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印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云印象
密云简介
• 密云县地处北京市东北部燕山山脉脚下, 历史悠久,既是全国农业生态试点县,又 是全国绿化先进县,国家生态县,被誉为 “北京山水大观,首都郊野公园”,是华 北通往东北、内蒙古的重要门户,故有 “京师锁钥”之称。
历史沿革
• 密云历史悠久,约10万年前,已有人类活动,据燕落寨出土文物考证, 在6000年以前,密云就有人类聚居成村了。又根据转山会夏家店等 多处地下文化遗址考证,当时密云已进入奴隶制社会,为商汤领地。 西周和春秋时,密云属燕国,燕昭王设五郡,密云为渔阳郡。公元前 227年(秦始皇二十二年),设渔阳县,这是密云地区行政建制最早 的记载。公元前207年(秦二世末年)陈胜、吴广戍守渔阳,就是密 云。王莽建新朝,改渔阳县为得渔县。东汉时期又改为渔阳县。三国 时期密云为魏地。曹操战乌桓,即在密云。西晋初,郡、县俱废。密 云属幽州燕国,后又设渔阳郡、渔阳县。公元379年(北魏皇始二年) 设臵密云县。原址在河北丰宁大阁镇南关村。因县城南15公里处有高 山,常年云雾缭绕,名为密云山,这就是密云志所载密云得名的由来。
司马台长城
• 位于金山岭长城东部的古北口镇司马台 村、北。城墙依险峻山势而筑,并以奇、 特、险著称于世。司马台水库将该长城分 为东西两段。东段有敌楼16座,西段有18座。 敌楼密集、形式多变、结构各异,楼的间 距平均仅140米,极其雄奇壮丽。东段长城 峰巅有两座敌楼最为显赫,即仙女楼与望 京楼。尤其望京楼筑于海拔千米的陡峭峰 顶,景观绝佳,可遥望到北京 。
导游一班 朱嘉新 45
黑龙潭白龙潭的传说
• 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古时候, 有两条龙,长大分家时,性格憨厚的黑龙 主动把白龙潭让给弟弟白龙,自己单身一 人来到了古楼峪。那时候,这里没有一滴 水,没有一棵草,黑龙变成个小伙子,没 白天没黑夜地拼命干,大西山的云蒙老祖 看着黑龙又憨厚又勤快,就送给他一条彩 带和十八颗珍珠。黑龙把珍珠洒在了古楼 峪内,因此形成了现在的十八潭。
秀 丽 风 光
黑龙潭
• 黑龙潭坐落在密云县石城乡鹿皮关北面的一条全 长4公里,水位落差220米的峡谷里,距北京100 公里。春花、秋月、平沙、落雁、曲、叠、沉、 悬潭等十八个名潭撒落在幽深振奋峡谷里,千姿 百态,各领风骚
白龙潭
• 白龙潭风景区,地处燕山长城脚下,密云县城东 北三十公里的龙潭山中。距北京市一百公里。自 汉世以应龙能致云雨之说,一白龙久居深潭,广 布细雨,为庶民耕耘造福。“白龙昼饮潭,修尾 挂后壁”是北宋苏辙留在这里的诗句。
良 好 的 住 宿 环 境
北京电视台京郊大地节目主持人 肖一龙
旅游资源
• 自然山水景观 华北地区最大的中山海拔1414米的云蒙山和燕山主峰海拔2118米的 雾灵山,分别坐落在密云县东西两厢,在这其中分布着黑龙潭、京都 第一瀑、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龙潭景区、云岫谷等一大批京郊著名 景点。这些景点溪、潭、瀑布密集成群,植被茂密,怪石林立,风景 秀丽,是市民休闲旅游的最好去处。 • 人文古迹景观 密云历史悠久古迹和人文景观众多。明长城在县城中绵延200多公 里,居各区县之首。司马台长城被中国长城专家罗哲文教授称为“中 国长城之最”。在西田各庄镇白道峪村还有一段“错长城”。 古北口为历史重镇属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不仅有明长城,还保留 着古老的北齐长城。还有建于1680年的古御道等。 建于1200年前的黍谷山文化庙宇群、云峰山的古佛道场,公元 1025年修建的杨令公庙、以及白龙潭、冶仙塔等众多庙宇文化为密云 旅游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经济建设
• • 经济增长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16.43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63.89亿元,增长 18.3%;第三产业增加值61.14亿元,增长21.7% 财政 全县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6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实 现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1.4亿元、4.4亿元和2亿元,分别增长16.4%、 31.7%和50.2%。全县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1.7亿元,比上年增长8.5%。 