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和美术

合集下载

新建文件夹 (2)-4

新建文件夹 (2)-4

第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德莱塞作品的现实意义、罗曼·罗兰所倡导的进步的人道主义思想、贝克特等现代荒诞派艺术的特点、肖霍洛夫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毕加索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绘画掌握现代欧美文学和美术方面的主要成就(人物和代表作“对号入座”)能力训练过程方法归纳判断小说《美国的悲剧》主人公克莱德悲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朵夫》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等待戈多》具有哪些艺术特点?它展现了西方社会什么现象?鉴赏感知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描绘了怎样的场景?你对此有什么感想?《记忆的永恒》中那几块表有什么特别之处?你觉得达利要以此表达什么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唯物史观20世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物质繁荣,许多人被外部的物质所控制,内心空虚,物质和精神严重失衡,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极度的空虚感和焦虑感,这种不良情绪积淀到一定程度,便要找机会宣泄,荒诞派艺术就这样在现代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背景下产生了道德升华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人的各种心态有利己主义恶性膨胀的一面,必须引起警惕;但也有人道主义和追求进步的一面,其中奥斯特洛夫斯基和毕加索等人热爱祖国、提倡人道、维护正义的品格是值得人们尊崇的教学重点以德莱赛、罗曼·罗兰、贝克特、毕加索等人为代表的现代欧美文学和美术的主要成就教学难点对于荒诞派艺术的理解和评价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温故知新1.近代俄国哪一位文学家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你能说出他哪些代表作的题目?(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2.请在下列绘画作品和相关作者之间用线条连接起来:《蒙娜丽莎》达•芬奇《向日葵》《最后的晚餐》梵高3.教师导入: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都从文学、美术方面得到了反映。

进入现代以后,随着科技成就日新月异,政治经济发生重大变化。

论绘画与文学的关系

论绘画与文学的关系

聊城大学美术学院西方美术理论简史论文题目论绘画与文学的关系作者姓名谢可瑶指导教师姓名郝春燕学科专业美术学提交论文日期二 0 一五年五月论文编号 2012206824目录前言 (1)正文 (1)1.画家们与文学的关系 (1)1.1美术作品的灵感来源 (1)1.2文学与美术的相互影响 (1)2.绘画与文学表现形式上有一定的关系 (2)2.1现代主义观念下的绘画与文学 (2)2.2现代主义观念对绘画与文学的影响 (2)3.文学语言与绘画语言的联系 (2)3.1文学与语言 (2)3.2绘画与文学的不同 (3)4.绘画和文学意境相通 (3)4.1艺术的意境 (3)4.2创作中绘画与文学的联系 (3)5.绘画和文学的表现形式 (5)5.1绘画的表现形式 (5)5.2文学的表现形式 (5)6. 结论 (5)7. 参考文献 (6)摘要艺术是用一定的手段表现形象、传达感情的。

作为造型艺术的绘画和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都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在反映和表现现实生活的形式上,既存在差异,又相互融合,有着深层次的内在联系,具体表现在艺术语言的关联、表现手法的借鉴、诗画意境的相通三个方面。

关键词:绘画;文学;艺术语言;画家;表现形式;意境;AbstractArt is a certain means of showing the image, convey feelings. As the plastic arts of painting and literature as an artistic language, are derived to social reality, reflect and represent the form of real life, there are not only differences in, and mutual integration, deep inner link,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in Language Arts Association and the performance of method of reference, poetic conception three aspects of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other.Key words :Painting; literature; artistic language; painter; expression form; artistic conception;论绘画与文学的关系前言自古以来,无论中外,文学与艺术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

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
德莱塞(1871---1945)
思考:造成克来德悲剧的原因?
1、小说问世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美 国崇尚伪善的侈谈,并没有好好地培养青 年一代。当时实利主义流行,使青年人认 为,有了金钱便能占的一切。小说中所描 述的不仅仅是克莱德的悲剧,也是美国社 会的悲剧。
2、追求财富、贪图享受的虚荣心和利已 主义的恶性发展。
思考:造成克来德 悲剧的原因?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法国著名的现实主 义作家。出身中产 阶级家庭,代表作 有《群狼》、《丹 东》、《贝多芬 传》、《米开朗基 罗传》《托尔斯泰 传》等。1915年获 诺贝尔文学奖。
罗曼罗兰(1866---1944)
塑造了一个个人奋 斗的知识分子的形 象,反映了他们对 帝国主义时代德国、 法国黑暗腐朽社会 的反抗,以及他们 个人奋斗道路必然 失败的悲剧。
肖洛霍夫(1905---1984)
二、现代美术
画家 国别 代表作 画派毕加索 西班牙〈尔尼卡〉 立体画派 达利 西班牙
超现实主 记忆的永恒 义画派
二、现代美术
画家 国别 代表作 画派
毕加索 西班牙〈格尔尼卡〉 立体画派 达利 西班牙
超现实主 记忆的永恒 义画派
毕加索 格尔尼卡
记忆的永恒
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
一、文学名著 作家 国籍 作品 体裁
德莱塞 美国 《美国的悲剧》 长篇小说
罗曼罗兰
法国
《约翰克利斯朵夫》 长篇小说
贝克特 法国 《等待戈多》 荒诞剧
肖洛霍夫
奥斯特洛 夫斯基
苏联 《静静的顿河》长篇小说
苏联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长篇小说
一、文学名著 作家 国籍 作品 体裁
德莱塞 美国 《美国的悲剧》 长篇小说

