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复习专题

合集下载

专题11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2023-2024秋七上语文期末复习专题精练】(原卷版+解析版)

专题11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2023-2024秋七上语文期末复习专题精练】(原卷版+解析版)

专题11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2023-2024秋七上语文期末复习专题精练】(原卷版+解析版) 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题型专练专题11: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名著导读(一)《朝花夕拾》①[语段一]: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远房的叔祖)是很疏懒的。

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

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

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②[语段二]: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

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

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

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

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③[语段三]: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

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我担心着,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④[语段四]:“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

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1.【名著·内容概括】认真阅读以上四个语段,请分别概括童年鲁迅遭遇到了哪些事?2.【名著·形象分析】从上题归纳的这些事中可看出童年小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结合语段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朝花夕拾》复习题(全书整理)

《朝花夕拾》复习题(全书整理)

《朝花夕拾》复习题(全书整理)一、填空1.《朝花夕拾》原来集名是《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

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

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旧事重提》、示例:《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童年时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

我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

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朝花夕拾》中,作者曾在两篇文章中提到自己儿时保姆长妈妈“谋害”隐鼠一事,说明了对阿长的怀恋。

鲁迅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周树人。

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朝花夕拾的题材是回忆性散文集。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于1927年出版。

共收入10 篇作品。

朝花夕拾的“朝”是早上的意思,“夕”是晚上的意思。

对朝花夕拾书名进行解析:早上的花晚上来捡,就是成年时回忆往事。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妈、恩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民、父亲。

朝花夕拾的作者的其他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有关朝花夕拾的对联:独酌花酒释胸竹,寒衣不胜暑,朝花夕拾谁归属,甜酸咸辣苦。

朝花夕拾的思想: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

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3.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4.《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鉴略),让我感到痛苦。

5.鲁迅小时候最喜欢在(百草园)玩耍。

《朝花夕拾》复习题(含答案)

《朝花夕拾》复习题(含答案)

实验中学必读书目《朝花夕拾》复习题(含答案)时间:45分钟每小题2.5分,共100分1.关于《朝花夕拾》中的短篇,以下正确的是()A.《狗·猫·鼠》——对猫的讨厌和仇恨B.《范爱农》——写一个潦倒一生的日本好友的故事C.《二十四孝图》——赞扬封建孝道的美好D.《五猖会》——描绘父亲对自已学业上的帮助2.下列对《朝花夕拾》中的作品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前半部分写阿长的粗鄙,是为了突出后半部分阿长对“我”的无私关爱。

B. 《二十四孝图》写的是鲁迅从最早得到的画图本子中,知道了“孝”是艰难的,以此告诫读者“孝”是需要真心付出的。

C. 《五猖会》写鲁迅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文中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与儿子的隔膜,以及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都给我们留下了思考。

D. 在《狗∙猫∙鼠》一文中,鲁迅写了他“仇猫”的原因:残忍,一副媚态,吵到了自己,以为吃了“我”的隐鼠。

3..选出不属于散文集《朝花夕拾》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一项。

()A.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B.批判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C.写出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D.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

4.下列说法有误的项是()A.《无常》里讲到作者在故乡看大戏,戏里的无常颇具人情味。

阿嫂死了儿子,十分悲伤,无常同情阿嫂,放其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阎王捆打四十。

B.“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这是鲁迅第一次在日本的同乡会看到的范爱农,当时两人因志趣相投,结为好友。

C.《昆虫记》书中,法布尔用生动话泼、轻松诙谐的笔调,让笔下的虫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尊重。

D.《昆虫记》中法布尔没采用解剖法,而是采取观察与实验的方法,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现象、本能和习性,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昆虫世界。

