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罗宗强

合集下载

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吴宏聪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0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罗宗强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1)课程说明:《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内容包括"五四"文学革命以来到建国以前的优秀作品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分析和鉴赏现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文学修养,并为学习现代文学史打下良好基础。

(2)《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3)学习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全国考办组编) 1998年版钱谷融、吴宏聪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1)课程说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学习先秦至唐、五代的文学作品基本特征,培养阅读、鉴赏、分析、评价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并为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打下良好基础。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3)学习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全国考办组编)1998年版徐中玉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

2017年南开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参考书 考研真题解析 考研专业课辅导

2017年南开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参考书 考研真题解析 考研专业课辅导
2017 年南开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参考书 考研真题解析 考
研专业课辅导
参考书
文学基 础
古典文 学文献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091 文学院)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选》(四卷本)
罗宗强、陈洪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 社 2004 年
《现代中国文学作品 选评(1918-2003)》 (A、B 卷,第二版)
有些学校的部分专业没有指定的参考书目,这样真题就更为重要了。真题不是拿来做完 了事的,要从命题人的角度、命题者的思路去推测出题偏好,推测这个院系的教学风格。考 生复习时,每复习一遍或每过一段时间,就应该拿出真题研究一下,结合年内的行业热点(无
育明教育天津分校王老师预祝大家考研顺利,考研成功!
论是文科还是理科,其核心期刊总会反映年度热点问题)和近期理论界的研究争论焦点进行 分析。事实证明,考生对专业真题的钻研确实可以让考生猜到那么几十分的题目。专业课的 真题,要训练对分析题的解答,把自己的答案切切实实写在纸上,不要打腹稿(这样有时候 感觉自己给分点都答到了,实际上却相差很远),再反复对照自己和参考答案(如果有的话) 的差别,分析答题角度,揣摩命题人意图,并用同一道题在相隔一定时间后反复训练,慢慢 完善自己此类题型的解答方法。
乔以钢等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 社 2007 年
《外国文学名篇选读》 (修订版,上下册)
崔宝衡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 社 2002 年
《文学理论教程》(修 订二版)
童庆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 社 2004 年
《文献学概要》
杜泽逊撰
中华书局 2001 年
《中国古典文献学》
张三夕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 出版社 2007 年
专业课的复习和应考有着与公共课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虽然每个考生的专业不同,但是 在总体上都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可以探寻。以下就是针对考研专业课的一些十分重要的复习方 法和技巧。

南开大学中文系书目

南开大学中文系书目

文学基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四卷本)罗宗强、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现代中国文学作品选评(1918-2003)》(A、B卷,第二版) 乔以刚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外国文学名篇选读》(修订版,上下册)崔宝衡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文学理论与批评《文学理论》(修订版)[美]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增补版)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读本》陈洪、卢盛江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国现代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刘俐俐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汉语《现代汉语教程》邢公畹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现代汉语》(增订四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古代汉语教程》解惠全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洪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语言学概论《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版《语言学教程》(第三版)胡壮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古典文学文献学《文献学概要》杜泽逊撰中华书局2001年《古籍整理学》刘琳、吴洪泽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中下)罗宗强、陈洪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中国文学史》(四卷本,第二版)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读本》陈洪、卢盛江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现代中国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版)程光炜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洪子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版)陈思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三版)朱维之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外国文学史·亚非卷》朱维之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比较文学概论》杨乃乔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高级语文素养《大学语文》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大学语文教师手册》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大学语文拓展读本》(集一、集二、集三)陈洪、李瑞山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语文素养高级读本》李瑞山编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文学批评与文艺写作《批评理论与实践教程》王一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新闻传播学基础《新闻学概论》(第二版)李良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新闻学理论与实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新闻采访学新论》罗以澄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新闻发布概论》刘建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公众舆论》[美]沃尔特·李普曼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传播学理论与实践《编辑出版实务与技能》李苓、黄小玲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中国编辑史》(修订本)姚福申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传播学研究理论与方法》戴元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美]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美术理论基础《美术概论》王宏建、袁宝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外国美术简史》(修订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中国画写生不指定参考书绘画基础不指定参考书中外美术史《中国美术史教程》薄松年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艺术发展史》[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设计理论基础《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设计概论》李砚祖主编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著东方出版中心2005年专业设计不指定参考书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语言学教程》胡壮麟北京大学出版社汉语基础《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上海教育出版社《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洪波高等教育出版社。

6-1《中国古代文学史》使用教材、参考文献、阅读书目

6-1《中国古代文学史》使用教材、参考文献、阅读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史》使用教材、参考文献、阅读书目一、使用教材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2版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6月二、参考文献袁行霈著《中国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原统编教材)人民文学出版社;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委七五规划重点教材)上海古籍出版社;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委七五规划重点教材)湖南出版社;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李道英选编〈中国古代文学名作三百篇〉(本科生背诵作品)四川人民出版社;三、阅读书目范文澜《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 1978 年版林庚《中国文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 年版罗宗强、陈洪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周先慎《古诗文的艺术世界》北京大学2002年7月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年版张梦新主编,《中国散文发展史》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张庚,郭汉城著,《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出版社1987年版陆侃如,冯沅君著,《中国诗史》人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陈兰村主编,《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语文出版社1999年版【清】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夏康达,王晓平著,《二十世纪国外中国文学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乐黛云,陈珏选编,《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王实甫著《西厢记》王季思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汤显祖著《牡丹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孔尚任著《桃花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洪昇著《长生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罗贯中著《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施耐庵著《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吴承恩著《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曹雪芹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吴敬梓著《儒林外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抱瓮老人辑《今古奇观》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阅读书目神话袁珂《中国古代神话》中华书局1960年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罗宗强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罗宗强

