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猪博弈理论

合集下载

智猪博弈_精品文档

智猪博弈_精品文档

博学笃行自强不息
智猪博弈
智猪博弈是一种常见的博弈论问题,它是由两个参与者即智猪A和智猪B进行的博弈。

智猪A和智猪B轮流选择采取合作或背叛的策略。

如果两个智猪都选择合作,他们会得到较高的收益。

但如果一
人选择合作,而另一人选择背叛,则背叛者将得到高收益,而合作
者将得到较低收益。

如果两人都选择背叛,则他们都会得到较低的
收益。

智猪博弈的核心是在合作和背叛之间做出选择。

传统的智猪博弈理
论认为,最优策略是背叛,即无论对方选择什么,自己都选择背叛,因为这样可以获得最高的收益。

但如果两个智猪能够在长期内进行
博弈,并且能够相互合作,他们将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智猪博弈有很多变体和扩展,例如重复博弈、零和博弈等。

在现实
生活中,智猪博弈的思想也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商业谈判、国
际关系等。

1。

智猪博弈理

智猪博弈理

智猪博弈理论拼音:Zhìzhū Bóyì Lǐlùn(Zhizhu Boyi Lilun)英文:Boxed Pig Game同义词条:Boxed Pig Game目录[ 隐藏 ]∙1智猪博弈理论简介∙2经典案例∙3智猪博弈理论的启示∙4从“智猪博弈”到“新智猪博弈”∙5“新智猪博弈”理论的运用智猪博弈理论: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

猪圈的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

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

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一点残羹。

智猪博弈理论在博弈论(Game Theory)经济学中,“智猪博弈”是一个着名的纳什均衡的例子。

假设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

猪圈很长,一头有一踏板,另一头是饲料的出口和食槽。

猪每踩一下踏板,另一边就会有相当于10份的猪食进槽,但是踩踏板以后跑到食槽所需要付出的“劳动”,加起来要消耗相当于2份的猪食。

问题是踏板和食槽分置笼子的两端,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

踩踏板的猪付出劳动跑到食槽的时候,坐享其成的另一头猪早已吃了不少。

“笼中猪”博弈的具体情况如下:如果两只猪同时踩踏板,同时跑向食槽,大猪吃进7份,得益5份,小猪吃进3份,实得1份;如果大猪踩踏板后跑向食槽,这时小猪抢先,吃进4份,实得4份,大猪吃进6份,付出2份,得益4份;如果大猪等待,小猪踩踏板,大猪先吃,吃进9份,得益9份,小猪吃进1份,但是付出了2份,实得-1份;如果双方都懒得动,所得都是0。

利益分配格局决定两头猪的理性选择:小猪踩踏板只能吃到一份,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4份。

对小猪而言,无论大猪是否踩动踏板,小猪将选择“搭便车”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这是最好的选择。

智猪博弈——博弈案例讲解

智猪博弈——博弈案例讲解

智猪博弈——博弈案例讲解博弈理论(game theory)是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所研究的是人们的决策选择以及相应的均衡问题。

举一个经典的博弈案例有助于我们了解什么是博弈,这就是著名的“智猪博弈“。

这个例子讲的是: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

猪圈的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

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

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一点残羹。

现在问:“两只猪各会采取什么策略,“答案是:小猪将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则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

这个博弈结果被经济学家们用来解释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现象,其中也包括本人在北航澡堂里所遇到的那次经历。

上个星期天我在澡堂里当了一次大猪。

那时我们第一批冲进了澡堂,结果发现水管里的水还没有放尽。

谁先踩踏板,谁就会溅一身的凉水;如果大家都不先踩踏板,显然就都洗不成澡。

但如果一部分人先踩踏板,另一部分人就可以……于是满浴室的人们就象“智猪“那样博弈了起来。

博弈的结果是:大家都不去踩那踏板,而是看着一个“大猪“--笔者本人,在那里傻乎乎地淋着冷水。

一个淋浴器的放水速度实在太慢了,冰凉的水流没完没了地溅在身上,冻得龇牙咧嘴的我环顾了一下四周才惊异地发现,大家都瑟瑟的站在那里,不时地抬头看着我头顶那喷涌的淋浴。

我这才明白原来他们是在等我一个人把冷水排净~这下我真的僵硬了,随后的冰冷感觉可以用“悲壮“来形容。

我要感谢后来走进浴室的另一位“大猪“帮我放水,缓解并缩短了我的苦难,也使这些“小猪“们欢快的洗上了热水澡。

聪明的“小猪“们依靠沉着和智慧在这场“智猪博弈“中轻松地击败了“大猪“。

败下阵来以后,我对这次经历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得出以下几条结论: 首先,如果我和另外一只“大猪“不首先踩踏板,“小猪“中会不会有人首先去踩踏板,我认为一定会有的。

智猪博弈理论

智猪博弈理论

运用新智猪博弈理论在市场转型中赢得主动权陈刚“智猪博弈”的典型环境有一个特点,就是按铃的一方在争食中处于劣势。

如何做到“敌动我不动”,始终处于主动从“智猪博弈”到“新智猪博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纳什曾经以“非合作博弈论”为基础,提出了“智猪博弈”案例:假设猪圈里有一大一小两只猪,猪圈的一头有一个猪食槽,另一头有一个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先一下按钮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

按钮付出的劳动值2个单位,按钮和食槽距离较远。

如果两只猪同时按钮,再一起跑过去吃,大猪可吃到7个单位,小猪吃到3个单位,减去劳动耗费各自2个单位,大猪净得益5个单位,小猪净得益1个单位;若小猪去按,大猪先吃,大猪可吃到9个单位,小猪则只能吃到1个单位,再减去按钮劳动耗费,小猪是净亏损1个单位;若大猪按钮,小猪等着先吃,大猪吃到6个单位,去掉按钮劳动耗费2个单位净得4个单位,小猪也净得4个单位。

