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思维的特征
2007年-2016年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狭义的文化又称( B )A.国别文化B.人文文化C.民族文化D.历史文化2.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学研究基础单位的是( D )A.文化现象B.文化产品C.文化思潮D.文化事象3.被中国古人称为“表里山河”的地带是( D )A.青藏高原地带B.华北平原地带C.江汉平原地带D.黄土高原地带4.古埃及文明发源于( B )A.两河流域B.尼罗河C.底格里斯河D.幼发拉底河5.中国古代的林木乱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者太喜( C )A.大兴水B.大兴武功C.大兴土木D.大兴文治6.司马迁的《史记》是( A )A.纪传体通史B.纪传体断代史C.国别史D.典志史7.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从夏初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 C )A.部落的代兴B.部族的代兴C.族群的代兴D.方国的代兴8.“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一语反映的是( C )A.三皇五帝时代的史B.夏朝史实C.商朝史实D.西周史实9.下列各项中,时代、作者、农书名相一致的是( D )A.唐贾思勰《齐民要术》B.宋陆龟蒙《耒耜经》C.元王桢《农政全书D.明宋应星《天工开物》10.下列选项中,属于北方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的是( A )A.栽培高粱B.整修田埂C.使用水车D.栽培水稻11.我国古代,金銮殿、寺庙、官府等建筑物在选址时所取的朝向是( B )A.正东B.正南C.东南D.西南12.我国西晋时期著名的医学著作《脉经》的作者是( A )A.王叔和B.皇甫谧C.孙思邈D.李时珍13.宗法制度瓦解的时期是( B )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秦朝D.汉朝14.在周代,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D )A.三公九卿制B.井田制C.察举制D.分封制15.秦朝,中央主管兵权的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的是( C )A.太宰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16.举行观灯、舞龙、耍狮等礼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 A )A.元宵节B.中秋节C.端午节D.重阳节17.荀子提出“天人之分”观点的文章是( C )A.《礼论》B.《正论》C.《天论》D.《乐论》18.周代,人们四时祭祀祖先,秋祭叫( C )A.礿B.禘C.尝D.烝19.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等书的著名道士是( D )A.寇谦之B.丘处机C.孙思邈D.葛洪20.唐代最有名的软舞是( C )A.《胡腾》B.《胡旋》C.《绿腰》D.《霓裳羽衣舞》21.在言语形式方面,主张言辞华美的是( D )A.孔子B.老子C.杨雄D.陆机22.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 B )A.北京话B.北方话C.南方话D.官话23.隶书的成熟期是在( B )A.秦代B.汉代C.隋代D.唐代24.佛教在中国的衰落阶段是( D )A.东汉魏晋时期B.东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明清时期25.现代新儒家的鼎盛时期是( A )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50、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政策的有(ABDE )A.民族政策B.文艺政策C.财政政策D.宗教政策E.语言文字政策27.《禹贡》九州中的梁州包括(AB )A.华山以南地区B.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C.渤海、泰山之间的地区D.黄河、淮河之间的地区E.湘江以北地区28.夏人的大本营包括(AC )A.豫西B.楚西C.晋南D.鲁西E.越北29.下列各项中,属于节日饮食的有(AC )A.元宵B.米饭C.月饼D.馒头E.粥30.古代婚姻“六礼”就是婚礼的六道仪式,它们是(AD )A.纳采、问名、纳吉B.定聘、拜天地、闹洞房C.问话、拜堂、回门D.纳征、请期、亲迎E.分大小、拜舅姑、庙祭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文化传统32.名家33.永嘉之乱34.七巧板35.郡县制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元明时期南北文化对峙的新变化。
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
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历史悠久,传统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有很多,今天店铺为大家带来了几个传统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一起来看看吧!自我超越有形有相的东西终归于毁灭,要实现真正的不朽,就要超越自我这个有限的存在。
中国先哲将“道”作为超越一切有形有相的东西的永恒存在。
但这个“道”又不是不可捉摸、高高在上的上帝,它“有情有信”,就在万事万物之中。
理想人格的获得就在于与“道”自觉、自然而然地合和。
道虽“有情有信”,它又超言绝象。
要与“道”冥合,就需要超越一切形体和自己的生命。
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中达到无限,在现实中实现永恒。
中国知识分子习惯于自我克制和自我提升,不在躯壳上起念,追求某种精神境界,正是这种思维方式在现实中的体现与应用。
自我实现中国先哲的目的是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道德人性,从中得到真正的精神享受,即所谓的“心中乐地”。
这种实现完全是现世主义的,它主张在现世人生中实现最高理想,并不需要彼岸的永恒和幸福。
因为永恒和幸福本来就在你的心中,随时可以实现和受用。
中国人把“立德、立功、立言”定为人生“三不朽”,正体现了中国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现世特征。
然而,也同样由于这种现世的自我实现导致了中国人的功利主义、家族主义和个人主义。
同追求永恒的精神境界正好形成明显的反差。
这说明,任何事物都是把“双刃剑”。
这种着眼于现世的自我实现既解释了中国人易于满足不思进取、长期安于小农生活的弊病,也成就了中华民族勤劳忍耐的美德。
中庸之道中庸作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执两用中,不走极端,如对圣人的描写,“宽而栗,严而温,柔而直,猛而仁”。
(2)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不偏激,追求平和。
最明显体现在中医对身体阴阳二气的调节上。
(3)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
至今仍有关于种小麦的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4)允执其中,保持平衡。
(5)有原则地折衷。
中庸的思维方式在古代中国农业、医学、政治和人际关系之中都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真题