5.选出不属于散文集《朝花夕拾》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一项。

中考名著复习《朝花夕拾》知识点梳理(下载链接在文末),收藏

中考名著复习《朝花夕拾》知识点梳理(下载链接在文末),收藏

中考名著复习《朝花夕拾》知识点梳理(下载链接在文末),收藏中考语文复习名著阅读专题专题01 名著《朝花夕拾》【作者作品】鲁迅(1881-1936),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解题】“朝花夕拾”的含义是“晚上拾起早晨的花”,即“旧事重提”的意思。

据鲁迅说《朝花夕拾》的文章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

《朝花夕拾》是关于鲁迅生平史实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早年鲁迅的完整形象。

这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是他中年以后回忆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的历程而作的。

【阅读指南】《朝花夕拾》的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

每一篇都从不同角度反映出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一角。

这十篇散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前七篇(《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写作者童年时代在故乡绍兴的见闻和受教育的情景。

后三篇(《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写作者青年时代离开故乡绍兴到南京、日本求学,再回到故乡绍兴教书的经历。

【整体感知】《狗•猫•鼠》——作者借追忆自己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最终却惨遭杀害的往事,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

此文作者《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

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朝花夕拾》2024中考复习热点试题(解析版)

《朝花夕拾》2024中考复习热点试题(解析版)

《朝花夕拾》2024中考复习热点试题(解析版)1.(2023·广西贺州·二模)读书,就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班级将开展“跟着书本去旅行”的主题班会,请你积极参与。

(1)线路设计。

精读一篇课文,就好似沉浸在一场精彩的身心之旅中,将来若能身临其境,必有不同寻常的游览体验。

请你仿照示例,从我们所学的课文中选出两篇,设计两条“旅行”线路,领略旅行之美、探寻文化魅力。

示例:《故乡》——走进鲁迅故里绍兴,领略江南水乡美景和民风民俗。

线路一:线路二:(2)名著之旅。

本次的名著阅读之旅活动将从以下几个主题开展,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参照示例,完善下面的阅读推荐表。

阅读推荐主题书目作者推荐理由红色之旅①埃德加·斯诺实地采访,探寻红色中国的秘密②《朝花夕拾》③旧事重提,回忆成长历程光明之旅《艾青诗选》艾青④(3)探讨感悟。

论学习形式。

研学是一种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它日益成为当下一种常见的学生学习的方式。

在班会上,同学们就“研学”这一话题,各抒己见,以下是一位同学的看法,请你对此观点进行反驳,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字数80字以内。

研学没有意义。

首先,学校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其次,研学只是一种旅行,学生很难从中获取真正的知识。

所以,学校没必要开展研学活动。

【答案】(1) 《壶口瀑布》——来到黄河中游,感受黄河的汹涌奔腾,声震天地。

《苏州园林》——走进苏州园林,欣赏亭台轩榭的艺术之美。

(2) 《红星照耀中国》追忆之旅/成长之旅鲁迅意象丰富,追求光明与正义/感情充沛,对祖国与人民的热爱(意对即可)(3)示例:研学非常重要。

学习不仅指学习书本知识,世间万物皆可学,研学会让我们的人生更丰富多彩;其次,在实践中学习,研学可以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因此,我们应大力倡导研学。

【详解】(1)考查课文内容理解和仿写能力。

解答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表达,且句式要和示例一致。

《朝花夕拾》复习资料

《朝花夕拾》复习资料

《朝花夕拾》中考复习资料(2023)一、《朝花夕拾》内容这十篇散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童年时代的生活:《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少年时代的抉择:《父亲的病》《琐记》青年时代的经历:《藤野先生》《范爱农》主题思想:《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

二、《朝花夕拾》人物形象分析1、藤野先生(《藤野先生》P61)(手法:对比)(1)找出藤野先生第一次亮相的语句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P62)2、范爱农(《范爱农》P68)(1)品味范爱农出场的语句:P69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这个人物的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语言描写体现出范爱农极富个性,孤傲、倔强。

