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火车运行时速 提高轨道衡的准确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火车运行时速提高轨道衡数据的准确度

一、部门概况:

检测计量中心计量班组成立于2005年,现有职工27名,主要有汽车衡、火车衡、检尺、统计岗位。负责全厂的煤、石脑油、醇类等化工原料、丙烯酸系列产品、乙烯系列产品等的过衡、检尺、管道结算等计量工作。

截止到10月底,仅火车衡岗位,共完成石脑油8236车,甲醇79车,乙醇76车,丁醇35车,丁酯 110 车,乙二醇 80 车,混合苯95车,产品和原料过衡共17422车、总吨位达 55万余吨;完成煤过衡6120车次,重量20余万吨。

计量站肩负着工厂所有的进出原料和产品的计量工作,每天都有成百上千吨的进出量,真可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过衡数据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着我厂的经济利益的得失盈亏。

二、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我厂火车灌装产品的复检率一直居高不下,基本70%-80%的罐装产品轨道衡计量数据和手工检尺数据相差超过了规定限值,需要检尺人员到厂区外的轨道上爬上罐车,打开铅封和罐车盖,重新手工检尺,但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每次复检的数据与第一次检尺结果基本一致,这说明是轨道衡的数据出现了偏差。

下表是轨道衡数据和复检后两次检尺结果的对比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两次检尺差量最大只有0.105吨,而尺衡对比相差较大,可以断定检尺没有问题,问题可能出在轨道衡。

轨道衡的计量数据的偏差,不仅可能给工厂带来物料结算损失,而且由于复检率高,也给本来岗位人员就紧张的检尺人员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还浪费了大量的铅封。

三、具体实施:

针对轨道衡数据偏差大这一问题,引起中心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将此项问题列为了2010年降低损失率的重点工作之一,上报工厂,领导密切关注,在于增田厂长的亲自主持和组织下,运输车间、生产部、机动部、企管部和检测计量中心联合行动,对此项问题进行了分析实验活动。

通过现场考察和参考相关理论资料,分析认为火车的行使速度和运行状态可能是影响轨道衡数据准确度的主要因素。在运输车间的大

力协助下,在4月先后进行了两次实验包括空车和重车两部分,重车介质为石脑油,火车在5-7、5-8、8-9、9-10km/h等不同车速下重复性进行推、拉不同车速过衡实验。

轨道衡计量准确性试验数据(重车) 2010.4.5

轨道衡计量准确性试验数据(空车)2010.4.5

以下表是将同一车速的两次重车(推、拉)分别与近似车速的两

次空车进行比较,得出4组数据,同样方法得出另外4组数据

通过上述数据表明:

1、车辆匀速行进状况较好,相同车速下的一组数据偏差比较接近。

2、车速在8-9(km/h)时与发量和检尺量接近

四、解决途径:

经过实验后,于增田副厂长组织各单位就两次轨道衡试验数据结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并得出了主要结论和整改具体措施:

1、运行的时速差异和不匀速运动是造成轨道衡数据波动的主要原因。

2、轨道衡校验工作要按时进行,并保证按规定校验和校验质量。

3、火车过衡速度以8-9公里/小时为标准,并最大限度内保持匀速过

衡。

4、过衡过程中火车行驶要尽量平稳,避免行进中快速提速或急刹车。

5、检测计量中心继续完成过衡试验数据分析,得出准确结论,找出

最佳过衡工况数据做技术储备。

五、取得成效:

此项措施实施半年来,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以下是整改前后的数据对比:

整改前2009年第四季和2010年第一季度的产品复检情况统计表

整改后第三季度的产品复检情况统计表

通过具体数据证明,产品的总的复检率由原来的61%,下降到现在的31%,复检率降低了50%,特别是混合苯复检率由73%降到了20%,

丁酯复检率也从48%降到了22%,其他产品由于当季度没有灌装外卖无法进行比较,这不仅大大减少了检尺人员的劳动量,节省了大量铅封,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过衡数据的准确度,维护了工厂和客户的利益。

六、努力方向:

尽管此项整改措施效果显著,但仍然存在着影响轨道衡数据准确度的不利因素:

1、由于我厂的火车型号出厂年代比较早,现使用的速度仪表是指针式的,速度的调节要依靠火车司机手动调控,很难做到完全匀速过衡。

2、所处现场弯道是造成车速不匀的主要原因,但轨道衡处于弯道处属先天不足,虽然影响火车匀速运行,但目前无法彻底解决。

检测计量中心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在取得以上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还会在其他方面去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努力为工厂的降低损失率做出更大更突出的贡献。

检测计量中心作者邵强主要参与者吴藏珍刘少林李领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