绘画与文学结合的早期范例作品美术期末

绘画与文学结合的早期范例作品美术期末

绘画与文学结合的早期范例作品美术期末在中国文化史上,文学(尤其是诗歌)与绘画几乎历来就是密不可分,以种种方式联系在一起的。

所谓“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孔武仲:《东坡居士画怪石赋》),“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题王维《蓝田烟雨图》),都是讲的这种情形。

而西方文艺理论则比较强调文学与绘画的区别,莱辛说:“绘画凭线条和颜色,描绘那些同时并列于空间的物体……诗通过语言和声音,叙述那些持续于时间上的动作。

”(《拉奥孔》)也就是说,绘画是一门重在表现瞬间的空间艺术,文学是一门重在表现持续的时间艺术。

然而,事物发展的每一个瞬间形象,都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它必然有着承前和启后的作用,即既包含着过去的痕迹,也预示着未来的发展。

因此,一个画家只要能在他的作品中抓住某一“最富于孕育的顷刻”(莱辛:《拉奥孔》)加以描绘,往往就可以引起观赏者的联想和想象,从而获得对整个生活过程的全面认识和理解。

与绘画比较起来,文学作为语言艺术,更便于表现时空的延续性和立体性。

然而,如果从典型的角度来看,好的文学作品仍需要尽力去捕捉和提炼那“最富于孕育的顷刻”,以便在凝练中求丰富,含蓄中求深刻,创造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丰子恺是我国现代优秀的漫画家,又是著名的散文家。

作为一位画家,他“有非凡的能力把瞬间的感受抓住,经过提炼深化,把它永远保留在画幅上”(叶圣陶:《子恺的画?代序》),使人看了不得不引起深思。

作为一位散文家,他又借鉴自己丰富的绘画经验,特别注重对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瞬间的把握,以富有典型意义的画面来表达丰厚的思想内容。

同时,他在更高的程度上追求绘画与散文的结合,“我作漫画,感觉同写随笔一样。

不过或用线条,或用文字,表现工具不同而已”(《漫画创作二十年》)。

而一篇好的散文应当“兼有绘画的效果与文学的效果”(《绘画与文学》)。

他历来就是把散文与绘画看作一体,努力追求文画合一的艺术境界。

现代文学艺术和体育

现代文学艺术和体育

《乱世佳人》
《魂断蓝桥》 《泰坦尼克号》
苏联故事片。莫斯科电影制片 厂1979年摄制。1981年度奥斯卡最 佳外语片奖。影片的情节始于上个 世纪50年代终于70年代,影片 把两个时代进行了对比,着力表现 中年人的命运,描绘了这一代人的 心理状态,涉及了许多观众们普遍 关心的问题,如道德、幸福、人生 价值等等。
二战后通俗音乐主流是摇滚乐
20世纪50年代,猫王将乡
村音乐、布鲁斯音乐以及山地
摇滚乐融会贯通,形成鲜明个
性的独特曲风。他使摇滚乐在
世界范围的流行普及化,唱片
销售量超出一百亿张。单曲中
有56首全球销售量超出一百万
张。在美国创下18首冠军曲的
埃尔维斯·阿伦·普雷斯利 (猫王)
纪录。主演过33部电影。
披头士乐队 (The Beatles 甲壳虫乐队)
油画《阿维农的少女》 开创新的画派——立体主义绘画
《拿烟斗的男孩》创作于1905年,是毕加索“玫瑰时期”的代表作之 一。时年毕加索24岁。2004年5月5日,此画以一亿零四百一十六万美 元的天价拍卖,一举刷新1990年文森特·凡·高一幅画作8250万美元 的拍卖世界记录,成为目前世界上最昂贵的画。
童年时期 蓝色时期 玫瑰时期 立体主义时期 古典时期 超现实主义时期 蜕变时期 田园时期
反法西斯壁(油)画《格尔尼卡》(表现暴行、愤怒和死亡)
素描《和平鸽》(石板画)
1949年,毕加索为世界和平大会创作了素描《和平鸽》(石板 画),表达了世界人民爱好和平和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智利著名诗 人巴勃鲁·聂鲁达(Pablo Neruda 19O4~1973)把它叫做“和平 鸽”。“和平鸽”作为和平的象征,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
金刚2》、《2012》、《阿凡达》、《钢铁侠2》等一系列

文学艺术在电视舞台美术中的应用分析

文学艺术在电视舞台美术中的应用分析

文学艺术在电视舞台美术中的应用分析摘要 12世纪以来,世界文化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经历了各式各样的文学艺术学说和流派,不管是在戏剧、建筑、舞蹈、音乐、绘画等方面,还是电视舞台、舞台美术等方面,它们之间彼此影响,彼此渗透,从而形成了新的艺术观念和风格。

本文主要通过电视舞台美术概念的阐述,分析电视舞台美术发展的现状,从而探究文学艺术在电视舞台美术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文学艺术电视舞台美术舞美设计中图分类号:j813 文献标识码:a12世纪以来,世界文化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经历了各式各样的文学艺术学说和流派,不管是在戏剧、建筑、舞蹈、音乐、绘画等方面,还是电视舞台、舞台美术等方面,它们之间彼此影响,彼此渗透,从而形成了新的艺术观念和风格。

