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概念及系统评价
物流系统综合评价
第八章物流系统综合评价一、重难点解析(一)物流系统评价物流系统评价是根据明确的目标,来测定对象系统的属性,并将这种属性变为客观定量值或者主观效用的行为过程。
1、目标(1)从备选方案中择优选取(2)评价现状是否满意2、对象(1)物流系统规划设计(2)物流系统绩效3、步骤(1)明确评价目的(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3)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并建立相应的数学评价模型(二)物流系统评价的目的1、评价是确定每一个备选方案价值及一个方案相对于另一个方案的可取性的过程2、评价系统运行现状,分析物流系统绩效,为分析员提供一种对物流系统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机会3、系统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决策者提供相关的信息(三)物流系统评价的原则1、要能够保证评价的客观性2、坚持技术上先进适用、经济上合理的原则3、坚持局部效益服从整体效益的原则4、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指标的确定要坚持先进合理和可操作性原则5、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坚持定量分析,对系统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结果(四)指标量化的方法1、排队打分法2、体操计分法3、专家德尔菲法4、两两比较法5、连环比率法(五)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1、指标分类(1)效益指标:越大越好(2)成本指标:越小越好2、指标评价决策问题三要素(1)有n 个评价方案(2)有m 个决策方案(3)有一个评价决策矩阵3、定量指标的标准化处理(1)向量归一化(2)线性比例变换(3)极差变换(六)物流系统规划的环境分析与评价1、环境分析与评价方法(1)波特竞争模型(2)SWOT 分析(3)SPACE 战略地位与行动评价矩阵2、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物流支撑环境;市场环境;政治法律环境、自然人才环境(七)物流系统规划的技术性能评价1、确定列为目标的技术主题2、测定其经济、社会效果3、对社会的不良副作用的测定4、供给与需求技术性能评价5、综合评价(八)物流规划经济评价的原则1、费用、效益的范围对应一致的原则2、采用“ 有” 、“ 无” 比较法的原则3、计算期采用同一价值的原则4、计算年限应统一的原则(九)物流规划经济评价中的费用与效益计算1、费用的计算2、效益的计算3、经济评价指标:净现值、效益费用比、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十)物流规划经济评价中的不确定性分析1、不确定分析的必要性2、敏感性分析的概念3、敏感性分析的方法(十一)物流绩效评价的特殊性物流活动的复杂性,结构复杂,不稳定,系统很难具有恒定性(十二)物流绩效评价的目的通过物流绩效评价系统对物流作业进行监督、控制和指挥,以达到物流资源(人力、设施、装备、外包业务、资金)的有效的、合理的配置并且向客户提供达到或者超过协议服务水平的有效服务(十三)物流绩效评价方法较多的采取投入产出方法、价值工程方法、方案比较方法和其他模糊分析的方法,取得比较结果(十四)物流综合评价方法1、评价方法(1)定量分析评价(2)定性分析评价(3)两者结合的评价方法2、评价因素的个数(1)单因素评价(2)多因素评价线性加权法(价值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二、典型例题(一)问答题1、指标体系的选定原则(1)与目标的一致性(2)直接的可测性(3)体系内指标的相互独立性(4)指标体系的整体完备性(5)指标的可比性(6)可接受性2、物流系统规划中基本评价体系的组成(1)政策性指标(2)经济性指标(3)技术性指标(4)社会性指标(5)资源性指标(6)时间性指标3、物流绩效评价对象分类(1)基本业务绩效评价:时间指标、工作水平指标、成本指标、资源指标(2)总体物流活动的绩效评价:内部评价、外部评价4、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1)专家法(2)二项系数加权法(3)相对比较法5、层次分析法的操作步骤(1)明确问题(2)建立层次结构(3)建立判断矩阵(4)计算单一准则下各要素的相对权重(5)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6)计算各要素的组合权重(7)层次分析法的应用(二)案例分析题案例美国阿拉斯加原有输送方案的制定如何由阿拉斯加东北部的普拉德霍油田向美国本土运输原油?1、系统面对环境要求每天运送200 万桶原油。
第3章 物流系统
阐明问题
分析研究
评价比较
系统分析的逻辑结构包括: 五个环节:(1)阐明问题;(2)谋划备选方案;(3)预测未来环境;(4)建模和估计后果; (5)比较备选方案。 三个过程:阐明问题、分析研究、评价比较三个阶段。
3、系统分析的特点
