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的顺序结构说课稿

合集下载

说课基本程序与要求

说课基本程序与要求

说课基本程序与要求说课时,说课教师应报告课题,说明本课题选自哪一版本的教材、在教材中处于哪一册、哪一课时。

说课的主要内容按顺序介绍如下: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学哪些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是前面所学哪些知识的应用,又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哪些知识的基础,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如何。

在学生的知识能力方面有哪些作用,对将来的学习有什么影响等。

2.教材处理:根据课堂教学需要,不盲目地依赖教材而循规蹈矩,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授课顺序调整和补充,以纵横知识联系,降低学生认知难度。

把有关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观点等用书画文字等形式加工整理,转化为导向式的教学活动。

教材处理的目的是使学生容易接受、融会贯通,体现教师熟悉教材的程度,把握教材的能力。

3.重点难点:指出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确定重点和难点的依据。

4.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包括①知识目标、②能力目标、③德育目标。

要阐述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二、说教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参观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等;近年来随着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了情境教学法(发现法)、启发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①教学任务,②教学内容,③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发展水平。

选择教学方法不要局限于某种方法,要灵活多样,对症下药,一把钥匙一把锁。

使学生灵活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要说明通过什么途径有效地运用这些教学方法,要达到什么效果。

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说学法:阐述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怎样让学生进入角色充当课堂教学的主体,怎样帮助学生自觉、生动地进行思维活动。

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掌握了学习方法,既培养了能力又发展了智力。

四、说教学程序:说教学程序是说课中最重要的环节。

1.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温故知新式、提问式、谈话式等都是巧妙的方法。

c++-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c++-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c++-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C++是一种功能强大的编程语言,它支持顺序结构程序设计,这
意味着程序按照代码的顺序逐行执行。

在C++中,顺序结构程序设
计是基本的编程范例之一,它允许程序员按照自己的意愿编写代码,从而实现所需的功能。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关键在于控制程序的执行顺序。

当编写
C++程序时,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定义变量、执行算术运算、调
用函数等。

这些操作将按照代码的书写顺序依次执行,每一步的结
果都会影响到下一步的执行。

在实际的C++编程中,我们可以利用顺序结构来解决各种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来计算两个数的和,首先定义
两个变量存储这两个数,然后进行加法运算,最后输出结果。

这个
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例子。

另外,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也可以与其他控制结构相结合,比如
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从而实现更加复杂的功能。

这些结构可以帮
助我们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执行路径或者重复执行某段代码,从而增强程序的灵活性和功能性。

总之,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是C++编程中的基础,它允许程序员按照自己的意愿编写代码,自由地控制程序的执行顺序,从而实现各种不同的功能。

掌握好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对于学习和应用C++编程语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程序框图》说课稿 .doc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程序框图》说课稿 .doc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程序框图》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叫***,来自**。

我说课的题目是《程序框图》,内容选自于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课时安排为三个课时,本节课内容为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四大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通过上节学习我们知道,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在我们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时候,首先我们要设计计算机程序,在设计计算机程序时我们首先要画出程序运行的流程图,使整个程序的执行过程直观化,使抽象的问题十分清晰和具体。

有了这个流程图,再去设计程序就有了依据,从而就可以把整个程序用机器语言表述出来,因此程序框图是我们设计程序的基本和开端,也是使用计算机处理问题前的一个必要的步骤。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程序框图的基本概念、基本图形符号和3种基本逻辑结构难点: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正确地画出程序框图。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序框图的概念;会用通用的图形符号表示算法,掌握算法的三个基本逻辑结构;掌握画程序框图的基本规则,能正确画出程序框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灵活、正确地画程序框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我们对程序框图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掌握算法语言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明确程序框图的基本要求;认识到学习程序框图是我们学习计算机的一个基本步骤,也是我们学习计算机语言的必经之路。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论证、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体现在计算机和图形计算器的使用,利用它们来演示程序的设计过程,让学生们能很清楚直观地看到整个经过,并激起他们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分析1.复习回顾,导入新课(约5分钟)回顾前面我们如何用自然语言来描述算法,然后向学生们提出问题: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有什么缺陷性?是不是不够直观清楚地让我们看到整个算法的程序和步骤?我们平时一般为了能让一个过程呈现得更加直观,我们一般会选择如何解决?解决方法就是作图。

教师资格面试说课流程说课技巧及说课案例

教师资格面试说课流程说课技巧及说课案例

大体流程:1、抽签2、定题目3、10~30min准备时间4、开讲什么叫说课呢?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

我们在说课实践中认识到,这个定义是不全面的。

根据我们的理解,说课既可以是针对具体课题的,也可以是针对一个观点或一个问题的。

所以我们认为,说课就是教师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

说得简单点,说课其实就是说说你是怎么教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教。

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技巧面试分为说课和考官提问两部分考试之前会给你一个说课范围,一般就是高中的教材,你可以把范围内所有的篇目都准备一下,如果没有什么教学经验的话,可以查看一下有关教学网站,网上有很多教案或说课稿的。

关于怎么说课,网上也很多的。

在我的经验来看,有一些要点:首先,说课和试讲不一样,试讲面对的是学生,说课面对的是教学专家,也就是说你是面对专家老师把你的教学思路讲出来,而不是像上课一样面面俱到,千万不要把专家当成学生。

