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

合集下载

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鄂教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鄂教版)
2、在学生所提问题中,选择一个较普遍且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这是本教学的关键。如果问题自学生本身,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大不一样,但教学难度可能会很大。所以,教材从这个角度也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但教师首先应把自己作为研究者中的一份子,并和大家一起做科学:
3、结合所提问题用所想到的办法试一试:这一过程的基本教学原则就是,只要是学生想到的就要尽可能让他们试一试。但试之前,要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的理由。在试的过程中,要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比如,小组内怎么分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观察什么,怎么记录等等。
六、总结拓展
7、食物的变质
教学目标
知道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延长食物保质期的方法,并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
认识生活中变质食物的特征以及食物变质的原因
能自主探究香蕉等食物变质的原因。
初步形成科学卫生的饮食习惯。
教学准备
一组变质发霉的食物,如;米饭,馒头,烂水果、变质的肉等,一组是没有变质发霉的食物。
香蕉变质的过程图片。
教学后记
2、食物的色香味
教学目标
观察认识食物的色香味,并通过活动认识感觉器官子观察物体中的作用。
认识人体的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皮肤等。
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物体的不同特征,并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观察结果。
在观察研究中愿意与他人合作。
教学准备
米饭、面包、包子、馒头、各种水果等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食物、
教学准备
酒精灯、镊子,碘酒、滴管、白纸等
馒头、米饭、熟土豆、熟鸡蛋、肥肉、瘦肉、蔬菜等学生常见的食物。
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的资料。
教学重点:常见的食物中含有那些营养成分
教Hale Waihona Puke 过程新引入:列举平时爱吃的食物

最新鄂教版小学三上科学课教案

最新鄂教版小学三上科学课教案

绪论课——做科学,从身边开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们对时间的测量记录历程。

了解做科学的基本方法,知道做科学的基本过程。

2、过程与方法:讨论与讲述3、情感价值观:通过对时间的测量记录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学科学和“做”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科学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教学过程:一、引题入课:每时每刻,在我们身边都有许多事物在变化,有许多现象在发生。

例如:太阳早晨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边落下;我们吃饭、看书、打球、睡觉……当对这些事物和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时,我们就是在学科学、做科学了。

学科学、做科学有意思吗,你喜欢吗?让我们一起来学好科学。

二、新课1、我们每天都要与时间打交道,除了用钟表以外,你知道还能有哪些办法知道时间吗?2、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是怎样测量记录时间的吗?①首先,学生说一说:②教师补充:3、说说你现在知道时间的办法有哪些?三、小结:学习了本节课,你明白了什么?你觉得科学课有意思吗,喜欢吗?四、作业设计:1、古代,人们用了哪些计时的方法?看太阳、月亮、星星,日晷计时,水计时,火计时,沙漏计时,机械钟表……2、现在,你知道有哪些计时的方法?电子钟表、石英钟表、数字表、原子钟……现在,你有哪些知道时间的方法?看钟表、看手机、听收音机、看电视……教学反思:本节课图片资源的动太性资源缺乏,没达到较佳的效果。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食物第1课我们在生长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自己身体的观察、测量,并与过去进行比较,知道自己身体有哪些地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哪些没有明显的变化,从而深入认识自我。

在观察过程中,会借助工具来获得准确的数据,并用数据来反映自己的生长状况。

2、过程与方法:观察、测量、比较、讨论3、情感价值观:感受研究自己成长变化带来的乐趣,为人生的科学生活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测量与比较研究。

教学过程:一、提问引题:1、你知道你小时候是什么样的吗?还有你小时候的照片吗?仔细看看。

2、还有小时候穿过的衣物、玩过的玩具吗?认真看看。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课教案

