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学案-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案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
录。
2.分小组进行汇报,老师把各小组的测量结果都写在黑板上。
3.提问:你有没有从这些数字中发现什么?
4.学生观察得出结论:每个小组测出的都不一样。
5.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分别用书本、回形针、小立方体测量桌子
的长、宽和高。
三、讨论交流:
1.老师提问:为什么我们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桌子的长、宽和高,
结果会不一样?
2.学生讨论,个别回答。
3.老师总结:由于用来测量的物体,同学们在测量时产生了一定的
误差,所以结果不太一样。
四、布置课外活动
用不同的物体测量家里的沙发、床或学校的黑板、窗台的长度。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注:所有填写的内容字体都用小四号仿宋。
教学反思手写,写细、写详。
表格内设计好的字体不许改动。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4 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4 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学设计2.说一说: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帮它测量?请你说说用手测量怎么不够准确?它想知道自己的脖子到底有多长,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帮它测量?3.听学生发言,小结:生活中许多物体都可以作为测量工具来测量,今天我们一起尝试用橡皮、小棍儿、小立方体来进行测量。
(板书课题)活动意图说明:回顾旧知学生知道了用手测量虽然方便但测量结果不够准确,主要原因是每个人的一拃不一样,利用大单元情景设置引发新的问题“怎样让测量结果更准确”,指向寻找标准单位进行测量。
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2:测量桌子和书的长度1.小组讨论:从以下物品中选哪两种物体来测量?并在学生活动手册的记录表相应表格内画“√”。
2.预测:观察所选择的测量工具,再观察要测的桌子和活动手册的长度,分别预测会用到多少个测量物体。
填写在表格中。
3.说一说:用这些物体怎样量才更准确?4.量一量:测量桌子的长度和活动手册的长度。
5.将小组的测量结果交给老师填写在班级记录表中。
教师活动21.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到底准确吗?我们先要用这个方法量一量桌子的长度和书的长度。
再去教会雷龙。
2.小组讨论一下,橡皮、小棒、回形针、小立方体从中选哪两种物体来测量?并在学生活动手册的记录表相应表格内画“√”。
3.指导预测观察你们选择的测量工具,再观察一下桌子的长度和活动手册的长度,分别预测一下,大约会用多少块橡皮?多少根小棍儿?多少个小立方体?多少个回形针?把预测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4.指导测量提问:测量桌子的长度时,你们想怎样量?怎样量会更准?小结:(1)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测量单位,并始终用这个物体来测量。
(2)一个一个地量,画线做标记。
(3)首尾相连。
教师活动31.指导学生根据需要有秩序地领取材料。
2.学生测量桌子的长度和活动手册的长度。
教师巡视指导:留意终点和起点;每一个测量单位之间要首尾相连,做好标记,及时记录。
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一、教学内容分析《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是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中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不同物体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面积等属性。
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1.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不同物体的特性,如长度、宽度、高度等。
2. 教授学生使用不同的物体进行测量,如尺子、手指、纸条等。
3.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和长度。
4.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1. 学生已经通过日常生活和之前的科学课程,对物体的大小、长短等有了初步的认识。
2. 学生已经学会了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如尺子、量杯等。
3.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比较、分析、总结的能力。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使用不同的物体进行测量,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生对物体特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观察、比较、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素养,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使用不同的物体进行测量,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素养,让学生了解物体的大小、长短等特性,培养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素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科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态度。
4. 培养学生科学交流的素养,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情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层次:一年级的学生年龄普遍在6-7岁之间,他们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学生在入学前已经对物体的大小、长短等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比较、分析、总结的能力。
他们已经学会了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如尺子、量杯等。
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5.科学态度与责任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逐渐形成科学探究的精神和态度,他们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心和热情。同时,他们也将意识到测量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明白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使用不同物体进行测量这个重点。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物体作为测量工具以及如何准确读取测量结果等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测量相关的实际问题。比如,他们可以讨论如何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一张纸的面积。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测量的基本原理。比如,我们可以让每个小组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一张纸的面积,并记录结果。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测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使用不同物体进行测量的方法和技巧。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认识并区分长度、面积等基本测量概念。
(2)学会使用尺子、绳子、手指等不同物体作为测量工具。
