赏2:唐韩滉《五牛图》(动物画)名作欣赏3:唐阎立本《步辇图》(人物画)设问3-1 :唐阎立本《步辇图》描绘是怎样的场景?记录了641 年,松赞干布的使者向唐太宗求婚的场景,是汉藏友谊的见证。
设问3-2 :《步辇图》右半部分人物画有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