绪论课——做科学,从身旁开始教课目:1、知与技术:认识人的量程。

认识做科学的基本方法,知道做科学的基本程。

2、程与方法:与述3、感情价:通的量的,激学生学科学和“做”科学的趣。

教课重点:学生科学趣的激与培育。

教课程:一、引入:每每刻,在我身都有多事物在化,有多象在生。

比如:太阳清晨从方升起,夜晚从西落下;我吃、看、打球、睡⋯⋯当些事物和象行察和思虑,我就是在学科学、做科学了。

学科学、做科学存心思,你喜?我一同来学好科学。

二、新1、我每日都要与打交道,除了用表之外,你知道能有哪些法知道?2、你知道古代的人是怎量的?①第一,学生一:②教充:3、你在知道的法有哪些?三、小:学了本,你理解了什么?你得科学存心思,喜?四、作:1、古代,人用了哪些的方法?看太阳、月亮、星星,日晷,水,火,沙漏,机械表⋯⋯2、在,你知道有哪些的方法?子表、石英表、数字表、原子⋯⋯在,你有哪些知道的方法?看表、看手机、听收音机、看⋯⋯教课反省:本片源的太性源缺乏,没达到佳的成效。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食品第 1我在生教课目:1、知与技术:通自己身体的察、量,并与去行比,知道自己身体有哪些地方生了明的化,哪些没有明的化,进而深入自我。

在察程中,会借助工具来得正确的数据,并用数据来反应自己的生状况。

2、程与方法:察、量、比、3、感情价:感觉研究自己成化来的趣,人生的科学生活确立基。

教课重点:量与比研究。

教课程:一、提引:1、你知道你小候是什么的?有你小候的照片?仔看看。

2、有小候穿的衣物、玩的玩具?真看看。

二、新:1、你,我的身体生了哪些主要化?哪些地方基本没有?学生一,教充。

2、地量一下自己的身高和体重。

量后,要修业生自己并保留以便此后做比。

3、剖析自己的主要特色:4、教此后的生育。

并重点一下养与。

三、作:1、从小到大,我的哪些方面生了明化,哪些方面没有?体形、身高、体重生了明化;指、血型、 DNA 等没有化。

2、我今年,我的在的身高是,体重是,日期:。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6360)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6360)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目录“做”科学,从身边开始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食物 (1)1我们在成长 (1)2食物的色香味 (4)3食物从哪里来 (6)4食物的营养 (8)5设计一日食谱 (10)6食物的消化 (12)7食物的变质 (14)第二单元饮用水 (16)8水是什么样的 (16)9怎样使水变清 (18)10烧开水 (20)11水位为什么会升高 (22)12水是怎样变热的 (24)13糖到哪里去了 (27)14水与生命 (29)自由研究 (31)第三单元身边的玩具 (32)15玩具大集合 (32)16磁铁玩具 (35)17玩小车 (39)18小车的运动 (45)自由研究 (49)第四单元家养小动物 (50)19鸡 (50)20鸭和鸡 (52)21猫 (55)22兔与猫 (57)自由研究 (59)“做”科学,从身边开始第一单元生活中的食物1我们在成长教学目标 :1、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提出问题并参与到做科学的过程中来。

2、通过亲历过程,了解做科学的基本方法,知道做科学的基本过程,对做科学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为每个小组准备蜡烛一支,香一炷,火柴一盒,粉笔,记录纸等。

2、学生准备:钟表,尺子等。

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完成。

第一个部分为启发学生对自己一天的学习生活进行有意识的回顾并作充分的表述。

第二部分为引导学生亲历做科学的过程,获得做科学的初步感受。

第一部分的教学以“说”为主。

可以把教材中最开始描述性的语言转化成问题,如“我们每天都经历了哪些事情?”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范围内,相互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尽可能地启发学生说出一些他们认为不值一提的事情,如吃什么,太阳早晨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等。

应鼓励学生就身边的事情提出问题,综合全班同学的意见,他们提出的问题会涉及到包括物质、生命、地球与宇宙等各方面的内容。

人教鄂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5 盐和糖的溶解 教案

人教鄂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5 盐和糖的溶解 教案

人教鄂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5 盐和糖的溶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活动,探究物质溶解能力的不同。

2.了解加快溶解的基本方法。

3.了解影响白糖溶解速度的因素。

4.探索温度、搅拌、颗粒大小对溶解速度的影响。

5.观察、回忆日常生活中快速溶解的应用。

6.学会细致观察生活并互相合作。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食盐和白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以及温度、搅拌、颗粒大小对溶解速度的影响。

