腘绳肌损伤康复治疗
中医针灸联合拔罐在治疗长跑运动员腘绳肌拉伤中的应用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9 V ol.(11) No.35-78-中医针灸联合拔罐在治疗长跑运动员腘绳肌拉伤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TCM acupuncture plus cupping in treating hamstring strain of long distance runner林敏勇 邱 波*(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福建 漳州,363000)中图分类号:R3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7860(2019)35-0078-【摘 要】目的:探讨中医针灸联合拔罐在治疗长跑运动员腘绳肌拉伤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诊治的128例腘绳肌拉伤的长跑运动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64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防止肿胀、止痛等方式进行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针灸联合拔罐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分析其治疗前后的疼痛积分、肿胀压痛积分、行走功能恢复积分和总积分。
结果:联合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88%和79.69%,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疼痛积分、肿胀压痛积分、行走功能恢复积分和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后均显著下降,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在治疗长跑运动员腘绳肌拉伤中应用中医针灸联合拔罐疗效显著,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感、肿胀压痛感,提高行走功能恢复程度,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中医针灸;拔罐;长跑运动员;腘绳肌拉伤【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pplication of TCM acupuncture plus cupping in treating hamstring strain of long distance runner.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9, 128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64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the combination group was given TCM acupuncture plus cupping more. 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 was 96.88% in the combination group, higher than 76.69%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pain score, swelling and tenderness score, walking function recovery score and total score in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those in the combin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CM acupuncture plus cupping on hamstring strain of long distance runner shows good effects, can alleviate clinical symptoms, 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Keywords 】TCM acupuncture; Cupping; Long distance runner; Hamstring strain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9.35.029 腘绳肌拉伤是体育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其是由于运动过程中,长跑运动员的动作超过了大腿后侧肌群能收缩和拉伸的最大程度所造成的[1]。
腘绳肌康复训练动作
腘绳肌康复训练动作腘绳肌是人体后侧肌群中的一种重要肌肉,它位于大腿后侧,起点在坐骨结节上,止点在小腿胫骨头上。
腘绳肌主要起到屈膝和伸髋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承担着重要的运动功能。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例如长时间久坐、缺乏运动、运动损伤等,腘绳肌容易出现僵硬和疼痛等问题。
为了恢复腘绳肌的正常功能,康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一、什么是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通过各种体能训练手段来促进身体受损部位的恢复和功能重建的过程。
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身体机能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为什么需要进行腘绳肌康复训练?1. 预防运动损伤:对于经常从事跑步、篮球、足球等高强度运动的人来说,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预防腘绳肌损伤的发生。
2. 缓解腿部疼痛:长时间的久坐或站立,会导致腿部肌肉僵硬和疼痛,进行腘绳肌康复训练可以缓解这种情况。
3. 提高运动能力:通过康复训练可以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提高运动能力和运动表现。
三、如何进行腘绳肌康复训练?1. 热身运动在进行任何体能训练之前,必须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
对于腘绳肌康复训练来说,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例如慢跑、骑自行车、快走等。
这些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心率和血液循环,为后面的训练做好准备。
2. 拉伸运动拉伸是恢复腘绳肌功能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适当的拉伸可以增加腘绳肌的灵活性和舒展度,并缓解因僵硬而引起的不适感。