“智猪博弈”理论非常适用于经济领域中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的关系处理。

它的一般结论是从小猪立场考虑的最佳选择,认为小猪应耐心等待大猪去按钮,才能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

而对大猪而言呢?无疑是让小猪先按钮,自己等待。

既然参与博弈的各方都是有能力作出理性选择的独立个体,那么大猪必须使用各种策略来诱使小猪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

这样一种演绎,学界称为“新智猪博弈”。

“新智猪博弈”理论的运用不少国外著名品牌对中国市场的切入都采取了“新智猪博弈”策略。

早在2003年,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零售和分销及服务集团——美国百思买集团,对中国市场一直持观望态度,虽然相继在北京、深圳、上海设立了办事处,但门店却无踪影。

一来,外资家电连锁渠道商在开新门店前与中国企业会有所不同,他们花在调研上的时间非常多;更重要的是,百思买在静观国美、永乐等中国新锐企业花钱、花力气把中国家电零售市场的基础打好,再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切入这块市场坐享渔利——以较低价格采购我国家电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销售,获得较大的毛利。

智猪博弈综合版

智猪博弈综合版

国产手机占有率
山寨机的发展
• 第一阶段 做工粗糙 简单模仿
• 第二阶段 贴身肉搏 真假难分 • 第三阶段 主动出击 创新不断 • 第四阶段 远销海外 创国际品牌。
天语E71 -诺基亚E71-中兴N72
真假iphone
山寨魅族M9
创意VS雷人
智猪博弈在证券市场中的应用
股票市场参与人特征、博弈类型和一般假设
智猪博弈
1、智猪博弈分析 2、博弈解决方案 3、博弈现实应用
1、智猪博弈分析
博弈背景:
猪圈中有一头大猪和一头小猪,在猪圈的一端设有一个按钮,每 按一下,猪圈另一端的食槽中就会有10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每按一 下按钮会耗去相当于2单位猪食的成本。
支付矩阵:
大猪 小猪 (按,按)=(7,3) (按,等)=(6,4) 减去成本 (等,按)=(9,1) (等,等)=(0,0)
• 一个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例子,其纳什均衡是大猪按, 小猪等待
• 庄家要获利,只有自己收集信息,利用大资金的优势拉 升个股,获取差价。散户既无能力收集信息,也无能力 操纵价格,其最优战略只能是跟庄家。
实际情况分析
• 由于有大量的在等待的中小投资者的存在,机构投资 者和大户完全可以通过另外的办法来达到自己取得 收益的目的 • 机构投资者和大户真正的“按按钮策略”:“新智猪 博弈”
• 小猪:国产品牌,如多普达、联想、金立、天语 • 众多山寨机
故事发展进程表
• • • • • • • 1999前 1999年 2004年 2005年 2007年 2009年 至今 洋派独尊。 国产品牌面市,经历辉煌 国产品牌败北败北 山寨机发展,“农村包围城市” 手机牌照制度取消,竞争白日化 3G牌照发放,机危并存

信息经济学理论之一:冷战、智猪与博弈理论

信息经济学理论之一:冷战、智猪与博弈理论

信息经济学理论之一:冷战、智猪与博弈理论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

这个例子讲的是: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

猪圈的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

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

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一点残羹。

现在问:"两只猪各会采取什么策略?"答案是:小猪将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则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

但是,事实上这个例子往往用来比喻企业博弈时,完全相反的情况。

首先规则略有不同,但更符合实际。

规则1. 先踩踏板的猪只能吃20%,另一只等在边上的可以吃80% (不管多少就是先踩者吃亏)规则2. 猪越小越容易饿死。

我们来看结果,大猪不担心饿死,小猪担心,所以小猪只能先踩踏板,大猪只要轻松等吃80%就可以了,小猪往往吃力不讨好,但是不得不做。

而且,大猪吃得越是多,越是可以保持大猪的领先地位,小猪吃得少跑得多只能仍旧是小猪。

差距就会越拉越大。

结论:强势垄断的企业在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弱势企业往往会被远远甩开,也可解释经济分配过程中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

即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富者更富,贫者更贫。

智猪博弈用句通俗的话来形容就是“枪打出头鸟”。

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就是在企业中,不论国企还是民企或是外企,在企业内部总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小团体。

套用组织行为学的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存在各种非正式组织。

而每一个团体都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冲突。

这时,每个团体都会推选出各自的代言人。

这些代言人是为集体利益(如争取加薪或增加福利等)作出积极行动的领头人。

但我们这时会发现,被推选为代言人的总是那些胸无城府、意气用事的人。

然而,群体活动的最大受益者“小猪”们则永远躲在幕后。

运筹学智猪博弈论文

运筹学智猪博弈论文

运筹学期中论文——“智猪博弈”问题及其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应用选题背景:人们通常认为,在一个双方公平、公正、合理和共享竞争环境中,在能力上占有优势的一方会更容易的享有资源。

而“智猪博弈”这个例子却似乎得出了有悖于常理的结论——有时占有更多资源者,必须承担更多的义务。

其实这个有趣的例子多个领域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很多风云变幻的大事却恰恰遵循着这个简单的小道理。

大到国家政策的建设,小到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我们都可以从“智猪博弈”理论中得到启发。

本文就将结合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智猪博弈”问题进行研究。

问题描述: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

猪圈的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将有相当于10个单位的猪食流进食槽,踩完踏板之后跑到食槽所需要付出的“劳动”,要消耗相当于2个单位的猪食。

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

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刚好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到另一半残羹。

如果两只猪同时踩踏板,再一起跑到食槽吃,大猪吃到7个单位,小猪吃到3个单位。

如果大猪踩踏板,小猪等着先吃,大猪再赶过去吃,大猪吃到6个单位,小猪吃到4个单位。

如果小猪踩踏板,大猪等着先吃,大猪吃到9个单位,小猪吃到1个单位分析与求解:位。

4)如果大家都等待,结果是谁都吃不到,大猪小猪都得0个单位。

由上分析可看出,“智猪博弈”问题最优解是大猪去踩踏板,而小猪只需等着分享大猪的劳动果实。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也时常发生,因为人们总想付出最少的劳动,得到最大的回报。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说的正是这样一个道理。