难点:设计对比实验来说明温度、搅拌、颗粒大小对溶解速度的影响。

三、教学用具为学生准备:食盐20g、白糖20g,装有水的烧杯2个,玻璃杯2个,量筒,小勺,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四、相关资源活动设计:糖溶解时间记录.jpg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图片,聚焦问题: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白糖放入水中,它们会溶解在水中。

如果我们一直加入同样多的物质,它们还能继续溶解下去吗?过渡: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新知讲解】知识点一:食盐的溶解提问:你知道哪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点拨:食用碱、味精、墨水、醋、味精等。

过渡:物质溶解在水中有没有限度?能一直溶解下去吗?现在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实验:1)工具与材料:食盐、烧杯、量筒、玻璃杯、胶头滴管、小勺、水。

2)实验操作:①向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接近50毫升时改用滴管滴加接近刻度线。

②加入一勺食盐,待这勺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勺食盐。

如此一勺一勺滴加入食盐,会有什么发现?知识点二:白糖的溶解过渡:通过刚才的实验,同学们已经记下了50毫升水中溶解食盐的份数;现在我们来探究50毫升水中溶解XXX的份数。

展示实验用品。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实验。

展示表格,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实验填写实验表格。

物质。

食盐。

白糖50毫升水溶解物质的份数溶解能力比较实验结论提问:谁还记得我们是怎么计算溶解份数的?实验】探究温度、搅拌、颗粒大小对溶解速度的影响。

学生活动】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温度、搅拌、颗粒大小对溶解速度的影响。

人教鄂教版(2024秋)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呼吸教学设计

人教鄂教版(2024秋)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呼吸教学设计
2.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呼吸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共同讨论和分享对呼吸过程的理解,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演示: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呼吸过程的动画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呼吸的原理和步骤。
2. 教学软件:运用互动式教学软件,引导学生参与呼吸过程的模拟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呼吸实验的设计和观察方法。
难点:
1. 呼吸过程的微观机制和分子水平的变化。
2.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解决办法:
1. 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模型展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呼吸过程的微观机制。
2. 提供实验指导和问题引导,让学生在操作和观察中掌握呼吸实验的设计和分析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呼吸过程的原理。
8. 鼓励学生参观科学展览或进行科学考察,如参观医学博物馆、实地观察不同生态环境下的呼吸现象等。
9. 学生可以参与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如开展呼吸健康讲座、制作健康宣传手册等。
10. 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如结合艺术课程设计呼吸主题的绘画或雕塑作品,结合体育课程研究呼吸与运动的关系等。
七、典型例题讲解
强调呼吸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呼吸知识。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呼吸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六、拓展与延伸
1.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包括科普文章、实验指导、呼吸健康相关资料等。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如进行家庭实验观察呼吸过程、了解不同环境下的呼吸变化等。

人教版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三单元第1课《手电筒的秘密》教案

人教版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三单元第1课《手电筒的秘密》教案
6. 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写作和表达,例如撰写实验报告、科学小论文等,提高学生的科学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7.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阅读和欣赏,例如阅读科学杂志、科普书籍,观看科普视频等,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和知识面。
8. 鼓励学生参加科学俱乐部或科学竞赛,与其他对科学有兴趣的学生交流和分享,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竞争力。
3. 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手电筒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手电筒的制作技能。
-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手电筒的制作步骤和电路原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 电流流动:电池产生电流,通过电路连接线流经灯泡。
- 灯泡发光:电流流经灯泡,灯泡内的灯丝发热发光,照亮周围环境。
④电路的基本原理
- 电路组成:电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等组成。
- 电流流动:电流从电源流出,通过导线流经用电器,回到电源。
- 电路控制:通过开关控制电流的流动,实现电路的开启和关闭。
⑤手电筒的创新设计与应用
课后的拓展应用环节,我布置了适量的课后作业,并提供了一些拓展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学生们在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拓宽知识视野。但也有部分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这让我认识到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教学单元课题第一单元食物与消化1.多种多样的食物【教学目标】2.了解食物的重要性,学会积极主动地尝试不同的食物3.认识食物的重要性,树立珍惜粮食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难点: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课件、视频。