外貌描写,尤其是眼睛,突出了范爱农冷峻、孤傲的特征。

出场非同凡响,给人留下悬念。

的知识分子,却无法在黑暗的社会中立足。

他无法与这个社会妥协,最终因为自己的觉醒而被残酷的社会所吞噬。

(手法:欲扬先抑)3、父亲(《五猖会》P29《父亲的病》P47)(1)读《五猖会》,概括“我”与父亲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你认为父亲是个怎样的人?事件概括1:鲁迅兴高采烈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勒令他背书。

P31人物形象:专制、对“我”过于严格,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封建家长(2)鲁迅是否因此一直痛恨父亲呢?读《父亲的病》一文,概括关于父亲的事情事件概括2:父亲患水肿,长年延医治病,却无法康复事件概括3:父亲临终前,“我”在衍太太的催促下,一直叫父亲,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P51小结:父亲曾让童年的鲁迅疑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

中考名著复习《朝花夕拾》专项练习(含答案)

中考名著复习《朝花夕拾》专项练习(含答案)

中考名著复习《朝花夕拾》专项练习(含答案)一、基础练习1.《朝花夕拾》是一本____________散文集。

鲁迅借动物比喻人,表达出对资产阶级反动文人的辛辣讽刺的文章是____________。

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____________ 。

2.《朝花夕拾》原名《______》。

这组回忆性散文是______(作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可借此了解作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______和______。

3.《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所作的回忆性___ _(体裁)集,书中有鲁迅先生儿童时期在故乡生活的片段,也有离开家乡求学的一些经历。

在此书中我们了解到: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两位“名医”的草菅人命;为“我”购买《山海经》,善良淳朴又迷信唠叨的___ _。

在此书中,我们还了解到,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的___ _;在日本留学时,没有民族偏见严谨正直的___ _。

4.在《朝花夕拾》中,鲁迅会记录下令他印象深刻的人的样子:“生得黄胖而矮”的是①______;“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的是①_______;“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的则是①_______。

他们都在鲁迅的回忆中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记。

5.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往往具有多面性。

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依照示例,结合有关情节进行分析。

①唐僧①长妈妈【示例】猪八戒——好吃懒做,常提出散伙回高老庄;但他憨厚忠实,当师徒受阻于流沙河时,几次潜入水中勇斗“妖怪”,和孙悟空一起保护唐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运用你课外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名著《朝花夕拾》中考复习备考解读-2024年中考专题复习资料名著阅读部分(长春专版)

名著《朝花夕拾》中考复习备考解读-2024年中考专题复习资料名著阅读部分(长春专版)

名著《朝花夕拾》中考复习备考解读《朝花夕拾》中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内涵,学生在学习和阅读过程中可以受到启迪和熏陶这。

些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社会、家庭、历史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文化素养。

因此中考出境指数★★★★★链接中考【2023·甘肃武威·统考中考真题】①五猖会②琐记③藤野先生【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朝花夕拾》简述推荐理由。

【2023·黑龙江哈尔滨·统考中考真题】《父亲的病》和《藤野先生》鲁迅怎样的思想变化【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中考真题】陈莲河一对蟋蟀【2023·湖北黄冈·统考中考真题】五猖会背书一段考点解读1.必须记住有关鲁迅和《朝花夕拾》的文学常识;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20世纪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

主题:1.挖掘普通人身上朴实、善良、高尚的情操。

如:《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2.记叙作者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与片段,表达了作者对旧日美好生活的眷恋及对旧礼制的批判。

如:《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琐记》3.以议论为中心,穿插童年时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主要目的是讽刺和批判旧道德。

如:《狗·猫·鼠》《〈二十四孝图〉》《父亲的病》作品简介:1926年,鲁迅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

1928年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这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

本书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可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完整版)名著《朝花夕拾》复习资料

(完整版)名著《朝花夕拾》复习资料

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一、填空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祖籍 ),是中国现代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2、《朝花夕拾》最先在《莽原》发布时,题为《往事重提》,是鲁迅先生 1926 年所作的回想性散文集,共 10 篇,是一部包含着温馨的回想和理性的责备的作品。