这三个和尚都想做“小猪”,却不想付出劳动,不愿承担起“大猪”的义务,最后导致每个人都无法获得利益。

“智猪博弈”与中小企业发展:“智猪博弈”的理论引人深思,其中更可觅得一点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之道。

博弈论智猪博弈

博弈论智猪博弈

市场竞争中的“智猪”模型分析学号姓名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越来越激烈,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

其本身的实力不容忽视,但其运用的策略也至关重要。

本文运用“智猪”博弈模型来谈谈对其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智猪博弈市场竞争制度一:什么是博弈论?(一)博弈是指一些个人、团队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可能的行为或策略集合中进行选择并实施,各自从中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

(二)博弈论是一种关于游戏的理论,又叫做对弈论,是一门以数学为基础,研究对抗冲突中最优解问题的学科。

(三)一个标准的博弈应当包括:1.博弈的参与人,又称局中人,是指博弈中独立决策、独立承担后果,一自身利益最大化来选择行动的决策主体,局中人以最终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2.博弈行为,是指参与人的所有可能的策略或行动的集合。

3.博弈信息,是指参与人在博弈过程中所掌握的对选择策略有帮助的情报知识,特别是有关其他参与人的特征和行动的知识,即该参与人所掌握的其他参与人的对其决策有影响的所有知识。

4.博弈策略,又称战略,是指参与人可选择的全部行为或策略的集合。

5.博弈的次序,即博弈参加者做出策略选择的先后顺序。

6.博弈方的收益,是指参与人从博弈中做出决策选择后的所得和所失。

7.结果,是指博弈分析者感兴趣的要素集合。

8.均衡,是指所有参与人的最优策略或行动的组合。

二、“智猪”博弈模型(一)智猪博弈是经济学中经常讲的一个经典博弈实例。

这个案例讲的是:有一大一小两头猪在同一个食槽进食,在食槽的另一端安装有一个控制猪食供应量的按钮,在每次进食前,至少要有一头猪过去按按钮,他们才能获得食物。

模型还假定:每按一次按钮可出8单位食物,但按按钮要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

若大猪先到食槽,则大猪得到7单位的食物,而小猪仅得到1单位的食物:若小猪先到,则大猪小猪各得到4单位得食物;若两猪同时到,则大猪得到5单位,小猪得到3单位食物。

智猪博弈理论ppt课件

智猪博弈理论ppt课件

VS
静态分析的局限性
智猪博弈理论通常是在静态环境中进行分 析,但现实中的决策环境是动态变化的, 这可能影响理论的应用和解释力。
实际操作中的困难
数据收集的难度
在实践中应用智猪博弈理论时,需要 大量数据支持。然而,由于各种原因 (如隐私保护、数据获取成本高等) ,数据收集可能面临较大困难。
实际操作的复杂性
社会规范形成
在社会规范形成过程中,智猪博弈理论说明了为何某些规范可能由大团体主导, 小团体则可能选择跟随。这种现象在很多社会现象中都有所体现,如文化习俗、 道德规范等。
国际关系案例
大国博弈
在国际关系中,智猪博弈理论可以解释大国的策略选择。例如,当两个大国进行博弈时 ,一个大国可能选择主动出击,另一个大国则可能选择等待和观察,以寻求更有利的时
尽管智猪博弈理论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环境的不确 定性、参与者行为的不可预测性等因 素,可能导致理论应用效果不佳。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拓展理论应用范围
未来研究可以尝试将智猪博弈理论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以检验 其普适性和解释力。
加强跨学科研究
可以尝试将智猪博弈理论与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研 究,以更全面地理解这一理论。
特点
该理论强调参与者的智慧和策略选择 ,以及这些选择对博弈结果的影响。 它适用于各种场景,包括商业竞争、 政治谈判、人际关系等。
理论背景
起源
智猪博弈理论起源于中国古代的 兵法思想和现代博弈论的结合, 强调在博弈中运用智慧和策略来 获得优势。
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智猪博弈 理论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 用和发展,成为现代博弈论的一 个重要分支。
策略选择的重要性

博弈论经典案例《智猪博弈》

博弈论经典案例《智猪博弈》

博弈论经典案例《智猪博弈》第一篇:博弈论经典案例《智猪博弈》智猪博弈在经济学中,“在经济学中,“智猪博弈(”Pigs’payoffs)(Boxed Pigs)是一个著名博弈论例子。

这个例子讲的是: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

猪圈的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

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

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刚好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到另一半残羹。

那么,两只猪各会采取什么策略?答案是:小猪将选择“搭便车”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则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