中国传统文化真题填空题1.文化三现象包括(物态文化方式文化精神文化)2.中国多元文化的形成经历了(华夏文化形成华夷文化融合中亚文化交流中西文化交流)四个时期。
3.宗法制形成于_西周_代,_秦_代以后名存实亡。
4.古代世界中比较完善的选官制度是中国的科举制。
5.思维是人脑的活动过程。
6.中国文化以汉为界,前为利用“武功”拓疆期,后为利用“文治”交流期。
7.秦以后,中国国家体制的“法治”主要表现在:⑴建立官僚体制──以国家之法的形式确定统治秩序;⑵科举制─考试选官。
8.古代世界中较为完善的“官僚制”是中国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9.周易揭示了阴阳两者之间关系的无穷变化。
10.在中国哲学发展的高峰期,即宋明时期,哲学已进入探讨哲学本体,即“世界本原”时期。
11.人性论是中国人文主义的主要理论之一。
12.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及董仲舒的“性三品说”。
13. 把世界本原当作哲学问题进行系统讨论的起始者是北宋的_周敦颐__。
14.名家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前一个“马”指的是具体,后一个“马”指的是抽象。
15.宗教历史可分为自发宗教(或原始宗教、自然宗教)和人为宗教两个阶段。
16.中国传统宗教观包括现世实用和平宽容政教分离。
17.佛教汉化的原因及表现在⑴译经、⑵融合儒道思想、⑶佛教世俗化、⑷自创宗派。
18.道教信仰的基本特征有⑴多神崇拜;⑵性命兼修;⑶善恶承负说。
19.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色有诗化的倾向乐观的精神含蓄蕴藉之美20.中国文学的意境有两大构成要素,一是情_,一是景_。
21.中国古代史学有以下特点:⑴累世不断;⑵体裁多样;⑶官修私撰,百科之首_;⑷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⑸_鉴戒垂训,以史鉴今。
22.艺术作品和心灵之间存在共鸣和感应的关系,叫做心物对应_。
23.中国传统音乐的内容有三种:娱乐音乐泻泄音乐“真乐”。
24.中国艺术“意”主要表现有意境和气韵追求变化飞动之美_。
25.整一性_指的是表现为整体(系统)模式的文化特征。
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的特征含义及意义归纳
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的特征含义及意义"类比思维"方法是解决陌生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的特征有哪些的呢?本文是我整理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的特征的资料,仅供参考。
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的特征思维有好几种,并不是只有西方人的逻辑思维是科学的思维。
中国人的思维和西方人的思维具有天壤之别。
中国历来是象思维,是类比思维。
它把某个事件统一起来放入到整体中去思考,从来不会放入到局部去思考。
它从整体事件中去透过现象看本质,去发现藏在事务背后的规律。
而西方人是在逻辑思维和实验科学上开展起来的科学,他们眼中的事务是物理的,客观的,空间的,甚至可以说是孤立的,他们可以不断把该物质细微化,局部化,以获得更为详尽的知识和信息,最终对于整个事务全局而言,可能越来越脱离了。
西方的文明自从文艺复兴开场至今的近500年的历程中,爆发了大量的创造,取得了辉煌的物质文明。
但是不能说它的思维模式可以解释整个世界,或者很可能,它的开展离对整个世界的解释越来越困难了。
因为他们是如此痴迷于事件的局部细化了。
而我们东方的文明恰好可以弥补这点。
中国的文化向来强调整体,从来不会极其细微的去孤立的观察某个细微的角落,这是我们中国没有向西方那样的思维方式开展的原因。
中国的古老哲学中概括了对整个世界的认识模型,比方太极八卦图。
从这点出发,诞生了很多东方的文化。
比方享誉世界的中医就是这个模型的典型代表。
中医从世界认知模型中类比在人体的系统中,通过五行、经络等理论体系构建了一个完美的整体的人体模型。
通过这个模型可以解释人体任何局部说生的病症。
我们不能说中医没有经过西方严格的科学验证而不是科学的,当然不是,因为中医实实在在可以治病的,而且治病的手段比西医要高明许多,许多疑难杂症它都可以很好的解决。
中医的类比思维无疑是科学的,是正确的。
西医如果通过他们那种思维开展模式,还不知道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中医的结果,抑或是根本到达不了。
只是中医的理论深奥,难以理解。
第五讲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及其影响
• 伴随哲学的产生,人类开始具有对事物本 性追根溯源、以无限性为特征的哲学思维, 以后伴随生产活动中观察实验材料的积累 和经验性思维的完善,人类又具有了可判 定性的、有限性的科学思维。 • 只是由于科学在产生之初仍然是以经验和 观察活动为主,因此,那时的科学思维是 与哲学思维合二为一的,使人类的思维方 式带有古代思维的特点:
• 因此,当近代工业兴起以后,哲学便轻而 易举地与近代科学结合起来,促成思维方 式的革新。
• 其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根源于具体实践 的直接需要。 • 一般说来,传统思维方式都具有突出的实 践性特征。 • 古代朴素的宇宙论萌生于原始农业对天的 关注,对天象的观察,人们提出各种思想 观点或对某些问题感兴趣,往往不是出于 单纯的求知需要和研究爱好,而是出于实 践的需要,目的是为了能“物为己用”、 “物尽其用”。
• 当然,人类思维这个大系统的发展,每次 “分”、“合”都有质的突变,20世纪及 其以后的“合”,并不是古代“合”的复 制,尽管其带有古代系统思维的信息,如 辩证性、有机性和层次性(从已有的等级结 构的组成部分向上发展出更高的一个层次 的系统。 •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称之为“螺线型”辩 证圈,但它毕竟是更新的自觉的思维方式。
• 民族思维方式: • 在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那些长久地、 稳定地、普遍地起作用的思维习惯、思维 方式、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公认的观点, 就叫做该民族的思维方式。
• 一个人每天都在思考各种不同的问题,但 每个人思考的习惯和过程各不相同。 • 为什么每个人的思考习惯会不相同? 三个原因: → 大脑结构 → 知识结构 → 生活环境(社会强制性)
• 人类的思维领域,从方法和流程上看,经 历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发展历程。 • 古代思维的重点在于“合”—— • 从原始状态无序的整体观到有序的整体观, 从主客浑然不分的原始宇宙观到具有自主 意识的系统宇宙观,表现出古代系统思维 的上升趋势。
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
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众所周知,不同民族的思维既有共同相似之处,同时也具有单一特殊之处。
因为作为一种生物,人类具有共同的生理属性,即人类的大脑功能。
此外,由于人类发展的进程大体一致,很自然地就奠定了不同民族思维的共同基础。
同时,由于人类大脑功能的复杂性,使得具有相同或者不同经历的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形成了具有差异性的思维方式。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在体现着人类思维方式共性的同时,也呈现出其独特的韵味。
一思维方式的概念世界上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
