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 有答案
遵义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汇编

遵义市2014年初中学生毕业学业(升学)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卷物理部分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选择题栏内用2B铅笔将对应题目答案的标号涂黑。
)18.下列关于合理利用资源与节约能源的行为中,都正确的是①手机充电完毕后,不及时拔下充电器②将废书报、饮料瓶等送到废品回收站③尽量使用一次性杯子④夏天使用空调时,不要把温度设置得过低⑤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19.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能区分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B.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开始做上课准备,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在紧邻居民住房的高速公路旁修建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0.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草坪上滚动的足球,滚动得越来越慢,是由于它的惯性越来越小B.高速行驶的汽车即使紧急刹车也要滑行一段距离后才能停下来,这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利用他自身的惯性来提高成绩D.推出去的铅球能在空气中飞行,是因为铅球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21.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22.星期天,小雨去逛商场,在她乘坐观光电梯的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A.电梯匀速上升时,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小雨是静止的B .电梯匀速下降时,以电梯为参照物,小雨是运动的C .电梯匀速上升时,电梯对小雨的支持力大于她自身的重力 D. 电梯匀速下降时,电梯对小雨的支持力等于她自身的重力 23.下列事例及现象中,由光的折射产生的是 A.小孔成像实验 B.海市蜃楼C.在公路的急转弯处安装的“拐弯镜”能帮助司机提前知道弯道前方的情况D.城市里的一些高楼采用玻璃幕墙进行室外装潢,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光污染”24.如图所示是某科技小组设计的一种温度自动控制报警装置电路图,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温度低于90℃时,报警装置就会响铃,同时绿灯亮B.当温度低于90℃时,报警装置就会响铃,同时红灯亮C.当温度达到90℃时,报警装置就会响铃,同时红灯亮D. 当温度达到90℃时,报警装置就会响铃,同时绿灯亮2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212R R ,闭合S 、1S ,断开2S 时,电压表示数为V 5,闭合S 、2S ,断开1S 时,电压表示数为V 7,则R :2R 为A.3:2B.2:3C.7:5D.5:7四、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014年中考物理真题与答案--贵州毕节物理(含解析)【学科网】

XX 省XX 市2021年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0 小题,每题3 分,共 30 分〕1.〔 3 分〕〔2021?XX 市〕以下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人体正常体温为 42℃ B .人体平安电压不高于 220VC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kgD .人体的密度约为 1.0×103kg/m 3 考点 :质量的估测;温度;电压. 专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此题考察对常见的一些量要有数据、数量级的认识,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 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解答:解:A 、人体正常体温为 37℃左右,所以 A 不符合实际情况;B 、人体平安电压不高于 36V ,所以 B 不符合实际情况;C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kg ,所以 C 不符合实际情况;D 、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约为 1.0×10 3 k g/m 3,所以 D 符合实际情况. 应选 D .点评: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展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X 围合理估测的方法.2.〔 3 分〕〔2021?XX 市〕如下列图的四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B .屏幕上呈现人的手的影子山在水中形成 “倒影 〞C .D .水中弯折的铅笔太阳光在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考点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①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如:透镜的应用、池水变浅了等.②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应用的实例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③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比方我们平时看到的物体,平面镜成像等.解答:解: A 、屏幕上呈现人的手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B 、山在水中形成“倒影 〞,是光的反射;D、太阳光在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应选 C.点评:此题考察的是我们生活中光现象原理的判断,这是我们光现象中的重点,是中考时必考的一个知识点.3.〔 3 分〕〔2021?XX市〕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历事实的根底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以下实验中也应用了这种研究方法的是〔〕A .B.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C.D.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的特点考点:物理学方法.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常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有:等效法、模型法、比较法、分类法、类比法、科学推理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历事实的根底上,通过推理而抽象概括出来的,运用的是科学推理法.解答:解:A 、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运用的是科学推理法;所以A 符合要求;B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所以B 不符合要求;C、在研究磁现象时,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运用的是模型法;所以C 不符合要求;D、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的特点,是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表达,运用的是转换法;所以 D 不符合要求.应选 A.点评:此题考察了物理中的科学研究方法的种类区分,注意在初中物理中灵活应用这些研究方法.4.〔 3 分〕〔2021?XX市〕现有 A 、B 、 C 三个轻质小球,: A 带负电, A 和 B 相互吸引, C 和 A 相互排斥,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B 一定带正电,C 带负电 B . B 可能不带电, C 带负电C.[来 B 可能带正电, C 带正电 D .B 可能不带电, C 带正电源]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专题:电流和电路.D、太阳光在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应选 C.点评:此题考察的是我们生活中光现象原理的判断,这是我们光现象中的重点,是中考时必考的一个知识点.3.〔 3 分〕〔2021?XX市〕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历事实的根底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以下实验中也应用了这种研究方法的是〔〕A .B.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C.D.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的特点考点:物理学方法.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常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有:等效法、模型法、比较法、分类法、类比法、科学推理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历事实的根底上,通过推理而抽象概括出来的,运用的是科学推理法.解答:解:A 、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运用的是科学推理法;所以A 符合要求;B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所以B 不符合要求;C、在研究磁现象时,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运用的是模型法;所以C 不符合要求;D、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的特点,是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表达,运用的是转换法;所以 D 不符合要求.应选 A.点评:此题考察了物理中的科学研究方法的种类区分,注意在初中物理中灵活应用这些研究方法.4.〔 3 分〕〔2021?XX市〕现有 A 、B 、 C 三个轻质小球,: A 带负电, A 和 B 相互吸引, C 和 A 相互排斥,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B 一定带正电,C 带负电 B . B 可能不带电, C 带负电C.[来 B 可能带正电, C 带正电 D .B 可能不带电, C 带正电源]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专题:电流和电路.D、太阳光在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应选 C.点评:此题考察的是我们生活中光现象原理的判断,这是我们光现象中的重点,是中考时必考的一个知识点.3.〔 3 分〕〔2021?XX市〕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历事实的根底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以下实验中也应用了这种研究方法的是〔〕A .B.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C.D.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的特点考点:物理学方法.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常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有:等效法、模型法、比较法、分类法、类比法、科学推理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历事实的根底上,通过推理而抽象概括出来的,运用的是科学推理法.解答:解:A 、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运用的是科学推理法;所以A 符合要求;B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所以B 不符合要求;C、在研究磁现象时,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运用的是模型法;所以C 不符合要求;D、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的特点,是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表达,运用的是转换法;所以 D 不符合要求.应选 A.点评:此题考察了物理中的科学研究方法的种类区分,注意在初中物理中灵活应用这些研究方法.4.〔 3 分〕〔2021?XX市〕现有 A 、B 、 C 三个轻质小球,: A 带负电, A 和 B 相互吸引, C 和 A 相互排斥,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B 一定带正电,C 带负电 B . B 可能不带电, C 带负电C.[来 B 可能带正电, C 带正电 D .B 可能不带电, C 带正电源]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专题:电流和电路.D、太阳光在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应选 C.点评:此题考察的是我们生活中光现象原理的判断,这是我们光现象中的重点,是中考时必考的一个知识点.3.〔 3 分〕〔2021?XX市〕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历事实的根底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以下实验中也应用了这种研究方法的是〔〕A .B.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C.D.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的特点考点:物理学方法.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常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有:等效法、模型法、比较法、分类法、类比法、科学推理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历事实的根底上,通过推理而抽象概括出来的,运用的是科学推理法.解答:解:A 、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运用的是科学推理法;所以A 符合要求;B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所以B 不符合要求;C、在研究磁现象时,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运用的是模型法;所以C 不符合要求;D、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的特点,是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表达,运用的是转换法;所以 D 不符合要求.应选 A.点评:此题考察了物理中的科学研究方法的种类区分,注意在初中物理中灵活应用这些研究方法.4.〔 3 分〕〔2021?XX市〕现有 A 、B 、 C 三个轻质小球,: A 带负电, A 和 B 相互吸引, C 和 A 相互排斥,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B 一定带正电,C 带负电 B . B 可能不带电, C 带负电C.[来 B 可能带正电, C 带正电 D .B 可能不带电, C 带正电源]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专题:电流和电路.D、太阳光在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应选 C.点评:此题考察的是我们生活中光现象原理的判断,这是我们光现象中的重点,是中考时必考的一个知识点.3.〔 3 分〕〔2021?XX市〕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历事实的根底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以下实验中也应用了这种研究方法的是〔〕A .B.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C.D.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的特点考点:物理学方法.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常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有:等效法、模型法、比较法、分类法、类比法、科学推理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历事实的根底上,通过推理而抽象概括出来的,运用的是科学推理法.解答:解:A 、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运用的是科学推理法;所以A 符合要求;B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所以B 不符合要求;C、在研究磁现象时,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运用的是模型法;所以C 不符合要求;D、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的特点,是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表达,运用的是转换法;所以 D 不符合要求.应选 A.点评:此题考察了物理中的科学研究方法的种类区分,注意在初中物理中灵活应用这些研究方法.4.〔 3 分〕〔2021?XX市〕现有 A 、B 、 C 三个轻质小球,: A 带负电, A 和 B 相互吸引, C 和 A 相互排斥,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B 一定带正电,C 带负电 B . B 可能不带电, C 带负电C.[来 B 可能带正电, C 带正电 D .B 可能不带电, C 带正电源]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专题:电流和电路.D、太阳光在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应选 C.点评:此题考察的是我们生活中光现象原理的判断,这是我们光现象中的重点,是中考时必考的一个知识点.3.〔 3 分〕〔2021?XX市〕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历事实的根底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以下实验中也应用了这种研究方法的是〔〕A .B.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C.D.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的特点考点:物理学方法.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常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有:等效法、模型法、比较法、分类法、类比法、科学推理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历事实的根底上,通过推理而抽象概括出来的,运用的是科学推理法.解答:解:A 、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运用的是科学推理法;所以A 符合要求;B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所以B 不符合要求;C、在研究磁现象时,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运用的是模型法;所以C 不符合要求;D、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的特点,是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表达,运用的是转换法;所以 D 不符合要求.应选 A.点评:此题考察了物理中的科学研究方法的种类区分,注意在初中物理中灵活应用这些研究方法.4.〔 3 分〕〔2021?XX市〕现有 A 、B 、 C 三个轻质小球,: A 带负电, A 和 B 相互吸引, C 和 A 相互排斥,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B 一定带正电,C 带负电 B . B 可能不带电, C 带负电C.[来 B 可能带正电, C 带正电 D .B 可能不带电, C 带正电源]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专题:电流和电路.D、太阳光在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应选 C.点评:此题考察的是我们生活中光现象原理的判断,这是我们光现象中的重点,是中考时必考的一个知识点.3.〔 3 分〕〔2021?XX市〕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历事实的根底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以下实验中也应用了这种研究方法的是〔〕A .B.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C.D.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的特点考点:物理学方法.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常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有:等效法、模型法、比较法、分类法、类比法、科学推理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历事实的根底上,通过推理而抽象概括出来的,运用的是科学推理法.解答:解:A 、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运用的是科学推理法;所以A 符合要求;B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所以B 不符合要求;C、在研究磁现象时,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运用的是模型法;所以C 不符合要求;D、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的特点,是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表达,运用的是转换法;所以 D 不符合要求.应选 A.点评:此题考察了物理中的科学研究方法的种类区分,注意在初中物理中灵活应用这些研究方法.4.〔 3 分〕〔2021?XX市〕现有 A 、B 、 C 三个轻质小球,: A 带负电, A 和 B 相互吸引, C 和 A 相互排斥,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B 一定带正电,C 带负电 B . B 可能不带电, C 带负电C.[来 B 可能带正电, C 带正电 D .B 可能不带电, C 带正电源]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专题:电流和电路.D、太阳光在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应选 C.点评:此题考察的是我们生活中光现象原理的判断,这是我们光现象中的重点,是中考时必考的一个知识点.3.〔 3 分〕〔2021?XX市〕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历事实的根底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以下实验中也应用了这种研究方法的是〔〕A .B.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C.D.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的特点考点:物理学方法.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常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有:等效法、模型法、比较法、分类法、类比法、科学推理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历事实的根底上,通过推理而抽象概括出来的,运用的是科学推理法.