通过视频图片导入,让学生看完谈感受。

二、新知讲授活动一:调查同学们一天中吃了哪些食物教师:回想一下我们的早餐午餐晚餐都吃了什么?学生交流:(鸡蛋,稀饭,馒头,鱼,西红柿,苹果)。

教师:那我们吃得比较多的食物是什么?学生交流:(举例说明每天吃得最多的一类食物。

)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封面的食物金字塔,了解人体所需食物的构成)学生交流: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我们人体所需的各类食物有着大致的分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身体的发育均衡,为何有些食物要多吃,有些食物要少吃呢?学生交流:学生考虑并回答问题。

教师:(从食物的构成方向解答)活动二:食物到餐桌的过程教师:你们知食物是哪里来的吗?看看米饭,牛肉,炒白菜是怎么来到餐桌上的。

学生交流:学生观察教材,回答问题。

教师:食物对我们生长发育来说是很重要的。

说说自己平时吃到的食物是哪里来的?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学生交流: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汇总回答。

一起朗诵古诗《悯农》,教师教小朋友学唱歌曲《悯农》。

放歌曲录音,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歌词加上响应的动作,然后大家一起边唱边表演。

观看饥饿儿童的图片,激发幼儿同情饥饿儿童的情感。

进一步理解节约粮食的重要意义。

【作业设计】课后资料收集并整理1.多种多样的食物【板书设计】一天中吃了哪些食物【课堂小结】【教学反思】教学单元第一单元食物与消化课题2.食物的营养1.通过本课讲授使学生知道食物的营养身分首要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盐类、维生素和水。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用实验方法检验食物【讲授目标】的营养成分。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食物的消化【教学目标】1.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以及食物在人体内的主要消化过程。

2.回顾进食过程并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教学重难点】了解食物在人体的消化过程及消化器官的功能。

【教学过程】(一)新知引入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身体里后,只有消化了才能被身体吸收利用,你知道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吗?我们吃的食物到身体内的什么地方去了?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食物的消化”。

(二)探究人体的消化器官(1)问:你知道消化器官分布在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吗?我们用吞咽食物来体验并推测消化器官的消化过程。

学生吞咽馒头,慢慢感受并用手摸颈部等部位,体验食物在身体的运动过程,吃进去的食物到哪里去了,注意要细嚼慢咽。

食物从口腔进入体内后,还有经过哪些消化器官?画一画。

(2)相互交流吞咽食物时的感受。

(三)认识消化器官及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过程。

(1)出示消化器官图的课件。

(2)说一说,人的消化器官有那些?并在自己的身体中指出来,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看一看食物进入体内后的“旅行”路线。

(3)小结:人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肝、小肠、大肠等。

口腔在人的头部,内有牙齿,舌等。

食道是一根管子,位于胸腔里面,是口腔到达胃的通道。

胃在腹腔的上部,进入体内的食物首先到达这里。

肝主要是根据人体的需要,重新合成有利的物质供人体使用。

小肠在腹腔的下部,连着胃与大肠,大约5—6米长,弯弯曲曲的。

大肠比较粗,下端与肛门连接,肛门是粪便的出口。

(四)描述并且填写消化器官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来表述(五)了解消化器官的功能口腔——嚼碎食物、搅拌食物食道——输送食物的管道胃——主要作用储存食物、消化食物肝脏——合成有利的物质小肠——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大肠——吸收水分和无机盐6把盐析出来【教学目标】1.知道食盐溶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过程,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食盐。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2.能运用三脚架、烧杯、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等工具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经历观察比较、描述溶解前后盐类特征的过程。

