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历史 第16课 民国初年的社会变革

合集下载

中职历史 第16课 民国初年的社会变革

中职历史  第16课  民国初年的社会变革
(四)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的影响
民族工业的发展,既增加了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壮大 了无产阶级的队伍,这就为民主革命的发展,尤其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一、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
短暂春天
较快发展
空前打击 陷入绝境
初步发展 夹缝产生
改造新生
A 1860 1870 1895 19112919 1927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
4、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
胡 适
陈 独 秀
蔡 元 培
鲁 迅
李 大 钊
辜鸿铭
二、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括
5、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
二、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括
6、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民主
democracy (德先生)
科学
science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 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二)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的表现
19世纪70年 代前后
明国初年
②③沿海向内陆发展
一、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
(三)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的局限性
轻工业 92%
1869年
重工业 8%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9% 20%
轻工业 87%
1919年
重工业 13%
从部门上看:轻多重少,不完整
71%
从力量上看:外多中少,不独立 封强资弱,受束缚
服饰变革(女装)
传统旗袍
改良旗袍
衣身宽博,线条平直;收腰窄袖,紧身合体
三、社会生活的变革

民国初期的社会(课堂PPT)

民国初期的社会(课堂PPT)
——陈独秀
“德、赛两先生”的含义是什么?
中国“一切黑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3
“民主”是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包括 人权平等、个性解放、独立人格、以代议制 为基本原则的共和体制。
“科学”是指西方自然科学,包括反封 建迷信、反偶像崇拜、宣传进化论、唯物论、 无神论等。
24
“孔子者,历代帝王专
制代新之国道护民德符自:也由。之宪证法券者也,。现专 制包不括能思容想于自自由由、,人即孔格子 不独当立存、于宪权法利。平”等
——李大钊
25
“……他们教孝,所以教忠,也 就是教一般人恭恭顺顺的听他们一干 在上的人的愚弄,不要犯上作乱,把 中国弄成一个建造顺民的工厂。”
孝-忠-礼,这就是儒家思想 维护封建专制的妙用。
——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
26
旧道德是指以孔子为 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打倒孔家店!
——吴虞
27

算有意义呢?
18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 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 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 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论》
19
蔡 元 培
20
胡 适


独 秀



李迅

蔡 元
大 钊




辜鸿铭 “菊残犹有傲霜枝”由
21
3.内容:三提倡,三反对 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迷信;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打倒孔家店”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号召文学革命 鲁迅《狂人日记》等小说:新文学典范

2024-2025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全一册项目实施计划 (1)

2024-2025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全一册项目实施计划 (1)

《历史》项目实施计划项目名称子项目名称学时培养目标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与先秦历史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形成21、介绍科目基本情况、学习目标、学习意义,是学生明确学习历史的必要性;2、了解史前时期中国文明遗存;3、了解夏商周的更迭与主要历史制度。

第2课:春秋战国的历史巨变21、了解春秋战国的基本史实:2、明白社会变革的基本原因;3、学习诸子百家的基本理论要点;4、了解本时期的代表科技成就。

第二单元: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课:秦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21、了解秦朝统一六国的基本史实;2、学习秦朝大一统所实行的措施;3、学习秦朝灭亡的原因第4课: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21、学习汉朝的建立及稳固政权的措施;2、学习汉朝对外交流的主要方式;3、了解汉朝的科技与文化及对后世的影响。

第5课:泰汉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21、了解秦汉时期的经济情况;2、了解秦汉时期的主要科技成就;3、学习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

第三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第6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21、了解西汉末期后至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2、学习此时期民族交融的历史;3、学习此时期我国南方地区的开发情况。

第7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21、学习本时期的科技成就;2、了解道教及佛教的传播情况;3、学习本时期的文学及艺术成就。

第四单元: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繁荣第8课:隋唐政治演变与民族交融21、学习隋朝的兴亡简史;2、学习唐朝的兴亡简史;3、学习隋唐时期主要政治制度及民族交融情况。

第9课:隋唐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21、学习隋唐时期经济情况;2、学习隋唐时期的科技成就;3、学习隋唐时期的文化交流及成就。

第五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21、了解北宋与辽、西夏的并立;2、学习南宋、金的和战与蒙古的崛起;3、学习元朝的统一。

第11课:宋元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21、学习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历史;2、学习此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3、学习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历史。