解答:解:A 、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运用的是科学推理法;所以A 符合要求;B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所以B 不符合要求;C、在研究磁现象时,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运用的是模型法;所以C 不符合要求;D、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的特点,是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表达,运用的是转换法;所以 D 不符合要求.应选 A.点评:此题考察了物理中的科学研究方法的种类区分,注意在初中物理中灵活应用这些研究方法.4.〔 3 分〕〔2021?XX市〕现有 A 、B 、 C 三个轻质小球,: A 带负电, A 和 B 相互吸引, C 和 A 相互排斥,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B 一定带正电,C 带负电 B . B 可能不带电, C 带负电C.[来 B 可能带正电, C 带正电 D .B 可能不带电, C 带正电源]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专题:电流和电路.D、太阳光在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应选 C.点评:此题考察的是我们生活中光现象原理的判断,这是我们光现象中的重点,是中考时必考的一个知识点.3.〔 3 分〕〔2021?XX市〕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历事实的根底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以下实验中也应用了这种研究方法的是〔〕A .B.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C.D.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的特点考点:物理学方法.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常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有:等效法、模型法、比较法、分类法、类比法、科学推理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历事实的根底上,通过推理而抽象概括出来的,运用的是科学推理法.解答:解:A 、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运用的是科学推理法;所以A 符合要求;B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所以B 不符合要求;C、在研究磁现象时,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运用的是模型法;所以C 不符合要求;D、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的特点,是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表达,运用的是转换法;所以 D 不符合要求.应选 A.点评:此题考察了物理中的科学研究方法的种类区分,注意在初中物理中灵活应用这些研究方法.4.〔 3 分〕〔2021?XX市〕现有 A 、B 、 C 三个轻质小球,: A 带负电, A 和 B 相互吸引, C 和 A 相互排斥,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B 一定带正电,C 带负电 B . B 可能不带电, C 带负电C.[来 B 可能带正电, C 带正电 D .B 可能不带电, C 带正电源]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专题:电流和电路.D、太阳光在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应选 C.点评:此题考察的是我们生活中光现象原理的判断,这是我们光现象中的重点,是中考时必考的一个知识点.3.〔 3 分〕〔2021?XX市〕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历事实的根底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以下实验中也应用了这种研究方法的是〔〕A .B.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C.D.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的特点考点:物理学方法.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常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有:等效法、模型法、比较法、分类法、类比法、科学推理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历事实的根底上,通过推理而抽象概括出来的,运用的是科学推理法.解答:解:A 、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运用的是科学推理法;所以A 符合要求;B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所以B 不符合要求;C、在研究磁现象时,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运用的是模型法;所以C 不符合要求;D、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的特点,是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表达,运用的是转换法;所以 D 不符合要求.应选 A.点评:此题考察了物理中的科学研究方法的种类区分,注意在初中物理中灵活应用这些研究方法.4.〔 3 分〕〔2021?XX市〕现有 A 、B 、 C 三个轻质小球,: A 带负电, A 和 B 相互吸引, C 和 A 相互排斥,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B 一定带正电,C 带负电 B . B 可能不带电, C 带负电C.[来 B 可能带正电, C 带正电 D .B 可能不带电, C 带正电源]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专题:电流和电路.D、太阳光在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应选 C.点评:此题考察的是我们生活中光现象原理的判断,这是我们光现象中的重点,是中考时必考的一个知识点.3.〔 3 分〕〔2021?XX市〕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历事实的根底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以下实验中也应用了这种研究方法的是〔〕A .B.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C.D.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的特点考点:物理学方法.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常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有:等效法、模型法、比较法、分类法、类比法、科学推理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历事实的根底上,通过推理而抽象概括出来的,运用的是科学推理法.解答:解:A 、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运用的是科学推理法;所以A 符合要求;B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所以B 不符合要求;C、在研究磁现象时,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运用的是模型法;所以C 不符合要求;D、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的特点,是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表达,运用的是转换法;所以 D 不符合要求.应选 A.点评:此题考察了物理中的科学研究方法的种类区分,注意在初中物理中灵活应用这些研究方法.4.〔 3 分〕〔2021?XX市〕现有 A 、B 、 C 三个轻质小球,: A 带负电, A 和 B 相互吸引, C 和 A 相互排斥,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B 一定带正电,C 带负电 B . B 可能不带电, C 带负电C.[来 B 可能带正电, C 带正电 D .B 可能不带电, C 带正电源]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专题:电流和电路.D、太阳光在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应选 C.点评:此题考察的是我们生活中光现象原理的判断,这是我们光现象中的重点,是中考时必考的一个知识点.3.〔 3 分〕〔2021?XX市〕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历事实的根底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以下实验中也应用了这种研究方法的是〔〕A .B.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C.D.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的特点考点:物理学方法.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常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有:等效法、模型法、比较法、分类法、类比法、科学推理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历事实的根底上,通过推理而抽象概括出来的,运用的是科学推理法.解答:解:A 、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运用的是科学推理法;所以A 符合要求;B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所以B 不符合要求;C、在研究磁现象时,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运用的是模型法;所以C 不符合要求;D、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的特点,是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表达,运用的是转换法;所以 D 不符合要求.应选 A.点评:此题考察了物理中的科学研究方法的种类区分,注意在初中物理中灵活应用这些研究方法.4.〔 3 分〕〔2021?XX市〕现有 A 、B 、 C 三个轻质小球,: A 带负电, A 和 B 相互吸引, C 和 A 相互排斥,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B 一定带正电,C 带负电 B . B 可能不带电, C 带负电C.[来 B 可能带正电, C 带正电 D .B 可能不带电, C 带正电源]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专题:电流和电路.D、太阳光在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应选 C.点评:此题考察的是我们生活中光现象原理的判断,这是我们光现象中的重点,是中考时必考的一个知识点.3.〔 3 分〕〔2021?XX市〕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历事实的根底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以下实验中也应用了这种研究方法的是〔〕A .B.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C.D.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的特点考点:物理学方法.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常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有:等效法、模型法、比较法、分类法、类比法、科学推理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历事实的根底上,通过推理而抽象概括出来的,运用的是科学推理法.解答:解:A 、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运用的是科学推理法;所以A 符合要求;B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所以B 不符合要求;C、在研究磁现象时,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运用的是模型法;所以C 不符合要求;D、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的特点,是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表达,运用的是转换法;所以 D 不符合要求.应选 A.点评:此题考察了物理中的科学研究方法的种类区分,注意在初中物理中灵活应用这些研究方法.4.〔 3 分〕〔2021?XX市〕现有 A 、B 、 C 三个轻质小球,: A 带负电, A 和 B 相互吸引, C 和 A 相互排斥,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B 一定带正电,C 带负电 B . B 可能不带电, C 带负电C.[来 B 可能带正电, C 带正电 D .B 可能不带电, C 带正电源]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专题:电流和电路.。
年遵义市中考物理试题版含答案0001

2015 年遵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物理部分)(第19〜38题为物理题,共90分)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8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24 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9. 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B. 二级管、三级管使用了硅、锗等半导体材料C. 随着科技发展,将来可以制造出不消耗能量而不停对外做功的机器D.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蕴藏量较大,属于可再生能源20. 下列各项排列中,按尺度的数量级由小到大排列的是A. 原子核、分子、地球、银河系B. 分子、电子、地球、太阳系C. 分子、生物体、银河系、太阳系D. 分子、原子核、地球、银河系21. 广场舞(俗称坝坝舞)风靡各地。
在广场上,跳舞的人在音箱中传出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
对此,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音乐声由音箱中发声体振动产生的B. 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C.音乐声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噪声D. 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音调22. 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B. 乙球一定不带电,丙球可能带负电C. 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D. 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23. 如图所示为四冲程汽油机未按工作循环顺序排列的各冲程示意图,工作时,将大量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24. 用力拉着物块在水平台面上运动,达到一定速度后,撒去拉力,物块做减速运动直至停止。
物块从撒去拉力到停止前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块的惯性越来越小B. 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越来越小C. 物块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小D. 物块的动能越来越小25. 小明在光具座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分别固定在光具座上,再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淅的蜡烛的像,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
2014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贵州省遵义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2014•遵义)下列关于合理利用资源与节约能源的行为中,正确是()①手机充电完毕,不及时拔下充电器②将废书报、饮料瓶等送到废品回收站③尽量使用一次性杯子④夏天使用空调不要把温度设置过低⑤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考点:有利于节约能源的措施.专题: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分析:倡低碳生活,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如水资源、电能等,并要提倡废物的回收再利用.解答:解:①手机充电完毕,不及时拔下充电器,会造成电能的消耗,①做法不正确;②将废报纸、饮料瓶等送到废品收购站可以起到废物利用的作用,②做法正确;③使用一次性杯子,会造成木材的浪费,③做法不正确;④夏天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即对身体不好,并浪费了能源,④符合节约能源的做法;⑤用洗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可以节约水资源,⑤做法正确;符合节约能源的做法是②④⑤.故选C.点评:此题涉及到环保、节能等知识,根据对环保、节能等知识的掌握与了解答题,学生要增强节能、环保意识,要学以致用.2.(3分)(2014•遵义)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能区分小提琴和钢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B.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开始做上课准备,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在紧邻居民住房的告速公路旁修建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音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声现象.题:分析:(1)根据音色定义去分析;(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①物体发生振动;②介质向外传声;③良好的听觉器官;④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⑤有足够的响度;(4)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解答:解:A、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故A错误;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听到上课铃声,是铃声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B正确;C、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20Hz~20000Hz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的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故C错误;D、在紧邻居民住房的高速公路旁修建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的,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比较简单.3.(3分)(2014•遵义)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草坪上滚动的足球,滚动的越来越慢,是由于它的惯性越来越小B.高速行驶的汽车即时紧急刹车也要滑行一段距离后才能停下来,这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利用他自身的惯性来提高成绩D.推出去的铅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铅球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考点:惯性.专题:运动和力.分析:解答此题需掌握以下知识点:(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指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惯性不是力.(2)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速度无关.解答:解:A、踢出去的足球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但受到地面对它的阻力作用,所以会运动得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故A错误;B、高速行驶的汽车即时紧急刹车也要滑行一段距离后才能停下来,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向前运动,但惯性大小与速度无关.故B错误;C、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利用惯性,从而会跳的更高,故C正确;D、推出去的铅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铅球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惯性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性质,它描述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不能和生活中的习惯等混在一起.惯性对人类有益、也会给人带来危害,我们要学好惯性知识,很好的让惯性我们服务.4.(3分)(2014•遵义)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考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解答此题需掌握:(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使用温度计之前一定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解答:解:A、液体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此选项错误.B、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此选项错误.C、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此选项错误.D、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每一大格代表10℃,每一大格分成10小格,所以每一小格代表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水银柱在0℃以上,示数为32℃.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温度计的原理以及使用方法的了解和掌握.5.(3分)(2014•遵义)星期天,小雨去逛商场,在她乘坐观光电梯的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A.电梯匀速上升时,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小雨是静止的B.电梯匀速下降时,以电梯为参照物,小雨是运动的C.电梯匀速上升时,电梯对小雨的支持力大于她自身的重力D.电梯匀速下降时,电梯对小雨的支持力等于她自身的重力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力与运动的关系.专题:长度、时间、速度;运动和力.分析: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要先选择一个参照物,分析被研究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就运动了,如果没变化,就静止;匀速上升或匀速下降的电梯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是相等的.解答:解:A、以地面的树为参照物,小雨与树的位置发生改变,因此相对于地面的树小雨是运动的.故A错误;B、以电梯为参照物,小雨与电梯的位置关系不发生改变,因此相对于电梯,小雨是静止的.故B错误;C、电梯是匀速上升,小雨处于平衡状态,电梯对小雨的支持力等于她自身的重力;故C错误;D、电梯匀速下降时,小雨处于平衡状态,电梯对小雨的支持力等于她自身的重力;故D正确.故选D.点评: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平衡状态的理解和掌握.6.(3分)(2014•遵义)下列事例及现象中,由光的折射产生的是()A.