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胸腔闭式引流术 ppt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术  ppt课件
9
麻醉方式
1%~2%利多卡因或普鲁 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包括皮 肤、皮下、肌层以及肋骨骨 膜,麻醉至壁层胸膜后,再 稍进针并行试验性穿刺,待 抽出液体或气体后即可确 诊。
10
体位
患者多取坐位。面向椅背,两手 交叉抱臂,置于椅背,头枕臂上, 使肋间隙增宽; 不能坐起者,可采取半卧位,举 起患侧上臂。
胸腔闭式引流术
1
解剖学知识
(一)经肋间隙胸壁层次
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胸上肢肌→肋间外肌 (或膜)→肋间内肌(或膜)→胸横肌或肋间最内肌 →胸内筋膜→壁胸膜→胸膜腔
2
(二)胸膜腔和肋膈隐 窝
1)胸膜腔thracic cavity 形成:脏胸膜和壁胸膜围成的潜在 性、密闭性腔隙
特点:有少量浆液,负压 作用:减少摩擦,牵张肺
压后病人迅
17
术后并发症
并发症4:引流管阻塞 原因: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或未定时捏挤,使管腔被凝血块或脓块 堵塞。 预防与处理: 1. .观察水封瓶内玻璃管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 动,定时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 2. .若水柱不波动,患者有胸闷、 气急可能是引流管阻塞,应及时检查引流管有无 扭曲受压、有无血凝 块堵塞,如有血凝块堵塞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 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平时多做深呼吸、有效咳嗽,必要时每2小 时一次给与 肺扣打。 并发症5:皮下气肿 原因:切口大于引流管直径;引流管不通畅或部分滑出胸腔;剧烈咳嗽 致胸内压急 剧增高。 预防与处理: 1. 引流管的粗细要适宜,切口大 小要适当。2. 妥善固定引流管,并留有足够长度,以防翻身、摆动时脱 出胸腔。 3. 一旦滑出应嘱咐患者屏气,迅速用手捏紧引流口周围皮肤, 使引流口创缘闭合,然后用凡 士林纱布及厚层纱布封闭伤口,并立即 通知医生做进一步处理。 4. 局限性皮下气肿,不需特殊处理可自行吸 收,如疼痛肿胀,应做好止痛及宣教解释工作。 5. 广泛性皮下气肿, 患者出现疼痛、呼吸困难,即通知医生行皮下切开引流,或粗针头穿刺 以排出气体减轻症状。

《胸腔闭式引流术》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术》课件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引流管插入部位。
局部麻醉和消毒
2
对插管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和消毒。
3
切开皮肤和肌肉
在插管部位切开皮肤和肌肉,并保持引
插入引流管
4
流管负压系统完整。
将引流管插入胸腔内并固定,连接负压
系统。
5
切换引流瓶并更换引流管
及时切换引流瓶并更换引流管,预防感 染。
胸腔闭式引流术注意事项
1 了解患者病情和手术指征
手术中或术后引起的出血。
3 胸腔积气
由于引流管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胸腔积气。
结语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一项常见的外科手术,掌握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有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患者康复。
在操作前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和手术指征,确保操作的准确性。
2 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最大限度地预防感染。
3 遵循操作流程,避免并发症
遵循严格的操作流程,减少操作失误,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胸腔闭式引流术益处
快速排除积液
通过胸腔引流管将胸腔内积液 排出,能快速缓解肺不张。
防止感染
及时切换引流瓶和更换引流管, 有助于预防感染的发生。
减少恢复时间
通过保持胸腔负压,有助于减 少恢复时间和降低并发症的风 险。
术后护理与康复
术后护理和康复对于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成功非常重要。患者需要定期复诊,严格遵守医生的嘱咐,并进行适当 的康复锻炼。
常见并发症
1 感染
胸腔引流管插管部位感染。
2 出血
《胸腔闭式引流术》PPT 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通过胸腔引流管,将胸腔内积液排出并保持负压,预防胸 腔积液和肺不张的手术。了解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胸腔闭式引流术简介