(1)以整体为目标 系统的各个分系统,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和目标,它们彼此分 工合作,形成系统整体的目标和功能。在系统分析中,整体的目 标应放在首要地位,各分系统的功能和目标必须服从整体目标。 (2)以特定问题为对象 系统分析是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其目的是 寻求解决特定问题的最佳策略。 (3)运用定量方法 系统分析,不能单靠想象、臆断、经验和直觉来解决问题。在许 多情况下,需要可靠的数字、资料和量化的指标作为决策的依据。 (4)凭借价值判断 在掌握可靠信息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对某些不确定的事情(如对 预测),由于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此时,需要在现有资料的基 础上,运用各种知识和价值观念进行判断和选优。
我国系统科学界对系统的定义是: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形成 系统的形成应具备下列条件: 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这个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 (1)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组成; 系统的组成部分。 (钱学森)。 (2)各要素间相互联系,使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3)具有一定结构,保持系统的有序性,从而使系统具有特定功能。
从以上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系统分析的根本目的在于 提出并比较各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形成最优方案,为决
策提供依据。
系统问题
系统分析
最优系统方案
2、系统分析的过程
预测 未来环境
约束
原始情况
阐明 问题
第八章物流系统评价
8.4.2 层次分析法
8.4.4.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系统评价的主要步骤如下:
⑴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⑵ 构造各层次中所有的判断矩阵; ⑶ 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以确定各要素的相对 重要度; ⑷ 对判断矩阵作一致性检验; ⑸ 最后通过综合重要度的计算,对各种方案要素 进行排序,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
物流系统评价
8.1 系统评价的基本概念 8.2 物流系统评价的基本概念 8.3 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 8.4 常用的物流系统评价方法 8.5 案例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物流
中心选址的应用
物流系统评价
8.1 系统评价的基本概念 8.2 物流系统评价的基本概念 8.3 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 8.4 常用的物流系统评价方法 8.5 案例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物流
• 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从各个不同的方面、 不同范围、不同层次来全面衡量、评价物流 系统方案的一整套指标,就叫物流系统评价 指标体系。
8.3.1 评价指标及评价指标体系
2.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1)要保证指标的科学性; (2)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层次性; (3)要保证指标的独立性; (4)确保指标数量得当; (5)要有可操作性; (6)要与特定的评价对象和评价要求相结合。
Wi' wjvij
j
依据各方案综合重要度的大小,可对方案进行 排序、决策。
8.4.5 模糊综合评价
• 模糊综合评价可对具有多种属性的事物,或者说其 总体优劣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作出一个能合理 地综合这些属性或因素的总体评判。
• 模糊综合评价应用模糊数学变化原理,考虑与评价 对象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的评价。
中心选址的应用
第2章 物流系统
的观点、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以
实现其空间和时间的经济效应。
• 整体优化的目的就是要使输入最少,即物流成本最
低,消耗的资源最少,而作为输出的物流服务效果 最佳。
物流系统服务性的衡量标准:
(1)对用户的订货能很快的进行配送; (2)接受用户订货时商品的在库率高; (3)运送中交通事故、货物损伤、丢失和发送错误少; (4)保管中变质、丢失、破损现象少; (5)具有能很好地实现运送、保管功能的包装; (6)装卸搬运功能满足运送和保管的要求;
Hale Waihona Puke 四、物流系统化1.物流系统化的目标