小孔成像实验B.海市蜃楼C.在公路上急转弯处安装的“拐弯镜”能帮助司机提前知道弯道前方的情况D.城市里的一些高楼采用玻璃幕墙进行室外装潢,造成一定程度的“光污染”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海市蜃楼、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解答:解: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符合题意;C、公路上急转弯处安装的“拐弯镜”能帮助司机提前知道弯道前方的情况,凸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不符合题意;D、城市里的一些高楼采用玻璃幕墙进行室外装潢,造成一定程度的“光污染”,是镜面反射,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光的折射现象的区分,把握住光的折射发生的条件是:同种不均匀介质或者不同种介质,属于光学常见的考查.7.(3分)(2014•遵义)如图所示是某科技小组设计的一种温度自动控制报警装置电路图,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温度低于90℃时,报警装置就会响铃,同时绿灯亮B.当温度低于90℃时,报警装置就会响铃,同时红灯亮C.当温度达到90℃时,报警装置就会响铃,同时红灯亮D.当温度达到90℃时,报警装置就会响铃,同时绿灯亮考点: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专题:应用题;磁现象、电生磁.分析: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是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温度计内液体上升,该液体必须是导体,这样控制电路会接通,电磁铁产生磁性,将衔铁吸引,将报警电路接通,电铃响,起到报警作用;解答:解:据图可知,该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是:当温度达到90℃时,由于温度计内的液体是导体,这样控制电路会接通,电磁铁产生磁性,将衔铁吸引,将报警电路接通,电铃响,红灯亮,起到报警作用;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导体的概念和温度计的制作原理.电磁继电器的实质相当于工作电路中的开关.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了解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并搞清各部分的作用,同时要搞清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8.(3分)(2014•遵义)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2R2,闭合S、S1,断开S2时,电压表示数为5V,闭合S、S2,断开S1时,电压表示数为7V,则R:R2为()A.3:2 B.3:3 C.7:5 D.5:7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专题:应用题;电路和欧姆定律.分析:当闭合S、S1,断开S2时,R1与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当闭合S、S2,断开S1时,R2与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表示出电压表的示数求出两种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之比,根据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表示出两种情况下的电流之比,整理等式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当闭合S、S1,断开S2时,R1与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当闭合S、S2,断开S1时,R2与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由I=可得,两种情况下的电流之比:====,因电源的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所以,===,整理可得:=.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灵活应用,关键是利用电源的电压不变这一条件.四、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空2分,共20分.)9.(4分)(2014•遵义)在“天宫一号”中进行太空授课时,聂海胜表演悬空打坐,王亚平用手推他一下,他便向后退去,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做拉面的师傅将面团拉成一根根细长的面条,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考点:力的作用效果.专题:运动和力.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析:解答:解:在“天宫一号”中进行太空授课时,聂海胜表演悬空打坐,王亚平用手推他一下,他便向后退去,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做拉面的师傅将面团拉成一根根细长的面条,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答案为:运动状态;形状.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10.(4分)(2014•遵义)遵义市正在加快水利设施建设,计划建成中桥水库,实施新桥、大沙河等五座水库下闸蓄水;加快麻沟、大沙坝等15座水库的建设;实施23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使全市的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和保护.修建水库蓄水不仅能使生活用水得到保障,还能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这是由于水在蒸发时要吸收热量,且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缘故.考点: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专题:应用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解决该问题需要掌握以下知识:(1)蒸发是吸热的.(2)修建水库,使该地区含水量增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据此分析.解答:解:修建水库蓄水不仅能使生活用水得到保障,还能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这是由于水的表面积变大,蒸发变快,由于蒸发是吸热的,故水在蒸发是吸取热量;同时根据Q=cm△t,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大,在质量相同、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较小,所以修建水库蓄水不仅能使生活用水得到保障,还能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故答案为:吸收;大.点评:知道蒸发吸热,并能利用水的比热容最大解释实际问题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1.(4分)(2014•遵义)一艘游船自重为8×103N,当空船漂浮在水面上时,船受到的浮力为8×103 N;该船满载游客时受到的浮力为2×104N,则此时船排开水的体积为 2 m3.(g取10N/kg,ρ水=1.0×103kg/m3).考点:浮力大小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专题:浮力.分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根据F浮=ρgV排的变形公式析:求出排开水的体积.解答:解: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F浮=G=8×103N;根据F浮=ρgV排得:V排===2m3;故答案为:8×103;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浮沉条件的应用、浮力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注意单位换算和变形公式的熟练运用,难度不大.12.(4分)(2014•遵义)一台电炉通电后电炉丝热的发红,与电炉丝连接的导线却不怎么热,这台电炉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1100W,与电炉丝连接的导线的电阻为0.1Ω,电炉正常工作10min,通过导线的电流为 5 A,导线上产生的热量是1500 J.考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专题:电与热、生活用电.分析:电炉丝与导线串联,电炉丝烧得发红,而跟电炉丝相连的导线却不怎么热,这说明相同的时间内电炉丝产生的热量大于导线产生的热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Q=W=I2Rt分析电热与电阻的关系;解答:解:电炉在使用时,电炉丝和导线串联,I电炉丝=I导线==5A;根据焦耳定律Q=I2Rt=(5A)2×0.1Ω×600s=1500J故答案为:5;1500J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焦耳定律及应用,以及串联电路电流、电压关系的了解和掌握,知道电炉丝和相连接的导线为串联是本题的关键.13.(4分)(2014•遵义)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15Ω,闭合S1、S2,断开S3时,电流表示数为0.4A,则此时R1两端的电压为 6 V.当S1、S2、S3都闭合时,R1的电功率为P1;闭合S1,S3,断开S2时,R1的电功率变为P1的,则R2的电阻为 5 Ω.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专题: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分析:(1)闭合S1、S2,断开S3时,R1与R3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1两端的电压,根据电阻的串联表示出电源的电压;(2)当S1、S2、S3都闭合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根据P=表示出R1的电功率;闭合S1,S3,断开S2时,R1与R2串联,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路中的电流,根据P=I2R 表示出R1的电功率,联立等式即可求出R2的电阻.解答:解:(1)闭合S1、S2,断开S3时,R1与R3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I=可得,此时R1两端的电压:U1=IR1=0.4A×15Ω=6V;(2)当S1、S2、S3都闭合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则R1的电功率:P1=;闭合S1,S3,断开S2时,R1与R2串联,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R1的电功率:P1′=(I′)2R1=()2×R1,因P1′=P1,所以,()2×R1=×,整理可得:R2=R1=×15Ω=5Ω.故答案为:6;5.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灵活应用,分清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的连接方式是关键.五、实验及作图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14、16题各2分,17、18题各6分,共20分.)14.(2分)(2014•遵义)小芸家在装修房子时,味蕾美观,在客厅的天花板上安装了一块平面镜,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A、B端点AB的像点A′、B′,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解答:解: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如何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在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时,注意先作出端点或关键点的像点,用虚线连接就能得到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一定要掌握这种技巧.15.(2分)(2014•遵义)如图所示为一个电热水壶的简易图,当力F作用在壶盖上时可将壶盖打开,请在图中画出F的力臂L.考点:力臂的画法.专题:简单机械.分析:已知支点和力F的方向,根据力臂的画法,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F的力臂.解答:解:首先反向延长F的作用线,由支点O向F的作用线做垂线,垂线段的长度为F的力臂L.如图所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力臂的画法,首先要掌握力臂的概念,找出支点和力的作用线.从而正确地画出力臂.16.(4分)(2014•遵义)小婷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的试验时,她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于是她选用一个长、款、高各不相同的长方体木块来进行实验,且该木块各个表面的粗糙程度相同.(1)在探究这个问题时,应先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相同,再分别以三种不同的方式放置木块,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该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表是三次实验得到的数据:试验次数长方体木块的放置方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1 平放 1.22 竖放 1.23 侧放 1.2(2)通过对以上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滑动摩擦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考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滑动摩擦力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力可能跟接触面积有关,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改变接触面积大小.弹簧测力计显示的是拉力的大小,要想使摩擦力等于拉力,木块一定匀速直线运动.解答:解:(1)滑动摩擦力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她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在探究这个问题时,应先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相同,再分别以三种不同的方式放置木块,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该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2)通过对以上实验数据的分析,接触面的大小改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不变,木块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等于拉力,故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滑动摩擦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故答案为:(1)压力大小;(2)无关点评:掌握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能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17.(6分)(2014•遵义)张磊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出他家中酱油的密度,但他没有量筒和烧杯,只有天平、带有盖子的玻璃瓶和适量的水,请你与他一起来完成实验.(水的密度用ρ水来表示)(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到称量标尺的零刻度处,在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在测量空玻璃瓶的质量时,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张雷操作的错误之处是:称量物体质量时,调节平衡螺母.改正错误后,他又一次进行了如下操作:①测出空玻璃瓶的质量m;②测出玻璃瓶装满酱油后的总质量m1;③倒出瓶中的酱油,将玻璃瓶清洗干净后,装满水,并将瓶的外部擦干,测出玻璃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m2.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可知酱油密度的表达式为ρ酱油= .。
2014-2015年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县铁厂镇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参考答案

2014-2015学年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县铁厂镇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3分)下列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火车减速进站B.人造地球卫星在回收途中烧毁C.划破夜空的流星D.骑自行车上学2.(3分)以下是人们描述运动世界的几种方式,其中物理学家用的是()A.语言的韵律和意境B.形态和色彩C.旋律和节奏D.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以及实验方法3.(3分)某同学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试判断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厘米”()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 B.茶杯的高度是11.2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4.(3分)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5.(3分)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硬币的直径时,刻度尺和三角板应如何放置?图中的几种方法中,正确的是()A. B.C.D.6.(3分)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在图中用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7.(3分)在百米赛跑中,小明到达50m处的速度是9.0m/s,12.5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7.5m/s,则小明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7.5m/s B.9.0m/s C.8.0m/s D.8.25m/s8.(3分)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船舱B.河水C.迎面驶来的船D.河岸上的树木9.(3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正在飞行的法国飞行员,顺手抓住了一颗子弹,这说明子弹()A.速度很小B.速度与飞机相等,方向相反C.速度为零D.速度与飞机相等,方向相同10.(3分)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的是()A.猜想与假设B.分析与论证C.交流与合作D.推测和假想11.(3分)下列描述不属于科学精神的是()A.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真理B.孜孜不倦、刻苦认真、锲而不舍C.善于合作与交流D.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绝不接受别人的建议12.(3分)测量长度时,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取决于()A.测量工具的种类 B.测量工具的最大测量范围C.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D.测量方法是否正确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3.(2分)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和的自然学科。
2015年遵义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5年遵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物理部分)(第19~38题为物理题,共90分)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9。
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B。
二级管、三级管使用了硅、锗等半导体材料C。
随着科技发展,将来可以制造出不消耗能量而不停对外做功的机器D。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蕴藏量较大,属于可再生能源20。
下列各项排列中,按尺度的数量级由小到大排列的是A.原子核、分子、地球、银河系B.分子、电子、地球、太阳系C。
分子、生物体、银河系、太阳系 D。
分子、原子核、地球、银河系21.广场舞(俗称坝坝舞)风靡各地.在广场上,跳舞的人在音箱中传出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对此,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音乐声由音箱中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B。
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C。
音乐声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噪声 D.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音调22。
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B。
乙球一定不带电,丙球可能带负电C。
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D。
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23.如图所示为四冲程汽油机未按工作循环顺序排列的各冲程示意图,工作时,将大量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24.用力拉着物块在水平台面上运动,达到一定速度后,撒去拉力,物块做减速运动直至停止.物块从撒去拉力到停止前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块的惯性越来越小 B.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越来越小C。
物块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小 D。
物块的动能越来越小25。
小明在光具座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分别固定在光具座上,再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淅的蜡烛的像,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
则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9cmB.12cm C。
2014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物理试卷