内科胸腔闭式引流术PPT课件

内科胸腔闭式引流术PPT课件

注意事项
❖ 局部麻醉应充分,固定好穿刺针,避免刺 破肺组织。夹紧导管避免气体进入胸腔。
❖穿刺抽液量 抽液不可过多过快,严防纵膈 摆动和复张性肺水肿发生。以诊断为目的 者,一般为50~100ml;以减压为目的时, 第一次不宜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要超 过100ml/h。
注意事项
❖ 不合作或有精神病患者不宜作胸腔穿刺。
引流管脱落应及时用手指捏压伤口,消毒后以无 菌敷料封闭,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绝不可擅自将脱出的引流管再插入胸膜腔内,以 免造成污染或损伤。
拔管方法
拔管时病人应取半卧位或坐在床边,鼓励病人咳嗽, 挤压引流管后夹闭,嘱病人深吸一口气后屏住。病 人屏气时拔管,拔管后立即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伤口。
拔管后,要观察 病人有无呼吸困难 、气胸和皮下气肿 。检查流口覆盖情 况,是否继续渗液 ,拔管后第二天应 更换敷料。
注意观察
观察并记录引流 液量,颜色,性 状
观察患者的胸闷 气急症状是否改 善
观察引流袋内是 否有气体
每日观察穿刺点 有无红肿疼痛感 染迹象
发生意外,及时处理
连接部位脱节应立即用血管钳夹闭软质的引流管。 用手将其折叠后捏紧,勿使漏气,立即更换新的 无菌引流装置。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排出胸 膜腔内的空气和液体。
包裹性积液及少量积液 者,则必须于X线检查及 B型超声检查标记定位后 穿刺或超声引导下穿刺。
体位
患者多取坐位。面向椅背,两手交叉抱臂,置 于椅背,头枕臂上,使肋间隙增宽; 不能坐起者,可采取半卧位,举起患侧上臂。
操作步骤
术者戴口罩和无菌手套,助手协助打开胸 穿包。按无菌操作常规消毒铺巾,以1% 利多卡因3-5ml局部麻醉,在选定的穿刺 点沿肋骨上缘垂直进针,缓慢推进并注药, 预计接近胸膜时麻醉要充分,至有落空感 时可轻回抽,如抽出液体,证明已进入胸 腔内积液处,记住进针方向及深度后拔针。

《胸腔闭式引流术》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术》课件

案例分析
案例一
一位65岁男性患者因气胸入院, 经过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后,患 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缓解,术后
恢复良好。
案例二
一名3岁患儿因脓胸就诊,采用 胸腔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术后 恢复顺利,未出现并发症,治愈
出院。
案例三
一位接受肺切除手术的患者术后 出现血胸,经过胸腔闭式引流术 后,出血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恢
形成皮下气肿。
并发症处理
出血
少量出血可自行停止,出血量 较大时需及时就医,采取止血
措施。
感染
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使 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必要时拔 出引流管。
气胸
轻微气胸可自行吸收,严重气 胸需就医进行胸腔穿刺排气。
皮下气肿
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严重时可 就医进行排气。
预防措施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在引流管插入和留置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 菌操作原则,减少感染的风险。
胸腔闭式引流术在临床上得到了 广泛应用,对于提高治愈率和改 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治疗效果
胸腔闭式引流术能够有效排出 胸腔内的气体、血液和脓液, 缓解患者症状,加速疾病康复 。
该治疗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 ,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特别适合于年老体弱和病情 严重的患者。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临床效果已 经得到了大量实践的验证,被 认为是治疗胸腔疾病的有效手 段之一。
注意事项
01
02
03
严格无菌操作
手术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 菌操作原则,减少感染的 风险。
适应症选择
胸腔闭式引流术适用于胸 腔积液、气胸等疾病的手 术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选择是否适用。
术后护理
术后要密切观察引流情况 ,定期更换引流袋,保持 引流管的通畅和清洁。