其中,在电视舞台领域,对于舞台美术艺术,文学艺术的熏陶对其影响很大,对于舞台美术的观念、思维以及形式都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一电视舞台美术的概念电视舞台美术是电视美术中的一个重要载体,它是承载着演员艺术活动的空间,是演员进行表演的主要场所。

舞台美术就是指从属于演员舞台演出的造型和布置艺术。

近年来,随着影视艺术的不断发展,电视舞台艺术逐渐成为人们视觉感受的重要艺术,从传统的形象思维为重点的艺术设计逐渐转变为立体展示为重点的艺术设计,电视舞台美术汇集了多种视觉艺术形式于一身,其将灯光、音响、道具、服装、化妆、绘景、装置等各种舞台职能融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剧中的环境,将舞台的视觉效果渲染得淋漓尽致。

然而,随着电视舞台美术的发展,电视舞台美术中逐渐渗透进文学艺术的元素,将电视舞台美术带入到现实的文学领域,充分展现出其文学性。

二电视舞台美术发展现状1 融合多种审美元素,逐渐走向多元化随着现代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以及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现代电视舞台美术更趋向于几何抽象美以及数理美,其开始注重探索的过程,注重创新在观众视觉中的重要性。

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电视舞台美术的立体构成、造型手段、光影肌理和空间科学的创造性运用,都强烈地显示出明显的艺术效果。

中国古代史、近代史、世界史目录及各科小标题

中国古代史、近代史、世界史目录及各科小标题

中国古代史(七上)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一.元谋人、北京人两个文化遗存( P1 )二.河姆渡和半坡的原始居民( P1 )三. 黄帝( P2 )第二单元国家的生产和社会的变革一.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P3 )二.西周分封制的实行(“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P3 )三.春秋战国(大变革时代:奴隶制瓦解, 封建制形成)的纷争( P4 )四.商鞅变法(战国时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性质: 封建制改革)( P4 )五.文字的演变( P5 )六.孔子(春秋晚期鲁国人, 思想家, 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P5 )七.百家争鸣(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P6)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一.秦统一六国(李白: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P7)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P7)三.汉武帝“大统一”在政治、思想方面的主要史实(P8)四.张赛通西域(P9)五.丝绸之路(P9)六.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P10)七.《史记》(P10)八.雕塑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主融洽一.江南经济的开发(P11)北魏孝文帝改革(性质: 封建制改革)(P11)中国古代史(七下)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一.贞观之治(P12)隋唐科举制(创于隋朝, 完善唐朝, 废除于明清末年, 历时1300多年)(P12)三.了解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史实, 认识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作用(P13)四. 了解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P13)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一.经济中心的南移(P14)二.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P14)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一.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P15)二.明朝君主集权的强化(P15)三.了解明清时期中外交往的史实, 感受中国人民的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P16)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P17)五.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P17)第四单元古代科学技术一.都江堰工程(P18)二.长城(P18)三.隋朝大运河(P18)四.赵州桥(P19)五.北京故宫(P19)六.医学(P19)七.宋应星的《天工开物》(P19)八.四大发明(P19)第五单元古代思想文化一.唐诗、宋词、明清小说(P20)二.《史记》《资治通鉴》(P20)三.书法、绘画、雕塑方面的主要成就(P21)中国近代史(八上)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一.鸦片战争(P23)二.第二次鸦片战争(P23)三.收复新疆(P23)四.甲午中日战争(P24)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P24)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一.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学习西方技术)(P25)二.戊戌变法(1898年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P25)三.辛亥革命(学西方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P26)四.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P26)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一.五四运动(P28)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P28)三.第一次国共合作(P29)四.黄埔军校的创建(P29)五.北伐胜利进军(P29)六.南昌起义(P29)七.井冈山会师(P29)八.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P30)九.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P30)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九一八事变(P31)二.西安事变(P31)三.七七事变(P31)四.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P32)五.南京大屠杀(P32)六.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战(P32)七.中共七大(P32)八.抗日战争的胜利(P33)九.抗战精神(P33)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重庆谈判(P34)二.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P34)三.三大战役-战略决战(P35)四.渡江战役和南京解放(P35)五.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P35)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一.张謇办实业(P36)二.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P36)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过程(P36)第七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詹天佑与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P37)二.魏源-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P37)三.科举制度的废除(P37)中国现代史(八下)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一.开国大典(P38)二.西藏和平解放(P39)三.土地改革(P39)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第一个五年计划(P40)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P40)三.三大改造(P40)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P40)五.十年建设中的模范人物(P41)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的历史转折(P41)二.改革开放(P42)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P43)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44)二.“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实践(P44)三.海峡两岸的交流(P45)第五单元外交成就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P47)二.万隆会议(P47)三.外交事业的发展(P47)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一.两弹一星(P48)二.袁隆平(P48)三.863计划(P48)世界古代史、近代史(九上)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一.人类的出现(P50)二.埃及金字塔(P50)三.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环境(P50)四.雅典的伯利克里改革(P50)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一.大化改新(P51)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P51)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P52)二.古老的文字(P52)三.世界三大宗教(P53)四.《荷马史诗》和《天方夜谭》(P54)五.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P54)第四单元步入近代一.文艺复兴-“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P54)二.新航路的开辟-世界一体化的开端(P55)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P56)四.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P56)五.法国大革命(1789-1794)和拿破仑(P57)六.“蒸汽时代”的到来(P58)第五单元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一.血腥的资本积累(P59)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一.《共产党宣言》(P60)二.巴黎公社(P60)三.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P60)四.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P61)五.日本明治维新(P62)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P62)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P63)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一.启蒙运动(P65)二.主要科学家及其成就(P65)三.世界的文化杰作(P65)世界现代史(九下)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搜索一.俄国十月革命(P67)二.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68)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P68)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一.一战后的世界格局(P69)二.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P70)三.罗斯福新政(P70)四.法西斯势力的猖獗(P71)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慕尼黑阴谋(P71)二. 绥靖政策(P72)三. 二战的全面爆发、扩大和进一步扩大(P72)四.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P72)五. 二战结束(P72)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一.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P73)二.欧洲联盟(P74)三.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P74)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一.赫鲁晓夫的改革(P75)二.苏联解体(P75)三.匈牙利改革(P75)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一.印巴分治(P76)二.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主权的回归(P76)三.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P76)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一.冷战政策(P77)二.美苏争霸(P77)三.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P78)四.世界经济的全球化(P79)第八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一.第三次科技革命(P79)二.现代文学和美术(P80)。