2014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3分)(2014•黔东南州)如图所示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A.B.C.D.考点:重力的概念、计算与估测PH239.难易度:容易题.分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不管地球上的人站在什么位置,只要释放手中的石块,其下落的路径都是竖直向下的,并且指向地心.解答:D.点评:解决本题需要知道重力的方向,考生必须牢记中立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它的下落路径不会因为位置的改变而改变.2.(3分)(2014•黔东南州)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A.山间形成浓雾B.冰雪消融C.草叶上形成“白霜”D.草叶上形成“露珠”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PH112;物态变化中的凝华现象PH117.难易度:容易题.分析:物态变化有熔化、汽化、升华、凝固、液化、凝华六种形式,其中需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三种形式,需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三种形式.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山间的浓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A错;冰雪消融,由固态变成了液态,属于熔化,B错;草叶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C对;草叶上形成“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D错解答:C.点评:物态变化的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需要考生细心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多加思考,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发生的现象.3.(3分)(2014•黔东南州)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通过汽车后视镜看到该车后面的其它车辆B.钢勺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C.车子在水中形成“倒影”D.点燃的蜡烛通过小孔成像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定律PH337.难易度:容易题.分析: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属于光沿直线传播;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规律,考生需要掌握折射规律,并且注意细节,仔细分析光路变化.4.(3分)(2014•黔东南州)有一种“光控开关”能在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而另一种“声控开关”能在有声音时自动闭合,无声音时自动断开.利用“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来控制居民楼里楼道灯可以节约电,要求灯白天不会亮,天黑后楼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灯会自动亮,下列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合理的是()A.B.C.D.考点:串、并联电路PH322.难易度:容易题.分析:由题意有,“光控开关”、“声控开关”同时闭合,灯才能亮,否则灯泡不亮;说明两开关串联后共同控制灯泡.解答:C.点评:本题需要考生对串并联电路的判断,解题关键是需要考生依据灯泡的工作条件确定开关的连接方式,然后分析每个选项,找出符合题意的电路图.5.(3分)(2014•黔东南州)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用前都应检查指针是否指零B.若有两个量程,一般都先用大量程“试触”C.两表都不能将两接线柱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D.接入电路时,都应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考点: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PH329.难易度:容易题.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在使用前必须先校零,A正确;一般会有两个量程选择,此时应该先用大量程“试触”,若示数过小则使用小量程,B正确;电流表不能直接接在电源上,否则电源短路,C错;接入电路时,都应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D正确.解答:C.点评:解决本题需要掌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规则,要求考生学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读数,属于基础题,初中中考物理中经常会用到这两个表,考生必须熟练掌握.6.(3分)(2014•黔东南州)如图所示,人抓住牵牛绳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B.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C.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D.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考点:平衡力的辨别PH23E.难易度:容易题.分析: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功)时,所受的力就是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当作用在同一物体的两个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时,两个力彼此平衡.人拉牛,牛处于静止状态,经过分析可以知道,绳拉牛的力和牛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D对.解答:D.点评:解决本题需要掌握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辨别,两者的区别是看作用点是否在同一物体上,这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7.(3分)(2014•黔东南州)如图所示,已知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形的,有一近地点和远地点,下面关于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速度变大B.当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速度变大C.当卫星在远地点时,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D.当卫星在近地点时,动能最小,重力势能最大考点: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与守恒PH426.难易度:容易题.分析: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人造卫星饶地球转动时,从近地点转到远地点的过程中人造卫星的重力势能将变大,动能变小,速度变小.解答:A.点评:考生在考场上解决此类问题的时候,关键是要知道卫星在近地点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的;在远地点动能最小,势能最大的概念.8.(3分)(2014•黔东南州)如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不变的是()A.电流表A的示数与电流表A1的示数的差值B.电压表V的示数与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C.电压表V的示数与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乘积D.电压表V的示数与与电流表A1的示数的乘积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PH32D.难易度:容易题.分析:由图示可知,闭合开关S后,R1与滑动变阻器R2并联;A1测量电阻R1的电流,电流表A测量电路总电流,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支路中的电流变小;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乘积不变,D对解答:D.点评:本题需要考生对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要求考生能够分析电路图,分清电路的连接方式,以各个元件的示数为突破口,灵活运用并联特点和欧姆定律的相关计算公式,正确的进行解析.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9.(4分)(2014•黔东南州)如图所示,近年在黔东南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支持下,农村道路两旁安装有太阳能路灯,这样改善了农村的村容村貌,灯杆顶端是太阳能电池板,它能将能转化为能,并向放在灯杆中的蓄电池充电,充电时把能转化为能蓄存起来,夜晚蓄电池给路灯供电.考点:可再生能源PH441;新能源的概念及能源的分类PH443.难易度:容易题.分析:太阳能、风能、核能等这些能源处于开发阶段,使用规模很小,被称为新能源,能量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换,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蓄电池充电时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夜晚蓄电池给路灯供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解答:太阳;电;电;化学.点评:本题并不难,主要考查了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的能量转化,能源的问题是目前考试的热点问题,考生平时应多关注此类问题.10.(2分)(2014•黔东南州)今年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0周年,目前核能已经被广泛和平利用,核电站只需要消耗很少的核燃烧就可以产生大量的电能,核反应堆中的核燃料是(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在核潜艇中是利用核(选填:“聚”或“裂”)变产生的能量.考点:核能PH445;新能源的概念及能源的分类PH443.难易度:容易题.分析:太阳能、风能、核能等这些能源处于开发阶段,使用规模很小,被称为新能源,在地球上的储量是有限的,核燃料主要靠浓缩铀,属不可再生能源;核能的释放包括核聚变和核裂变,核潜艇是利用可控的核裂变来进行工作的.解答:不可;裂.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核能以及核潜艇工作原理的了解,属于考生应该熟知的基本知识,能源的分类是现在比较火的话题,也是考试的热点,考生应该多多关注此类知识.11.(3分)(2014•黔东南州)如图所示为汽油机工作过程中某一冲程的示意图,此图是冲程,有一种单缸汽油机在原有四冲程的基础上增加两个冲程,成为六冲程汽油机,也就是在原有四冲程汽油机完成排气冲程后向气缸内喷水,水在气缸内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膨胀对外做功,这种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六个冲程,做功次,这种汽油机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考点:内燃机的概念和四个冲程PH438.难易度:容易题.分析: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由图示可知,气门都关闭之后,活塞向上运行,气缸容积减小,是压缩冲程;六冲程汽油机比原有的四冲程汽油机多做一次功,共做功两次,充分利用排气冲程后的余热,大大的提高了热机的效率,节约了能源.解答:压缩;2;提高热机的效率(节约能源).点评:本题属于信息类题目,要求考生能够仔细读题,解题关键是需要考生理解题目的含义并且熟悉内燃机的概念.12.(2分)(2014•黔东南州)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MH370航班失去联系,在失联前与地面指挥系统是通过传送信息的,2014年4月14日“蓝鳍金枪鱼”自主水下航行器开始水下搜索MH370航班,“蓝鳍金枪鱼”自主水下航行器是通过(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获得水下信息的.考点:电磁波的概念及传播PH31E;超声波与次声波PH286.难易度:容易题.分析: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卫星电视信号也是利用地球同步卫星做电磁波通信;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超声波已广泛运用于探伤、定位、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造影等方面.解答:电磁波;超声波.点评:本题考查电磁波和超声波在传递信息中的应用,需要考生掌握相关概念,题目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13.(2分)(2014•黔东南州)有一种消毒柜,一是通过电能转化为内能,然后通过(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使餐具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高温消毒的作用;二是这种消毒柜还可以发出人眼看不见的,也起到杀菌消毒作用.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PH434;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与区分PH33B.难易度:容易题.分析: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时发生了能量的转化,而热传递时发生了能量的转移,消毒柜工作时,电热丝发热温度升高,电能转化为内能,随后把热量转移到餐具上,使其温度上升,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紫外线可以杀死微生物,消毒柜是因为紫外线起到的杀菌作用;解答:热传递,紫外线.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相关概念,在解答时,考生需要注意的是消毒柜对餐具加热,只是发生了能量的转移而没有发生能量的转化.14.(2分)(2014•黔东南州)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质量为20kg的货物竖直匀速提高了2m,他所做的有用功是J,已知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工人的拉力是N.(g=10N/kg)考点:有用功和额外功PH42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PH244.难易度:容易题.分析:求出货物的重力G=mg=20kg×10N/kg=200N,其中有用功为W有用=Gh=200N×2m=400J;根据η===求出拉力的大小,∴工人的拉力F===125N.解答:400;12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有用功、额外功和机械效率的计算,需要考生灵活的运用相关公式求解,此类型都属于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15.(2分)(2014•黔东南州)如图所示是小张为新装的空调室外设计的支架,支架可以看做杠杆,以O为支点,在支架P孔处拉一根铁线到墙上固定,要使铁线受到的拉力最小,请从P孔处画出铁线到墙的连线,并画出铁线拉力F的力臂l.考点:力臂的画法PH235.难易度:容易题.分析: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与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通常连接杠杆中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的连线的线段最长,那么动力就会最小,连接OP,即为力臂l,过P点做垂直于OP的作用力F,解答:如图所示:点评:本题需要考生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需要考生熟练的运用F1×L1=F2×L2这个式子,掌握连接杠杆中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的连线的线段最长,那么动力就会最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6.(2分)(2014•黔东南州)如图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部分家庭电路连接完整.考点:家庭电路的连接及故障分析PH32O.难易度:容易题.分析:家庭电路中,接灯泡的时候需要注意,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火线一定要与开关相连,三孔插座的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解答:如图所示:点评:本题需要考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用电常识,需要考生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与生活,掌握家庭电路的灯泡、开关、三孔插座、两孔插座、保险丝的接法,同时考虑安全用电的原则.17.(2分)(2014•黔东南州)画出图中的BC的入射光线和AO的折射光线.考点:凸透镜与凹透镜的光路图PH33F.难易度:容易题.分析:中央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又叫做发散透镜;凹透镜的焦点是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因此是虚焦点,根据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作图,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解答:点评:本题需要考生根据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作图,需要考生理解凹透镜的实质,根据所学知识考虑图示的画法.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9分)18.(5分)(2014•黔东南州)为了测定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功率,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实验中各元件完好,电源电压保持不变.(1)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请你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小明同学将电路连接完整(连线不得交叉).(2)小明同学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接下来他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A、检查电路是否断路B、更换小灯泡C、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3)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的示数为V时,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A,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考点: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PH52C.难易度:容易题.分析:在连接电路的时候,为了保护电路,开关应该断开;小灯泡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示数,说明电路是通路的,为了保护电路,初始时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制最大,使得总电阻过大,电流太小,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太小太小,以至于它不能正常发光,所以需要减小接入的滑动变阻器阻值,使得总电阻减小,电流增大,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增大,观察它的发光情况,C对;要求小灯泡正常发光,需要达到它的额定电压2.5V,图中的电压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电流表示数为0.28A,灯泡的额定功率P=UI=2.5V×0.28A=0.7W.解答:(1)断开;电路图如图所示:(2)C;(3)2.5;0.28;0.7.点评:解决本题需要考生了解连接电路的注意事项,实物图的连接方法、电流表的读数、电路故障的判断等,题目难度不大,是中考常见的实验探究题类型,考生需要重点掌握.19.(6分)(2014•黔东南州)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杠杆的位置如图a所示,此时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其向(选填“左”或“右”)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时,施加的动力和阻力的方向都是竖直方向,这样做的好处是.(2)某同学通过多次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你认为他的结论(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3)如图利用如图c进行实验,每个钩码重0.5N,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为N.如果保持弹簧测力计拉力作用点的位置不变,把弹簧测力计沿虚线方向拉,为了保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示数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考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PH528.难易度:中等题.分析:为了使倾斜的杠杆保持平衡,需要将左右两端的平衡螺母向杠杆上翘的一端调节;由图示可知,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实验前就调节杠杆水平,为了便于测量力臂的长度;他的结论不可靠,动力和阻力垂直作用在杠杆上“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成立;当动力和阻力不垂直作用在杠杆上,动力臂和阻力臂小于支点和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不成立;假设一个格子的长度是L,力F1的方向应竖直向上,杠杆平衡有F1L1=F2L2;由图C可知,杠杆最长的力臂为4L,当力的方向改变,其力臂减小,那么作用力就会变大.解答:(1)右;便于测量力臂;(2)不可靠;当动力和阻力不垂直作用在杠杆上,动力臂和阻力臂小于支点和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不成立;(3)2.25;变大.点评:本题需要考生如何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要求考生知道平衡螺母的作用,仔细分析题目中的有用信息,抓住考点,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20.(4分)(2014•黔东南州)为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小明用电池(电压一定)、滑动变阻器、数量较多的大头针、铁钉以及较长导线为主要器材,进行如图所示的简易实验.(1)他将导线绕在铁钉上制成简易电磁铁,并巧妙地通过来显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下面的实验也用这种方法的是.A、认识电压时,我们可以用水压来类比B、用光线来描述光通过的路径C、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看有没有溅起水花,来判断音叉有没有振动D、用斜面小车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连接好电路,使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较大,闭合开关,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接着,移动变阻器滑片,使其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小,观察到图乙所示的情景,比较图甲和乙,可知图中的电流较小,从而发现,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选填“大”或“小”)磁性越强.考点: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PH52E.难易度:容易题.分析:磁性强弱不能通过肉眼看到,电磁铁的磁性强弱需要通过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体现,吸得越多,磁性越强;此实验运用的是转换法,把敲响的音叉与水面接触,观察有无有溅起水花,从而判断音叉有没有振动,通过音叉的振动带动水花的溅起,正好也运用了转化法,C对;乙中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小于甲的,通过线圈的电流大于甲的电流,另外从图示中可看到乙图吸收的铁定更多,所以乙的磁性更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有关,通过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解答:(1)吸起大头针的多少;C;(2)甲;大.点评:本题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在实验中运用了转换法,需要考生利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也用到了控制变量法,需要考生明白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大小和线圈匝数有关.21.(3分)(2014•黔东南州)小明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序号液体深度/cm 橡皮膜方向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1 水 5 朝上 4.92 水 5 朝下 4.93 水 5 朝侧面 4.94 水10 朝侧面9.75 水15 朝侧面14.66 酒精15 朝侧面11.8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序号为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2)比较序号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3)比较序号为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处,不同液体的压强与密度有关.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PH525.难易度:容易题.分析:由图表可知,序号为1、2、3的三组数据在同种液体中的相同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只是方向不同,说明液体压强与方向无关;序号3、4、5的三组数据在同种液体中,方向相同、深度不同,压强不同,说明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强越高;序号为5、6的两组数据在同一深度不同液体中.解答:(1)1、2、3;(2)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3)5、6.点评:本题属于探究型实验综合题,要求考生采用控制变量法对液体压强进行实验探究,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需仔细分析题中所给数据,并给出正确回答.五、问答题(4分)22.(4分)(2014•黔东南州)五、问答题盛夏的晚上,小明在房间感到很热,他打开电风扇,风吹到身上感到凉快.请你就上述过程提出两个物理问题,并解答.示例:问题:电风扇转动时能量是如何转化的?答: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问题1:答:.问题2:答:.考点: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PH523;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PH319.难易度:容易题.分析:根据题目示例中所提到的物理情景,针对此类具体现象,提出合理的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加以解答.解答:问题1:风扇对着人吹,为什么人感到凉快?答:电风扇转动时,加快了室内空气的流动,使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加快,从而加快吸收人体更多的热量.问题2:电风扇的扇页为什么能转动?答: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点评: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书写中语言严谨得体,扣住物理知识点作答,会觉得题目难度并不大,需要考生针对题目中的具体现象提出具体问题并加以解决,中考中会常遇到此类题目.六、计算题(共22分,24题9分,25题6分,26题7分)23.(9分)(2014•黔东南州)如表为现在家庭、宾馆常用的无线电水壶(一种在倒水时导线脱离,用电加热的方便水壶)的铭牌,某同学用这种电水壶烧开水,他将水放至最大容量,测得水的初温是20℃,通电5分50秒,水烧开(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试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1210W。