人教版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三单元第4课《电与我们》教案

人教版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三单元第4课《电与我们》教案
人教版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三单元第4课《电与我们》教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电与我们
2.教学年级和班级:小学三年级
3.授课时间:2课时
4.教学时数:90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1.观察和理解电的基本概念,认识电路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动手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测试:在课堂讲授结束后,我会进行一个小测试,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于测试成绩优秀的学生,我会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成绩不佳的学生,我会及时帮助他们找出问题所在并进行指导。
九、作业评价
1.认真批改:我会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并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和点评。对于作业完成优秀的学生,我会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作业存在错误的学生,我会指出错误并指导他们进行改正。
其次,在讲授电的基本概念时,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电流的形成和作用机理的理解并不透彻。在课后,我反思了自己在讲解时的表达方式,决定在下一节课中运用更多的直观教具,如动画演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磁现象。
再次,实践活动环节,虽然学生们都完成了实验操作,但观察和记录电路的工作状态这一部分,我发现部分学生的观察并不细致,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也较为简单。针对这一点,我在课后思考了如何改进,决定在下一节课中,提前给学生发放一份实验观察记录表,引导他们更加系统地进行观察和分析。
5.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包括课程导入、知识点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以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演示和讲解。
6.教学计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课程导入、知识点讲解、实验操作、小组讨论、课堂总结等环节,确保教学过程有序进行。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大自然的生命力课时1:观察室内的植物生长过程-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 观察室内种植的豆芽发芽过程- 图片、实物展示室内植物的生长情况- 教学步骤:1. 引入课题,与学生讨论室内的植物是否能生长2. 展示豆芽的发芽过程,引导学生观察3. 观察室内植物的生长情况,学生记录观察结果4. 小组讨论,总结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5. 课堂展示,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体会- 教学评价:- 学生能够正确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学生能够总结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课时2:探究植物吸水的方式-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植物吸水的方式和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 实验探究植物吸水的方式- 讨论植物吸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引入课题,与学生讨论植物吸水的方式2. 小组合作设计实验,验证植物吸水的方式3. 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4. 分析实验数据,总结植物吸水的方式5. 讨论植物吸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6. 课堂展示,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思考- 教学评价:- 学生能够设计实验验证植物吸水的方式- 学生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并总结结论- 学生能够应用植物吸水的知识解决问题课时3: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 观察不同环境下植物生长的情况- 讨论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学步骤:1. 引入课题,与学生讨论环境对植物的影响2. 小组观察不同环境下植物的生长情况3.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4. 分享观察结果和分析思考,讨论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5. 讨论如何创造适宜的环境促进植物生长6. 课堂展示,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思考- 教学评价:- 学生能够观察和记录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 学生能够分析不同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学生能够提出创造适宜环境的建议。

人教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保护呼吸器官》教案

人教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保护呼吸器官》教案
学生用自制实验学具进行实践,是一种新颖奇特的情境创设,是引发学生好奇心的导火索,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简易“肺活量测量仪”的制作和实验教学弥补了未配备肺活量测量仪的教学不足,提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创造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气球的最大周长越大,表示呼出的气体量越多,人的肺活量就越大。
4、你能比较谁的肺活量大吗?
5、为了更好的了解肺活量的大小不同的原因,今天就来我们测量肺活量。
吸足一口气,全部吹入气球,比一比谁吹的气球大。
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乐于参与的热情,由此导入新课,引出“测量肺活量”的活动。
实物操作
5
分钟
科学实践活动
科学实践活动一安排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时通过制作简易肺活量测量仪,让学生知道简易肺活量测量仪是可以利用我们身边的废旧物品来制作的。第二个环节时通过测量活动,使学生知道人的肺活量是可以测量的。学生能对活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对比和分析,了解肺活量和呼吸次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人的呼吸次数与肺活量的大小有关。
良好
及格
知道肺活量的大小与呼吸次数有关,能说出6种以上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和理由。
知道人的肺活量有大有小,能说出4-5种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
知道人的肺活量有大有小,能说出1-3种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
科学探究: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能制作检测肺活量的简易装置,并进行检测。
优秀
良好
及格
能制作检测肺活量的简易装置,并进行检测。能通过数据分析出小组同学肺活量的情况以及与呼吸的关系。
2、能在实验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并做好记录。
3、能与同学互相交流,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食物的消化【教学目标】1.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以及食物在人体内的主要消化过程。

2.回顾进食过程并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教学重难点】了解食物在人体的消化过程及消化器官的功能。

【教学过程】(一)新知引入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身体里后,只有消化了才能被身体吸收利用,你知道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吗?我们吃的食物到身体内的什么地方去了?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食物的消化”。