说课的内容一般包含教学目标,一般一课有两三个目标就可以了,不要太多;教学重点和难点,也是两三个可以了;教学用具;教学步骤,教学步骤是重点,你要把你所设计的所有步骤都说出来,就是说一个思路,怎么上,另外,说完一个步骤之后还要说一下为什么要安排这个步骤,也就是为什么这么上,在这里可以顺便说下你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最后是把你的板书说一下,不需要把你的板书全都写在黑板上的,只要写一个标题什么的,然后就说出来,告诉底下的老师,你在黑板上的每一个区域要写什么就可以了,另外也是让老师看看你的字是什么样的。

说课的话主要是考查你的思路,还有你的表达能力,所以还有一些地方要注意的,一个是你的口齿要清楚,声音要响亮,语速不要太快,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和在座的专家老师有目光的交流,不要一直盯着说课稿或教材。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3课 顺序结构动起来(教案)docx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3课 顺序结构动起来(教案)docx

顺序结构动起来一、教学目标1.理解顺序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程序设计中的作用。

2.掌握在仿真机器人平台上编写和运行直行程序的方法。

3.学会调整程序参数以改变机器人的行为。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激发学生对编程和机器人技术的兴趣,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顺序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在仿真机器人平台上编写和运行直行程序的方法。

调整程序参数以改变机器人行为的技巧。

教学难点:理解顺序结构的执行流程和逻辑顺序。

准确调整程序参数以实现预期效果。

三、教学准备安装有仿真机器人平台的计算机教室。

顺序结构的相关教学资料、案例和图片。

机器人直行程序的示例代码和参数设置指南。

学生分组名单,每组配备一名小组长负责协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实例(如制作一杯果汁的步骤)引出顺序结构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事情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必要性。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机器人的动作是否也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执行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顺序结构动起来。

(二)新课讲解1.顺序结构基础(1)详细讲解顺序结构的概念: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程序结构,它按照代码的先后顺序,自上而下地逐条执行程序中的语句。

(2)通过流程图展示顺序结构的执行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认识。

(3)强调顺序结构在程序设计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直行程序与顺序结构(1)介绍直行程序的基本功能:使机器人按照指定的方向和速度直线行驶。

(2)演示在仿真机器人平台上编写直行程序的过程:选择直行模块、设置参数(速度、时间等)、搭建程序框架。

(3)讲解如何将顺序结构应用于直行程序中:按照预设的顺序依次执行各个模块,确保机器人能够按照预期进行直线行驶。

(4)强调在编写程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参数的合理设置、模块的正确连接等。

3.运行程序与调整参数(1)演示如何在仿真机器人平台上运行直行程序,并观察机器人的行为表现。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说课稿(正式)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说课稿(正式)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说课稿,通过此篇说课稿,可以让你掌握说课稿的基本结构,把握说课稿的重难点!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来自梓潼县第一高级职业中学,至今已工作十五年,主要从事计算机和电子专业的专业课教学我说课的题目是“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板书),下面我从该课的设计理念,教材分析、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七个方面来说明本课,请各位专家多提珍贵意见。

一、教材分析《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是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下册第二章第七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分2 课时。

学生刚刚学习了顺序结构程序及分支结构程序,对程序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众所周知,无论多么复杂的程序都可以分解为顺序、选择、循环这三种基本结构,因此本节内容的学习效果将影响到今后编程编写的学习以及编程习惯和态度的培养。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掌握计数循环语名格式和功能(2)掌握条件循环语名格式和功能(3)了解多重循环的结构。

(4)会画循环结构的流程图。

(5)学会用循环语句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过程和方法(1) 经历实践、分析、归纳,掌握循环语句的格式和功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运用半成品加工策略,完善程序,发展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及严谨的学习态度。

2、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循环语句的格式和功能难点:提高学生运用循环语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通过投影,教师精讲,学生练习实践、合作探索、师生互动的方式。