(3)掌握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保持测量工具的稳定性、准确读取测量结果等。
(4)能够与他人合作进行测量活动,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讨论交流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测量方法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测量技能。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案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长度测量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使用不同的物体进行长度测量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活动,培养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直尺、卷尺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2)培养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尺子、铅笔等作为测量工具,进行长度测量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热爱探究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长度测量的基本方法。
2. 使用不同的物体进行长度测量。
3. 实验活动:用不同的物体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长度测量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使用不同物体进行长度测量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同物体作为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1. 教具:直尺、卷尺、铅笔、尺子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测量工具,如直尺、卷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测量活动,引发学生对长度测量的兴趣。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长度测量的基本方法,并示范如何使用直尺、卷尺等测量工具。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长度测量实验,使用直尺、卷尺等测量工具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4. 讨论与交流: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讨论在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6. 拓展活动:学生分组,用生活中的常见物体(如铅笔、尺子等)作为测量工具,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测量家中的物品长度,并记录下来,下次课堂分享。
9. 板书设计: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长度测量基本方法:1. 使用直尺、卷尺等测量工具。
2.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铅笔、尺子等)作为测量工具。
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科学同步教案(教科版)
三、实践活动(写300字,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用不同物体来测量长度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用不同物体来测量长度的一些基本原理。
(4)科普网站:推荐学生访问一些科普网站,如“科学探索”、“科普中国”等,以获取更多的科学知识。
2.拓展建议:
(1)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科普读物,增加对测量长度的了解和兴趣。
(2)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观看一些关于长度测量的在线视频,以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学生可以利用科学实验手册,通过动手实验来加深对长度测量的理解。
2.例题二:小红有一块橡皮泥,她想要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请告诉小红,她应该如何使用橡皮泥来测量这支铅笔的长度?
答案:小红应该将橡皮泥搓成长度与铅笔相同的条状,然后将橡皮泥条放在铅笔旁边,比较两者长度是否一致。通过这种方式,小红可以使用橡皮泥来测量铅笔的长度。
3.例题三:小华有一卷胶带,他想要测量一块石头的体积。请告诉小华,他应该如何使用胶带来测量这块石头的体积?
(4)学生可以访问科普网站,获取更多的科学知识,拓展自己的科学视野。
(5)学生可以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实验成果。
(6)学生可以参加一些科学实践活动,如科学竞赛、科学俱乐部等,以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引入角色扮演: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物体进行测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2.学生对科学的态度不够严谨:在测量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记录不够准确和认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科学态度的培养。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一. 教材分析《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是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用不同的物体进行测量的方法。
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作为测量工具,如尺子、手指、步长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测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过一些测量的经验,比如用尺子量长度、用步长量距离等。
但他们对测量工具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测量方法也较为简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测量工具,并教会他们正确的测量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的测量工具,如尺子、手指、步长等,并能够运用这些工具进行测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测量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乐于探索和尝试。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不同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了解和体验测量的重要性。
2.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不同长度的物体,如尺子、手指、步长等。
2.准备测量工具,如尺子、绳子等。
3.准备实践活动场地,如教室、操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帮小猴找出最长的一条线”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不同长度的物体,如尺子、手指、步长等,并向学生介绍这些物体的测量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测量方法,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测量结果和心得体会。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案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知测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测量意识。