目录先秦局部一、上古歌谣和神话上古歌谣弹歌孺子歌越人歌神话〔山海经〕精卫填海〔北山经〕鲧禹治水〔海内经〕※夸父逐日〔海外北经〕※黄帝擒蚩尤〔大荒北经〕二、诗诗经关雎〔周南〕静女〔邶风〕相鼠〔鄘风〕载驰〔鄘风〕硕人〔卫风〕氓〔卫风〕黍离〔王风〕风雨〔郑风〕溱洧〔郑风〕蒹葭〔秦风〕鹿鸣〔小雅〕巷伯〔小雅〕生民〔大雅〕瞻卬〔大雅〕良耜〔周颂〕※芣苢〔周南〕※行露〔召南〕※野有死麕〔召南〕※桑中〔鄘风〕※河广〔卫风〕※采葛〔王风〕※将仲子〔郑风〕※鸡鸣〔齐风〕※代檀〔魏风〕※硕鼠〔魏风〕※无衣〔秦风〕※七月〔豳风〕※东山〔豳风〕※采薇〔小雅〕※荡〔大雅〕屈原离骚湘夫人国殇哀郢〔九章〕※湘君〔九歌〕※少司命〔九歌〕※山鬼〔九歌〕※涉江〔九章〕※怀沙〔九章〕※橘颂〔九章〕三、文两汉局部一、赋二、诗三、文魏晋南北朝局部一、诗曹操短歌行〔3〕苦寒行〔4〕蒿里行〔5〕步出夏门行〔观沧海〕〔5〕〔龟虽寿〕〔5〕曹丕燕歌行〔6〕杂诗二首〔其二〕〔6〕善哉行〔6〕曹植白马篇〔7〕赠白马王彪并序〔8〕杂诗七首〔其一〕〔10〕送应氏二首〔其一〕〔10〕〔其二〕〔11〕薤露行〔11〕七哀〔12〕名都篇〔12〕赠徐幹〔12〕梁甫行〔13〕美女篇〔13〕箜篌引〔13〕吁嗟篇〔13〕孔融杂诗〔14〕王粲七哀诗三首〔其一〕〔15〕〔其二〕〔15〕阮瑪驾出北郭门行〔16〕陈琳饮马长城窟行〔16〕徐斡室思五首〔其三〕〔17〕刘桢赠从弟三首〔其二〕〔17〕蔡琰悲愤诗〔18〕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其一〕〔20〕〔其三〕〔20〕〔其十六〕〔21〕〔其十七〕〔22〕〔其十四〕〔22〕〔其二十一〕〔x〕〔其三十三〕〔22〕〔其七十九〕〔23〕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十九首〔其十三〕〔23〕〔其十五〕〔24〕幽愤诗〔24〕酒会诗七首〔其二〕〔25〕傅玄豫章行〔苦相篇〕〔25〕昔思君〔26〕张华轻薄篇〔26〕情诗五首〔其一〕〔29〕〔其三〕〔29〕陆机赴洛道中二首〔其一〕〔29〕〔其二〕〔30〕猛虎行〔30〕门有车马客行〔31〕拟明月何皎皎〔32〕潘岳悼亡诗三首〔其一〕〔32〕河阳县作二首〔其二〕〔33〕……隋唐五代局部宋金局部一、词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3) 清平乐(红笺小字)(4)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4)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5) 苏幕遮(碧云天)(6)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6) 朝中措(平山阑槛倚晴空)(7)生查子(去年元夜时)(8)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8)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9)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10)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11)望海潮(东南形胜)(11) 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12)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12)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13)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1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4)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15)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16) 念奴娇(大江东去)(17)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19)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20)卜算子(缺月挂疏桐)(21)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21)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21)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21)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22)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22)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24) 鹊桥仙(纤云弄巧)(24) 踏莎行(雾失楼台)(24)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25)贺铸浪淘沙(雨过碧云秋)(26)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26)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27) 夜飞鹊(河桥送人处)(29) 满庭芳(风老莺雏)(30) 西河(佳丽地)(30)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31) 声声慢(寻寻觅觅)(32) 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33)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34)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34)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34)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35) 念奴娇(萧条庭院)(35)朱敦儒好事近(摇首出红尘)(36) 朝中措(登临何处自销忧)(36)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37) 蝶恋花(燕去莺来春又到)(39)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39) 念奴娇(朔风吹雨)(41)卜算子(驿外断桥边)(42) 钗头凤(红酥手)(43)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43)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44)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45)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47)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48)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49)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50)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51) 贺新郎(绿树听鹈魑)(51)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53) 永遇乐(千古江山)(53) 祝英台近(宝钗分)(53) 清平乐(茅檐低小)(54)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54)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54) 江神子(宝钗飞凤鬓惊鸾)(54)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55)临江仙(钟鼎山林都是梦)(55) 浪淘沙(身世酒杯中)(55)南乡子(何处望神州)(55)陈亮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56) 鹧鸪天(落魄行歌记昔游)(56)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57)姜夔点绛唇(燕雁无心)(58) 齐天乐(庾郎先自吟愁赋)(59) 玲珑四犯(叠鼓夜寒)(60) 扬州慢(淮左名都)(61) 暗香(旧时月色)(62) 疏影(苔枝缀玉)(62) 淡黄柳(空城晓角)(62)史达祖绮罗香(做冷欺花)(63)吴文英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64)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65)齐天乐(三千年事残鸦外)(66) 夜行船(鸦带斜阳归远树)(67)夜舍花(柳暝河桥)(68) 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68)惜黄花慢(送客吴皋)(68)刘克庄沁园春(何处相逢)(69) 贺新郎(北望神州路)(70) 摸鱼儿(怪新年倚楼看镜)(71) 临江仙(去岁越王台上饮)(71)蒋捷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72) 一剪梅(一片春愁待酒浇)(72)周密一萼红(步深幽)(72)王沂孙齐天乐(一襟馀恨宫魂断)(73) 眉妩(渐新痕悬柳)(74)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75) 高阳台(接叶巢莺)(77)台城路(十年前事翻疑梦)(77)二、诗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78) 山梅小园(79)寇辈春日登楼怀归(79)杨亿无题(80)王禹俑寒食(81) 村行(81)梅尧臣鲁山山行(82) 东溪(82) 书哀(83)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83) 哭曼卿(86) 淮中晚泊犊头(86)欧阳修戏答元珍(86) 晚泊岳阳(87) 赠王介甫(88)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88)王令暑热思风(88) 感愤(89)王安石河北民(89) 夜直(90) 葛溪驿(91) 泊船瓜洲(91)钟山晚步(92) 钟山即事(92) 北山(92)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93)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93)百步洪二首(其一)(94) 东坡(95) 纵笔(96) 饮湖上初睛后雨二首(其二)(96) 汲江煎茶(97)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97) 海棠(98) 游金山寺(98) 荔枝叹(99)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先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登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99)张耒感春十三首(其一)(100) 初见嵩山(100)秦观春日五首(其二)(100)黄庭坚戏呈孔毅父(100) 寄黄几复(101)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其一)(103) (其二)(104) 登快阁(104)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其一)(105) (其六)(105)三、文元代局部一、诗二、文三、小说四、散曲五、杂剧六、南戏明代局部一、诗二、文三、小说四、戏曲清代局部一、诗二、词三、文四、小说五、戏曲近代局部一、诗二、词三、文。