民国初年的社会变化 ppt课件

民国初年的社会变化  ppt课件

基础练习: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早期著名的企业有:
①上海发昌机器厂②广东继昌隆缫丝 ③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④湖北织布局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ppt课件
22
2.(2008上海) 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 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趋势的是
ppt课件
23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线图
1915年5月9日,清华大学举行国耻纪念 大会,会后,学生ppt课在件 操场焚烧日货 8
民 时间短暂 国 仍集中在轻工业 初 开始向内地扩展 年 民 族 工 业 分 布 示 意 图
发展概况:
①新建厂矿有 470多家 ②新增资本达1 亿3千多万元, 超过过去的半 个世纪 ③发展最快的 是纺织业和面 粉业,化工、 皮革、卷烟等 行业也有相当 发展
早期民族火柴业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这种精神也是支撑中
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支ppt课柱件。
16
13.(8分)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末,张謇创办南通大生纱厂。他说:“我们儒 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 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是使得 大多数的老百姓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这就是 号称儒者应尽的本分,我知道我们政府,绝无希望,只 有我自己在可能范围内,得尺得寸,尽可能的心而已。”
派积极参加
帝制
第一次护 段祺瑞拒绝恢 孙中山于1917年
法运动 复《临时约法》 在广州成立中华
1917
和国会
民国军政府
遭到滇、桂军阀 的排挤而失败
第二次护 为了恢复《临 1920年底,他在广 因军阀陈炯明在
法运动 时约法》和国 州重组军政府, 广州发动叛乱而

民国初年的社会变化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三总复习PPT

民国初年的社会变化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三总复习PPT
3. 发展的速度快, 时间短。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
1920年,近代工业的 总产值约10.66亿元,占工 农业总产值219.03亿元的 4.87%,如果加上工场手工 业的产值12.95亿元,资本 主义生产手工业产值
赵德馨主编《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
第十单元 民国初年的社会变化
反专制斗争、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新文化运动 1912-1919
国际:一战(1914-1918) 十月革命(1917.11.7)
一、政治:反专制斗争 1. 背景
袁世凯誓词:“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 共和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民族工业 短暂春天
思想 新思想
中体西 用;君 主立宪
维新思潮 革命思想
民主共 和实业 救国
政治
戊戌变法 新文化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一、政治:反专制斗争 二、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三、文化:新文化运动
1. 背景
变化:对西方从轻视到学习与崇拜
对外国事物的称呼
师夷长技 洋务运动 戊戌辛亥 新文化运动 坚船利炮 工商科技 西方制度 西方文化
中外资本比例分布
年份 1894
本国资本
万元

3519.1 39.3
外国资本
万元

5433.5 60.7
1913 30386.2 19.7 123709.4 80.3
1920 70079.2 29.6 166745.8 70.4
赵德馨主编《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教程》
发展特点
1. 轻工业为主, 重工业薄弱。
—— 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北洋军阀
刺 杀 宋

19民国初年的社会与变革

19民国初年的社会与变革
观察溥仪前后两张照片,我们可以发现哪些变化(体貌特 征除外)?
第19课
时间概念
民民国国初初年:年的社会与政局
1912 年 中 华 民 国 建 立 后 约 十 年左右的时间
共和政体兴,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 统成,皇帝灭;新内阁兴,旧内阁灭;新官制兴,旧官 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 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 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爱华兜兴,女兜灭;天足兴, 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 兴,跪拜礼灭;卡片兴,大名刺灭;……律师兴,讼师 灭;枪毙兴,斩绞灭……
政治进化的潮流,由君主而民主,乃一定之 趋势,吾人可以怀抱乐观。……
袁氏病殁,帝制取消, ……鄙人却又不以 为然。……
只因为此时,我们中国多数国民……脑子里 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要帝制 不再发生, ……我看比登天还难!
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 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方,并以帝国
主义列强在中
唐继尧为首滇系 与北洋军 国的争夺为背
陆荣廷为首桂系
阀发生利 景,相互混战, 益冲突 使国家陷入分
裂和动乱之中
1912——1928年:
◆内阁变更了35次
◆光四川军阀之间混战,即达400余次 ◆军费开支高达24亿元,相当于中国近80 年工业建设积累的2.5倍 ◆四川某军向百姓预征田赋,每年达14次, 到2008年为止的田赋都已预征
——《时报》社会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政体、官制、军事、教育、纪年、法律、穿戴、礼节,等等
共和政体兴,专制政体灭; 中华民国成,清朝灭;
总统成,皇帝灭;
新内阁兴,旧内阁灭;
新官制兴,旧官制灭; 新教育兴,旧教育灭;