原因何在?因为,小猪踩踏板将一无所获,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食物。

对小猪而言,无论大猪是否踩动踏板,不踩踏板总是好的选择。

反观大猪,已明知小猪是不会去踩动踏板的,自己亲自去踩踏板总比不踩强吧,所以只好亲力亲为了。

“小猪躺着大猪跑”的现象是由于故事中的游戏规则所导致的。

规则的核心指标是:每次落下的事物数量和踏板与投食口之间的距离。

如果改变一下核心指标,猪圈里还会出现同样的“小猪躺着大猪跑”的景象吗?试试看。

改变方案一:减量方案。

投食仅原来的一半分量。

结果是小智猪博弈猪大猪都不去踩踏板了。

小猪去踩,大猪将会把食物吃完;大猪去踩,小猪将也会把食物吃完。

谁去踩踏板,就意味着为对方贡献食物,所以谁也不会有踩踏板的动力了。

如果目的是想让猪们去多踩踏板,这个游戏规则的设计显然是失败的。

改变方案二:增量方案。

投食为原来的一倍分量。

结果是小猪、大猪都会去踩踏板。

谁想吃,谁就会去踩踏板。

反正对方不会一次把食物吃完。

小猪和大猪相当于生活在物质相对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以竞争意识却不会很强。

对于游戏规则的设计者来说,这个规则的成本相当高(每次提供双份的食物);而且因为竞争不强烈,想让猪们去多踩踏板的效果并不好。

智猪博弈论——大猪的抉择

智猪博弈论——大猪的抉择

智猪博弈论——大猪的抉择智猪博弈由约翰·纳什(JohnFNash)提出,是博弈论中非常经典的经济讨论话题,为什么说是经济学呢?因为涉及了支出与收益。

智猪博弈中是说有两头智慧非常高的一大一小猪,旁边有一个食槽,也有一个放食开关,只有触动开关才能把10份食物放出,但是按动开关的时候无法吃到食物,因为有一段距离,跑去按动开关需要消耗2份体力(一来一回),由于大小猪进食速度不同,食物分配为7:3,讨论该谁去触动开关放食比较合适。

不讨论胁迫,不讨论杀死对方,不讨论其他外加因素。

主要有一下四种情况:对于小猪来说,显然不按是比较好的选择,因为最高收益可以到4。

但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大猪如何抉择才使得自己的收益最高,才能保持自己的大猪地位,经济市场是无情的,稍不注意就会有小猪吃大猪的情况,小猪成长起来也是对大猪的实实在在威胁。

为了考虑到实际情况,我们假设小猪体重为x kg,大猪体重是小猪的n倍,即nx kg,食物转化为体重的比率为y,每天每体重消耗率为 k %,当消耗到体重的z %时为生死存亡时刻。

问题1:如何抉择使得大猪获得的收益比体重高于小猪。

从上述计算来说,大猪抉择时应该考虑自己的体重,只有在自己体重大于小猪1倍至5倍时,才有动力去按,对于大猪来说,最优解是让小猪去按。

问题2:如果都选择等待,那应该等待多久?由于消耗率相同,所以两者等待时间相同,即T<=z/k;当然消耗率不同,承受力不同,时间也不一样。

问题3:若大猪去按,怎样防止小猪威胁大猪的地位?设经过T天以后,小猪体重超过大猪:由于上述不等式左边不知正负性,所以无法除。

算入消耗则为:其中(5-n)这项是指分配比5:1,若分配比为9:-1,则为(9-n),若分配比为4:4,则为(4-n),问题4:上述不等式有何意义以大猪类比大公司,小猪类比小公司,上述不等式就是谁生谁死。

一般来说,公司如果管理得当,收益转为纯收入更高,消耗率更低,更有机会生存。

第二卷智猪博弈案例

第二卷智猪博弈案例

第二卷智猪博弈案例在博弈论经济学中,有一个博弈叫“智猪博弈”,“智猪博弈”是一个著名的纳什均衡的例子。

其内容是这样的: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有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按一下按钮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谁按按钮就会首先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我们来分析一下,若大猪先到槽边,大小猪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9∶1;大猪,小猪同时到槽边,收益比是7∶3;小猪先到槽边,收益比是6∶4。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两头猪都有智慧的前提下,最好的结果是小猪选择等待。

1在博弈论经济学中,有一个博弈叫“智猪博弈”,“智猪博弈”是一个著名的纳什均衡的例子。

其内容是这样的: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有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按一下按钮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谁按按钮就会首先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我们来分析一下,若大猪先到槽边,大小猪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9∶1;大猪,小猪同时到槽边,收益比是7∶3;小猪先到槽边,收益比是6∶4。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两头猪都有智慧的前提下,最好的结果是小猪选择等待。

实际上小猪选择等待,让大猪去按控制按钮,而自己选择“坐船”(或称为搭便车)的原因很简单:在大猪选择行动的前提下,小猪也行动的话,小猪可得到1个单位的纯收益(吃到3个单位食品的同时也耗费2个单位的成本,以下纯收益计算相同),而小猪等待的话,则可以获得4个单位的纯收益,等待优于行动;在大猪选择等待的前提下,小猪如果行动的话,小猪的收入将不抵成本,纯收益为-1单位,如果小猪也选择等待的话,那么小猪的收益为零,成本也为零,总之,等待还是要优于行动。

用博弈论中的报酬矩阵可以更清晰的刻画出小猪的选择:从矩阵中可以看出,当大猪选择行动的时候,小猪如果行动,其收益是1,而小猪等待的话,收益是4,所以小猪选择等待;当大猪选择等待的时候,小猪如果行动的话,其收益是-1,而小猪等待的话,收益是0,所以小猪也选择等待。

智猪博弈

智猪博弈
智猪博弈
博弈理论(game theory)是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之一,它所研究的是人们的决策选择以 及相应的均衡问题。举一个经典的博弈案例——“智猪博弈”。
1、智猪博弈分析
博弈背景: 猪圈中有一头大猪和一头小猪,在猪圈的一端设有一 个按钮,每按一下,猪圈另一端的食槽中就会有 10 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每按一下按钮会耗去相当于2 单位猪食的成本。如果小猪按钮,大猪先到食槽, 则大猪吃9单位的食物,小猪吃1单位食物;若两猪 都按钮,同时到食槽,则大猪吃7单位,小猪吃3单 位;若大猪按钮,小猪先到食槽,则大猪吃6单位, 小猪吃4单位食物。
2、博弈解决方案
“智猪博弈”的核心指标:食物数量、踏板与食槽、 之间的距离。
(1)减量方案:食物只有原来的一半=5个单位
小猪 按 大猪 按 等待 等待 •小猪大猪都不去踩 踏板。
1.5,-0.5 5,-2
0,3 0,0
(2)增量方案:食物是原来的两倍,也就是20个单位的 食物(小猪两个单位可以吃饱)。
小猪 按 大猪 按 等待 等待
•小猪大猪都会去踩 踏板。 •成本提高,激励不 足
12,4 16,2
10.5,7.5 0 ,0
(3)移位方案:食槽和踏板放置一块。 假设:谁按踏板,谁会将食物全部吃完。
小猪 按 大猪 按 等待 等待
7 ,3
10,0
小猪和大猪都在拼 命地抢着踩踏板
0,10
0,0
孰好孰坏?
如何破解平衡呢?
旧的平衡
博弈
存在问题:
新的平衡
1、大猪的困惑? 2、社会资源最优? 第三个方案 满足(这个 方案假设极 端) 现实中,大猪困惑依 靠自身如何解决? 政府、企业规则的设定 将一定程度避免小猪 “搭便车”的行为。