常用的拉伸方法包括俯卧撑式、坐位伸展式、站位伸展式等。
3. 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是提高腘绳肌力量和耐力的有效方法。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体能训练,例如深蹲、半蹲等。
这些训练可以有效地刺激腘绳肌的肌纤维,增加其力量和耐力。
4. 平衡训练平衡训练可以帮助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对于恢复腘绳肌功能也有很大的帮助。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平衡训练,例如单脚站立、单脚跳跃等。
5. 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是增强肌肉柔韧性和关节活动度的有效方法。
常用的柔韧性训练包括瑜伽、普拉提等。
前叉重建腘绳肌锻炼方法
前叉重建腘绳肌锻炼方法1.引言1.1 概述前叉重建腘绳肌锻炼方法是一种针对腘绳肌的锻炼方案,旨在帮助恢复和加强这一关键肌群的功能。
腘绳肌位于人体大腿后侧,是连接背侧大腿肌群和小腿的重要肌肉,对于正常步态和跑步等活动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如创伤、手术或长期不运动等,腘绳肌可能会受到损伤或功能受限。
这种情况下,前叉重建腘绳肌锻炼方法可以帮助恢复腘绳肌的力量和灵活性,提高其在日常活动和运动中的作用。
本篇文章将介绍前叉重建腘绳肌锻炼方法的要点,包括有效的锻炼技巧、时间安排和逐步增加负荷的策略。
我们将详细讨论每个要点,并分享一些常见的前叉重建腘绳肌锻炼动作。
此外,我们还将总结现有研究的结果,并展望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学习本文,读者将能够了解前叉重建腘绳肌锻炼方法的关键原则,并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
无论是需要康复恢复还是提升运动表现,前叉重建腘绳肌锻炼方法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指导和建议。
让我们一起开始吧!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下面的方式编写: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前叉重建腘绳肌锻炼方法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详细阐述前叉重建腘绳肌锻炼方法的要点,包括要点1和要点2。
结论部分将对本文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对前叉重建腘绳肌锻炼方法的研究方向。
引言部分将提供读者对前叉重建腘绳肌锻炼方法的整体了解,并明确本文的写作目的。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前叉重建腘绳肌锻炼方法的要点,包括要点1和要点2。
要点1可以包括针对前叉重建的关键考虑因素、合适的锻炼强度和频率等方面的内容。
要点2可以介绍一些经典的腘绳肌锻炼方法,如屈膝跳和单腿硬拉等,并指出它们对前叉重建的影响和注意事项。
结论部分将对本文进行总结,重申前叉重建腘绳肌锻炼方法的重要性,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
未来的研究可以针对前叉重建腘绳肌锻炼方法的效果和适用人群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便为康复和训练提供更加科学和准确的指导。
腘绳肌损伤的康复
腘绳肌损伤的康复
第11页
• 第四阶段: 损伤14天以后 ·康复训练前热敷(热敷袋或热水俗)10分钟。 ·继续静态腘绳肌伸展训练。 ·每七天进行腘绳肌运动按摩,直到按摩师感
到腘绳肌损伤处瘢痕结节感消失。
·动态伸展训练: 每日进行1-2次。 ·继续抗阻屈膝训练,经过逐步增加负荷(能 够增加弹力带张力),降低频率,提升训练难度 (每次4组,每组10次,每七天3次)。
·进行游泳或者固定自行车练习。 ·训练后进行冰敷、按摩
腘绳肌损伤的康复
第13页
【III度损伤康复】
• 第一阶段: 损伤早期1-7天 ·即刻寻求医疗救助。 ·R.I.C.E(休息、冰敷、加压、抬高患
肢)。 ·合理使用拐杖。 ·在医生专业指导下进行康复。 ·目标: 尽早恢复到全负重状态下活动。
腘绳肌损伤的康复
腘绳肌损伤的康复
第12页
• ·离心性腘绳肌肌力训练: 双膝跪地,治疗师帮忙 固定双小腿,患者向前倾俯,尽可能往下靠近地
面。练习关键是保持这个姿势,防止下腰和双髋 关节活动(起初每七天1次,每次进行多组,每组 10下;然后能够逐步增加训练量至每七天2次训 练)。
·当你能够连续跑步40分钟没有问题,能够开 始速度练习。以50%体能进行10×60m大跨步跑。 2-3天后,能够进行70%体能10×60m跑。
腘绳肌损伤的康复
第6页
【II度损伤康复】
• 第一阶段: 损伤早期1-3天 ·尽可能多休息。尽可能地多坐、多躺,
并抬高患肢。
·每2-4小时使用冰敷冷疗15分钟。不要 直接把冰袋放在皮肤上,以免冻伤。
·加压固定。能够使用弹力绷带或者冷疗 带固定。
·医生指导下,可适当使用NSAID类消炎 止痛药及肌松药品
面对腘绳肌损伤患者,如何让你的康复治疗水平比他人技高一筹?
面对腘绳肌损伤患者,如何让你的康复治疗水平比他人技高一筹?腘绳肌损伤(Hamstring)是最常见的运动性损伤,也是最让人痛苦的损伤。
如果患者不幸发生腘绳肌损伤,那他也绝不是个案。
数据显示(Ekstrand ,2011)腘绳肌损伤是专业足球运动员中最常见的损伤,大约1/3的腘绳肌损伤后会再次受到损伤。
一般发生在重返赛场的2周之内(Orchard J, 2005)。
温馨提示枫叶之国话康复现正组建“枫叶之国肌骨资料分享和学习小组群2群”,本群主要为致力于提高肌骨治疗能力的物理治疗师搭建互助互学互授平台,欢迎垂询并加入。
垂询微信号:hehuahong321。
解剖和功能腘绳肌由3部分组成(图1):1.半腱肌(Semitendinosus)2.半膜肌(Semimembranosus)3.股二头肌(Bicep femoris):长头和短头上述三块肌肉,除去股二头肌短头外,其余均起于骨盆而止于胫骨。
因此均为跨越2个关节(髋关节和膝关节)的肌肉。
这种解剖结构决定了腘绳肌的2大主要作用:屈膝和伸髋。
因此,针对腘绳肌的练习设计时必需针对这两个关节的活动,下面我们会具体讲述。
当进行腘绳肌练习时,外旋(足指向外侧)可以使得股二头肌激活。
而内旋(足指向内侧)则使得半腱肌和半膜肌激活。
肌肉拉伤的种类腘绳肌两种完全不同的损伤:I型和II型。
在短跑冲刺时,伸髋和屈膝的动作达到最大化。
即当腘绳肌向心性收缩时,连同臀大肌和小腿后肌群的收缩,使得下肢往后移动,而身体则表现为前倾。
在短跑冲刺时的拉伤通常为I型肌肉拉伤。
短跑时,除了腘绳肌向心性收缩使得下肢往后运动,腘绳肌也在下肢摆动期的终点进行离心性收缩,从而在双脚落地时腘绳肌出现拉伸。
在腘绳肌离心性收缩时(即拉伸状态)发生的损伤被认为是一种II 型肌肉拉伤。
这里要强调的是腘绳肌拉伤的严重程度是影响运动员重返赛场的重要因素。
通过MRI检查通常很快就能确定损伤的程度即I级,II级和III级。
腘绳肌损伤的伸展与肌力训练
腘绳肌损伤的伸展与肌力训练根据损伤的实际情况,在医生或治疗师指导下,选择适当的伸展与肌力训练方法。
【伸展训练】1. 坐位膝关节伸展训练:坐在地面或者训练垫上,双腿尽量向前伸直,身体坐直,可以感觉到大腿后方有部分牵拉感。
每次进行3-5分钟,但不要长时间保持该姿势。
2. 站立位腘绳肌伸展训练:将患腿脚后跟置于离地40cm左右的凳子上。