三、学情分析对同学来说,还是刚刚接触程序设计,已学习了顺序程序设计和分支程序设计,学生对于程序设计的知识还是相对匮乏的。

因此,在学习设计的过程中,应弱化对于某一编程语言的学习,应更注重学生编程思想的培养。

在让学生实践的环节,让学生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想象,让学生与教学的进度同步进行,最后能够较好的理解程序的基本结构这一思想,并能较为系统地了解算法分析的普通过程。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整体设计教学分析用自然语言表示的算法步骤有明确的顺序性,但是对于在一定条件下才会被执行的步骤,以及在一定条件下会被重复执行的步骤,自然语言的表示就显得困难,而且不直观、不准确.因此,本节有必要探究使算法表达得更加直观、准确的方法.程序框图用图形的方式表达算法,使算法的结构更清楚、步骤更直观也更精确.为了更好地学好程序框图,我们需要掌握程序框的功能和作用,需要熟练掌握三种基本逻辑结构.三维目标1.熟悉各种程序框及流程线的功能和作用.2.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3.通过比较体会程序框图的直观性、准确性.重点难点数学重点:程序框图的画法.数学难点:程序框图的画法.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程序框图及顺序结构导入新课思路1(情境导入)我们都喜欢外出旅游,优美的风景美不胜收,如果迷了路就不好玩了,问路有时还听不明白,真是急死人,有的同学说买张旅游图不就好了吗,所以外出旅游先要准备好旅游图.旅游图看起来直观、准确,本节将探究使算法表达得更加直观、准确的方法.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程序框图.思路2(直接导入)用自然语言表示的算法步骤有明确的顺序性,但是对于在一定条件下才会被执行的步骤,以及在一定条件下会被重复执行的步骤,自然语言的表示就显得困难,而且不直观、不准确.因此,本节有必要探究使算法表达得更加直观、准确的方法.今天开始学习程序框图. 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1)什么是程序框图?(2)说出终端框(起止框)的图形符号与功能.(3)说出输入、输出框的图形符号与功能.(4)说出处理框(执行框)的图形符号与功能.(5)说出判断框的图形符号与功能.(6)说出流程线的图形符号与功能.(7)说出连接点的图形符号与功能.(8)总结几个基本的程序框、流程线和它们表示的功能.(9)什么是顺序结构?讨论结果:(1)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在程序框图中,一个或几个程序框的组合表示算法中的一个步骤;带有方向箭头的流程线将程序框连接起来,表示算法步骤的执行顺序.(2)椭圆形框:表示程序的开始和结束,称为终端框(起止框).表示开始时只有一个出口;表示结束时只有一个入口.(3)平行四边形框: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又称为输入、输出框,它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4)矩形框:表示计算、赋值等处理操作,又称为处理框(执行框),它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5)菱形框:是用来判断给出的条件是否成立,根据判断结果来决定程序的流向,称为判断框,它有一个入口和两个出口.(6)流程线:表示程序的流向.(7)圆圈:连接点.表示相关两框的连接处,圆圈内的数字相同的含义表示相连接在一起.图形符号名称功能终端框(起止框)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输入、输出框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处理框(执行框)赋值、计算判断框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在出口处标明“是”或“Y”;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流程线连接程序框连接点连接程序框图的两部分(9)很明显,顺序结构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步骤组成的,这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三种逻辑结构可以用如下程序框图表示: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应用示例例1 请用程序框图表示前面讲过的“判断整数n(n>2)是否为质数”的算法.解:程序框图如下:点评:程序框图是用图形的方式表达算法,使算法的结构更清楚,步骤更直观也更精确.这里只是让同学们初步了解程序框图的特点,感受它的优点,暂不要求掌握它的画法. 变式训练观察下面的程序框图,指出该算法解决的问题.解:这是一个累加求和问题,共99项相加,该算法是求100991431321211⨯++⨯+⨯+⨯ 的值.例2 已知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分别为a ,b ,c ,利用海伦—秦九韶公式设计一个计算三角形面积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表示.(已知三角形三边边长分别为a,b,c ,则三角形的面积为S=))()((c p b p a p p ---),其中p=2cb a ++.这个公式被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算法分析: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只需先算出p 的值,再将它代入分式,最后输出结果.因此只用顺序结构应能表达出算法. 算法步骤如下:第一步,输入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a,b,c. 第二步,计算p=2cb a ++. 第三步,计算S=))()((c p b p a p p ---.第四步,输出S.程序框图如下:点评:很明显,顺序结构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步骤组成的,它是最简单的逻辑结构,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变式训练下图所示的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已知a1=3,输出的b=7,求a2的值.解:根据题意221aa=7,∵a1=3,∴a2=11.即a2的值为11.例3 写出通过尺轨作图确定线段AB的一个5等分点的程序框图.