(1)服务性(service)。 (2)快捷性(speed)。 (3)有效的利用面积和空间(space saving)。 (4)规模适当化(scale optimization)。 (5)库存控制(stock control)。 上述物流系统化的目标简称为“5S”。 物流系统化的效果,就是把从生产到消费过程的货物 量作为一贯流动的物流量看待,依靠缩短物流路线, 使物流作业合理化、现代化,从而降低其总成本。
三、物流系统的模式
•
物流系统有输入 、输出、处理(转化)、限制
(制约)、反馈等功能。
1.输入:通过提供资源、能源、设备、劳力等手段 对某一系统发生作用。 包括原材料、设备、劳力、能源等。 2.处理(转化):指物流本身的转化过程。从输入 到输出之间所进行的生产、供应、销售、服务等活 动中的物流业务活动。 3.输出:物流系统与其本身所具有的各种手段和功 能,对环境的输入进行各种处理后所提供的物流服 务。 4.限制或制约:外部环境对物流系统施加一定的约 束。 5.反馈:由于受系统各种因素的限制,需要把输出 结果返回给输入,进行调整。
物流规划知识内容
物流系统模式策略:
最小总成本策略、最高顾客服务策略、最大利润策略、最大竞争优势策略
物流系统的战略规划:
调查分析、需求预测、规划设计、方案评估பைடு நூலகம்实施、实效评估
物流系统的设计方法:
指物流系统的建模方法,一般包括优化方法、计算机仿真方法、启发式方法和 IDEF 流程图分析法
第二章
物流节点选址规划目标:
成本最优化
航空运输 管道运输 多式联运 运输方式选择考虑的因素:
货品特性、运输速度和运距、运输容量、运输成本、运输质量、环境保护
第八章
物流系统评价概述:
现状评价、方案评价、实效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方法与模型:
关键绩效指标法、平衡计分卡法、统一评价准则法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与步骤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构造判断矩阵、单排序权重计算、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权重计算
物流对象、物流量、物理作业线路、辅助部门、作业时间安排
SLP 规划步骤:
物流分析
作业单元相关性分析
作业单元综合相互关系分析
作业单元位置和空间关系图确定
方案评价与选择
第五章
物流园区的概念:
指在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在几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将多种物流设施和不用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
集中布局的场所,也是一个有一定规模和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物流企业的集结点。
物流园区功能: 基本功能
停车、配载、仓储保管、中转和衔接、加工、配送、信息服务
延伸服务功能
货物调剂中心、物流技术开发与系统设计咨询、物流咨询培训服务
配套服务功能
车辆辅助服务-加油、检修、培训、配件供应 金融配套服务-银行、保险、证券 生活配套服务-住宿、餐饮、娱乐、购物、旅游 工商税务海关等服务
物流系统分析概述
流通领域——批发商物流
特点:
• 商流处于企业首位 • 物流是企业的主业 • 大批量进,小批量出 • 有自用仓库,也有租用仓库 • 厂外运输有自供,也有委托
批发商物流案例
•美国加州食品配送中心是全美第二大批发配送中心。 •建于1982年,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工作人员2000人, 有全封闭型温控运输车600多辆。 •1995年销售额达20亿美元。 •经营商品均为食品,43000多个品种。 •98%的商品由该公司组织进货,2%的商品是该中心加 工 牛奶、面包、冰激凌等 。 •该中心实行会员制,各会员因店铺规模、所需商品配送 量的不同,向中心交纳不同的会员费。 •会员店在日常交易中与其他店一样,不享受任何特殊的 待遇,但可参加配送中心定期的利功能。
• 系统的特征:目的性 整体性 集合性
动态性 相关性 适应性
二、系统分类: 自然系统、人造系统; 开放系统、闭环系统; 静态系统、动态系统; 实体系统、概念系统; 目的系统、行为系统; 黑色系统、白色系统、灰色系统。
三、物流系统概念
所谓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里,由所需输送的物料和包括有关设备、输送 工具、仓储设备、人员以及通信联系等若干 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 有机整体。
型配送中心。该配送中心是沃尔玛公司独资建 立,为本公司的连锁店按时提供商品。
• 该中心建筑面积为12万平方米,总投资7000万
美元,有职工1200多人;配送设备包括200辆 车头、400节车厢、13条配送传送带,配送场内 设有170个接货口。
• 1995年,该中心的销售额为20亿美元。
• 中心24小时运营,为分布在纽约州、宾夕法尼亚
各工厂、商店、流通企业中所进行的包装、运输、 装卸、保管、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活动都是 该结构中的要素。
3物流系统评价范文
3物流系统评价范文物流系统是指按照一定的规模、范围和分工,通过一系列的组织、设备和技术手段,将物品由生产地或供应地转移到物流消费地的活动。
评价物流系统的绩效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对物流系统的三个评价。