保持患脚伸直,身体向前倾,当你感到大腿后方有牵拉感时可以适当弯曲髋关节。
训练时保持颈肩部不旋转,腰部位置向前倾,牵拉感应来自大腿后方而不是小腿,我们牵拉的是大腿后方的腘绳肌。
持续牵拉15-30秒,每日3次。
3. 靠墙腘绳肌伸展训练:平躺在地上,臀部靠近墙缘,患腿伸直抬起置于墙面,另一腿靠近墙角平直前伸,两腿大致成90度。
使患腿对抗墙面,用力靠紧。
此时会感觉到大腿后方有牵拉感。
持续牵拉15-30秒,每日3次。
4. 站立位腓肠肌伸展训练:训练时面向一堵墙,双手前伸推墙与双目水平齐高。
患腿在后,正常在前;患腿适当内收,并且脚跟着地作为支持腿。
当你身体慢慢靠近墙壁时,直到小腿后方的腓肠肌感觉紧张。
可以通过患腿膝关节伸直和屈曲来调节牵拉感。
每次牵拉动作持续约15-30秒。
每次5组,每组3次。
5. 静态腘绳肌伸展训练:内旋位:患腿伸直,另一腿稍弯曲坐下。
使伸直腿向内旋转,然后弯曲髋关节使身体向前倾,感觉到牵拉大腿后方肌肉。
持续牵拉动作30秒左右。
每日4-5次。
外旋位:患腿伸直,另一腿稍弯曲坐下。
使伸直腿向外旋转,然后弯曲髋关节使身体向前倾,感觉到牵拉大腿后方肌肉。
持续牵拉动作30秒左右。
每日4-5次。
6. 动态伸展训练:一手侧扶,使用患腿离地,前后来回摆动,抬离高度逐渐加大(如图4&5)。
大约10-15个来回。
每天早晨起床后进行,可以调节肌纤维的长度,刺激肌梭感受器,得到一整天的休息和放松,但是请不要太过用力。
动态伸展训练在受伤早期不易进行,否则容易引起疼痛。
动态伸展训练利用了肌纤维中肌梭的特性。
腘绳肌腱拉伤原因、症状及治疗
腘绳肌腱拉伤原因、症状及治疗1.常见原因拉伤是肌肉纤维发生一定程度的撕裂。
腘绳肌肌肉撕裂或拉伤,特别是股二头肌长头,在体育运动中非常频繁,尤其是需要快速加速和急转方向的体育运动,比如英式橄榄球、美式橄榄球、足球和网球。
虽然也可能发生完全撕裂,但大多数撕裂都是部分撕裂,而且是因为无法拉伸肌肉(离心收缩)而发生在肌腱交界处。
腘绳肌群包括三种不同的肌肉: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
该肌群经过两个关节:髋关节和膝关节。
腘绳肌损伤通常发生在肌腱交界处。
在腘绳肌群的三种肌肉中,股二头肌最容易受伤。
导致运动员容易发生腘绳肌损伤的因素包括:热身运动不足、疲劳(在训练或比赛的后期以及赛季的后期更容易发生拉伤)、肌肉协调性差、骨盆过度倾斜、腘绳肌受伤史,以及腘绳肌和股四头肌之间的肌肉力量不平衡(其中腘绳肌较弱)。
髋屈肌和股四头肌的柔韧性差造成骨盆前倾,从而改变了脊柱骨盆的力学结构,并增加了的腰椎前凸(后背下部的弧线),这给腘绳肌腱施加了额外的张力。
不良的跑步姿势,若运动员过度前倾,会导致臀大肌(冲刺时的主要伸髋肌)不能很好地发挥功能。
这导致跨步过长,增加了腘绳肌腱的长度,因此更可能发生拉伤。
腘绳肌肌腱病是一种相关的过度使用损伤,会导致致密纤维化(肌肉纤维增厚),偶尔导致腘绳肌与坐骨的附着处发生玻璃样变性。
它不同于肌腱炎,因为肌腱病更像慢性损伤,其中真正的肌肉纤维开始退化并经历结构改变。
在肌腱炎中,肌肉纤维完好无损,只是急性损伤导致局部炎症。
这种损伤常见于中长跑运动员。
2.识别方法在大腿后侧发生疼痛的当下,运动员经常因为听到或感觉到腘绳肌腱部位发出“噗”的一声响而知道受伤了。
这通常发生在短跑冲刺期间。
在损伤部位通常可以感觉到明显的缺陷。
运动员可能会感觉到特定部位有压痛,特别是在受伤后不久。
在受伤24小时后,压痛部位开始扩散,很难确定疼痛部位。
隔离压痛部位的最简单方法是让运动员俯卧和屈曲膝盖,然后对腘绳肌腱进行触诊。
让膝关节在受阻力情况下慢慢屈曲,就可以在受伤部位重现不适感。
2018年腘绳肌损伤的康复-2019年医学文档资料
• · 腹股沟及髋部肌力训练:用于加强髋部和 腹股沟肌肉力量,使用抗阻弹力带进行练 习。(隔天训练,每次3组,每组20次) · 急性损伤出血缓解后,可以进行轻度的 运动按摩。 · 康复理疗,比如经皮电刺激(TENS)、 超声,能够减轻疼痛和缓解肿胀,请在医 生指导下进行。 · 训练后进行冰敷、按摩
• · 俯卧位屈膝训练:保证无痛进行。身体俯 卧,膝关节屈向臀部。(持续5秒,每次3 组,每组10次) · 腹股沟及髋部肌力训练:使用抗阻弹力 带和踝关节负重带(隔天1次,每次3组, 每组20次)。 · 康复理疗,比如经皮电刺激(TENS)、 超声,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训练后进行冰敷、按摩
• 第三阶段:损伤后2周-1月 · 除以上这些训练外,另外增加抗阻屈膝 训练。使用抗阻弹力带或训练器械进行 (每周3次,每次3组,每组20下)。 · 桥抬训练或椅上抬高训练:每次维持动 作3-5秒(隔天1次,每次3组,每组20下)。 当练习能够很顺利完成时,可以患腿单独 训练。
• · 离心性腘绳肌肌力训练:双膝跪地,治疗 师帮忙固定双小腿,患者向前倾俯,尽量 往下接近地面。练习关键是保持这个姿势, 避免下腰和双髋关节活动(起初每周1次, 每次进行多组,每组10下;然后可以逐渐 增加训练量至每周2次训练)。 · 当你可以连续跑步40分钟没有问题,可 以开始速度练习。以50%体能进行 10×60m的大跨步跑。2-3天后,可以进行 70%体能的10×60m跑。
• · 进行浅蹲训练(保持腘绳肌不受力),双 足分开与肩同宽(每周3次,每次3组,每 组15-20下)。 · 隔天进行运动按摩。 · 隔天游泳练习。 · 疼痛可以忍受的情况下进行固定自行车 练习。 · 训练后进行冰敷、按摩
• 第四阶段:损伤1月以后 · 康复训练前热敷(热敷袋或热水俗)10 分钟。 · 继续上述训练,逐渐增加训练强度,改 变训练量为每次4组,每组10次。 · 动态伸展训练:每日进行1-2次。 · 离心性腘绳肌肌力训练:起初每周1次, 每次进行多组,每组10下;然后可以逐渐 增加训练量至每周2次训练。
康复治疗联合腘绳肌等速离心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康复治疗联合腘绳肌等速离心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彭秋榕1,吴利兵2,罗伟鹏11.广东省体育医院康复中心,广东广州 510000;2.广州市受助人员安置中心护理部,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 目的 研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实施康复治疗联合腘绳肌等速离心训练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4月—2023年4月在广东省体育医院收治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60例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各30例的两组。
对照组予以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腘绳肌等速离心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术后第1个月主动伸膝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第4个月观察组主动伸膝角度(-1.94±0.57)°,大于对照组(-2.8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748,P<0.05)。