胸腔闭式引流术PPT

胸腔闭式引流术PPT

31
❖ 引流管的拔除及注意事项
胸腔引流管安置一般48~72小时后,如查体及 胸片证实肺已完全复张,24小时内引流量少于 50ml,脓液小于10ml,无气体排出,病人无呼吸困 难,可拔出胸腔引流管。拔管时病人应取半卧位或 坐在床边,鼓励病人咳嗽,挤压引流管后夹闭,嘱 病人深吸一口气后屏住。病人屏气时拔管,拔管旨 立即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伤口。拔管后,要观察病人 有无呼吸困难、气胸和皮下气肿。检查流口覆盖情 况,是否继续渗液,拔管后第二天应更换敷料。
❖ 水封瓶被打破,应立即夹闭引流管,更换水封瓶 或引流装置,然后松开止血钳,鼓励病人咳嗽和 深呼吸,排出胸膜腔内的空气和液体。
❖ 引流管脱落,应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 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并作进一步处 理。
精选版课件ppt
29
❖ 引流管的长度与固定
引流管的长度以能将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且能
胸腔闭式引流术
精选版课件ppt
1
胸腔闭式引流术
❖ 目的 ❖ 引流胸腔内的渗液、血液和空气,并预防其
反流。 ❖ 重建胸膜腔正常的负压,使肺复张。 ❖ 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 ❖ 适应症:用于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
脓胸及胸腔手术后的病人。
精选版课件ppt
2
❖ 胸腔引流管插入的位置
精选版课件ppt
3
精选版课件ppt
4
胸腔闭式引流的装置
❖ 一个无菌引流瓶,内装无 菌蒸馏水或无菌生理盐水; 瓶口用带两个圆孔的橡皮 塞封柱;长、短两根玻璃 管分别插入圆孔;长管应 在水面下3-4cm,且保持 直立,另一端与病人的胸 腔引流管相连,短管作为 空气通路
精选版课件ppt
5
单瓶
精选版课件ppt

胸腔闭式引流术及注意事项Ppt【共33张PPT】

胸腔闭式引流术及注意事项Ppt【共33张PPT】
1 向家属传授引流装置的管理知识,如 3 发现有引流液突然减少,要查找原因,将引流管的位置进行调整,或嘱病人变换体位,确定引流管是否通畅。
2 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5 必要时鼻导管吸痰和支气管纤维镜下吸痰。
不要自行将引流管与引流瓶分开,不要 4 仔细听肺呼吸音,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 病人自觉症状是否与引流不畅有关。 引流管接于水封瓶,各接口处必须严密,避免漏气。 2 引流装置消毒不严。
25 每必2要小时时挤鼻压导胸管腔引吸流痰管和1次支,气方管法纤是捏维紧镜引下流吸管的痰远。端,向胸腔的方向挤压,再轻轻慢慢地松开捏紧的引流管,以免发生倒吸引流瓶中液体。
1 双肺听,有两个长短不同的玻璃管或者硬塑料管与胸腔导管相连接。
3.用2把弯止血钳交替钝性分离胸壁肌层达 肋骨上缘,于肋间穿破壁层胸膜进入胸 膜腔。此时可有明显的突破感,同时切 口中有液体溢出或气体喷出。
4.立即将引流管顺止血钳置入胸膜腔中。 其侧孔应位于胸内2~3cm。
5.切口间断缝合1~2针,并结扎固定引流 管,以防脱出。引流管接于水封瓶,各 接口处必须严密,避免漏气。
2 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3 病人咳嗽排痰前适当给予止痛剂,使 疼痛减轻,增加咳痰的效果。
4 仔细听肺呼吸音,发现异常,及时处 理。
5 必要时鼻导管吸痰和支气管纤维镜下 吸痰。
重点评价: 31 观发察现引有流引情流况液,突每然2小减时少1,次要,将查插找管原与因皮,肤将接引触流处管做的好标位记置,进观行察调是整否,有或引嘱流病管脱人出变。换体位,确定引流管是否通畅。
一、疼痛
相关因素: 1 胸壁伤口。 2 引流管放置的位置。
主要表现: 1 病人诉引流管处伤口疼痛,咳嗽及深
呼吸时加剧。 2 呼吸浅快。 3 病人不愿咳嗽排痰,听诊双肺可闻及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PPT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PPT课件
10
、观察和记录
▪ ①注意观察长玻璃管中的 水柱波动。因为水柱波动 的幅度反映空腔的大小与 胸膜腔内负压的大小。一 般情况下水柱上下波动4~ 6cm。若水柱波动过高, 可能存在肺不张,若无波 动,则表示引流管不畅或 肺已完全扩张;
11
❖②观察引流液的 量、性质、颜色, 并准确记录。
12
引流48—72小时后无气体排 出,24小时引流量<50ml,脓液 <10 ml,病人无呼吸困难,× 线检查肺复张良好可拔管。必 要时可夹管24小时,如无异常 可拔管。
根据胸膜腔的生 理性负压机制, 设计一种密闭式 水封瓶引流系统 ,即依靠水封瓶 中所盛液体使胸 膜腔与外界空气 相隔离。
胸腔闭式引流
3-4cm
60-100cm 4--6
1
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1. 排除胸腔内气体 和液体。 2.重建胸膜腔负压。 3.促进肺膨胀。
• 防止术后胸膜腔的 感染。
2
胸管摆放位置
1、保持管道的密闭
❖ ①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及引流管有无脱落。 ❖ ②水封瓶长玻璃管没入水中3~4cm,并始终保持
直立。 ❖③引流管周围用凡士林纱布包盖严密。 ❖④搬动病人或更换引流瓶时,需用两把钳对夹引
流管,以防空气进入。
7
⑤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应 立即用两把血管钳相向夹闭胸壁引流导 管,并更换引流装置;
8
2、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①引流装置应保持无菌; ❖②保持胸壁引流口处敷料
清洁干燥,一旦渗湿,及 时更换; ❖③引流瓶应低于胸壁引流 口平面60~100cm,以防 瓶内液体逆流入胸膜腔; ❖④按规定时间更换引流瓶, 更换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规程。
9
3、保持引流通畅