谈美术与文学的关系

谈美术与文学的关系

谈美术与文学的关系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自古以来,无论中外,文学与美术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蚊子还没出现的远古时期,人们就使用岩画的方式把生活的方方面面记录下来。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创作有个共同的主题,即维纳斯的形象。

画家波提切利的作品《维纳斯的诞生》与《春》,英国诗人斯宾塞笔下的《爱情小诗》与《祝婚曲》,都通过维纳斯这神圣与世俗之爱的爱神与美神的象征表达了新柏拉图主义哲学与基督教神学思想。

可见二者具有相通性。

即使美术与文学已经发展为两个独立的学科,但是我们也经常看到文学中的美术感”绘画文学”等说法。

一、含义(一)美术的含义美术是艺术的种类之一,它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映,是思想与艺术的结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准,它还指占据一定平面或空间、具有可视形象以供欣赏的艺术,也叫造型艺术、视觉艺术。

按照目的可分为两大类,即纯美术和工艺美术两类。

美术”这一名词始见于欧洲17世纪,也有人认为正式出现于18世纪中叶。

近代日本以汉字意译,五四运动前后传入中国,开始普遍应用。

它的划分有很多种,一般的包括四大门类:雕塑、绘画、设计、建筑。

现在有些学者把书法、摄影等归纳入这个门类。

其理念就是:让艺术融入生活,融入思维,融入灵魂,活在当下。

美术是艺术门类之一,即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头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

(二)文学的含义文学是承载语言的图形或符号,它是以语言文字作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

文学是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

鲁迅与西方表现主义美术

鲁迅与西方表现主义美术

鲁迅与西方表现主义美术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文学创作和思想探索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鲁迅的生活和创作也受到了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其中尤以西方表现主义美术为甚。

本文将探讨鲁迅与西方表现主义美术的交集,分析鲁迅在西方表现主义美术影响下的思想探索和文学创作,并阐述其重要性和影响。

鲁迅生活的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和文化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

西方现代文化思潮的涌入,使得中国文学和艺术出现了新的变化。

西方表现主义美术作为当时的一个重要流派,对鲁迅的创作和生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西方表现主义美术强调个性表达和情感宣泄,这使得鲁迅开始对传统的思想和文化进行反思。

他深入剖析了封建礼教对社会个体的束缚,呼吁人们打破传统的束缚,追求个性和自由。

这种思想探索在鲁迅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如《狂人日记》、《呐喊》等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对个性和自由的追求者。

在文学创作上,鲁迅的作品也受到了西方表现主义美术的影响。

他的文学风格独特,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表达力。

在艺术手法上,鲁迅借鉴了西方表现主义美术的某些元素,如扭曲、变形、夸张等,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在《阿Q正传》中,鲁迅通过夸大阿Q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以及采用讽刺和幽默的手法,成功塑造了一个具有深刻社会批判意味的人物形象。

这种创作手法上的借鉴,使得鲁迅的作品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效果和社会意义。

鲁迅与西方表现主义美术的交集,不仅体现在他对西方现代文化的接受和借鉴上,更体现在他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上。

鲁迅的思想探索和文学创作,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研究中国现代文化和西方表现主义美术的重要课题。

鲁迅在西方表现主义美术影响下所进行的思想探索和文学创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和研究中国现代文化的宝贵视角。

他的作品所蕴含的深刻社会批判意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当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鲁迅已经离世多年,但他的作品和精神仍然在激励着我们不断反思和进取。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八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教学课件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八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教学课件人教版
20
20世纪文学名著
国别
文学作品
作家