两组术后第1个月疼痛评分、下蹲、爬楼梯、不稳定3项总分和Lysholm 膝关节评分量表(Lysholm Knee ScoreLysholm , LKSS )总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第4个月观察组下蹲、爬楼梯、不稳定3项总分(27.29±2.45)分、LKSS 总分(90.31±4.3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4.14±2.61)分、(84.26±4.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820、5.485,P<0.05),两组术后第4个月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实施康复治疗联合腘绳肌等速离心训练能使主动伸膝角度得到改善,使膝关节功能提升,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康复治疗;腘绳肌;等速离心训练;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膝关节功能中图分类号 R 687687..4 文献标志码 A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3.09.11.44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Therapy Combined with Isokinetic Hamstring Centrifuga⁃tion on Knee Function in Patients afte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PENG Qiurong 1, WU Libing 2, LUO Weipeng 11.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Center, Guangdong Sports Hospital,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China;2.Department of Nursing, Guangzhou Assisted Personnel Placement Center,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combined with isokinetic hamstring centrifugation on kne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April 2020 to April 2023 in Guangdong Sports Hospital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isokinetic hamstring centrifuga⁃tion training intervention on this basis,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active knee extension angl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the first month after operation (P >0.05); 4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 active knee extension ang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1.94±0.57)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88±1.2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 =3.748, P <0.05).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ain scores, squat scores, stair climbing scores, instability scores and Lysholm knee score scale (LKSS)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the first month after operation (P >0.05); at the fourth month af⁃ter operation, the total scores of squatting, climbing stairs, and instability (27.29±2.45) point and LKSS (90.31±4.39) poi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24.14±2.61) point and (84.26±4.15) point,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 =4.820, 5.485, P <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ain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4 months after operation (P >0.05). Conclusion Rehabilitation therapy combined with isokinetic hamstring centrifugation can improve the active knee extension angle and* 临床研究 *收稿日期:2023-09-09;修回日期:2023-09-28作者简介:彭秋榕(1989-),女,本科,主管治疗师,研究方向为运动康复医学。
腘绳肌损伤的康复方案 ppt课件
• 第二阶段:损伤2-4天以后 · 从冰敷变为热敷,可以使用热敷袋或热水浴。 特别是在开始伸展及肌力训练之前使用。 ·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超声、微波或电刺激治疗。 一般在康复训练前进行比较适宜。 · 静态腘绳肌伸展训练:该训练可以缓解疼痛。 每次进行30秒,每日4-5次。 · 站立位屈膝训练:该训练可以适当增加腘绳肌 力量,缓解疲劳。隔天训练,每次3组,每组20 次,轻负荷。然后逐渐增加负荷,减少训练时间, 每周3次,每次4组,每组10次。
ppt课件 12
• · 离心性腘绳肌肌力训练:双膝跪地,治疗师帮忙 固定双小腿,患者向前倾俯,尽量往下接近地面。 练习关键是保持这个姿势,避免下腰和双髋关节 活动(起初每周1次,每次进行多组,每组10下; 然后可以逐渐增加训练量至每周2次训练)。 · 当你可以连续跑步40分钟没有问题,可以开 始速度练习。以50%体能进行10×60m的大跨步 跑。2-3天后,可以进行70%体能的10×60m跑。 · 进行游泳或者固定自行车练习。 · 训练后进行冰敷、按摩
ppt课件
10
• · 隔天进行运动按摩。 · 隔天进行游泳或者固定自行车练习。 · 如果这些训练能够无痛的进行,可以同 时开始适当的慢跑。 · 训练后进行冰敷、按摩
ppt课件
11
• 第四阶段:损伤14天以后 · 康复训练前热敷(热敷袋或热水俗)10分钟。 · 继续静态腘绳肌伸展训练。 · 每周进行腘绳肌运动按摩,直到按摩师感到腘 绳肌损伤处瘢痕结节感消失。 · 动态伸展训练:每日进行1-2次。 · 继续抗阻屈膝训练,通过逐渐增加负荷(可以 增加弹力带张力),减少频率,提高训练难度 (每次4组,每组10次,每周3次)。
ppt课件 13
【III度损伤的康复】
腘绳肌拉伤怎样恢复?