小度写范文2014年中考物理真题(有答案)-2014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模板

2014年中考物理真题(有答案)|2014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201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模拟试卷物理部分说明:物理部分共三个大题,满分80分,第24小题和第25小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步骤和公式,只写出答案的不能得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个小题给出的A 、B 、C 、D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请把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1、如果用手按在自行车车铃的金属盖上,无论怎样用力打铃,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手按在车铃上时()A 、影响了车铃的正常振动B 、车铃就不会振动C 、没有铃声传出D 、车铃周围就没有传声的介质2、下列过程中是因为热传递而增加物体内能的是()A 天冷时用力搓手,使手变暖和B 流星在空中下落时,发出热和光C 夏天铁轨在室外被太阳晒热D 用金属锯条锯木头,过一会儿锯条温度升高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声、光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B 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体中的电流传递信息的C 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来加热仪器的D 根据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的公式c =λf ,可以推断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波长越短4、小红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并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了解释,其中解释不正确的是()A 磨刀是为了增大压强B 高压锅做饭熟的快,是因为压强增大,沸点升高C 打开电冰箱时冒出的“白烟”,是冰箱内蔬菜水果等蒸发时产生的水蒸气D 电饭锅用三线插头和三孔插座,是为了防止锅体漏电赞成触电事故5、一个鱼缸注满水,另一个注满水的相同鱼缸中漂浮有一只木制的玩具“小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漂浮在鱼缸中的小船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B 把两个鱼缸先后放在同一个台秤上,若水未溢出,则台秤的示数相同C 往浮有小船的鱼缸中加一些盐,小船受到的浮力增大D 有小船的鱼缸底受到的水的压强较大6、从原子的结构可知()A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B 原子核内的中子个数和核外电子个数总是相等C 原子仅由质子和中子组成D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7、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时时间,前20分钟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40分钟内的速度是60Km/h,则该汽车在这1小时内的平均速度是()A 35 Km/hB 40 Km/hC 45 Km/hD 50 Km/h8、如图1示,电源电压U =4.5V 且保持不变,电阻R 1=5Ω,变阻器R 2的阻值灰20Ω,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电压表量程为0-3V ,为保护电流表和电压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A 2.5Ω-10ΩB 2.5Ω-20ΩC 0-10ΩD 0-20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9、为合理利用资源,小刚提出如下设想,在夏季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的电能制冰,白天利用冰__________吸热给室内致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冬季,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的电能烧水,将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通过热循环管网为房间供暖。
遵义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遵义市2014年初中学生毕业学业(升学)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卷物理部分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选择题栏内用2B铅笔将对应题目答案的标号涂黑。
)18.下列关于合理利用资源与节约能源的行为中,都正确的是①手机充电完毕后,不及时拔下充电器②将废书报、饮料瓶等送到废品回收站③尽量使用一次性杯子④夏天使用空调时,不要把温度设置得过低⑤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19.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能区分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B.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开始做上课准备,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在紧邻居民住房的高速公路旁修建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0.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草坪上滚动的足球,滚动得越来越慢,是由于它的惯性越来越小B.高速行驶的汽车即使紧急刹车也要滑行一段距离后才能停下来,这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利用他自身的惯性来提高成绩D.推出去的铅球能在空气中飞行,是因为铅球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21.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22.星期天,小雨去逛商场,在她乘坐观光电梯的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A.电梯匀速上升时,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小雨是静止的B .电梯匀速下降时,以电梯为参照物,小雨是运动的C .电梯匀速上升时,电梯对小雨的支持力大于她自身的重力D. 电梯匀速下降时,电梯对小雨的支持力等于她自身的重力23.下列事例及现象中,由光的折射产生的是A.小孔成像实验B.海市蜃楼C.在公路的急转弯处安装的“拐弯镜”能帮助司机提前知道弯道前方的情况D.城市里的一些高楼采用玻璃幕墙进行室外装潢,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光污染”24.如图所示是某科技小组设计的一种温度自动控制报警装置电路图,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温度低于90℃时,报警装置就会响铃,同时绿灯亮B.当温度低于90℃时,报警装置就会响铃,同时红灯亮C.当温度达到90℃时,报警装置就会响铃,同时红灯亮D. 当温度达到90℃时,报警装置就会响铃,同时绿灯亮2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212R R ,闭合S 、1S ,断开2S 时,电压表示数为V 5,闭合S 、2S ,断开1S 时,电压表示数为V 7,则R :2R 为A.3:2B.2:3C.7:5D.5:7四、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遵义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贵州省遵义市20XX年中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2014•遵义)下列关于合理利用资源与节约能源的行为中,正确是()①手机充电完毕,不及时拔下充电器②将废书报、饮料瓶等送到废品回收站③尽量使用一次性杯子④夏天使用空调不要把温度设置过低⑤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考点:有利于节约能源的措施.专题: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分析:倡低碳生活,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如水资源、电能等,并要提倡废物的回收再利用.解答:解:①手机充电完毕,不及时拔下充电器,会造成电能的消耗,①做法不正确;②将废报纸、饮料瓶等送到废品收购站可以起到废物利用的作用,②做法正确;③使用一次性杯子,会造成木材的浪费,③做法不正确;④夏天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即对身体不好,并浪费了能源,④符合节约能源的做法;⑤用洗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可以节约水资源,⑤做法正确;符合节约能源的做法是②④⑤.故选C.点评:此题涉及到环保、节能等知识,根据对环保、节能等知识的掌握与了解答题,学生要增强节能、环保意识,要学以致用.2.(3分)(2014•遵义)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能区分小提琴和钢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B.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开始做上课准备,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在紧邻居民住房的告速公路旁修建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音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声现象.分析:(1)根据音色定义去分析;(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①物体发生振动;②介质向外传声;③良好的听觉器官;④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⑤有足够的响度;(4)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解答:解:A、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故A错误;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听到上课铃声,是铃声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B正确;C、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20Hz~20000Hz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的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故C错误;D、在紧邻居民住房的高速公路旁修建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的,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比较简单.3.(3分)(2014•遵义)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草坪上滚动的足球,滚动的越来越慢,是由于它的惯性越来越小B.高速行驶的汽车即时紧急刹车也要滑行一段距离后才能停下来,这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利用他自身的惯性来提高成绩D.推出去的铅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铅球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考点:惯性.专题:运动和力.分析:解答此题需掌握以下知识点:(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指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惯性不是力.(2)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速度无关.解答:解:A、踢出去的足球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但受到地面对它的阻力作用,所以会运动得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故A错误;B、高速行驶的汽车即时紧急刹车也要滑行一段距离后才能停下来,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向前运动,但惯性大小与速度无关.故B错误;C、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利用惯性,从而会跳的更高,故C正确;D、推出去的铅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铅球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惯性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性质,它描述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不能和生活中的习惯等混在一起.惯性对人类有益、也会给人带来危害,我们要学好惯性知识,很好的让惯性我们服务.4.(3分)(2014•遵义)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考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解答此题需掌握:(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使用温度计之前一定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解答:解:A、液体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此选项错误.B、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此选项错误.C、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此选项错误.D、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每一大格代表10℃,每一大格分成10小格,所以每一小格代表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水银柱在0℃以上,示数为32℃.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温度计的原理以及使用方法的了解和掌握.5.(3分)(2014•遵义)星期天,小雨去逛商场,在她乘坐观光电梯的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A.电梯匀速上升时,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小雨是静止的B.电梯匀速下降时,以电梯为参照物,小雨是运动的C.电梯匀速上升时,电梯对小雨的支持力大于她自身的重力D.电梯匀速下降时,电梯对小雨的支持力等于她自身的重力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力与运动的关系.专题:长度、时间、速度;运动和力.分析: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要先选择一个参照物,分析被研究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就运动了,如果没变化,就静止;匀速上升或匀速下降的电梯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是相等的.解答:解:A、以地面的树为参照物,小雨与树的位置发生改变,因此相对于地面的树小雨是运动的.故A错误;B、以电梯为参照物,小雨与电梯的位置关系不发生改变,因此相对于电梯,小雨是静止的.故B错误;C、电梯是匀速上升,小雨处于平衡状态,电梯对小雨的支持力等于她自身的重力;故C错误;D、电梯匀速下降时,小雨处于平衡状态,电梯对小雨的支持力等于她自身的重力;故D正确.故选D.点评: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平衡状态的理解和掌握.6.(3分)(2014•遵义)下列事例及现象中,由光的折射产生的是()A.小孔成像实验B.海市蜃楼C.在公路上急转弯处安装的“拐弯镜”能帮助司机提前知道弯道前方的情况D.城市里的一些高楼采用玻璃幕墙进行室外装潢,造成一定程度的“光污染”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海市蜃楼、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解答:解: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符合题意;C、公路上急转弯处安装的“拐弯镜”能帮助司机提前知道弯道前方的情况,凸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不符合题意;D、城市里的一些高楼采用玻璃幕墙进行室外装潢,造成一定程度的“光污染”,是镜面反射,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光的折射现象的区分,把握住光的折射发生的条件是:同种不均匀介质或者不同种介质,属于光学常见的考查.7.(3分)(2014•遵义)如图所示是某科技小组设计的一种温度自动控制报警装置电路图,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温度低于90℃时,报警装置就会响铃,同时绿灯亮B.当温度低于90℃时,报警装置就会响铃,同时红灯亮C.当温度达到90℃时,报警装置就会响铃,同时红灯亮D.当温度达到90℃时,报警装置就会响铃,同时绿灯亮考点: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专题:应用题;磁现象、电生磁.分析: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是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温度计内液体上升,该液体必须是导体,这样控制电路会接通,电磁铁产生磁性,将衔铁吸引,将报警电路接通,电铃响,起到报警作用;解答:解:据图可知,该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是:当温度达到90℃时,由于温度计内的液体是导体,这样控制电路会接通,电磁铁产生磁性,将衔铁吸引,将报警电路接通,电铃响,红灯亮,起到报警作用;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导体的概念和温度计的制作原理.电磁继电器的实质相当于工作电路中的开关.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了解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并搞清各部分的作用,同时要搞清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8.(3分)(2014•遵义)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2R2,闭合S、S1,断开S2时,电压表示数为5V,闭合S、S2,断开S1时,电压表示数为7V,则R:R2为()A.3:2 B.3:3 C.7:5 D.5:7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专题:应用题;电路和欧姆定律.分析:当闭合S、S1,断开S2时,R1与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当闭合S、S2,断开S1时,R2与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表示出电压表的示数求出两种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之比,根据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表示出两种情况下的电流之比,整理等式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当闭合S、S1,断开S2时,R1与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当闭合S、S2,断开S1时,R2与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由I=可得,两种情况下的电流之比:====,因电源的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所以,===,整理可得:=.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灵活应用,关键是利用电源的电压不变这一条件.四、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空2分,共20分.)9.(4分)(2014•遵义)在“天宫一号”中进行太空授课时,聂海胜表演悬空打坐,王亚平用手推他一下,他便向后退去,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做拉面的师傅将面团拉成一根根细长的面条,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考点:力的作用效果.专题:运动和力.