解:利用我们学过的顺序结构得程序框图如下:点评:这个算法步骤具有一般性,对于任意自然数n,都可以按照这个算法的思想,设计出确定线段的n 等分点的步骤,解决问题,通过本题学习可以巩固顺序结构的应用. 知能训练有关专家建议,在未来几年内,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保持在3%左右,这将对我国经济的稳定有利无害.所谓通货膨胀率为3%,指的是每年消费品的价格增长率为3%.在这种情况下,某种品牌的钢琴2004年的价格是10 000元,请用流程图描述这种钢琴今后四年的价格变化情况,并输出四年后的价格.解:用P 表示钢琴的价格,不难看出如下算法步骤: 2005年P=10 000×(1+3%)=10 300; 2006年P=10 300×(1+3%)=10 609; 2007年P=10 609×(1+3%)=10 927.27; 2008年P=10 927.27×(1+3%)=11 255.09; 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钢琴的价格 10 00010 30010 60910 927.2711 255.09点评:顺序结构只需严格按照传统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将问题解决掉.最后将解题步骤 “细化”就可以.“细化”指的是写出算法步骤、画出程序框图. 拓展提升如下给出的是计算201614121++++ 的值的一个流程图,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答案:i>10.课堂小结(1)掌握程序框的画法和功能.(2)了解什么是程序框图,知道学习程序框图的意义.(3)掌握顺序结构的应用,并能解决与顺序结构有关的程序框图的画法.作业习题1.1A 1.设计感想首先,本节的引入新颖独特,旅游图的故事阐明了学习程序框图的意义.通过丰富有趣的事例让学生了解了什么是程序框图,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程序框图的兴趣.本节设计题目难度适中,逐步把学生带入知识的殿堂,是一节好的课例.第2课时条件结构导入新课思路1(情境导入)我们以前听过这样一个故事,野兽与鸟发生了一场战争,蝙蝠来了,野兽们喊道:你有牙齿是我们一伙的,鸟们喊道:你有翅膀是我们一伙的,蝙蝠一时没了主意.过了一会儿蝙蝠有了一个好办法,如果野兽赢了,就加入野兽这一伙,否则加入另一伙,事实上蝙蝠用了分类讨论思想,在算法和程序框图中也经常用到这一思想方法,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新的逻辑结构——条件结构.思路2(直接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顺序结构,顺序结构像是一条没有分支的河流,奔流到海不复回,事实上多数河流是有分支的,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有分支的逻辑结构——条件结构.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1)举例说明什么是分类讨论思想?(2)什么是条件结构?(3)试用程序框图表示条件结构.(4)指出条件结构的两种形式的区别.讨论结果:(1)例如解不等式ax>8(a≠0),不等式两边需要同除a,需要明确知道a的符号,但条件没有给出,因此需要进行分类讨论,这就是分类讨论思想.(2)在一个算法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条件的判断,算法的流程根据条件是否成立有不同的流向.条件结构就是处理这种过程的结构.(3)用程序框图表示条件结构如下.条件结构:先根据条件作出判断,再决定执行哪一种操作的结构就称为条件结构(或分支结构),如图1所示.执行过程如下:条件成立,则执行A框;不成立,则执行B框.图1 图2注:无论条件是否成立,只能执行A、B之一,不可能两个框都执行.A、B两个框中,可以有一个是空的,即不执行任何操作,如图2.(4)一种是在两个“分支”中均包含算法的步骤,符合条件就执行“步骤A”,否则执行“步骤B”;另一种是在一个“分支”中均包含算法的步骤A,而在另一个“分支”上不包含算法的任何步骤,符合条件就执行“步骤A”,否则执行这个条件结构后的步骤.应用示例例1 任意给定3个正实数,设计一个算法,判断以这3个正实数为三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存在,并画出这个算法的程序框图.算法分析:判断以3个任意给定的正实数为三条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存在,只需验证这3个数中任意两个数的和是否大于第3个数.这个验证需要用到条件结构.算法步骤如下:第一步,输入3个正实数a,b,c.第二步,判断a+b>c,b+c>a,c+a>b是否同时成立.若是,则存在这样的三角形;否则,不存在这样的三角形.程序框图如右图:点评:根据构成三角形的条件,判断是否满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如果满足则存在这样的三角形,如果不满足则不存在这样的三角形.这种分类讨论思想是高中的重点,在画程序框图时,常常遇到需要讨论的问题,这时要用到条件结构.例2 设计一个求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表示.算法分析:我们知道,若判别式Δ=b 2-4ac>0,则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x 1=a b 2∆+-,x 2=ab 2∆--; 若Δ=0,则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 1=x 2=ab2-; 若Δ<0,则原方程没有实数根.也就是说,在求解方程之前,可以先判断判别式的符号,根据判断的结果执行不同的步骤,这个过程可以用条件结构实现.又因为方程的两个根有相同的部分,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可以在计算x 1和x 2之前,先计算p=ab2-,q=a 2∆.解决这一问题的算法步骤如下:第一步,输入3个系数a ,b ,c.第二步,计算Δ=b 2-4ac.第三步,判断Δ≥0是否成立.若是,则计算p=ab2-,q=a 2∆;否则,输出“方程没有实数根”,结束算法.第四步,判断Δ=0是否成立.若是,则输出x 1=x 2=p ;否则,计算x 1=p+q ,x 2=p-q ,并输出x 1,x 2.程序框图如下:例3 设计算法判断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是否有实数根,并画出相应的程序框图. 解:算法步骤如下:第一步,输入3个系数:a ,b ,c.第二步,计算Δ=b 2-4ac.第三步,判断Δ≥0是否成立.若是,则输出“方程有实根”;否则,输出“方程无实根”.结束算法.相应的程序框图如右:点评: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需要计算判别式Δ=b 2-4ac 的值.