腘绳肌拉伤怎样恢复?针对腘绳肌和坐骨附着处拉伤的理疗,可以初步分成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分别建议不同的理疗方法,这三个阶段是:1. 炎症处理阶段2. 修复阶段3. 肌体重塑阶段1. 炎症处理阶段在疼痛突发的48小时到72小时之内,这个时候的重点是消除炎症,缓解疼痛。
这个阶段的伤痛处理原则和其他部位的急性伤痛处理原则是一样的,有人总结为大米原则(RICE), 就是:休息(Rest):起码肯定不要再做任何直腿前屈的体式了冰敷 (ICE):每小时冰敷15分钟,再次冰敷时候确定皮肤温度恢复倒室温包扎(Compression): 受伤的部位包扎紧实抬高(Elevation): 受伤部位抬高超过心脏位置。
这个抬高可以用复元瑜伽的Supported Setu Bandha Sarvangasana 支撑性的桥式来协助完成。
2. 修复阶段接下来的6-8周身体需要修复和重建受损的软组织细胞和毛细血管。
这时候的理疗最重要的是要轻柔地拉伸和强化身体来更好地支持身体自我修复和重建。
在理疗瑜伽体式之前,最好先用网球或者按摩球在受伤的屁股部位滚动5-15分钟,或者坐在球上轻柔地滚动,用这个过程来破解疤痕组织。
还可以在做体式之前散步10分钟,或者站立将腿前后像钟摆那样摆动,这样可以起到肌肉热身的作用前1-2周每天练习以下体式:蝗虫式变体 Shalabasana – 每侧腿做5次俯卧收紧肚子,激活腿后侧腘绳肌和臀肌就像你要抬起腿但是脚不要离地。
保持10个呼吸。
换腿。
弓式准备Dhanurasana – 每侧腿做5次两条腿放在抱枕上,激活腿感觉就像要把腿向上抬但是腿实际不要动。
保持10个呼吸换腿。
仰卧抬腿式Supta Padangustasana变体 Supta Padangustasana仰卧,一只脚的后跟放在瑜伽砖上,脚后跟向下压瑜伽砖,保持10个呼吸换腿。
– 每侧腿做5次3-6周每天练习以下体式,目的是进一步强化腘绳肌和臀肌蝗虫式变体Shalabasana – 每侧腿做5次3-4周的时候,抬腿1-2个公分5-6周的时候再抬高一点但是不要太高弓式准备Dhanurasana – 每侧腿做5次3-4周的时候,抬离抱枕一点点5-6周的时候拿掉抱枕,小腿和大腿90度,做大腿向上抬但是只是肌肉用力腿不真正抬起来仰卧抬腿式Supta Padangustasana变体 Supta Padangustasana3-4周把砖换成一个高一点的抱枕在脚下5-6周的时候可以换成一个椅子,但是角度不要超过45度。
腘绳肌康复训练动作
腘绳肌康复训练动作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康复训练对于腘绳肌的恢复非常重要。
腘绳肌是人体后腿肌群中最重要的肌肉之一,负责保持下肢的稳定性和运动功能。
腘绳肌受伤后,患者需要通过康复训练来恢复其功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腘绳肌康复训练动作,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
动作一:俯卧屈腿俯卧屈腿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腘绳肌康复训练动作。
以下是如何进行该动作的步骤:1.躺在地板上,面朝下,保持身体的舒适放松状态。
2.将一只脚的膝盖弯曲,将脚的脚掌放在地板上。
3.缓慢地将膝盖向臀部方向拉近,直到感到腘绳肌的伸展。
4.保持这个姿势约30秒钟,然后慢慢放松。
5.重复以上步骤,每次做10次。
动作二:腿部弓步腿部弓步动作可以帮助恢复腘绳肌的力量和灵活性。
以下是如何进行该动作的步骤:1.站立,双脚与肩同宽。
2.向前迈出一大步,同时保持身体的平衡。
3.将前脚的膝盖弯曲,直到感到腘绳肌的伸展。
4.保持这个姿势约30秒钟,然后慢慢放松。
5.重复以上步骤,每次做10次。
动作三:踢腿踢腿动作可以锻炼腘绳肌的力量和稳定性。
以下是如何进行该动作的步骤:1.站立,双脚与肩同宽。
2.将一只脚向后踢出,同时保持身体的平衡。
3.尽量将腿伸直,直到感到腘绳肌的拉伸。
4.缓慢地将腿放回原来的位置。
5.重复以上步骤,每次做10次。
动作四:登山者动作登山者动作是一种可以全面锻炼腘绳肌的训练动作。
以下是如何进行该动作的步骤:1.进入俯卧撑的姿势,手臂伸直,双手与肩同宽。
2.将一只脚的膝盖向胸部方向收紧,同时使腰部保持稳定。
3.缓慢地将脚放回原来的位置,然后再用另一只脚进行相同的动作。
4.重复以上步骤交替进行,每次做10次。
动作五:桥式运动桥式运动是一种能够增强腘绳肌力量的训练动作。
以下是如何进行该动作的步骤:1.平躺在地板上,双脚弯曲,双臂放在身体两侧。
2.通过用腘绳肌的力量抬起臀部,使身体从肩到膝盖形成一条直线。
3.保持这个姿势约30秒钟,然后慢慢放松。
4.重复以上步骤,每次做10次。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术后康复
精心整理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术后康复【概述】正常膝关节限制胫骨后移的结构主要是后交叉韧带(PCL),其次是外侧副韧带、腘绳肌和弓形韧带、内侧副韧带。
