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陆地理课程发展中课程目标变化的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大陆地理课程发展中课程目标变化的讨论
在我国大陆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中,地理课程标准采用了新的课程目标的表述方式,并在具体目标的设置上有所变化。新的课程目标成为人们讨论地理新课程的热点之一。课程目标作为地理课程的基本要素,在地理课程的历史变革中有怎样的传承和发展?为了理清这个问题,作者对近80多年来大陆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对地理课程目标
(教学目的)的规定作了研究,本文是这个研究的部分结果。
1.课改前地理课程目标(教学目的)的演变过程
1.1 情感教育和知识学习目标在地理课程中的地位
之所以把“情感教育”目标放在“知识学习”目标前提及,是因为在我国早期的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情感教育”占据了突出的位置,地理知识在某种程度上反倒很像达到情感教育目的的工具。例如,在我国较早的一部地理课程纲要中,课程目的中有这样的规定:“说明世界各国在经济上互相依赖的实况,以扩充民族及国际的同情心。认明本国在世界上所处地位,以培养自助,自决的精神。利用自然的景物,培养审美的观念。”这个目的也提及要学习一些“实况”,也就是地理事实,但学习的最终目的却是“扩充民族及国际的同情心”。除了“同情心”“人地关系”“自助、自觉”“审美”这些类似于今天所用“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培养目的外,我国历史上的地理课程,还更多地表现出具有为国家政治形式服务的功能。在早期其他版本的课程标准对“目的”的表述中,多处可见“根据民族主义”、“根据民权主义”、“根据民生主义,”、“总理实业计划纲要”等规定,这种规定也可以理解为爱国主义的教育目的。
1949年后,我国大陆的政治体制发生根本性变化,向来与政治关系密切的地理学科的培养目的也同样发生了变化。1954年颁布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中没有明确规定教学目标,但在对情感教育方面教学任务的描述中有这样的文字:“帮助他们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使他们受到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能以无限忠诚献身于伟大祖国的社会建设事业,献身于保卫世界和平事业”等。在以后的50多年时间里,地理课程的情感教育培养目标随着国家政治局势的变化不断发生变化,但不论具体用词有什么改变,下列核心内容基本保持不变:世界观层面上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家关系方面的教育、人地关系教育等。
有关地理知识学习的目标,在早期的地理课程标准中是逐渐由隐性要求到显性要求、由作为其他目标的前提到作为学习目的、由比较模糊到比较明确。例如,1932年前的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都是用“实况”、“风土人情”、“地理背景”、“人地状况”等词汇来阐述地理知识学习的目标。从1932年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开始,课程目标中开始使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状况”、“地理概况”、“地理关系”等明确的“地理”词汇来阐述。但在1948年以前20多年里颁布的10个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地理知识学习的目标一直是与情感教育的目标混在一起表述的,例如:“以六大区域为讲授单位,使学生进一步明了本国地理状况,以养成其爱护国土之观念。” 1948年的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开始将地理知识的学习目标独立出来,列为课程
的第一个目标。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规定的4条目标,其中三条是有关地理知识的,第一条是“了解我国版图之演变与地理概况”;第二条是“了解我国气象物产及蕴藏之大概并灌输利用厚生之常识”;第四条是“明了世界地理概况及我国现在之国际环境”。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规定了三条目标,第一条就是“讲解我国地理状况及民生国防等建设事项以形成对我国国土整个之概念”。从1948年的课程标准开始,把地理知识学习作为第一条目标的做法,至今没有改变过,而第一次在教学大纲中使用“地理基础知识”这个高度概况的词汇,则是1963年的地理教学大纲
1.2 地理技能和能力培养目标的确立
将地理技能作为地理课程的目标则是1949年以后的事。在这之前的地理课程标准中,虽然都有地理技能的学习内容,但从来没有在课程目标中规定过。1956年版地理教学大纲的“说明”中首次提出“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学会许多有实践意义的技能和熟练技巧”[4],这些技能和技巧涉及地图、地理测量仪器、地理图表的使用以及地理观察。1963年的地理教学大纲中,则正式把“掌握运用地图等基本技能”列为地理教学目的之一。以后40多年中作为我国大陆中学地理教学基础的“双基”的提法和地理课程目标“三分法”就是在那个时候确立的。
能力培养在地理课程目标中的出现其实要早于地理技能培养目标。早在1929年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目标”中,就有“养成学生研究时事应付时事之能力与习惯”的规定。1936年版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目标”中,也出现过“以养成其爱护国土之观念与利用自然之能力”的规定。1932年版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甚至出现过“以引起其克服自然改变环境的创造力及进取心”的目标。但能力培养的目标在1949年前各个版本的地理课程标准中是时有时无的,很容易被忽略。1949年至1985年间的各个版本地理教学大纲,“目的”的设置中都没有再提及能力培养。直到1986年,地理教学大纲中才又重新出现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积极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智力”以及“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同30、40年代的能力培养目标相比,80年代的能力培养目标更为具体、全面,也更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是当时基础教育界开始倡导培养学生能力的一方面表现。
从本文写作所依据的材料看,1923年起到2000年共颁布过23个版本的地理课程标准和地理教学大纲,其中1956年到2000年间共颁布过11个地理教学大纲,这些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对地理教学目的的规定在1949年以前是以情感教育和地理知识学习为主,其中情感教育的目标占据比较明显的优势。1949年以后,地理课程的教学目的长期稳定在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基本技能和情感教育三足鼎立的状况,尽管三类目的的具体内容和用词各个时期有所不同。80年代中后期,地理课程目的中重新增加了能力培养的要求,使过去的三类目的变成了四类。对这四类目标的呈现方式,不同版本的地理教学大纲也有不同,但所有版本的表述都是按照知识、技能、能力和情感的顺序排列的,而且都没有设置分类标题,也不标明三类或四类教学目的之间的关系,例如,哪个目的是基础,哪个目的更重要等。
2.新课程标准对原有教学目标(目的)的继承与发展
2.1 新课程目标继承了原有教学目的的核心内容但更为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