分析: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答:解:在“天宫一号”中进行太空授课时,聂海胜表演悬空打坐,王亚平用手推他一下,他便向后退去,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做拉面的师傅将面团拉成一根根细长的面条,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答案为:运动状态;形状.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10.(4分)(2014•遵义)遵义市正在加快水利设施建设,计划建成中桥水库,实施新桥、大沙河等五座水库下闸蓄水;加快麻沟、大沙坝等15座水库的建设;实施23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使全市的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和保护.修建水库蓄水不仅能使生活用水得到保障,还能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这是由于水在蒸发时要吸收热量,且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缘故.考点: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专题:应用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解决该问题需要掌握以下知识:(1)蒸发是吸热的.(2)修建水库,使该地区含水量增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据此分析.解答:解:修建水库蓄水不仅能使生活用水得到保障,还能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这是由于水的表面积变大,蒸发变快,由于蒸发是吸热的,故水在蒸发是吸取热量;同时根据Q=cm△t,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大,在质量相同、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较小,所以修建水库蓄水不仅能使生活用水得到保障,还能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故答案为:吸收;大.点评:知道蒸发吸热,并能利用水的比热容最大解释实际问题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1.(4分)(2014•遵义)一艘游船自重为8×103N,当空船漂浮在水面上时,船受到的浮力为8×103N;该船满载游客时受到的浮力为2×104N,则此时船排开水的体积为2m3.(g 取10N/kg,ρ水=1.0×103kg/m3).考点:浮力大小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专题:浮力.分析: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根据F浮=ρgV排的变形公式求出排开水的体积.解答:解: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F浮=G=8×103N;根据F浮=ρgV排得:V排===2m3;故答案为:8×103;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浮沉条件的应用、浮力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注意单位换算和变形公式的熟练运用,难度不大.12.(4分)(2014•遵义)一台电炉通电后电炉丝热的发红,与电炉丝连接的导线却不怎么热,这台电炉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1100W,与电炉丝连接的导线的电阻为0.1Ω,电炉正常工作10min,通过导线的电流为5A,导线上产生的热量是1500J.考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专题:电与热、生活用电.分析:电炉丝与导线串联,电炉丝烧得发红,而跟电炉丝相连的导线却不怎么热,这说明相同的时间内电炉丝产生的热量大于导线产生的热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Q=W=I2Rt分析电热与电阻的关系;解答:解:电炉在使用时,电炉丝和导线串联,I电炉丝=I导线==5A;根据焦耳定律Q=I2Rt=(5A)2×0.1Ω×600s=1500J故答案为:5;1500J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焦耳定律及应用,以及串联电路电流、电压关系的了解和掌握,知道电炉丝和相连接的导线为串联是本题的关键.13.(4分)(2014•遵义)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15Ω,闭合S1、S2,断开S3时,电流表示数为0.4A,则此时R1两端的电压为6V.当S1、S2、S3都闭合时,R1的电功率为P1;闭合S1,S3,断开S2时,R1的电功率变为P1的,则R2的电阻为5Ω.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专题: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分析:(1)闭合S1、S2,断开S3时,R1与R3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1两端的电压,根据电阻的串联表示出电源的电压;(2)当S1、S2、S3都闭合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根据P=表示出R1的电功率;闭合S1,S3,断开S2时,R1与R2串联,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路中的电流,根据P=I2R表示出R1的电功率,联立等式即可求出R2的电阻.解答:解:(1)闭合S1、S2,断开S3时,R1与R3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I=可得,此时R1两端的电压:U1=IR1=0.4A×15Ω=6V;(2)当S1、S2、S3都闭合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则R1的电功率:P1=;闭合S1,S3,断开S2时,R1与R2串联,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R1的电功率:P1′=(I′)2R1=()2×R1,因P1′=P1,所以,()2×R1=×,整理可得:R2=R1=×15Ω=5Ω.故答案为:6;5.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灵活应用,分清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的连接方式是关键.五、实验及作图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14、16题各2分,17、18题各6分,共20分.)14.(2分)(2014•遵义)小芸家在装修房子时,味蕾美观,在客厅的天花板上安装了一块平面镜,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A、B端点AB的像点A′、B′,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解答:解: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 的像,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如何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在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时,注意先作出端点或关键点的像点,用虚线连接就能得到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一定要掌握这种技巧.15.(2分)(2014•遵义)如图所示为一个电热水壶的简易图,当力F作用在壶盖上时可将壶盖打开,请在图中画出F的力臂L.考点:力臂的画法.专题:简单机械.分析:已知支点和力F的方向,根据力臂的画法,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F的力臂.解答:解:首先反向延长F的作用线,由支点O向F的作用线做垂线,垂线段的长度为F的力臂L.如图所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力臂的画法,首先要掌握力臂的概念,找出支点和力的作用线.从而正确地画出力臂.16.(4分)(2014•遵义)小婷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的试验时,她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于是她选用一个长、款、高各不相同的长方体木块来进行实验,且该木块各个表面的粗糙程度相同.(1)在探究这个问题时,应先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相同,再分别以三种不同的方式放置木块,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该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表是三次实验得到的数据:试验次数长方体木块的放置方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1 平放 1.22 竖放 1.23 侧放 1.2(2)通过对以上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滑动摩擦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考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滑动摩擦力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滑动摩擦力可能跟接触面积有关,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改变接触面积大小.弹簧测力计显示的是拉力的大小,要想使摩擦力等于拉力,木块一定匀速直线运动.解答:解:(1)滑动摩擦力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她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在探究这个问题时,应先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相同,再分别以三种不同的方式放置木块,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该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2)通过对以上实验数据的分析,接触面的大小改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不变,木块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等于拉力,故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滑动摩擦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故答案为:(1)压力大小;(2)无关点评:掌握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能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17.(6分)(2014•遵义)张磊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出他家中酱油的密度,但他没有量筒和烧杯,只有天平、带有盖子的玻璃瓶和适量的水,请你与他一起来完成实验.(水的密度用ρ来表示)水(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到称量标尺的零刻度处,在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在测量空玻璃瓶的质量时,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张雷操作的错误之处是:称量物体质量时,调节平衡螺母.改正错误后,他又一次进行了如下操作:①测出空玻璃瓶的质量m;②测出玻璃瓶装满酱油后的总质量m1;③倒出瓶中的酱油,将玻璃瓶清洗干净后,装满水,并将瓶的外部擦干,测出玻璃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m2.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可知酱油密度的表达式为ρ酱油=.考点:液体的密度测量实验.专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要求酱油的密度,需知道酱油的质量和体积,利用水的质量和密度可知瓶的容积,即酱油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ρ=写出酱油密度的表达式.解答:解:(1)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前,要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如图,张磊操作的错误之处是:称量物体质量时,移动平衡螺母.已知空瓶的质量和装满酱油后的总质量,则酱油的质量:m酱油=m1﹣m,由ρ=得,瓶的容积:v=,则酱油密度的表达式:ρ酱油=.故答案为:(1)零刻度;(2)称量物体质量时,调节平衡螺母;.点评:本题考查液体密度的测量,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由于没有量筒,无法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这里是采用等效替代的方法来测量的,是中考常考的实验之一.18.(6分)(2014•遵义)某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仪器,测量一只额定电压为2.5V 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1)图甲中的电路未连接完整,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答题卡相应图中将电路连接完整.(2)电路连接好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发光,电压表的指针有明显偏转,但电流表的指针却没有偏转,请问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电流表短路.(3)排除故障后,它们根据测量出的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I﹣U图象,由此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75W.考点:电功率的测量.专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根据实验目的连接电路;(2)电路故障分两类:短路和断路.电路短路时,短路部分无电压,电流大;电路断路时,断路部分无电流,电压大;(3)由图象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5V时,对应的电流为0.3A,根据P=UI求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解答:解:(1)由甲图可知,电压表未连入电路,测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电压表应与小灯泡并联;(2)灯泡发光,说明电路是通路,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流表短路;(3)由图象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5V时,对应的电流为0.3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UI=2.5V×0.3A=0.75W.故答案为:(1)实物电路如图:(2)电流表短路;(3)0.75.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压表的正确使用,电路故障的判断和电功率的计算等;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难度不太大.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3个小题.19、20题各8分,21题10分,共26分.)19.(8分)(2014•遵义)电磁炉因高效、安全、方便而进入千家万户.小芳家有一台电磁炉,其部分参数如图所示,小芳选用功率为2000W的档位,将国内质量为2.5kg,深度为8cm,初温为20℃的水烧开,耗时8min,求:[(c水=4.2×103J/(kg•℃),g取10N/kg,当地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1)锅内的水对锅底产生的压强为多大;(2)锅内的水吸收的热量为多少;(3)若小芳改用功率为1600W的档位,用同一只锅将相同质量、相同初温的水烧开,耗时650s,请通过计算说明选用哪个档位烧水,消耗的电能更少.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专题:计算题;压强、液体的压强;电和热综合题.分析:(1)知道水的密度和深度,据公式p=ρgh计算即可;(2)知道水壶内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初温和末温,利用吸热公式Q吸=cm(t ﹣t0)求水吸收的热量;(3)据公式W=Pt计算出消耗的电能来,而后再和(2)中的数据比较即可;解答:解:(1)此时水对锅底产生的压强为:p=ρgh=1000kg/m3×10N/kg×0.08m=800Pa;(2)水吸收的热量为:Q吸=cm△t=4.2×103J/(kg•℃)×2.5kg×(100℃﹣20℃)=8.4×105J;(3)此时用2000W的档位消耗的电能是:W=Pt=2000W×480s=9.6××105J;此时用1600W的档位消耗的电能是:W=Pt=1600W×650s=1.04××106J;故用2000W的档位消耗的电能更少一些.答:(1)锅内的水对锅底产生的压强为800Pa;(2)锅内的水吸收的热量为8.4×105J;(3)选用2000W档位消耗的电能更少.点评:该题考查了液体压强的计算、热量的计算和电能的计算,是一道难度不大的综合题.20.(8分)(2014•遵义)一体重为600N,双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05m2的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800N的物体匀速提高了0.5m,此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不计绳重及摩擦)(1)在匀速提升物体的过程中,工人对绳子的拉力为多大;。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 各地真题2014-2015学年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县莲池中学九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精品)

2014-2015学年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县莲池中学九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1.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电阻是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和.3.电能的单位是;电功率的单位是;kW•h是的单位.4.电流通过电炉时做功0.5J,就有J的电能转化为能.5.在下面四个变阻器示意图中,当P向左移动,电阻变大的是,电阻始终为零的是,电阻变小的是,电阻始终为最大值的是.6.在一段导体两端加上0.2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04A,若使它两端的电压升高到3V,则通过它的电流为A,这段导体的电阻为Ω.7.标有“2000revs/kW•h”的电能表,发现30min内铝盘转过了100转,则家里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为kW•h,总电功率为W.电能表月初的数字是,月末的数字是,则这个月用电kW•h.8.将标有“220V 40W”的电烙铁接在220V的电路中,则每分钟产生的热量为J,1h 用电kW•h.9.装饰用的小彩灯每个两端电压不允许超过10V,至少要串联只灯,才能用家庭电路做供电电源.10.短路时保险丝熔断是因为电路中很小,流过保险丝的很大,使导线过热,温度达到保险丝的时,保险丝熔断.11.把一个阻值20欧的电阻接在某一电源上,通过的电流为0.2A,则电源电压V,10s内电流做功J,电功率为W.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2.要直接测定灯泡L2的电压,在下列几种电路中正确的是()A.B. C.D.13.一根较粗的铜线被均匀地拉伸为原长的两倍,它的电阻将会()A.变小B.变大C.不变D.无法确定1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则()A.电压表被烧坏B.电流表将被烧坏C.灯L1亮,灯L2不亮D.两只灯泡都将被烧坏15.两只分别标有“PZ220﹣100”和“PZ110﹣100”字样的灯泡,正常工作时()A.后者比前者亮B.两灯的实际功率相等,但“PZ220﹣100”较亮C.通过两灯的电流相等D.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相等,两灯一样亮16.一个灯泡的灯丝烧断了,把断了的灯丝搭在一起,灯泡会更亮,其原因是()A.灯丝电阻增大,功率增大B.灯丝电阻减小,功率增大C.灯丝两端电压增大,功率增大D.灯丝中电流增大,功率减小17.现有电风扇、电饭锅、电热毯等三只用电器上都标有“220V 100W”字样,正常工作相同时间,放出热量最少的是()A.电风扇B.电饭锅C.电热毯D.一样多18.在安装照明电路时,发现开关一闭合,保险丝立即熔断,灯不亮,其可能的原因是()A.开关接触不良B.火线与零线短路了C.灯泡里的钨丝断了D.开关接在零线上了19.下列生活实例中不属于节约用电的是()A.电视机不用时切断电源B.离开教室随手关灯C.夏天用空调时把温度调得很低D.使用冰箱时尽量少开启冰箱门三.探究题(每空1分,共20分)20.电压表测量时应该(选填“串联”或“并联”),如图所示,当量程为0~3V时,电压表指针的读数为V;当量程为0~15V时,电压表指针的读数为V.21.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欧姆定律时,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实验中他们选用的定值电阻分别是5Ω、8Ω、10Ω,电源电压是3V,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O~15Ω.(1)他们在探究某一因素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采用法分两步进行:①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的关系;②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与的关系.(2)实验中,电流表的量程应选A,电压表的量程应选V;某次实验中,若电流表的示数是0.3A,电压表的示数是l.5V,请在图中分别画出两表指针的位置.22.小芳同学在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做出了如下猜想:猜想①: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猜想②: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猜想③: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选填材料的序号).(2)要验证猜想②,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选填材料的序号).(3)要验证猜想③,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选填材料的序号).23.小丽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小灯泡标有“2.5V”字样).(1)请你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2)开关闭合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选填“左”或“右”)端.(3)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5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为A,电功率为W,电阻为Ω.(4)在完成以上实验后,小明进一步测量并描绘出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如图丙所示,通过分析图象发现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这是因为导体的电阻随的变化而变化.这种现象在生活中也有体现,例如家里的白炽灯在刚开灯的瞬间,灯丝(选填“容易”或“不容易”)烧断.四、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25分)24.如图所示,R1=12Ω,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是0.5A,开关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是1.5A,求:(1)电源电压(2)R2的阻值.25.某电视机的功率为200W,每天看电视4h,请问每月(30天)用电多少度?26.一只电烙铁的额定电压是220V,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是1210Ω.求:(1)通过它的电流有多大?(2)它的额定功率有多大?(3)在额定电压下通电10min产生多少热量?27.有一个电灯,它的电阻是10Ω,正常工作的电压为6V.