PCL损伤占所有膝PCL1.2.3.体征⑴后抽屉试验(PDT):患者仰卧位,髋关节屈曲45°,屈膝90°,双手放在膝关节后方,拇指放在伸侧,重复向后推拉小腿近端,注意胫骨相对于股骨上移动程度与对侧膝关节比较。
胫骨在股骨上向后移动为阳性,提示后交叉韧带部分或完全断裂,称为后直向不稳定。
⑵后沉试验:不能区分异常活动是向前或者向后时,可以对比双侧胫骨结节前突的高度来评估:如屈髋、屈膝各90°,检查者用手托起患者双足;如果发现胫骨上端后沉,胫骨结节低于对侧,为后沉试验阳性,即有PCL 损伤。
有的损伤可以在麻醉下或关节镜MRI检查发现。
加﹥屈膝4.⑵MRI1.韧带损伤程度分类法Ⅰ级:胫骨向后移位0—5mm;Ⅱ级:胫骨后移5—10mm;Ⅲ级:胫骨移位10—15mm。
2.膝关节应力试验不稳定程度分类不稳定(+):关节面分离﹤5mm;不稳定(++):关节面分离5—10mm;不稳定(+++):关节面分离l0mm或﹥l0mm。
3.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主要用于膝关节韧带损伤后的临床治疗效果评测。
主要内容有8个方面(共100分):①跛行(0—5分),②负重(0—5分),③是否有绞锁(0—15分),④关节不稳(0—25分),⑤疼痛(0—25分),⑥肿胀(0—25分),⑦上下阶梯(0—10分),⑧下蹲(O—5分)。
4.关节测量仪评定可采用专门的关节测量仪进行,以通过测量膝关节在某7.肌力评定Lovett分级法精心整理膝关节周围肌群徒手肌力评定:【康复治疗】PCL撕裂非手术或术后治疗主要体现了康复治疗过程。
其重点是减少渗出,缓解疼痛,并增强肌力和关节内外稳定结构,维持膝关节的稳定功能。
一般首先选择康复训练。
裂的PCL被离断,膝向后方移位﹥10—15mm时以及急性PCL 撕裂,伴有小碎骨片,胫骨后向移位﹥10—15mm,或伴有大的碎骨片时,均应选择开放手术治疗。
间歇分段治疗运动员腘绳肌损伤后遗15例
间歇分段治疗运动员腘绳肌损伤后遗15例【摘要】[目的]探讨腘绳肌损伤有效治疗手段。
[方法]对 15例腘绳肌损伤后遗症采取针灸、火罐、推拿组合间歇分段治疗。
[结果]治愈13例,占86.67%,有效2例,占13.33%,总有效率100%。
[结论]间歇分段治疗对腘绳肌损伤后遗症有明确效果。
【关键词】腘绳肌损伤;运动损伤;间歇分段治疗;后遗症2003至2008年笔者对15例跆拳道运动员腘绳肌损伤后遗症的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本组病例中,男9例,女6例,年龄14~25岁,平均年龄19岁,病程2个月~14个月,平均4个月;1.2 临床诊断一般都有急性损伤史,患者都以横踢或下劈动作致腘绳肌过伸损伤史,自述大腿后侧疼痛剧烈,局部肿胀明显,多有皮下瘀斑,经冷敷、制动及针灸理疗、中药外敷治疗后症状缓解,但仍感疼痛不适,且在训练过程中感直腿抬高受限。
查体见大腿后侧未见明显肿胀及瘀斑,在大腿后侧中上1/3处可触及条索状硬块,压痛();直腿抬高受限;抗阻力屈膝试验(+);肌腱张力检查:双侧对比,右大腿肌张力减弱,X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2 治疗方法由于有瘢痕组织存在,单一的针灸、火罐或推拿治疗,效果欠佳,笔者采取针灸、火罐、推拿组合间歇分段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具体操作方案如下:(1)针灸治疗:取穴:压痛点(在右大腿后侧中上1/3,触及条索状硬块处)、承扶、委中、曲泉;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取30号2寸毫针,局部常规消毒后,在压痛点处沿肌肉走行方向,分别直刺2针,然后在患侧承扶、委中、曲泉处各直刺1针,约1.8寸;针感:局部胀痛;在压痛点、承扶、委中处加电针,留针25min。
(2)火罐治疗:沿腘绳肌分布区抹上按摩乳,待抹匀后,选取压痛点,吸上火罐;先沿腘绳肌肌纤维方向快速上下移动5~8遍后,回到压痛点处,于腘绳肌横向左右移动5~8遍,再回到压痛点处,沿肌纤维方向上下移动2~3遍后,取罐,擦干,结束操作。
常用的肌腱修复方法
常用的肌腱修复方法1. 休息:对于肌腱损伤,最初的治疗方法通常是休息。
这可以减少受伤部位的压力,允许肌腱有时间自愈。
2. 冰敷:冰敷可以减轻肌腱损伤部位的疼痛和肿胀,同时可以减少血管扩张和炎症。
3. 热敷:适当的热敷可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和松弛肌腱,有助于康复。
4. 牵引疗法:通过拉伸和牵引肌腱,可以促进新的细胞生长和加速康复。
5. 放松按摩:通过按摩受伤区域,可以帮助松弛疼痛的肌腱,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康复。
6. 瑜伽:柔和的瑜伽练习可以帮助加强肌腱周围的肌肉,提高灵活性,预防肌腱损伤。
7. 物理治疗:指导专业的物理治疗师可以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帮助修复受伤的肌腱。