此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 >》被选进中学语文课本。

3、作者在《二十四孝图》文中指斥阻碍白话文的危害“甚于洪水猛兽,特别广大,也特别长远,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接着将进行对照,引出对自己幼时读物的回想,侧重剖析了《二十四孝图》中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忍。

4、作者在《琐记》中提到走开故土的原由是闪避流言和中伤。

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他开初选择了不必学费的南京水师学堂,这个学堂四天教授英文,一天教授中文,由于感到“不适合”和“一塌糊涂”,他随后又考入了矿路学堂,在这个学堂里,他最喜爱阅读的一本书是《天演论》,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5.“在百静中,我仿佛头里要伸出很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朗读的声音发着抖,忧如暮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这句话出自《五猖会》。

本文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奇妙的矛盾:我热切期望着五猖会,父亲却要我却在我要走的时候叫我背《鉴略》,让我感觉难过,表现了父亲对小孩心理的无知,委婉地责备了封建教育制度的不合理。

6、在《无常》一文中,鲁迅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叫活无常,黑无常又叫死无常,人们喜爱的是白无常。

无常是一种有人情味的鬼,他的来历是民间传说的生人走阴。

7、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叙述了在日本仙台留学时的学习生活,在这段经历中发生了他一世最重要的转变:弃医从文,归国后,他将先生的照片挂在寓居的东墙上,深切表达了对没有民族成见的、正直热忱的先生的。

8、读《朝花夕拾》,我们认识到鲁迅小时侯最喜爱在百草园(地址)嬉戏,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爱看的是无常。

《朝花夕拾》中考复习专题

《朝花夕拾》中考复习专题

《朝花夕拾》中考复习专题模块一【《朝花夕拾》须知】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2、时代背景《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

最初在《莽原》杂志发表时总题目是“旧事重提”,1927年编集成集书,改为《朝花夕拾》。

鲁迅写作这些作品时正经受着北洋军阀和各种敌对势力的严重压迫。

1925年他因支持学生运动,受到“正人君子”们各种流言的攻击和诽谤。

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到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到守旧势力的排挤。

在这样的处境中鲁迅曾说:“这时我又不愿意想到目前;于是回忆在心里出土了。

”这10篇作品,前5篇写于北京,后5篇写于厦门。

虽然是回忆文章,但都反映着当时社会斗争的痕迹。

朝花夕拾,运用比喻,将早年旧事比作“朝花”,晚年回忆比作“夕拾”,生动形象,且又含蓄,富有文采。

3、主要内容《朝花夕拾》的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

模块二【篇章情节概要】《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

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部编教材语文2023-2024学年中考复习:《朝花夕拾》考前专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教材语文2023-2024学年中考复习:《朝花夕拾》考前专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教材语文2023-2024学年中考复习:《朝花夕拾》考前专题训练总分72分练习时间3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21分)1.下面不是《朝花夕拾》中的人物是()A.孔乙己B.寿镜吾老先生C.藤野先生D.范爱农2.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A.狗猫鼠B.五猖会C.二十四孝图D.琐记3.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的《朝花夕拾》全书十篇文章,其中《二十四孝图》里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B.《范爱农》一文写的是范爱农和“我”在日本留学时的故事。

徐锡麟被害后,“我”主张“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范爱农表示反对。

C.《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

《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

D.《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文章既讽刺了庸医,也表达了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4.在每日阅读中,同学们通过研读《朝花夕拾》,加深了对鲁迅的理解,培养了读书的兴趣,也消除了与经典之间的隔膜。

下面是同学们在读书笔记中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让我沉醉其中。

B.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与善良。

C.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这样的老师让我肃然起敬。

D.《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

5.《朝花夕拾》的作者鲁迅又名()A.周敦人B.周建人C.周伟人D.周树人6.根据《朝花夕拾》中鲁迅的“爱与憎”,选出下图中对应不正确的一项()说明:图示人物所在区域关联的坐标轴表示鲁迅对人物的态度。