现只有一个电压为9V的电源,为使电灯正常工作,应给它(选填“串”或“并”)联一个阻值为Ω的电阻.2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一阻值为10Ω的电阻R2与一个标有“12V 6W”字样的灯泡L并联,电源电压为12V保持不变.求:(1)灯泡的电阻值是多少?(2)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少?(3)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2014-2015学年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县莲池中学九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1.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1.5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考点:电压;物理常识;家庭电路工作电压、零线火线的辨别方法.专题:简答题.分析:根据干电池电压、对人体的安全电压、家庭电路电压写出答案.解答:解: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故答案为1.5V,不高于36V,220V.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电压值的了解,要注意在填写对人体安全电压时,不能光填36V,因为36V只是1个电压值,而不高于36V则是一个电压范围.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考点:电阻;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专题:电压和电阻.分析:本题依据对电阻的影响因素的理解填空;电阻的影响因素包括外因和内因.解答:解: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大小取决于内因是: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外因是:温度.故答案为:导体本身;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点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等有关,与电流以及电压的大小无关.3.电能的单位是焦耳(J);电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kW•h是电功(电能)的单位.考点:电功;电功率.专题:电能和电功率.分析:了解电功、电能与电功率的单位,可直接做出解答.解答:解: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能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用符号J表示;电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用符号W表示.kW•h读作千瓦时,是电功(电能)的常用单位,俗称度.故答案为:焦耳(J);瓦特(W);电功(电能).点评:知道电功和电能的单位是相同的,都是焦耳,同时知道千瓦时是它们的常用单位,了解电功率的单位等,可顺利解答本题.4.电流通过电炉时做功0.5J,就有0.5J的电能转化为内能.考点:电功的实质.专题:电能和电功率.分析: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电炉属电热器,将电能转化为内能.解答:解:因为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且电炉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所以电流通过电炉时做功0.5J,就有0.5J的电能转化为内能.故答案为:0.5;内.点评:了解电流做功的实质,知道电流做功多少,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5.在下面四个变阻器示意图中,当P向左移动,电阻变大的是D,电阻始终为零的是C,电阻变小的是B,电阻始终为最大值的是A.考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专题:应用题;图析法.分析: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正确连接方式是连接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其在电路中的作用是通过改变电路中电阻的大小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当将滑动变阻器的下下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后,滑动变阻器的全部阻值接入电路,电路中电流很小,无论怎样移动滑片,都不能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当将滑动变阻器的上上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后,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没有接入电路,电路中电流很大,无论怎样移动滑片,都不能改变电路中的电流.解答:解:图A是将滑动变阻器的下下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后,滑动变阻器的全部阻值接入电路,电阻始终为最大值,电路中电流很小,无论怎样移动滑片,都不能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图B连接的是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当滑片P向左移动,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变短,电阻变小.图C将滑动变阻器的上上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后,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没有接入电路,电路中电流很大,无论怎样移动滑片,都不能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图D连接的是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当滑片P向左移动,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变长,电阻变大.故答案为:D;C;B;A.点评:能够了解滑动变阻器不同接线方式所产生的对应现象是本题的解题关键.6.在一段导体两端加上0.2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04A,若使它两端的电压升高到3V,则通过它的电流为0.6A,这段导体的电阻为5Ω.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题目中已知电压和电流故由欧姆定律可求得电阻,则可求得两端电压为3V时的电流.解答:解:由欧姆定律可得:R=;两端电压为3V时的电流I1==;故答案为:0.6,5.点评:本题考查欧姆定律的简单应用,题目较为简单.7.标有“2000revs/kW•h”的电能表,发现30min内铝盘转过了100转,则家里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为0.05kW•h,总电功率为100W.电能表月初的数字是,月末的数字是,则这个月用电47kW•h.考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专题:计算题;应用题;电能和电功率.分析:(1)要解决此题,首先要知道电能表的读数方法:①月末的减去月初的示数.②最后一位是小数.③单位kW•h;(2)要理解电能表上参数的物理意义.2000r/kW•h表示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2000转;进一步求出转100转消耗的电能,再利用公式P=求出该用电器的功率.解答:解:(1)电能表的转盘转100转消耗的电能为:W==0.05kW•h;总功率P===0.1kW=100W;(2)本月消耗的电能:W=412.0kW•h﹣365.0kW•h=47kW•h;故答案为:0.05;100;47.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电能表参数的意义及有关的计算,同时考查了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关键是对电能表的各个参数的物理意义的正确理解.8.将标有“220V 40W”的电烙铁接在220V的电路中,则每分钟产生的热量为2400J,1h用电0.04kW•h.考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电功的计算.专题:电能和电功率;电与热、生活用电.分析:电烙铁为纯电阻,并在220V的额定电压下工作,已知额定功率和工作时间,可利用公式W=Pt计算产生的热量,并利用公式W=Pt计算消耗的电能.解答:解:电烙铁为纯电阻,因为P=40W,t=1min=60s,所以每分钟产生的热量为:Q=W=Pt=40W×60s=2400J,又因为t′=1h,所以1h消耗的电能为:W=Pt′=40×10﹣3kW×1h=0.04kW•h.故答案为:2400;0.04.点评:本题考查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之间的关系以及电热、电功的计算,关键是公式的灵活运用和铭牌参数含义的理解与掌握.9.装饰用的小彩灯每个两端电压不允许超过10V,至少要串联22只灯,才能用家庭电路做供电电源.考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专题:电压和电阻.分析:解答此题需要掌握: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即串联可以分压;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解答:解:家庭电路中的电压是220V,小灯泡两端最大电压为10V,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知,每个灯上的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故需要串联灯泡的个数为=22个.故答案为:22.点评:掌握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和家庭电路的电压值,是一道基础题.10.短路时保险丝熔断是因为电路中电阻很小,流过保险丝的电流很大,使导线过热,温度达到保险丝的熔点时,保险丝熔断.考点:熔断器的作用及保险丝的选择方法;欧姆定律的应用.专题:电与热、生活用电.分析:保险丝的作用是在电流异常升高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自身熔断切断电流,从而起到保护电路安全运行的作用,因此保险丝的熔点较低.解答:解:短路时保险丝熔断是因为电路中电阻很小,由欧姆定律可知,流过保险丝的电流很大,根据焦耳定律可知,此时导线产生的热量很多,温度达到保险丝的熔点时,保险丝熔断.故答案为:电阻;电流;熔点.点评:本题考查了保险丝熔断的过程和原理,要知道短路时,先时电阻变小,所以电流变大,最后是产生大量的热,使保险丝熔断.11.把一个阻值20欧的电阻接在某一电源上,通过的电流为0.2A,则电源电压4V,10s内电流做功8J,电功率为0.8W.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专题: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分析:已知电阻的阻值和通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根据W=UIt求出10s内电流做功,利用P=UI求出电功率.解答:解:由I=可得,电源的电压:U=IR=0.2A×20Ω=4V,10s内电流做功:W=UIt=4V×0.2A×10s=8J,电功率:P=UI=4V×0.2A=0.8W.故答案为:4;8;0.8.点评: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电功公式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目.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2.要直接测定灯泡L2的电压,在下列几种电路中正确的是()A.B. C.D.考点:电压表的使用.分析:使用电压表测电压时,要测谁的电压就要将电压表和谁并联,而且要遵循“正进负出”的原则,据此即可判定哪个选项正确.解答:解:A、电压表是并联在L2的两端,但是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A错误;B、电压表并联在L1两端了,故测量的是L1两端的电压,故B错误;C、电压表是并联在L2的两端,且也遵循“正进负出”的原则,故C正确;D、电压表测量电压时,一定要并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注意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的连接方式为并联.13.一根较粗的铜线被均匀地拉伸为原长的两倍,它的电阻将会()A.变小B.变大C.不变D.无法确定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专题:应用题.分析: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在导体的材料一定时,导体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解答:解:若将铜线均匀拉长,其材料不变,但铜线的长度变长,横截面积减小,所以铜线得电阻变大.故选B.点评: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此处容易混淆,一定要理解记忆1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则()A.电压表被烧坏B.电流表将被烧坏C.灯L1亮,灯L2不亮D.两只灯泡都将被烧坏考点:电路的三种状态.分析:根据断路、短路和通路的特点进行分析,即断路指某处断开的电路,短路是用导线将用电器或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的电路,通路是指处处连通的电路.解答:解:当开关都闭合时,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所以会形成电源短路,即电流表会被烧坏,电压表无示数.故选B.点评:知道电路的三种状态,并且能够区分短路、断路和通路.15.两只分别标有“PZ220﹣100”和“PZ110﹣100”字样的灯泡,正常工作时()A.后者比前者亮B.两灯的实际功率相等,但“PZ220﹣100”较亮C.通过两灯的电流相等D.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相等,两灯一样亮考点: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实际功率.专题:电能和电功率.分析:灯泡的亮度决定于灯泡的实际功率.灯泡正常工作时,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由P=UI的变形公式求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根据公式W=Pt比较消耗电能的大小.解答:解:由题意知,两只灯泡的额定电压不同,但额定功率相同,并且都处于正常发光状态,所以实际功率都等于额度功率,而额定功率相等,所以实际功率相等,即灯泡一样亮,故AB错误.因为P=UI,所以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因为两个灯泡的实际功率不同,所以其电流不同,故C错误.由于灯泡的额电功率相等,所以根据W=Pt所以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相等,故D正确.故选:D.点评:知道铭牌的含义(对额定电压、额定电功率、实际电压、实际电功率的理解)和灯的亮度取决于灯的实际功率是本题的关键.16.一个灯泡的灯丝烧断了,把断了的灯丝搭在一起,灯泡会更亮,其原因是()A.灯丝电阻增大,功率增大B.灯丝电阻减小,功率增大C.灯丝两端电压增大,功率增大D.灯丝中电流增大,功率减小考点:电功率的计算;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际功率.分析:把断了的灯丝搭在一起,其电阻的变化,从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考虑;判断灯泡的亮度,依据的是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可利用公式P=进行分析,电流的变化依据的是电阻的变化.解答:解:A、B、灯泡的灯丝烧断了,把断了的灯丝搭在一起,灯丝的长度变短,因此灯丝电阻减小,由公式P=可知,灯泡的电压不变,而电阻变小,故功率变大,所以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灯丝两端电压增大,功率增大.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变,电阻变小,功率变大.不符合题意.D、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变,而电阻变小,故电流变大,由公式P=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变,而电阻变小,故功率变大.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以及如何利用电阻的变化来判断电流和电功率的变化.17.现有电风扇、电饭锅、电热毯等三只用电器上都标有“220V 100W”字样,正常工作相同时间,放出热量最少的是()A.电风扇B.电饭锅C.电热毯D.一样多考点:电热.专题:电与热、生活用电.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分析各用电器的工作情况,即各用电器在工作时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什么能.解答:解:这三个用电器的额定功率都相同,所以它们正常工作相同的时间,消耗的电能一样多,但它们的发热量却各不相同.A、电风扇在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有一小部分转化为内能,放出热量较少,符合题意;B、电饭锅属于电热器,它在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放出热量较多,不合题意;C、电热毯属于电热器,它在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放出热量较多,不合题意;D、由前三个选项的解析可知,A明显放出的热量最少,故D错误.故选A.点评:电热毯、电饭锅是纯电阻电路,它工作时电能几乎是全部转化为热能的,所以它们产生的热量多.而电风扇则是主要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18.在安装照明电路时,发现开关一闭合,保险丝立即熔断,灯不亮,其可能的原因是()A.开关接触不良B.火线与零线短路了C.灯泡里的钨丝断了D.开关接在零线上了考点: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专题:电与热、生活用电.分析:保险丝熔断是因为电路中电流过大,造成电流过大的原因有:电路发生短路和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安装照明电路时,一般是发生短路造成的电流过大.解答:解:A、开关接触不良属于电路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保险丝不会熔断,不符合题意;B、火线与零线短路了电路中电流过大,故会烧断保险丝,符合题意;C、灯泡里的钨丝断了属于电路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保险丝不会熔断,不符合题意;D、开关接在零线上了只是在控制用电器时会存在不安全因素,不会造成保险丝熔断,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要注意短路和断路的区别,要学会运用.19.下列生活实例中不属于节约用电的是()A.电视机不用时切断电源B.离开教室随手关灯C.夏天用空调时把温度调得很低D.使用冰箱时尽量少开启冰箱门考点:有利于节约能源的措施.专题: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措施可以节约电能,结合选项进行分析各项措施,哪些可以节约用电,哪些不可以.解答:解:A、电视机不用时不要处于待机状态,同时还要切断电源,可达到节约用电的目的,故不合题意;B、人离开教室时,一定要把灯随手关掉,减少电能的浪费.故不合题意;C、夏天使用空调时把温度调的很低,造成压缩机不停的工作,浪费电能.故符合题意;D、减少开关电冰箱的次数和每次打开的时间是使用电冰箱时节能的重要办法.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关节约用电的一些做法.在当今能源日趋紧张的时代,学生们一定要养成节能的良好习惯,为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三.探究题(每空1分,共20分)20.电压表测量时应该并联(选填“串联”或“并联”),如图所示,当量程为0~3V时,电压表指针的读数为0.6V;当量程为0~15V时,电压表指针的读数为3V.考点:电压表的使用;电压表的读数方法.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电压表是测量电压的仪器,使用时要并联在电路里;读数时,要先看量程,再看分度值,最后看指针所指的位置.解答:解:(1)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必须并联在电路中;(2)量程为0~3V的分度值是0.1V,由图可知,指针所指的位置是0.6V;量程为0~15V的分度值是0.5V,由图可知,指针所指的位置是3V.故答案为:并联;0.6;3.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压表的读数,在读数时,一定要认清量程所对应的分度值.使用任何测量仪器,最后在读数时,都要认清分度值,只有认清分度值,才能正确读出示数.21.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欧姆定律时,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实验中他们选用的定值电阻分别是5Ω、8Ω、10Ω,电源电压是3V,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O~15Ω.(1)他们在探究某一因素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采用控制变量法分两步进行:①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②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2)实验中,电流表的量程应选0~0.6A,电压表的量程应选0~3V;某次实验中,若电流表的示数是0.3A,电压表的示数是l.5V,请在图中分别画出两表指针的位置.考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正确读出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并能正确画出指针的位置:首先确定所用量程,明确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的示数.(2)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欧姆定律:①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②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解答:解:(1)采用控制变量法实验分两步进行:①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②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2)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最左端,定值电阻为5Ω使,电压表的示数最大为3V,电流表最大值为0.6A,所以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流表的示数是0.3A,电压表的示数是l.5V,如下图:故答案为:(1)控制变量;①电压;②电阻;(2)0~0.6,0~3;如上图.点评:本题考查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解答此题要对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和指针的位置会读会画,要正确理解欧姆定律.22.小芳同学在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做出了如下猜想:猜想①: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猜想②: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猜想③: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1)要验证猜想①,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A、D(选填材料的序号).(2)要验证猜想②,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A、B(选填材料的序号).(3)要验证猜想③,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A、C(选填材料的序号).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同时要掌握控制变量法,要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一个量之间的关系,需要保持其它量不变.解答:解:(1)猜想①是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所以在探究时,应使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而导体的材料不同,A、D长度都是0.5m,横截面积都是1mm2,只有材料不同.所以利用A、D可以探究电阻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中考物理考点练习 专题03 温与温计