首先,评价物流系统的效率。
物流系统的效率是指在相同或更低的成本下,完成物流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和资源。
可以通过以下指标评价物流系统的效率:1.货物周转率:货物周转率是指货物在物流系统中传送的速度,即货物的进出仓库和运输的速度。
高周转率说明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高。
2.仓储利用率:仓储利用率是指仓库的储存容量和实际储存货物的比例。
仓储利用率高说明仓库空间得到高效利用。
3.运输成本占比:运输成本占比是指运输费用在总物流成本中所占的比例。
低运输成本占比说明物流系统的效率高。
其次,评价物流系统的灵活性。
物流系统的灵活性是指物流系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
可以通过以下指标评价物流系统的灵活性:1.响应速度:响应速度是指物流系统对于需求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
响应速度高说明物流系统的灵活性强。
2.库存周转时间:库存周转时间是指库存中货物从进入到出库的时间。
低库存周转时间说明物流系统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高。
3.供应链透明度:供应链透明度是指物流系统中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流通畅程度。
高的供应链透明度可以提高物流系统的灵活性。
最后,评价物流系统的服务质量。
物流系统的服务质量是指物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是否符合客户的要求。
可以通过以下指标评价物流系统的服务质量:1.准确性:准确性是指物流系统中所提供的信息和业务是否准确详尽。
准确性高说明物流系统的服务质量好。
2.交货时间:交货时间是指物流系统中货物从订单到实际交货的时间。
短的交货时间可以提高物流系统的服务质量。
3.售后服务:售后服务是指物流系统在交货后对客户的追踪和回访。
良好的售后服务可以提高物流系统的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物流系统的评价主要包括效率、灵活性和服务质量。
通过评价这些指标可以综合地评价物流系统的运作情况,为后续的优化和改进提供参考。
物流系统评价概述
(1)判定物流系统各方案是否达到了预定的各项性能指标,能否在满足 各种约束条件下实现物流系统的预定目的。
(2)按照预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评出参评的各方案的优劣,为决策,即选 择实施方案打下基础。
2
二. 物流系统评价的对象
物流系统评价的对象主要是四个方面:
❖(系统实施之前)对物流系统方案的评价;(可能产生 的后果和影响进行评价)
为权数乘上各个量化了的性能价值, ❖ 最后把所有加了权的性能价值求和,就得到某一物流系统方案的
综合评价。
具体评价方法
❖ 加权评分法 ❖ 交叉影响评分法
21
1. 加权评分法
设某物流系统共有n个方案,第i个方案的价值记为Vi
Vi Wj Sij ,
1i n
式中:n——物流系统性能或评价因素的数量;
bj : 第j年年底的利润额
rj : 第j年底向银行归还贷款的利息率
解:将各方案的投资与利润换算成现值,计算效益成本比 方案1
C1
50 50 1 0.15
50 (1 0.15)2
131.29万元
B1
60
(1
1 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4
(1
1 0.15)5
(1
1 0.15)8
132.25
E1 B1 / C1 132.25 /131.29 1.007 同理可得:
资源性指标。 时间性指标。
5
五. 物流系统评价方法
关联矩阵法
❖ 用矩阵形式来表示各个可行方案有关评价指标,然后计算各评价指 标的加权和(即综合评价值)。
关联树法
❖ 是一种针对复杂问题进行评价的方法。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其中 最著名的是Pattern法——相关数技术评价的计划辅助。
物流货运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的概念及重要性
线性比例变换
极差变换
向量归一化
定性指标归一化方法:
指标状况
很低
低
一般
高
很高
最优
模糊指标 效益指标
0
1
3
5
7
9
10
量化得分 成本指标
10
9
7
5
3
1
0
评价决策矩阵
例:
例:
线性比例变换
指标权重及确定方法:
….
德尔菲专家法
相对比较法
指标权重是以定量方式反映各项指标在 系统中所占的比重,权重的确定必须 反映系统的目标与功能要求
车辆装卸时间
订单满足率
滞留时间
反应时间
(无)
运行迟滞时间
大类
中类指标
小类指标
大类
中类 指标
小类指标
供 应 管 理
供应财务能力
总供应成本
采购订单成本
仓 储
财务 能力
总仓储成本
供应商存货回报
单位货物仓储成本
供应商总采购成本
单位面积仓储成本
供应管理 生产能力
加方案之间互相没有影响. 实际工作中,当某一方案被采用后,往往会影响到其他方案的价值,各方案之间互相依赖又互相约束。
例如:在某地区投资有两个方案.
一个是建钢结构构建厂,但是该地区电力极为缺乏; 另一个方案是建发电厂.
Comparison
系统性原则
可测性原则
每项评价指标的涵义应该明确,数据资料收集方便,计算简单,易于操作.