《美国的悲剧》
德莱塞
法 《约翰·克里斯夫》

《等待戈多》
罗曼·罗兰 贝克特

《静静的顿河》
肖洛霍夫
苏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21
二 、现代美术 毕 加 索
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 政治人物,会经常关 心悲欢离合的灾情, 并从各方面做出反应。 他怎么能不关心别人, 怎么能以逃避现实的 冷漠态度而使自己同 你的那么丰富的生活 隔离起来呢?不,绘 画并不是为了装饰住 宅而创作的,它是抵 抗和打击敌人的一个 武器。
11
法 国 现 实 主 义 作 家 罗 曼
罗 兰
12
·
罗曼·罗兰通过《约翰·克里斯夫》表达 了什么样的思想?
对于不逢迎时好,敢于反抗暴虐和非正义的 约翰·克里斯朵夫给予了人道主义的同情
歌颂诚恳朴实的人生态度,揭露资本主义社 会对人才的压制
13
贝克特(1906—1989), 爱尔兰著名作家、评论 家和剧作家,诺贝尔文 学奖获得者(1969年)。 他兼用法语和英语写作, 他之所以成名或许主要 在于剧本,特别是《等 待戈多》(1952年)。
老年毕加索
26
素描《和平鸽》(石板画)
27
1949年,毕加索为世界和平大会创作了 素描《和平鸽》(石板画),表达了世界人 民爱好和平和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智利著 名诗人巴勃鲁·聂鲁达(Pablo Neruda 19O4-1973)把它叫做“和平鸽”。“和平鸽 ”作为和平的象征,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
4
一、文学名著
德莱塞是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
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作品贴近广大 人民的生活,诚实、大胆、充满了生 活的激情。《嘉莉妹妹》真实再现了 当时美国社会,而《美国的悲剧》则 是德莱赛成就最高的作品,使人们清 晰地看到了美国社会的真实情况, “至今依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

创意教案:如何将现代文学与美术融合

创意教案:如何将现代文学与美术融合

创意教案:如何将现代文学与美术融合在当今社会,文学和美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学让我们能够理解人性,感受人间真情,而美术则让我们感受到美的本质和审美价值。

在这个教案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将现代文学与美术相融合,从而创作出独特的艺术品,展现出创意、美感、思想和艺术上的丰富多彩。

一、了解现代文学和美术在开展具体教学之前,我们需要了解现代文学和美术各自的特点。

现代文学是指从19世纪初期到现在的文学。

这个阶段是文学史上一个显著的转折点,前期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为主,后期则以新现实主义和意识流为主;而美术则是指大约在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艺术。

这个阶段的美术作品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包括抽象艺术、现代主义等多种流派。

二、创作想法在前期的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现代文学作品,如《1984》、《麦田里的守望者》、《地下铁》等,了解现代文学作品所描写的时代背景和哲学思想。

还可以了解现代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抽象艺术、现代主义等。

基础上,我们可以结合文学和美术,创作出独特的艺术品。

例如,可以将现代文学创作中的元素和意识流,融入美术作品当中,通过线条、颜色和画面的表现,呈现出现代文学作品所表达的特定情感和主题。

同时,也可以通过裁剪、分层等手法,用现代的艺术手法对文学作品进行再构建,呈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深度。

三、教学步骤1. 学生阅读现代文学作品,结合美术创作思路,构思创作项目;2. 学生进行手绘、水彩等美术创作,创作出具有现代文学元素的美术作品;3. 学生进行文学表达的裁剪、分层等工作,将文学作品转化为美术形式;4. 学生将文学元素和美术作品作为素材,进行电脑二次创作,生成完整的艺术品。

四、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创意评估:评估学生个人或团队的创意质量、以及文学和美术元素的融合度;2. 美感评估:评估美术作品的审美效果、绘画技巧、画面效果等;3. 思想评估:评估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深度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程度。

现代主义艺术

现代主义艺术

与古典美术相比,现代美术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性: 一,抛弃技术性:放弃了古典美术记录客观事物的功能;
二,抛弃了文学性:放弃了文学性质的叙事性和文学意义;
三,抛弃主题性:可以作为纯视觉形式而独立存在; 四,抛弃猜谜性:
第二节 现代美术的基本特征

从模仿再现走向主观精神表现: 强调主观精神的表现,着力于表现强烈的自我心灵感受, 强调于潜意识的客观描绘,把传统的重视模仿再现真实 的客观对象放到次要的位置,充分表现现代美术表现心 灵真实的特征;
“后印象派”被用于泛指印象主义之后在观念和实践 上与印象主义相左的艺术潮流。代表画家有塞尚、高更、 凡高。受印象主义的影响,但又不满足于印象主义的法则。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艺术表现的本质。后印象主义画家 们的艺术探索和追求从本质上说是对印象主义的否定。
三: 纳比派
纳比派,法国的艺术社团。始于1888年,是画家高更与 塞律希埃两人某次会谈的结果。1891年出现于巴黎,其主 要成员是巴黎朱利安美术学院的学生。纳比在希伯来语中意 为先知或神秘的启示,取此名称的基本点旨在表明其信念、 创作思想同宗教的密切联系。这是一个为期很短的艺术运 动,主要参加者是法国的画家和雕塑家。纳比派的主要理论 家德尼,将纳比派的特色归纳为两种变形的理论:“客观的 变形,它基于纯美学,装饰概念,以及色彩和构图的技术要 素;再就是主观的变形,它使画家个人的灵感得以发 挥。。。”
美的标准多样化: 以塞尚为代表的后印象派发现,用传统的统一的真实与 优美的审美标准已经不能满足于主观感受的表达,真实 固然感人,心冷也很具有感染力,优美能使人愉悦,丑 陋同样具有震撼力;




