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4讲:等积变形(教师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4《积的变化规律》ppt课件
我发现了
(÷2)
40
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 数不断变小,积也变小。
(÷2)
(÷2)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
20
除以2(或缩小2倍),积也
视察:与第一个算式比较,除以2(或缩小2倍)。
第二个算式的因数是怎样变
化的?积是怎样变化的?第
三个算式呢?
探索新知
课件PPT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 也要乘(或除以)几。
典题精讲
根据第1题的积,找规律填出 其他题的得数。 15×8=120 15×32= 15×48= 15×64= 15×80=
典题精讲
解题思路:
视察给出的这组算式,第一个因数 都是15,第二个因数分别是8、32、48、 64、 80,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 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用120分别乘4、6、8、10,可得各算 式的积。
公路上行驶的速度是大货车的2倍,小轿车用同
样的时间可行( )3千20米。 方法一: 40×2×4=320(千米)
小轿车的速度
方法二: 40×4×2=320(千米)
大货车4小时 行的路程
学以致用
课件PPT
找出规律再填空。
16×17=272
16×68= 1088
扩大4倍
16×34= 544
扩大2倍
16×51= 816
典题精讲
正确解答:
根据第1题的积,找规律填 出其他题的得数。
15×8=120 15×32=480 15×48=720 15×64=960 15×80=1200
典题精讲
一辆大货车与一辆小轿车同 时从甲地开往乙地,小轿车的速 度是大货车的2倍,大货车从甲 地到乙地用8小时,小轿车从甲 地到乙地需要几小时?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4课时 积的变化规律∣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4课时积的变化规律∣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理解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2. 培养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难点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积的变化规律。
(2)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3)小组讨论,交流发现,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4)教师点评,强调积的变化规律。
3. 巩固练习(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题。
(3)集体订正,分析错误原因,强化积的变化规律。
4. 拓展提高(1)出示拓展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3)小组讨论,交流解法,分享心得。
(4)教师点评,总结解题方法。
5.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积的变化规律。
6. 课后作业(布置必做题和选做题)(1)必做题:完成课后练习题。
(2)选做题:自主探究积的变化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六、板书设计略本教案遵循了人教新课标的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探究、讨论、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环节中的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
【部编本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4课时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4课时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内容】:教材第51页例3。
【教学目标】: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能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难点: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口算。
15×8= 25×4= 170×5=26×100= 30×50= 32×300=36×20= 9×800= 42×400=8×600= 20×300= 240×5=教师用卡片出示口算题,学生开火车练习。
2.引入。
买一个文具盒需12元,买2个文具盒需多少元?(24元)买4个文具盒呢?(48元)买6个文具盒呢?(72元)买文具盒的个数越多,所需的钱就越多。
那么在乘法算式中,积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呢?(板书课题:积的变化规律)二、自主探究1.投影出示例3。
(1)6×2=12 (2)20×4=1806×20=120 10×4=406×200=1200 5×4=202.仔细观察两组题目,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充分讨论,互相说出自己的观点。
引导学生交流看法,在学生汇报中点拨。
(1)左边第一道算式与第二道算式比较,哪个因数没有变,哪个因数变了?是怎样变的?积又有什么变化?(2)左边第一道算式与第三道算式比较,又有哪些地方变与没变呢?(3)请将左边第二道算式与第三道算式也作类似的比较,发现规律。
(4)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你的发现吗?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分别乘10、100,积也分别乘10、100。
(5)用以上的方法比较右边三道算式,概括出你的发现。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分别除以2、4,积也分别除以2、4。
(6)你还能举例说说你的发现吗?3.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概括。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几或除以几。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第4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4课时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2. 使学生能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4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发现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
难点:理解并掌握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的规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意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例题:比较下列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3 ×4 = 12 30 × 4 = 120 300 × 4 = 12003 × 40 = 120 30 × 40 = 1200 300 × 40 = 12000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2)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积的变化规律。
让学生举例验证积的变化规律,并总结规律: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3. 巩固练习(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练习题:计算下列算式的积。