评价指标体系要有层次性,这样,才能为衡量系统方案的效果和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提供方便.
层次性原则
物流系统
第三章物流系统【学习目的】熟练掌握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系统与物流系统的定义、物流系统的组成要素和功能要素;了解物流系统的模式和物流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原则;会用系统的方法分析物流问题;适当了解系统的建模方法,会综合地进行物流系统的评价。
能够结合实际对本章所列举物流系统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评价方式和建模;本章的教学重点可放在搞清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物流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上。
第一节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一、系统与物流系统1.系统的含义系统是两个以上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的、能完成某一功能的单元之间的有机结合,它是一个综合体,用数学函数式可表示为:S=f(A1,A2,A3,…,A n…)式中S ——系统;A n(n≥2)——单元元素。
每一个单元也可以称为一个子系统。
系统与系统的关系是相对的,一个系统可能是另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而一个子系统也可以继续分成更小的系统。
在现实中,一个机组、一个工厂、一个部门、一项计划、一个研究项目、一辆汽车、一套制度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
由定义可知,系统的形成应具备下列条件:(1)系统是元素的多元函数,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组成。
(2)各要素间相互联系,使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3)系统具有一定结构,保持系统的有序性,从而使系统具有特定的功能。
2.系统的三要素系统是相对外部环境而言的,并且与外部环境的界限往往是模糊过渡的,所以严格地说系统是一个模糊集合。
52物流管理基础教案系统由“输入、处理、输出”三要素组成。
首先,外部环境向系统提供劳力、手段、资源、能量、信息,称为“输入”;系统以自身所具有的特定功能,将“输入”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转化和处理,使之成为有用的产成品;最后,将经过处理后的内容向外部输出供外部环境使用,从而完成“输入、处理、输出”的基本功能要素。
如生产系统就是先向工厂输入原材料,经过加工处理,得到一定产品这样一个循环过程。
3.物流系统物流系统是由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要素构成的各个基本环节所组成的,在这里输送、储存、搬运、装卸、包装、物流情报等是外部环境向系统提供的“输入”过程;系统对这些输入的内容进行处理转化,而后将其送至客户手中,变成全系统的输出,即物流服务。
物流系统评价
§3.1 概述
3.1.3 物流系统评价的步骤和内容
5
§3.1 概述
3.1.2.1 明确物流系统评价问题
(1)明确物流系统评价的目标,就是明确为什么要进行物流系统评价,以 及进行物流系统评价所要达到的目的。 (2)明确物流系统评价的范围,就是确定等待评价的物流系统所涉及的地 区、部门、内容等。 (3)明确物流系统评价的时期,就是确定应该针对对象物流系统处于哪个 时期时进行评价比较合适。 (4)明确评价的立场,是指明确评价主体(即评价人)是使用者,还是开发 者,抑或第三者等,这对于以后评价方案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等都有直接 的影响。
12
§3.3 物流系统评价方法
3.3.3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运用模糊集理论对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近年来, 模糊综合评价法已成为一种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
3.3.4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学者T.L Saaty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实用 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它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使得评价者对复杂系 统的评价决策思维过程模型化。
