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灵动起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语文课堂灵动起来

【摘要】灵动的课堂,就是有生气、有活力、和谐融洽、充满张力的课堂。以灵动为核心,倡导教师学会欣赏,巧用提问艺术,关注独特个性,还原人文之美,激发创造欲望,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灵活地教,学生灵活地学。在追求灵动的教学艺术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课堂灵动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语文味”这三个朴实而厚重的字眼,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逐步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提倡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促进语文味的生成,使课堂富有个性,充满生气和活力则是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

如何让学生学得又实又活,学得兴致盎然,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确实需花大力气研究、探索。追求灵动,正是教学有效的表现形态。灵动的课堂,就是有生气、有活力、和谐融洽、充满张力的课堂。追求灵动的教学艺术,在于还原课堂生命的绿色,让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醇。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学会欣赏“错误”

如天津数学特级教师徐长青所说:“好的教育从不拒绝错误,而是尊重差异,正视错误,以错误为资源,探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它倡导人生因你我的不同而美丽,课堂因暂时的差错而精彩”。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课堂场景:学生热情高涨地回答完老师的问题,当教师点评结束时,学生的脸上不再洋溢着自豪和骄傲,而是羞红了脸,低下了头。而在这同时,听课的教师心中也不由自主地升起一股不舒服的电流,涌遍全身。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肯定有问题。问题出在教师拒绝错误、追求完美。难道错误真的那么可怕吗?如果在你的课堂中学生没有暴露错误,说明这节课是多余的。我们为什么要上课?上课是为了解决学生的疑惑,纠正他们朦胧的、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信息与经验。这里面的认知偏差恰巧是教师所需的第一手材料,而教师的任务是挑战他们的思维,“欣赏”他们的错误。在知已知彼后,教师的讲解才能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才觉得解渴,才是所需,才有效果。他们的双眼才能真正亮起来,嘴巴、头脑才会变得灵动起来。

教师做到欣赏错误,学生才能支持你,才能没有对抗,也没有拒绝,才能相互依赖,亲密无间。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某班的学生死气沉沉,上课一点都不活跃,问死不吱声。”原因何在?因为你伤害过他或她,没被伤害过的,也早早地撑起了“沉默”的保护伞。所以你的课堂只能是“一家之言”了。“好的课堂中教师应有这样的行为与心态:当你将学生看作是孩子时,你要学会做大人,去引领他们成长;当你将学生看成大人时,你要学会做孩子,倾听他们的见解。”

二、巧用提问艺术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把学生的主要精力用于积极地掌握知识上

去,而应培养学生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只有学生具备较强的思考能力时,课堂才会真正“灵动”起来。而精心设计提问,使问题具有有效性,能开辟思维的蹊径,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例如:在教学《伤仲永》时,我首先设计问题“仲永是个怎样的人?为何他使当时的大文学家王安石哀伤、叹息?”,通过这个问题来启发学生诵读课文,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学生就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对文中关键语句和段落细细品味,从而激发求知解疑的强烈愿望。

在新课程标准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句话就是“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所以教师就要将巧妙的提问与其他激发学生情感的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用准确生动的提问来紧扣课文的语言和作者的情感走向,引发学生密切思维与情感的双向互动,扣动心弦。如在教学《丑小鸭》一文时,在指导有感情朗读描写丑小鸭的不幸遭遇后,可以提问“丑小鸭的每次离开是否都是同样的原因?”这样一问就促进了学生思维走向深入,学生马上就能想到它的第三次离开就是主动的,是被“外貌更广阔的的天地”深深吸引后的行动。有了这样的体验基础,当学生再读后面丑小鸭拼死飞向高贵的白天鹅时,感情顿起波澜,读得也特别投入,对语言的意蕴、情感、人物的理解也就更准确了。

三、关注独特个性

语文课堂教学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在生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生活和教学环境等方面都有差异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都应有相应的变化。因此,语

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合理的发展,都获得一个适合自己特点的健康的人生。

在教学《桃花源记》时,我采用小组合作互助探究的方式,解决了文意疏通,词句结累之后,特意安排了这样一节内容: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教室就是那桃花源,指定一学生充当大家所喜爱的电视节目“时空连线”的栏目主持人,分别就“桃花源的历史和自然环境”“村民们的生活状况”“是否愿意离开这里”等问题进行现场采访。最后,各人以“我们的桃花源”来概括一下自己的感受。此举形式活泼,参与面广,深受学生欢迎,效果颇佳。如学完《斑羚飞渡》后,我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及理解程度,表达一下自己的所思所得。结果,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之丰富多彩简直让我眼花缭乱。有读后感、续写、改写、诗歌、图画、童话、短剧,还有网上下载的相关信息等等,或褒或贬,观点鲜明,就连每一次作业都要拖拉的学生也主动按时完成了。这种活泼自主的个性化表达方式,能使学生基于自己的灵性,各展所长,各有所获,深受欢迎。

四、还原人文之美

灵动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人文美的课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掘汉语所渗透、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审美因素。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用的都是意蕴深厚、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准确把握教材中的人文情趣和人文品格,体现

教材的人文内涵。比如《紫藤萝瀑布》里绵绵不绝的生命之美;蹒跚的《背影》里浓浓的父子情深;“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拳拳心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高洁旷达……这些文章无不闪耀着人文美的光辉,教师就不能简单地强调字词句章,而要与学生一起来品赏和感受人物身上闪耀的人性美,达到教育学生、美化学生心灵的作用。

灵动的语文教学,首先是一个情感体验和陶冶的过程,着眼于让学生的心灵深处积淀起高尚的审美情愫,收到怡美性灵、健全人格、优化生命质量的特殊功效。

五、激发创造欲望

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创造思维品质的培养有极大的影响,语文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发挥学生身上蕴藏着的无限的创造潜能,要设法激发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的热情。

灵动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美的课堂。语文教学过程是创造美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智慧的灵光,更要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应该是语文教学的真谛之一。

例如笔者在教学《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时,先引导学生就一个“圆”进行多角度想象,再联系苏轼的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结合文章结论,说说学习本文的启发。学生的智慧让人惊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必强求意见的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