智猪博弈案例整理

智猪博弈案例整理

智猪博弈案例整理智猪博弈是博弈论中的一种博弈形式,特点是双方参与者在决策时具有局部信息,需要根据对手的动作做出自己的决策。

以下是几个经典智猪博弈案例的整理:1.博弈人数为2的智猪博弈假设有两个智猪A和B参与博弈,每个智猪可以选择合作或背叛对方。

如果两个智猪都合作,每个人得到3个单位的收益;如果两个智猪都背叛,每个人得到1个单位的收益;如果一个智猪背叛而另一个合作,则合作的智猪得到0个单位的收益,背叛的智猪得到5个单位的收益。

在这个案例中,智猪A和B的收益是相互影响的,每个智猪的最佳策略是根据对方的动作来决定自己的决策。

如果一个智猪认为另一个智猪会合作,那么最佳策略就是背叛对方,以获取更大的收益。

但是,如果两个智猪都采取这个策略,那么双方都会得到最小的收益。

2.博弈人数为多的智猪博弈假设有三个智猪A、B和C参与博弈,每个智猪可以选择合作或背叛其他两个智猪。

如果三个智猪都合作,每个人得到3个单位的收益;如果三个智猪都背叛,每个人得到1个单位的收益;如果一个智猪背叛而其他两个合作,则合作的两个智猪得到0个单位的收益,背叛的智猪得到5个单位的收益。

在这个案例中,每个智猪的收益同样是相互影响的,而且与决策涉及的智猪数量有关。

每个智猪的最佳策略是根据其他智猪的动作来决定自己的决策。

如果一个智猪认为其他两个智猪都会合作,那么最佳策略就是背叛其他两个智猪,以获取更大的收益。

但是,如果三个智猪都采取这个策略,那么双方都会得到最小的收益。

3.环形智猪博弈假设有n个智猪A1,A2,...,An参与环形博弈,每个智猪可以选择合作或背叛相邻的智猪。

每个智猪的收益取决于与其合作或背叛的智猪的决策。

在这个案例中,每个智猪面临的决策是基于它相邻的两个智猪的动作。

每个智猪的最佳策略是根据相邻智猪的动作来决定自己的决策,以最大化自己的收益。

这种智猪博弈模型可以用于研究多人博弈中的合作与背叛的变化。

总结起来,智猪博弈是博弈论中的一种重要模型,其特点是参与者在决策时具有局部信息,需要根据对手的动作做出自己的决策。

2 智猪博弈

2 智猪博弈

在神仙宣布“至少有一个男人是不忠的” 之前,每个女人其实都知道这个事实,这个宣 布似乎并没有增加这些女人的知识——关于村 里男人不忠行为的知识。但为什么神仙的宣布 会使得村里的女人产生了对她们的丈夫的屠杀 行为呢? 这是因为,神仙的宣布使得这个群体里的 女人的知识结构发生了变化,本来“至少有一 个男人是不忠”对每个女人都是知识,但不是 公共知识,而神仙的宣布使得这个事实成为公 共知识。
例子 为什么中小企业不会花钱去开发新 产品? 在技术创新市场上,大企业是大猪, 它们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创新,开发 新产品,而中小企业是小猪,不会进行 大规模技术创新,而是等待大企业的新 产品形成新的市场后生产 模仿大企业的新产品的产 品去销售。
例子 为什么只有大企业才会花巨额金 钱打广告?
大企业是大猪,中小企 业是小猪。大企业投入大量 资金为产品打广告,中小企 业等大企业的广告为产品打开销路形成市场后 才生产类似产品进行销售。
山村大屠杀
有一个偏僻的山村,居住着100对夫妻,在这里, 女人掌权,她们会杀掉对自己不忠的丈夫,而且就在 发现的当天执行,但必须证据确凿。当其中一个女人 发现一男人对其妻子不忠时,她会向其他女人散布这 个消息,但从来不对他的妻子说。因此最后,一个男 人不忠,除了其妻子不知道外,其他女人都知道。 实际上,这100个男人都是不忠的。但每个女人 不知道自己的男人不忠。一位无所不知的神仙对这 100个妻子说,”在你们丈夫中间,至少有一个是不忠 的”。 结果,前99天,村里风平浪静,但到了第100天,村 里发生了一场大屠杀,所有女人都杀死了她们的丈夫。 这是为什么?
事实上村里有100个男人不忠那么这样的推理会继续到99天就是说前99天每个女人都没有怀疑到自己的丈夫而当第100天的时候每个女人都确定的推理出她的丈夫不忠于是村子里便发生了一场大屠杀所有的男人都被他们的妻子杀死

“智猪博弈”对公司绩效管理的启示

“智猪博弈”对公司绩效管理的启示

“智猪博弈”对公司绩效管理的启示“智猪博弈”模型是一个博弈论经济学中的著名模型,它给出了有悖效率与公平的“小猪躺着大猪跑”均衡解。

通过分析该模型得出规则是导致“小猪躺着大猪跑”现象的根本原因。

本文通过分析因规则改变而产生的改进“智猪博弈”模型得出了公司只有建立对内体现公平性,对外保持竞争性的绩效管理体制才能提高公司的竞争力,使公司立于不败之地的启示。

标签:智猪博弈绩效管理启示一、“智猪博弈”模型在博弈论经济学中,“智猪博弈”是一个著名的纳什均衡的例子。

“智猪博弈”讲的是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

猪圈的一头有一个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一个按钮,控制着猪食的供应。

按一下按钮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按按钮的劳动将消耗相当于2个单位的猪食。

若大猪等待,小猪按,大猪吃9 个单位,小猪只能吃1个单位;若大猪按动按钮,小猪等待,大猪吃6个单位,小猪吃4个单位;若两头猪同时按,大小猪分别吃7个单位和3个单位,若两头猪同时不按,大小猪吃不到任何食物。