刘长林将思维方式定义为:“在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那些长久地、稳定地、普遍地起作用的思维习惯、思维方法、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公认的观点,就叫作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刘长林,1990)。
一直以来,许多专家和学者孜孜以求地从各个方面和角度对思维方式不断地进行研究。
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思维方式是一个复杂的双层结构。
其深层结构表现为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这包含人的情感、意志和潜意识等;而其表层结构的外观表现就是我们熟知的语言。
事实上,任何一种类型思维方式的形成都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社会组织环境交织而成的人类生活背景,其形成过程非一朝一夕的,而是长期的、逐步的演变过程。
思维方式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主体,固定了思维的基本属性,包括思维结构、认知形式、民族文化、个性表达以及现实运用等。
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产生背景和发展过程来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恪守着独特的传统形式,固守着极富个性化的文化本位,坚持着自己对自然和社会特殊的认知方式。
二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法国学者列维・布留尔认为,原始思维方式是一种“情感的和激情的因素简直不让真正的思维获得任何优势”的思维方式。
冯天瑜先生把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概括为“观物取象”,认为“它是以未经分化的表象联系代替因果关系,必然性与偶然性尚未分化,人们不承认偶然性,而确信神秘的支配力量”。
显然,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这一特征与其原始的思维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针对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差异
针对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差异针对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差异,从曲线与直线、解析与整体、模糊与精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有利于我们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特点和原因,有利于我们既保持自身好的特性,克服不足,又能更好地融合到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之中,对我们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由于历史与文化发展的关系,东西方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有些差异甚至是巨大的。
在各种差异中,思维差异是最根本的。
思维方式是人类在认知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和思维程序。
它是思维规律与思维方法的统一结合。
通过分析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以便我们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相互理解。
(1)东方人好曲线,西方人好直线西方人以直线思考,喜欢直截了当;中国人认为曲线很早,习惯于迂回。
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由来已久。
寻求世界的对立,“非此即彼”的推理和判断是西方理论家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
由此产生的“线性推理”概念似乎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探索世界的统一是中国哲学思想的精髓。
例如,“天人合一”和“这与那”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维习惯。
如果把西方的思维方式比作一条直线,那么中国的思维方式就是以“辨证论治”为基础的。
即使用直线表示,也不能只采用直线法。
螺旋形或波浪形曲线似乎更好地反映了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
我们中国人“醉汉的意思不是酒”的传统思想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和做事方式!西方人喜欢简单的抽象符号,对汉字图形符号的识别感到非常头疼。
因为这不是他们认识事物的方式,他们认为汉字是世界上最深奥、最难的单词。
因此,他们认为,中国人使用这些难词的思维方式更加难以捉摸。
东西方文化在逻辑概念上也存在基本差异。
例如,面对与自己想法相反的观点,美国人会进一步强化自己的观点,驳斥那些他们认为不太正确的观点。
相反,亚洲人更有可能改变立场,承认即使是错误的观点也有价值。
东方人更容易因为“整体思维”而注意到重要的环境因素,并意识到它们也会产生影响。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有哪些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有哪些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而存在,历史已悠久,具有其特有的理论。
那么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又有着怎样的特征呢?今天店铺为大家带来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一起来看看吧!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基于人类实践活动而形成的思维方式从本质上讲是人的精神文化存在方式。
思维方式在基于实践活动的同时,又不断的影响着实践方式,成为科技、政治文化以至于包括人们生存生活方式在内的一切实践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
然而,思维方式是结构的存在,知识、观念、语言、思维旨趣,思维方法和思维情感等等相互影响、相辅相承,构成了思维方式,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动态整体。
思维方式的实质上就是全部文化在历史长河中长期起作用,稳定的文化心理特征。
“它整合了民族文化的内在统一性。
历史上不同思想团体、流派,尽管在具体理论观点上可能势同水火,但在思想的根基处却是一致的“。
[①]哲学的思考是人生体验的系统总结,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一个文化系统中的根基。
把思维方式理解成一种文化与哲学的双重存在。
哲学思维方式在整个思维方式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从哲学层面上审视传统思维方式及其文化构成。
因而本文着重揭示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天人合一,整体性思维,实用理性,朴素的辩证思维以及逻辑思维中的缺失。