荆楚理工学院普通专升本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复习教材和试题及录取分数线

荆楚理工学院普通专升本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复习教材和试题及录取分数线

荆楚理工学院普通专升本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复习教材和试题及录取分数线招生院校:荆楚理工学院招生人数:202013年荆楚理工学院专升本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科目大学英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2013年荆楚理工学院专升本汉语言文学专业参考教材1、《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2册)(第二版),郑树棠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年7月版;2、《新视野大学英语》综合训练(1-2册)(第二版),郑树棠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年7月版2013年荆楚理工学院专升本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及要求数据暂未整理招生院校:荆楚理工学院招生人数:102012年荆楚理工学院专升本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科目正在整理...2012年荆楚理工学院专升本汉语言文学专业参考教材正在整理...2012年荆楚理工学院专升本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及要求总分最低录取分数线: 185招生院校:荆楚理工学院招生人数:102010年荆楚理工学院专升本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科目大学英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2010年荆楚理工学院专升本汉语言文学专业参考教材现代汉语:1、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第四版。

2、张斌主编,《现代汉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邢福义、汪国胜主编,《现代汉语》,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新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3、罗宗强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010年荆楚理工学院专升本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及要求数据暂未整理更多关于:荆楚理工学院专升本/ptzsb/Channel/jclgxyzsb/ 信息(点击进入)。

《寡人之于国也》注释商榷两则——“察邻国之政”“不知检”

《寡人之于国也》注释商榷两则——“察邻国之政”“不知检”

内舍 :‘ 便嫁莫留住 !善侍新姑嫜 , 书局 1 9 年 版 )已 明确 指 出 :“ 99 古 妇 ” ;“ 妇 ” 一 句则 是 说 独 守 空 ) 寡
时 时 念 我 故 夫 子 !” ’细 品 原 文 不 代凡独居的妇女都 可叫寡妇。 汉 房 的女子 ( 寡妇” ”《 “ )本来就 因思念
这 两句话结合起 来理解 ,就仍然难 些 远 游 在 外 的 丈 夫 及 时 知 返 ,告
清 代 顾 炎 武 《 日知 录 》 卷 以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为使 广 诫 他们 千 万别 辜 负独 守空房 的妻 三 十二 “ 寡”条云 :“ 鳏 寡者 ,无 大读者能够较 为准确地把握 其中的 子 的 一 片痴 心 , 不 要 再 让 类 似 刘
难发现 ,前者是说越王勾践在攻打 语 大词典 》 辞源 》“ 《 寡妇”条都 列 在 外 的 丈夫 ( 行人 ” “ )而惆 怅 ,在
吴 国前 ,为使 那些 敢 死 的 勇 士安 心 有 “ 独居 守候 丈夫的妇人” 一义。 听到鸳鸯悲呜时,就显得 更加彷徨 心 地去打仗, 将他们的妻子 ( 寡妇”) 以上两例及 《 “ 孔雀 东南飞 》 中的 “ 寡 不定 , 里 更是 盼 着 丈 夫早 日归 来 。 迁移 到 山上 ( 山后 来 名 为 “ 妇 妇 ” 其 实就 是 这 种 用 法 。《中古 汉 文 中 “ 人 ” 与 “ 妇 ” 的 两地 之 此 独 行 寡 山”) 者 则是 说 那些 无 限期 修 筑 语读本 》释 《 :后 孔雀 东南飞 》中 “ 寡 思真 可 谓 一 种相 思 , 两处 离愁 ,若 长城 的 戍 卒深 知 自己生 归 无 望 , 同 妇 ” 为 “ 言 ‘ 犹 思妇 ’ ,指 独 守 空 将 “ 人 … ‘ 妇 ” 句 割 裂 开 来 行 寡 二