5 × 8 = 50 × 8 = 500 × 8 =5 × 80 = 50 × 80 = 500 × 80 =(2)让学生互相出题,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积的变化规律,并强调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积的变化规律。
2. 观察生活中的积的变化现象,与同学交流分享。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积的变化规律 -人教版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积的变化规律 -人教版####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理解乘法中积的含义。
-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 培养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积的变化规律,并能熟练运用。
- 难点:理解乘法中积的含义,并能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 教学准备- 教科书- 课件或黑板- 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基本概念,复习乘法运算。
2. 提问:乘法中的积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给予肯定和解释。
#####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乘法算式,如2×3=6,3×4=12,提问:你们发现这些算式中的积有什么规律吗?2. 学生观察后,引导他们总结出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增加(或减少)几,积也增加(或减少)几倍。
3. 通过实例验证这个规律,如2×3=6,2×4=8,让学生发现当一个因数从3增加到4时,积从6增加到8,符合我们刚才总结的规律。
#####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一些乘法算式,让学生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填空或选择正确的答案。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问: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学生回答后,给予肯定和总结。
2. 强调乘法中积的变化规律,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个规律解决问题。
#### 作业布置1. 完成教科书上的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一些乘法现象,尝试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让他们自己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练习环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说明他们对这个规律有了深入的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有些学生对乘法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4.4《积的变化规律》课件(23张ppt)
(18÷2)×(24×2)= 432
9
48
(18×2)×(24÷2)= 432
36
12
三、新知应用
填一填
105 × 45= 4725
(105×3)×(45÷3)= 4725
315
15
(105÷5)×(45×5)= 4725
21
225
三、新知应用
18 × 24= 432 (18÷2)×(24×2)= 432 (18×2)×(24÷2)= 432
6×2 = 12 6×20 = 120 6×200= 1200
5×3=15 10×3=30 30×3=90
……
两数相乘,一个因 数不变,另一个因 数 ,积就 。
二、例题讲授
二、例题讲授
20×4= 80
÷2
÷2
÷4 10×4= 40
÷4
÷2
÷2
5 ×4= 20
二、例题讲授
二、例题讲授
20×4= 80 10×4= 40 5 ×4= 20
二、例题讲授
6×2 = 12 6×20 = 120 6×200= 1200
二、例题讲授
6×2 = 12 6×20 = 120 6×200= 1200
二、例题讲授
6×2 = 12 6×20 = 120 6×200= 1200
这里有一条 重要的数学规律, 你们发现了吗?
二、例题讲授
二、例题讲授
105 × 45= 4725 (105×3)×(45÷3)= 4725 (105÷5)×(45×5)= 4725
两数相乘,一 个因数
,另 一个因数
,它们的 。
三、新知应用 在○中填上运算符号,在□中填上数
24×75=1800
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 4.4《积的变化规律》(课件)(共15张PPT)
192×2=384(平方米)
192×2×2 =384×2 =768(平方米)
4 小明在做一道乘法题时,错把一个因数19看成了 16,结果得到的积比正确的积少312。正确的积是 多少?
312÷(19-16)×19 =312÷3×19 =104×19 =1976
5 学校要为42名运动员购买统一的运动服,商场举行 “买十送一”的活动,每套125元。学校买运动服至 少要花多少元?
16
384
32
768
60 × 15 180 240
900 2700 3600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 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7
因数 20
40
40
200
10
积
100
200
400 2000
10 根据下面第1题的积,找规律填出其他题的得数。
15×1 4 = 210
×2
15×2 8 = 420
×4
42÷(10+1)=3(组)……9(套) 3×10=30(套) 125×30+9×125=4875(元)
M × N = 210 ×3 ×2 ×3 ×2
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乘a, 一个因数乘b,积就乘a×b。
2 想一想,算一算。
16×34= 544
(16×2)×(34÷2)= 544 (16÷2)×(34×2)= 544
(16×4)×(34÷2)= 1088 (16÷4)×(34×2)= 272
3 一个长方形花圃的面积是192平方米,如果长不 变,宽扩大到原来的2倍,扩建后的花圃的面积 是多少平方米?如果长和宽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 扩建后的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4课时 积的变化规律(2)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公开课教案第【1】篇〗3 积的变化规律一课时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
(教材第51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
2.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会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3.在探索、归纳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
重点难点重难点:掌握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前面我们认识了亿的上的数,下面老师写了两个十二位数,给大家几秒钟的时间,看你能很快地记住哪个数123412341234 950382573014学生记数。
师:记住了哪个(第一个)为什么这么多学生记住了第一个数数学中有很多有规律的情况,今天我们研究积的变化规律。
看到题目想知道什么生1:有什么规律生2:学积的变化干什么生3:积的变化规律和什么有关系生4:怎么就知道这个规律了师:同学们想知道的真多!相信大家通过自己研究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设计意图:借助主题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为下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准备】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师:请同学们看下面的问题,你能解决吗课件出示:星期天,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
小明的妈妈来到副食柜前,她准备买一些大米回家。
妈妈提出问题想考考小明。