一: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哲人认为天人本来合一,物我本属一体。
人生的最高理想是达到天人一体的境界。
天人既无二,于是亦不必分别我与非我。
我与非我原是一体。
不必且不应将我与非我分开。
于是内外之对立消弭,而人与自然相融为一体。
西方思维的历史中总有主体与客体的对立斗争,视外在的自然为人的对立物,而去探索。
才有真正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中国人刚不认为宇宙为外在的而认为宇宙本根与心性相通,研究宇宙即是研究自己内外本为一理。
中国人的宇宙观是不分内外物我的。
从而向了内省式的思维特征。
王阳明格物致知,对着竹子格了三天三夜而不可得。
他格竹子,是要用人世间的“理”追求自然界的“理”。
中国式思维目录
中国式思维目录第一章:中国式思维概述
1.1 中国式思维的定义
1.2 中国式思维的特征
1.3 中国式思维的历史背景
第二章:中国式思维的形成原因
2.1 社会文化因素
2.2 教育体制因素
2.3 政治经济因素
第三章:中国式思维的表现形式
3.1 教育领域
3.2 经济领域
3.3 政治领域
第四章:中国式思维的优缺点
4.1 优点
4.2 缺点
第五章:如何应对中国式思维
5.1 建立多元化思维
5.2 推广国际化视野
5.3 培养创新意识
第六章:中国式思维的未来发展
6.1 已有的变化
6.2 未来的趋势
6.3 对未来的建议
结语:中国式思维的意义及启示。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的全部试题(有答案)
2011年10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C)A.文化思潮B.文化传统C.文化观念D.文化现象2.中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故其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C)A.地质灾害等B.沙尘暴灾害等C.洪涝灾害等D.风灾等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进入(D)A.第一个温暖期B.第二个温暖期C.第三个温暖期D.第四个温暖期4.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其占主导倾向的追求是(D)A.和睦B.团结C.和平D.统一5.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打制石器的使用,当时还没有(D)A.原始采集业B.原始捕捞业C.原始狩猎业D.农业6.中国“家天下”的历史开始于(C)A.三皇时代B.五帝时代C.夏代D.商代7.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牧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D)A.教师B.官吏C.说客D.辩士8.中国历史上,南方的水稻生产上升至高居粮食作物产量的全国第一位是在(C)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9.七巧板运用的原理是古算中的(A)A.出入相补原理B.等差原理C.中国剩余定理D.秦王暗点兵10.我国古代医学诊断技术“四诊”指望、闻、问和(D)A.查B.验C.测D.切11.我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是在(C)A.公元6世纪B.公元8世纪C.公元l2世纪D.公元16世纪12.中国古代,开创考选官员的制度,而且确立了儒家思想在选官制度中的支配地位的朝代是(B)A.周代B.汉代C.隋代D.唐代13.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使得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C)A.选举政治B.世袭政治C.伦理政治D.文官政治l4.完整的宗法制度出现于(C)A.五帝时期B.夏朝C.周代D.春秋时期15.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D)A.宗族祭祀与祖先崇拜B.军事征伐与发展农业C.祖先崇拜与发展农业D.宗族祭祀与军事征伐16.中国素称“礼义之邦”,把礼的重要作用说成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经典是(A)A.《左传》B.《周礼》C.《论语》D.《孟子》17.下列典籍中,运用类比思维最多的是(D)A.《周礼》B.《庄子》C.《周易》D.《诗经》l8.下列观念中,造成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的观念是(B)A.知行合一B.天人合一C.重义轻利D.文以载道19.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入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
8年级语文下册历史思维
八年级语文下册历史思维八年级语文下册历史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所涉及的思考方式、分析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思维对于学生理解历史事件、把握历史发展脉络、认识历史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关于八年级语文下册历史思维的总结,供参考。
一、历史思维的内涵与价值1. 历史思维的内涵:包括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的认知、分析、综合、评价等方面。
2. 历史思维的价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提高历史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历史思维的基本要素1. 知识性要素:掌握基本的历史事实、人物、事件、年代等。
2. 分析性要素:对历史现象、事件、人物等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背后的原因、动机、影响等。
3. 综合性要素:将分散的历史知识、信息进行整合,形成系统化的历史认识。
4. 评价性要素: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形成自己的历史见解。
三、历史思维的方法与技巧1. 联系法:将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联系起来,形成整体性的认识。
2. 比较法: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进行对比,发现异同,揭示历史规律。
3. 分析法: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背后的原因、动机、影响等。
4. 评价法: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形成自己的历史见解。
四、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1. 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阅读能力:引导学生阅读历史书籍、文章,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 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历史思维训练。
4. 开展历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等,增强他们的历史感受。
5. 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