202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2-名著01《朝花夕拾》(默写)

202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2-名著01《朝花夕拾》(默写)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专题01 名著《朝花夕拾》真题赏析一、名著阅读1.(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根据《朝花夕拾》的相关内容,按要求答题。

(1)鲁迅写人常用白描,寥寥几笔,人物形象就跃然纸上,请根据书中两处白描填出对应的人名。

①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

( )②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 )(2)不少读者运用短语来表达对《朝花夕拾》全书的理解,如“慈爱与悲怆”“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等。

请另用一个短语表达你的理解,并简述这样表达的理由。

短语:理由:2.(2023·湖南益阳·统考中考真题)《朝花夕拾》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成长道路。

作品既有对人间美好的温情回忆,也有对旧中国种种灰暗现实的有力抨击。

(1)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狗·猫·鼠》清算了猫的四大罪行:①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②;③它老在嚎叫,令人心烦;④。

作者取“猫”这一类型,尖锐而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对儿童教育问题的看法。

现代著名诗人柳亚子曾说:“近世对于儿童教育最伟大的人物,我第一个推崇鲁迅先生。

”《朝花夕拾》中有几篇作品涉及儿童教育,文中写了自己的体验和看法。

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表:3.(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在“推荐我最喜爱的名著”活动中,许多同学撰写了推荐理由。

请你根据推荐理由写出相应的作品。

4.(2023·浙江宁波·统考中考真题)下面是展厅电子屏幕展示的以“生命中那些重要的引路人”为主题的名著【阅读感言】和【相关名著】。

请你从中任选一句感言,联系一部名著,结合具体情节,参考示例,对所选感言进行阐释。

【示例】因为他,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这句感言让我联想到《朝花夕拾》。

专题01朝花夕拾-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文学名著必考篇目分层训练(原卷版)

专题01朝花夕拾-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文学名著必考篇目分层训练(原卷版)

专题01 朝花夕拾目录判断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填空简答......................................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综合阅读 (29)判断选择1.(2023·湖南邵阳·统考二模)关于《朝花夕拾》中的文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B.《朝花夕拾》中的人物长妈妈和鲁迅是同一门的邻居,鲁迅在她的影响下,做了一件令自己终身不能释怀的事:在父亲临死的时候大声喊父亲的名字让父亲走得不安生。

C.《二十四孝图》批判了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封建孝道。

D.《狗·猫·鼠》中,鲁迅借动物比喻人,表达了对资产阶级反动文人的辛辣讽刺。

2.(2023·吉林长春·统考一模)下面《朝花夕拾》中的篇章,哪一个内容不属于作者对孩童时代的回忆?()A.《阿长与<山海经>》B.《五猖会》C.《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D.《藤野先生》3.(2022·吉林·统考中考真题)下面是对《朝花夕拾》主题的理解,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A.表达对童年自由快乐生活的喜爱。

B.表达对儿童天性被束缚的无奈和厌烦。

C.揭露阿长、庸医、衍太太等人在人性方面的丑陋。

D.批判封建社会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

4.(2023·安徽芜湖·统考二模)《朝花夕拾》之《琐记》中鲁迅选择出国留学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日本是同中国很两样的,其教育比中国先进。

B.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C.当时在学堂里读书的结果,仍然是一无所能。

D.有一位前辈同学比“我们”早一年毕业,曾经游历过日本。

5.(2023·上海杨浦·统考一模)下列对《朝花夕拾》作品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无常》中鲁迅描绘了儿时在迎神会和舞台上所见的爽直、公正的“无常”形象。