①大米每包 6 元,如果买 2 包,一共多少元②大米每包 6 元,如果买 20 包,一共多少元③大米每包 6 元,如果买 200 包,一共多少元学生口头列式并计算:6×2=126×20=1206×200=1200师:非常好!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上面每组算式,你能根据这组算式的特点再往下写2个算式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写出。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己写得算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4课时_积的变化规律【精品】
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4课时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内容】教材第51页例3【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教学过程】1.15×8= 25×4= 170×5=26×100= 30×50= 32×300=36×20= 9×800= 42×400=8×600= 20×300= 240×5=2.买一个文具盒需12元,买2个文具盒需多少元?(24元)买4个文具盒呢?(48元)买6个文具盒呢?(72元)买文具盒的个数越多,所需的钱就越多。
那么1.投影出示例3(1)6×2=12 (2)20×4=1806×20=120 10×4=406×200=1200 5×4=202.(1)左边第一道算式与第二道算式比较,哪个因数没有变,哪个因数变了?是(2)左边第一道算式与第三道算式比较,又有哪些地方变与没变呢?(3)请将左边第二道算式与第三道算式也作类似的比较,发现规律。
(4)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分别乘10、100,积也分别乘10、100。
(5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分别除以2、4,积也分别除以2、4(63.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4.教材第51页“做一做”第1(1)(2)指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三1.教材第51页“做一做”第2(1)(2)方法一:200÷8=25(米)25×24=600方法二:200×(24÷8)=600追问方法二的同学,说说自己的做法。
(长不变,宽乘3,面积也乘3)2.教材“练习九”第1你能说说今天在学习过程中所发现的规律。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4课时 积的变化规律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4课时积的变化规律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积的变化规律。
2. 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意义,如: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乘法,那么乘法中有什么规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积的变化规律。
二、探究积的变化规律(15分钟)1. 出示例题:计算2×3、3×4、4×5的积。
2. 让学生观察这三个算式,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因数增加,积也增加。
3. 出示例题:计算3×4、4×4、5×4的积。
4. 让学生观察这三个算式,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增加,积也增加。
5. 出示例题:计算5×6、5×7、5×8的积。
6. 让学生观察这三个算式,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减少,积也减少。
7. 引导学生总结出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增加,积增加;一个因数减少,积减少;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增加,积增加;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减少,积减少。
三、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10分钟)1. 出示例题: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量是小明的2倍,小红的苹果数量是多少?2. 引导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这个问题,得出答案:小红的苹果数量是10个。
3. 出示例题:小华买了3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8元,小华一共花了多少钱?4. 引导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这个问题,得出答案:小华一共花了24元。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积的变化规律-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掌握积的变化规律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2. 积的变化规律的计算方法3. 积的变化规律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积的变化规律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积的变化规律,总结积的变化规律的计算方法。
3. 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讲解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积的变化规律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积的变化规律相关的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课堂提问:在课堂上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程度。
3. 练习检测:进行一些练习题的检测,检查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 在讲解积的变化规律时,可以通过一些生动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在应用环节,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过程”这一部分,尤其是新课的讲解和巩固环节。
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新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时,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适当的练习来加深理解和掌握。
以下是对这一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新课讲解在新课讲解环节,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直观的演示来引入“积的变化规律”这一概念。
四年级数学上册课件-4 积的变化规律17-人教版
(18×2)×(24÷2)= 432 ×2 ÷2
规律拓展
填一填 105 × 45= 4725
(105×3)×(45÷3)= 4725 (105÷5)×(45×18÷2)×(24×2)= 432 (18×2)×(24÷2)= 432
105 × 45= 4725 (105×3)×(45÷3)= 4725 (105÷5)×(45×5)= 4725
……
两数相乘,一个 因数不变,另一 个因数乘几,积 就乘几。
探究新知 回顾过程
探究新知
观察发现
20×4= 80
÷2
÷2
÷4 10×4= 40
÷4
÷2
÷2
5 ×4= 20
探究新知 举例验证
探究新知
得出结论 20×4= 80 10×4= 40 5 ×4= 20
80×3=240 20×3=60 8×3=24
……
两数相乘,一个 因数不变,另一 个因数除以几 (0除外),积 就除以几。
探究新知
能完整地说说因数和积是怎么 变化的吗?0为什么除外?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 不变,另一个因数乘 或除以几(0除外), 积就乘或除以几。
规律拓展
填一填
18 × 24=
432
(18÷2)×(24×2)= 432 ÷2 ×2
巩固练习 解决问题:扩大后的草坪面积是多少?