其中,用于农林水事务、科学技术、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出分别增长 29.5%、9.6%、18.7%和15.5%。 农业 全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6.4亿元,比上年增长7%。完成农林牧渔 业总产值39.2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农业和畜牧业产值为16.7亿元和 19.6亿元,分别增长33.1%和1.4%。粮食播种面积27.9万亩,比上年增加 0.79万亩;粮食产量10.3万吨,比上年下降2.1%。种业收入8867万元,比上 年增长61.4%。设施农业销售收入3.9亿元,比上年增长58.9%。 全县农业观光园152个,实现综合收入1.8亿元,比上年增长38.3%;民俗户 1651户,实现收入1.2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工业 全年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88.6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其中,规模 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77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实现销售产值171.7亿元, 比上年增长20.6%;实现出口交货值16.7亿元,增长24.7%;产品销售率为 97%。 旅游 全年旅游业接待游人82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3%,实现旅游综合收 入13亿元,增长23%。从构成要素看,旅游区(点)接待游人190.3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13.1%,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增长9.6%;民俗旅游接待游人 52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7%,实现营业收入3.1亿元,增长26.1% 人民生活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38元,比上年增长8.5%;城 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0.3%,比2005年下降1.3个百分点。全年农村居民人 均纯收入11858元,比上年增长11%;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1.8%,比
•
•
•
•
风土人情
密云县民俗旅游依托旅游资源或旅游景区,以古石城 堡、古村落,古居民遗产为根基,以民俗文化特色为内涵, 住民俗户,以贴窗花、放鞭炮、睡火炕和吃玉米饼子、小 米粥、摊煎饼、垮炖鱼等地方特色饮食为享受,密云的民 俗村吸引了大量京城游客纷至沓来。葡萄架,葫芦藤点缀 农家小院欢声笑语,密云的民俗旅游红红火火。 为进一步发挥密云民俗旅游的优势,带动山区农民脱 贫致富,密云县政府为民俗旅游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帮 助各主要民俗村策划“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院” 等一系列农家乐活动。
民族人口
• 密云县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 全县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5.8万人,占 常住人口的55.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1.0万人,占常 住人口的44.9%。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4.8 万人,增长11.4%。平均每年增加0.5万人,年平均增长率 为1.1%。全县常住人口中,外省市来京人员为6.9万人, 占常住人口的14.7%。
现代城市
• 密云县投资200多亿元,精心打造生态精品卫星 城。建成了十大主题公园;修整了5000余米白河 故道,形成了50万平方米水面;修了六座桥,开 通了26条公路,其中市级以上公路9条,总长度 达518公里,乡村公路600余公里;栽种了数十万 棵高档次树木花卉;树了千余盏华灯;修建了数 十个雕塑小品,恢复了冶仙塔、钟鼓楼、文庙等 文物,初现了现代城市气息,成为密云旅游一大 新亮点。