《胸腔闭式引流》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课件
引流管感染是胸腔闭式引流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患者发热、胸痛等症状,影响治疗效果。
详细描述
引流管感染可能是由于操作不当、护理不周等原因所致。处理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保持引 流管通畅,定期更换引流袋等。同时应加强患者教育,指导其正确护理引流管,预防感染的发生。
04 胸腔闭式引流临床应用与效果评价
目的
治疗气胸、血胸、脓胸等胸腔疾 病,缓解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 ,促进肺功能恢复。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气胸、血胸、脓胸、胸腔积液等胸腔 疾病,以及开胸手术后需要引流的患 者。
禁忌症
胸膜腔粘连严重、胸膜肥厚、肋骨骨 折等可能导致引流不畅或加重患者痛 苦的情况。
引流管的选择与置放
引流管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和需要选择适宜的引流管,如单腔、双腔、多腔引流管等。
置放位置
根据病变部位选择适宜的置放位置,一般选择腋中线或腋前线第4-6肋间作为穿 刺点,置入引流管。同时需要注意引流管的深度和角度,确保引流顺畅且不损 伤周围组织。
02 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流程
CHAPTER
操作前准备
01
02
03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的病史、病情、 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 果,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进 行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胸腔闭式引流概述 • 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流程 • 胸腔闭式引流并发症及处理 • 胸腔闭式引流临床应用与效果评价 • 胸腔闭式引流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胸腔闭式引流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目的
定义
胸腔闭式引流是通过引流管将胸 腔内的气体、液体引流出体外, 以恢复胸膜腔负压,促进肺复张 ,改善呼吸功能的方法。