巩固练习
方法一:560÷8=70(米) 70 ×24=1680(平方米)
方法二:24÷8=3 560×3=1680(平方米)
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探究新知 大胆猜想 6×2 = 12 6×20 = 120
结合发现总结规 律:两个数相乘, 一个因数不变,另 一个因数乘几积也 乘几。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优秀教案第【1】篇〗一、课标解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提出“推理意识”的概念:推理意识主要是指对逻辑推理过程及其意义的初步感悟。
能够通过简单的归纳或类比,猜想或发现一些初步的结论。
推理意识有助于养成讲道理、有条理的思维习惯,增强交流能力,是形成推理能力的经验基础。
二、课例分析课例《积的变化规律》是冀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4~15页——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旨在探究积的变化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意识。
本课例以一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乘法运算中探索积的变化规律,通过这个过程的探索,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同时体会事物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三、学情分析1.本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找数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商不变的规律等内容之后,本节课又为学生今后学习乘法运算定律、分数的基本性质、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2.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利用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
学生通过对算式的观察,自主地去探索规律、验证规律,并使用规律。
3.本课在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不断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意识,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四、教学目标1.在观察、猜想、验证中探索、归纳积的变化规律,形成初步的推理意识,并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因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简便计算。
2.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积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课 积的变化规律(例) 精品PPT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课 积的变化规律(例) 精品PPT人教新课标
2、判断。 ⑴一个因数变小,另一个因数变大, 积不变。( × ) ⑵一个因数乘8,要使积不变,另一个 因数也要乘8。( × ) ⑶一个数乘5再除以5,结果还是这个数。 (√ )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课 积的变化规律(例) 精品PPT人教新课标
根据8×50=400,直接写出积。
(400÷2)
8×25=200
(50÷2) (400÷4)
2×50=100
(8÷4)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课 积的变化规律(例) 精品PPT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课 积的变化规律(例) 精品PPT人教新课标
两数相乘,当一个因 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 以几时,积也要除以几。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课 积的变化规律(例) 精品PPT人教新品PPT人教新课标
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 条呢?
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 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要乘几。
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 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也要除以几。
算 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我发现了
6×2=12 6×20=120
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 因数不断变大,积也变大。
6×200=1200
观察:与第一个算式比 较,第二个算式的因数 是怎样变化的?积是怎 样变化的?
第三个算式呢?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 乘了10(或扩大10倍),积 也乘了10 (或扩大10倍)。
还是256平方厘米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课 积的变化规律(例) 精品PPT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课 积的变化规律(例) 精品PPT人教新课标
第四单元4.4《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积的变化规律》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算式中积的变化规律,能够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2. 运用规律进行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1. 理解积的变化规律的本质。
2. 在实际计算中灵活运用规律。
教学准备:1. 乘法口诀表。
2. 乘法计算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乘法口诀表,让学生快速说出乘法结果。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乘法算式中积的变化规律吗?二、探究积的变化规律(15分钟)1. 出示乘法算式,让学生观察积的变化。
例如:2 × 3 = 6,3 × 4 = 12,4 × 5 = 20,5 × 6 = 302. 学生观察并讨论积的变化规律。
3. 引导学生总结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增加(或减少)一定的数,积也增加(或减少)相应的数。
三、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10分钟)1. 出示乘法计算题,让学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
例如:7 × 5 = 35,8 × 5 = 40,9 × 5 = 452.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题,教师巡回指导。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乘法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如:6 × 7 = 42,6 × 8 = 48,6 × 9 = 542.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检查答案。