8. 使用支撑和绷带:适当的支撑和绷带可以提供额外支撑,减少受伤肌腱的运动,有助于修复。
9. 中药熏洗:采用中药熏洗的方法,可以通过药材的渗透,促进肌腱的修复。
10. 针灸疗法:针灸可以调理气血,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有助于加速肌腱损伤的康复。
11. 热疗法:热疗法可以通过提高局部温度,增加血液循环,促进受伤肌腱的自然修复。
12. 超声波治疗:通过超声波的作用,可以在局部区域产生微震荡,促进细胞修复和新陈代谢,加速康复。
13. 禁忌运动:在肌腱受伤期间,需要避免过于激烈的运动,以免加重受伤。
14. 营养补充: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促进肌腱的修复和恢复。
15. 避免重复伤害:在康复期间,需要避免对同一部位的肌腱造成反复伤害,避免延长康复时间。
16. 微创手术:对于严重的肌腱损伤,可能需要进行微创手术修复。
17. 药物治疗:在医生的建议下,合理使用消炎镇痛药物进行治疗。
18. 针刺术:经验丰富的中医针灸师可能会运用针刺术,以促进肌腱的自然修复。
19. 膏药贴敷:使用具有促进肌腱修复作用的中药膏药进行局部贴敷。
20. 水疗法:利用水的浮力和阻力,进行恢复性的水中康复训练。
21. 轻度活动:适度的轻度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肌腱的康复。
田径运动员腘绳肌的运动损伤与预防
田径运动员腘绳肌的运动损伤与预防在田径运动中运动员腘绳肌损伤很多见,笔者从事校田径运动队短跑和跳跃项目训练30余年,有七八名队员出现过腘绳肌受伤,在省市各种比赛中也见过好多比赛时腘绳肌受伤的情况,受伤的运动员轻者拐着腿走路,重者倒地站不起来,伤后轻的修养半个多月,重的一年都不能完全恢复,队员会因此耽误了训练运动成绩大幅下降影响了高考甚至于因伤病错过了高考,不得不选择复读甚至失学,给学生造成很大影响,为此笔者总结教训在训练中积极预防腘绳肌受伤并对腘绳肌受损初期有表现和症状的学生积极采取措施,大大减少了受伤病例的数量或是把伤病控制在初期轻症阶段避免伤病加重不至于影响学生运动寿命和考学,下面就笔者对腘绳肌运动损伤的的错略认知与大家分享。
一、腘绳肌是指臀部下部、腘窝上部的肌肉群,它的主要作用是伸髋和屈膝,腘绳肌拉伤是一种常见的肌肉损伤,有急性拉伤和慢性拉伤,最常见于短跑和跳跃运动中,短跑和跳跃运动都是爆发用力,肌肉快速用力收缩容易造成肌肉拉伤和撕裂,撕裂部位因撕裂程度不同会有凹陷和剧烈疼痛,有的会出现明显的皮肤淤青,腘绳肌损伤之后的特点是疼痛和运动功能受限,运动员不能正常抬腿走路更不能正常训练,而且受伤部位恢复慢,易复发,即便平时不运动感觉不到疼痛了,但是不能用力也不能持续运动,运动量稍一加大或是运动时间持续延长疼痛就会出现,运动员不敢用力造成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上不去,好多运动员半年甚至一年还不能正常训练和比赛,给运动员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葬送运动生涯。
二、造成腘绳肌运动损伤一般有一下几种原因:1、大腿后群肌肉力量小前后肌肉力量不均衡造成。
多数运动员注重锻炼前侧肌肉力量,如深蹲、蛙跳、蹲起跳等练习做的多,大腿前侧肌肉力量大,后侧练习少造成前后发展不均匀当运动员高速奔跑或跳跃时后侧肌肉承受不了高强度大力的牵拉收缩发生撕裂。
如果我们在比赛时多观察就会发现多数运动员尤其是学生运动员大腿正面肌肉股四头肌非常发达健壮,肌肉块很明显突出,但是大腿后侧肌肉就看不出发达来股二头肌一点都不凸显,这就是前侧肌肉锻炼多后而肌肉锻炼少造成的,我们看电视看视频会发现国外尤其是欧美短跳选手他们全身的肌肉都很均匀发达不管是上肢还是下肢前侧还是后侧包括胸大肌和后背肌肉明显比亚洲选手强壮很多,所以欧美短跳成绩要普遍高,所以我们安排训练时要重视全身练习,各部位要得到协调发展。
腘绳肌损伤康复评定
II度损伤
轻微肌肉撕裂:
大腿后方紧绸感,俯卧平躺时抗阻 曲膝关节有不适感,疼痛轻。
I度损伤
Ⅲ度损伤
肌肉纤维完全断裂:
行走严重受限,需拐助行,屈膝过 程中出现剧烈疼痛,局部肿胀明显。
3
康复评定 输入标题
2. 肢体围度测量: 大腿围度测量髌骨上缘 10cm的大腿周径,小 腿围度测量髌骨下 10cm的小腿周径.
主题:腘绳肌损伤康复评定
目录
1
概述
2
临床表现
3
康复评定
1
概述
输入标题
胭绳肌包括半腱肌、半膜肌肌及股二头 肌大腿屈肌群。
当人们进行跑跳运动、劈叉、压腿或走 路蹬空时,用力不当可使胭绳肌起止点 或肌腹、肌腱受到过度牵拉导致损伤。
2
临床表现 输入标题
肌肉纤维部分撕裂:
跛行,活动会突发刺痛,局部肿胀及压痛;屈曲 关节引起疼痛,部分无法完全伸直膝关节。
络平台-常见疾病康复课程
学习!
THANK YOU
1. 肌力评定: 徒手肌力检查法进行大小腿 肌力评定。
腘绳肌 损伤
3. 膝ROM测量: 用于判断伤后膝关节障碍程 度以及康复治疗后关节功能 的恢复情况。
4. 疼痛评定: 常用VAS法评定法。
想一想
✓ 同学们,你明白腘绳肌损伤的康复评定了吗?