2. 让学生学会使用不同的物体作为工具进行简单的测量。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测量及其意义。
2. 学习使用不同的物体进行测量。
3. 培养学生的测量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学会使用不同的物体进行测量。
难点:让学生理解测量的重要性,并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测量活动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尺子、绳子、杯子等。
2.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相应的测量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测量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测量的意义和作用,示范使用不同物体进行测量的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活动,选取合适的工具和物体进行测量。
4. 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测量成果,分享测量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测量活动中的收获,强调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6. 拓展:教师提出拓展任务,让学生在生活中尝试运用测量解决问题。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测量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测量方法和工具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收集学生的测量成果,分析学生的测量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运用所学测量方法,测量家中的物品长度、重量等,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结合测量活动,写一篇关于测量的小作文,分享自己的测量经历和感受。
八、课程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等。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鼓励学生在测量方面发挥潜能。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测量竞赛,提高学生的测量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案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案友的长度,谁能告诉我桌子的长度是多少?学生:(用不同的物品)老师,我用纸带测量,长度是70厘米。
学生:(用不同的物品)老师,我用橡皮测量,长度是10厘米。
学生:(用不同的物品)老师,我用小棒测量,长度是20厘米。
学生:(用不同的物品)老师,我用小立方体测量,长度是5个立方体长。
2.引导学生认识标准单位的重要性。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不同的物品测量出来的长度是不同的,这样交流起来会很麻烦。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标准单位来测量长度,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测量结果更加一致和可比较。
学生:明白了,老师。
3.教授使用标准单位进行测量的方法。
师:现在,让我们来使用标准单位——米,来测量桌子的长度。
首先,我们需要让标准单位的物体首尾相连,需要统一起点、终点。
然后,我们将标准单位的物体放在桌子上,看看需要几个标准单位才能测量出桌子的长度。
学生:好的,老师。
4.运用数字描述测量结果。
师:同学们,我们测量出来桌子的长度是多少米呢?学生:老师,我测量出来是1.5米。
学生:老师,我测量出来是1.6米。
学生:老师,我测量出来是1.4米。
5.组织信息和整理测量结果。
师:同学们,我们可以把测量结果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上,也可以用图表的形式来组织信息,更加直观地展示我们的测量结果。
学生:好的,老师。
6.巩固练。
师:现在,让我们来练一下,使用不同的物品和标准单位来测量其他物体的长度。
学生:好的,老师。
7.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研究了使用不同的物品来测量长度,认识了标准单位的重要性,掌握了使用标准单位进行测量的方法,学会了运用数字描述测量结果,还学会了组织信息和整理测量结果。
希望大家能够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形成记录数据的意识与惯,关注和客观看待他人的测量结果。
友,你知道如何确定桌面的长吗?让我们一起摸摸桌面的长吧。
现在,让我们看看活动记录表,确定我们获得了什么奖励,并在相应的物品前面画上“√”。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案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测量的概念。
培养学生对测量活动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感知测量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
1.3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测量的概念。
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测量的重要性。
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活动,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
第二章:使用尺子进行测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使用尺子进行测量的方法。
培养学生准确测量物体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尺子的使用方法。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2.3 教学过程教师讲解和示范尺子的使用方法。
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活动,使用尺子测量物体。
第三章:使用天平进行测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使用天平进行测量的方法。
培养学生准确测量质量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使用天平进行测量。
3.3 教学过程教师讲解和示范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活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测量,纠正测量错误。
第四章: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的方法。
培养学生准确测量温度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4.3 教学过程教师讲解和示范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活动,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
第五章:综合实践活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测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2 教学内容学生分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5.3 教学过程教师提出综合实践活动的任务和要求。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测量,纠正测量错误。
学生展示实践活动成果,分享测量经验。