五、总结(5分钟)1.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2. 学生回答:我们知道了乘法算式中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增加(或减少)一定的数,积也增加(或减少)相应的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学生理解了乘法算式中积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第【1】篇〗教学过程:一.谈话,直接引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乘法,也能用乘法进行计算。
其实在乘法计算中,有个很好的的规律。
只要发现这个规律,并进行运用,就可以让我们的计算变得更快更准确。
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规律是什么啊?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探究这个规律(板书课题:积的变化规律)二、自主合作学习、探索规律1、出示例题,研究问题(1)6×2=12 (1)20×4=80(2)6×20=120 (2)40×4=160(3)6×200=1200 (3)80×4=320师:知道得数吗?谁说一说。
2、思考,概括规律师:下面请同学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再认真想想,他们有什么特征呢?生:一个因数都是6,另一个因数2到20,到200,都扩大了10倍。
师:你是说6不变,2扩大了10倍变成20,这个意思对吗?师:是个不错的发现,还有谁想来说的生: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2扩大了10倍,积也扩大了10倍师:听懂她的发现了吗?你能具体地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吗?生:6×2=12,6不变,2扩大10倍是20,6×20=120,12到120也扩大了10倍。
(同时板书)师:她的这个发现真有意思。
你们都同意吗?师:我们把这个发现,用在右边的算式,看看还是不是有这个规律,生:一个因数4不变,另一个因数20扩大2倍,积也扩大2倍。
3.概括规律师:刚才大家的这个发现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呢?生: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就乘几4.验证规律师:是不是其他的算式也是这样呢?我们来举例验证一下每人写2组这样的算式,完成后和同桌一起找一找这些算式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汇报5.完整规律师:从这些算式中,我们还能看出什么规律吗?刚才我们从上往下看,现在换个角度,从下往上看。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4讲:等积变形(教师版)
第4讲 等积变形1、三角形的面积=21底边长 高;所以,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当底边相等时,高也相等;反之亦然。
2、当两个三角形高相等时,面积之比等于底边长之比。
3、当两个三角形的底边长相等时,面积之比等于高之比。
4、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5、底边之和等于平行四边形的一边,且高相等的所有三角形,面积之和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6、高之和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且分别以这条高的两边为底的所有三角形,面积之和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1、灵活运用三角形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2、掌握三角形的等积变形技巧例1:如图,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1,其中AE=3AB,BD=2BC,三角形BDE 的面积是多少?A BE C答案:三角形BDE 的面积是4 D 解析:连结CE.此时出现两个“同高”模型因为AE=3AB ,所以AB:BE=1:2,所以三角形ABC 面积:三角形BCE 面积=1:2,三角形ABC 面积为1,所以三角形BCE 的面积为2,又因为BD=2BC ,所以BC:CD=1:1,所以三角形BCE 的面积:CDE 的面积=1:1,所以三角形CDE 的面积是2,所以三角形BDE 的面积是4.例2: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CEFG ,且正方形ABCD 边长为10厘米,则图中三角形BDF 面积为多少平方厘米? FE C 答案:50平方厘米解析:连接CF.则C F ∥BD 。
则三角形BCD 与三角形BDF 就是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等积模型。
因为他们有一条公共的底边BD ,而他们的高的长度正好是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这个是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性质),所以这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
所以面积相等,而三角形BDC 的面积为10×10÷2=50(平方厘米)。
例3:图中三角形AOB 的面积为15平方厘米,线段OB 的长度为OD 的3倍,求梯形ABCD 的面积。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积的变化规律34-人教版
小结
今天你学到什么?有什么想说的?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 出示三道计算题,老师和学生进行比赛。(老师的速度快) 125×28= 125×14= 125×84= 2.指名学生说一说老师是怎样计算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一。 (1)出示一组算式:
6×2=12 6×20=120 6×200=1200 先算一算,再想一想第一题与第二、第三题比较,因数发生了什么变化?积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2)汇报 ①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个算式比较 ②第二个算是与第三个算式比较 ③第一个算式与第三个算式比较 (3)汇报完,观察这一组算式,用一句话说一说因数有什么变化,积又有什么变化。 (4)得出结论: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相同的数。 (5)验证结论:自己写一组这样的算式进行验证。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二。 (1)改变观察顺序,继续观察这组算式,因数又有什么变化,积又有什么变化。
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名称
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感知推理的数学思想。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难点分析
发现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形成一定的归纳推理思想,数学建模思想具有一定 的难度。