现代美术的价值在于发现和创造: 不在拘泥于模仿现实,而是在艺术观念、艺术表现手段、 艺术语言等领域探索创造,大胆创新,打破美术与美术, 美术与其它学科间的界限; 现代艺术过程化: 艺术家越来越看重艺术的创作过程以及过程所得到的感 受和体验; 现代艺术生活化:艺术就是生活本身

现代美术总结(优秀5篇)

现代美术总结(优秀5篇)

现代美术总结(优秀5篇)现代美术总结篇1现代美术是一门涵盖了多种艺术形式和风格的综合性艺术,它以独特的视觉语言和表现手法,展示了对现实和抽象世界的探索和表达。

现代美术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批判的象征。

现代美术的形式和风格多样,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影视、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

这些艺术形式在现代美术中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融合,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

例如,在当代艺术中,艺术家们会将绘画、雕塑、影像、声音等多种元素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更加复杂和多元化的艺术作品。

现代美术的创作手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艺术家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而是运用各种新兴的技术和媒介进行创作。

例如,数字艺术、交互艺术、环保艺术等都是现代美术中的新兴分支。

现代美术的社会功能和批判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艺术家们通过现代美术作品表达对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看法和反思。

例如,在当代艺术中,艺术家们经常通过作品探讨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文化问题等,从而引发观众的思考和讨论。

综上所述,现代美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和风格的融合,新兴技术和媒介的运用,以及加强的社会功能和批判性,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并表达了艺术家们对现实和抽象世界的探索和表达。

现代美术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批判的象征。

现代美术总结篇2现代美术是一个涵盖了多种艺术形式和风格的领域,包括绘画、雕塑、建筑、摄影等。

它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洲,当时正值工业革命和城市化的发展,人们对传统艺术形式感到厌倦,开始寻求新的表达方式和主题。

现代美术的特点是创新和实验。

艺术家们不断探索新的材料、技术和媒介,试图打破传统艺术的界限。

他们关注社会和人类的问题,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元素融入到艺术作品中。

现代美术强调个性和主观性,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和体验,同时也关注社会和环境问题。

现代美术的主要流派包括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极简主义、超现实主义等。

美术与文学的结合

美术与文学的结合

XX
PART 05
美术与文学结合在社会生 活中应用
REPORTING
广告宣传中美术与文学结合策略
1 2 3
视觉冲击力与语言感染力的结合
通过美术设计创造引人注目的视觉效果,同时运 用文学手法撰写富有感染力的广告文案,使广告 更具吸引力。
情感共鸣与品牌形象的塑造
借助美术与文学的结合,将广告中的情感元素与 品牌形象相融合,使消费者在情感共鸣中对品牌 产生深刻印象。
未来发展方向及创新点预测
跨学科人才培养
未来美术与文学的结合将 更加注重跨学科人才的培 养,打破学科界限,促进 艺术创新。
新媒体技术应用
利用新媒体技术,如虚拟 现实、增强现实等,为美 术与文学的结合提供新的 创作平台和表现形式。
社会议题关注
结合社会议题和时代背景 ,创作具有深刻内涵和广 泛影响力的美术与文学作 品。

情景交融
将场景描绘与人物形象塑造相结 合,通过环境氛围的渲染来烘托 人物性格和情感,达到情景交融
的艺术效果。
色彩运用及视觉效果呈现
色彩象征意义
在文学作品中,色彩往往被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如红色代表热情 、蓝色代表忧郁等,通过色彩的运用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色彩搭配与对比
通过巧妙的色彩搭配和对比,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从而增强作品 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01
02
03
多元化表现形式
美术与文学的结合将趋向 于更多元化的表现形式, 包括跨媒介、跨艺术门类 的创作实践。
情感与审美共鸣
两者结合的作品将更加注 重情感表达和审美体验, 通过视觉与文字的互补, 引发观众和读者的共鸣。
文化传承与创新
结合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 审美观念,美术与文学将 在传承与创新中找到新的 平衡点。

现代文学和美术(课件1)

现代文学和美术(课件1)
1、毕加索和《格尔尼卡》
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
2、达利和《记忆的永恒》
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
毕加索(1881—1973)
毕加索是最有影响的西班牙艺术家。其艺术富有
创造性,作品数量惊人,风格技巧多样化(油画、 素描、雕塑、拼贴、陶瓷及其他)。1937年为抗议 德国纳粹空军滥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人故都格尔尼 卡,创作了巨幅油画《格尔尼卡》。他画的《和平 鸽》被1949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用作会徽。 1973年4月8日,毕加索在法国小城穆然去世,享年 92岁。他一生共创作作品包括:油画 1885 幅,素 描 7089 幅,版画 20000 幅,平版画 6121 幅, 总计近 37000 件。 他的私人收藏品,包括他本人 和朋友的作品,都捐赠给法国政府,法国政府在巴 黎建有毕加索博物馆,供人参观。
第18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
一、现代文学
1、德莱塞和《美国的悲剧》
他既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中第一位杰 出的作家,也是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
2、罗曼•罗兰和《约翰•克利斯朵夫》
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
3、贝克特和《等待戈多》
荒诞派戏剧,以不明确主题,令人回味
西奥多· 德莱塞(1871—1945),20世纪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
罗曼· 代表作《约翰· 罗兰 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
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 这部巨著共10卷,以主人公约翰· 克利斯朵夫的生平 为主线,描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成长、奋斗和终告 失败,同时对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的 社会现实,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实写照,控诉了资本 主义社会对艺术的摧残。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 乐。每卷都是一个有着不同乐思、情绪和节奏的乐 章。由《约翰· 克利斯朵夫》始,罗曼· 罗兰开创了 一种独特的小说风格。该巨著获得1913年法兰西学 士院文学奖,1915年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