各所高校中文(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科目

各所高校中文(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科目

各所高校中文(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科目1南京师范大学研究方向 01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02 唐宋文学03 元明清文学初试科目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③中外文学基础④文学评论写作参考书目《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6册),郁贤皓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朱维之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0世纪欧美文学史》,汪介之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复试科目:《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6册),郁贤皓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复试备注复试科目:⑤古代文学专题加试科目:⑥古代汉语⑦文学理论基础2 吉林大学研究方向 01隋唐五代文学02宋代文学03辽金文学04明清文学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05文学综合(含文学理论、中外文学史)④808中国文学史参考书目文学综合:《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各版本;《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欧美文学史》李尚信,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复试备注复试科目:专业综合课(文学基础)同等学力加试: 写作、现代汉语3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 01先秦两汉文学02魏晋南北朝文学03唐宋文学04元明清文学初试科目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52中国古代文学史?④873中国文化史参考书目初加《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复旦大学版社、1996年《中国古代文学史》以上三种任选其一、郭预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以上二种任选其一李道英、刘孝严、东北师大出版社、1988年《中国古代文化史》、阴法鲁、许树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方克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国文化史》(插图本)以上三种任选其一、许结、花城出版社2006年《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1999年《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2002年《中国文学批评史》王运熙、顾易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导师名单高长山曹胜高周奇文陈向春黄季鸿复试备注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古代汉语②文艺理论复试科目:专业经典名著阅读参考书目:参见东北师大文学院主页·研究生专栏,“本科学生必读书目”目录中与本专业有关的书籍4 河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 _ 01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研究_ 02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_ 03唐宋文学研究_ 04元明清文学研究初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707文学基础理论④810中国文学史参考书目古代文学与文论(含作家作品)《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古代汉语《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美学《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 707文学基础理论《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古代文学参考书目

古代文学参考书目

1、先秦两汉文学参考资料诗经集注(宋)朱熹楚辞集注(宋)朱熹诗经注析程俊英中华书局1996年山带阁注楚辞(清)蒋骥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楚辞选金开城选注北京出版社1985年全汉赋费振刚等辑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中华书局1983年史记选注集评韩兆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先秦两汉文论选张少康、卢永璘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诗经鉴赏辞典任自斌、和近健主编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先秦诗鉴赏辞典姜亮夫等编写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诸子百家名篇鉴赏辞典本社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先秦大文学史赵明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先秦文学史褚斌杰、谭家健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先秦两汉文学史稿聂石樵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汉代诗歌史论赵敏俐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楚辞要论褚斌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庄学研究崔大华著人民出版社1992年先秦散文艺术新探谭家健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汉赋通论(增订本)万光治著华龄出版社2004年2、魏晋南北朝文学参考资料三曹诗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2版陶渊明集校笺龚斌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文心雕龙注释周振甫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文选(全六册)(梁)萧统编 (唐)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汉魏六朝诗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2版汉魏六朝辞赋曹道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中华书局1983年全上古三代两汉三国六朝文 (清)严可均校辑中华书局1958年汉魏六朝文选宋绪连等选注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年魏晋南北朝文论选郁沅、张明高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吕晴飞等编中国和平出版社1990年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吴小如等编写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魏晋文学史徐公持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南北朝文学史曹道衡、沈玉成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南北朝文学编年史曹道衡、刘跃进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中古文学史论王瑶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刘师培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傅刚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萧涤非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中国中古诗歌史王钟陵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八代诗史葛晓音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建安文学论稿张可礼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汉魏六朝文学论文集曹道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玄学与魏晋文人心态罗宗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3、隋唐五代文学参考资料王维集校注陈铁民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李太白全集(清)王琦辑注中华书局1977年李白诗选复旦大学中文系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杜少陵集详注(清)仇兆鳌注中华书局1979年杜甫诗选山东大学中文系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李商隐诗选刘学楷、余恕城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乐府诗集(四册)(宋)郭茂倩编中华书局1982年唐诗选(上、下)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全唐五代词(上、下)刘尊明、王兆鹏等编中华书局1999年全唐诗补编(上、中、下)陈尚君辑校中华书局1992年唐诗选注集评韩兆琦编著商务印书馆2003年唐文选孙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隋唐五代文论选周祖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唐诗鉴赏辞典萧涤非、程千帆等撰写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唐五代词鉴赏辞典潘慎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隋唐五代文学史罗宗强、郝世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唐代文学史(上)乔象钟、陈铁民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唐代文学史(下)吴庚舜、董乃斌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唐代文学编年史傅璇琮主编辽海出版社1998年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陶敏、李一飞著中华书局2001年唐代古文运动通论孙昌武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汉唐文学的嬗变葛晓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唐诗史许总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唐诗通论刘开扬著巴蜀书社1998年唐诗学引论陈伯海著知识出版社1988年谢眺与李白研究茆家培、李子龙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唐代边塞诗研究论文集甘肃教育出版社1988年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葛晓音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大历诗风蒋寅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孟二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大历诗人研究蒋寅著中华书局1995年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唐代文学研究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等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程千帆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唐代科举与文学傅璇琮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戴伟华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唐代文学与佛教孙昌武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唐宋道家道教与文学张松辉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4、元明清文学参考资料《宋元戏曲史》王国维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版。

汉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一览

汉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一览

汉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一览中国语言文学即我们一般所说的“中文”。

这个学科看似很普通,与我们工作、生活的关系也很密切,但由于它下属的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非常多,每个高校的专业、方向设置又很不一样,所以往往令很多研友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

然而据跨考网咨询师反应,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也是报考咨询的一大热门,正因为如此,在报考之前,理清头绪、把握好中文这个一级学科下属的专业设置、分布情况显得十分重要。

中国语言文学,顾名思义,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

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它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面,又分若干个研究方向。