学生通过对算式的观察,自主的去探索规律,验证规律,并使用规律。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初步获得探究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推理和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2)汇报: ①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个算式比较 ②第二个算是与第三个算式比较 ③第一个算式与第三个算式比较
(3)通过改变观察顺序,你又发现了什么? (4)得出结论: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相同的数。 (5)完善结论 问:这里的“几”可以是 0 吗? (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发现 0 不能作除数) 从而得出完整的结论: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 除外),积也除以相同的 数。 (6)验证结论 3、归纳概括。 (1)出示得到的两个结论 问:你能用一句话把这两个结论概括一下吗? 学生指名回答 (2)师生一起总结: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 除外),积也乘或除以 相同的数。 (3)揭示课题:这就是积的变化规律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转变规律
积的转变规律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看,能够发觉并总结积的转变规律。
2.使学生经历转变规律的发觉进程,感受发觉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情形。
3.尝试用简练的语言表达积的转变规律,培育初步的归纳和表达能力。
4.初步取得探讨规律的一样方式和体会,进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5.培育学生初步的抽象、归纳能力及擅长观看、勤于试探、勇于探讨的良好适应。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发觉并总结积的转变规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觉并总结积的转变规律。
教具预备:图片。
教学进程:谈话引入:同窗们,你们喜爱吹气球吗?上课前让咱们先来玩一玩吹气球游戏,老师先玩,请同窗们注意观看气球是如何发生转变的?(教师吹气球,学生发觉教师吹一次气球就变大一点,再吹又变大,让学生明白“扩大”的道理,接着教师又把吹大的气球慢慢放气,学生发觉气球又不断的变小,让学生明白“缩小”的道理。
)为后面的知识作好铺垫。
一、研究“两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转变,它们的积如何转变的规律。
1.研究问题,归纳规律。
(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怎么转变。
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觉了什么?你能依照每组算式的特点接下去再写两道算式吗?碰运气6×2= 8×125=6×20= 24×125=6×200= 72×125=组织小组交流。
归纳规律: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要乘几。
(2)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有怎么转变?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又发觉了什么?8×4= 25×160=40×4= 25×40=20×4= 25×10=引导学生归纳: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也要除以几。
(3)整体归纳规律。
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觉的两条规律归纳为一条?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2.验证规律1)先用积的转变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讲 等积变形
1、三角形的面积=
2
1
底边长 高;所以,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当底边相等时,高也相等;反之亦然。
2、当两个三角形高相等时,面积之比等于底边长之比。
3、当两个三角形的底边长相等时,面积之比等于高之比。
4、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5、底边之和等于平行四边形的一边,且高相等的所有三角形,面积之和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6、高之和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且分别以这条高的两边为底的所有三角形,面积之和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1、灵活运用三角形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2、掌握三角形的等积变形技巧
例1:如图,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1,其中AE=3AB,BD=2BC,三角形BDE 的面积是多少?
A B
E C
答案:三角形BDE 的面积是4 D 解析:连结CE.此时出现两个“同高”模型
因为AE=3AB ,所以AB:BE=1:2,所以三角形ABC 面积:三角形BCE 面积=1:2,三角形ABC 面积为1,所以三角形BCE 的面积为2,又因为BD=2BC ,所以BC:CD=1:1,所以三角形BCE 的面积:CDE 的面积=1:1,所以三角形CDE 的面积是2,所以三角形BDE 的面积是4.
例2: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CEFG ,且正方形ABCD 边长为10厘米,则图中三角形BDF 面积为多少平方厘米? F
E C 答案:50平方厘米
解析:连接CF.则C F ∥BD 。
则三角形BCD 与三角形BDF 就是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等积模型。
因为他们有一条公共的底边BD ,而他们的高的长度正好是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这个是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性质),所以这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
所以面积相等,而三角形BDC 的面积为10×10÷2=50(平方厘米)。
例3:图中三角形AOB 的面积为15平方厘米,线段OB 的长度为OD 的3倍,求梯形ABCD 的面积。
答案:80平方厘米
解析:三角形AOB 的面积为15平方厘米,OB:OD=3:1,所以三角形AOD 的面积为5平方厘米,而梯形中A D ∥BC,所以三角形ADC 与三角形ADB 是平行线间的等积模型,所以他们面积相等,而他们的重叠部分是三角形AOD ,所以都减去这部分之后就剩下三角形AOB 与三角形DOC,所以面积也相等,所以三角形DOC 的面积为15平方厘米。
同样因为OD:OB=1:3,所以
三角形DOC面积:三角形BOC的面积=1:3,所以三角形BOC的面积为45平方厘米。
所以梯形面积为15+15+5+45=80平方厘米。
例4:如下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直线CF交AB于E,交DA延长线于F,若三角形ADE 的面积为1,求三角形BEF的面积。
D A F 答案:1
解析:连接AC,因为D C∥AB,所以三角形ADE和三角形ACE的面积相等,这样把三角形ADE 的面积转化成求ACE的面积,又因为AF∥BC,所以三角形ABC的面积与三角形BCF的面积相等,而他们的重叠部分为三角形CBE的面积,所以都去掉它之后剩下的面积也相等,即三角形ACE与三角形BEF的面积相等。
所以三角形BEF的面积为与三角形ADE的面积也相等,即是1个单位。
例5:如图,三角形ABC中,AB是AD的5倍,AC是AE的3倍,如果三角形ADE的面积等于1,那么三角形ABC的面积是多少?