七上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复习重点

七上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复习重点
《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琐记》四篇,
《朝花夕拾》的分类
• (1)抨击君子君子的:《狗·猫·鼠》《无常》。 • (2)控诉封建孝道虚伪残酷的:《二十四
图》。 • (3)批评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摧残的:《五
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4)表现童年的乐趣,对大自然热爱像听得有人说我是仇猫的。那根据自然是在 我的那一篇《兔和猫》;这是自画招供,当然无话可说,— —但倒也毫不介意。一到今年,我可很有点担心了。我是常 不免于弄弄笔墨的,写了下来,印了出去,对于有些人好像 总是搔着痒处的时候少,碰着痛处的时候多。万一不谨,甚 而至于得罪了名人或名教授,或者更甚而至于得罪了“负有 指点青年责任的前辈”之流,可就危险已极。为什么呢?因 为这些大脚色是“不好惹”的。怎地“不好惹”呢?就是怕 要浑身发热之后,做一封信登在报纸上,广告道:“看哪! 狗不是仇猫的么?鲁迅先生却自己承认是仇猫的,而他还说 要打‘落水狗’!”①这“逻辑”的奥义,即在用我的话, 来证明我倒是狗,于是而凡有言说,全都根本推翻,即使我 说二二得四,三三见九,也没有一字不错。这些既然都错, 则绅士口头的二二得七,三三见千等等,自然就不错了。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 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 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 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 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 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 理要求。
• 《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 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 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 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 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 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 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其他人物
• 衍太太 • 性情特点:一个十足的两面派,经常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名著阅读专题 《朝花夕拾》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名著阅读专题 《朝花夕拾》

示例,用包含“一开始我以为……后来才知道……”的句式,结合人物的
成长经历,写出你的成长感悟。
A.鲁迅(《朝花夕拾》)
B.祥子(《骆驼祥子》)
【示例】孙悟空:一开始我以为孙悟空被戴上紧箍儿,是对本性的
束缚。后来才知道,紧箍儿让悟空学会忍住浮躁的脾性,学会约束自己
不当的行为。我明白:成长需要约束自我,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理性。
2.活动二:同学们在班会中设立了杰出女性奖,以下人物被提名,你更 希望谁能获得这个奖项?请你为她写一段推荐辞。 提名人物:长妈妈、达雅、简·爱 【示例】长妈妈。长妈妈虽没有文化,有点粗俗、迷信,但善良、热心、 真诚。她照顾“我”时尽心尽力,给“我”讲述了很多奇闻逸事增长“我”的 见识,又在不识字的情况下主动为“我”苦苦寻找并买回“我”心心念念的 《山海经》。
人。
【示例二】周恩来可以成为我的老师。周恩来出身于官僚家庭,但他接 受了“开明”教育,决定投身到社会革命之中。1919年学生运动,周恩来 作为学生领袖遭到逮捕,获释后去了法国,在巴黎帮助组建中国共产党。 回国后,周恩来参加北伐战争,组织著名的八一起义。从他身上我能学 到要树立远大志向,并勇敢无畏、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
A.《朝花夕拾》 B.《西游记》 C.《经典常谈》 D.《昆虫记》
2.栏目二:名著作品我会读。经典作品都有超越国家、超越时代的价值。试以 《朝花夕拾》为例,说说怎么阅读可以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示例】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所写的都是他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琐 事和心路历程。这些文字描写生动有趣,情感真挚动人,读来令人兴味盎然, 常读常新,不会产生隔膜。①要耐心地读,带着个人的生活体验去读,读出 儿童的天真、好奇、贪玩、善良。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丰富有趣的 百草园,令人流连忘返。②和现代社会中的现象作比较阅读,可以思考许多 问题。如《五猖会》里写儿时要去看庙会,父亲却要“我”背书,背完也对看 会索然无味了,这里就反映出现在仍时有发生的家庭教育问题。③鲁迅先生 文化积淀很深,时时诵读,有利于我们的文化积累。先生写人栩栩如生,无 论是严肃正直善良的藤野先生,还是淳朴善良的阿长,都可以给我们写作的 借鉴。④鲁迅先生的思想能鼓舞当代青年。他对人生、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也 深深激励中国青年塑造“大我”人格。(答出两点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昌平】8.名著阅读(3分)
《①》是鲁迅的一部散文集。