(二)探究人体的消化器官(1)问:你知道消化器官分布在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吗?我们用吞咽食物来体验并推测消化器官的消化过程。

学生吞咽馒头,慢慢感受并用手摸颈部等部位,体验食物在身体的运动过程,吃进去的食物到哪里去了,注意要细嚼慢咽。

食物从口腔进入体内后,还有经过哪些消化器官?画一画。

(2)相互交流吞咽食物时的感受。

(三)认识消化器官及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过程。

(1)出示消化器官图的课件。

(2)说一说,人的消化器官有那些?并在自己的身体中指出来,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看一看食物进入体内后的“旅行”路线。

(3)小结:人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肝、小肠、大肠等。

口腔在人的头部,内有牙齿,舌等。

食道是一根管子,位于胸腔里面,是口腔到达胃的通道。

胃在腹腔的上部,进入体内的食物首先到达这里。

肝主要是根据人体的需要,重新合成有利的物质供人体使用。

小肠在腹腔的下部,连着胃与大肠,大约5—6米长,弯弯曲曲的。

大肠比较粗,下端与肛门连接,肛门是粪便的出口。

(四)描述并且填写消化器官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来表述(五)了解消化器官的功能口腔——嚼碎食物、搅拌食物食道——输送食物的管道胃——主要作用储存食物、消化食物肝脏——合成有利的物质小肠——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大肠——吸收水分和无机盐6把盐析出来【教学目标】1.知道食盐溶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过程,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食盐。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2.能运用三脚架、烧杯、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等工具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经历观察比较、描述溶解前后盐类特征的过程。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一单元第2课《食物的营养》教案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一单元第2课《食物的营养》教案
目标:让学生了解食物营养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重要性。
过程:
讲解食物营养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食物中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和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食物营养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食物营养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食物案例进行分析。
3.利用食物卡片、膳食搭配实例等,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探究式学习:通过设计实验和观察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提高学习效果。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让学生学会探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科学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方法,分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3.科学沟通与合作能力:在小组讨论、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反思与改进
每节课后,我都会进行教学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在《食物的营养》这节课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食物营养的实验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实验活动,观察和分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这让我意识到,通过实验活动,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食物营养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多地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食物的消化【教学目标】1.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以及食物在人体内的主要消化过程。

2.回顾进食过程并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教学重难点】了解食物在人体的消化过程及消化器官的功能。

【教学过程】(一)新知引入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身体里后,只有消化了才能被身体吸收利用,你知道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吗?我们吃的食物到身体内的什么地方去了?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食物的消化”。

(二)探究人体的消化器官(1)问:你知道消化器官分布在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吗?我们用吞咽食物来体验并推测消化器官的消化过程。

学生吞咽馒头,慢慢感受并用手摸颈部等部位,体验食物在身体的运动过程,吃进去的食物到哪里去了,注意要细嚼慢咽。

食物从口腔进入体内后,还有经过哪些消化器官?画一画。

(2)相互交流吞咽食物时的感受。

(三)认识消化器官及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过程。

(1)出示消化器官图的课件。

(2)说一说,人的消化器官有那些?并在自己的身体中指出来,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看一看食物进入体内后的“旅行”路线。

(3)小结:人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肝、小肠、大肠等。

口腔在人的头部,内有牙齿,舌等。

食道是一根管子,位于胸腔里面,是口腔到达胃的通道。

胃在腹腔的上部,进入体内的食物首先到达这里。

肝主要是根据人体的需要,重新合成有利的物质供人体使用。

小肠在腹腔的下部,连着胃与大肠,大约5—6米长,弯弯曲曲的。

大肠比较粗,下端与肛门连接,肛门是粪便的出口。

(四)描述并且填写消化器官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来表述(五)了解消化器官的功能口腔——嚼碎食物、搅拌食物食道——输送食物的管道胃——主要作用储存食物、消化食物肝脏——合成有利的物质小肠——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大肠——吸收水分和无机盐6把盐析出来【教学目标】1.知道食盐溶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过程,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食盐。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2.能运用三脚架、烧杯、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等工具进行简单的观察实验,经历观察比较、描述溶解前后盐类特征的过程。