6
§3.1 概述
3.1.2.2 分析等待评价的物流系统
当评价问题明确以后,就可以对评价对象进行分析。其内容包括收集资料, 预测、估计物流系统的功能、费用、时间等,分析物流系统环境以及相关可 行方案等。
3.1.2.3建立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是根据评价目标选择的多个评价指标的集合。建立物流系统评价指 标体系要注意全面性和可测量性,同时要尽可能简明,避免重复。
3
§3.1 概述
3.1.2 物流系统评价与物流系统决策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 物流系统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正确的物流系统决策,而物流系统决策又反 过来离不开物流系统评价,因为物流系统评价是物流系统决策的前提条件, 物流系统评价的质量影响着物流系统决策的水平。 区别: (1)物流系统评价是一项技术工作,可由分析者承担;而物流系统决策则 是一项管理工作,是管理者的权力与责任。 (2)物流系统评价是物流系统决策的依据,但是物流系统当中重大问题的 决策往往还有一些“看不见的”因素在起作用,这些因素往往难以纳入物流系 统评价工作。 (3)物流系统评价往往是多目标管理问题,而物流系统决策往往是单目标 问题。
物流系统工程-8-物流系统评价
(4)物流中心选址条件分析 这是对物流中心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地址条件 、气象条件、交通条件等进行分析和评价。 (5)方案的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包括对物流中心的总体功能进行设计 ,对物流中心作业功能进行规划,确定物流中心 的平面布局方案,并对主要设施和设备进行选型 。 (6)物流中心信息系统设计 信息系统设计主要是确定物流中心信息系统方 案,并对软硬件投资规模进行估算。
【例8-2】 某城市为改善交通秩序,提高车辆的 通行效率,拟建新的交通自动信号控制系统,系 统以可靠度作为有效度指标,可靠度用预定期限 和条件下系统不发生失误的概率来表示。已知该 系统的投资与运行费用共限额为24万元,效用水 平要求不低于97%,备选方案有4个,有关数据如 表8-5所示,试用成本一有效度分析法进行系统方 案选择。
(5)资源性指标 物流系统的运行需要消耗一系列的资源,资源占 用越多,说明物流系统的代价越大。资源性指标 主要包括物流系统的建设对人力、物力、能源、 土地资源的占用等方面的影响。 (6)时间性指标 时间效率是物流系统重要的目标。时间性指标包 括方案实施的进度、服务时间、库存周转率等方 面的指标。
投入不同的成本将得到不同的效益,将其对应结 果绘成曲线称为成本效益曲线。
【例8-1】 某企业准备投资新建一个配送中心。 经过初步调查研究,提出了三个方案,各方案主 要指标如表8-3所示,请用效益成本法对三个方案 进行评价。
对三个方案进行比较后发现它们各有优缺 点。比较结果如表8-4所示。
成本效益法(Cost Benefit Analysis) 成本效益模型由下面三个模型组成。 (1)成本模型。成本模型应能说明方案的特性参数 与其成本之间的关系。一般的成本模型为: C=F(X) 式中:C—方案的成本; X—特性参数; F—函数形式。 分析系统方案成本的另一种方法是分别分析系统 方案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2.2物流系统功能和评价指标
包装、装卸、运输、储存等物流基本子系统功能早已 存在于社会经济活动中。 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不同之处 使这些早已存在的物流基本功能系统化、信息化 物流的本性要求 将包装、装卸、运输、储存、配送、流通加工、物流 信息处理作为一个系统来管理,并按照系统 的目标 来协调各个子系统,从而使各子系统发挥各自的特定 功能以实现系统的总目标。
知识层是建立物流知识工作系统和物流办 公管理自动化系统,对企业自己形成的物 公管理自动化系统,对企业自己形成的物 流知识、物流管理理念进行搜集、分类、 流知识、物流管理理念进行搜集、分类、 存储和查询,进行信息分析和企业知识搜 集,加快物流知识在企业内部的流动和传 播,促进物流创新和改革,提高物流企业 的核心竞争力。 作业层是完成物品的时间转移和空间转移, 作业层是完成物品的时间转移和空间转移, 主要内容有发货和进货运输、厂内装卸搬 运、包装、保管、流通加工等。
5.以正确的成本和正确的条件,保证正确的客户在正确 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取得正确的产品。物流系统功能评 价的首要指标就是 ,这是物流系统优化的最主要的目 标。(2007年 标。(2007年1月自考) 【 】 A.递送及时性 B.交付一致性 C.系统维护性 D.存货的可得性 6.企业内部关于物流系统的评价指标中,——对物流系 .企业内部关于物流系统的评价指标中,——对物流系 统的前期投资、每年的运营费用、 利润、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投资回收期、全员劳动 生产率等经济因素的考虑衡量。 ( )(2007年 )(2007年4月自考) A.可靠性 B.经济性 C.可维护性 D.灵活性