其中,在我们学过的课文里,鲁迅回忆了跟随寿镜吾老先生在②学习时的情景;还表达了在得到第一部《山海经》时,对家中女工③深深的敬意。

答案:
①《朝花夕拾》②三味书屋③阿长(共3分。

每空1分)
【12延庆2】8.名著阅读(3分)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散文集,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

其中,鲁迅写了两位对他有深刻影响的老师,一位是三味书屋的①先生,另一位是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②先生;还表达了对曾经给他买《山海经》保姆③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答案:①寿镜吾②藤野先生③阿长
8.名著阅读(3分)
《》是鲁迅唯一一本回忆性散文集。

全书10篇文章,记述了鲁迅先生
时期的生活经历,展现了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流露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深刻观察思考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其中记录鲁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的是《》一文。

8.名著阅读(3分)《朝花夕拾》童年、少年和青年《藤野先生》
1.名著阅读(3分)(东城)《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是他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表现鲁迅初上学时,跟随寿镜吾老先生在___ _
学习的情景;有得到第一部《山海经》时,对家中女工_ 深深的敬意;有在日本留学
时,目睹国人麻木的精神状态,最终决定的经历。

参考答案:三味书屋、阿长、弃医从文
6.名著阅读(3分)(通州)
读《朝花夕拾》,我认识了严谨治学的老师;读《朝花夕拾》,我走进了鲁迅先生童年生活过的百草园和;读《朝花夕拾》,我从阿长身上感受到了的好品质。

参考答案:藤野先生三味书屋善良每空1分。

7.名著阅读(3分)(昌平)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

其中,一些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欢乐生活,如《》中,对冬天里活动的回忆;还有一些作品,如《藤野先生》,在颇具讽刺意味的描写中,表达作者对。

的厌恶与嘲讽
参考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捕鸟、清国留学生 (共3分。

每空1分)
10.名著阅读(3分)(大兴)《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所写的唯一一部集。

《朝花夕拾》善于选取富有个性的细节表现人物性格,如《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添改作者的讲义、等细节,表现了藤野先生严谨、正直、热诚的思想性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考答案:鲁迅、散文(或“回忆散文”)、示例一:纠正作者的解剖图、示例二:关注作者的解剖实习
11.名著阅读。

(3分)(平谷)《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

原名《旧事重提》,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求学的历程,追忆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其中《藤野先生》一文记录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了在仙台医学学校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某种思想)的经过,突出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深深的怀念之情。

此外,你还知道这部散文集中的哪些篇目?请列举一篇。

参考答案:(弃医从文)(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狗猫鼠》《二十四孝图》《五猖会》《父亲的病》《无常》《范爱农》《琐记》)
名著阅读(3分)(东城)
读《朝花夕拾》,我认识了严谨治学的老师①;读《朝花夕拾》,我走进了鲁迅先生童年生活过的百草园和②;读《朝花夕拾》,我从阿长身上感受到了③的好品质。

藤野先生三味书屋善良
名著阅读(3分)(海淀)
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许多篇章都写出了儿童天然的兴趣和爱好,体现出作者关心儿童的真挚情怀。

作者儿时,读__________(人名)给“我”买《山海经》,看闰土父亲雪地捕鸟,坐船看目连戏……这些内容,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美好生活的留恋;对百草园拔何首乌、摘覆盆子与三味书屋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儿童天性的肯定;而在《二十四孝图》中,对故事极度为反感的态度,表达了作者对束缚儿童健康成长的封建思想文化的批判。

(海淀)答案:
长妈妈(阿长)折梅花(寻蝉蜕)郭巨埋儿(老莱娱亲)(共3分。

共3空,每空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