3.知道人类食用的食盐是通过海水晒盐制得的,食盐的来源多种多样,可分为海盐、池盐、岩盐三大类。

4.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分离方法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分离盐和水的方法。

难点:通过实验探索食盐与水是如何分离的。

【教学准备】1份食盐、1个小勺、一个烧杯、1根玻璃棒、一杯清水、一块石棉网、一个酒精灯、一个三脚架、一盒火柴、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展示图片,聚焦问题。

【提问】海水里有很多盐,人们是怎么用海水制盐的?【讲述】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新知讲解】知识点一:怎么把水的食盐找回来【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食盐溶解在一定量水里的量是一定的,那么有谁知道溶解在水里的食盐还能找回来吗?【讲述】通过阅读教材我们知道,一种方法是把食盐水放在太阳下面晒,水晒干了,盐就会出来了。

但是时间会比较漫长。

另一种方法是把食盐水放在火上烤,把水分烤干!【过渡】那么具体操作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观看实验,然后自己动手进行实验。

【展示】播放【教学实验】食盐会随着水分一起蒸发吗?插入【教学实验】食盐会随着水分一起蒸发吗?【讲述】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这个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是:蒸发皿、火柴、三脚架、酒精灯、搅拌棒。

【实验】实验步骤:①向50毫升加入一勺食盐,充分溶解后,再加入第二勺,直至杯底有少量食盐为止。

②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加热。

③边加热,边搅拌。

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干。

④收集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

【提示】加热时,要带护目镜,以防伤害眼睛。

等看到有白色晶体时,要用玻璃棒慢慢的搅拌。

搅拌时,身体不要凑的太近,以防止蒸发皿中的固体溅出来烫伤皮肤。

【组织活动】请同学们按照步骤进行实验。

【学生活动】学生按照步骤进行探究。

【提问】请同学们根据实验说一说我们是如何进行操作的?【总结】对,回答的很好,我们首先将食盐制成浓的食盐水,然后利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蒸发掉水分析出食盐。

【提问】请同学们接着思考:水在分离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我们采用的什么方法将水和食盐分离的?【总结】水起了溶解的作用。

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知识点二:生活中的食盐从哪里来【过渡】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了解了从食盐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我们平时吃的食盐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提取的。

人们利用风吹日晒的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粗盐,然后再经过处理加工得到精盐。

【讲述】食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

食盐的来源多种多样,可分为海盐、池盐、岩盐三大类。

【提问】那么这三种盐类是根据什么标准划分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寻找答案。

【讲述】海盐是海滨地区以海水灌注盐田,然后蒸发而成。

我国海盐主要产区集中在河北、天津、山东、辽宁等地。

池盐是由内陆的咸水湖湖水蒸发而成的。

我国池盐主要产地有青海、新疆、西藏、宁夏和山西等地。

岩盐是由海水沉积物被地壳变动埋藏在地下形成的。

我国岩盐多产于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

【作业布置】自制食盐晶体。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什么是混合物,常见的混合物有哪些,了解混合物常见的分离方法。

在科学实验中,探索食盐和水如何进行分离,得出实验结论是食盐溶解于水的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大大激发了我们课外探究混合物分离方法的兴趣。

【板书设计】6 把盐析出来析出食盐溶解加热结晶析出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原理:利用风吹日晒的方法蒸发掉水分。

7把它们分离【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混合物,了解常见的混合物有哪些。

2.了解常见的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3.能利用滤纸、漏斗、烧杯、玻璃棒、水等将食盐和沙的混合物进行过滤。

4.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分离混合物方法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什么是混合物,混合物有哪些分离方法。

难点:通过实验探索食盐与铁屑、食盐与水是如何分离的。

【教学准备】1份食盐和铁屑的混合物、1个磁铁、1根玻璃棒、一杯清水、一块石棉网、一个酒精灯、一个三脚架、一盒火柴、一张滤纸、一个漏斗、一个烧杯、过滤视频、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展示图片,聚焦问题。

【讲述】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混合在一起的物质,比如食盐中混有铁屑、沙子,我们把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提问】你知道的混合物都有哪些?说说你的理由。