再分成两种情况处理:(1)当Δ≥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2)当Δ<0时,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根.该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分类讨论问题,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系数的不同情况,最后结果就不同.因而当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时,必须先确定判别式的值,然后再用判别式的值的取值情况确定方程是否有解.该例仅用顺序结构是办不到的,要对判别式的值进行判断,需要用到条件结构. 例4 (1)设计算法,求ax+b=0的解,并画出流程图. 解:对于方程ax+b=0来讲,应该分情况讨论方程的解.我们要对一次项系数a 和常数项b 的取值情况进行分类,分类如下:(1)当a≠0时,方程有唯一的实数解是ab -; (2)当a=0,b=0时,全体实数都是方程的解; (3)当a=0,b≠0时,方程无解.联想数学中的分类讨论的处理方式,可得如下算法步骤: 第一步,判断a≠0是否成立.若成立,输出结果“解为ab-”. 第二步,判断a=0,b=0是否同时成立.若成立,输出结果“解集为R ”.第三步,判断a=0,b≠0是否同时成立.若成立,输出结果“方程无解”,结束算法. 程序框图如下:点评:这是条件结构叠加问题,条件结构叠加,程序执行时需依次对“条件1”“条件2”“条件3”……都进行判断,只有遇到能满足的条件才执行该条件对应的操作. 知能训练设计算法,找出输入的三个不相等实数a 、b 、c 中的最大值,并画出流程图. 解:算法步骤:第一步,输入a ,b ,c 的值.第二步,判断a>b 是否成立,若成立,则执行第三步;否则执行第四步.第三步,判断a>c 是否成立,若成立,则输出a ,并结束;否则输出c ,并结束. 第四步,判断b>c 是否成立,若成立,则输出b ,并结束;否则输出c ,并结束. 程序框图如下:点评:条件结构嵌套与条件结构叠加的区别: (1)条件结构叠加,程序执行时需依次对“条件1”“条件2”“条件3”……都进行判断,只有遇到能满足的条件才执行该条件对应的操作.(2)条件结构的嵌套中,“条件2”是“条件1”的一个分支,“条件3”是“条件2”的一个分支……依此类推,这些条件中很多在算法执行过程中根据所处的分支位置不同可能不被执行. (3)条件结构嵌套所涉及的“条件2”“条件3”……是在前面的所有条件依次一个一个的满足“分支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才能执行的此操作,是多个条件同时成立的叠加和复合. 例5 “特快专递”是目前人们经常使用的异地邮寄信函或托运物品的一种快捷方式.某快递公司规定甲、乙两地之间物品的托运费用根据下列方法计算: f=⎩⎨⎧>⨯-+⨯≤).50(,85.0)50(53.050),50(,53.0ωωωω其中f (单位:元)为托运费,ω为托运物品的重量(单位:千克). 试画出计算费用f 的程序框图.分析:这是一个实际问题,根据数学模型可知,求费用f的计算公式随物品重量ω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因此计算时先看物品的重量,在不同的条件下,执行不同的指令,这是条件结构的运用,是二分支条件结构.其中,物品的重量通过输入的方式给出.解:算法程序框图如右图:拓展提升有一城市,市区为半径为15 km的圆形区域,近郊区为距中心15—25 km的范围内的环形地带,距中心25 km以外的为远郊区,如右图所示.市区地价每公顷100万元,近郊区地价每公顷60万元,远郊区地价为每公顷20万元,输入某一点的坐标为(x,y),求该点的地价.分析:由该点坐标(x,y),求其与市中心的距离r=22yx+,确定是市区、近郊区,还是远郊区,进而确定地价p.由题意知,p=⎪⎩⎪⎨⎧>≤<≤<.25,20,2515,60,150,100rrr解:程序框图如下:课堂小结(1)理解两种条件结构的特点和区别.(2)能用学过的两种条件结构解决常见的算法问题.作业习题1.1A组3.设计感想本节采用引人入胜的方法引入正课,选用的例题难度适中,有的经典实用,有的新颖独特,每个例题都是很好的素材.条件结构是逻辑结构的核心,是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好素材,本节设计符合新课标精神,难度设计略高于教材.第3课时循环结构导入新课思路1(情境导入)我们都想生活在一个优美的环境中,希望看到的是碧水蓝天,大家知道工厂的污水是怎样处理的吗?污水进入处理装置后进行第一次处理,如果达不到排放标准,则需要再进入处理装置进行处理,直到达到排放标准.污水处理装置是一个循环系统,对于处理需要反复操作的事情有很大的优势.我们数学中有很多问题需要反复操作,今天我们学习能够反复操作的逻辑结构——循环结构.思路2(直接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顺序结构,顺序结构像一条没有分支的河流,奔流到海不复回;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条件结构,条件结构像有分支的河流最后归入大海;事实上很多水系是循环往复的,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循环往复的逻辑结构——循环结构.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1)请大家举出一些常见的需要反复计算的例子.(2)什么是循环结构、循环体?(3)试用程序框图表示循环结构.(4)指出两种循环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讨论结果:(1)例如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数列求和等.(2)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的条件反复执行某些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步骤称为循环体.(3)在一些算法中要求重复执行同一操作的结构称为循环结构.即从算法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重复执行某一处理的过程.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称为循环体.循环结构有两种形式:当型循环结构和直到型循环结构.1°当型循环结构,如图(1)所示,它的功能是当给定的条件P成立时,执行A框,A 框执行完毕后,返回来再判断条件P是否成立,如果仍然成立,返回来再执行A框,如此反复执行A框,直到某一次返回来判断条件P不成立时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框,离开循环结构.继续执行下面的框图.2°直到型循环结构,如图(2)所示,它的功能是先执行重复执行的A框,然后判断给定的条件P是否成立,如果P仍然不成立,则返回来继续执行A框,再判断条件P是否成立.