最新20世纪西方现代派绘画美术

最新20世纪西方现代派绘画美术
翌年当“笼子”里的“野兽”倾巢而出,举行一个接一个 惊人的展览时,野兽主义则已是影响巨增,势头高涨了。
《红色的和谐》在这里画家所要表现的是一种线 条、色彩的组合,所有一切都图案化、平面化 了,强烈的装饰风格体现了画家的追求,使欣 赏者在纯洁与宁静中得以满足。
马蒂斯 《舞蹈》 法国
——野兽派
返回
《舞蹈》创作于1909-1910年,马蒂斯在创作 时,把模特儿带到地中海岸边,他认为这件作品 跟地中海给他的喜悦情绪紧密相连,画中背景的 蓝色,寓意着仲夏八月南方蔚蓝的天空,一大片 绿色让人想起翠的绿地,人物的朱砂色则象征着 地中海人健康的棕色身体。在这幅狂野奔放的画 面上,舞蹈者似乎被某种粗犷而原始的强大节奏 所控制,他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扭动着身 躯,四肢疯狂的舞动着。
野兽派 表现主义 立体主义
未来主义 抽象主义 抽象表现主义 超现实主义 达达主义
返回
野兽派
1、现代主义首见于野兽主义作品,野兽派 是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的一个现代绘 画潮流。因风格狂野、艺术语言夸张、变 形而颇有表现力,被戏称作“野兽”。
2、绘画特点:热衷于运用鲜艳、浓重的色 彩(往往直接从颜料管中挤出颜料),以 直率、粗放的笔法(不顾对象的体积和明 暗,用纯色来代替透视),创造强烈的画 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倾向, 表现感情是野兽主义画家的宗旨。
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画面没有传统西方
绘画的透视法造成的三维空间错觉。背景与画面
的主题交互穿插,让立体主义的画面创造出一个
二维空间的绘画特色。
返回毕加索 西班牙源自《奥尔塔•德埃布罗的工厂》
返回
——立体主义
毕 加 索
《 吉 他 》
——
立 体 主

文学流派知识:讲述现代主义文学对美术、音乐等艺术领域的影响

文学流派知识:讲述现代主义文学对美术、音乐等艺术领域的影响

文学流派知识:讲述现代主义文学对美术、音乐等艺术领域的影响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文学革命运动,通过对传统文学形式的挑战和拓展,创造出新的文学形式和表现手法。

这些新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不仅对文学领域产生了影响,同时还影响了美术、音乐等艺术领域。

在美术领域,现代主义文学为表现主义和抽象主义的兴起提供了基础。

表现主义强调思想、情感和个人体验的表现,注重用形式表达思想,破除传统艺术的规矩束缚。

抽象主义则强调表现形式和色彩,追求自由、非现实和抽象的表现方式,打破传统绘画形式的限制。

现代主义文学的移情和象征主义手法,使抽象主义和表现主义在艺术界中广泛流行。

美术家如康定斯基、阿诺德·舒伯尔、毕加索等便是现代主义美术的代表。

在音乐领域,现代主义文学影响较大的是音乐形式的变革。

现代主义文学强调弱化故事性,强调独立的或部分的情感表现,创造音乐形式的自由性与变革。

此外,音乐家们尝试在音乐作品中引用或借鉴现代主义文学的手法,比如在音乐中加入语言、声音效果和解构等元素。

这些音乐作品有的对乐器的演奏方式和音色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勋伯格和斯特拉文斯基等现代派作曲家。

在电影领域,现代主义文学对电影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叙事形式的挑战和创新。

现代主义文学首先让观众意识到叙事本身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

这种认识激发了电影人对叙事方式的探究和挑战,进而创造出了一些非传统的、甚至难以理解的叙事方式。

比如德国导演弗里茨·朗的电影《潘多拉的盒子》,在电影中强调了一种错综复杂的叙事方式,将故事分成许多不同的片段,通过交叉组合来重新讲述整个故事。

总的来说,现代主义文学的出现和发展对美术、音乐和电影等艺术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

正是在这种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挑战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表现和表达方式,让这些艺术形式更加自由和多样化。

就像现代主义文学家詹姆斯·乔伊斯所说,文学只有在盒子外才有未知的东西,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就是这种“盒子外”的一种尝试和开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现代欧美文学和美术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美国作家德莱塞的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剧本《等待戈多》、现代派艺术、毕加索及其《格尔尼卡》。