当然,具体到每个学校,这8个二级学科不一定都会设置硕士点;研究方向的划分,不同院系也是根据自身的科研条件和师资力量来确立,可以说是“各自为政”。

这些“面目相似”的学科到底有什么特点和区别,下面跨考网高级辅导咨询专家将一一为考生加以介绍。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简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以中国境内语言为研究重点,分析、归纳人类语言的发生学关系和内在规律。

该学科可分为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两大块,理论语言学倾向于理论研究,探讨特定语言的语音、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的共时结构和历史演变规律;应用语言学泛指语言学理论或方法运用在其他领域及学科而产生的应用性交叉学科,如语料库语言学、法律语言学、教学语言学等,实用性更强。

对外汉语在某些高校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方言学、语言信息处理、语言测试、文化语言学、语音学、对外汉语教学等。

所学课程:汉语语言学史、语言学概论、语言变异研究、语言与文化、中国语言学史、语言统计学、汉语方言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实验语音学、语法专题研究、修辞专题研究、语体学研究、文字音韵训诂学、对外汉语教学等。

《寡人之于国也》注释商榷两则

《寡人之于国也》注释商榷两则

《寡人之于国也》注释商榷两则作者:张春雷来源:《语文建设》2008年第01期一、察邻国之政《寡人之于国也》中有“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一句,对其中的“政”字,中学语文教材多未作注解,有的教学参考书将此句翻译为“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华书局2004年版)、张世禄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罗宗强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版)等均收录此文,但对“政”字也都没有注解。

郭锡良、李玲璞先生的《古代汉语》(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选录此文,将此句翻译为“观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哪个国家像我这样用心”,也是直译“政”为“政治”。

祝鸿杰先生注译《白话四书》(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将此句翻译为“考虑邻国的政事,没有像我一样替人民费尽心力的”,将“政”直译为“政事”。

梁海明先生译注的《孟子》(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将此句译为“看看邻国的君主办理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与句子的原意最接近,但也没有指出句中的“政”究竟是何义。

我们认为此处的“政”并非“政治,政事”之义,而是“君主,首领”之义。

查《汉语大字典》“政”:“官长;主事者。

如:学政;盐政。

……特指首领或君主。

”“政”字有“君主,首领”义,典籍习见,如:(1)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论语·子路》)(2)政善而吏恶,一勤也;吏善而政恶,二勤也;政吏骈恶,三勤也。

(扬雄《法言·先知》)例(1)中,如果解“政”为“政治,政事”,此句就当译为“鲁国和卫国的政治或政事是兄弟”,这很明显是不通的。

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卫国是康叔的封地,周公旦和康叔本是兄弟,所以“政”就是“国君,君主”之义,“鲁卫之政”即鲁国和卫国的国君。

例(2)中的“政”“吏”并举,“政”就是指“国君,君主”,“吏”就是指“官吏”。

中国古代文学2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2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2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主要教材(指导书)及参考用书(一)选用教材1.《中国古代文学史》,袁世硕陈文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罗宗强陈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

(二)参考书目1.《中国文学史》(第二版),袁行霈主编,高教出版社,2005年版。

2.《中国古代文学史》,郭预衡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中国古代文学》,张新科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8年版。

(三)在线资源知网学术论文(图书馆网络平台)(四)学术期刊文学遗产文学评论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三、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属于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系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样式,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理清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能认识并牢固掌握各个时期文学的基本特点和规律,熟识不同时期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提高阅读、分析、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钻研学术问题的兴趣与能力;加强学生古典文学修养,承传民族文化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汲取优秀作家、作品蕴含的优秀思想,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怀与道德品格。

课程目标1:掌握古代文学文学的基本知识点基本的理论,以及秦汉魏晋文学的流变与主要文体、代表作家作品的艺术特点与成就。

并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古代文常见问题,初步具备一定的古代文学学科的研究能力。

【毕业要求3 学科素养3.1】课程目标2:能够界定有关两汉魏晋南北朝各类体裁尤其是诗歌、散文、辞赋的文体特征,了解和掌握古代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解读和研究方法,评判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进而具备分析、研究、评论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能够借助文献资料收集与检索等现代信息技术,写出研究小论文或鉴赏文章。

【毕业要求3 学科素养3.3】课程目标3:能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传统,关注语文学科前沿领域和教育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前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课程简介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课程简介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课程简介1C10783 基础写作学分:2.0Basic writing预修课程:无内容简介:本课程系统讲授写作基础理论与写作常用文体理论,并通过评析典型写作个案,有效组织、指导学生系列写作训练等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实际写作水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和素质。

推荐教材:《普通写作学教程》,路德庆,高等教育出版,1999年主要参考书:《写作训练指导》,陈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C11535 中国文化学分:2.0Chinese Culture预修课程:写作、现代汉语内容简介:本课程系统地讲授中国文化史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包括学术思想、宗教信仰、典章制度和文学艺术四个部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系统的中国文化知识,培养人文精神,从而为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推荐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新编》,金涛,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主要参考书:《中国文化史》,柳治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C10763 现代汉语学分:2.0Modern Chinese预修课程:无内容简介:本课程讲授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内容,讲授语音的各要素特点、词的分类和构成、各类词的关系、词的多义现象等知识,讲授单句、复句和修辞的具体运用法则,使学生熟悉现代汉语的特点和规律,提高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

推荐教材:《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主要参考书:《现代汉语》(重订本),胡裕树,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1C11033 中国古代文学1 学分:3.01C11043 中国古代文学2 学分:2.01C11053 中国古代文学3 学分:2.0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预修课程:中国文化、古代汉语内容简介:本课程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系统讲述,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熟悉文学史上出现的重要作家、作品、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尤其是通过重点讲析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优秀作品,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学会鉴赏和分析文学作品,提高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觉弘扬民族文化。