A
D
E
B C
答案:15
解析:连接BE。
因为AD:AB=1:5 ,所以三角形ADE的面积为1个单位,那么三角形ABE的面积为5个单位,因为AE:AC=1:3,所以三角形ABE的面积:三角形ABC的面积=1:3,所以三角形ABC的面积为:3×5=15.
例6: A E D
如图所示,长方形ABCD 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三角形CEF 的面积是32平方厘米,则OG 是多少厘米?
答案:4厘米
解析:作E H ⊥FG,三角形EFO 的面积=F O ×EH ÷2,三角形CFO 的面积=FO ×CG ÷2,而三角形CEF 的面积=三角形EFO 的面积+三角形CFO 的面积,即32= F O ×EH ÷2+ FO ×CG ÷2= FO ×(EH+CG)÷2=FO ×CD ÷2=FO ×8÷2,所以FO=32×2÷8=8(厘米),所以OG=12-8=4(厘米);
1、如图,在梯形ABCD 中,AC 与BD 是对角线,其交点O ,求证:△AOB 与△COD 面积相等.
证明:∵△ABC 与△DBC 等底等高, ∴S △ABC =S △DBC
又∵ S △AOB =S △ABC —S △BOC S △DOC =S △DBC —S △BOC ∴S △AOB =S △COD .
2、如图,已知在△ABC 中,BE=3AE ,CD=2AD .若△ADE 的面积为1平方厘米.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
答案:12(平方厘米).
3、如下图,在△ABC中,BD=2AD,AG=2CG,
BE=EF=FC=
答案:4/9
4、如右图,ABCD为平行四边形,EF平行AC,如果△ADE的面积为4平方厘米.求三角形CDF的面积.
答案:4(平方厘米).
5、如右图,四边形ABCD面积为1,且AB=AE,BC=BF,DC=CG,AD=DH.求四边形EFGH的面积.
答案:5(平方单位).
6、如右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直线CF交AB于E,交DA延长线于F,若S △ADE=1,求△BEF的面积.
答案:S △BEF =1.
1、如右图,AD DB =,AE EF FC ==,已知阴影部分面积为5平方厘米,ABC ∆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
2、图中三角形ABC 的面积是180平方厘米,D 是BC 的中点,AD 的长是AE 长的3倍,EF 的长是BF 长的3倍.那么三角形AEF 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C
B
3、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Y 是BD 的中点,Z 是DY 的中点,如果24AB =厘
米,8BC =厘米,求三角形ZCY 的面积.
A
B
C D
Z Y
4、如图,三角形ABC的面积是24,D、E和F分别是BC、AC和AD的中点.求三角形DEF的面积.
F E
D C
B
A
5、图中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6厘米和4厘米,则图中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6、右图是由大、小两个正方形组成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
A
(不用添加内容,也不做修改)
1、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50平方厘米,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如下图,长方形AFEB 和长方形FDCE 拼成了长方形ABCD ,长方形ABCD 的长是20,宽是12,则它内部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F B
A
3、图中的E 、F 、G 分别是正方形ABCD 三条边的三等分点,如果正方形的边长是12,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E G
C
B
4、在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ABCD 内任取一点P ,将正方形的一组对边二等分,另一组对边三等分,分别与P 点连接,求阴影部分面积.
5、如图,BD 长12厘米,DC 长4厘米,B 、C 和D
在
同一条直线上。
(1)求三角形ABD的面积是三角形ADC面积的多少倍?
(2)求三角形ABC的面积是三角形ADC面积的多少倍?
6、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4cm,3cm,那么阴影部分面积是多少?
7、如图,在三角形ABC中,8
BC 厘米,高是6厘米,E、F分别为AB和AC的中点,那么三角形EBF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A
F
E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