4.信息流畅性 4.信息流畅性
信息流畅性指在物品流动的全过程可以实时便捷地获 取关于物品、客户、企业、时间、空间等相关因素的 信息。 一方面,企业可以借此对物流过程进行跟踪,及时发 一方面,企业可以借此对物流过程进行跟踪,及时发 现和处理异常情况,以保证递送及时性;同时企业还 可以综合查询转运点的即时物品情况,进一步调整和 优化配送策略。另一方面,客户也可以随时了解跟踪 优化配送策略。另一方面,客户也可以随时了解跟踪 物品递送实况,视情况进行运营管理的调整。 信息流畅性还可以帮助各方及时发现和纠正信息传输 信息流畅性还可以帮助各方及时发现和纠正信息传输 过程可能发生的误差,减少干扰,提高动态能力。 过程可能发生的误差,减少干扰,提高动态能力。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信息化的重视度、每百人计算 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信息化的重视度、每百人计算 机拥有量、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等;企业信息化补充 机拥有量、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等;企业信息化补充 效能指标:适宜度、灵敏度等。 效能指标:适宜度、灵敏度等。
第二章物流系统
三、系统(xìtǒng)的特征
系统和要素的区分是相对的。一个系统只有(zhǐyǒu) 相对于构成它的要素面言才是系统,而相对于由它和其 他事物构成的较大系统,它却是一个要素(或称子系 统)。 2、相关性
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必须存在某种相互联系、相 互依赖的特定“关系”,即有机联系的整体才可称为系 统。
第九页,共38页。
第二节 物流系统(xìtǒng)的构成
一、物流系统的总体(zǒngtǐ)框架 物流系统,是指由各个相关要素有机结合
而成的、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的一个整体。 其总体(zǒngtǐ)框架如图2-2所示。
第十页,共38页。
一、物流系统(xìtǒng)的总体框架
1、物流硬件系统 (1)基础设施:公路、铁路、航道、港站(港口、 机场、编组站)。 (2)运输工具:货运汽车、铁道(tiědào)车辆、货船、 客货船、货机、客货机。 (3)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仓库、装卸搬运机具、 仓储货架、托盘、货箱、自动化设施。
三、物流系统(xìtǒng)评价指标体 系
(1)实际生产(shēngchǎn)率。指系统实际完成的产出与实际消 耗的投入之比。 (2)资源利用率。指系统需要的投入与实际投入之比。 (3)行为水平。指系统实际产出与期望产出之比,也就是对系 统各生产(shēngchǎn)要素工作额完成情况的评价。 (4)成本。物流系统的各项投入在价值形态上统一表现为物流 系统成本。 (5)库存。指物流系统劳动占用形式的投入。库存的数量与周 转速度是体现物流投入产出转换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志。
第二十六页,共38页。
第三节 物流系统(xìtǒng)评价
二、物流系统评价的原则
1、要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决策,因此,评价 的质量影响着决策的正确性。也就是说, 必须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2 特征值体系的建立
• 1.衡量特征值的方法 • (1)经济方法(价值形式):综合衡量 • (2)工程方法(实物量):衡量具体活
③ 工作的完善性:对用户问讯响应率、用户特殊 送货要求的满足率、售后服务的完善性等。
3.制订物流系统特征值的标准
• (1)与时间段有关的特征值,要尽可能缩短时间期限, 因为旧数据对企业物流控制无意义;
• (2)应该选用少量的、有代表性的、能够反映实际物 流系统物流状态的特性参数,并且这些参数与物流状 态的关系是可认识的;
物流系统
1 物流系统概念 2 物流系统分析 3 物流系统分析的技术方法 4 物流系统特征值和系统评价
2.1 物流系统概念
• 2.1.1 系统与系统工程 • 1.系统:由两个以上相互区别或相互作
用的单元(子系统)之间有机的结合起 来,完成某一功能的综合体。
2.系统的模式
干扰
输入
输出
转换处理
反馈
环境
2.2.2 系统分析作用
图 2-6 系统开发的程序图
2.2.3 系统分析的特点
• 以整体为目标 • 以特定问题为对象 • 运用定量方法 • 凭借价值判断
2.2.4 系统分析的要素
• 5要素 • 目标 • 替代方案 • 模型 • 费用和效益 • 评价标准
2.2.5 系统分析的原则