第16课 民国初年的社会变革(解析版)

第16课 民国初年的社会变革(解析版)

第16课民国初年的社会变革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清末民初,人们有剪了头发穿件长衫戴顶洋帽的,有秃着头着洋装的。

这反映了当时社会()A.严格的城乡差别B.等级观念根深蒂固C.崇洋逐新的趋向D.娱乐方式的多样化【答案】C【解析】清末民初,人们有剪了头发穿件长衫戴顶洋帽的,有秃着头着洋装的。

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崇洋逐新的趋向,中国传统习俗受到冲击,出现了西化的文明,但中国新旧事物同时并存。

故选:C。

2.中国近代,棉布、火柴等日用生活必需品大都来自西方,所以人们称棉布为洋布,火柴为洋火。

改革开放以来,洋布、洋火这些名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消失了。

这说明()A.中国人不再崇洋媚外B.语言的变化反映了历史的变迁C.中国脱离了世界市场D.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显著提高【答案】B【解析】中国近代,棉布、火柴等日用生活必需品大都来自西方,所以人们称棉布为洋布,火柴为洋火;而改革开放以来,洋油、洋火、洋车这些名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消失,是因为中国民族工业有了长足发展,这些商品主要都是本国生产的,不再具有“洋”所代表的含义,这说明语言的变化反映了历史的变迁。

故选:B。

3.自古以来,状元最受人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在清末偏偏有一个状元“舍本逐末”办起了实业,此人是()A.张謇B.詹天佑C.李鸿章D.张之洞【答案】A【解析】张謇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故选:A。

4.分析1912~1922年《民国初年纺织业发展情况表》,从中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得到了迅速发展B.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措施推动了这一时期的发展C.状元实业家张謇在这一历史时期创办了大生纱厂D.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形成了完整的体系【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图表反映了1912~1922年(民国初年)纺织业中纱锭数量和织布机数量都呈大幅增长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图表反映了民国初年纺织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故B项正确;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故A项排除;甲午中日战争后(19世纪末),张謇创办了大生纱厂,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故C项排除;近代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D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民国初期的社会(课堂PPT)

民国初期的社会(课堂PPT)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
10
11
一战前后外国主要工业品的输入
棉纱(担) 面粉(担) 火柴(万罗) 钢铁(吨) 12
三.文化--新文化运动 1.背景
①自由、平等、思想进一步传播; ②袁世凯要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③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冲破 封建思想牢笼,实行民主政治。 2.兴起--《新青年》的诞生 ①兴起:1915年,陈独秀上海《青年杂志》, 揭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②代表:陈、李等 ③主要活动基地:北大 ④阵地:《新青年》
4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1910年
1911年
1912年
1913年
1914年
1910年 1911年 1912年 1913年 1914年
1910——1914年注册工厂数
“发起工厂企业得到很大推动,几乎每天都 有新公司注册。”
5
6
私人资本工业各部门资本额增长情 况(1913——1921年)
第四节 民国初期的社会
1
一.政治--反对复辟帝制的斗争 1.袁世凯的独裁和复辟帝制 2.维护共和的斗争 ① 1913年“二次革命” ②1915年“护国运动” ③1917年护法运动 (二)经济—民国初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背景: ①.辛亥革命的影响;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 ③.实业救国思潮的再次勃发; 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 ⑤.列强忙于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概况: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等行业也有
——陈独秀
“德、赛两先生”的含义是什么?
中国“一切黑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3
“民主”是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包括 人权平等、个性解放、独立人格、以代议制 为基本原则的共和体制。