胸腔闭式引流演稿PPT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演稿PPT课件

情感支持等技巧。同时,教授家属如何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
并处理患者的心理问题。
05
胸腔闭式引流效果评估及 随访管理
效果评估指标
临床症状改善
评估患者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的缓解程度。
引流液性质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状,判断感染控制及病情恢 复情况。
ABCD
影像学表现
通过X线、CT等影像学检查,观察胸腔内气体或液体的 排出情况,以及肺部复张程度。
手术操作
在选定的部位切开皮肤,钝性分离肌 肉,将引流管插入胸腔,连接引流瓶, 观察引流情况。
术后处理
01
02
03
04
术后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引流 液性状和量等,及时发现并处
理异常情况。
引流管护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期挤压引 流管,防止堵塞;定期更换引
流瓶,避免逆行感染。
疼痛管理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给予适当 的镇痛措施,如药物镇痛或物
禁忌症
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肺 功能不全、胸壁广泛损伤 或感染等。
注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 治疗需根据患者病情和医 生建议而定。
02
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技术
术前准备
术前评估
了解患者病情、病史、过敏史 等相关信息,评估手术风险。
术前检查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 学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 、胸部X线或CT等。
疼痛与不适处理
针对患者的疼痛与不适,可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 法进行缓解。同时,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 持,帮助其度过难关。
04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患者教育内容
胸腔闭式引流的基本知识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胸腔闭式引流术PPTppt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术PPTppt课件
引流管脱落,应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 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并作进一步处 理。
引流管的长度与固定
引流管的长度以能将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且能 使它垂直降到引流瓶为宜。过长时易扭曲,还会 增大死腔,影响通气。过短时病人翻身或坐起时 易牵拉到引流管。固定引流管时,可将引流管两 端的床单拉紧形成一凹槽,再用别针固定。
保持引流通畅
定时挤压引流导管,防止导管受压、扭曲、堵 塞;鼓励病人咳嗽、深呼吸运动和变换体位,以 利液体、气体排出,促进非扩张。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引流装置保持无菌;保持伤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 旦浸湿及时更换;引流瓶位置低于胸腔60cm~100cm ,防止引流液逆流;定时更换引流瓶;严格无菌操作 。
观察和记录
注意观察长玻璃管内水柱波动,水柱波动反映胸膜 腔内负压的情况;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并准确记录 。
引流管的拔除及注意事项
胸腔引流管安置一般48~72小时后,如查体及胸 片证实肺已完全复张,24小时内引流量少于50ml, 脓液小于10ml,无气体排出,病人无呼吸困难,可 拔出胸腔引流管。拔管时病人应取半卧位或坐在床 边,鼓励病人咳嗽,挤压引流管后夹闭,嘱病人深 吸一口气后屏住。病人屏气时拔管,拔管旨立即用 凡士林纱布覆盖伤口。拔管后,要观察病人有无呼 吸困难、气胸和皮下气肿。检查流口覆盖情况,是 否继续渗液,拔管后第二天应更换敷料。
切口间断缝合1—2针,并结扎固定引流管; 引流管结于水封瓶,各接口处必须严密,以防漏气;
引流管的固定有多种方法: 1.普通缝合固定
2.普通固定加留置 被扎线
3.引流管固定器固定 4.使用尿管代替胸腔引流管
不同的固定方法在拔管时 有所不同,其中第1、3、4种 固定方法在拔管时均需使用 油纱布覆盖伤口,第2种方法 因留置有被扎线,在拔管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瓶引流装置
工作原理: 收集瓶收集引流液;水封瓶 类似于一个单通道阀门,确 保气体不会回流入胸腔;测 压瓶起到调压的作用,利用 瓶内液体高度来控制负压。 当接通负压吸引时,所产生 的负压值(厘米水柱)等于 测压瓶中通气管位于页面下 的长度(厘米)
.
.