• 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相结合 •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 • 子系统与整个系统相结合 •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反馈信息 ⑧ 合理的流通加工,以保证生产费、物流费之和最少
物流系统中存在的制约关系
• 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之间的制约关系 • 构成物流服务子系统功能之间的约束关系 • 构成物流成本的各个子环节费用之间的关系 • 各子系统的功能和所耗费用的关系
2.1.3 物流系统的模式
输入
系统转换
输出
原材料设备 劳动力 能源 资金 信息等
• (3)基本的特征值的定义必须准确无误; • (4)动态的数据和特征值应给出它们的变化过程,把
它们归纳成特征值序列,以便于统计分析,根据特征 值的趋势进行评价; • (5)呈现不同影响级的特征值序列应以相关关系来评 价,以便得到物流系统影响因素的统一的等级; • (6)根据规定的模式,特征值计算所用的全部数据应 一次收集,并且从同样的起点进行处理。
等; • (3)商品流向(route):生产厂、配送中心、消费
者; • (4)服务水平(service) :速达性、质量保持等; • (5)时间(time) :不同时间业务量的波动、特点; • (6)物流成本(cost)。
2.2 物流系统分析
• 2.2.1 概念
系统问题
系统分析
最优系统方案
搬运系统 系统布置 物流预测 生产—库存系统等
物流设施设备 物流业务活动
信息处理 管理工作等
产品位置转移 各种劳务 能源 信息 好的服务
环境
2.1.4 物流系统化
பைடு நூலகம்
• 1.目标
“5S”
• (1)服务性(service):无缺货、货损、丢失,且 费用便宜。
• (2)快捷性(speed):按指定地点、按时送到。
• (3)有效的利用面积和空间(space saving)
2. 物流系统建模方法
优化
启发式
模拟
其它
系统效益水平
√
系统布局与资源配置
√
√
√
供货人、顾客、储运人选择
√
库存策略
√
运输车辆及路径选择
√
运输计划
√
生产计划
√
采购
√
预测
√
√
评价
√
√
对所建立的模型的要求
• 保持足够精度 • 简单实用 • 尽量借鉴标准形式
2.4 物流系统特征值和系统评 价
• 特征值:衡量系统状态的技术经济指标。 • 2.4.1 原理与制定标准 • 1.物流生产率:实际生产率、利用率、
• (4)规模适当化(scale optimization):设施规 模、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
• (5)库存控制(stock control)
2. 物流系统设计要素
• 物流系统设计六要素P、Q、R、S、T、C • (1)所研究商品(product)的种类、品目等; • (2)商品数量(quantity),年度目标规模、价格
验证; • 系统要有独立性。
4.系统工程
• 从系统的观点出发, 跨学科的考虑问题, 运用工程的方法去研 究和解决各种关系。
2.1.2 物流系统的构成
物流服务 效果最佳
系统
输入 最少
信息 流通加工
包装 装卸搬运
保管 运输
物流系统服务性的衡量标准
① 对用户订货能很快进行配送 ② 接受客户订货时商品的在库率高 ③ 运送中交通事故、货损、丢失和发送错误少 ④ 保管中变质、丢失、破损少 ⑤ 具有能很好实现运送、保管功能的包装 ⑥ 装卸搬运功能满足运送和保管的要求 ⑦ 能提供保障物流活动流畅进行的物流信息系统,能及时
• 系统三要素:输入、处理、输出
3.系统的结构与特点
• 研究组成系统的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是 研究系统的中心问题,也是分析和改善系 统的关键。
S A B
A--元素集 B--关系集(行为模型)
系统特点:
• 具有可以判断目标好坏的标准; • 为了完成同一目标可以有几种不同方案; • 有可能应用数学、物理或模拟模型分析
① 数量的正确性:仓储物品盈亏率、错发率等。 ② 质量的正确性:仓储物品完好率、运输物品完
好率、进货质量合格率等。 ③ 时间的正确性:即时进货率、即时供货率。 ④ 地点的正确性:错误送货率等。
• (2)物流业务质量:
① 时间的正确性:采购周期、供货周期、发货故 障平均处理时间等。
② 数量的正确性:采购计划完成率、供应计划完 成率、供货率、订货率等。
行为水平、成本、库存。
实际生产率、利用率和行为水平的关系
实际生产率 运作技术的固有生产率 利用率 行为水平
实际生产率
实际的产出 实际的投入
运作技术的固有生产率
期望的产出 需要的投入
利用率
需要的投入 实际的投入
行为水平
实际的产出 期望的投入
或
工时定额 实际工时
2. 物流质量(产出质量)
• (1)物料流转质量:
2.2.6 系统分析的过程
2.3 物流系统分析的技术方法
• 1.系统模型
(1)实物模型:现实系统的缩放,表明主要特性和 各部分关系。
优点:形象; 缺点:不易说明数量关系,尤其是不能揭示内在联系,
也不能用于优化。 (2)图示模型:网络图、物流图 优点:直观、简单; 缺点:不易优化,所变量因素数量限制(维数≤2)。 (3)模拟模型 (4)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