五、历史思维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1. 教学设计:根据历史思维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安排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2. 课堂提问: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思维训练。
中国传统思维的三个特征: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
2 0 1 7 . 3
中国传统思维的三个特征 : 整体思维 、辩证思维、直觉思维
彭 华
[ 摘要] 中华 民族 的传 统 思 维有 三 大特 征 ,即整 体 思维 、辩 证 思 维 、直 觉 思 维。 整 体 思
维 注重整体 统 一 、“ 天人 合一 ” “ 天人 和谐 ” 追 求 天 、地 、人 、我 ( 心 ) 的和 谐 统 一 。 “ 辩证
论思维” 。 中 华 民 族 是 有 哲 学 的 民族 , 中 华 文 化 是 有 理
论 思 维 的文 化 。 中 华 民 族 是 具 有 非 凡 创 造 力 的 民 族 ,创 造 了 博 大 精 深 的 中 华 文 化 ,为 人 类 文 明 的 进步作 出了不 可 磨 灭 的贡 献 。 中华 文 化 在 哲 学思 辨 层 面 、理 论 思 维 领 域 的 建 树 颇 为 丰 硕 , 而 原 其 大 端 与 指 归 , 则 可 以 整 体 思 维 、辩 证 思 维 、直 觉 思 维 三者 为代 表 。 清 人 云 : “自六 经 以 外 , 立 说 者 皆 子 书 也 。 ”
观点看 待世 界 的思 维方 式 。整 体 思 维 方式 将 整 个
世 界 视 为 一 个 有 机 的 整 体 ,认 为 构 成 整 个 世 界 的
一
文 言 》) 。“ 天 人合 一 ” 是 古 代 中 国的 “ 一个 突
出 的共 同 命 题 ” ,“ 《 易经》 对这 一命 题 的发挥 无
思维”重视普遍联 系和对立统一,以追求和谐协调 、统一为 目的。“ 直觉思维”是相对于 “ 逻
辑 思维” 而言 的 ,是 人 类认 识 的基 本 形 式之 一 。在 中 国古代 ,道 家、佛 教 以及儒 家都 特 别 重 视 直 觉思 维 ,三大 思维对 中国社 会 的发展 产 生 了重 大影响 ,而 对科 学技 术的影 响 尤其深 重 。 中 国之所 以没有 能 自行 步入 “ 近代 科 学” 的殿 堂 ,部 分原 因可 以追 溯 于 中国思 维。
古代中国的历史哲学与思辨思维
古代中国的历史哲学与思辨思维中国的历史流传久远,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哲学思想和思辨思维方式。
这些思想和方式在古代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古代中国的历史哲学及其与思辨思维的关系。
古代中国的历史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经典著作为依据的。
《尚书》、《礼记》、《春秋》等经典著作中的记载,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这些经典著作中蕴含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形成了古代中国人思考问题的基础。
中国古代思辨思维在历史哲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思辨思维是在经过对历史情况和经验的观察和分析后,通过推理和逻辑思考来解决问题和探索真理。
古代中国的哲学家和学者经常运用思辨思维来推导和解释经典著作中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理论。
中国古代历史哲学的一个重要思想观点是“天人合一”。
这个观念认为天地万物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人们应该通过观察和研究自然界的变化和演化,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化规律,并从中寻找真理和智慧。
在这种思想观点的影响下,古代中国的历史哲学更加注重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观察和研究,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古代中国的思辨思维也强调“道”的概念。
道是一种超越个体和个别事物的普遍规律和原则。
在古代中国的历史哲学中,道被视为一种天生而来的智慧和真理。
通过思辨思维,人们可以观察和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和规律,从而更好地了解和把握道。
古代中国的哲学家和学者通过思辨思维,提出了许多关于道的理论和观点,旨在揭示宇宙的真相和生命的意义。
思辨思维还在古代中国的历史哲学中体现为逻辑推理和辩证思考。
古代中国的哲学家和学者经常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来推导和证明某一观点或理论的正确性。
辩证思考则强调观察和研究问题时要全面、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角度,以便更全面地理解问题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些思辨思维方式使古代中国的历史哲学更加注重经验和分析,旨在通过思考和推理来解决问题和寻找真理。
古代中国的历史哲学与思辨思维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古代的历史思维
中国古代的历史思维中国古代历史思维是一种深深根植于传统文化、哲学和价值观念的思维方式,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国历史上多个时期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并至今仍对中国的现代社会产生着影响。
1. 思维方式的特点中国古代历史思维的核心特点在于强调整体性、继承性和变通性。
整体性强调了宇宙的统一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继承性则强调对祖先传统的尊重和推崇。
同时,中国古代历史思维也非常重视变通性,强调在不同情况下的灵活应变,以达到最有利的结果。
2. 传承与变革的思维中国古代历史思维认为,历史具有连续性和传承性。
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通过代代相传,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
然而,中国古代历史思维也允许通过变革来适应时代的需要。
这种传承与变革的思维方式在中国历史上的众多政治和社会变革中得以体现。
3. 以人为本的思维中国古代历史思维强调人的地位和价值。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尊重个体权利、重视人的发展和关注社会公正是重要的价值观。
这种以人为本的思维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策制定和社会关系的构建。
4. 和谐与秩序的思维和谐是中国古代历史思维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中国古代历史思维认为,和谐的社会关系和秩序是社会繁荣和稳定的基础。
因此,中国古代社会注重各个层面的和谐,包括家庭、社区、国家和世界。
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国古代的政府治理、家庭伦理和国际交往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 德治的思维中国古代历史思维强调德治的重要性。
德治是指依靠道德和伦理的力量来治理社会,而不是单纯依靠法律和权力。