中国古代文学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参考书目游国恩等主编,费振刚主持修订《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

刘大杰编《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98年。

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首都师大出版社出版,2000年。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罗宗强、陈洪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年。

褚斌杰《中国文学史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胡适《白话文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

章培恒等主编《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湖南出版社出版,1995年。

袁世硕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郁贤皓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李道英选编《中国古代文学名作三百篇》,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黄念然、胡立新、官春蕾编著《中国古典诗词名篇选注集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先秦文学翦伯赞《先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65年。

褚斌杰《先秦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赵明《先秦大文学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东方出版中心,1985年。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袁珂《中国古代神话》,中华书局,1960年。

袁珂《古神话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何新《诸神的起源》,三联书店,1986年。

萧兵《楚辞与神话》,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7年。

朱狄《艺术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汉语言文学专业8大考研方向及分析

汉语言文学专业8大考研方向及分析

汉语言文学考研是近几年的热门专业,它的考研方向有八个,具体该如何选择,考生要依据自身情况谨慎对待。

下面把各方向进行详细的解读,从复习备考到报考热度到就业,希望考生参考借鉴。

具体包括8个方向050101文艺学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3汉语言文字学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5中国古代文学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语言文学,顾名思义,包括语言和文学两个大的专业。

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它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下面,又分若干个研究方向。

当然,具体到每个学校,这8个二级学科不一定都会设置硕士点;研究方向的划分,不同院系也是根据自身的科研条件和师资力量来确立,可以说是“各自为政”。

050101 文艺学专业简介: 文艺学也叫文学学,是研究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给文学实践以指导的学科。

文艺学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现象以及文学史等,当今的研究者还将视角转向了新兴的、颇具活力的文化研究方面。

该专业与哲学联系紧密,理论性、思辨性较强。

研究方向: 文学理论、文艺美学、文学批评、文化与诗学、西方文论、中西比较诗学、中国古典诗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

所学课程: 文艺学的方法与体系、西方古典美学、西方现当代美学、中国古代美学史专题研究、文艺心理学、文艺学方法论、马列文论文艺思潮研究、形式美学、西方文学与文化理论、中国诗学研究、当代人类学美学、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文化研究、西马文论等。

参考书目:《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西方美学史(上、下)》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伍蠡甫、胡经之,北京大学出版社;《美学》朱立元,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

《孔雀东南飞》注释拾补——“恨恨”“行人”“寡妇”

《孔雀东南飞》注释拾补——“恨恨”“行人”“寡妇”
篇 ・论仙》 )
的 用例 :
情 应 是 最 为 突 出 , 是 最难 割 舍 的 。 闺诗 》 行人 消息 断,空 闺静 复 也 :“
经传释 寒。 ”费昶 《 芳树 》 “ : 行人早旋 归, 以 下 是 一 些 唐 宋 时 期 文 献 中 这样理解 ,诚如清王引之 《
词 ・ 自序 》中所言:“ 揆之本文而 贱妾犹年 少。 闻人倩 《 日诗 》 ” 春 :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华书局2004版张世禄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罗宗强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版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版等均收寡人之于国也注释商榷两则察邻国之政不知检河南省南阳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张春雷录此文但对政字也都没有注解
( ( ( 1)彦 先来 ,相欣 喜 ,便 复 恋 不舍 ” 如 此 释 义置 于 以 上 各 例 读本 》 修 订本 ) 上海教育 出版社 中显然是既合理 又贴切 ,可见 “ 恨 20 版 ) 此 “ 06年 将 行人 ” 为 “ 子 , 释 游 分别 ,恨 恨不可 言。( 陆云 《 杨 与
彦 明 书 》 )
恨” 还有一种用法, 即用来形容亲友、 孤身远 游的浪子。多与思妇相对而
, 我们发现, ( 于 是 与 妇 言语 ,悲 喜恩 情 情人等在 离别时的依恋不舍之情 。 言” 无疑是十分精确的。 2) 再 结合 课 文 的 具 体 内容 来看 , 在 一 些表 现 思妇 、 闺怨题 材 的汉 魏 如 生。 良久, 鼓声, 9 1 恨恨 不能得住。
行人 ”一词 ,例 ( 干宝《 搜神记 》 卷二“ 营陵道 人” ) 焦仲卿与 刘兰芝此时正好是 离别在 六朝诗歌 中多见 “ 条 即 、 死意 已决 ,彼 此心 头 自然会 弥 如王元长 《 秋胡诗》 游禽暮知反。 :“ ( )或 得 要 道 之 诀 , 或 值 不 3

中国古代文学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参考书目
文学史部分:
《中国文学史》(上中下),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9
月。

《中国古代文学史》(1-4册),郭预衡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

《中国文学史》(1-4册),游国恩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10月。

《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中下),刘大杰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多个版本均可。

《中国古代文学史《(1-2册),罗宗强、陈洪主编,多个版本。

文学作品选部分: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1-6册),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多个版本。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1-4册),汴孝萱、黄清泉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1-4册),房开江主编,2005年8月。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7月。

《全唐诗》,中华书局,多个版本。

《全宋词》,中华书局,多个版本。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王季思主编,齐鲁书社,1991年9月。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王季思主编,齐鲁书社,1991年9月。

工具书部分:
《辞海》,商务印书馆,多个版本。

《辞源》,商务印书馆,多个版本。

《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年10月。

《元明清文学方言俗语辞典》,岳国钧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

《中国历代名句辞典》,陈光磊、胡奇光、李行杰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
2月。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w 。