• 1.积液腔 • 2.引流管 • 3.水封加液口 • 4.防倒流阀 • 5.连通管 • 6.控制旋塞 • 7.水封管 • 8.水封腔 • 9.调压腔
2.当胸腔为负压时,则将瓶中液体吸 回到水封管里
3cm
注意事项:
需保证水封瓶低于病人平面一定高
度,从而使水封管中液柱产生的静
水压将对抗胸腔负压,防止将瓶中
的水回. 吸到胸腔
单瓶引流装置
缺点:
当从胸膜腔排出的液体越来越多
时,水封瓶中液面越来越高,水
封管在液面下的部分越来越多,
促使胸腔内容物排出所需要的压
10.调压管 11.吊钩 12.旋转支架 13.漏斗(补水用) 14.三通连接管 (可同时连接2根胸引管)
.
1.积液腔2.引流管
.
.
.
.
.
.
.
.
.
.
.
.
活瓣引流装置
主要是单向活瓣,适用于气胸患者 优点:简便,患者活动不受限制,无需入院 如何连接:一端连接患者的胸腔引流管,另一端
.
术后并发症
5.胸腔感染和肺不张:
6.皮下气肿:引流管不通,气体无法引出,气体从胸 腔进入皮下组织;引流管与皮肤未紧密缝合,气体从 外界进入皮下组织
7.血气胸复发:原发病未根治。外伤后迟发性血胸, 运动时骨折断端刺破肋间血管、肺。若刺伤心脏有心 包填塞,大出血死亡可能。此外引流管拨除时机掌握 不当也可致血气胸复发
.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
历史回顾
• Gotthar Bülau(1836-1900) 德国汉堡人 胸腔闭式引流的创始人
• “我始终相信虹吸引流的主要 优点在于降低了胸膜腔内的 压力,从而使肺能够复张。”
.
原理
• 利用负压吸引,把胸腔内的气体、液体等 吸引并排除体外,从而减轻胸腔压力的, 减轻对心肺组织的压迫 正常平静呼气时胸腔内压力为-3至-5厘米水柱, 平静吸气时胸腔内压力为-8至-10厘米水柱
力也逐渐增加,这样不利于充分
3cm
引流
双瓶引流装置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
双瓶引流装置
如何连接: 在引流管与水封瓶之
间,加入收集瓶 工作原理:
与单瓶引流装置相同, 可以通过收集瓶收集引
流 液,避免了单瓶引流装
置 的缺点
.
三瓶引流装置
如何连接: 分为三个部分:收集瓶、水 封瓶和测压瓶 收集瓶、水封瓶的连接与单 管、双管引流装置类似 测压瓶中放置了一根位于液 面下的通气管,通过连接负 压吸引,可以调节吸引器产 生的负压,从而达到更好的 引流效果
6.立即将胸引管顺止血钳进入胸膜腔,胸引 管深入胸腔10-12厘米
7.切口间断缝合,固定引流管 8.接胸引瓶,保证各个接口严密,防止漏气
.
操作注意事项
1.术前需确诊 2.保证操作部位准确无误 3.插管深度需提前标记 4.引流管应与皮肤垂直,避免压迫皮肤 5.插管成功后,应立即与水封瓶相连接,
并证实引流管通畅
• 我们的教材 锁骨中线第二、三肋间 腋中线第六、七肋间
.
操作步骤
1.患者取斜坡卧位。根据引流目的、术前胸 片等检查确定手术部位并标记
2.皮肤消毒,局部浸润麻醉 3.在确定手术部位做一大小约1-1.5cm切口,
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4.两把弯止血钳交替顿性分离胸壁肌层直达
肋骨上缘
.
操作步骤
5.于肋间穿破壁层胸膜,进入胸膜腔;此时 可有明显突破感,同时切口可能有气体或 液体溢出
.
引流装置的分类
1.水封引流装置 (1)单瓶引流 (2)双瓶引流 (3)三瓶引流
2.活瓣引流装置
.
单瓶引流装置
如何连接:
1.胸腔闭式引流管连接到一根 水封管,水封管下端约有3cm 位于水平面以下
2.引流瓶中的另一根管连通外
3cm
界空气或者吸引器
.
单瓶引流装置
工作原理:
1.当胸膜腔压力超过3cm水柱时,将 使胸腔中的空气或液体排出到瓶中
• 英国胸科协会指导原则:推荐放置胸腔引流管 的安全三角形区域为:背阔肌前缘,胸大肌侧 缘,及沿同侧乳头解剖位置的水平线
• 最常用的位置为该三角区内的腋中线 越往前,则增加穿过女性病人乳腺组织的危险性, 胳膊活动时越容易觉得不舒适 越靠后,病人越觉得不舒适,且易在仰卧位时使 引流管打折.Biblioteka 引流管的放置位置.
术后异常情况
1.引流不通畅: (1)临床表现:引流管在水封瓶内的液柱不再随呼 吸周期或咳嗽上下波动 (2)原因及处理方法: a.引流管某处打折,接触扭转即可 b.胸腔内引流管梗阻:先夹闭远端的引流管,用手 指由远端向近端挤压引流管,靠由此产生的正压将造 成梗阻的凝块排出 c.引流管内的梗阻:先在梗阻部分近端夹闭引流管, 再用手指由近端向远端挤压引流管,靠由此产生的正 压将造成梗阻的凝块挤出
.
目的
• 排出胸腔内的液体、气体,并预防其返流 • 重建胸腔内正常的负压,使肺复张 • 观察引流液的性质、数量以及颜色 • 全肺切除术后,平衡胸腔压力,预防纵隔
移位及肺萎陷
.
适应症
• 自发性气胸,肺压缩大于30% • 外伤性血、气胸 • 胸腔积液 • 脓胸 • 乳糜胸 • 胸部手术术后引流
.
引流管的放置位置
连接引流袋 可收集气体以及少量的胸腔积液
.
术后并发症
1.出血:误伤肋间血管或进管过深损伤肺组织
2.漏气:在闭式引流术时引流管误入肺组织,或引流 管周缝合不紧密,引流瓶装置未闭合
3.引流装置误入腹腔:引流管放置过低或患者过胖, 膈肌过高,止血钳向下过深均可有误入腹腔可能
4. 肺水肿:复张性肺水肿发生率不高,一但发生若不 重视可有生命危险。一次引流积血积液不宜过多过快, 单次不超过1000毫升
.
术后注意事项
1.保持引流管密闭通畅,不使其受压、扭转,详细记 录每日引流的数量、颜色及性状
2.一次引流液体量不应超过1000ml,避免出现肺复张 后肺水肿
3.使用负压装置时,负压吸引不宜过大 4.引流瓶应低于胸壁置管处60-100cm 5.观察引流瓶中长管的水柱波动,正常情况应为4-
6cm 6.嘱咐患者每日变换体位,保证通畅引流 7.定期复查胸部X线片,了解肺膨胀及胸腔积液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