中国古代历史思维认为,德治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并塑造出有高度责任感和道德水准的领导者。
6. 周而复始的思维中国古代历史思维中存在着周而复始的观念,即一切都是循环往复的。
历史被视为一条持续不断的线索,过去的经验和教训被用来指导未来的发展。
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国古代政治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总结:中国古代的历史思维方式深深根植于传统文化、哲学和价值观念,具有整体性、继承性、变通性等独特特点。
中国人的三种思维方式
“天人合一”思想既是一种宇宙观或世界观,又是一种伦理道德观(生态伦理),代表着一种人生追求、一种精神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以“天人合一”、“天人和谐”为根本特点的整体思维观念和思维方法,对于保持人类的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的协调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辩 证 思 维
中国古人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所有对立的两方面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的,万事万物既相互对立而又趋于统一。这都是合乎辩证法的重要思想。其中,普遍联系和对立统一思想堪称中国辩证思维的主流。
《周易》所讲的“八卦”以及两卦相叠而为六十四卦的学说,就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矛盾对立来说明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周易》经文所说的“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周易-泰》九三爻辞),所强调的即是“平”与“陂”“往”与“复”的对立统一。对于《周易》的辩证思维,郭沫若(1892~1978)给予了高度评价,“《易》的出发点原是一种辩证观,“从《易》的纯粹的思想上来说,它之强调着变化而透辟地采取着辩证的思维方式,在中国的思想史上的确是一大进步”。见诸《系辞上》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一语,既是《易传》辩证思维的核心命题,更是彪炳青史的千古绝唱。朱伯昆(1923~2007)极度褒扬“一阴一阳之谓道”命题,它“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哲学中两点论的代表”,“是对先秦以来辩证思维发展的总结”。
中国古代的历史思维与历史观念
中国古代的历史思维与历史观念中国古代的历史思维与历史观念深受儒家学说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历史观。
在古代历史中,中国人的历史思维主要体现在对历史的认知、对史料的理解和利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等方面。
本文将分别探讨中国古代的历史思维与历史观念在这些方面的具体表现。
一、对历史的认知在中国古代,历史被视为师道之源,人们对历史的认知具有深刻的意义。
古代中国人普遍认为,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思考,可以获得丰富的经验和智慧,以指导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历史认知中,重视对朝代更迭和王朝兴衰原因的研究。
这种认知源于儒家学说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即人类社会的兴衰变迁与自然界的规律紧密相连。
因此,中国古代历史学派注重通过历史研究来总结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经验,以应对当前的问题和未来的挑战。
二、对史料的理解和利用中国古代的历史思维强调对史料的理解和利用,这与当时史学的发展紧密相关。
中国古代的史学主要体现为纪传体和编年体两种形式,纪传体在于记载个人事迹,而编年体则以年代为单位来叙述历史事件。
在史料的理解上,中国古代历史学家重视对史料的辨析和鉴别。
他们注重以实证的方式来验证和分析史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借此得出客观的历史结论。
同时,史学家们也善于利用不同种类的史料,如史书、碑刻、铭文等,来完善自己的研究,并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
三、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古代中国人对历史人物及其行为的评价往往与儒家伦理观念紧密相关。
儒家思想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价值观,这在古代中国人的历史思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儒家伦理观,中国古代历史学家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常常是一种道德评价。
他们对于身居高位的君主,主张将人君与天命联系起来,即君权神授,以凭借这一观点来评价君主的得失和品德。
同时,历史学家也注重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和批评来激励后人追求崇高的品德和道德。
总结一下,中国古代的历史思维与历史观念深受儒家学说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对历史的认知、对史料的理解和利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类比性 思维被广泛应用于认识和理解自 然、社会和人类现象,以及探索 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类比性思维的表现
形象类比
通过将抽象的概念或现象与具体的形象或事物进行比较,从而理解其本质和规律。例如,将“道”与“水”进行比较 ,认为“道”如同“水”,具有润泽、渗透、滋养等特性,可以代表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规律。
经》、《道德经》等经典著作都强调了这种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辩证性思维的表现
表现形式
辩证性思维在处理实际问题时, 通常采用一分为二、对立统一、 矛盾转化等思想方法,注重从正 反两个方面思考问题,并寻求最
优解决方案。
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 域,辩证性思维被广泛应用,如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都体
03
指导实践: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于指导人们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 用,如中医理论、风水学说等。
04
促进文化交流: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 解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
对未来研究和发展的展望
深化研究
跨学科研究
实践应用
国际化发展
进一步深化对中国传统思维方 式的深入研究,挖掘其内涵和 价值。
直觉性思维的影响
1 2 3
文化传承
直觉性思维在文化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 传统文化能够得以保持其原始面貌和独特性。