冶仙塔
• 冶仙塔位于密云县城东北4公里的冶山上, 原有一座普济寺,寺塔称冶仙塔,又叫 “冶塔仙灯”。是密云外八景之一。冶仙 塔初建于辽代重熙八年(1039)。塔高约8米, 平面呈八角形,塔身分上、下两层,每层 各有一拱形券门,门洞朝南,周围有砖雕 假窗和砖雕花饰。塔基、塔身、塔顶全部 为砖雕仿木结构。相传高僧季小唐在塔内 修炼之时,夜晚塔顶处常有串串红灯照耀, 所以称冶仙塔为“冶塔仙灯”。
北京的“普罗旺斯”
• 薰衣草园名叫“紫海香堤艺术庄园”,京承高速 密云出口出,走101国道往司马台长城方向行驶。 刚进司马台长城牌楼,就能闻到一股混合了多种 香型的味道,你很难分辨出这味道出自哪种花类 或者香草,柠檬中带着些黄瓜的味道,又掺有薄 荷的清香,混着迷迭的芳香,总之那种混合的香 气一直可以把你领到香草艺术庄园门口。北京紫 海香堤香草艺术庄园,位于密云县古北口镇境内, 与中国长城之最——司马台长城比邻。“无垠的 香草田”、“安静的汤河水”、“茂密的金山 林”,构成了一幅绝美独有的风景图画。
雾灵山
• 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3%, 主峰海拔2118米,为燕山山脉主峰。属温带大陆 季风型山地气候,具有雨热同季、冬长夏短、四 季分明、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大的特征。地形地 貌的复杂性,决定了气候的多样性,“山下飘桃 花,山上飞雪花”,“山下阴雨连绵,山上阳光 明媚”,“素有三里不同天,一山有三季”之称。 年平均温度7.6°C,最热月平均气温17.6°C,是 华北“热海”中的“避暑凉岛”。有“天然植物 园”、“绿色宝库”和“天然物种基因库”之称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密云水库
• 密云水库在密云县城北13公里处,它位于燕山群 峰之中,横跨潮、白两河。水库是亚洲最大的人 工湖,有“燕山明珠”之称。它是北京市民用工 业用水的主要来源。库区夏季平均气温低于市区 3℃,是一处避暑胜地。该水库担负着供应北京、 天津及河北省部分地区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 任务,成为首都最重要的水源。两座发电站装机 容量为9.64万千瓦,年发电量1.15亿度左右。库内 年产淡水鱼300万公斤。所以,密云水库具有防 洪、灌溉、供水、发电、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
密云简介
• 密云县地处北京市东北部燕山山脉脚下, 历史悠久,既是全国农业生态试点县,又 是全国绿化先进县,国家生态县,被誉为 “北京山水大观,首都郊野公园”,是华 北通往东北、内蒙古的重要门户,故有 “京师锁钥”之称。
历史沿革
• 密云历史悠久,约10万年前,已有人类活动,据燕落寨出土文物考证, 在6000年以前,密云就有人类聚居成村了。又根据转山会夏家店等 多处地下文化遗址考证,当时密云已进入奴隶制社会,为商汤领地。 西周和春秋时,密云属燕国,燕昭王设五郡,密云为渔阳郡。公元前 227年(秦始皇二十二年),设渔阳县,这是密云地区行政建制最早 的记载。公元前207年(秦二世末年)陈胜、吴广戍守渔阳,就是密 云。王莽建新朝,改渔阳县为得渔县。东汉时期又改为渔阳县。三国 时期密云为魏地。曹操战乌桓,即在密云。西晋初,郡、县俱废。密 云属幽州燕国,后又设渔阳郡、渔阳县。公元379年(北魏皇始二年) 设臵密云县。原址在河北丰宁大阁镇南关村。因县城南15公里处有高 山,常年云雾缭绕,名为密云山,这就是密云志所载密云得名的由来。
司马台长城
• 位于金山岭长城东部的古北口镇司马台 村、北。城墙依险峻山势而筑,并以奇、 特、险著称于世。司马台水库将该长城分 为东西两段。东段有敌楼16座,西段有18座。 敌楼密集、形式多变、结构各异,楼的间 距平均仅140米,极其雄奇壮丽。东段长城 峰巅有两座敌楼最为显赫,即仙女楼与望 京楼。尤其望京楼筑于海拔千米的陡峭峰 顶,景观绝佳,可遥望到北京 。
导游一班 朱嘉新 45
黑龙潭白龙潭的传说
• 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古时候, 有两条龙,长大分家时,性格憨厚的黑龙 主动把白龙潭让给弟弟白龙,自己单身一 人来到了古楼峪。那时候,这里没有一滴 水,没有一棵草,黑龙变成个小伙子,没 白天没黑夜地拼命干,大西山的云蒙老祖 看着黑龙又憨厚又勤快,就送给他一条彩 带和十八颗珍珠。黑龙把珍珠洒在了古楼 峪内,因此形成了现在的十八潭。
秀 丽 风 光
黑龙潭
• 黑龙潭坐落在密云县石城乡鹿皮关北面的一条全 长4公里,水位落差220米的峡谷里,距北京100 公里。春花、秋月、平沙、落雁、曲、叠、沉、 悬潭等十八个名潭撒落在幽深振奋峡谷里,千姿 百态,各领风骚
白龙潭