继续重复操作,直到某一次给定的判断条件P时成立为止,此时不再返回来执行A框,离开循环结构.继续执行下面的框图.见示意图:当型循环结构直到型循环结构(4)两种循环结构的不同点:直到型循环结构是程序先进入循环体,然后对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不满足,就继续执行循环体,直到条件满足时终止循环.当型循环结构是在每次执行循环体前,先对条件进行判断,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否则终止循环.两种循环结构的相同点: 两种不同形式的循环结构可以看出,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用于确定何时终止执行循环体.应用示例思路1例1 设计一个计算1+2+……+100的值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算法分析:通常,我们按照下列过程计算1+2+……+100的值.第1步,0+1=1.第2步,1+2=3.第3步,3+3=6.第4步,6+4=10.……第100步,4 950+100=5 050.显然,这个过程中包含重复操作的步骤,可以用循环结构表示.分析上述计算过程,可以发现每一步都可以表示为第(i-1)步的结果+i=第i步的结果.为了方便、有效地表示上述过程,我们用一个累加变量S来表示第一步的计算结果,即把S+i的结果仍记为S,从而把第i步表示为S=S+i,其中S的初始值为0,i依次取1,2,…,100,由于i同时记录了循环的次数,所以也称为计数变量.解决这一问题的算法是:第一步,令i=1,S=0.第二步,若i≤100成立,则执行第三步;否则,输出S,结束算法.第三步,S=S+i.第四步,i=i+1,返回第二步.程序框图如右:上述程序框图用的是当型循环结构,如果用直到型循环结构表示,则程序框图如下:点评:这是一个典型的用循环结构解决求和的问题,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可把它作为一个范例,仔细体会三种逻辑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作用,学会画程序框图.变式训练已知有一列数1,,43,32,21+n n ,设计框图实现求该列数前20项的和. 分析:该列数中每一项的分母是分子数加1,单独观察分子,恰好是1,2,3,4,…,n ,因此可用循环结构实现,设计数器i ,用i=i+1实现分子,设累加器S ,用S=1++i i S ,可实现累加,注意i 只能加到20.解:程序框图如下:方法一: 方法二:点评:在数学计算中,i=i+1不成立,S=S+i 只有在i=0时才能成立.在计算机程序中,它们被赋予了其他的功能,不再是数学中的“相等”关系,而是赋值关系.变量i 用来作计数器,i=i+1的含义是:将变量i 的值加1,然后把计算结果再存贮到变量i 中,即计数器i 在原值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变量S 作为累加器,来计算所求数据之和.如累加器的初值为0,当第一个数据送到变量i中时,累加的动作为S=S+i,即把S的值与变量i的值相加,结果再送到累加器S中,如此循环,则可实现数的累加求和.例2 某厂2005年的年生产总值为200万元,技术革新后预计以后每年的年生产总值都比上一年增长5%,设计一个程序框图,输出预计年生产总值超过300万元的最早年份.算法分析:先写出解决本例的算法步骤:第一步,输入2005年的年生产总值.第二步,计算下一年的年生产总值.第三步,判断所得的结果是否大于300,若是,则输出该年的年份,算法结束;否则,返回第二步.由于“第二步”是重复操作的步骤,所以本例可以用循环结构来实现.我们按照“确定循环体”“初始化变量”“设定循环控制条件”的顺序来构造循环结构.(1)确定循环体:设a为某年的年生产总值,t为年生产总值的年增长量,n为年份,则循环体为t=0.05a,a=a+t,n=n+1.(2)初始化变量:若将2005年的年生产总值看成计算的起始点,则n的初始值为2005,a 的初始值为200.(3)设定循环控制条件:当“年生产总值超过300万元”时终止循环,所以可通过判断“a>300”是否成立来控制循环.程序框图如下:思路2例1 设计框图实现1+3+5+7+…+131的算法.分析:由于需加的数较多,所以要引入循环结构来实现累加.观察所加的数是一组有规律的数(每相临两数相差2),那么可考虑在循环过程中,设一个变量i,用i=i+2来实现这些有规律的数,设一个累加器sum,用来实现数的累加,在执行时,每循环一次,就产生一个需加的数,然后加到累加器sum中.解:算法如下:第一步,赋初值i=1,sum=0.第二步,sum=sum+i,i=i+2.第三步,如果i≤131,则反复执第二步;否则,执行下一步.第四步,输出sum.第五步,结束.程序框图如右图.点评:(1)设计流程图要分步进行,把一个大的流程图分割成几个小的部分,按照三个基本结构即顺序、条件、循环结构来局部安排,然后把流程图进行整合.(2)框图画完后,要进行验证,按设计的流程分析是否能实现所求的数的累加,分析条件是否加到131就结束循环,所以我们要注意初始值的设置、循环条件的确定以及循环体内语句的先后顺序,三者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关键的是循环条件,它决定循环次数,可以想一想,为什么条件不是“i<131”或“i=131”,如果是“i<131”,那么会少执行一次循环,131就加不上了.例2 高中某班一共有40名学生,设计算法流程图,统计班级数学成绩良好(分数>80)和优秀(分数>90)的人数.分析:用循环结构实现40个成绩的输入,每循环一次就输入一个成绩s,然后对s的值进行判断.设两个计数器m,n,如果s>90,则m=m+1,如果80<s≤90,则n=n+1.设计数器i,用来控制40个成绩的输入,注意循环条件的确定.解:程序框图如下图:知能训练由相应的程序框图如右图,补充完整一个计算1+2+3+…+100的值的算法.(用循环结构)第一步,设i的值为_____________.第二步,设sum的值为_____________.第三步,如果i≤100执行第_____________步,否则,转去执行第_____________步.第四步,计算sum+i并将结果代替_____________.第五步,计算_____________并将结果代替i.第六步,转去执行第三步.第七步,输出sum的值并结束算法.分析:流程图各图框的内容(语言和符号)要与算法步骤相对应,在流程图中算法执行的顺序应按箭头方向进行.解:第一步,设i的值为1.第二步,设sum的值为0.第三步,如果i≤100,执行第四步,否则,转去执行第七步.第四步,计算sum+i并将结果代替sum.第五步,计算i+1并将结果代替i.第六步,转去执行第三步.第七步,输出sum的值并结束算法.拓展提升设计一个算法,求1+2+4+…+249的值,并画出程序框图.解:算法步骤:第一步,sum=0.第二步,i=0.第三步,sum=sum+2i.第四步,i=i+1.第五步,判断i是否大于49,若成立,则输出sum,结束.否则,返回第三步重新执行.程序框图如右图:。