创新思维
直觉性思维鼓励人们在常规思路之外寻找解决问 题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局限性
然而,直觉性思维也存在局限性,如易受个人经 验、情感等因素影响,缺乏客观标准,容易导致 偏见和误判。
05
直觉性思维
直觉性思维的含义
中国人的三种思维方式
读懂中国人的三种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的三个特征: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中华文化在哲学思辨层面、理论思维领域的建树颇为丰硕,而其大端与指归,则可以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三者为代表,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思维的三大特征。
整体思维所谓整体思维,是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
注重整体统一的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整体思维从整体原则出发,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和整体功能,探讨天与人、自然与人为、主体与客体、人与人、人与自我的相互关系,以求得天、地、人、我(心)的和谐统一,即注重“天人合一”“天人和谐”。
这种整体思维方式,在道家、儒家以及中华传统医学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早在西周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就已经萌生。
《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天人合一”思想是《周易》整体思维观念立论的基本依据之一,其目的在于揭示人与天地、自然的相互关系,从而合理指导人之所作所为。
在《周易》看来,人与天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嵇康认为这是“自然之分”);因此,人应当随顺天地之道而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如此,方可“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易·乾·文言》)。
“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的“一个突出的共同命题”,“《易经》对这一命题的发挥无疑起了历史性的作用”。
东周以降道家的列子、庄子以及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载等不但合理继承了“天人合一”思想,而且有所发展和创新。
道家认为,天、人同类而合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列子·说符》),“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董仲舒对天、人问题作了详细的论证和明确的表述,明确指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即天人本来合一,故“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至宋代之时,载正式将“天人合一”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明确提了出来,“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名称】历史学【专题号】K1【复印期号】2013年07期【原文出处】《史学理论研究》(京)2013年2期第127~133页【英文标题】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Historical Thinking【作者简介】黄俊杰,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教授【内容提要】由于浸润在深厚的历史意识之中,从任何意义上说,中国人都可以说是“历史人”。
在中国文化中,所谓“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历史的”人,这意味着人要遵从过去的典范而生活。
因此,在传统中国,历史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某种道德思维,中国的历史道德思维是以“道”这个概念为中心,这个概念既是宇宙论意义上的“规律”,又是伦理学意义上的“规范”。
中国历史思维在实际操作上一方面是“具体性思维”;另一方面,也是“模拟性思维”。
中国人通过具体和模拟的思维方式,既能够与过去交流,也能够从历史中开发其意义。
因此,历史经验在中国文化中就成为一所巨大的图书馆,现代读者可以在历史的图书馆里与过去进行各种形式的对话。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中国以历史意识之深厚而著称于世,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生活在历史的教导与启示之下。
为了使王朝统治具有合法性,中华帝国的历代开国皇帝总是从历史中寻找统治之合法性的依据。
基于同样的倾向,中国人总是从历史中为政治革命和文化革命寻求正当性。
一、历史学在中国的重要性从公元前841年开始,中国人的历史记载就没有中断。
从那时起,中国人就以过去的理想作为指导以评判并规划现实,观今而思古,鉴古而知今,并以盱衡现实而建立的理想,作为指导以评判过去。
历史的批判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绝对的严肃性。
传统中国历史学家的全部热情就在于寻求并保存历史的真实,为了达到存真的目的,中国史学家甚至为了对抗统治者逼迫他们写与事实不符的历史,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例如,公元前548年(鲁襄公二十五年),史官记载“崔抒弑其君”。
崔抒大怒,处决了史官。
随后,其弟接替了史官职位并做了同样的记载,同样被处决。
再以后,史官的另一个弟弟接替了史官职位,他再次写了同样的陈述,继续被处决,直至其第四个弟弟执掌史官职位。
此时,崔抒只得放弃窜改历史事实的想法。
①在中国,史官的确是良心的化身,史官即使牺牲性命也要记录并保留历史的真相,所以在传统中国,史官的记述极为严肃。
正如在《文心雕龙》中,文学批评家刘勰(约465-约532)所说,“褒见一字,贵踰轩冕;贬在片言,诛深斧钺”②。
在传统中国的历史中,世运兴衰常由人物贤奸所决定,所以20世纪中国伟大的史学家钱穆(1895-1990)在《中国历史精神》中呼吁以国史唤醒国魂,他强调“历史是我们过去整个生活的全部经验,通过参考历史我们能够理解我们的生活,因此,历史能让我们恰当地规划我们的未来生活”③。
换句话说,在中国文化中,历史被看作过去个人生活经验的结晶,所谓“个人的”,意味着一个人生命的意义被他所处的历史所发现、所解释、所定型。
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人的生命的价值就是由历史加以定位。
由于历史貌似中性,它是过去所发生事物的表述,因此,中国所有的历史学家都相信历史可以使我们更加理解自己,也可以规划我们的未来。
正因如此,历史能激发我们深思具有普世价值的生活规律。
当我们原有的粗浅信念与史实不符时,历史更能激发我们对原有信念的深度思考。
中国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约前145-前87)对一些价值信念的普遍有效性感到深深的困惑,他在《史记》《伯夷列传》的“太史公曰”中说: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絜行如此而饿死。