2.能力目标
通过总结造成克莱德悲剧的原因,锻炼学生概括及记课堂笔记的能力。

通过提供有关罗曼·罗兰的材料,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判断的能力。

通过对《格尔尼卡》的介绍,提高学生鉴赏和分析现代美术作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美国的悲剧》的学习,使学生从克莱德悲剧中找到对自己人生发展的警示。

通过《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学习,使学生试着了解罗曼·罗兰所倡导的进步的人道主义思想。

从《等待戈多》学习中学会正确评价现代荒诞派艺术的成就。

从毕加索的学习中理解艺术家的成功离不开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德莱塞及其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法国剧作家贝克特的剧本《等待戈多》;毕加索及其《格尔尼卡》。

教学难点:“荒诞”是现代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这种形式在本课《等待戈多》和达利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如何评价荒诞派艺术是理解本课的一个关键,对学生来讲也是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都从文学、美术方面得到了反映。

进入现代以后,随着科技成就日新月异,政治经济发生重大变化。

所有这一切,也导致了一批杰出的文学美术作品问世。

讲授新课: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课文介绍了20世纪欧美文学哪些名著
2.小说《美国的悲剧》主人公克莱德悲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罗曼8226;罗兰通过《约翰8226;克里斯朵夫》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4.《等待戈多》具有哪些艺术特点?它展现了西方社会什么现象?
5.20世纪的苏联有哪两位著名文学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什么?
6.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描绘了怎样的场景?你对此有什么感想?
7.《记忆的永恒》中那几块表有什么特别之处?你觉得达利要以此表达什么思想?
(课件演示相关图表,辅导学生阅读和解答,教师讲评,分层解析、归纳概括)
一、文学名著
教师:课文介绍了20世纪欧美文学哪些名著?
国别文学作品作家
美《美国的悲剧》德莱塞
法《约翰·克里斯朵夫》罗曼·罗兰
法《等待戈多》贝克特
苏《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
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教师:小说《美国的悲剧》主人公克莱德悲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小说问世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实利主义,使青年人认为,有了金钱便能占有一切,包括美色在内。

于是,追求财富、贪图享受的虚荣心和利己主义恶性发展,克莱德终于走向自我毁灭之路。

小说揭示了利己主义恶性膨胀的严重后果,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美国生活方式对人的普遍的罪恶性腐蚀毒害作用。

小说中所描述的不仅是克莱德的悲剧,也是美国的悲剧。

德莱塞和《美国的悲剧》
教师:罗曼8226;罗兰通过《约翰8226;克里斯朵夫》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讨论后,教师归纳:
A.对于不愿意逢迎时好,敢于反抗暴虐和非正义的音乐家约翰8226;克里斯朵夫给与了人道主义的同情
B.歌颂诚恳朴实的人生态度,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才的压抑
罗曼8226;罗兰的《约翰8226;克里斯朵夫》贝克特
教师:《等待戈多》具有哪些艺术特点?它展现了西方社会什么现象?
学生阅读体会,教师启发点拨
A.艺术特点:用怪异、离奇、荒诞的内容和形式去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控制
B.社会现象:剧中人物无聊的动作和对白都反映出资本主义世界普通人精神上空虚,对生活无望和麻木,渐已丧失独立、健全的人格,处境尴尬难堪;剧本“等待”的情节也反映了在冷漠的西方世界中,人们十分需要精神寄托。

教师:“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这句话出自何处?有什么教育意义?
A.出处:这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说的。

B.教育意义:青年人应当具备强烈的事业心,珍惜大好年华,争取有所作为。

二、现代美术
教师让学生看一段资料:
毕加索说过:“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政治人物,会经常关心悲欢离合的灾情,并从各方面做出反应。

他怎么能不关心别人,怎么能以一种逃避现实的冷漠态度而使自己同你的那么丰富的生活隔离起来呢?不,绘画并不是为了装饰住宅而创作的,它是抵抗和打击敌人的一个武器。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A.他有哪一件作品最能体现这些思想?
《格尔尼卡》
B.这幅画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此画描绘了纳粹德国空军在1937年4月26日轰炸西班牙城镇格尔尼卡后的惨状。

图中的马在濒死前前蹄抖动着,试图重新站起来,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这匹马是不可屈服的人民的象征。

躺在地上手握断剑的受伤战士,表达了人民的复仇决心和决战到底的气慨。

一位母亲抱着被炸死的儿子,仰望天空,以愤怒的目光注视着罪恶的法西斯飞机。

这幅油画表现了作者对法西斯罪行的控诉,也歌颂了人民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C.你对此有什么感想?
毕加索十分重视艺术的社会意义,他把自己在严酷的社会现实面前产生的思想觉悟用画作传达给了人们,引起了强烈、广泛而持久的共鸣。

毕加索具有热爱祖国、提倡人道、维护正
义的崇高品格,才能够取得这么高的艺术成就。

《格尔尼卡》
《记忆的永恒》达利
教师:《记忆的永恒》中那几块表有什么特别之处?你觉得达利要以此表达什么思想?A.特别之处:那几只表从玻璃和金属的硬质变成可以随意弯曲和折叠的软质。

它们有的挂在树上,有的搭在平台上,还有一只竟然披在了怪物的身上。

B.表达思想:这些钟表在漫长的时间中已经走得疲惫不堪,终于松垮下来,变软了。

作品勾画了一个产生错觉的世界,是20世纪西方精神世界的一个缩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