由此可以得出如下图所示不同的博弈策略下大猪、小猪的收入和收益矩阵。

如表1。

分析上图矩阵得出:如果大猪按的话,小猪按:收益1个单位,不按:收益4个单位,所以小猪选择不按;如果大猪不按的话,小猪按:收益为-1个单位,不按:收益为0个单位,所以小猪选择不按。

综上所述,不管大猪按还是不按,小猪的最优策略就是选择不按。

如果小猪不按的话,大猪按:收益为4个单位,不按:收益为0,所以大猪选择按。

根据纳什均衡原理,“智猪博弈”的均衡解就是大猪按,小猪不按,于是就出现了“小猪躺着大猪跑”的现象。

“智猪博弈”给了小猪以等待为最佳策略的启示。

小猪未能参与竞争创造价值,也能获得与参与竞争创造价值的大猪一样多的收益。

它反映了社会资源配置无效率和不公平。

二、改进“智猪博弈”的模型是什么导致“小猪躺着大猪跑”的现象?我们不能简单的指责“小猪”而同情“大猪”。

智猪博弈的困境,是对参与博弈的所有主体提出的一个难题。

博弈论案例分析

博弈论案例分析

博弈论案例分析博弈论分析一、经济学中的“智猪博弈”(Pigs’payoffs)这个例子讲的是: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

猪圈的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

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

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刚好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到另一半残羹。

那么,两只猪各会采取什么策略?答案是:小猪将选择“搭便车”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则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

原因何在?因为,小猪踩踏板将一无所获,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食物。

对小猪而言,无论大猪是否踩动踏板,不踩踏板总是好的选择。

反观大猪,已明知小猪是不会去踩动踏板的,自己亲自去踩踏板总比不踩强吧,所以只好亲力亲为了。

“小猪躺着大猪跑”的现象是由于故事中的游戏规则所导致的。

规则的核心指标是:每次落下的事物数量和踏板与投食口之间的距离。

如果改变一下核心指标,猪圈里还会出现同样的“小猪躺着大猪跑”的景象吗?试试看。

改变方案一:减量方案。

投食仅原来的一半分量。

结果是小猪大猪都不去踩踏板了。

小猪去踩,大猪将会把食物吃完;大猪去踩,小猪将也会把食物吃完。

谁去踩踏板,就意味着为对方贡献食物,所以谁也不会有踩踏板的动力了。

如果目的是想让猪们去多踩踏板,这个游戏规则的设计显然是失败的。

改变方案二:增量方案。

投食为原来的一倍分量。

结果是小猪、大猪都会去踩踏板。

谁想吃,谁就会去踩踏板。

反正对方不会一次把食物吃完。

小猪和大猪相当于生活在物质相对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以竞争意识却不会很强。

对于游戏规则的设计者来说,这个规则的成本相当高(每次提供双份的食物);而且因为竞争不强烈,想让猪们去多踩踏板的效果并不好。

改变方案三:减量加移位方案。

投食仅原来的一半分量,但同时将投食口移到踏板附近。

博弈论经典模型——智猪博弈

博弈论经典模型——智猪博弈

智猪博弈博弈论里面有个十分卡通化的博弈模型,叫做“智猪博弈”(Pigs' payoffs)。

整个故事是这样的:笼子里面有两只猪,一只大,一只小。

笼子很长,一头有一个踏板,另一头是饲料的出口和食槽。

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

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

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刚好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到另一半残羹。

如果定量地来看,踩一下踏板,将有相当于10个单位的猪食流进食槽,但是踩完踏板之后跑到食槽所需要付出的“劳动”,要消耗相当于2个单位的猪食。

如果两只猪同时踩踏板,再一起跑到食槽吃,大猪吃到7个单位,小猪吃到3个单位,减去劳动耗费各自2个单位,大猪净得益5个单位,小猪净得益1个单位。

如果大猪踩踏板,小猪等着先吃,大猪再赶过去吃,大猪吃到6个单位,去掉踩踏板的劳动耗费2个单位净得4个单位,小猪也吃到4个单位。

如果小猪踩踏板,大猪等着先吃,大猪吃到9个单位,小猪吃到1个单位,再减去踩踏板的劳动耗费,小猪是净亏损1个单位。

表:大猪与小猪的策略如果大家都等待,结果是谁都吃不到。

可以得出结论,唯一解是大猪踩踏板,小猪等待。

我们把这个博弈用矩阵的形式表达,见上图:1.在矩阵的左上角,大猪踩踏板,小猪也踩踏板,大猪、小猪各得到5个单位食物和1个单位食物;2.在矩阵的左下角,大猪等待,小猪踩踏板,大猪、小猪各得到9个单位食物和-1个单位食物;3.在矩阵的右上角,大猪踩踏板,小猪等待,大猪、小猪都各得到4个单位食物;4.在矩阵的右下角,大猪、小猪等待,大猪、小猪都得不到食物。

那么,两只猪各会采取什么策略?令人出乎意料的是,答案居然是:小猪将选择“搭便车”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则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

原因何在呢?因为,小猪踩踏板将一无所获,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食物。

“智猪博弈”