中考物理考点练习专题03 温与温计导入:在我国北方的深秋季节,学校教室的窗玻璃上会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在玻璃的外侧?还是在玻璃的内侧?它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在夏季没有这种现象?你知道什么是温度?这样的现象在什么样的温度条件下可以形成?物理知识:自然界中水的三种状态,温度的物理含义,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温度计的使用。
1.水的三态变化:自然界中水有三种状态,分别是固态、液态、气态,在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三种状态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熟悉自然界水的不同状态。
典型例题水的三种状态是液态、固态、气态.雨、露、雾、霜、雹、水蒸气都是水的“化身”,属于固态的有,液态的有,气态的有。
解析: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固态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态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气态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答案:霜、雹;雨、露、雾;水蒸气.易错点拨:雾在自然界中非常常见,但许多同学看到雾悬浮在空中,认为雾是气态,科学研究发现,雾是大量的小水珠组成的,所以雾应该是液态。
针对练习1我们周围的物质一般是以固态、液态、气态形式存在的,我们喝的水是态.1.液解析:水有一定的体积,但是没有一定的形状,可流动,故答案为:液。
针对练习2在常温下,钢铁、石蜡是;水、酒精等物质是;氢气、氧气是.(填“气态”、“固态”或“液态”)2. 固态;液态;气态解析:固态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态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气态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故钢铁、石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是固态,水、酒精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是液态,氢气、氧气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是气态。
针对练习3在探讨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时,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在学校里的活动状态进行类比.比如以同学们课间在教室里的活动状态类比()A.固态物质分子的活动状态B.液态物质分子的活动状态C.气态物质分子的活动状态D.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分子的活动状态2.温度: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B069物理中考-2014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物理试卷答案

2014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物理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D2.C3.B4.C5.C6.D7.A8.D二、填空题9. 太阳;电;电;化学.10. 不可;裂.11. 压缩;2;提高热机的效率(节约能源).12. 电磁波;超声波.13. 热传递,紫外线14. 400;125.三、作图题15.16.17.四、实验探究题18. 解:(1)连接电路图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上端任意一接线柱与灯泡连接即可,如下图所示:(2)闭合开关前,滑片置于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是通路,电路不存在断路,滑动变阻器阻值全部接入电路,电路总电阻很大,电路电流很小,灯泡实际功率很小,可能不足以引起灯泡发光,下一步操作: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即应进行C项操作.(3)灯泡正常发光,则电压应为2.5V;由图可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0.28A,灯泡的额定功率P=UI=2.5V×0.28A=0.7W.故答案为:(1)断开;电路图如图所示;(2)C;(3)2.5;0.28;0.7.19. 解:(1)杠杆左端下沉,为了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实验前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是为使杠杆所受的重力通过支点,从而可以不考虑杠杆的重力对其转动的影响;调节好以后,仍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便于测量力臂的长度;(2)他的结论不可靠;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且动力和阻力垂直作用在杠杆上,此时动力臂和阻力臂都在杠杆上,“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成立;当动力和阻力不垂直作用在杠杆上,动力臂和阻力臂小于支点和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不成立;(3)设一格的长度为L,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1的方向应竖直向上,由F1L1=F2L2得,0.5N×3×6L=F1×4L,解得,F1=2.25N;从c图中可以看出,弹簧秤的作用力最长的力臂为4L,即杠杆的长度,当力的方向发生改变时,力臂将减小,因此作用力将变大.故答案为:(1)右;便于测量力臂;(2)不可靠;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并且动力和阻力垂直作用在杠杆上,此时动力臂和阻力臂都在杠杆上,“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成立;当动力和阻力不垂直作用在杠杆上,动力臂和阻力臂小于支点和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不成立;(3)2.25;变大.20. 解:(1)电磁铁磁性强弱通过比较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反映,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此实验运用的是转换法;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看有没有溅起水花,来判断音叉有没有振动,把音叉的振动通过水花来体现,运用了转化法,所以选C;(2)乙的滑动变阻器电阻小于甲的电阻,所以乙中通过线圈的电流大于甲中的电流,从图上可以看出,乙吸引的大头针较多,说明乙的磁性较强.故答案为:(1)吸起大头针的多少;C;(2)甲;大.21. 解:由图表可知:(1)同种液体、深度相同,不同的是方向,液面差相等即压强相等,说明液体压强与方向无关;(2)同种液体、方向相同、深度增加,压强计液面差增大即压强增大,说明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强越大;(3)同一深度、不同液体,只有5、6组.故答案为:(1)1、2、3;(2)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3)5、6五、问答题22. 问题1:风扇对着人吹,为什么人感到凉快?答:电风扇转动时,加快了室内空气的流动,使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加快,从而加快吸收人体更多的热量.问题2:电风扇的扇页为什么能转动?答: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六、计算题23. 解:(1)电水壶正常工作时的功率为1280W,电压为220V,根据P=UI可得,此电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5.5A;(2)根据P=可得,电热水壶的电阻:R===40Ω;(3)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则水烧开时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J/(kg•℃)×1kg×(100℃﹣18℃)=3.444×105J,(4)电水壶的加热时间:t=5min50s=5×60s×50s=350s,消耗的电能:W=t=×350s=385875J,此时电水壶工作的效率:η=×100%=×100%≈89.3%.答:(1)电水壶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5.5A;(2)该电水壶电热丝的电阻约为40Ω;(3)水从20℃烧开所吸收的热量是3.444×105J;(4)现测得电源电压为210V,此电水壶工作的效率约为89.3%.24. 解:(1)由图乙所示图形学可知,当石块没有浸入水中时,拉力等于重力,即:F=G=1400N,石料的质量:m石===140kg,当石块全浸入后,拉力等于重力减去浮力,F浮=G﹣F′=1400N﹣900N=500N;(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得:V排===5×10﹣2m3,因为石料完全浸没,石料的体积:V石=V排=5×10﹣2m3;(3)石料的密度:ρ石===2.8×103kg∕m3.答:(1)石料浸没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500N;(2)石料的体积为5×10﹣2m3;(3)石料的密度是2.8×103kg∕m3.25. 解:(1)汽车的重力:G=mg=1500kg×10N/kg=1.5×104N,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F压=G=1.5×104N,地面的受力面积:S=0.03m2×4=0.12m2,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1.25×105Pa;(2)由v=得:汽车在0.5h内通过的路程:s=vt=72km/h×0.5h=36km=36000m,(3)汽车运动时的阻力:f=1.5×104N×0.05=750N,因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是相等的,则牵引力F=f=750N,汽车牵引力在0.5h内做的功:W=Fs=750N×36000m=2.7×107J,答:(1)汽车对地面的压强为1.25×105Pa;(2)汽车在0.5h内通过的路程为36km;(3)在此过程中汽车牵引力做功为2.7×107J.。
2014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2014年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1.(3分)(2014?黔东南州)如图所示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
专题: 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解答本题需要记准知识点: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实质就是相对于人所站的位置竖直向下.
解答: 答:由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后,石块受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也就是指向地心.
故选D.
点评: 正确理解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能总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依据.
1
2014年遵义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2014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涂黑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叙述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 .李明的正常体温是47℃B .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2m/sC .新的2B 铅笔的长度为20mm D. 人体的安全电压是高于36V2.开发新能源是本世纪人类关注的热点之一.除了开发新能源,我们还应该从节约身边的能源做起.下图中符合节约能源且安全的做法是( )A.打开冰箱门后门没关好B.白天尽量采用自然光C.用煤气灶取暖D.每次只洗一件衣服3.噪声污染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们生活的污染之一.控制噪声污染方法很多,下列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A.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停止施工B.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C.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窗D.摩托车安装消声器4.如下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可以用光的反射原理来解释的是( )A.平面镜成像B.水中“折笔”C. 眼球成像D.旗杆的影子 5. 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能够说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6.用大小不同的甲、乙两个力拉同一物体,两力所做的功W 与在这两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 的关系图象如图,由图可知,甲、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 A .F 甲>F 乙 B .F 甲<F 乙 C .F 甲=F 乙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7.如图所示,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 从某一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则电压表的示数由8V 变为6V ,电流表示数相应由0.4A 变为0.6A ,那么定值电阻R 0的电功率改变量为(不计温度对电阻的影响,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A .12WB .4WC .8WD .2W8.将同一个小球放入三个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小球静止后如图所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 )A 、甲容器最大B 、乙容器最大C 、丙容器最大D 、一样大第6题 第7题 第8题二、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每空2分,共20分)第10题 第11题 第13题三、作图与实验(14题6分,15题3分,16题4分,17题8分,共21分) 14.(1)请你完成如图1的光路图.(2)如图2所示,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标出电源的正、负极及通电螺线管的N 、S 极.(3)请画出图3中拉开右边眼镜脚的力F 的力臂.15.如图所示,密闭的玻璃罩内有三种小实验:A 是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B 是用装满水的杯和盖着的薄塑料板来验证大气压的存在;C 是气球下挂一重物浮在水面.在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 中: ;B 中: ;C 中: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遵义市2014年中考
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2014•遵义)下列关于合理利用资源与节约能源的行为中,正确是()
①手机充电完毕,不及时拔下充电器
②将废书报、饮料瓶等送到废品回收站
③尽量使用一次性杯子
④夏天使用空调不要把温度设置过低
4.(3分)(2014•遵义)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5.(3分)(2014•遵义)星期天,小雨去逛商场,在她乘坐观光电梯的过程中,说法正确的
7.(3分)(2014•遵义)如图所示是某科技小组设计的一种温度自动控制报警装置电路图,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8.(3分)(2014•遵义)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2R2,闭合S、S1,断开S2时,电压表示数为5V,闭合S、S2,断开S1时,电压表示数为7V,则R:R2为()
==
==
整理可得:
四、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9.(4分)(2014•遵义)在“天宫一号”中进行太空授课时,聂海胜表演悬空打坐,王亚平用手推他一下,他便向后退去,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做拉面的师傅将面团拉成一根根细长的面条,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0.(4分)(2014•遵义)遵义市正在加快水利设施建设,计划建成中桥水库,实施新桥、大沙河等五座水库下闸蓄水;加快麻沟、大沙坝等15座水库的建设;实施23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使全市的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和保护.修建水库蓄水不仅能使生活用水得到保障,还能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这是由于水在蒸发时要吸收热量,且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缘故.
11.(4分)(2014•遵义)一艘游船自重为8×103N,当空船漂浮在水面上时,船受到的浮力为8×103N;该船满载游客时受到的浮力为2×104N,则此时船排开水的体积为2m3.(g 取10N/kg,ρ水=1.0×103kg/m3).
=
12.(4分)(2014•遵义)一台电炉通电后电炉丝热的发红,与电炉丝连接的导线却不怎么热,这台电炉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1100W,与电炉丝连接的导线的电阻为0.1Ω,电炉正常工作10min,通过导线的电流为5A,导线上产生的热量是1500J.
=5A
13.(4分)(2014•遵义)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15Ω,闭合S1、S2,断开S3时,电流表示数为0.4A,则此时R1两端的电压为6V.当S1、S2、S3都闭合时,
R1的电功率为P1;闭合S1,S3,断开S2时,R1的电功率变为P1的,则R2的电阻为5Ω.
P=
;
P
(=×
五、实验及作图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14、16题各2分,17、18题各6分,共20分.)14.(2分)(2014•遵义)小芸家在装修房子时,味蕾美观,在客厅的天花板上安装了一块平面镜,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15.(2分)(2014•遵义)如图所示为一个电热水壶的简易图,当力F作用在壶盖上时可将壶盖打开,请在图中画出F的力臂L.
16.(4分)(2014•遵义)小婷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的试验时,她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于是她选用一个长、款、高各不相同的长方体木块来进行实验,且该木块各个表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1)在探究这个问题时,应先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相同,再分别以三种不同的方式放置木块,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该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表是三
滑动摩擦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
17.(6分)(2014•遵义)张磊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出他家中酱油的密度,但他没有量筒和烧杯,只有天平、带有盖子的玻璃瓶和适量的水,请你与他一起来完成实验.(水的密度用ρ来表示)
水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到称量标尺的零刻度处,在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在测量空玻璃瓶的质量时,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张雷操作的错误之处是:称量物体质量时,调节平衡螺母.改正错误后,他又一次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测出空玻璃瓶的质量m;
②测出玻璃瓶装满酱油后的总质量m1;
③倒出瓶中的酱油,将玻璃瓶清洗干净后,装满水,并将瓶的外部擦干,测出玻璃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m2.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可知酱油密度的表达式为ρ酱油=.
,
=
)称量物体质量时,调节平衡螺母;
18.(6分)(2014•遵义)某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仪器,测量一只额定电压为2.5V 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1)图甲中的电路未连接完整,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答题卡相应图中将电路连接完整.(2)电路连接好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发光,电压表的指针有明显偏转,但电流表的指针却没有偏转,请问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电流表短路.
(3)排除故障后,它们根据测量出的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I﹣U图象,由此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75W.
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3个小题.19、20题各8分,21题10分,共26分.)
19.(8分)(2014•遵义)电磁炉因高效、安全、方便而进入千家万户.小芳家有一台电磁炉,其部分参数如图所示,小芳选用功率为2000W的档位,将国内质量为2.5kg,深度为
8cm,初温为20℃的水烧开,耗时8min,求:[(c水=4.2×103J/(kg•℃),g取10N/kg,当地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
(1)锅内的水对锅底产生的压强为多大;
(2)锅内的水吸收的热量为多少;
(3)若小芳改用功率为1600W的档位,用同一只锅将相同质量、相同初温的水烧开,耗时650s,请通过计算说明选用哪个档位烧水,消耗的电能更少.
20.(8分)(2014•遵义)一体重为600N,双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05m2的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800N的物体匀速提高了0.5m,此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不计绳重及摩擦)
(1)在匀速提升物体的过程中,工人对绳子的拉力为多大;
(2)在匀速提升物体的过程中,工人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3)使用该滑轮组,这个工人最多能提起多重的物体.
==
F==
==2
21.(10分)(2014•遵义)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标有“9V 9W”的字样,当闭合S,S1,S2,断开S3时,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为I,求:(假设小灯泡的电阻始终保持不变)
(1)闭合S、S2,断开S1、S3时,电流表的示数与I相比变化了0.4A,则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多大;
(2)同时闭合四个开关,并将滑动变阻器的划片P移到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与I相比变化了0.6A,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多少;
(3)闭合S、S3,断开S1、S2,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分别移到a端和b端时,R1上消耗的电功率之比是多少.
求出
=
=
==15
×=2×
=
=0.2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