第六章:测量长度竞赛6.1 教学目标让学生巩固测量长度的方法。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科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是通过对物体进行观察和比较,确定其大小、长度、重量等数值的过程。测量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它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如何使用小石子来测量一根铅笔的长度。这个案例展示了测量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测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1.采用更多生活化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测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技巧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完《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这节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首先,我觉得在导入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是非常有效的。大家对于测量这个问题,都能积极地从生活中找到例子,这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然而,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测量基本概念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来进行讲解,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
二、核心素养目标
《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合作交流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主动提出问题,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分析不同物体作为测量工具的特点;2.在实践中,发展空间观念,理解长度测量的基本原理;3.学会与同伴合作交流,分享观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目标充分体现新教材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教科版
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学目的:科学概念目的:1、不同的物体可以作为标准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拟的结果,便于信息的交流。
3、测量需要让标准单位的物体首尾相连,需要统一起点、终点。
科学探究目的:1、能使用多种标准物完成测量任务。
2、能运用数字描绘测量结果。
3、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以图表的形式组织信息和整理测量结果。
科学态度目的:1、逐步适应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2、逐步形成记录数据的意识和习惯。
3、愿意关注和客观对待别人的测量结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的:体会到测量单位的标准化给交流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难点能用不同的标准物完成测量任务,并能对数据结果进展简单分析。
教学准备:教具:PPT、铲子、两条纸带、2把剪刀、两色记号笔、2块橡皮、礼品袋、佩奇和佩奇妈妈的贴纸、小立方体和小棒的板贴各2、翻页笔,板贴:家、商场、课题、佩奇、佩奇妈妈。
学具:材料1:佩奇组:纸带、铲子、水彩笔、剪刀、小立方体、记录单1。
佩奇妈妈组:纸带、礼品袋、水彩笔、剪刀、小棒、记录单1材料2:佩奇组:小棒、记录单2。
佩奇妈妈组:小立方体、记录单2。
一、复习导入〔4min〕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课堂来了一位神秘嘉宾——小猪佩奇。
播放佩奇音频:复习如何用拃测量铲子的长度。
请两名同学上台测量铲子的长度,并引导学生发现与考虑:为什么两位同学测得的数据不一样?师小结:用手测量时,每人的一拃长度不同,我们的结果不同。
二、用有固定长度的物体测量更准确〔6min〕1、师出示2块橡皮,那用一样长度的橡皮来测量呢?请两位同学进展测量,老师在PPT表格中填写数据。
你有什么发现?〔生:用橡皮测量铲子长度,结果一样。
〕2、为什么用橡皮测量结果一样?〔两块橡皮是一样的〕老师追问〔哪里一样?长度一样〕,伺机出示:有固定的长度。
3、除了橡皮,我们还可以用什么物体来测量铲子的长度呢?小结:生活中有固定长度的物体可以作为工具来测量。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案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不同的物体可以用来测量长度、重量等属性。
2. 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测量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常见的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增强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长度测量:用尺子、绳子、小木棍等不同的物体来测量课本、桌子、椅子等物体的长度。
2. 重量测量:用石头、棉花、小金属块等不同的物体来测量书本、文具等物品的重量。
3. 学习常见的测量工具:尺子、天平、秤等。
4. 探索不同的测量方法:直接测量、比较测量、转换测量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操作、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等方式进行教学。
2.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不同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测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测量工具和测量物体,如尺子、绳子、小木棍、石头、棉花、小金属块等。
2. 准备实验操作的场地和环境。
3. 准备汇报交流的模板和引导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测量?测量有什么作用?2.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课本、桌子、椅子等物体的长度和重量。
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不同的测量方法,总结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测量技巧。
4. 汇报交流:各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他们的实验结果和测量方法,分享他们的创新思路。
5. 总结提升: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和汇报进行点评,总结测量的重要性和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科学的乐趣。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操作技能和测量方法的正确性。
2. 听取学生的汇报交流,评估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评估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测量活动,让学生在家庭中进行测量实践,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案一. 教材分析《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的第4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测量意识和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1. 了解长度测量的常用工具;2. 学习用直尺、卷尺等工具进行长度测量;3. 尝试用不同的物体来进行长度测量;4. 感受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但对长度测量概念的理解和操作还比较陌生。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有过一些长度的经验,如比较物体长短、排队等,但对长度测量的方法还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长度测量的过程,培养他们的测量意识和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长度测量的常用工具,学习用直尺、卷尺等工具进行长度测量,尝试用不同的物体来进行长度测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测量意识和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热爱科学、探究真理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长度测量的常用工具,学习用直尺、卷尺等工具进行长度测量,尝试用不同的物体来进行长度测量。