“智猪博弈”
食 槽 边 ; 而 大 猪 则 为 一 点 残 羹 不 知 强 。
三 — — 减 量 加 移 位 的 办 法 , 奖 励 并 非 人 对 于 游 戏 规 则 的 设 计 者 来 说 , 这 个 人 有份 ,而 是直接 针对个 人 ( 如业 务按
疲倦地奔忙于踏 板和食槽之 间。
对 原 因 何 在 ? 因 为 , 小 猪 踩 踏 规 则 的成本相 当高 ( 次提供 双份 的食 比 例 提 成 ) , 既 节 约 了 成 本 ( 公 司 而 每 搭 板将 一无 所获 ,不踩 踏板 反而 能吃 物 );而且 因为竞 争不 强烈 ,想让 猪们 言 ) , 又 消 除 了 “ 便 车 ”现 象 , 能 实
编辑
社 _峰
, ,
对于制 订各种经济管理游戏规则的人 ,必须深谙该理论指标改变 的个中道理 。
: } f :文 若冰
在 so Pp a iy gf f '
是 一个 著 名 博 弈 论 例 子 。
物数量和踏 板与投食 口之 间的距离 。
争 中的弱者 ( 小猪 ) 以等待 为最佳 策 略
去踩 动踏板 的 , 自己亲 自去踩踏 板 踏板 附近 。结 果呢 ,小猪 和大猪 都在 拼 股市 上等 待庄 家抬轿 的散 户 ;等 待产业 总 比不踩 强吧 ,所 以只好 亲力亲 为 命抢 着踩踏 板 。等待 者不 得食 ,而 多劳 市场 中 出现具 有赢利 能力 新产 品、继 而
了。
如果 改变 一下 核心 指标 ,猪 圈里还 的启 发 。但 是对 于社 会而 言, 因为小猪 源 配置 的并 不是最 佳状 态 。为使 资源最
会 出现 同样 的 “ 小猪躺 着 大猪跑 ”的景 未 能 参 与 竞 争 , 小 猪 搭 便 车 时 的 社 会 资 象 吗?试试看 。 改变 方 案 一 : 减 量 方 案 。投 食 仅 有 效 配 置 , 规 则 的 设 计 者 是 不 愿 看 见 有 去 踩踏 板 了。小猪 去踩 ,大 猪将会 把食 是如此 。而 能否完 全杜 绝 “ 搭便车 ”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猪博弈理论在博弈论(Game Theory)经济学中,“智猪博弈”是一个著名的纳什均衡的例子。

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

猪圈的一头有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按一下按钮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谁按按钮就会首先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若大猪先到槽边,大小猪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9∶1;同时到槽边,收益比是7∶3;小猪先到槽边,收益比是6∶4。

那么,在两头猪都有智慧的前提下,最终结果是小猪选择等待。

目录介绍博弈与制度 由智猪博弈故事得到的启示编辑本段介绍 实际上小猪选择等待,让大猪去按控制按钮,而自己选择“坐船”(或称为搭便车)的原因很简单:在大猪选择行动的前提下,小猪也行动的话,小猪可得到1个单位的纯收益(吃到3个单位食品的同时也耗费2个单位的成本,以下纯收益计算相同),而小猪等待的话,则可以获得4个单位的纯收益,等待优于行动;在大猪选择等待的前提下,小猪如果行动的话,小猪的收入将不抵成本,纯收益为-1单位,如果大猪也选择等待的话,那么小猪的收益为零,成本也为零,总之,等待还是要优于行动。

用博弈论中的报酬矩阵可以更清晰的刻画出小猪的选择:小猪行动等待大猪行动5,14,4等待9,-10,0 从矩阵中可以看出,当大猪选择行动的时候,小猪如果行动,其收益是1,而小猪等待的话,收益是4,所以小猪选择等待;当大猪选择等待的时候,小猪如果行动的话,其收益是-1,而小猪等待的话,收益是0,所以小猪也选择等待。

综合来看,无论大猪是选择行动还是等待,小猪的选择都将是等待,即等待是小猪的占优策略。

在小企业经营中,学会如何“搭便车”是一个精明的职业经理人最为基本的素质。

在某些时候,如果能够注意等待,让其他大的企业首先开发市场,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这时候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高明的管理者善于利用各种有利的条件来为自己服务。

“搭便车”实际上是提供给职业经理人面对每一项花费的另一种选择,对它的留意和研究可以给企业节省很多不必要的费用,从而使企业的管理和发展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这种现象在经济生活中十分常见,却很少为小企业的经理人所熟识。

编辑本段博弈与制度 由智猪博弈故事得到的启示 在这个例子中,对小猪而言,无论大猪是否踩动踏板,不去踩踏板总比踩踏板好。

反观大猪,明知小猪不会去踩踏板,但是去踩踏板总比不踩强,所以只好亲历亲为了。

这个案例令我们不得不思考—— 【博弈与制度】 “智猪博弈”故事给了竞争中的弱者(小猪)以等待为最佳策略的启发。

在博弈中,每一方都要想方设法攻击对方、保护自己,最终取得胜利;但同时,对方也是一个与你一样理性的人,他会这么做吗?这时就需要更高明的智慧。

博弈其实是一种斗智的竞争。

作为一门科学,博弈论就是研究不同主体之间相互影响行为的一种学问。

或者准确地说,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学问,因此也有人把它称为“对策论”。

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如何理解博弈论,如何运用博弈论原理指导企业有效管理,这是值得思考的事情。

在价格和产量决策、经济合作和经贸谈判、引进和开发新技术或新产品、参与投标拍卖、处理劳资关系,以及在与政府的关系和合作等多方面,博弈论都是企业经营者十分有效的决策工具,或者至少是比较科学的决策思路。

还有一个经典案例,是说当年英国政府将流放澳洲的犯人交给往来于澳洲之间的商船来完成,由此经常会发生因商船主或水手虐待犯人,致使大批流放人员因此死在途中(葬身大海)的事件发生。