• 白龙潭风景区,地处燕山长城脚下,密云县城东 北三十公里的龙潭山中。距北京市一百公里。自 汉世以应龙能致云雨之说,一白龙久居深潭,广 布细雨,为庶民耕耘造福。“白龙昼饮潭,修尾 挂后壁”是北宋苏辙留在这里的诗句。
良 好 的 住 宿 环 境
北京电视台京郊大地节目主持人 肖一龙
旅游资源
• 自然山水景观 华北地区最大的中山海拔1414米的云蒙山和燕山主峰海拔2118米的 雾灵山,分别坐落在密云县东西两厢,在这其中分布着黑龙潭、京都 第一瀑、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龙潭景区、云岫谷等一大批京郊著名 景点。这些景点溪、潭、瀑布密集成群,植被茂密,怪石林立,风景 秀丽,是市民休闲旅游的最好去处。 • 人文古迹景观 密云历史悠久古迹和人文景观众多。明长城在县城中绵延200多公 里,居各区县之首。司马台长城被中国长城专家罗哲文教授称为“中 国长城之最”。在西田各庄镇白道峪村还有一段“错长城”。 古北口为历史重镇属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不仅有明长城,还保留 着古老的北齐长城。还有建于1680年的古御道等。 建于1200年前的黍谷山文化庙宇群、云峰山的古佛道场,公元 1025年修建的杨令公庙、以及白龙潭、冶仙塔等众多庙宇文化为密云 旅游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经济建设
• • 经济增长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16.43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63.89亿元,增长 18.3%;第三产业增加值61.14亿元,增长21.7% 财政 全县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6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实 现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1.4亿元、4.4亿元和2亿元,分别增长16.4%、 31.7%和50.2%。全县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1.7亿元,比上年增长8.5%。 其中,用于农林水事务、科学技术、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出分别增长 29.5%、9.6%、18.7%和15.5%。 农业 全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6.4亿元,比上年增长7%。完成农林牧渔 业总产值39.2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农业和畜牧业产值为16.7亿元和 19.6亿元,分别增长33.1%和1.4%。粮食播种面积27.9万亩,比上年增加 0.79万亩;粮食产量10.3万吨,比上年下降2.1%。种业收入8867万元,比上 年增长61.4%。设施农业销售收入3.9亿元,比上年增长58.9%。 全县农业观光园152个,实现综合收入1.8亿元,比上年增长38.3%;民俗户 1651户,实现收入1.2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工业 全年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88.6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其中,规模 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77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实现销售产值171.7亿元, 比上年增长20.6%;实现出口交货值16.7亿元,增长24.7%;产品销售率为 97%。 旅游 全年旅游业接待游人82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3%,实现旅游综合收 入13亿元,增长23%。从构成要素看,旅游区(点)接待游人190.3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13.1%,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增长9.6%;民俗旅游接待游人 52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7%,实现营业收入3.1亿元,增长26.1% 人民生活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38元,比上年增长8.5%;城 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0.3%,比2005年下降1.3个百分点。全年农村居民人 均纯收入11858元,比上年增长11%;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1.8%,比