2.难点:掌握长度测量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测量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了解长度测量的意义和常用工具。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长度测量,培养测量意识和能力。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观察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直尺、卷尺、不同长度的物体(如小棒、铅笔、书本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把直尺或卷尺,以及一些不同长度的物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帮小兔子测量跳绳长度”,引起学生对长度测量的兴趣。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是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的?引出长度测量的概念。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案一. 教材分析《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以及长度单位的概念。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使用不同的物体作为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但是对于长度单位和测量方法的理解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测量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2.让学生学会使用不同的物体作为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区分。
2.如何使用不同的物体进行测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等,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长度单位模型、测量工具(尺子、卷尺等)、不同种类的物体(如书本、笔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长度单位模型、测量工具和不同种类的物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是怎么测量物体的长度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从而引出测量长度的方法。
2.呈现(10分钟)介绍长度单位的概念,展示常用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毫米等),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长度单位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不同的物体作为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测量结果,分享测量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教师点评学生的测量方法,总结测量长度的技巧。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用尺子和卷尺测量长度,我们还可以用什么物体来测量长度呢?”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尝试使用其他物体进行测量。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案教学设计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不同的物体可以作为标准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2.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便于信息的交流;3.测量需要让标准单位的物体首尾相连,需要统一起点和终点。
科学探究目标:1.能使用多种标准物完成测量任务;2.能运用数字描述测量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1.逐步适应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2.逐步形成记录数据的意识和习惯;3.愿意关注和客观看待他人的测量结果;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测量单位的标准化给交流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难点】能用不同的标准物完成测量任务,并能对数据结果进行简单分析。
【教学准备】纸带、小棒、回形针、小立方块【教学过程】一、导入1.上节课我们发现同样高度的桌子,用手来测量时,测量的结果差别很大,这是为什么?2.那用什么来测量桌子的高度,会更准确呢?老师这里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小朋友们看一看,可不可以用来测量?(橡皮筋、弹簧、小棒、小立方块)3.今天我们就用小棒和小立方块这两种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桌子的高度。
4.老师这里有三个闯关游戏,你想不想玩?可是一关比一关难,只有特别认真听讲的小朋友才能闯关成功,你敢接受挑战吗?二、学习测量方法第一关:考一考1.看视频,学习用小棒如何测量桌子的高度;2.请一个小组到黑板上演示测量方法,其他小朋友找一找操作错误的地方;3.看关键步骤图,学习用小立方块测量的方法;4.小游戏:火眼金睛看一看图中的操作方式对不对?如果错误,错在哪里?三、测量活动第二关:量一量1.出示测量要求:(1)仔细测量,比一比谁量得最准;(2)两人一组,相互合作;(3)听从指挥,铃响立刻坐端正。
2.小组测量活动四、研讨数据第三关:想一想1.分别分析用小棒、小立方块来测量桌子高度的数据:(1)聚焦大多数相同的数据,引导用小棒(小立方块)来测量和用手测量,哪个更准确?(2)如果有差异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或测量误差原因。
《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案)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比较与测量第4节《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使用不同的物体进行测量的方法,培养学生对物体长度和重量的感知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不同物体的测量单位。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使用不同的物体进行测量的方法,掌握常见物体的长度和重量单位。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能力,能够使用不同的物体进行简单的长度和重量测量。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使用不同的物体进行测量的方法,掌握常见物体的长度和重量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物体的测量单位,并能够正确运用。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于长度和重量的概念还比较模糊。
他们的观察和比较能力还不够发达,需要通过具体的实物操作和示范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同时,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1. 老师出示几个不同长度的物体,如铅笔、书、橡皮等,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长度。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这些物体来测量其他物体的长度呢?示例:老师:同学们,我这里有一支铅笔、一本书和一个橡皮,你们观察一下,它们的长度有什么不同?谁能告诉我铅笔、书和橡皮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学生:铅笔大概15厘米长,书大概25厘米长,橡皮大概5厘米长。