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

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

倡女权
暗杀宋教仁
政 局
二次革命
变 复辟帝制

求平等 求文明 求进步
移风易俗 划时代的改革
求开放
共和 ↓
专制
袁世凯称帝后在天坛嚣张祭天 1916年袁世凯称帝标准像
“……所谓赞成者,皆袁氏自 赞自成;……所谓表决者,皆 袁氏自表自决;所谓推戴者, 皆袁氏自推自戴……如演傀儡 戏者然。”
复辟帝制“就令全国四万万 人中,三万万九千九百九十九 人皆赞成,而梁某一人断不能 赞成也!”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位于上海香山路7号的孙中山故居
政治进化的潮流,由君主而民主,乃一定之 趋势,吾人可以怀抱乐观。……
袁氏病殁,帝制取消, ……鄙人却又不以 为然。……
只因为此时,我们中国多数国民……脑子里 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要帝制 不再发生, ……我看比登天还难!
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 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张作霖 唐继尧 陆荣廷
黑龙江、吉林、辽宁 云南、贵州 广东、广西
日本 英国 美国 英国 美国
直系冯国璋
割据
奉系张作霖
皖系段祺瑞
中国社会半封建性
军阀割据是中国封建 经济的必然产物
帝国主义失去共同的 代理人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性 列强各自寻找自己的 代理人,各军阀找自 己的靠山
军 阀 割 据 局 面
1912——1928年:
中华民国成立,临时 参议院参议员合影
剪发辫
社 易服饰
会 改称谓
生 废跪拜

禁缠足
倡女权
剪辫子
1912年革命军在街上为路人剪辫
曾使洋人不辨男女的大辫子
剪辫前(1893年)

中职二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中职二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7
第10课 社会经济与科技文化、第11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12课 社会的繁盛与潜在的危机、中国古代史总结复习
9
第13课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4课 社会各界的救亡图存运动
10
总结 复习 期中考试
11
第15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6课 民国初年的社会变革
12
第17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8课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和新道路
教材的重点、难点与关键
中职学校历史课是一门旨在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独特育人优势的德育课程,教材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大,需要更多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同时必须避免照本宣科,否则会丧失历史课的趣味性。因此需要大量的史实实例、幽默的课堂语言、时事与历史交互进行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难点则是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的将历史思维渗透到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与方法
1、历史联系现实,多用情景模拟教学;
2、充分发挥历史学的故事优势和丰富史料特点,更多采用史实分析教学;
3、运用好交互式电子白板、数字化技术,优化教学过程。
本期计划课时分配
授课周数
周时数
授课总时数
其 中
22
2
42
讲 课
实验(习)
复习考试
机动
30
0
8
4
教学内容起截止章节
第1-28课
学生的知识、技能现状分析
本期授课的班级有7个,其中会计班、电商班学生历史基础较扎实,学习习惯也比较好,能够积极配合教学进度,善于思考。部分技能班学生比较活跃,平时课堂上总有个别同学不听课,但绝大部分学生也能配合教学,按时完成作业要求。对于这种情况,计划采用讲授法与互动法相结合的方式,更多发挥学生的历史课堂学习主动性,鼓励和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堂讨论、问答等互动,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同时,引导他们逐渐养成主动学习、时刻思考的良好习惯!

中职二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中职二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周次
教学安排教学内容(篇目或章节)
1
历史导言课、第1课 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的更迭
2
第2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第3课秦朝大一统格局的建立
3
第4课汉朝大一统格局的巩固、第5课 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对峙
4
第6课人口南移和民族融合、第7课 制度创新与历史变革
5
国庆节
6
第8课盛世景象与灿烂文化、第9课 从政权并立到元朝统一
学生的知识、技能现状分析
本期授课的班级有7个,其中会计班、电商班学生历史基础较扎实,学习习惯也比较好,能够积极配合教学进度,善于思考。部分技能班学生比较活跃,平时课堂上总有个别同学不听课,但是绝大部分学生也能配合教学,按时完成作业要求。对于这种情况,计划采用讲授法与互动法相结合的方式,更多发挥学生的历史课堂学习主动性,鼓励和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堂讨论、问答等互动,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同时,引导他们逐渐养成主动学习、时刻思考的良好习惯!
姓名任教科目历史任教年级高二年级时间:2020年下学期
本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本学期使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中国历史》,本教材涵盖从史前时期到改革开放的中国历史,跨度长,内容丰富,知识系统全面。通过本教材,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基本脉络和优秀文化传统,从历史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学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
第10课 社会经济与科技文化、第11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8
第12课社会的繁盛与潜在的危机、中国古代史总结复习
9
第13课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4课社会各界的救亡图存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在1912年至1921年的10 年间尤其在一战期间,大生企业获得了突飞猛 进的发展
1914年,范旭东在塘沽创办的久大精盐公司
一、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
(二)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的表现 1912年荣宗敬、荣德生在上海创办的福新面粉厂
荣宗敬
②轻工业发展显著(纺织、面粉)
荣德生
一、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
二、新文化运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四个提倡 提倡民主 提倡科学 提倡新道德 提倡新文学
四个反对 反对封建专制 反对封建迷信 反对旧道德 反对旧文学
文学革命的首倡者是陈独秀和胡适。陈
和胡在1917年初相继发表了《文学革
命论》和《文学改良刍议》。胡适主张 对以以白孔话子文学代说替为文代言表文的,维改护革封中建国专旧制文制学 度体的裁旧,孔以教新、文旧学道代德替,旧发文动学了。猛陈烈则的力攻主 击推,倒提封出建了的“旧打文倒学孔,家建店设新”鲜的的口、号明。了如 李的大、钊通《俗孔的子、与立宪诚法的》新、文鲁学迅。的鲁《迅狂的人《 日狂记人》日。记》是把革命内容同崭新形式结
英国 法国 德国
减少比例 约1/5 约1/2 约1/3
完全停止出口
②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一、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
(一)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的原因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图3
图1
图2
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一、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
(二)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的表现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二、新文化运动