独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虱夭。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盗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
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者也。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余甚惑焉,偿所谓天道,是邪非邪?④正如司马迁所感叹的,我们也为历史所展示的所谓“天道”感到深深的困惑。
历史对我们正义感的轻蔑态度,是对我们根深蒂固的价值判断的挑衅。
阅读历史对善人和恶人的审判结果,不管他们的结局如何,事实上,虽然他们可能与我们善的期盼不一致,但是,我们依然对邪恶之人疾恶如仇,对圣贤境界不胜其向往之情。
这并不是证明了任何生命的报应法则,却是以诚挚的方式证实了我们深刻的道德信念。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史学家相信,对恶人发迹的强烈愤怒激发我们更加确认圣贤的内在价值和邪恶之人内在价值的欠缺,这与其人之结局并不直接相干。
重要的是,通过他们的结局,激发了我们对坏人当道和好人却因饥饿不幸夭折的不公和不义的正义感。
换句话说,这是通过否定消极来使积极的“道”与“理”的普世法则和人类的行为规范获得肯定。
我们将发自本能地鄙视那些仅仅是为了个人发达而过着盗跖那样生活的人,我们厌恶敌方的告密者,虽然我们会勉强因他们给予我们的方便而给予奖赏。
换句话说,正如余英时所指出的,“从最初开始,中国所建立的超验世界的‘道’和相互关联的实际日常生活世界,就与经历轴心期突破的其他古老文明不同”⑤。
中国人就是这样“抑恶扬善”,⑥建立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是内在的普世的,不以发生的实际后果为转移的价值观。
⑦在中国的历史思维中,这种由衷的情感先是得到了明确的系统性的阐释,然后又被应用到以前时代和当前实际情况的解释之中。
通过这种方式,所谓“解释学的循环”就具体体现在历史思维的过程之中。
我们先是得到了具有历史中正义的普世原则的“道”,然后我们把它运用到特殊的历史环境;反之,它也丰富了我们“道”的观念。
如此一来,理解历史的循环就完成了。
下面,让我们看看这个程序是如何进行的。
首先,“史义”可从“史实”中推衍而出,正如孟子(前372-前289)所说: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
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
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⑧从孔子(前551-前479)的时代起,中国史学家就试图从历史中发掘行为的规范,尤其从10世纪起,更是成为事实。
例如,司马光(1019-1086)在《稽古录》中说:“人君之道有一,其德有三,其才有五。
……上自生民之初,下逮天地之末,有国家者,虽变化万端,不外是矣。
”⑨新儒学哲学家朱熹(1130-1200)更加有力地将说法加以系统化,他提出了“理”的概念,用来表述事物运行的规律和规定人类行为的规范。
在中国,哲学论述往往通过历史叙述而进行。
其次,通过观察历史,“理”和“道”获得了成为具体的普遍规范和史学家评判、警示甚至规劝过去和当代统治者的标准。
朱熹气势磅礴地宣称:⑩千五百年之间,正坐为此,所以只是架漏牵补过了时日。
期间虽或不无小康,而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
朱子认为虽然世间的事物千千万万,却九九归一,就是“理一分殊”(11)。
在朱子看来,“理”源自于历史,并成为对过去和当代历史评判的标准,这个标准植根于活生生的历史,其中充满受苦人的眼泪、劳动人民烈日下的辛苦、忠臣和孝子的奉献、酷吏的恶行以及贞洁烈女的坚贞,等等。
这个规律和法则都牢牢地植根于历史事实之中,并被普遍地作为人类和各朝代的行为规范。
在中国,作为学术领域的主流主要是史学;策略研究也以史学作为基础,立法必须参考历史记录。
因此,在传统中国,历史写作就是政治判断和道德判断。
(12)中国史学家默察事变,从中提炼一些既是描述性又是规范性的普遍原则,目的是把这些原则应用于规范和评判过去和当代的历史。
这种循环可以称为“诠释学的循环”,它凝结成我们具体的普遍性“历史思维”。
一方面,它指导着每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另一方面,它也指导着世间万事的运行。
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由此展现无遗。
二、中国历史思维中的时间观念上节所论史学在中国的重要意义,与中国历史思维中的时间概念具有深刻关联。
中国的心灵浸润在历史之中。
在中国,所谓做人就是做一个具有历史感的人。
中国文化相信:我们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是作为历史中的人而思维和行动着。
因此,我们要理解中国文化和它的特殊性,重要的是理解中国的历史和历史思维的特质。
在中国人的心灵中,历史描述了如何掌握我们在从事各种活动的流逝的时间中存在,由于“流逝”包括了它的方向,掌握在时间中的存在就意味着厘定一种方向感,这种时间流逝的方向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我们的行为清晰地有一个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的方向感。
这种明确的方向感赋予我们生活的期望和目标。
中国人的时间观念特别强烈,具备这种时间观念就有生活的目标。
公元前6世纪的孔子曾有川上之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3)反之,如果失去了时间的方向感就会被生活本身所放逐,就会变得无所适从,就会陷入难以言说的失落和孤独。
唐代的陈子昂(602-702)诗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4)因此,在中国传统中,历史概念就是生活的经线和纬线,是为了达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也是社会进行治理和政治运作的重要指标。
具体说来,每一次朝代更替,往往伴随着严重的流血,这样,关于新政权在历史上的合法性问题就特别受到注意。
秦为什么会失天下?汉何以得到天下?这些问题在汉朝建立之初就常得到讨论。
(15)与此同时,关于秦朝失去“天命”和汉朝得到“天命”取得正统的具体原因,朝廷内外还对新政权如何进行最有效的治理,以及制定管理天下的具体措施进行了热烈讨论。
在所有这些争论和思考之中,历史都是重要的风向球和具体的指标。
历史证实了汉朝取代暴秦的合法性,(16)对于新建立的汉朝通过有效治理所展示的统治的合法性,人们也从历史中寻求证据。
历史像高悬在统治者头上注视的眼睛,随时提醒他们遵守自己的宣誓和诺言以加强有效治理。
从唐代开始,这种监视和警示统治者的历史责任,落在了专门记录和编写皇帝日常活动和作息的《起居注》的史官身上。
史官们以牢固的信念和不厌其烦的态度保持这种每日的评注。
他们拒绝皇帝的干扰,坚定地如实直书,对自己的职责从不动摇,甚至牺牲性命。
中国文化中的人就是这样深深的浸润于历史之中。
总之,我们可以说:在中国文化圈中,社会、人民、文化与政治全部都是历史。
接触中国人民及其文化,就是接触他们的历史。
历史构成了中国人的情趣与中国人的氛围。
事实上中国的存在就在于“历史”。
中国的人民、政治和文化就是中国的历史。
中国就是我们最清楚地看到人是彻头彻尾的“历史人”的地方。
我所说的“历史人”(homo historiens),是指中国人既创造历史,又被历史所创造,正像蜘蛛织出了纵横交错于世界的历史之网。
在20世纪的中国,这种强烈的历史意识在钱穆的著作中得到了最有力的宣示。
钱穆坚信,零碎地研究历史知识会迷失史学的精神,这个精神就是历史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以及我们的文明之变化、生长和发生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