•
•
•
•
风土人情
密云县民俗旅游依托旅游资源或旅游景区,以古石城 堡、古村落,古居民遗产为根基,以民俗文化特色为内涵, 住民俗户,以贴窗花、放鞭炮、睡火炕和吃玉米饼子、小 米粥、摊煎饼、垮炖鱼等地方特色饮食为享受,密云的民 俗村吸引了大量京城游客纷至沓来。葡萄架,葫芦藤点缀 农家小院欢声笑语,密云的民俗旅游红红火火。 为进一步发挥密云民俗旅游的优势,带动山区农民脱 贫致富,密云县政府为民俗旅游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帮 助各主要民俗村策划“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院” 等一系列农家乐活动。
民族人口
• 密云县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 全县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5.8万人,占 常住人口的55.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1.0万人,占常 住人口的44.9%。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4.8 万人,增长11.4%。平均每年增加0.5万人,年平均增长率 为1.1%。全县常住人口中,外省市来京人员为6.9万人, 占常住人口的14.7%。
现代城市
• 密云县投资200多亿元,精心打造生态精品卫星 城。建成了十大主题公园;修整了5000余米白河 故道,形成了50万平方米水面;修了六座桥,开 通了26条公路,其中市级以上公路9条,总长度 达518公里,乡村公路600余公里;栽种了数十万 棵高档次树木花卉;树了千余盏华灯;修建了数 十个雕塑小品,恢复了冶仙塔、钟鼓楼、文庙等 文物,初现了现代城市气息,成为密云旅游一大 新亮点。
冶仙塔
• 冶仙塔位于密云县城东北4公里的冶山上, 原有一座普济寺,寺塔称冶仙塔,又叫 “冶塔仙灯”。是密云外八景之一。冶仙 塔初建于辽代重熙八年(1039)。塔高约8米, 平面呈八角形,塔身分上、下两层,每层 各有一拱形券门,门洞朝南,周围有砖雕 假窗和砖雕花饰。塔基、塔身、塔顶全部 为砖雕仿木结构。相传高僧季小唐在塔内 修炼之时,夜晚塔顶处常有串串红灯照耀, 所以称冶仙塔为“冶塔仙灯”。
北京的“普罗旺斯”
• 薰衣草园名叫“紫海香堤艺术庄园”,京承高速 密云出口出,走101国道往司马台长城方向行驶。 刚进司马台长城牌楼,就能闻到一股混合了多种 香型的味道,你很难分辨出这味道出自哪种花类 或者香草,柠檬中带着些黄瓜的味道,又掺有薄 荷的清香,混着迷迭的芳香,总之那种混合的香 气一直可以把你领到香草艺术庄园门口。北京紫 海香堤香草艺术庄园,位于密云县古北口镇境内, 与中国长城之最——司马台长城比邻。“无垠的 香草田”、“安静的汤河水”、“茂密的金山 林”,构成了一幅绝美独有的风景图画。
雾灵山
• 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3%, 主峰海拔2118米,为燕山山脉主峰。属温带大陆 季风型山地气候,具有雨热同季、冬长夏短、四 季分明、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大的特征。地形地 貌的复杂性,决定了气候的多样性,“山下飘桃 花,山上飞雪花”,“山下阴雨连绵,山上阳光 明媚”,“素有三里不同天,一山有三季”之称。 年平均温度7.6°C,最热月平均气温17.6°C,是 华北“热海”中的“避暑凉岛”。有“天然植物 园”、“绿色宝库”和“天然物种基因库”之称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密云水库
• 密云水库在密云县城北13公里处,它位于燕山群 峰之中,横跨潮、白两河。水库是亚洲最大的人 工湖,有“燕山明珠”之称。它是北京市民用工 业用水的主要来源。库区夏季平均气温低于市区 3℃,是一处避暑胜地。该水库担负着供应北京、 天津及河北省部分地区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 任务,成为首都最重要的水源。两座发电站装机 容量为9.64万千瓦,年发电量1.15亿度左右。库内 年产淡水鱼300万公斤。所以,密云水库具有防 洪、灌溉、供水、发电、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