《琵琶行并序》注释献疑

《琵琶行并序》注释献疑
( 阿坝 师范高等专 科 学校 中文 系 ,四川 汶 川 6 3 0 ) 2 0 2
【 摘 要】 琵琶行并序> < 是我 国文 学史、 诗歌 史上 的不朽之作 。这首诗不仅是 高等教 育古典文 学类教 材的 必选篇 目, 也是 中 学语文教
材 里 的名 篇 。 今 就 释 义 未确 或 当 注 而 未 注 的 几 个 词 语 提 出疑 议 , 就 正 于 方 家。 以
大抵相同。
但是 . 就声 音 的物 理 属 性 来 说 , 体 发 音 的 高 低 与 物 物 体 本 身 的 大小 、 细 、 薄 、 粗 厚 长短 、 紧 有关 。 粗 、 、 松 大 厚 、 、 的物 体 振 动 慢 , 率低 , 音 就 低 ; 之 则 高 。 长 松 频 声 反 而对 琵 琶 、 、 琴 等 弦乐 器 略 有 所 知 的人 都 知 道 , 筝 古 细
细的弦” 。王汝弼选注 《 白居易选集》 ( 翻 以下简称 《 选 集》 释为 :琵琶共 四弦 , ) “ 大弦最粗 , 叫‘ 也 老弦 ’ 。嘈嘈 ,
形容 声 音 粗 壮 厚重 。 弦 即细 弦 , 叫 ‘ 弦 ’ 切 切 , 小 也 子 。 言
声音微细急促。” 另有刘逸生主编 、 梁鉴江选注《 白居易 诗选 》 ( 唧 以下简称《 诗选》 、 金城 、 )朱 朱易安 著《 自居易
研究所编《 唐诗选( 》 、 下)昀 谢思炜撰《 自居易诗集校注》
【 q

二、 阿姨
“ 走 从 军 阿 姨 死 , 去 朝 来 颜 色 故 ” 许 是 作 注 弟 暮 也
罗宗强 、 陈洪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魏晋南 之《
北朝 随唐五代卷》 ( 同 以下简称 《 品选》 等所作解释都 作 )