《程序的基本结构》说课稿

《程序的基本结构》说课稿
《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 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二章第3节
安徽省枞阳中学 方桂英
说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六、学法指导
七、学习环境 八、教学过程 九、设计理念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五、教学策略
一、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学科包括五个选修 模块,其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是作为计算 机应用的技术基础设置的。学习该模块的目的是 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
进一步来说明这两种方法的算法与程序实现,结果发 现第一种方法在运行程序时与我们想达到的结果不相符, 这其中涉及到前面所学的变量的定义和一些基本的语句, 如PRINT。再来讲解第二种方法如何来实现互换的,写出 程序 Dim a as integer , b as integer ,c as single a=1 b=2 Print " 交换前 :a="; a, "b="; b c=a a=b b=c Print " 交换后 :a="; a, "b="; b
有一次在上体育课的时候, a 同学想和 b 同学做 一个换球的游戏,同学们能不能帮他们出出主意? ( 如 a 原来拿篮球, b 原来拿排球,交换后, a 拿排球, b 拿篮球 ) (图略) 游戏规则:要求每次交换只允许每人手中最多有 一个球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问题,吸引学生的兴趣,让 学生积极思考,引入本课的主旨。
六、学法指导
学生在教师的任务驱动下,自学教材上相 关内容和教师的讲解,上机操作实践,小组交 流讨论,合作完成任务,掌握顺序结构的基本 思想。
七、学习环境
网络机房
八、教学流程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老师引导与促进 提炼与总结

《程序基本控制结构》

《程序基本控制结构》

《程序基本控制结构》《程序基本控制结构》-说课稿《程序的基本控制结构》——说课稿[张国相教龄:1年]一、说教材《程序的基本控制结构》是浙江教育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二版“第六章程序设计基础”中第二节。

纵观本书,本章属于电脑的高级应用。

而这一节是在学习了“宏”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一节在巩固前面所学知识的前提下,从“宏”入手,深入的学习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基本控制结构。

这一节既是本章重点又是难点,但是对学生只要求掌握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难度有所降低。

所以这一块内容安排一课时,使学生理解这三种基本控制结构并能较熟练的运行。

这一节的教学目标安排如下: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理解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弄清这三种结构中程序运行的顺序。

能力目标:在理解上述三种结构的基础上,较熟练的运行给定的程序,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新事物的认知规律。

重点:程序的基本控制结构。

难点:程序的基本控制结构——循环结构。

二、说教法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程序设计的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可以从已经掌握的“宏”入手,通过“宏”与程序设计的关系,用已学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引出程序设计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程序设计的意义。

通过对示例的分析进入对三种程序设计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在分别讲述三种结构时,用学生较熟悉的事例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然后对这三种结构进行比较。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讲解、演示与操作练习相结合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在学生操作时,及时的提出注意问题,并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个别讲解或者全班讲解,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三、说学法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在看到一种新鲜的事物时,学生会产生一种了解探究的欲望,经过思考可能不能得到结果,此时,教师的讲解将使学生恍然大悟。

结合学生的实际操作,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新问题、再解决……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传递,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

初识顺序结构 教案

初识顺序结构 教案

初识顺序结构教案
在教学中,顺序结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学习技能。

下面我将介绍一份初识顺序结构的教案,希望能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顺序结构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顺序结构的写作方法;
3. 能够运用顺序结构进行写作。

二、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PPT,介绍顺序结构的定义和特点;
2. 准备一些例子,帮助学生理解顺序结构;
3. 准备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者问题引入顺序结构的概念,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用PPT介绍顺序结构的定义和特点,通过例子让
学生更好地理解;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小练习,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4. 拓展,让学生自己动手写一篇文章,运用顺序结构进行写作;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四、教学反思。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
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顺序结构的写作方法。

通过这份初识顺序结构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进
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c语言说课稿

c语言说课稿

c语言说课稿《C 语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C 语言。

C 语言是一门广泛应用于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领域的编程语言,它具有简洁、高效、灵活等特点,是学习计算机编程的基础。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次授课所选用的教材是《C 语言程序设计》,该教材内容全面、条理清晰,涵盖了 C 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控制结构、函数等重要知识点。

同时,教材中配有丰富的实例和练习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_____专业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但对于编程的概念和方法还比较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和运用不够熟练,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等。

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 C 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数据类型、变量、常量、运算符和表达式等。

(2)学生能够熟练运用 C 语言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

(3)学生能够理解函数的概念和作用,并能够编写和调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编程问题。

(2)提高学生的编程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编写程序加深对 C 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编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编程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C 语言的基本语法,如数据类型、变量、常量、运算符和表达式。

(2)三种基本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的应用。

(3)函数的定义、调用和参数传递。

2、教学难点(1)指针的概念和应用。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这一节内容位于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第五章《算法初步》中。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设计简单的运算程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算法的含义,掌握算法的基本步骤,能够运用算法知识设计简单的运算程序。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初中数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整数、分数、小数等。

他们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未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算法设计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已有的数学知识与算法知识相结合,提高他们的算法设计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掌握算法的基本步骤,能够运用算法知识设计简单的运算程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算法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的基本步骤。

2.教学难点:如何将算法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设计出合理的运算程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初步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对算法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算法的基本步骤,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提示。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设计的运算程序,互相学习和借鉴。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设计的运算程序,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5.实践操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算法知识,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运算程序。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算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算法的基本概念2.算法的基本步骤3.算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算法基本概念和基本步骤的掌握程度。