✓ 有不懂的地方还可以到智慧职教-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网
大腿后侧腘绳肌拉伤了,怎么办?
大腿后侧腘绳肌拉伤了,怎么办?前几日,小编在《如何拉伸大腿后侧的腘绳肌》一文中提到,腘绳肌拉伤的问题,然后很多朋友私信告诉我,说到自己也曾经被拉伤过,尤其是在做劈叉和下犬式的时候,一不小心,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大腿后侧就特别的痛,尤其是靠近坐骨的位置,一按就痛,所有的前屈,需要延展大腿后侧的动作,都没办法做了,而且要休养一个多月才能好。
腘绳肌损伤,在瑜伽练习中很常见,主要是当屈髋伸直膝盖时,腘绳肌猛烈的收缩,或者过度牵拉,就很容易拉伤,小编曾经在做108遍拜日下犬式的时候,就是快速猛烈的伸直膝盖,造成了腘绳肌严重拉伤,屁股下方疼了一个多月。
但为什么腘绳肌会这么容易损伤呢?该怎样避免腘绳肌拉伤呢?腘绳肌拉伤了该怎么修复呢?不要着急,让小编一一跟大家道来。
1、为什么腘绳肌会这么容易损伤呢?腘绳肌容易受伤跟其本身的解剖、生理特征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腘绳肌由三条肌肉组成,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共同止于坐骨结节,形成了集中的前拉力,坐骨结节承受人体坐位时的大部支撑重量,因而对长期坐位工作或进行短跑、跳远、武术、瑜伽(压腿、劈叉)等运动时,加重其负担量,使之容易损伤,还有就是腘绳肌是股四头肌的拮抗肌,但其收缩力只大约等于它的一半,在共同舒缩的过程中极易造成弱者损伤,再就是腘绳肌的外形细长,腱部分较长,因而收缩时与其他肌肉相比,力量较小,极易造成被动的牵拉,加大因牵扯致伤的机会。
2、怎样避免腘绳肌拉伤?(1)科学的安排训练,练习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如在进行大强度的瑜伽练习前,要充分的做好热身准备活动,现在进入冬季,尤其要做好热身。
(2)增强腘绳肌肌力练习,增加大腿屈伸肌群的协调性,避免因肌力不足导致受伤。
(3)避免在疲劳的状态下进行练习,一旦预感肌肉将要拉伤时,应立即进行放松按摩及其他合理治疗,同时也可以用支持带加强大腿力量,防止受伤。
3、腘绳肌拉伤如何修复?(1)冷敷,抬高肢体,休息,停止运动。
(2)按摩,一般采用轻揉、振动等手法。
膝关节shu后膕绳肌力量训练方法
膝关节shu后膕绳肌力量训练方法膝关节是人体运动最频繁的关节之一,承受着身体的重量并承担着很多运动的压力。
膝关节后膕绳肌是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稳定膝关节和支撑身体的作用。
因此,保持和增强膝关节后膕绳肌的力量对于预防和治疗膝关节损伤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膝关节后膕绳肌力量训练的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膝关节健康。
1. 桥式训练桥式训练是一种有效的训练膝关节后膕绳肌的方法。
首先,仰卧在地上,膝盖弯曲,双脚平放在地上,与臀部宽度相同。
然后,用臀部和后膕绳肌的力量,将臀部抬离地面,直到身体形成一条直线。
保持这个姿势几秒钟,然后缓慢放下臀部回到起始位置。
重复这个动作10到15次,进行3到4组。
2. 硬拉训练硬拉是一种训练后膕绳肌的经典动作。
站在杠铃前,双脚与肩同宽,脚尖微微外展。
弯腰抓住杠铃,手掌向下,与肩同宽。
保持背部挺直,用后膕绳肌的力量将杠铃向上拉起,直到身体呈直立姿势。
然后再慢慢放下杠铃回到起始位置。
重复这个动作8到10次,进行3到4组。
3. 跳跃训练跳跃训练是一种有氧和力量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锻炼后膕绳肌。
站立时,双脚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然后用双脚用力跳起,尽量将膝盖向上提升。
在空中保持一秒钟,然后着地。
重复这个动作10到12次,进行3到4组。
4. 坐姿腿弯举坐姿腿弯举是一种针对后膕绳肌的定向训练。
坐在训练器上,将双脚放在腿弯举器的腿垫上,双手握住器械的把手。
然后,用后膕绳肌的力量将腿垫向上推动,直到膝盖伸直。
保持这个姿势几秒钟,然后缓慢放下腿垫回到起始位置。
重复这个动作8到10次,进行3到4组。
5. 跪姿腿弯举跪姿腿弯举是一种可以在家中进行的简单训练。
双膝和双手支撑在地面上,然后用后膕绳肌的力量将一条腿向上弯曲,直到大腿与地面平行。
保持这个姿势几秒钟,然后缓慢放下腿回到起始位置。
重复这个动作8到10次,进行3到4组,然后再换另一条腿进行训练。
总结起来,膝关节后膕绳肌力量训练对于保护膝关节健康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一般治疗
2
康复治疗
1
一般治疗 输入标题
腘绳肌损伤
伤后24小时内使用
RICE 即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冰敷 加压包扎 抬高患肢 必要时使用消炎药
2
康复治疗 输入标题
轻度肌腹拉伤者,24小
时后可予轻度按摩和间
断电治疗。
当进行这些恢复性训练不出
现疼痛或疼痛明显好转时,
可以开始小幅度慢跑,一般
在2周内渐进性增加训练。
1 2
慢性损伤型者,以蜡疗、短 波或超短波、中低频电疗等 治疗及手法治疗为主。
3 4
严重损伤完全断裂或部分断 裂合并出血血肿者,应早期 手术治疗。
想一想
✓ 同学们,你明白腘绳肌损伤的康复治疗了吗?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