【点拨】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有很多,比如自来水、煤、石油、天然气、牛奶、水泥、胶水、岩石、空气、海水、雪湖水、橡胶等。

【提问】那我们如何将混合物进行分离呢?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新知讲解】知识点一:分离食盐中的铁屑【提问】观察食盐、沙、铁屑的混合物,区分哪些是食盐,哪些是沙?【总结】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沙子是黄色的,食盐是白色的,铁丝是黑色的。

【提问】有谁知道我们如何将沙子、食盐和铁屑进行分离呢?【点拨】我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学习了磁铁,磁铁具有一个神奇的特征就是它能吸引铁质物体。

而且它还可以隔着一段距离吸引铁质物体。

【讲述】我们可以磁铁这种特性,析出混合物中的铁屑,请同学们试着操作。

【学生活动】利用磁铁析出混合物中的铁屑。

【过渡】现在我们将混合物中的铁屑剥离出来了,混合物中还有沙子和食盐,请同学们仔细想想我们该如何分离剩下的这两种物质呢?知识点二:分离沙子和食盐【引导】有的同学说可以用筛子晒一下,那么请同学们试一下。

【学生活动】通过实验理解不能用筛子将食盐和沙子分离。

【提问】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不能用筛子将食盐与沙子分开,那么我们采用什么方法呢?【点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食盐可以溶解在水中,然后我们采用过滤的方法将食沙子和食盐水进行分离。

【提问】什么是过滤呢?过滤都需要哪些工具呢?【讲述】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过滤的过程中要用到滤布或滤纸。

现在我们来观察如何折叠滤纸。

【展示】课件展示折叠滤纸。

【讲述】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视频,了解过滤操作的步骤,然后自己操作。

【展示】播放视频【教学实验】过滤液体。

mp4插入【教学实验】过滤液体.mp4【点拨】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了解到过滤的操作要点。

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是指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是指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漏斗中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是指倾倒液体的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紧靠有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的内壁。

【模拟实验】(1)工具与材料:水杯、搅拌棒、水、滤纸。

(2)实验操作:①将混合物放入杯中,往杯中加水,搅拌,直到食盐完全溶解;②利用过滤的方法将食盐和沙子进行分离。

知识点三:分离食盐和食盐水【过渡】现在我们将食盐和沙分开了,食盐溶解在水里了,那么我们还能从水得到食盐吗?食盐和水如何分离呢?【讲述】通过上节课所学知道我们可利用蒸发的方法将食盐和水进行分离。

请同学们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模拟实验】(1)工具与材料:蒸发皿、火柴、三脚架、酒精灯、搅拌棒。

(2)实验步骤:①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加热;②边加热,边搅拌。

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干③收集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

【组织讨论】现在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后回答:1.为什么要在盐水还未蒸发掉之前熄灭酒精灯?2.我们是怎样将沙和食盐分离的?水在分离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总结】1.防止在临近蒸干时,食盐因局部过热发生迸溅。

利用余热将水分蒸干是安全的。

2.用过滤方法;水在分离的过程中起到溶解的作用。

【作业布置】猜猜看这些混合物怎么分离。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什么是混合物,常见的混合物有哪些,了解混合物常见的分离方法。

在科学实验中,探索沙子、食盐和水如何进行分离,得出实验结论是食盐溶解于水的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大大激发了我们课外探究混合物分离方法的兴趣。

【板书设计】把它们分离一、混合物:我们把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二、分离沙子、铁屑和食盐的混合物(1)利用磁铁吸引铁屑(2)利用过滤的方法,经食盐水和沙子8手电筒的秘密【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手电筒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手电筒中的灯泡是如何点亮的。

2.掌握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并能用一些基本元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3.掌握说明形成简单电路的条件。

4.引导学生合作与交流,知道通过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1.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手电筒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手电筒中的灯泡是如何点亮的。

2.能够说出构成电路的必要元件,并能用一些基本元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手电筒、小灯泡、导线、电池、电池盒、小灯座。

2.能展示实验器材、基本电路等的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等。

【教学过程】一、阅读单元页,聚焦问题1.讨论家庭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