后来大英帝国对运送犯人的办法(制度)稍加改变,流放人员仍然由往来于澳洲的商船来运送,只是运送犯人的费用要等到犯人送到澳洲后才由政府支付给商船。

仅就这样一点小小的“改变”,几乎再也没有犯人于中途死掉的事情发生。

关于这一问题,现任招商局掌门人秦晓先生在最近做客央视《对话》节目时,也谈了他的一些看法。

他认为:企业领导人应该去制定游戏规则,而不应该单纯地去做裁判。

他觉得制度应当比个人的权威和魅力更重要。

小平同志讲过一句话,说一个好的制度可以约束坏人;一个坏的制度呢可以使好人变坏。

回顾历史,我们动不动就说获诺贝尔奖学金会怎么样,爱迪生又发明了什么,但几乎少有人讲保险制度对社会进步的贡献有多大,专利制度对社会进步的贡献有多大。

于是乎,又引出另一个新的问题—— 【制度与文化】 在企业文化研究中,人们对“文化与制度”的认识经常陷入一种误区:或把二者对立起来,或把二者混为一谈,分不清二者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有人把企业文化概括成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这种从广义角度界定的企业文化,无疑把制度包含在内,即制度也是一种文化。

但如果我们从狭义角度去研究企业文化,制度只是文化的一种载体。

制度与文化属于两个不同层次的管理和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

文化管理高于制度管理。

制度更多地强调外在的监督与控制,是企业倡导的“文化底限”,即要求员工必须做到的;文化则更多地强调价值观、理想信念和道德力量,强调内在的自觉与自律,是“文化高境界”。

制度与文化是互动的。

当管理者认为某种文化需要倡导时,他可能通过培养典型的形式,也可能通过开展活动的形式来推动和传播。

但要把倡导的新文化渗透到管理过程之中,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制度则是最好的载体之一。

文化优劣或主流文化的认同度决定着制度的成本。

当企业倡导的优秀文化且主流文化认同度高时,企业制度成本就低;当企业倡导的文化适应性差且主流文化认同度低时,企业的制度成本则高。

由于制度是外在约束,当制度文化尚未形成时,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员工就可能“越轨”或不能按要求去做,其成本自然就高;当制度文化形成以后,人们自觉从事工作,制度成本就会大大降低,尤其当超越制度的文化形成时,制度成本就会更低。

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文化又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并对企业精神文化起反作用。

一定的企业机制的建立,又影响人们选择新的价值观念,成为新的精神文化的基础。

企业文化总是沿着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新的精神文化的轨迹不断发展、丰富和提高。

企业的制度文化也是企业行为文化得以贯彻的保证。

同企业职工生产、学习、娱乐、生活等方面直接发生联系的行为文化建设如何,企业经营作风是否具有活力、是否严谨,精神风貌是否高昂,人际关系是否和谐,职工文明程度是否得到提高等,无不与制度文化的保障作用有关。

由此可见,优秀企业文化的管理制度,必须是科学、完善、实用的管理方式的体现。

既然这样,有人就认为,一个企业的管理是否完善,应凭它有多少条制度来衡量,规章制度越多,说明企业管理越完善,企业越有发展潜力。

甚至还有人认为企业管理中最好不要存在管理艺术,只要企业管理制度完善了,企业就会杜绝一切可能出现的错误,这就是企业管理追求的境界。

制度真能解决一切吗?我们先看看两个例子。

美国资本市场作为世界上运作最规范及效率最高的市场之一,其运行模式一直被作为其它市场的学习对象。

可是近年来却频频暴露出一系列丑闻,先有安然事件,再有世界通讯、华尔街中介的作假行为,这不由让我们产生反思,美国有世界上最好的公司制度,有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有完善的法治体制,为何制度会失效呢?这时,我们不得不研究—— 【法治与文化】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创造价值的主要实体,它的活动需要博弈,更需要规则。

依法治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历史上最早的市场经济的确是完全的自由经济,政府只充当市场的“守夜人”。

然而,西方发达国家在历经“自由竞争”的磨难之后,深感缺乏法治的经济虽然“自由”,但所付出的代价太大,于是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经济法治,以求借助法治的力量来引导、规范和制约亚当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

作为一种制度方式,法律的存在价值在于介入社会并且调控内在的关系。

然而,就因为这样一门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学科,法学吸收了大量的研究方法去观察世界,并以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反哺于其他学科。

现在从学科的研究成果来看,不管是法学还是经济学,它们的核心主题是制度。

因为,社会科学的问题无外乎描述社会如何存在和运行的实证理论应该如何规范的理论,二者的结合则有种种所谓“改造世界”的政策主张和制度建构。

这样,市场博弈就成了法律和经济的最佳结合点。

一项法律规则会引申出一套博弈规则,签订一个契约也就意味着已经进入一种博弈。

但任何人都知道,没有一项法制是包治百病的,只有对法制的内涵有正确的理解,才不会陷入制度的陷阱之中。

同样,企业管理规章制度作为正式制度之一,是用“他律”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一种显性的制度。

但是企业仅仅有规章管理制度还是不够的,在正式制度之外有管理漏洞的空白,这就需要另一种制度来配合,那就是企业文化。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包括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正式制度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包括了政治、经济制度及由这些规则构成的等级结构。

具体到企业则指企业的产权制度、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及规章制度。

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交往中形成的、世代相传的一部分文化。

对企业而言,它主要指企业文化。

如果说企业管理制度是让想犯罪的人没有机会犯罪,那么企业文化就是让有机会犯罪的人不愿意犯罪!我们强调依法治企,是没有任何错误的,因为我们的企业还有很多人治的色彩,还没有与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接轨。

但强调的是,如果对其依赖过了头,就等于说有了法律和制度就会有一切,从这个意义上讲恐怕就有失偏颇。

无疑,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思想在企业管理中成功应用的最新成果。

这里强调企业管理要做到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有机结合,换而言之,就是在抓法治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同时,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实现企业法治。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企业家的文化。

但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机关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者,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谈文化建设,如果能够把制度建设和依法治企作为工作的切入点,不断加大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力度,这样不但能使企业文化建设产生“吹糠见米”的作用,而且也使企业文化建设有了坚实可靠的保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