救 洋务
国 探
学习技术
运动



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 民地半封建现状,走 上独立自主的道路。
维新 变法
学习制度 建立君主
立宪制
辛亥 革命
学习制度 建立民主
共和国
二、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括
性质和时间
01
02
03
背景
标志
代表人物
04
05
主要阵地
口号 06
二、新文化运动
(二)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的表现
19世纪70年 代前后
明国初年
②③沿海向内陆发展
一、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
(三)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的局限性
轻工业 92%
1869年
重工业 8%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9% 20%
轻工业 87%
1919年
重工业 13%
从部门上看:轻多重少,不完整
71%
从力量上看:外多中少,不独立 封强资弱,受束缚
清末民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对比简表
年均投资 万元
年均办厂 家
100
80
60
40
20
1895-1911
1912-1918
0
1895-1911
①厂矿企业、投资总额增加
1912-1918
一、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
(二)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的表现
讲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讲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
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讲交通运输业不能忘记卢作孚。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政治 新闻
社舆 论论
袁世凯称帝标准像
②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但 封建思想并未得到清除,北洋军
阀实行专制独裁统治
二、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括 财经 报道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政治 新闻
社舆 论论
“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
③掀起尊孔读经、复古倒下退。逆这流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
一、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
(三)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的局限性
“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 济思想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 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 而产生的,但是却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摘自《剑桥中华民国史》 从时间上看:短暂
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东部沿海,不均匀
一、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
(四)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的影响
民族工业的发展,既增加了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壮大 了无产阶级的队伍,这就为民主革命的发展,尤其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一、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
短暂春天
较快发展
空前打击 陷入绝境
初步发展 夹缝产生
改造新生
A 1860 1870 1895 19112919 1927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
病都包好!” ——鲁迅《药 》
二、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括
2、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时间
前期: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 旧文化的斗争。
前期(1915-1919)
后期 (1919年后)
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代表作品: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4、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
胡 适
陈 独 秀
蔡 元 培
鲁 迅
李 大 钊
辜鸿铭
二、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括
5、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
二、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括
6、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民主
democracy (德先生)
科学
science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 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①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实业的法令。
一、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
(一)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的原因
1915年-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量减少比例
时间 1915年与1914年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国别 欧洲列强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括 财经 报道
政治 新闻
社舆 论论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据统计,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六 百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超过了过去 的半个世纪。 ——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 的投资》
①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是 新文化运动的经济基础
二、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括 财经 报道
历史
第16课 民国初年的社会变革
新课导入
1911年-1919年,国内和国际分别发生什么大事?
讲授新课
一、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 二、新文化运动 三、社会生活的改革
一、民国初年经济的发展
(一)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的原因
国民政府成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 颁布《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等法 令 ; 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 资,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 ——摘自南 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
二、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括
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从二卷一号改名为《新青年》)。陈独秀就任北 大文科学长后,《新青年》编辑部从上海迁到北京。
二、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括
北大之父——蔡元培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毛泽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