第二环节:讲解与示范1. 老师向学生介绍使用不同的物体进行测量的方法,如使用铅笔来测量课桌的长度。
2. 老师示范使用铅笔来测量课桌的长度,并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测量结果。
3. 老师介绍常见的长度单位,如厘米、米,并让学生理解不同单位的用途和关系。
示例:老师:现在我们来学习使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长度。
比如,我用这支铅笔来测量一下课桌的长度。
你们看,铅笔一共用了几支?长度是多少?学生:用了3支铅笔,长度是45厘米。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不同的物体可以作为标准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2.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便于信息的交流;3.测量需要让标准单位的物体首尾相连,需要统一起点和终点。
科学探究目标:1.能使用多种标准物完成测量任务;2.能运用数字描述测量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1.逐步适应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2.逐步形成记录数据的意识和习惯;3.愿意关注和客观看待他人的测量结果;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测量单位的标准化给交流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难点】能用不同的标准物完成测量任务,并能对数据结果进行简单分析。
【教学准备】纸带、小棒、回形针、小立方块【教学过程】一、导入1.上节课我们发现同样高度的桌子,用手来测量时,测量的结果差别很大,这是为什么?2.那用什么来测量桌子的高度,会更准确呢?老师这里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小朋友们看一看,可不可以用来测量?(橡皮筋、弹簧、小棒、小立方块)3.今天我们就用小棒和小立方块这两种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桌子的高度。
4.老师这里有三个闯关游戏,你想不想玩?可是一关比一关难,只有特别认真听讲的小朋友才能闯关成功,你敢接受挑战吗?二、学习测量方法第一关:考一考1.看视频,学习用小棒如何测量桌子的高度;2.请一个小组到黑板上演示测量方法,其他小朋友找一找操作错误的地方;3.看关键步骤图,学习用小立方块测量的方法;4.小游戏:火眼金睛看一看图中的操作方式对不对?如果错误,错在哪里?三、测量活动第二关:量一量1.出示测量要求:(1)仔细测量,比一比谁量得最准;(2)两人一组,相互合作;(3)听从指挥,铃响立刻坐端正。
2.小组测量活动四、研讨数据第三关:想一想1.分别分析用小棒、小立方块来测量桌子高度的数据:(1)聚焦大多数相同的数据,引导用小棒(小立方块)来测量和用手测量,哪个更准确?(2)如果有差异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或测量误差原因。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科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科版第一篇: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科版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主备人:组长签字: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不同的物体可以作为标准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不同的工具可用来测量物体,长的工具便于测量长的物体。
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便于信息的交流。
测量需要让标准单位的物体首尾相连,需要统一起点、终点。
过程与方法:能使用多种标准物完成测量任务。
能运用数字描述测量结果。
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以图表的形式组织信息和整理测量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逐步形成记录数据的意识与习惯。
愿意关注和客观看待他人的测量结果。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物体进行长度的测量,掌握基本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十进制记录测量结果。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纸带、橡皮、回形针、小棒、小立方体、学生活动手册、班级记录表。
教师准备:课件。
教法学法:观察法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教师需要指出用手测量时,每人手的长度不同,导致我们的结果不同,无法真实反映桌子的高度。
2.继而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测量?”二、聚焦1.根据学生的讨论,教师可以小结,生活中的许多物体都可以作为测量工具来测量。
2.提出任务:今天,我们要使用常见的物体来测量桌子的高度、桌子的长度和书的长度。
三、活动探索 1.物体的选择。
出示可供选择的测量物(即测量单位的物体):回形针、小棒、橡皮、小立方体,提问:“你们小组会选哪两种物体来测量?”2.测量桌子和书。
(1)教师要先提醒学生测量注意事项:确定起点和终点;每一个单位之间要首尾相连, 一条直线摆放;可以利用第3课的测量纸带测量桌子的高度。
(2)分发材料。
(3)巡视,提醒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写上名字和日期;留意终点和起点;每一个测量单位之间要首尾相连,一条直线摆放。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学案-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学习目标】
1.了解不同的测量工具。
2.学会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
【学习重难点】
1.理解用不同工具测量的不同之处。
2.学习测量事物的长度不同的观察和比较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1.在测量的过程中,需要将数据做___________。
2.测量桌子高度时,可以用第三课的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回形针可以用来测量。
4.用不同物体测量同一事物得到的结果一样吗?
5.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你都怎样测量自己的身高。
二、达标检测
1.在本课学习中,你学会了用哪些物体进行测量?
2.测量课桌高度可以利用纸带吗?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上
3.在用不同物体进行测量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新发现?
4.用物体和用手测量,哪种方式更准确?为什么?
5.在下面表格中填写你用不同物体测量课桌长度的测量结果。
测量重复次数长度手
小棒
橡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学习目标】
1.了解不同的测量工具。
2.学会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
【学习重难点】
1.理解用不同工具测量的不同之处。
2.学习测量事物的长度不同的观察和比较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1.在测量的过程中,需要将数据做___________。
2.测量桌子高度时,可以用第三课的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回形针可以用来测量。
4.用不同物体测量同一事物得到的结果一样吗?
5.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你都怎样测量自己的身高。
二、达标检测
1.在本课学习中,你学会了用哪些物体进行测量?
2.测量课桌高度可以利用纸带吗?
3.在用不同物体进行测量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新发现?4.用物体和用手测量,哪种方式更准确?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