名家风采——罗宗强

名家风采——罗宗强

述》 《 、 隋唐五 代文学史 》( 合作 )
等 书。

略》 《 、 隋唐 五代 文学 思想 史》 、
《 学 与 魏 晋 士 人心 态 》 道 家 玄 、《
道教 古文论谈 片 》 魏 晋南北朝 、《
文学思 想史 》 唐诗 小史 》 明 、《 、《 代 后期 士人 心 态 研究 》等 专 著 ,
并 主 编 《 代 文 学 理 论 研 究 概 古
名 家 风 采
— —
罗 宗 强
著 名 古 代 文 学 史 研 究 专 家 、南 开大学 教授 、博 士 生导师
罗 宗 强 先 生 , l 3 年 出生 于 广 92
强 图
东 省 揭 阳市 , 1 5 年 入 天 津 南 96
开 大 学 学 习 , 1 6 年 毕 业 后 师 】 9 从王达 津先生攻 读 中国文学批评
史 研 究 生 ,l 6 年 毕 业 至 江 西 94 任 教 。 1 7 年 回到 南 开 ,任 教 95
至今 。
罗 宗 强 先 生 长 期 致 力 于 中
国文学批 评史 和 中国古 代士人 心
态史 研究 ,特别是 运用 文学创作
与理论批 评相结 合 的方 法来考 察 古代文 学思想潮 流 的演 变 ,在 学 界 产生很 大影 响。著有 《 李杜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先秦部分
一、上古歌谣和神话
上古歌谣
弹歌
孺子歌
越人歌
神话(山海经)
精卫填海(北山经)
鲧禹治水(海内经)
※夸父逐日(海外北经)※黄帝擒蚩尤(大荒北经)二、诗
诗经
关雎(周南)
静女(邶风)
相鼠(鄘风)
载驰(鄘风)
硕人(卫风)
氓(卫风)
黍离(王风)
风雨(郑风)
溱洧(郑风)
蒹葭(秦风)
鹿鸣(小雅)
巷伯(小雅)
生民(大雅)
瞻卬(大雅)
良耜(周颂)
※芣苢(周南)
※行露(召南)
※野有死麕(召南)
※桑中(鄘风)
※河广(卫风)
※采葛(王风)
※将仲子(郑风)
※鸡鸣(齐风)
※代檀(魏风)
※硕鼠(魏风)
※无衣(秦风)
※七月(豳风)
※东山(豳风)
※采薇(小雅)
※荡(大雅)
屈原
离骚
湘夫人
国殇
哀郢(九章)
※湘君(九歌)
※少司命(九歌)
※山鬼(九歌)
※涉江(九章)
※怀沙(九章)
※橘颂(九章)
三、文
两汉部分
一、赋
二、诗
三、文
魏晋南北朝部分
一、诗
曹操
短歌行(3)
苦寒行(4)
蒿里行(5)
步出夏门行
(观沧海)(5)
(龟虽寿)(5)
曹丕
燕歌行(6)
杂诗二首(其二)(6)
善哉行(6)
曹植
白马篇(7)
赠白马王彪并序(8)
杂诗七首(其一)(10)送应氏二首(其一)(10)(其二)(11)
薤露行(11)
七哀(12)
名都篇(12)
赠徐幹(12)
梁甫行(13)
美女篇(13)
箜篌引(13)
吁嗟篇(13)
孔融
杂诗(14)
王粲
七哀诗三首(其一)(15)
(其二)(15)
阮瑪
驾出北郭门行(16)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16)
徐斡
室思五首(其三)(17)
刘桢
赠从弟三首(其二)(17)
蔡琰
悲愤诗(18)
阮籍
咏怀诗八十二首(其一)(20)
(其三)(20)
(其十六)(21)
(其十七)(22)
(其十四)(22)
(其二十一)(x)
(其三十三)(22)
(其七十九)(23)
嵇康
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十九首(其十三)(23)(其十五)(24)
幽愤诗(24)
酒会诗七首(其二)(25)
傅玄
豫章行(苦相篇)(25)
昔思君(26)
张华
轻薄篇(26)
情诗五首(其一)(29)
(其三)(29)
陆机
赴洛道中二首(其一)(29)
(其二)(30)
猛虎行(30)
门有车马客行(31)
拟明月何皎皎(32)
潘岳
悼亡诗三首(其一)(32)
河阳县作二首(其二)(33)
……
隋唐五代部分
宋金部分
一、词
晏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3) 清平乐(红笺小字)(4)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4)
范仲淹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5) 苏幕遮(碧云天)(6)
欧阳修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6) 朝中措(平山阑槛倚晴空)(7)
生查子(去年元夜时)(8)
柳永
雨霖铃(寒蝉凄切)(8)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9)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10)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11)
望海潮(东南形胜)(11) 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12)
张先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12)
晏几道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13)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13)
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4)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15)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16) 念奴娇(大江东去)(17)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19)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20)卜算子(缺月挂疏桐)(21)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21)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21)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21)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22)
秦观
满庭芳(山抹微云)(22)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24) 鹊桥仙(纤云弄巧)(24) 踏莎行(雾失楼台)(24)
黄庭坚
清平乐(春归何处)(25)
贺铸
浪淘沙(雨过碧云秋)(26)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26)
周邦彦
兰陵王(柳阴直)(27) 夜飞鹊(河桥送人处)(29) 满庭芳(风老莺雏)(30) 西河(佳丽地)(30)
李清照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31) 声声慢(寻寻觅觅)(32) 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33)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34)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34)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34)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35) 念奴娇(萧条庭院)(35)
朱敦儒
好事近(摇首出红尘)(36) 朝中措(登临何处自销忧)(36)
张元干
贺新郎(梦绕神州路)(37) 蝶恋花(燕去莺来春又到)(39)
张孝祥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39) 念奴娇(朔风吹雨)(41)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42) 钗头凤(红酥手)(43)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43)
辛弃疾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44)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45)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47)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48)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49)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50)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51) 贺新郎(绿树听鹈魑)(51)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53) 永遇乐(千古江山)(53) 祝英台近(宝钗分)(53) 清平乐(茅檐低小)(54)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54)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54) 江神子(宝钗飞凤鬓惊鸾)(54)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55)临江仙(钟鼎山林都是梦)(55) 浪淘沙(身世酒杯中)(55)南乡子(何处望神州)(55)
陈亮
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56) 鹧鸪天(落魄行歌记昔游)(56)
岳飞
满江红(怒发冲冠)(57)
姜夔
点绛唇(燕雁无心)(58) 齐天乐(庾郎先自吟愁赋)(59) 玲珑四犯(叠鼓夜寒)(60) 扬州慢(淮左名都)(61) 暗香(旧时月色)(62) 疏影(苔枝缀玉)(62) 淡黄柳(空城晓角)(62)
史达祖
绮罗香(做冷欺花)(63)
吴文英
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64)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65)齐天乐(三千年事残鸦外)(66) 夜行船(鸦带斜阳归远树)(67)夜舍花(柳暝河桥)(68) 浣溪沙(门隔花深梦旧游)(68)惜黄花慢(送客吴皋)(68)
刘克庄
沁园春(何处相逢)(69) 贺新郎(北望神州路)(70) 摸鱼儿(怪新年倚楼看镜)(71) 临江仙(去岁越王台上饮)(71)
蒋捷
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72) 一剪梅(一片春愁待酒浇)(72)
周密
一萼红(步深幽)(72)
王沂孙
齐天乐(一襟馀恨宫魂断)(73) 眉妩(渐新痕悬柳)(74)
张炎
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75) 高阳台(接叶巢莺)(77)台城路(十年前事翻疑梦)(77)
二、诗
林逋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78) 山梅小园(79)
寇辈
春日登楼怀归(79)
杨亿
无题(80)
王禹俑
寒食(81) 村行(81)
梅尧臣
鲁山山行(82) 东溪(82) 书哀(83)
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83) 哭曼卿(86) 淮中晚泊犊头(86)
欧阳修
戏答元珍(86) 晚泊岳阳(87) 赠王介甫(88)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88)
王令
暑热思风(88) 感愤(89)
王安石
河北民(89) 夜直(90) 葛溪驿(91) 泊船瓜洲(91)钟山晚步(92) 钟山即事(92) 北山(92)
苏轼
和子由渑池怀旧(93)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93)百步洪二首(其一)(94) 东坡(95) 纵笔(96) 饮湖上初睛后雨二首(其二)(96) 汲江煎茶(97)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97) 海棠(98) 游金山寺(98) 荔枝叹(99)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先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登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99)
张耒
感春十三首(其一)(100) 初见嵩山(100)
秦观
春日五首(其二)(100)
黄庭坚
戏呈孔毅父(100) 寄黄几复(101)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其一)(103) (其二)(104) 登快阁(104)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其一)(105) (其六)(105)
三、文
元代部分
一、诗
二、文
三、小说
四、散曲
五、杂剧
六、南戏
明代部分
一、诗
二、文
三、小说
四、戏曲
清代部分
一、诗
二、词
三、文
四、小说
五、戏曲
近代部分
一、诗
二、词
三、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