《排序》说课稿

《排序》说课稿

《排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排序》。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排序》是信息技术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在数据处理和算法设计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本节课所选教材为_____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_____年级_____册第_____章第_____节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常见的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和插入排序等,通过学习这些算法,学生能够理解数据排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排序也是后续学习更复杂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基础,对于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具有重要的铺垫作用。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为_____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编程能力,对于简单的程序设计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排序算法对于学生来说,概念较为抽象,逻辑思维要求较高,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学习困难。

在学习风格方面,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对于直观形象的事物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采用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排序算法。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排序的概念和常见的排序算法原理,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和插入排序。

(2)学生能够使用一种编程语言实现简单的排序算法,并能对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进行初步分析。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不同的排序算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分析能力。

(2)通过编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算法实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选择结构能避障》 说课稿

《选择结构能避障》 说课稿

《选择结构能避障》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选择结构能避障》。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_____教材,选择结构是程序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选择结构,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条件做出相应的决策,从而使程序更加灵活和智能。

在实际生活中,选择结构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自动售货机根据投入的货币选择出货商品,电梯根据楼层按键选择停靠楼层等。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学生在掌握了顺序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程序结构,为后续学习循环结构以及综合应用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_____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基础,但对于程序设计的概念和方法还比较陌生。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顺序结构的基本流程,对程序的运行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如何根据条件进行判断和选择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动手实践,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对逻辑关系的理解不够清晰,容易出现语法错误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选择结构的概念和基本语法。

(2)学生能够熟练使用 if 语句和 ifelse 语句编写简单的选择结构程序。

(3)学生能够运用选择结构解决实际问题,如判断数值大小、判断奇偶性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序的顺序结构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程序的顺序结构》。

内容选自于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第二章,第二节,课时安排为一个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四大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VB程序设计中顺序结构的使用。

从具体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经历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介绍了VB语言的赋值语句,输入输出语句和程序的顺序结构。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赋值语句和输入输出,学会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顺序控制结构,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初步掌握调试、运行程序的方法。

本节课贯穿了VB程序设计以后的整个教学,是学生进一步顺利、快捷编程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

在本册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学会使用VB语言的赋值语句、输入输出语句,掌握顺序控制结
构的编程思想。

难点:通过顺序结构编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赋值VB语言的赋值语句、输入输出语句的格式、功能和执行过程。

(2)学会使用VB语言的赋值语句、输入输出语句来实现顺序控制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3)初步掌握程序调试运行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共同探究问题,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能初步操作、模仿。

学会用算法分析问题;能够使用顺序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学生仔细观察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乐趣。

激发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和态度。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
1.教学方法:引导与合作交流相结合,通过分组实验以及阅读程序,运行程序,就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掌握本节的知识。

2.教学手段: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分析
导入新课(约8分钟)
著名魔术师刘谦曾在湖南卫视表演过“水晶球读心术的”,(课件演示)请同学任意想一个两位数,用这个数减去其十位上数字与个位上数字的和,得出结果对应右边图示,我能猜到你最终对应的图形,你信吗?学生对魔术的神奇很惊诧。

向学生介绍通过今天的VB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就能实现这一魔术,同学们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首先和同学一起分析题干,由数学知识推理出此题列式10*x+y-x-y=9x,也就是任何两位数经过这样运算都会得出9的倍数。

然后演示VB的启动,运行,代码编写窗口,并将已编写好的程序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示程序,通过输入数字,得出9的倍数数字,并与学生一起分析程序代码。

推出这节课所学知识——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我让学生们将课本学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了一起,这样能够激起他们对接下来的所要学习内容的兴趣,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探求新知:(5分)
根据已读的魔术的代码,介绍顺序结构及其特点:按由上而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逐个语句执行程序的过程称之为顺序结构。

特点是按顺序从第一步骤执行到最后步骤。

每个步骤执行一次,也只执行一次。

然后介绍赋值语句变量=表达式
输入数据的函数inputBox(提示信息、标题、默认值、位置)
输出数据的方法print 输出内容
例题精析:(10分)
1、任意输入圆的半径,求圆的周长和面积。

小组讨论设计方案,并请四个小组分别派代表阐述设计思路,接下来让同学操作电脑,设计程序。

请四个小组中最快完成的代表演示自己的程序代码并演示。

(在分组回答和演示部分,我设计了FLASH计分器,由其他小组同学做评委,正确加十分,错误减十分)情景模拟:(3分)
士兵过河,士兵和男孩女孩都想过河,河里只有一条小船,且小船每次只能承载一个大人或两个小孩,问怎样三人才能全过河。

同学自由讨论,并请最快完成设计的小组派三名代表上讲台模拟过河顺序。

例2、(5分)
制定算法:将A杯果汁与B杯可乐互换。

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课堂精练:(12分)
编写程序,输入A和B的值,并将其互换后显示。

分组讨论,独立完成编程,完成最快的小组派代表演示程序代码。

归纳总结:(2分)
程序设计真奇妙,神秘魔术轻松解。

顺序结构不难懂,记住特点编程快。

从上至下有秩序,每名只执行一次。

赋值语句初接触,= 变成赋值号。

输入要用inputbox,输出要用print。

本节打下好基础,以后编程难不倒。

遵守信息法律法规,将来争做编程能手!
布置作业:(1分)教材40页实践第二题。

结束语:以上,我仅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教学过程分析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

说课对我们大家仍是新事物,今后我也将进一步说好课,并希望各位同仁领导对本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